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1693A - 架台单元 - Google Patents
架台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71693A CN115771693A CN202211084208.7A CN202211084208A CN115771693A CN 115771693 A CN115771693 A CN 115771693A CN 202211084208 A CN202211084208 A CN 202211084208A CN 115771693 A CN115771693 A CN 1157716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article
- driving
- receiving
- traveling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92—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cars adapted to travel in storage ais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0—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racks to facilitate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65G1/1378—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the orders being assembled on fixed commissioning areas remote from the storage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台单元。架台单元(100)具备:门部件(111a),与多个开口(110a)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开口(110a)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开口(110a)封闭的闭姿势;以及门驱动部(111b),为了门部件(111a)的姿势变更而将门部件(111a)驱动。门驱动部(111b)具备驱动源(M1)和将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门部件(111a)的传递机构(N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顶板部、将前述顶板部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以及支承物品的物品支承部的架台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实公平05-02072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沿着规定的方向输送物品的输送装置的架台单元。以下,在背景技术的说明中表示在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架台单元具备沿着规定的方向输送物品的托盘板(trayplate)(1)、设置在托盘板(1)的侧方的滑槽板(chute plate)(2)、以及与滑槽板(2)的下端连续而设置的开闭工作台(3)。由托盘板(1)输送的物品借助托盘板(1)的倾斜动作而被放出到滑槽板(2),在滑槽板(2)上滑落,被载置在开闭工作台(3)上。而且,载置在开闭工作台(3)之上的物品如果开闭工作台(3)打开则向下方落下,被收纳于配置在其正下方的箱体(5)的内部。开闭工作台(3)构成为,借助驱动源(17)的驱动力而开闭。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架台单元中,设置有多个开闭工作台(3)。对于多个开闭工作台(3)的各自如上述那样使得由托盘板(1)及滑槽板(2)输送物品。而且,与多个开闭工作台(3)的各自对应,设置有用来使各开闭工作台(3)动作的驱动源(17)。即,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架台单元中,设置有与多个开闭工作台(3)相同数量的驱动源(17)。因此,以往需要确保用来配置多个驱动源(17)的空间,这成为使架台单元大型化的主要原因。
鉴于上述实际状况,希望实现架台单元的小型化。
用来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是以下这样的。
一种架台单元,具备顶板部、将前述顶板部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以及支承物品的物品支承部;在前述顶板部设置有通路区域和接纳区域,所述通路区域设置有物品输送车行驶的通路,所述接纳区域设置有多个从前述物品输送车接纳前述物品的接纳部;多个前述接纳部的各自具备将前述顶板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前述物品支承部构成为,将被前述接纳部接纳并穿过前述开口后的前述物品在比前述顶板部靠下方支承;该架台单元还具备:门部件,与多个前述开口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前述开口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前述开口封闭的闭姿势;以及门驱动部,为了前述门部件的前述姿势变更而驱动前述门部件;前述门驱动部具备驱动源和将前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前述门部件的传递机构。
根据本结构,在门部件为闭姿势的状态下,被接纳部接纳的物品被载置在该门部件之上。因此,在该门部件之上能够贮存1个以上的物品。然后,在门部件为开姿势的状态下,载置在门部件之上的1个以上的物品穿过开口而被物品支承部支承。因此,例如在进行物品的分类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利用本结构的架台单元。而且,根据本结构,上述的门部件与多个开口对应而设置有多个,这些多个门部件被门驱动部驱动。由于门驱动部具备驱动源和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门部件的传递机构,所以能够由1个驱动源驱动多个门部件。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使驱动源的数量相对于门部件的数量变少,相应地能够使用来配置驱动源的空间变小,作为架台单元整体而实现小型化。
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会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架台单元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由输送部对于容器的输送路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由物品输送车将物品向接纳部移载的状况的行驶方向视图。
图4是表示将物品从接纳部向输送机单元投下的状况的行驶方向视图。
图5是第1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将封闭姿势的门部件从下方观察的图。
图7是将开放姿势的门部件从下方观察的图。
图8是表示由第1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示架台单元装备在进行物品的分类及输送的物品输送设备的情况,对架台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物品输送设备的概要〕
如图1所示,物品输送设备F具备将物品W输送的物品输送车V、物品输送车V行驶的行驶面Ff、将输送对象的物品W供给到物品输送车V的物品供给部9、以及接受由物品输送车V输送来的物品W的接受部I。行驶面Ff形成为以平面状扩展。在行驶面Ff,规定了用于物品输送车V行驶的通路R(参照图3等)。接受部I设置在行驶面Ff中的多个部位,构成为,接受由物品输送车V输送来的物品W。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多个部位的接受部I的各自具备将物品W向比行驶面Ff靠下方引导的接受口Ia。
如图2所示,物品输送设备F具备输送用来收容至少1个物品W的容器C的输送部T、供给没有收容物品W的空的容器C(以下称作“空容器Ce”)的空容器供给部8、以及将收容有至少1个物品W的容器C(以下称作“实容器Cf”)装运的装运部(shipping section)7。输送部T配置在比行驶面Ff(参照图1)靠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T具备将被从空容器供给部8供给的空容器Ce运入的空容器运入部80、将收容有在接受部I接受到的物品W的实容器Cf运出的实容器运出部70、以及设置为将空容器运入部80与实容器运出部70连接的接纳输送部Ti。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T具备多个接纳输送部Ti,多个接纳输送部Ti的各自设置为将空容器运入部80与实容器运出部70连接。在本例中,多个接纳输送部Ti在俯视中平行地排列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容器运入部80、实容器运出部70、以及多个接纳输送部Ti由输送机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接受部I配置为,相对于接纳输送部Ti在俯视中重叠。而且,在接纳输送部Ti中的与接受部I对应的位置配置容器C。由此,在接受部I中从物品输送车V接受到的物品W在经过接受口Ia被向比行驶面Ff靠下方引导后,被收容于配置在接纳输送部Ti的容器C(也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多个接纳输送部Ti的各自对应而排列配置有多个接受部I。而且,在与多个接受部I的各自对应的位置、更详细地讲在多个接受部I的各自的正下方的位置配置容器C。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容器运入部80构成为,将与对应于1个接纳输送部Ti而配置的接受部I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容器C设为容器群,以该容器群单位使多个容器C同步而输送。关于接纳输送部Ti及实容器运出部70也同样构成为,以上述容器群单位使多个容器C同步而输送。在图示的例子中,与1个接纳输送部Ti对应而设置有21个接受部I,空容器运入部80及实容器运出部70将21个容器C设为容器群,以该容器群单位使21个容器C同步而输送。在此情况下,接纳输送部Ti在构成容器群的21个容器C的全部收容了物品W之后,将该21个容器C输送。
