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4788A -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4788A
CN115744788A CN202211280376.3A CN202211280376A CN115744788A CN 115744788 A CN115744788 A CN 115744788A CN 202211280376 A CN202211280376 A CN 202211280376A CN 115744788 A CN115744788 A CN 115744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blanking
linear module
assembly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03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o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03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4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4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属于物料灌装技术领域。包括框架、输送组件、两个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换枪组件和灌装组件。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适于传送包材;换枪组件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在框架内部,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灌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沿着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适于向包材内持续注射物料的下料枪;本发明通过设置换枪组件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与灌装组件灌装时,搭载其中一个下料枪,实现单个灌装装置同时满足不同物料的灌装,即使换产时,无需停工停产,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灌装技术领域(B65B3),尤其是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线生产越来越区域自动化,对于很多大桶包装线的厂家,由于物料品种繁多,生产过程中要经常切换品种,产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在一些大桶包装行业,由于物料品种繁多,市场需求增多,生产线在换产时总是个大问题,需要更换管道,清洗管道,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正常一台设备只能同时满足一种物料的生产,换产时需要停工停产,还需要人工更换,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效率,存在安全隐患且自动化程度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装置,包括:
框架;
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沿着X轴方向设置,适于传送包材;定义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于传输组件传输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竖直垂直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的方向为Z轴方向;
两个第一直线模组,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两侧壁上,沿着Y轴方向设置;
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两个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
换枪组件,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在框架内部,包括多个第二夹持件,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
灌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沿着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适于向包材内持续注射物料的下料枪;在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所述下料枪出料口始终与包材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上、适于实现对包材盖体的拆卸和安装的旋盖组件;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旋盖组件包括:
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可沿X轴方向水平移动;
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部的升降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升降导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推杆相连接的升降底座;
旋盖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底座上部的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底座的轴承,与所述减速电机相连接、并穿过所述轴承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另一端的罩盖件,以及位于所述罩盖件周向、并具有向罩盖件的圆心运动趋势、与盖体外边缘相抵的多个限位柱。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换枪组件包括:
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内,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
多个伸缩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部的伸缩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两个伸缩导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导轨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推杆相连接、俯视形状为U形的活动底座;
多个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两侧的第二夹持组件,适于夹持适于提供不同类型的下料枪。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下料枪上部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相连接;
所述进料机构与储料仓通过管道相连接,并通过气动球阀和气动执行器控制进料流量。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下料枪包括:
第二安装座;
下料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部,在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阀口;且下料管长度至少大于包材的高度;
进料管,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且位于所述阀口的上方,与所述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相连接;
推料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部;
导杆,与所述推料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可沿着所述下料管上下移动预定距离,密封安装在所述下料管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料管下部;在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所述阀口的下侧,与阀口相配合;
