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6321B -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6321B
CN115746321B CN202211355649.6A CN202211355649A CN115746321B CN 115746321 B CN115746321 B CN 115746321B CN 202211355649 A CN202211355649 A CN 202211355649A CN 115746321 B CN115746321 B CN 115746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organic gel
gel
metal organic
fluoresc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56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46321A (zh
Inventor
廖永贵
蒋乾
周兴平
解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3556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6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6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6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46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6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有机凝胶,以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无荧光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由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同时锚定溶剂形成的无荧光金属有机凝胶。该金属有机凝胶在多种外界刺激下会同时发生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能够用于准确识别化学物质,且在荧光显示,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软物质,由配体和金属离子基于金属配位作用和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而成,该类材料在催化、载药、吸附、分析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金属有机凝胶时,凝胶的化学结构、分子构型和聚集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即为其对于物理和化学的刺激响应行为。金属有机凝胶的发光一般分为三类:基于有机配体发光,基于镧系金属离子发光,基于金属离子和配体转移之间电荷转移发光。
基于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或发光性质可以识别化学物质。由铜离子和三联吡啶衍生物制备的金属有机凝胶基于凝胶的触变性可以用于2-甲氨基吡啶类似物的可视化识别【Chem.Commun.,2015,51,4267】,但日光下视觉的单一信息识别缺乏准确性。公开号为CN109320454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超分子有机凝胶及其金属凝胶,可以利用荧光的变化识别铁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但紫外灯下视觉的单一信息识别缺乏准确性。同时基于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识别化学物质仍是一大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金属有机凝胶能够在多种外界刺激下同时发生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金属有机凝胶识别化学物质时只能依靠日光下凝胶的触变性或紫外灯下荧光变化等的单一信息识别而缺乏准确性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为以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无荧光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由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同时锚定溶剂形成的无荧光金属有机凝胶。
优选地,所述吡啶配体具有如式(一)所示的通式:
其中,R1和R2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另一个为氢原子或氰基;R3为C2-C16的烷基或C2-C16的烷氧基;n1和n2各自独立地为0或1。
优选地,所述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钙离子、银离子、镉离子和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吡啶配体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5:1~1:5。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1,2-二氯乙烷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凝胶因子为所述溶剂质量的0.5wt%~10wt%。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吡啶配体、所述金属离子和所述溶剂通过超声辅助混合分散,得到混合物;
S2:将步骤S1所述混合物加热,直至形成均匀的溶液;接着冷却,使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应用,用于利用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进行分子识别,具体为:将所述金属有机凝胶中与待识别分子的水溶液混合;
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大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凝胶因子会解体导致该金属有机凝胶发生相态的变化,所述吡啶配体向所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消失,同时所述吡啶配体发出第一荧光;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相态不会发生改变,但会影响所述吡啶配体向所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使得所述吡啶配体发出第二荧光;且所述第一荧光和第二荧光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所述待识别分子为氨基酸;应用时,将氨基酸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青色荧光;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高胱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
优选地,所述待识别分子为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应用时,将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部分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黄绿色荧光。
优选地,所述待识别分子为氨水或胺类物质;应用时,将氨水或胺类物质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蓝色荧光;所述胺类物质为三乙胺或乙二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应用,用于制备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有机凝胶,以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无荧光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由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同时锚定溶剂形成的无荧光金属有机凝胶。该金属有机凝胶在多种外界刺激下能够同时发生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
(2)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其中吡啶配体是荧光分子,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由于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效应,荧光淬灭,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进一步自组装形成无荧光的凝胶。
(3)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在外界刺激下可以发生凝胶相态转变(文中也称触变性)和荧光的变化;在加入氨基酸水溶液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青色荧光;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部分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黄绿色荧光;加入氨水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蓝色荧光;推测可能的原因,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是由加入的分子与吡啶配体竞争和金属离子配位引起的,当加入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大于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凝胶因子会解体导致凝胶发生相态的变化,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效应消失,同时吡啶配体重新发出荧光;当加入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于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凝胶相态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会影响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效应,吡啶配体也会发出荧光;可以根据凝胶的相态和荧光变化识别化学物质,双重信息能够提高分子识别的准确性。
(4)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实用性高。
