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8036A -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8036A
CN115768036A CN202211293348.5A CN202211293348A CN115768036A CN 115768036 A CN115768036 A CN 115768036A CN 202211293348 A CN202211293348 A CN 202211293348A CN 115768036 A CN115768036 A CN 115768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edium
heat exchange
space
hea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3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腾
冯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C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C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C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C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33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8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8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8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壳体承载有用于放置热源的一号冷却介质;换热空间,换热空间设于壳体内部且容纳有与一号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进水口,进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出水口,出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浸没式换热器,浸没式换热器设于一号冷却介质内且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与换热空间相连接;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外部冷却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水口与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通过对放置电子元器件的容器的壳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同时搭配浸没式换热器使用,使得形成多级散热系统,从而对电子元器件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满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发热的情况,特别是高密度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其发热量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温度过高也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效率。
目前,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处理,然而,传统风冷方式所起到的散热作用有限,在发热量高的情况下,风冷的方式往往不能满足散热需求;进而提出液冷的方式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即将电子元器件浸没于冷却介质中,达到相较于风冷更好的散热效果。
鉴于此,为使进一步提高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果,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通过对放置电子元器件的容器的壳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同时搭配浸没式换热器使用,使得形成多级散热系统,从而对电子元器件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承载有用于放置热源的一号冷却介质;
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设于壳体内部且容纳有与所述一号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浸没式换热器,所述浸没式换热器设于一号冷却介质内且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其中,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外部冷却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空间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其中,进口端与第一接头相连接,出口端与第二接头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于换热空间内且将换热空间分设为相连通的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
其中,进水口、进口端和第一接头与进水空间相连接,出水口、出口端和第二接头与出水空间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处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空间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通孔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换热空间自第一侧壁处通过底板延伸至第二侧壁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头设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处;所述第二接头设于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塔。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一号冷却介质、换热空间内的二号冷却介质以及浸没式换热器内的二号冷却介质形成多级散热系统,进而实现较佳的散热效果。
2、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实现浸没式换热器的拆装更换,且在将浸没式换热器拆卸后,能够通过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封堵,从而继续实现二号冷却介质与一号冷却介质的换热作用。
3、隔离板配合水泵的工作,能够较佳地避免出水空间内的二号冷却介质在流动的过程中与进水空间以及浸没式换热器中的二号冷却介质混合,导致热量向温度较低的二号冷却介质中传递,影响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液冷散热系统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液冷散热系统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浸没式换热器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浸没式换热器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浸没式换热器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中第二种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第三种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第四种换热管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10、壳体;111、一号冷却介质;112、换热空间;113、二号冷却介质;114、进水口;115、出水口;116、进水空间;117、出水空间;120、热源;130、浸没式换热器;131、进口端;132、出口端;140、水泵;150、隔离板;160、底板;170、第一侧壁;180、第二侧壁;190、外壳;191、内壳;192、盖板;210、第一接头;220、第二接头;230、通孔;1010、换热管;1011、进口部;1012、出口部;1020、鳍片;1030、固定板;1031、进口接头;1032、出口接头;1033、定位板;3010、定位孔;4010、固定部;4020、延伸部;5010、通孔;6010、定位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包括,
壳体110,所述壳体110承载有用于放置热源120的一号冷却介质111;
换热空间112,所述换热空间112设于壳体110内部且容纳有与所述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113;
进水口114,所述进水口114设于壳体110处且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