下料嘴,位于所述下料管底部,且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可使得所述下料管下部与外界之间形成或切断流通通道。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框体内部还设置有视觉系统,适于获取包材上表面的盖体的位置。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传输组件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包材的托盘;并在所述托盘上设有地磅,用于称量包材和包材内物料的重量。
本发明还提一种基于所述的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至少一个包材放置在传输组件上,传输至框架内部预定位置,并获取包材上盖体的位置坐标;
步骤2、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中第一夹持件移动至预定的第二夹持件相对齐,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配合下,将下料枪固定在灌装组件上;
步骤3、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通过旋盖组件实现对盖体的拆卸,并带走盖体;
步骤4、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将下料枪下移至桶底,然后打开气动球阀进行灌装,并通过第三直线模组使得下料枪在边灌装的同时保持上升,使得所述下料枪出料口始终与包材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
步骤5、当包材内的物料灌装到80%的预设量时,通过调整气动球阀,使得流速和流量降低,确保灌装精度稳定,直至灌装结束;
步骤6、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通过旋盖组件实现对盖体的安装;
步骤7、然后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下料枪放置在预定的第二夹持件上;然后重复步骤2至6,将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类型的下料枪,完成对剩余包材卸盖、灌装、旋盖工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换枪组件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与灌装组件灌装时,搭载其中一个下料枪,实现单个灌装装置同时满足不同物料的灌装,即使换产时,无需停工停产,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通过第三直线模组保证所述下料枪出料口始终与包材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使得下料枪是边灌边升,解决了物料起泡沫的情况发生,提高灌装质量。
3、本发明通过设计旋盖组件,配合灌装组件和换枪组件,实现对自动卸盖、灌装旋盖、自动切换下料枪等一系列操作,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发明根据大吨位包材盖体的特点设计旋盖机构,其中限位柱刚好可以卡设在包材盖体的凹槽处,与所述盖体外边缘相抵,具有稳定的限位作用,提高旋盖的成功率。
5、本发明中的下料枪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连接,在下料枪自由移动的同时,保证下料枪的供料。
6、本发明中的下料枪采用堵头与阀口相配合、下料嘴与下料管底部相配合的双重防漏结构,其结构简单,灌装可靠,密封性好的全自动灌装嘴,在生产灌装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灌装效果,减少滴漏等现象,减少了现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滴漏污染包材、灌装剂量不准确,断气后滴漏等现象,给工厂生产中带来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7、本发明中的视觉系统用于获取包材上表面的盖体的位置,方便用户获取框架内的加工信息,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8、本发明通过在托盘上设有地磅,用于称量包材和包材内物料的重量,进而获得液面高度信息,以满足灌装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灌装组件和旋盖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换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灌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旋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下料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下料枪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下料管和导杆密封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
框架100、
输送组件200、辊筒输送带210、托盘220、
第一直线模组300、第一伺服电机310、
第二直线模组400、横梁410、第二伺服电机420、第二导轨430、第二齿条440、第一安装座450、
换枪组件500、安装架510、伸缩气缸520、伸缩导轨530、活动底座540、第二夹持件550、夹持气缸551、夹持块552、
灌装组件600、第三直线模组610、第一夹持件620、下料枪630、进料机构640、第二安装座631、下料管632、进料管633、推料气缸634、导杆635、阀口636、堵头637、下料嘴638、弹性件639、防转板6311、防转杆6312、传输管体6331、T形导管6332、卡箍6333、内衬套6334、压管6335、限位套6336、压头6337、安装凸台6351、插接部6352、四氟套6353、O形圈6354、连接槽6355、
旋盖组件700、安装板710、升降气缸720、升降导轨730、升降底座740、减速电机750、轴承760、旋转轴770、罩盖件780、限位柱790、
控制柜800、
包材910、盖体92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参阅附图1至9,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框架100、输送组件200、第一直线模组300、第二直线模组400、换枪组件500、灌装组件600、旋盖组件700和控制柜800。
其中,参阅附图1至2,所述框架100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在所述框架100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200和视觉系统,并在所述框架100外部设置有控制柜800。在本实施例中,视觉系统用于获取包材910上表面的盖体920的位置,方便用户获取框架100内的加工信息;控制柜800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灌装装置,方便操作人员对框架100内的设备进行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辊筒输送带210,并在所述辊筒输送带210上设置有托盘220,并在所述托盘220上设有地磅,用于称量包材910和包材910内物料的重量。其中,所述辊筒输送带210沿着X轴方向设置,适于传送包材910;定义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于传输组件传输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竖直垂直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的方向为Z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0两侧设置有两道移门,由叉车将包材910(4x200L/IBC桶)叉取到辊筒输送带210上,在框架100外面等待,由气缸开始工作提起两侧移门,包材910由辊筒输送带210将包材910送至机器内,可一次性至少可以进入两个桶;当到达预定位置关电感应停止输送,气缸工作,关闭两侧移门,形成密闭空间,封闭式的外框使得人不需要长时间和灌装区域接触,增加了人性化的优势。
参阅附图3,两个第一直线模组300位于所述输送组件200上方,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00内部两侧壁上,沿着Y轴方向设置;具体地,在所述框架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桁架,在桁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轨和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平行的第一齿条,横梁410的两侧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并可沿第一导轨移动,在所述横梁4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10的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两个第一伺服电机310始终保持同频输出,使得横梁410沿着两侧的第一导轨左右横移。