在该物品输送设备F中,例如通过在多个接受部I中的、基于物品W的种类、数量、装运目的地等分类信息指定的特定的接受部I中接受物品W,将多个物品W分类。将分类后的物品W收容于容器C,用输送部T输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输送设备F具备进行接受口Ia的开放及封闭的开闭器(shutter)S(参照图3及图4)。开闭器S直到应基于上述分类信息分类的至少1个物品W被接受部I接受为止,将接受口Ia维持为封闭状态。然后,开闭器S在应基于上述分类信息分类的至少1个物品W被接受部I接受后,将接受口Ia设为开放状态。由此,被物品输送车V分类给多个接受部I的各自的至少1个物品W经过接受口Ia被向比行驶面Ff靠下方引导,被收容于配置在接纳输送部Ti的容器C。
在物品供给部9中,例如基于上述分类信息,由作业者、机器人等供给主体,将作为输送目的地而被指定了特定的接受部I的物品W供给到物品输送车V。然后,在物品供给部9中受到物品W的供给的物品输送车V沿着在行驶面Ff规定的通路R(参照图3等)行驶,将该物品W向基于上述分类信息被指定的接受部I输送。
在多个接受部I的各自的周围,设置有保持着表示与各接受部I对应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保持部(未图示)。物品输送车V朝向作为输送目的地而被指定的特定的接受部I行驶,通过由位置信息检测部(未图示)检测被与该接受部I对应的位置信息保持部保持的位置信息,停止在该位置(或在低速行驶的状态下)将物品W移交给该接受部I。作为位置信息保持部,例如作为显示出位置信息的条形码(例如二维条形码)等显示体、存储有位置信息的RFID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 tag;射频识别标签)等存储元件、发送表示位置信息的信号的信标(beacon)等信号发送器等而构成。例如,在位置信息保持部是条形码的情况下,位置信息检测部作为条形码读取器而被构成;在位置信息保持部是RFID标签的情况下,位置信息检测部作为RFID读取器而被构成;在位置信息保持部是信标的情况下,位置信息检测部作为接收机而被构成。
如图1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架台单元100构成物品输送设备F的一部分。在图1中由参照附图标记“100”表示的部分是架台单元100。在本例中,多个架台单元100在俯视中以格状排列而配置,形成1个行驶面Ff。另外,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1个架台单元100的划分,对形成1个行驶面Ff的多个架台单元100中的1个赋予了参照附图标记“100”。
图3~图5表示1个架台单元100。详细地讲,图3及图4是架台单元100的行驶方向视图,图5是架台单元100的立体图。以下,主要参照这些图继续说明。
〔物品输送车〕
如图3及图4所示,物品输送车V构成为,在行驶面Ff(参照图1)上规定的通路R行驶,将物品W从物品供给部9向接受部I输送。以下,将物品输送车V沿着通路R行驶的方向设为“行驶方向X”,将在俯视中与行驶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Y”。此外,将宽度方向Y上的一方侧设为“宽度方向第1侧Y1”,将另一方侧设为“宽度方向第2侧Y2”。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输送车V具备具有车轮的台车主体Va、支承物品W的支承部Vb、以及使支承部Vb动作而进行物品W的移载的移载部Vc。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Vb构成为载置物品W。在本例中,支承部Vb形成为板状,在其上表面载置物品W。此外,在本例中,支承部Vb设置在台车主体Va的上部,构成为,相对于台车主体Va绕沿着行驶方向X的轴心摆动。
移载部Vc包括马达等驱动源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移载部Vc构成为,使支承部Vb相对于台车主体Va绕沿着行驶方向X的轴心摆动。而且,如图3所示,移载部Vc构成为,通过使支承部Vb在宽度方向Y上倾斜而使物品W在支承部Vb上在宽度方向Y上滑动,将该物品W向相对于物品输送车V配置在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移载部位移载。在本例中,移载部Vc构成为,通过使支承部Vb摆动,对于相对于物品输送车V配置在宽度方向第1侧Y1及宽度方向第2侧Y2的各自的接受部I(移载部位)移交物品W。另外,图3表示将物品W向相对于物品输送车V配置在宽度方向第1侧Y1的接受部I移载的状况。
〔架台单元〕
架台单元100具备顶板部1、将顶板部1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2、以及支承物品W的物品支承部3。顶板部1与支承脚部2的上部连结,顶板部1配置在从地板面向上方隔开了距离的位置。物品支承部3配置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支承部3是在载置有物品W的状态下将物品W沿着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机单元。详细情况后述。
在顶板部1设置有通路区域A0和第1接纳区域A1(相当于“接纳区域”),所述通路区域A0设置有物品输送车V行驶的通路R,所述第1接纳区域A1设置有多个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物品W的第1接纳部110(相当于“接纳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板部1,与第1接纳区域A1另外地设置有第2接纳区域A2,所述第2接纳区域A2设置有多个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物品W的第2接纳部120。而且,第1接纳区域A1和第2接纳区域A2夹着通路区域A0分开配置在宽度方向Y的两侧。这里,第1接纳区域A1相对于通路区域A0配置在宽度方向第1侧Y1,第2接纳区域A2相对于通路区域A0配置在宽度方向第2侧Y2。另外,第1接纳部110及第2接纳部120是接受由物品输送车V输送来的物品W的部分,包含在上述的接受部I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部1具备构成通路区域A0的通路顶板部件10、构成第1接纳区域A1的第1顶板部件11、以及构成第2接纳区域A2的第2顶板部件12。即在本例中,在通路顶板部件10设置有物品输送车V的通路R,在第1顶板部件11设置有第1接纳部110,在第2顶板部件12设置有第2接纳部120。
第1顶板部件11相对于通路顶板部件10配置在宽度方向第1侧Y1。第2顶板部件12相对于通路顶板部件10配置在宽度方向第2侧Y2。而且,通路顶板部件10构成为,将第1顶板部件11和第2顶板部件12在宽度方向Y上连结。通路顶板部件10和第1顶板部件11被用螺栓等紧固部件拆装自如地连结。同样,通路顶板部件10和第2顶板部件12被用螺栓等紧固部件拆装自如地连结。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接纳区域A1,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配置有多个第1接纳部110。此外,在第2接纳区域A2,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配置有多个第2接纳部120。在本例中,设置在第1接纳区域A1的第1接纳部110的数量与设置在第2接纳区域A2的第2接纳部120的数量成为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在1个顶板部1上,在第1接纳区域A1设置有3个第1接纳部110,在第2接纳区域A2设置有与其相同数量的3个第2接纳部120。此外,在本例中,相对于多个第1接纳部110的各自在行驶方向X的相同的位置配置有第2接纳部120。由此,物品输送车V在通路R中的移载位置处停止的状态下,对于第1接纳部110及第2接纳部120的哪个都能够移载物品W。
如图3及图4所示,多个第1接纳部110的各自具备将顶板部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第1开口110a(相当于“开口”)。在本例中,第1开口110a形成为,将第1顶板部件1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多个第2接纳部120的各自具备将顶板部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第2开口120a。在本例中,第2开口120a形成为,将第2顶板部件1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这些第1开口110a及第2开口120a是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物品W的开口,包含在上述的接受口Ia。另外,在本例中,由物品输送车V将物品W投入(移载)到第1开口110a及第2开口120a。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1接纳部110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此外,多个第2接纳部120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因此,多个第1开口110a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此外,多个第2开口120a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而且,相对于多个第1开口110a的各自在行驶方向X的相同的位置配置第2开口120a。换言之,相互对应的第1开口110a和第2开口120a沿着宽度方向Y排列而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纳部110具备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向第1开口110a引导的第1导引部件110b。第2接纳部120具备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向第2开口120a引导的第2导引部件120b。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来自物品输送车V的物品W的接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引部件110b具备倾斜部110b1,所述倾斜部110b1相对于第1开口110a在宽度方向第2侧Y2相邻而配置,并且随着从宽度方向第2侧Y2朝向宽度方向第1侧Y1而向下方倾斜。倾斜部110b1将在比第1开口110a靠上侧且宽度方向第2侧Y2的位置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导引以使其朝向下侧且宽度方向第1侧Y1移动,向第1开口110a引导。