出水口115,所述出水口115设于壳体110处且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
浸没式换热器130,所述浸没式换热器130设于一号冷却介质111内且进口端131与出口端132均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
其中,出水口115通过水泵140与外部冷却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水口114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由外壳190和内壳191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并密封处理等现有方式进行连接,也即换热空间112由外壳190和内壳191共同组合而成;壳体110处可通过轴销或卡接等方式设置盖板192,使得在使用时对壳体110进行遮盖形成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向壳体110内注入一号冷却介质111,再将热源120浸没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再将浸没式换热器130的进口端131和出口端132均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并随后将浸没式换热器130放置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之后通过进水口114向换热空间112内注入二号冷却介质113,在壳体110外设置水泵140和冷却装置,最后将进水口114连接至冷却装置的出料口,将出水口115通过水泵140连接至冷却装置的进料口,最终启动水泵140,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换热空间112、浸没式换热器130和冷却装置内的循环流动并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热源120为电子元器件,一号冷却介质111和二号冷却介质113可以选用氟化液、矿物油、植物油、合成油、超纯水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整个为热源120散热的过程中一号冷却介质111为非流动状态,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水泵140的作用下自换热空间112流向冷却装置再从冷却装置流回换热空间112呈循环流动状态;热源120发热后首先和与之相接触的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实现对热源120的散热作用,与此同时,在换热空间112内以及浸没式换热器130内流动有二号冷却介质113,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作用,从而能够通过二号冷却介质113实现对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散热作用,从而降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度,继而能够实现一号冷却介质111对热源120的持续散热作用,而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流出出水口115时结束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并流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处理,经冷却处理后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自进水口114进入换热空间112时开始继续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工作,以此循环,实现对热源120的持续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壳体110的构造进行设计使其内部形成换热空间112,再搭配浸没式换热器130的使用,能够较佳地形成多级散热系统对热源120进行散热;通过一号冷却介质111与热源120的直接接触,能够在热源120发热的开始阶段即对热源120进行降温处理,考虑到一号冷却介质111能够吸收的热量有限,在原本壳体110的基础上对壳体110的构造进行重新设计,使得壳体110内部形成换热空间112,通过换热空间112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来对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降温处理,为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持续对一号冷却介质111的降温以及一号冷却介质111持续对热源120进行降温,将二号冷却介质113引出壳体110外并进行冷却处理后重新引入换热空间112内,从而实现持续的散热工作,其一方面能够保证对一号冷却介质111以及进一步对热源120的持续散热,另一方面使得自进水口114进入换热空间112的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温度保持最低,即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差最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对热源120的散热效率;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浸没式换热器130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即二号冷却介质113能够流入浸没式换热器130内,在浸没式换热器130的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水柱以增大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效率,同时能够较佳地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充分换热,使得二号冷却介质113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即尽可能多的吸收一号冷却介质111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冷却介质111、换热空间112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以及浸没式换热器130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形成多级散热系统,进而实现较佳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空间112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进水口114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15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二号冷却介质113自出水口115流入冷却装置,经冷却处理后自冷却装置通过进水口114流入换热空间112内;为进一步提高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效率,将换热空间112的构造进行设计使其呈盘旋的管道状,一方面盘旋的迂回状能够有效地利用壳体110内部的空间使得换热空间112内能够容纳有足够多的二号冷却介质113,且能够进一步延长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换热空间112内的流动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促使二号冷却介质113呈水柱状流动,进一步增加二号冷却介质113与壳体110的接触面积,即进一步增加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效率,从而使得处于换热空间112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能够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较佳地换热。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
所述第一接头210设于壳体110处且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220设于壳体110处且与换热空间112相连接;
其中,进口端131与第一接头210相连接,出口端132与第二接头220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将浸没式换热器130的进口端131和出口端132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相连接,再将浸没式换热器130放入至一号冷却介质111中,在使用时,换热空间112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能够通过第一接头210或第二接头220流入或流出浸没式换热器130,从而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浸没式换热器130中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的设置,能够较佳地实现浸没式换热器130的拆装更换,且在将浸没式换热器130拆卸后,能够通过将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封堵,从而继续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在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处设置阀门或密封套的方式实现封堵。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离板150,所述隔离板150设于换热空间112内且将换热空间112分设为相连通的进水空间116和出水空间117;
