CN115788027A -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8027A
CN115788027A CN202211588140.6A CN202211588140A CN115788027A CN 115788027 A CN115788027 A CN 115788027A CN 202211588140 A CN202211588140 A CN 202211588140A CN 115788027 A CN115788027 A CN 115788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frame
square column
support
inn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81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爱鹏
胡希刚
陈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ingsh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ingsh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ingsh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ingsh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81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8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8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8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包括:模壳主体、模板、边框;所述模壳主体包括四片呈方形分布的模板,且四片模板的侧壁通过螺栓穿接固定;所述模板包括位于最外侧的边框,所述侧板及内框架嵌入安装在边框的后侧,且侧板位于内框架的内侧,并且内框架与边框焊接连接,所述横梁、支架及固定板嵌入安装在内框架的内侧;所述模板连接处设有角部修正条;本发明通过对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便于调节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孔塞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能重复使用,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形柱支护模壳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背景技术
方形柱是框架结构中常见的结构柱型式,在框架结构中是起到传递梁上荷载作用,方形柱随着建筑结构一起建筑的,也就是属于结构主体构架。
在建筑上方形柱的施工中,需要在钢筋笼外侧通过支护模壳来使混凝土快速成型,传统支护模壳由四块模板组成,但模板普遍都为木质结构,牢固性较差,还需要在外侧安装钢管扣件式加固模板,此方法施工繁琐、效率低且施工质量不佳,而一些钢架结构模板虽然有外侧的框架支撑,但整体结构的强度较为一般,易变性、使用寿命短,并且为了调节方形柱的截面尺寸,常会在木板上开设多个连接孔以进行调节,这些连接孔通过帽盖封堵,连接时再拆下,但连接牢固性较差,易脱落,难以重复使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包括:模壳主体、模板、边框、侧板、内框架、横梁、支架、固定板、角部修正条、孔塞、塞板、插杆、限位块、锁扣、手柄;所述模壳主体包括四片呈方形分布的模板,且四片模板的侧壁通过螺栓穿接固定;所述模板包括位于最外侧的边框,所述侧板及内框架嵌入安装在边框的后侧,且侧板位于内框架的内侧,并且内框架与边框焊接连接,所述横梁、支架及固定板嵌入安装在内框架的内侧;所述模板连接处设有角部修正条,且角部修正条卡合安装在模板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孔塞插接安装在模板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横梁为由方管焊接组成的“H”形框架结构,且横梁的两端与内框架的内壁焊接连接,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对内框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支架在内框架内侧的中间位置及上下两侧各焊接安装有一处,并且支架与横梁在内框架内侧呈间隔分布,增大支架的分布范围,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支架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且支架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圆孔,并且支架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板的条状插槽,通过与不同圆孔的连接用于调节模壳主体的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侧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侧板上开设有与支架后侧壁上圆孔相对应的圆孔,便于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穿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固定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横梁及支架的矩形凹槽,并且固定板通过所述矩形凹槽与横梁及支架插接后焊接连接,通过固定板将内框架内侧的横梁及支架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结构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且固定板上开设的凹槽方便固定板的安装,同时保证了固定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孔塞包括插杆及端部的塞板,所述限位块设在插杆另一端的外壁上,所述锁扣套入安装在插杆上,且手柄设在锁扣的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塞板通过插杆插接安装在侧板及支架上的圆孔内,对模板的连接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浇筑时漏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限位块为半圆形柱状凸起,且限位块在插杆的端部对称设有两处,通过限位块与锁扣的卡合对锁扣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锁扣脱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所述锁扣为环状结构,且锁扣的中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杆及插杆的孔,便于锁扣套入插杆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在模板内侧设置横梁及支架,并通过固定板连接为一体的设置,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对模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2、本发明支架及模板上开设的圆孔,且通过孔塞将圆孔封闭的设置,通过与不同圆孔的连接用于调节模壳主体的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而孔塞对模板的连接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浇筑时漏浆。