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引部件110b具备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向行驶方向X上的适当位置引导的一对导引壁部110b2。一对导引壁部110b2在相对于第1开口110a在宽度方向第2侧Y2相邻的位置处相互在行驶方向X上离开而配置。在本例中,一对导引壁部110b2被配置为随着从宽度方向第2侧Y2朝向宽度方向第1侧Y1而相互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变小的锥状。更详细地讲,一对导引壁部110b2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彼此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比第1开口110a的行驶方向X的尺寸大,一对导引壁部110b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彼此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成为与第1开口110a的行驶方向X的尺寸同样(或其以下)。由此,能够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适当地向第1开口110a引导。在本例中,导引壁部110b2与倾斜部110b1中的行驶方向X的两端部的各自连接,并且导引壁部110b2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引部件110b具备将第1开口110a的周围包围的周壁部110b3。周壁部110b3以从第1开口110a的周围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使得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不向第1开口110a的外部伸出,能够将该物品W适当地向第1开口110a引导。这样,第1导引部件110b作为将物品W向第1开口110a导引的滑槽发挥功能。
关于第2导引部件120b,也与第1导引部件110b同样地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导引部件120b具备倾斜部120b1,所述倾斜部120b1相对于第2开口120a在宽度方向第1侧Y1相邻而配置,并且随着从宽度方向第1侧Y1朝向宽度方向第2侧Y2而向下方倾斜。倾斜部120b1将在比第2开口120a靠上侧且宽度方向第1侧Y1的位置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导引以使其朝向下侧且宽度方向第2侧Y2移动,向第2开口120a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导引部件120b具备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向行驶方向X上的适当位置引导的一对导引壁部120b2。一对导引壁部120b2在相对于第2开口120a在宽度方向第1侧Y1相邻的位置处相互在行驶方向X上离开而配置。在本例中,一对导引壁部120b2被配置为随着从宽度方向第1侧Y1朝向宽度方向第2侧Y2而相互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变小的锥状。更详细地讲,一对导引壁部120b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彼此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比第2开口120a的行驶方向X的尺寸大,一对导引壁部120b2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彼此的行驶方向X的间隔成为与第2开口120a的行驶方向X的尺寸同样(或其以下)。由此,能够将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适当地向第2开口120a引导。在本例中,导引壁部120b2与倾斜部120b1中的行驶方向X的两端部的各自连接,并且导引壁部120b2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导引部件120b具备将第2开口120a的周围包围的周壁部120b3。周壁部120b3以从第2开口120a的周围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使得从物品输送车V接纳的物品W不向第2开口120a的外部伸出,能够将该物品W适当地向第2开口120a引导。这样,第2导引部件120b作为将物品W向第2开口120a导引的滑槽发挥功能。
如上述那样,支承脚部2构成为,将顶板部1从下方支承。支承脚部2具备配置为在俯视中与第1接纳区域A1重叠的第1脚部件21。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脚部2与第1脚部件21另外地具备配置为在俯视中与第2接纳区域A2重叠的第2脚部件22。
第1顶板部件11被第1脚部件21从下方支承。此外,第2顶板部件12被第2脚部件22从下方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路顶板部件10经由第1顶板部件11被第1脚部件21支承,并且经由第2顶板部件12被第2脚部件22支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用来支承通路顶板部件10的专用的支承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脚部件21具备支承第1顶板部件11的多个支柱部件21a、以及将多个支柱部件21a彼此连结的多个梁部件21b。在本例中,在与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状的第1顶板部件11的四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支柱部件21a。即,对于第1顶板部件11设置有至少4个支柱部件21a。而且,沿着宽度方向Y设置梁部件21b,以将一对支柱部件21a连结,所述一对支柱部件21a在与第1顶板部件11中的行驶方向X的两端部的各自对应的位置处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而配置。即在本例中,一对梁部件21b以沿着宽度方向Y的姿势在行驶方向X上离开而设置。一对梁部件21b被配置在相互相同的高度。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结构,第1脚部件21具备的支柱部件21a及梁部件21b的数量可以任意地设定。
关于第2脚部件22,也与第1脚部件21同样地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脚部件22具备支承第2顶板部件12的多个支柱部件22a、以及将多个支柱部件22a彼此连结的多个梁部件22b。在本例中,在与在俯视中形成为矩形状的第2顶板部件12的四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支柱部件22a。即,对于第2顶板部件12设置有至少4个支柱部件22a。而且,沿着宽度方向Y设置梁部件22b,以将一对支柱部件22a连结,所述一对支柱部件22a在与第2顶板部件12中的行驶方向X的两端部的各自对应的位置处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而配置。即在本例中,一对梁部件22b以沿着宽度方向Y的姿势在行驶方向X上离开而设置。一对梁部件22b被配置在相互相同的高度。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结构,第2脚部件22具备的支柱部件22a及梁部件22b的数量可以任意地设定。
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将被第1接纳部110接纳并穿过了第1开口110a的物品W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支承容器C,能够支承没有收容物品W的空容器Ce或收容有物品W的实容器Cf。即在本例中,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经由容器C间接地支承物品W。
如上述那样,物品支承部3配置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因而,被做成输送机单元的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输送物品W。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通过将容器C输送,而输送收容在该容器C的物品W。在本例中,物品支承部3作为输送部T(也参照图2)的一部分而被构成,设置在空容器运入部80与实容器运出部70的输送路径之间。