(5)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可用于制备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携带方便,成本低廉,可长期保存。
(6)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在荧光显示,信息存储等领域应用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形成和加入氨水后凝胶相态和荧光变化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干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在加入不同物质后的日光和荧光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制备得到的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为以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无荧光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由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同时锚定溶剂形成的无荧光金属有机凝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吡啶配体具有如式(一)所示的通式:
其中,R1和R2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另一个为氢原子或氰基;R3为C2-C10的烷基或C2-C10的烷氧基;n1和n2为0或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钙离子、银离子、镉离子和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吡啶配体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5:1~1:5。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1,2-二氯乙烷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凝胶因子为所述溶剂质量的0.5wt%~10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吡啶配体、所述金属离子和所述溶剂通过超声辅助混合分散,得到混合物;
S2:将步骤S1所述混合物加热,直至形成均匀的溶液;接着冷却,使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本发明选用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作为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进而锚定溶剂形成凝胶,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刺激响应性。在外界刺激下,金属有机凝胶发生相态和荧光的变化,相态的变化,本文中也称为触变性。实验中发现,在该金属有机凝胶中加入氨基酸水溶液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相态不发生变化,但是其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青色荧光;而在该金属有机凝胶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部分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黄绿色荧光;在该金属有机凝胶中加入氨水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蓝色荧光。分析本发明金属有机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可能是由加入的分子与吡啶配体竞争和金属离子配位引起的,当加入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大于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凝胶因子会解体导致凝胶发生相态的变化,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效应消失,同时吡啶配体重新发出荧光;当加入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于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凝胶相态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会影响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效应,吡啶配体也会发出荧光;可以根据凝胶的相态和荧光变化识别化学物质,双重信息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鉴于此特性,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用于通过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识别分子,具体为:将所述金属有机凝胶中与待识别分子的水溶液混合;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大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凝胶因子会解体导致该凝胶发生相态的变化,所述吡啶配体向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消失,同时吡啶配体重新发出第一荧光;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相态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会影响所述吡啶配体向所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使得所述吡啶配体发出第二荧光;且所述第一荧光和第二荧光的颜色不同。本发明金属有机凝胶用于识别的分子均为能够与本发明所述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的分子,由于不同的待识别分子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不同,因此,与本发明金属有机凝胶相互作用时,最终使吡啶配体重新发出的荧光颜色各不相同。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识别分子的水溶液其浓度为待识别分子溶于水中达到饱和时的浓度。
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有机凝胶可用于通过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识别氨基酸;应用时,将氨基酸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青色荧光。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高胱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
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有机凝胶可用于通过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识别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应用时,将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部分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黄绿色荧光。
还有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有机凝胶可用于通过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识别氨水或胺类物质;应用时,将氨水或胺类物质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蓝色荧光。所述胺类物质为三乙胺或乙二胺。
此外,该金属有机凝胶还可用于制备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用于荧光显示和信息存储领域。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该金属有机凝胶制成各种形态的金属有机凝胶材料,然后再进行荧光信息的存储和显示。比如一些实施例中,将滤纸放入本发明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无荧光的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想要显示的图案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黑色的背景上出现了呈现蓝色荧光的书写图像,当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比如铜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消失。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凝胶,可用于制备携带方便的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和信息存储材料,成本低廉,可长期保存。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1
(1)称取0.1mmol的(Z)-2-(4-(辛氧基)苯基)-3-(4-(吡啶-4-基)苯)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氢,R2为氰基,R3为辛氧基,n1为1,n2为0)和0.05mmol的硝酸铜,分别溶于1mL四氢呋喃中,超声混合,加热到7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蛋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铜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形成和加入氨水后凝胶相态和荧光变化的示意图;在吡啶配体和铜离子两个组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金属有机凝胶;加入氨水后,氨水与吡啶竞争并优先与铜离子配位,导致凝胶坍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经冷冻干燥得到的干凝胶的扫描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的金属有机凝胶的空间网络是由相互缠结的纳米纤维结构组成。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在加入不同物质后的日光和荧光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有机凝胶在日光下是绿色不透明的,在紫外灯下无荧光;加入水后,凝胶相态和荧光均无变化;加入蛋氨酸水溶液后,凝胶相态无变化,出现青色荧光;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后,凝胶部分坍塌,出现黄绿色荧光,加入氨水后,凝胶完全坍塌,溶液出现强烈的蓝色荧光;可以通过双重信息识别化学物质;推测凝胶相态和荧光的变化是由加入的分子与吡啶竞争和铜离子配位引起的。