3、本发明孔塞包括插杆及端部的塞板,所述限位块设在插杆另一端的外壁上,所述锁扣套入安装在插杆上,且手柄设在锁扣的两端的设置,通过限位块与锁扣的卡合对锁扣起到限位作用,提高连接牢固性,防止锁扣脱落,且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并且能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4、本发明通过对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便于调节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孔塞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能重复使用,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角部修正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孔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壳主体1、模板2、边框201、侧板202、内框架203、横梁204、支架205、固定板206、角部修正条3、孔塞4、塞板401、插杆402、限位块403、锁扣404、手柄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包括:模壳主体1、模板2、边框201、侧板202、内框架203、横梁204、支架205、固定板206、角部修正条3、孔塞4、塞板401、插杆402、限位块403、锁扣404、手柄405;模壳主体1包括四片呈方形分布的模板2,且四片模板2的侧壁通过螺栓穿接固定,通过将模板2穿接固定组合成模壳主体1,其内侧形成了方形的浇筑空间,便于方形柱的浇筑;模板2包括位于最外侧的边框201,侧板202及内框架203嵌入安装在边框201的后侧,且侧板202位于内框架203的内侧,并且内框架203与边框201焊接连接,内框架203对边框20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侧板202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侧板202的安装与固定,横梁204、支架205及固定板206嵌入安装在内框架203的内侧,横梁204为由方管焊接组成的“H”形框架结构,且横梁204的两端与内框架203的内壁焊接连接,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对内框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支架205在内框架203内侧的中间位置及上下两侧各焊接安装有一处,且支架205与横梁204在内框架203内侧呈间隔分布,增大支架205的分布范围,提高模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并且固定板206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20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横梁204及支架205的矩形凹槽,固定板206通过矩形凹槽与横梁204及支架205插接后焊接连接,通过固定板206将内框架203内侧的横梁204及支架205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结构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且固定板206上开设的凹槽方便固定板206的安装,同时保证了固定板206的结构强度,另外,支架205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且支架205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圆孔,并且支架205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板206的条状插槽,侧板20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侧板202上开设有与支架205后侧壁上圆孔相对应的圆孔,通过与不同圆孔的连接用于调节模壳主体1的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
模板2连接处设有角部修正条3,且角部修正条3卡合安装在模板2一侧的侧壁上,提高模板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浇筑时漏浆;孔塞4插接安装在模板2上,对模板2的连接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浇筑时漏浆,孔塞4包括插杆402及端部的塞板401,限位块403设在插杆402另一端的外壁上,锁扣404套入安装在插杆402上,且手柄405设在锁扣404的两端,塞板401通过插杆402插接安装在侧板202及支架205上的圆孔内,限位块403为半圆形柱状凸起,且限位块403在插杆402的端部对称设有两处,锁扣404为环状结构,且锁扣404的中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杆402及插杆402的孔,通过限位块403与锁扣404的卡合对锁扣404起到限位作用,提高连接牢固性,防止锁扣404脱落,且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并且能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步骤:
组装时,首先根据所需的截面尺寸选择合适的连接孔,然后将该连接孔内的孔塞4去掉,通过捏住手柄405旋转锁扣404,使锁扣404内的孔与限位块403对齐后将锁扣404取下,再将塞板401拔下即可,然后将两块相邻的模板2拼接在一起,通过螺栓贯穿边框201及侧板202的侧壁,与侧板202上的圆孔穿接后通过螺母固定,再将另外两个组装好的模板2与之对齐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组成方形的模壳主体1;模板2的内框架203内侧设置有横梁204及固定板206,大大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牢固性、稳定性;若模壳主体1高度不够可在上方继续增加模板2,模板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直至达到所需要求。