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0设置在两个第一直线模组300的输出端上,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0包括:横梁410、第二伺服电机420、第二导轨430、第二齿条440和第一安装座450;在所述横梁41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430和与所述第二导轨430相平行的第二齿条440,所述第一安装座450卡设在所述第二导轨430上,并可沿第二导轨430移动,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50上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4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20的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二齿条440相啮合。且两个第二导轨430分别位于横梁410的上方和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座450能更好的卡设在安装在横梁410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20的驱动下,使得横梁410沿着两侧的第二导轨430移动。
通过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实现对第一安装座450的位置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50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灌装组件600和旋盖组件700,由于旋盖动作先于灌装动作,因此,所述旋盖组件700设置在靠近输送组件200一侧,灌装组件600设置在远离输送组件200的一侧,并可以与换枪组件500配合,实现下料枪630的更换。
所述旋盖组件700安装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610输出端上,适于实现对包材910盖体920的拆卸和安装。参阅附图6,所述旋盖组件700包括:安装板710、升降机构和旋盖机构。其中安装板710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610的输出端上,即第一安装座450上,可沿X轴方向水平移动;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710上部的升降气缸720,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10上的两个升降导轨730,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730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720的推杆相连接的升降底座740;旋盖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底座740上部的减速电机750,设置在所述升降底座740的轴承760,与所述减速电机750相连接、并穿过所述轴承760的旋转轴77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770另一端的罩盖件780,以及位于所述罩盖件780周向、并具有向罩盖件780的圆心运动趋势、与盖体920外边缘相抵的多个限位柱790。
在旋盖过程中,所述通过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调整旋盖组件700的位置,将所述将旋盖组件700移动至盖体920上方,通过升降气缸720带动所述罩盖件780向下运动,至完全罩住包材910的盖体920,由于限位柱790上设置有蓄力弹簧,具有向罩盖件780的圆心运动趋势,使得限位柱790插入包材910盖体920之间的凹槽处或与盖体920外边缘相抵,然后通过减速电机750带动旋转轴770和罩盖件780转动,实现对盖体920的拆卸或安装。
换枪组件500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在框架100内部,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630。参阅附图4,所述换枪组件500包括安装架510、多个伸缩组件和第二夹持件550。安装架510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100内,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0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U形开口;多个伸缩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510上部的伸缩气缸520,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510上的两个伸缩导轨530,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导轨530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720的推杆相连接、位于所述U形开口上方、俯视形状为U形的活动底座540。第二夹持件550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540两侧的第二夹持组件,适于夹持适于提供不同类型的下料枪630。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气缸551和与所述夹持气缸551输出端相连接的夹持块552。通过所述夹持气缸551带动夹持块552左右移动,实现对下料管632的夹持。
参阅附图5,灌装组件6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0上、沿着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610,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610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持件620,以及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件620上、适于向包材910内持续注射物料的下料枪630。为了保证下料枪630的运动精度,所述第三直线模组610采用丝杆运动机构,在第三直线模组610的带动下,所述下料枪630出料口始终与包材910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910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下料枪630出料口与包材910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可以理解为下料枪630出料口位于液面下方一定间距,或下料枪630出料口位于液面上方一定间距,优选地,所述下料枪630出料口位于液面上方一定间隙。由于大桶(200L/IBC桶)的灌装时,物料流速较大,容易产生泡沫,保证下料嘴638位于液面的以下或者与液面相切,减少泡沫的产生,提高灌装质量。
另外,所述第一夹持件620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件550的结构相同,故不在赘述,另外,所述第一夹持件620和第二夹持件550的高度不同,在更换下料枪630时,避免夹持件发生干涉,从而达到夹紧的目的。
其中,市场上很多下料枪630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渗漏、滴漏、密封等问题,尤其是大桶(200L/IBC桶)的灌装时,客户的来料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容易造成这些现象。
因此,本实施例还设计一种下料枪630,参阅附图7至8,所述下料枪630包括:第二安装座631、进料管633、推料气缸634、导杆635和下料嘴638,下料管63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631下部,在所述下料管632上设置有阀口636;且下料管632长度至少大于包材910的高度;进料管633设置在所述下料管632上,且位于所述阀口636的上方,与所述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640相连接;推料气缸63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631上部l导杆635与所述推料气缸634输出端固定连接,可沿着所述下料管632上下移动预定距离,密封安装在所述下料管632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料管632下部;在所述导杆635上设置有堵头637,所述堵头637位于所述阀口636的下侧,与阀口636相配合;下料嘴638位于所述下料管632底部,且与所述导杆635固定连接,可使得所述下料管632下部与外界之间形成或切断流通通道。