物品支承部3以经过第1开口110a的正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且被第1脚部件21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支承部3除了以经过第1开口110a的正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且被第1脚部件21支承的部分以外,还具备以经过第2开口120a的正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且被第2脚部件22支承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支承部3具备第1输送机31和第2输送机32。而且,第1输送机31以经过多个第1接纳部110的各自中的第1开口110a的正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且被第1脚部件21支承。因此,在本例中,第1输送机31沿着多个第1接纳部110排列的排列方向(在本例中是行驶方向X)配置,仅被第1脚部件21及第2脚部件22中的第1脚部件21支承。第2输送机32以经过多个第2接纳部120的各自中的第2开口120a的正下方的方式配置,并且被第2脚部件22支承。因此,在本例中,第2输送机32沿着多个第2接纳部120排列的排列方向(在本例中是行驶方向X)配置,仅被第1脚部件21及第2脚部件22中的第2脚部件22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输送机31构成接纳输送部Ti的一部分,能够将多个容器C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也参照图2)。详细地讲,第1输送机31构成为,能够将从空容器运入部80运入的容器C(空容器Ce)配置在与第1接纳部110中的第1开口110a对应的位置。在本例中,第1输送机31构成为,将容器C(空容器Ce)配置在相对于多个第1开口110a(第1接纳部110)的各自在俯视中重叠的位置。而且,第1输送机31如果被第1接纳部110接纳的物品W被收容于容器C,则输送该容器C(实容器Cf)。在本例中,第1输送机31在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配置的全部的容器C中收容了基于上述分类信息被分类的物品W之后,将该全部的容器C一起输送。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输送机31具备输送部件31a和支承输送部件31a的输送支承部件31b。在本例中,第1输送机31由辊式输送机构成,输送部件31a由辊构成。而且,输送支承部件31b由连结输送部件31a的框架构成。在本例中,输送支承部件31b将作为输送部件31a的辊旋转自如地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输送机31被第1脚部件21的梁部件21b支承。具体而言,第1输送机31在载置于第1脚部件21的梁部件21b的状态下被支承。在本例中,第1输送机31中的输送支承部件31b在对于第1脚部件21的梁部件21b从上方抵接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该梁部件21b。借助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输送机31相对于架台单元100的安装。
关于第2输送机32,也与第1输送机31同样地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机32构成接纳输送部Ti的一部分,能够将多个容器C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而配置(也参照图2)。详细地讲,第2输送机32构成为,能够将被从空容器运入部80运入的容器C(空容器Ce)配置在与第2接纳部120中的第2开口120a对应的位置。在本例中,第2输送机32构成为,将容器C(空容器Ce)配置在相对于多个第2开口120a(第2接纳部120)的各自在俯视中重叠的位置。而且,第2输送机32如果由第2接纳部120接纳的物品W被收容于容器C,则输送该容器C(实容器Cf)。在本例中,第2输送机32在沿着行驶方向X排列配置的全部的容器C中收容了基于上述分类信息被分类的物品W之后,将该全部的容器C一起输送。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机32具备输送部件32a和支承输送部件32a的输送支承部件32b。在本例中,第2输送机32由辊式输送机构成,输送部件32a由辊构成。而且,输送支承部件32b由连结输送部件32a的框架构成。在本例中,输送支承部件32b将作为输送部件32a的辊旋转自如地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机32被第2脚部件22的梁部件22b支承。具体而言,第2输送机32在载置于第2脚部件22的梁部件22b的状态下被支承。在本例中,第2输送机32中的输送支承部件32b在对于第2脚部件22的梁部件22b从上方抵接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该梁部件22b。借助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第2输送机32相对于架台单元100的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台单元100具备进行第1开口110a的开放及封闭的第1开闭器111和进行第2开口120a的开放及封闭的第2开闭器121。另外,第1开闭器111及第2开闭器121相当于上述的开闭器S。换言之,开闭器S包括第1开闭器111和第2开闭器121。另外,在本例中,第1开闭器111与第1脚部件21连结。此外,第2开闭器121与第2脚部件22连结。
如图6及图7所示,架台单元100具备:第1门部件111a(相当于“门部件”),与多个第1开口110a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第1开口110a开放的开姿势和将第1开口110a封闭的闭姿势;以及第1门驱动部111b(相当于“门驱动部”),为了第1门部件111a的姿势变更而将第1门部件111a驱动。第1门驱动部111b具备第1驱动源M1(相当于“驱动源”)和将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向多个第1门部件111a传递的第1传递机构N1(相当于“传递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门部件111a及第1门驱动部111b被作为第1开闭器111的构成要素。此外,在本例中,第1驱动源M1由马达构成。
架台单元100具备:第2门部件121a,与多个第2开口120a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第2开口120a开放的开姿势和将第2开口120a封闭的闭姿势;以及第2门驱动部121b,为了第2门部件121a的姿势变更而将第2门部件121a驱动。第2门驱动部121b具备第2驱动源M2和将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向多个第2门部件121a传递的第2传递机构N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门部件121a及第2门驱动部121b被作为第2开闭器121的构成要素。此外,在本例中,第2驱动源M2由马达构成。
另外,图3及图6表示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为闭姿势的状态、即第1开口110a及第2开口120a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图4及图7表示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为开姿势的状态、即第1开口110a及第2开口120a开放的状态。
第1传递机构N1具备:第1输出轴Na1(相当于“输出轴”),输出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第1传递轴Nb1(相当于“传递轴”),与第1输出轴Na1联动,并且将被第1输出轴Na1输出的驱动力沿着行驶方向X传递;第1驱动部件Nc1(相当于“驱动部件”),在与在行驶方向X上排列的多个第1接纳部110对应的行驶方向X的位置处被安装在第1传递轴Nb1;以及第1从动部件Nd1(相当于“从动部件”),被固定在第1门部件111a,并且从动于第1驱动部件Nc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传递轴Nb1与第1驱动源M1连结,第1传递轴Nb1具有将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向第1传递机构N1的其他部分输出的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传递轴Nb1兼作为第1输出轴Na1。由此,能够使第1传递机构N1的构造变得简略。
第1传递轴Nb1以沿着行驶方向X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第1传递轴Nb1中的行驶方向X的多个部位连结着第1驱动部件Nc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驱动部件Nc1由链轮构成,第1从动部件Nd1由与该链轮卡合的链构成。但是,在本例中,链不是以无端状连结的结构,而在沿着第1门部件111a以直线状配置的状态下使用。另外,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第1驱动部件Nc1由小齿轮构成,第1从动部件Nd1由齿条构成。或者,也可以第1驱动部件Nc1由带轮(pulley)构成,第1从动部件Nd1由带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从动部件Nd1沿着宽度方向Y配置。这里,在本例中,第1门部件111a具备第1主体部111a1、以及与第1主体部111a1连结并将第1从动部件Nd1固定的第1固定部111a2。第1固定部111a2具有从第1主体部111a1向宽度方向第2侧Y2突出的部分。第1从动部件Nd1沿着第1固定部111a2中的从第1主体部111a1向宽度方向第2侧Y2突出的部分被固定在该第1固定部111a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门部件111a构成为,通过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来进行姿势变更。具体而言,通过在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作用下第1传递轴Nb1旋转,第1驱动部件Nc1(在本例中是链轮)旋转。而且,与第1驱动部件Nc1卡合的第1从动部件Nd1(在本例中是链)随着第1驱动部件Nc1的旋转而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由于第1从动部件Nd1相对于第1门部件111a被固定,所以通过第1从动部件Nd1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第1门部件111a也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由此,第1门部件111a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而且,第1门部件111a构成为,通过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姿势变更为将第1开口110a开放的开姿势和将第1开口110a封闭的闭姿势。借助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第1门部件111a的动作范围在上下方向上变大,能够作为架台单元100整体实现上下方向的小型化。