其中,进水口114、进口端131和第一接头210与进水空间116相连接,出水口115、出口端132和第二接头220与出水空间117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在隔离板150的设置下,在使用时,二号冷却介质113自进水口114流入进水空间116,进水空间116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一部分在进水空间116中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后直接流入出水空间117,另一部分通过第一接头210和进口端131流入浸没式换热器130中,并在浸没式换热器130中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后通过出口端132和第二接头220流入出水空间117,最终出水空间117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自出水口115流出;
值得一提的是,隔离板150使得换热空间112形成进水空间116和出水空间117,同时,通过将浸没式换热器130分别与进水空间116和出水空间117相连接,使得二号冷却介质113自进水口114进入换热空间112后形成两条流道对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分流,两条流道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经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后在出水空间117内汇总后从出水口115流出;在隔离板150的隔离作用下,能够较佳地将未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充分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和已经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充分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分离,在水泵140的作用下,能够较佳地将处于出水空间117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抽取,从而促使温度较低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换热空间112以及浸没式换热器130中的流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隔离板150配合水泵140的工作,能够较佳地避免出水空间117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流动的过程中与进水空间116以及浸没式换热器130中的二号冷却介质113混合,导致热量向温度较低的二号冷却介质113中传递,影响散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150处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空间116和出水空间117的通孔23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较佳地实现进水空间116与出水空间117的连通;同时,在拆卸浸没式换热器130并将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进行封堵后,二号冷却介质113依旧能够自进水空间116通过通孔230进入出水空间117,形成循环,继而不影响二号冷却介质113对一号冷却介质111的降温作用,且依旧实现一号冷却介质111对热源120的持续散热。
本实施例中,对于换热空间112的构造,还存在以下情形:
所述进水空间116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通孔230相连接。
基于隔离板150将换热空间112分设为进水空间116和出水空间117,同时出水空间117中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已经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充分换热,本实施例中对于出水空间117的构造并不作出限制即出水空间117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空间,仅仅将进水空间116设置呈盘旋的管道状;
其原因在于,对进水空间116的结构设计使得内部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能够较佳地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对出水空间117的要求仅仅在于容纳已经与一号冷却介质111充分换热后的二号冷却介质113。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包括底板160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170与第二侧壁180;换热空间112自第一侧壁170处通过底板160延伸至第二侧壁180处。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对壳体110的构造进行充分利用,使得换热空间112对热源120呈半包围状态,同时最大范围地实现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210设于第一侧壁170或第二侧壁180远离底板160的一端处;所述第二接头220设于第二侧壁180或第一侧壁170远离底板160的一端处。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二号冷却介质113自进水口114流入进水空间116后,自第一侧壁170或第二侧壁180流向第二侧壁180或第一侧壁170处后才会通过第一接头210流入浸没式换热器130,在浸没式换热器130中通过第二接头220流入出水空间117,继而通过出水口115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二号冷却介质113在进水空间116内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第一次换热后流入浸没式换热器130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第二次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二号冷却介质113的利用率,使得二号冷却介质113尽可能多地吸收一号冷却介质111的热量,从而实现对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较佳的降温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将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分设于第一侧壁170或第二侧壁180上,能够较佳地避免二号冷却介质113在进入进水空间116后还未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即流入浸没式换热器130中,导致二号冷却介质113地利用率不佳。
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塔。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较佳地实现对自出水口115流出的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降温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并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冷却塔,还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降温散热装置,只要能够对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降温处理即可。
为进一步提高对热源120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浸没式换热器130的数量为多个,也即用于与浸没式换热器130相连接的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的数量均为多个;同时,由于不同的热源120其所具有的体积和形状均不同,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将浸没式换热器130与适当的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20相连接,从而实现浸没式换热器130与热源120保持较佳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热源120附近的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降温,从而使得热源120附近的一号冷却介质111能够及时降温且对热源120进行散热。
结合图3-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换热器130,其包括,
换热管1010,所述换热管1010设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