图4是实施例1中的金属有机凝胶制备得到的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在紫外灯下,凝胶试纸显示无荧光,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这类荧光图案可应用于荧光显示和信息存储;当加入铜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该过程可以重复多次,实用性强。
实施例2
(1)称取0.1mmol的(Z)-3-(4-(十二烷基苯基)-2-(吡啶-4-基)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氰基,R2为氢,R3为十二烷基,n1为0,n2为0)和0.15mmol的氯化铜,分别溶于1mL四氢呋喃中,超声混合,加热到7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胱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铜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实施例3
(1)称取0.025mmol的(Z)-3-(4-辛基苯基)-2-(4-(吡啶-4-基)苯基)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氰基,R2为氢,R3为辛基,n1为1,n2为0)和0.025mmol的氯化铁,分别溶于1mL二甲基亚砜中,超声混合,加热10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胱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可观察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现象。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铁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实施例4
(1)称取0.075mmol的(Z)-2-(4-(辛氧基)苯基)-3-(4-(吡啶-4-基)苯)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氢,R2为氰基,R3为辛氧基,n1为1,n2为0)和0.025mmol的硫酸铁,分别溶于1mL二甲基亚砜中,超声混合,加热100℃,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高胱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可观察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现象。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铁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实施例5
(1)称取0.1mmol的(Z)-3-(4'-(辛基氧基)-[1,1'-联苯]-4-基)-2-(4-(吡啶-4-基)苯)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氰基,R2为氢,R3为辛氧基,n1为0,n2为1)和0.4mmol的高氯酸银,分别溶于1mL乙酸乙酯中,超声混合,加热8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半胱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可观察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现象。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银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实施例6
(1)称取0.1mmol的(Z)-3-(4'-丁氧基-[1,1'-联苯]-4-基)-3-(4-(吡啶-4-基苯基)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氢,R2为氰基,R3为丁氧基,n1为1,n2为1)和0.5mmol的醋酸银,分别溶于1mL乙酸乙酯中,超声混合,加热8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2)将水、100μL饱和半胱氨酸水溶液、100μL饱和乙二胺四乙酸水溶液、100μL氨水分别加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中,然后观察凝胶相态转变和荧光变化。可观察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现象。
(3)将滤纸放入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热溶液中,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凝胶试纸;用氨水书写后,字迹颜色立即变化,出现了蓝色荧光的“N”书写图像;当加入银离子溶液后,蓝色荧光图案褪色。
对比例1
称取0.1mmol的(Z)-2-(4-(辛氧基)苯基)-3-(4-(吡啶-4-基)苯)丙烯腈(对应式(一)中R1为氢,R2为氰基,R3为辛氧基,n1为1,n2为0)和0.05mmol的硝酸镁,分别溶于1mL四氢呋喃中,超声混合,加热到70℃至形成均匀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实验发现仍是溶液状态,不能制备得到凝胶。可能的原因是吡啶配体和镁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太小,形成的配合物不稳定,不足以形成凝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特征在于,其为以吡啶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的无荧光配合物作为凝胶因子,由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同时锚定溶剂形成的无荧光金属有机凝胶;
所述吡啶配体具有如式(一)所示的通式:
其中,R1和R2中至少有一个为氰基,另一个为氢原子或氰基;R3为C2-C16的烷基或C2-C16的烷氧基;n1和n2各自独立地为0或1;
所述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钙离子、银离子、镉离子和汞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吡啶配体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5:1~1:5;
所述凝胶因子为所述溶剂质量的0.5wt%~10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1,2-二氯乙烷中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吡啶配体、所述金属离子和所述溶剂通过超声辅助混合分散,得到混合物;
S2:将步骤S1所述混合物加热,直至形成均匀的溶液;接着冷却,使所述凝胶因子通过金属配位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得到金属有机凝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该金属有机凝胶的触变性和发光性质进行分子识别,具体为:将所述金属有机凝胶与待识别分子的水溶液混合;
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大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凝胶因子会解体导致该金属有机凝胶发生相态的变化,所述吡啶配体向所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消失,同时所述吡啶配体发出第一荧光;
当所述待识别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于所述吡啶配体和所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相态不会发生改变,但会影响所述吡啶配体向所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效应,使得所述吡啶配体发出第二荧光;
且所述第一荧光和第二荧光的颜色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分子为氨基酸;应用时,将氨基酸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的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青色荧光;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高胱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丝氨酸或苏氨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分子为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应用时,将乙二胺四乙酸或其金属盐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部分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黄绿色荧光。
7.如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分子为氨水或胺类物质;应用时,将氨水或胺类物质的水溶液与所述金属有机凝胶混合时,所述金属有机凝胶坍塌,荧光从无到有,发出蓝色荧光;所述胺类物质为三乙胺或乙二胺。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有机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可擦写荧光显示材料。
CN202211355649.6A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746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5649.6A CN11574632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5649.6A CN11574632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6321A CN115746321A (zh) 2023-03-07
CN115746321B true CN115746321B (zh) 2023-08-01

Family

ID=8535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5649.6A Active CN115746321B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632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4657A2 (de) * 2000-05-02 2001-11-08 HÄRING, Rima Polymere membranen