参阅附图9,进一步说明所述导杆635和下料管632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下料管632包括:传输管体6331、TT形导管6332、压管6335、限位套6336、内衬套6334和压头6337。传输管体6331位于所述下料管632的下方,适于插入待灌装的包材910内;TT形导管6332其侧支路与进料管633相连接,其主干路的下部与传输管体6331通过卡箍6333密封连接,并在所述TT形导管6332内部设置有内衬套6334;压管6335设置在所述TT形导管6332上部,并与所述TT形导管6332主干路的上部之间通过卡箍6333密封连接;所述压管6335内部设置有限位套6336,外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座631上;压头6337套装在所述压管6335内部,并延伸至所述内衬套6334上;所述压头6337底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导杆635穿过所述孔洞延伸至传输管体6331,所述压头6337外壁与所述内衬套6334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预留空间,适于安装所述导杆635上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杆635上的安装凸台6351,一体成型于所述安装凸台6351上部、且插接于所述预留空间内的环形插接部6352,设置在所述插接部6352外部与所述内衬套6334之间的多个四氟套6353和OO形圈6354。所述四氟套6353和OO形圈6354之间相间分布,且进行精密加工达到密封公差的效果,防止渗漏,实现对下料管632和导杆635之间的滑动密封。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料枪630上部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640相连接;所述进料机构640与储料仓通过管道相连接,由于不同客户的料仓压力不同,为了保证压力的稳定,通过气动球阀和气动执行器控制进料流量。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正常灌装工作时,推料气缸634带动导杆635往上下运动,由于大桶(L/IBC桶)的灌装时,物料流速较大,对导杆635的冲击加大,容易引起导杆635的自旋,对推料气缸634和下料枪630的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所述第二安装座631上还设置有防转板6311,在所述防转板6311上竖直设有滑槽,所述推料气缸634的推杆或所述导杆635上固定安装有防转杆6312,所述防转杆6312水平设置,并插接在所述滑槽上,沿着所述滑槽竖直移动。防止导杆635转动影响工作,保证整个下料枪630的密封性能。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正常灌装工作时,推料气缸634带动导杆635往上下运动,由于大桶(L/IBC桶)的灌装时,物料流速较大,对导杆635的冲击加大,容易引起导杆635的自旋,对推料气缸634和下料枪630的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所述第二安装座631上还设置有防转板6311,在所述防转板6311上竖直设有滑槽,所述推料气缸634的推杆或所述导杆635上固定安装有防转杆6312,所述防转杆6312水平设置,并插接在所述滑槽上,沿着所述滑槽竖直移动。防止导杆635转动影响工作,保证整个下料嘴638的密封性能。
在灌装过程中,所述推料气缸634的推杆向下运动,至与连接槽6355相抵,然后继续带动导杆635向下运动,至导杆635与限位套6336相抵,堵头637位于阀口636下端预定间距,下料嘴638也与传输管体6331下部之间留有预定间隙,物料可以沿着进料管633进入传输管体6331,然后注入包材910内。灌装生产结束后,推料气缸634缩回,推料气缸634推杆脱离连接槽6355底部,弹性件639能够自动顶住导杆635,使得导杆635持续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所述堵头637和阀口636之间仍保持有上下自动顶住的力,下料嘴638也能顶住传输管体6331底部,从而形成二道密封,使得物料管和客户连接的地方的物料不至于一下子全部到管道中间去,减小漏料风险。
为了方便理解灌装装置的技术方案,对其灌装方法做出简要说明:
步骤1、将至少一个包材910放置在传输组件上,传输至框架100内部预定位置,并获取包材910上盖体920的位置坐标;
步骤2、在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600中第一夹持件620移动至预定的第二夹持件550相对齐,在第一夹持件620和第二夹持件550的配合下,将下料枪630固定在灌装组件600上;
步骤3、在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700移动至盖体920上方,通过旋盖组件700实现对盖体920的拆卸,并带走盖体920;
步骤4、在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600移动至盖体920上方,将下料枪630下移至桶底,然后打开气动球阀进行灌装,并通过第三直线模组610使得下料枪630在边灌装的同时保持上升,使得所述下料枪630出料口始终与包材910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910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
步骤5、当包材910内的物料灌装到80%的预设量时,通过调整气动球阀,使得流速和流量降低,确保灌装精度稳定,直至灌装结束;
步骤6、在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700移动至盖体920上方,通过旋盖组件700实现对盖体920的安装;
步骤7、然后在第一直线模组300和第二直线模组400的带动下,将下料枪630放置在预定的第二夹持件550上;然后重复步骤2至6,将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类型的下料枪630,完成对剩余包材910卸盖、灌装、旋盖工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9)

1.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沿着X轴方向设置,适于传送包材;定义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于传输组件传输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竖直垂直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的方向为Z轴方向;
两个第一直线模组,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内部两侧壁上,沿着Y轴方向设置;
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两个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
换枪组件,沿着所述X轴方向设置在框架内部,包括多个第二夹持件,分别夹持有不同类型的下料枪;
灌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沿着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上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适于向包材内持续注射物料的下料枪;在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所述下料枪出料口始终与包材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输出端上、适于实现对包材盖体的拆卸和安装的旋盖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组件包括:
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可沿X轴方向水平移动;
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部的升降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升降导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导轨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推杆相连接的升降底座;