鳍片1020,所述鳍片1020的一端固定于换热管1010处;
通孔5010,所述通孔5010设于鳍片1020处;
其中,换热管1010内注入有二号冷却介质113。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换热管1010的进口部1011与第一接头210相连接,将换热管1010的出口部1012与第二接头220相连接,再将整个换热管1010放置在一号冷却介质111中;之后通过第一接头210向换热管1010内注入二号冷却介质113,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换热管1010中流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1010外的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换热,此换热过程持续至二号冷却介质113自第二接头220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换热管1010浸没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故而其上的鳍片1020也同样可以理解为浸没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通过鳍片102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将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度传导至换热管1010内的二号冷却介质113并与其进行换热工作,使得在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流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较佳地提高二号冷却介质113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换热效率,使得二号冷却介质113能够在换热管1010内与一号冷却介质111进行完全换热后流出,提高二号冷却介质113的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在换热过程中,换热管1010以及鳍片1020周围的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度会逐渐降低,这会使得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有所下降;考虑到由于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度较高,故而其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为了有效降低水阻保证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动性,使得温度较高的一号冷却介质111流向换热管1010以及鳍片1020,故而在鳍片1020上设置通孔5010供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通,保证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动性;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鳍片102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鳍片1020上通孔5010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水阻,保证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动性,使得温度较高的一号冷却介质111流向换热管1010以及鳍片1020替换温度较低的一号冷却介质111并与二号冷却介质113进行换热,能够始终保持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处于较佳的效率下进行。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鳍片1020包括固定部4010和延伸部4020,
所述固定部4010固定连接于换热管1010处;
所述延伸部402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4010处;
其中,固定部4010与延伸部40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010与延伸部4020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延伸部4020延伸至一号冷却介质111中,能够进一步对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温度进行传导,提高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部4010与延伸部4020之间具有夹角,这样使得延伸部4020与固定部4010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恢复能力,在一号冷却介质111流动的过程中,会对延伸部4020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延伸部4020发生一定的震动摇摆,故而能够进一步促进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动,使得温度较高的一号冷却介质111流向换热管1010以及鳍片1020,同时,延伸部4020的振动摇摆能够进一步加快一号冷却介质111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温度较低的一号冷却介质111的远离和温度较高的一号冷却介质111的靠近,从而进一步提高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010与换热管1010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以下情形:
1)固定部4010的端部固定于换热管1010处;
2)固定部4010的一侧壁整体贴合于换热管1010处;
可以理解的是,当固定部4010通过其侧壁贴合于换热管1010上时,固定部4010与换热管1010的接触面积较大,故而鳍片1020能够较佳地将热量传导至换热管1010处,本实施例即采用上述2)中的方式,以达到较佳的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延伸部4020与固定部4010的连接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情形:
1)延伸部402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4010的端部;
2)延伸部402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4010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010焊接固定于换热管1010处。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较佳地实现固定部4010于换热管1010处的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010与换热管1010的固定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焊接,也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或其他固定件的配合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010设于固定部4010处或延伸部4020处且数量至少为一个。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通孔5010可单独设于固定部4010上也可单独设于延伸部4020上,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通孔5010的数量,以使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保持最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5010设于固定部4010处和延伸部4020处且数量至少为一个。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通孔5010还可以同时在固定部4010和延伸部4020上均设有;取其中一个通孔5010为例,其设置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情形:
1)通孔5010整个设于固定部4010处或延伸部4020处;
2)通孔5010自固定部4010处延伸至延伸部4020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孔5010的设置均不对通孔5010的排列方式以及形状作限制,其排列方式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其形状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1030、进口接头1031和出口接头1032,
所述进口接头1031固定于固定板1030的一侧壁处;
所述出口接头1032固定于固定板1030上且与进口接头1031处于同一侧壁处;