如图4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门部件111a在开姿势下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且以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利用比顶板部1靠下方且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空间,将开姿势的第1门部件111a收纳。因而,能够实现架台单元100的小型化。在第1门部件111a为开姿势的状态下,至少第1固定部111a2中的从第1主体部111a1的宽度方向突出部分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门部件111a为开姿势的状态下,第1门部件111a的整体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
第2传递机构N2具备:第2输出轴Na2,输出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第2传递轴Nb2,与第2输出轴Na2联动,并且将被第2输出轴Na2输出的驱动力沿着行驶方向X传递;第2驱动部件Nc2,在与在行驶方向X上排列的多个第2接纳部120对应的行驶方向X的位置处被安装在第2传递轴Nb2;以及第2从动部件Nd2,被固定在第2门部件121a,并且从动于第2驱动部件Nc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传递轴Nb2与第2驱动源M2连结,第2传递轴Nb2具有将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向第2传递机构N2的其他部分输出的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传递轴Nb2兼作为第2输出轴Na2。由此,能够使第2传递机构N2的构造变得简略。
第2传递轴Nb2以沿着行驶方向X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第2传递轴Nb2中的行驶方向X的多个部位连结着第2驱动部件Nc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驱动部件Nc2由链轮构成,第2从动部件Nd2由与该链轮卡合的链构成。但是,在本例中,与第1从动部件Nd1同样,链不是以无端状连结的结构,而在沿着第2门部件121a以直线状配置的状态下使用。另外,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第2驱动部件Nc2由小齿轮构成,第2从动部件Nd2由齿条构成。或者,也可以第2驱动部件Nc2由带轮构成,第2从动部件Nd2由带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从动部件Nd2沿着宽度方向Y配置。这里,在本例中,第2门部件121a具备第2主体部121a1、以及与第2主体部121a1连结并将第2从动部件Nd2固定的第2固定部121a2。第2固定部121a2具有从第2主体部121a1向宽度方向第1侧Y1突出的部分。第2从动部件Nd2沿着第2固定部121a2中的从第2主体部121a1向宽度方向第1侧Y1突出的部分被固定在该第2固定部121a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门部件121a构成为,通过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来进行姿势变更。具体而言,通过在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作用下第2传递轴Nb2旋转,第2驱动部件Nc2(在本例中是链轮)旋转。而且,与第2驱动部件Nc2卡合的第2从动部件Nd2(在本例中是链)随着第2驱动部件Nc2的旋转而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由于第2从动部件Nd2相对于第2门部件121a被固定,所以通过第2从动部件Nd2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第2门部件121a也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由此,第2门部件121a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而且,第2门部件121a构成为,通过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姿势变更为将第2开口120a开放的开姿势和将第2开口120a封闭的闭姿势。借助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第2门部件121a的动作范围在上下方向上变大,作为架台单元100整体能够实现上下方向的小型化。
如图4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门部件121a在开姿势下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且以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利用比顶板部1靠下方且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空间,将开姿势的第2门部件121a收纳。因而,能够实现架台单元100的小型化。在第2门部件121a为开姿势的状态下,至少第2固定部121a2中的从第2主体部121a1的宽度方向突出部分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门部件121a为开姿势的状态下,第2门部件121a的整体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
如图4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开姿势,第1从动部件Nd1和第2从动部件Nd2被配置在行驶方向X上的不同的位置,并且在沿着行驶方向X的行驶方向X观察中相互重叠。借助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第1门部件111a和第2门部件121a在行驶方向X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而使架台单元100的行驶方向X的尺寸变小,同时能够使得被固定在开姿势的第1门部件111a上的第1从动部件Nd1与被固定在开姿势的第2门部件121a上的第2从动部件Nd2不相互干涉。
如果对上述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在被配置在行驶方向X上的相同的位置并且相互对应的第1门部件111a和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开姿势下,该第1门部件111a的第1从动部件Nd1和该第2门部件121a的第2从动部件Nd2被配置在行驶方向X上的不同的位置。而且,这些第1从动部件Nd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从动部件Nd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宽度方向Y的相同的范围,在沿着行驶方向X的行驶方向X观察中相互重叠。在本例中,在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开姿势下,将第1从动部件Nd1固定的第1固定部111a2的一部分和将第2从动部件Nd2固定的第2固定部121a2的一部分在行驶方向X观察中相互重叠。由此,能够实现架台单元100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互对应的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开姿势下,第1从动部件Nd1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被配置在比第2从动部件Nd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靠宽度方向第2侧Y2。换言之,第2从动部件Nd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被配置在比第1从动部件Nd1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靠宽度方向第1侧Y1。由此,第1从动部件Nd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从动部件Nd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宽度方向Y的相同的范围,成为在沿着行驶方向X的行驶方向X观察中相互重叠的结构。