综上所述:该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通过在模板内侧设置横梁及支架,并通过固定板连接为一体的设置,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对模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通过支架及模板上开设的圆孔,且通过孔塞将圆孔封闭的设置,通过与不同圆孔的连接用于调节模壳主体的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而孔塞对模板的连接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浇筑时漏浆;通过孔塞包括插杆及端部的塞板,所述限位块设在插杆另一端的外壁上,所述锁扣套入安装在插杆上,且手柄设在锁扣的两端的设置,通过限位块与锁扣的卡合对锁扣起到限位作用,提高连接牢固性,防止锁扣脱落,且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并且能重复使用,降低成本;通过对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牢固性强、稳定性强,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模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便于调节截面尺寸,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孔塞方便安装与拆卸、便于操作,能重复使用,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包括:模壳主体(1)、模板(2)、边框(201)、侧板(202)、内框架(203)、横梁(204)、支架(205)、固定板(206)、角部修正条(3)、孔塞(4)、塞板(401)、插杆(402)、限位块(403)、锁扣(404)、手柄(40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主体(1)包括四片呈方形分布的模板(2),且四片模板(2)的侧壁通过螺栓穿接固定;所述模板(2)包括位于最外侧的边框(201),所述侧板(202)及内框架(203)嵌入安装在边框(201)的后侧,且侧板(202)位于内框架(203)的内侧,并且内框架(203)与边框(201)焊接连接,所述横梁(204)、支架(205)及固定板(206)嵌入安装在内框架(203)的内侧;所述模板(2)连接处设有角部修正条(3),且角部修正条(3)卡合安装在模板(2)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孔塞(4)插接安装在模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4)为由方管焊接组成的“H”形框架结构,且横梁(204)的两端与内框架(203)的内壁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5)在内框架(203)内侧的中间位置及上下两侧各焊接安装有一处,并且支架(205)与横梁(204)在内框架(203)内侧呈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5)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且支架(205)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圆孔,并且支架(205)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板(206)的条状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侧板(202)上开设有与支架(205)后侧壁上圆孔相对应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6)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20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横梁(204)及支架(205)的矩形凹槽,并且固定板(206)通过所述矩形凹槽与横梁(204)及支架(205)插接后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塞(4)包括插杆(402)及端部的塞板(401),所述限位块(403)设在插杆(402)另一端的外壁上,所述锁扣(404)套入安装在插杆(402)上,且手柄(405)设在锁扣(404)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板(401)通过插杆(402)插接安装在侧板(202)及支架(205)上的圆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3)为半圆形柱状凸起,且限位块(403)在插杆(402)的端部对称设有两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404)为环状结构,且锁扣(404)的中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插杆(402)及插杆(402)的孔。
CN202211588140.6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Pending CN115788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140.6A CN11578802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140.6A CN11578802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8027A true CN115788027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8140.6A Pending CN11578802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80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12649A (zh) 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CN115788027A (zh) 一种建筑方形柱支护模壳
CN21011792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梁加大截面的组合式钢模架
CN215790601U (zh) 一种带锚头桥面板装配式预制模架
CN219281247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挂模板
CN113073846A (zh) 一种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处的模板加固结构和加固方法
CN220285766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侧墙浇筑的单侧支模结构
CN218990555U (zh) 一种预制空心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
CN217710576U (zh) 一种混凝土槽体成型装置
CN220451121U (zh) 一种门钢结构柱脚铰接与刚接的转换装置
CN219548025U (zh) 支架用预埋连接件
CN219471234U (zh)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展示的型钢支撑
CN218061399U (zh) 一种模板系统
CN213683211U (zh) 一种建筑用加强角杆
CN219241412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墙板的固定装置
CN217480802U (zh) 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浇筑的模板
CN114293762B (zh) 一种模板系统
CN21548275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渠道侧壁支撑装置
CN219411804U (zh) 一种适用于窄缝隙双墙体同时浇筑的模板体系
CN217924074U (zh) 预制构件组合
CN216973392U (zh) 一种定型模板
CN2158591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浇筑模板
CN220261354U (zh) 一种叠合梁内模安装用的连接杆组件
CN220790608U (zh) 一种钢结构组合楼板洞口的模板支撑装置
CN211522923U (zh) 一种桥梁横隔板安全作业吊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