其中,换热管1010的进口部1011与进口接头1031的内端相连接,换热管1010的出口部1012与出口接头1032的内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口接头1031与第一接头210通过管道相连接,出口接头1032与第二接头220通过管道相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将进口部1011与出口部1012分别与固定板1030上的进口接头1031和出口接头1032相连接,能够便于对换热管1010的移动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进口接头1031的内端以及出口接头1032的内端所指的是进口接头1031和出口接头1032处于固定板1030内的端部,进一步的,进口接头1031的外端以及出口接头1032的外端即指处于固定板1030外且用于连接外接管路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030上且相对于设置有进口接头1031的一侧壁的两端处设有定位板1033。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在使用时,将换热管1010放置于一号冷却介质111中,同时,将定位板1033搭设于相对应的第一侧壁170与第二侧壁180上,能够较佳的实现换热管1010的放置,使得在使用时换热管1010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提高稳定性。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1033上开设有定位孔301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能够进一步与第一侧壁170或第二侧壁180相配合,在对换热管1010的稳定性的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定位孔3010能够与螺栓或其他固定件相配合,从而进一步对固定板1030的位置进行限位,继而提高换热管101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010呈弯曲的盘状。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将换热管1010设置呈盘状结构,能够进一步容纳更多的二号冷却介质113以及能够保持与一号冷却介质111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具体提供了以下形式的换热管1010的构造:
1)如图9所示,换热管1010的出口部1012沿一方向延伸至一定距离后弯曲并朝向相反方向继续延伸,反复若干次后与换热管1010的进口部1011处于同一侧;
2)如图10所示,换热管1010沿中间位置折叠呈双管结构,其进口部1011与出口部1012处于一侧;双管结构的另一侧呈盘旋状态;
3)如图1所示,换热管1010的出口部1012自外圈向内圈盘绕且绕至最内圈后引出并与进口部1011处于同一侧;
4)如图8所示,于上述1)的基础上,在换热管1010外增设定位框架6010,用以固定换热管1010。
本实施例中,所述鳍片1020于换热管1010处设有多个。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构造,通过多个鳍片102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号冷却介质111与二号冷却介质113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管1010中二号冷却介质113的利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浸没式换热器130在实际生产加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相应构造的换热管1010;
步骤二、制作多个鳍片1020;
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二中的多个鳍片1020以有序或无序的排列固定于步骤一中的换热管1010的一侧或两侧;
步骤四、于换热管1010的进口部1011和出口部1012上安装固定板1030、进口接头1031和出口接头1032。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浸没式换热器130的生产加工方式,通过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五能够进一步简化生产制造浸没式换热器130的加工工艺,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承载有用于放置热源的一号冷却介质;
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设于壳体内部且容纳有与所述一号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的二号冷却介质;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浸没式换热器,所述浸没式换热器设于一号冷却介质内且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其中,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外部冷却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进水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设于壳体处且与换热空间相连接;
其中,进口端与第一接头相连接,出口端与第二接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于换热空间内且将换热空间分设为相连通的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
其中,进水口、进口端和第一接头与进水空间相连接,出水口、出口端和第二接头与出水空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处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空间呈盘旋设置的管道状且一端与通孔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换热空间自第一侧壁处通过底板延伸至第二侧壁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处;所述第二接头设于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远离底板的一端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塔。
CN202211293348.5A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Pending CN115768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348.5A CN11576803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348.5A CN11576803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8036A true CN115768036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3348.5A Pending CN11576803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80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9373B (zh) 一种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1813164A (zh) 多级热交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04856348U (zh) 对接式水冷装置及系统
KR20130065173A (ko) 차량용 열교환기
CN115768036A (zh) 一种基于浸没式换热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CN103851038A (zh) 液压冷却器
WO2023232064A1 (zh) 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
TWM609012U (zh) 液冷散熱系統
CN201898129U (zh) 爆炸环境用内外热交换水冷系统
CN115752017A (zh) 一种浸没式换热器
CN203537731U (zh) 一种高频电源机柜散热装置
CN214308304U (zh) 一种高效的集成型液冷相变冷却装置
CN202250075U (zh) 采煤机摇臂冷却装置及采煤机摇臂
CN213928539U (zh) 一种柴油机散热器
CN216558442U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09866459A (zh) 一种具有油温自冷却装置的油压机
CN211476806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2660034U (zh) 一种电机外壳水冷装置
CN210537207U (zh) 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110779372B (zh) 一种圆柱肋片间距变化的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213655329U (zh) 一种液压油风冷装置
CN210321306U (zh) 一种换热器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17956856U (zh) 一种冷却电机
CN214716775U (zh) 化学实验用高效冷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