另外,如图6所示,在相互对应的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闭姿势下,第1从动部件Nd1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被配置在比第2从动部件Nd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靠宽度方向第1侧Y1。换言之,第2从动部件Nd2中的宽度方向第1侧Y1的端部被配置在比第1从动部件Nd1中的宽度方向第2侧Y2的端部靠宽度方向第2侧Y2。即,在相互对应的第1门部件111a及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为闭姿势下,第1从动部件Nd1的整体和第2从动部件Nd2的整体被配置在宽度方向Y的不同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部111a2被配置在第1主体部111a1中的从行驶方向X的中心向行驶方向X的一方侧偏移的位置。而且,第2固定部121a2被配置在从第2主体部121a1中的行驶方向X的中心向行驶方向X的另一方侧偏移的位置。由此,在被配置在行驶方向X的相同的位置的第1门部件111a和第2门部件121a的两者成为开姿势的情况下,使得被固定在第1固定部111a2的第1从动部件Nd1和被固定在第2固定部121a2的第2从动部件Nd2不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门部件111a和第2门部件121a由相同的部件构成。即在本例中,通过将构成第1门部件111a的部件在水平面内旋转180°而配置,成为第2门部件121a。相反,通过将构成第2门部件121a的部件在水平面内旋转180°而配置,成为第1门部件111a。这样,由于第1门部件111a和第2门部件121a由相同的部件构成,所以能够比较便宜地实现架台单元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架台单元100具备转矩限制器(torque limiter)TL,所述转矩限制器TL进行限制以使在第1传递机构N1传递的转矩不超过设定值。在本例中,转矩限制器TL设置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的从第1传递轴Nb1到第1驱动部件Nc1之间(也参照图8)。例如,转矩限制器TL在第1传递机构N1传递的转矩成为上述设定值的情况下,在第1传递轴Nb1与第1驱动部件Nc1之间产生打滑,使从第1传递轴Nb1向第1驱动部件Nc1传递的转矩比现状小(或成为零)。即在本例中,转矩限制器TL是在传递转矩成为设定值的情况下打滑的离合器。另外,上述的“设定值”根据设备的特性、实验等适当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矩限制器TL与多个第1驱动部件Nc1的各自对应而设置。在图8中省略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转矩限制器TL也设置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的从第2传递轴Nb2到第2驱动部件Nc2之间。转矩限制器TL与多个第2驱动部件Nc2的各自对应而设置。由此,在多个第1门部件111a及多个第2门部件121a的某个开闭时,即使是在第1传递机构N1或第2传递机构N2作用了过大的转矩的情况,也能够仅对有问题的可能性较高的部分将动力的传递遮断。
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说明图。另外,关于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也与其是同样的。因此,关于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省略图示。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传递轴Nb1中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连结部L,所述连结部L用来与在行驶方向X上相邻而配置的另外的架台单元100具备的第1传递轴Nb1连结。由此,能够将第1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另外的架台单元100的第1传递轴Nb1。因而,关于该另外的架台单元100,能够不需要第1驱动源M1。在此情况下,另外的架台单元100的第1传递轴Nb1不兼作为第1输出轴Na1。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传递轴Nb2中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连结部L,所述连结部L用来与在行驶方向X上相邻而配置的另外的架台单元100具备的第2传递轴Nb2连结。由此,能够将第2驱动源M2的驱动力传递到另外的架台单元100的第2传递轴Nb2。因而,关于该另外的架台单元100,能够不需要第2驱动源M2。在此情况下,另外的架台单元100的第2传递轴Nb2不兼作为第2输出轴Na2。在连结部L,例如可以使用万向接头等公知的各种轴接头。
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能够实现架台单元100的小型化。
〔其他实施方式〕
接着,对架台单元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门部件111a在开姿势下在比顶板部1靠下方且以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第1门部件111a也可以在开姿势下以在俯视中不与通路区域A0重叠的方式配置。这关于第2门部件121a也是同样的。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门部件111a构成为通过沿着宽度方向Y滑动移动来进行姿势变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第1门部件111a滑动移动的方向没有被限定。此外,第1门部件111a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借助摆动、旋转来进行姿势变更。在此情况下,关于摆动方向、旋转方向也没有特别限定。这关于第2门部件121a也是同样的。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传递机构N1具备第1输出轴Na1、第1传递轴Nb1、第1驱动部件Nc1、以及第1从动部件Nd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第1传递机构N1只要能够形成从第1驱动源M1到第1门部件111a的动力传递路径即可,也可以不具备上述的各部件中的某个,或者,也可以具备与上述的各部件不同的部件。这关于第2传递机构N2也是同样的。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转矩限制器TL构成为在第1传递轴Nb1与第1驱动部件Nc1之间产生打滑而不将第1传递轴Nb1的转矩的一部分向第1驱动部件Nc1传递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例如,转矩限制器TL也可以作为进行限制以使由第1驱动源M1产生的转矩不超过设定值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控制程序而被构成。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架台单元100具备进行限制以使在第1传递机构N1传递的转矩不超过设定值的转矩限制器TL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架台单元100也可以不具备这样的转矩限制器TL。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物品支承部3是输送机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物品支承部3也可以不具有将物品W输送的功能。例如,物品支承部3也可以简单地是仅支承物品W的台、框等。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物品支承部3构成为经由容器C间接地支承物品W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物品支承部3也可以构成为直接支承物品W。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多个第1开口110a的各自在行驶方向X的相同的位置配置有第2开口120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第2开口120a也可以相对于多个第1开口110a的各自配置在行驶方向X的不同的位置。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传递轴Nb1中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用来与在行驶方向X上相邻而配置的另外的架台单元100具备的第1传递轴Nb1连结的连结部L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架台单元100也可以不具备这样的连结部L。在此情况下,别的架台单元100也可以构成为,独自地具备第1驱动源M1,独自地将第1门部件111a开闭。同样,关于用来将第2传递轴Nb2与另外的架台单元100的第2传递轴Nb2连结的连结部L也不是必须的。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1个架台单元100具备1个第1驱动源M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架台单元100也可以具备多个第1驱动源M1。在此情况下,多个第1驱动源M1的各自也产生用来将多个第1门部件111a开闭的驱动力。这关于第2驱动源M2也是同样的。
(1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除了第1接纳区域A1以外还设置有第2接纳区域A2、除了第1接纳部110以外还设置有第2接纳部120、除了第1门部件111a以外还设置有第2门部件121a、除了第1门驱动部111b以外还设置有第2门驱动部121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在架台单元100不设置第2接纳区域A2、第2接纳部120、第2门部件121a及第2门驱动部121b。
(1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只要不发生矛盾,就能够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组合而应用。关于其他的结构,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也在全部的方面都不过仅仅是例示。因而,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各种改变。