CN103374132A (zh) * 2013-07-12 2013-10-30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离子直接诱导的荧光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CN108949148A (zh) * 2018-06-25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稀土超分子凝胶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516A (zh) * 2018-10-24 2019-02-22 南华大学 一种Cu-Ag双金属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一种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550406A (zh) * 2019-01-11 2019-04-02 浙江工业大学 两性粒子原位构筑金属有机框架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11233753A (zh) * 2020-02-16 2020-06-05 常州大学 一种aie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1778585A (zh) * 2020-06-28 2020-10-16 旌德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钴纳米纤维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943A (zh) * 2021-08-20 2021-11-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发光和光响应特性的液晶凝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24852A (zh) * 2022-02-21 2022-05-24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温度溶剂双响应手性铂配合物有机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5161035A (zh) * 2022-07-11 2022-10-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响应胆甾相液晶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4657A2 (de) * 2000-05-02 2001-11-08 HÄRING, Rima Polymere membranen
CN103374132A (zh) * 2013-07-12 2013-10-30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离子直接诱导的荧光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CN108949148A (zh) * 2018-06-25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稀土超分子凝胶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516A (zh) * 2018-10-24 2019-02-22 南华大学 一种Cu-Ag双金属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一种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550406A (zh) * 2019-01-11 2019-04-02 浙江工业大学 两性粒子原位构筑金属有机框架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11233753A (zh) * 2020-02-16 2020-06-05 常州大学 一种aie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1778585A (zh) * 2020-06-28 2020-10-16 旌德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钴纳米纤维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943A (zh) * 2021-08-20 2021-11-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发光和光响应特性的液晶凝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524852A (zh) * 2022-02-21 2022-05-24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温度溶剂双响应手性铂配合物有机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5161035A (zh) * 2022-07-11 2022-10-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光响应胆甾相液晶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current supramolecular gelation and fluorescence turn-on triggered by coordination of silver ion;Jangwon Seo 等;《SOFT MATTER》;第8卷(第29期);第7617-7622页 *
Photoisomerization-induced gel-to-sol transition and concomitant fluorescence switching in a transparent supramolecular gel of a cyanostilbene derivative;Jangwon Seo 等;《CHEMICAL SCIENCE》;第5卷(第12期);第4845-4850页 *
氰基苯乙烯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超分子手性研究;于彤;《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第1期);第B014-3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6321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0899B (zh) 一种铅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4615B (zh) 一种稀土掺杂型荧光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01230B (zh) 一种巯基银簇配位聚合物在有机溶剂检测中的应用
CN102061103A (zh) 一类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染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88726B (zh) 长链喹啉酰腙类凝胶因子及其金属凝胶制备和在检测氰根离子中的应用
CN108840879A (zh) 一种双配体mof配合物及其合成和在荧光识别铁离子的应用
Song et al. An elastic organic crystal with multilevel stimuli-responsiv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CN115746321B (zh) 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65522A (zh) 一种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在硫化氢检测中的应用
Saini et al. A highly fluorescent sensor based on hybrid nanoparticles for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furosemide in aqueous medium
Wang et al. ACQ-to-AIE conversion by regio-isomerization of rofecoxib analogues for developing new multi-functional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luminogens
CN104478855A (zh) 3-氨基-4-((e)-吡啶-2(1氢)-烯乙腈基)-1,8-萘酰亚胺类衍生物
Yin et al. Color-tunable long-lived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in a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a nonaromatic ligand and its phosphor/coordination polymer-doped systems
CN105837469B (zh) 一种长链对硝基苯酰腙类凝胶因子及其有机金属凝胶的制备和应用
CN105198910A (zh) 一种turn-on型BODIPY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790942B (zh) 一种稀土发光Eu-MOF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5237578B (zh) 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特性的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69340B (zh) 一种铁离子荧光探针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2190A (zh) 一种比值式检测hno的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ao et al. Building multi-color emitters with tailored lanthanide-based supramolecular metallogels
CN103553965A (zh) 一种荧光识别碘离子的有机金属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Liu et al. Rapid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nitroaromatics compounds by aggregation-induced enhanced emission fluorescent assays with a Cd (II)-H3BTT complex
CN105837630A (zh) 一种癸基咪唑类蓝光发射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a et al. Regulation of the bi-color fluorescence changes of AIE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gels by interaction with Al 3+ and energy transfer
CN102627964B (zh) 一种水溶性阳离子型共轭微孔聚合物磷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