〔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对在上述中说明的架台单元进行说明。
一种架台单元,具备顶板部、将前述顶板部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以及支承物品的物品支承部;在前述顶板部设置有通路区域和接纳区域,所述通路区域设置有物品输送车行驶的通路,所述接纳区域设置有多个从前述物品输送车接纳前述物品的接纳部;多个前述接纳部的各自具备将前述顶板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前述物品支承部构成为,将被前述接纳部接纳并穿过前述开口后的前述物品在比前述顶板部靠下方支承;该架台单元还具备:门部件,与多个前述开口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前述开口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前述开口封闭的闭姿势;以及门驱动部,为了前述门部件的前述姿势变更而驱动前述门部件;前述门驱动部具备驱动源和将前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前述门部件的传递机构。
根据本结构,在门部件为闭姿势的状态下,被接纳部接纳的物品被载置在该门部件之上。因此,在该门部件之上能够贮存1个以上的物品。然后,在门部件为开姿势的状态下,载置在门部件之上的1个以上的物品穿过开口而被物品支承部支承。因此,例如在进行物品的分类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利用本结构的架台单元。而且,根据本结构,上述的门部件与多个开口对应而设置有多个,这些多个门部件被门驱动部驱动。由于门驱动部具备驱动源和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门部件的传递机构,所以能够由1个驱动源驱动多个门部件。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使驱动源的数量相对于门部件的数量变少,相应地能够使用来配置驱动源的空间变小,作为架台单元整体而实现小型化。
优选的是,前述门部件在前述开姿势下在比前述顶板部靠下方且以在俯视中与前述通路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比顶板部靠下方且在俯视中与通路区域重叠的空间来收纳开姿势的门部件。因而,更进一步容易实现架台单元的小型化。
优选的是,将前述物品输送车沿着前述通路行驶的方向设为行驶方向,将在俯视中与前述行驶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多个前述接纳部沿着前述行驶方向排列而配置;前述门部件构成为,通过沿着前述宽度方向滑动移动,进行前述姿势变更;前述传递机构具备:输出轴,输出前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轴,与前述输出轴联动,并且将被前述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沿着前述行驶方向传递;驱动部件,在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前述接纳部对应的前述行驶方向的位置处被安装在前述传递轴;以及从动部件,被固定在前述门部件并且从动于前述驱动部件。
根据本结构,通过从动部件从动于驱动部件,能够使固定着该从动部件的门部件滑动移动。而且,传递轴构成为,将被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沿着行驶方向传递,多个从动部件在与在行驶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接纳部对应的行驶方向的位置、即与多个门部件对应的位置c处被安装在该传递轴。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借助驱动源的驱动力使沿着行驶方向排列而配置的多个门部件适当地滑动移动。
优选的是,将前述接纳区域设为第1接纳区域,将前述接纳部设为第1接纳部,将前述开口设为第1开口,将前述门部件设为第1门部件,将前述门驱动部设为第1门驱动部,将前述驱动源设为第1驱动源,将前述传递机构设为第1传递机构,将前述输出轴设为第1输出轴,将前述传递轴设为第1传递轴,将前述驱动部件设为第1驱动部件,将前述从动部件设为第1从动部件;在前述顶板部,与前述第1接纳区域另外地设置有第2接纳区域,所述第2接纳区域设置有多个从前述物品输送车接纳前述物品的第2接纳部;前述第1接纳区域和前述第2接纳区域夹着前述通路区域被分开配置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多个前述第2接纳部的各自具备将前述顶板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第2开口;该架台单元还具备:第2门部件,与多个前述第2开口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前述第2开口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前述第2开口封闭的前述闭姿势;以及第2门驱动部,为了前述第2门部件的前述姿势变更而驱动前述第2门部件;前述第2门驱动部具备第2驱动源和将前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前述第2门部件的第2传递机构;前述第2传递机构具备:第2输出轴,输出前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力;第2传递轴,与前述第2输出轴联动,并且将被前述第2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沿着前述行驶方向传递;第2驱动部件,在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前述第2接纳部对应的前述行驶方向的位置处被安装在前述第2传递轴;以及第2从动部件,被固定在前述第2门部件并且从动于前述第2驱动部件;相对于多个前述第1开口的各自在前述行驶方向的相同位置配置前述第2开口;前述第1从动部件及前述第2从动部件的各自沿着前述宽度方向配置;在前述第1门部件及前述第2门部件的两者为前述开姿势下,前述第1从动部件和前述第2从动部件被配置在前述行驶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并且在沿着前述行驶方向的行驶方向观察中相互重叠。
根据本结构,相对于多个第1开口的各自在行驶方向的相同的位置配置第2开口。因此,将第1开口开闭的第1门部件和将第2开口开闭的第2门部件被配置在行驶方向的相同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排列而配置)。由此,能够使架台单元的行驶方向的尺寸变小。而且,在本结构中,在第1门部件及第2门部件的两者为开姿势下,第1从动部件和第2从动部件被配置在行驶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并且在沿着行驶方向的行驶方向观察中相互重叠。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在将第1门部件和第2门部件在行驶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而使架台单元的行驶方向的尺寸变小的同时,使得被固定在开姿势的第1门部件上的第1从动部件和被固定在开姿势的第2门部件上的第2从动部件不相互干涉。
优选的是,在前述传递轴中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用来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相邻而配置的另外的架台单元具备的传递轴连结。
根据本结构,在沿着行驶方向将多个架台单元排列而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将1个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架台单元的传动轴。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将驱动源的数量抑制为较少,所以能够实现架台单元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优选的是,还具备转矩限制器,所述转矩限制器进行限制以使在前述传递机构传递的转矩不超过设定值。
根据本结构,即使是在门部件的姿势变更中在传递机构上作用有过大的转矩的情况,也能够进行限制以使得在传递机构中不传递超过设定值的转矩。因而,根据本结构,能够避免在传递机构、门部件作用过大的转矩而它们损伤这一状况。此外,例如在上述过大的转矩以物体被门部件夹着为主要原因而发生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被门部件夹着的该物品损伤。
优选的是,前述物品支承部是在载置着前述物品的状态下沿着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前述物品的输送机单元。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物品被输送的阶段分为由物品输送车输送的阶段和由输送机单元输送的阶段。即,能够将由物品输送车输送到多个接纳部的各自的物品用输送机单元输送。因而,例如能够在由物品输送车将物品分类到多个接纳部的各自后,将该分类后的物品用输送机单元输送,能够将该架台单元适当地利用于物品的分类设备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利用于具备顶板部、将前述顶板部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以及支承物品的物品支承部的架台单元。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架台单元
1 :顶板部
2 :支承脚部
3 :物品支承部
110 :第1接纳部
110a :第1开口
111a :第1门部件
111b :第1门驱动部
120 :第2接纳部
120a :第2开口
121a :第2门部件
121b :第2门驱动部
A0 :通路区域
A1 :第1接纳区域
A2 :第2接纳区域
L :连结部
M1 :第1驱动源
M2 :第2驱动源
N1 :第1传递机构
N2 :第2传递机构
Na1 :第1输出轴
Na2 :第2输出轴
Nb1 :第1传递轴
Nb2 :第2传递轴
Nc1 :第1驱动部件
Nc2 :第2驱动部件
Nd1 :第1从动部件
Nd2 :第2从动部件
R :通路
TL :转矩限制器
V :物品输送车
W :物品
X :行驶方向
Y :宽度方向。
Claims (7)
1.一种架台单元,具备顶板部、将前述顶板部从下方支承的支承脚部、以及支承物品的物品支承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顶板部设置有通路区域和接纳区域,所述通路区域设置有物品输送车行驶的通路,所述接纳区域设置有多个从前述物品输送车接纳前述物品的接纳部;
多个前述接纳部的各自具备将前述顶板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开口;
前述物品支承部构成为,将被前述接纳部接纳并穿过前述开口后的前述物品在比前述顶板部靠下方支承;
该架台单元还具备:门部件,与多个前述开口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前述开口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前述开口封闭的闭姿势;以及门驱动部,为了前述门部件的前述姿势变更而驱动前述门部件;
前述门驱动部具备驱动源和将前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前述门部件的传递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前述门部件在前述开姿势下在比前述顶板部靠下方且以在俯视中与前述通路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物品输送车沿着前述通路行驶的方向设为行驶方向,将在俯视中与前述行驶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
多个前述接纳部沿着前述行驶方向排列而配置;
前述门部件构成为,通过沿着前述宽度方向滑动移动,进行前述姿势变更;
前述传递机构具备:输出轴,输出前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轴,与前述输出轴联动,并且将被前述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沿着前述行驶方向传递;驱动部件,在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前述接纳部对应的前述行驶方向的位置处被安装在前述传递轴;以及从动部件,被固定在前述门部件并且从动于前述驱动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接纳区域设为第1接纳区域,将前述接纳部设为第1接纳部,将前述开口设为第1开口,将前述门部件设为第1门部件,将前述门驱动部设为第1门驱动部,将前述驱动源设为第1驱动源,将前述传递机构设为第1传递机构,将前述输出轴设为第1输出轴,将前述传递轴设为第1传递轴,将前述驱动部件设为第1驱动部件,将前述从动部件设为第1从动部件;
在前述顶板部,与前述第1接纳区域另外地设置有第2接纳区域,所述第2接纳区域设置有多个从前述物品输送车接纳前述物品的第2接纳部;
前述第1接纳区域和前述第2接纳区域夹着前述通路区域被分开配置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多个前述第2接纳部的各自具备将前述顶板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第2开口;
该架台单元还具备:第2门部件,与多个前述第2开口对应而设置,姿势变更为将前述第2开口开放的开姿势和将前述第2开口封闭的前述闭姿势;以及第2门驱动部,为了前述第2门部件的前述姿势变更而驱动前述第2门部件;
前述第2门驱动部具备第2驱动源和将前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多个前述第2门部件的第2传递机构;
前述第2传递机构具备:第2输出轴,输出前述第2驱动源的驱动力;第2传递轴,与前述第2输出轴联动,并且将被前述第2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沿着前述行驶方向传递;第2驱动部件,在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前述第2接纳部对应的前述行驶方向的位置处被安装在前述第2传递轴;以及第2从动部件,被固定在前述第2门部件并且从动于前述第2驱动部件;
相对于多个前述第1开口的各自在前述行驶方向的相同位置配置前述第2开口;
前述第1从动部件及前述第2从动部件的各自沿着前述宽度方向配置;
在前述第1门部件及前述第2门部件的两者为前述开姿势下,前述第1从动部件和前述第2从动部件被配置在前述行驶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并且在沿着前述行驶方向的行驶方向观察中相互重叠。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传递轴中的轴向的端部设置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用来与在前述行驶方向上相邻而配置的另外的架台单元具备的传递轴连结。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转矩限制器,所述转矩限制器进行限制以使在前述传递机构传递的转矩不超过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架台单元,其特征在于,
前述物品支承部是在载置着前述物品的状态下沿着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前述物品的输送机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44952 | 2021-09-06 | ||
JP2021144952A JP2023038056A (ja) | 2021-09-06 | 2021-09-06 | 架台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71693A true CN115771693A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538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84208.7A Pending CN115771693A (zh) | 2021-09-06 | 2022-09-06 | 架台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71673A1 (zh) |
JP (1) | JP2023038056A (zh) |
CN (1) | CN115771693A (zh) |
-
2021
- 2021-09-06 JP JP2021144952A patent/JP2023038056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8-31 US US17/900,177 patent/US2023007167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06 CN CN202211084208.7A patent/CN11577169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71673A1 (en) | 2023-03-09 |
JP2023038056A (ja) | 2023-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7144734A (ja) | コンベア | |
CN108974760B (zh) | 物品输送装置及物品输送设备 | |
JP2018076176A (ja) | 物品取出装置及び物品搬送システム | |
CN114341027A (zh) | 物品搬送设备 | |
CN115771693A (zh) | 架台单元 | |
KR20210027129A (ko) | 피킹 설비 | |
US20240010432A1 (en) | Transport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material units in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aterial units | |
CN213494996U (zh) | 输送装置、分拣设备及分拣系统 | |
CN118103179A (zh) | 用于经由物体传送来提供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16088650A (ja) | ピッキング設備及びピッキング方法 | |
JP2017214222A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US20230322503A1 (en) | Inter-Container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nter-Container Transfer Method | |
BE1028435B1 (nl) | Een verpakkingssysteem voor het assembleren van een verpakking | |
JP2023016466A (ja) | 架台ユニット | |
CN112339638A (zh) | 货物装卸机构及货物配送车 | |
US20190270121A1 (en) | Robot for sorting | |
TW202325631A (zh) | 物品搬送車 | |
EP4450433A1 (en) | Container processing facility | |
US20230079654A1 (en) |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 |
JP7468484B2 (ja) | 物品搬送車 | |
JPS6357364A (ja) | 搬送装置 | |
JP2023037469A (ja) | 架台 | |
JP2019135189A (ja) | 荷物仕分装置 | |
CN111971241B (zh) | 输送分类装置 | |
JP2021123429A (ja) | 搬送補助装置、搬送装置、及び荷物仕分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