旋盖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底座上部的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底座的轴承,与所述减速电机相连接、并穿过所述轴承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另一端的罩盖件,以及位于所述罩盖件周向、并具有向罩盖件的圆心运动趋势、与盖体外边缘相抵的多个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枪组件包括:
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内,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
多个伸缩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部的伸缩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两个伸缩导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导轨上、且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推杆相连接、俯视形状为U形的活动底座;
多个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活动底座两侧的第二夹持组件,适于夹持适于提供不同类型的下料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枪上部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相连接;
所述进料机构与储料仓通过管道相连接,并通过气动球阀和气动执行器控制进料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枪包括:
第二安装座;
下料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下部,在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阀口;且下料管长度至少大于包材的高度;
进料管,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且位于所述阀口的上方,与所述通过软管与进料机构相连接;
推料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部;
导杆,与所述推料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可沿着所述下料管上下移动预定距离,密封安装在所述下料管上部并延伸至所述下料管下部;在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所述阀口的下侧,与阀口相配合;
下料嘴,位于所述下料管底部,且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可使得所述下料管下部与外界之间形成或切断流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部还设置有视觉系统,适于获取包材上表面的盖体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包材的托盘;并在所述托盘上设有地磅,用于称量包材和包材内物料的重量。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灌装装置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至少一个包材放置在传输组件上,传输至框架内部预定位置,并获取包材上盖体的位置坐标;
步骤2、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中第一夹持件移动至预定的第二夹持件相对齐,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配合下,将下料枪固定在灌装组件上;
步骤3、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通过旋盖组件实现对盖体的拆卸,并带走盖体;
步骤4、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灌装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将下料枪下移至桶底,然后打开气动球阀进行灌装,并通过第三直线模组使得下料枪在边灌装的同时保持上升,使得所述下料枪出料口始终与包材内的液面相接触、或与包材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间距。
步骤5、当包材内的物料灌装到80%的预设量时,通过调整气动球阀,使得流速和流量降低,确保灌装精度稳定,直至灌装结束;
步骤6、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旋盖组件移动至盖体上方,通过旋盖组件实现对盖体的安装;
步骤7、然后在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下料枪放置在预定的第二夹持件上;然后重复步骤2至6,将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类型的下料枪,完成对剩余包材卸盖、灌装、旋盖工作。
CN202211280376.3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Pending CN115744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0376.3A CN11574478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0376.3A CN11574478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4788A true CN115744788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0376.3A Pending CN11574478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47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3280A (zh) * 2023-05-09 2023-06-13 长春融成智能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灌装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3280A (zh) * 2023-05-09 2023-06-13 长春融成智能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灌装系统
CN116253280B (zh) * 2023-05-09 2023-08-15 长春融成智能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灌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44788A (zh) 一种灌装装置及灌装方法
CN111453681B (zh) 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线的防氧化批量充装系统及其充装方法
CN210585651U (zh) 一种真空灌胶装置
CN108421679B (zh) 全自动双真空箱灌胶机
CN115371914B (zh) 一种阀杆拧紧气密性实验装置
CN210253166U (zh) 一种瓶盖除尘测漏一体机
CN117141821A (zh) 一种防漏液的切削液灌装系统
CN113955192B (zh) 一种高速抽真空充保护气装置
CN210063531U (zh) 一种螺旋送料式负压加密包装机
CN112605003B (zh) 一种多工位的锂电池盖帽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10286710U (zh) 一种灌装枪装置
CN110449863B (zh) 一种热水器内胆组对机
CN220642566U (zh) 一种胶水自动灌装设备
CN219401338U (zh) 一种清洗机的喷淋结构
CN22028195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储料、成型装置
CN219750173U (zh) 一种生物药剂的双机位自动灌装机
CN211871362U (zh) 一种灌装装置
CN116067985B (zh) 一种变压器外观六面检测设备的多面检测结构
CN218231832U (zh) 一种饮料灌装用定位装置
CN213505940U (zh) 一种灌装扣盖一体机
CN217586213U (zh) 一种自动气密性测试注油系统
CN219469691U (zh) 一种新型润滑脂灌装机
CN219860523U (zh) 一种自动化润滑油包装装置
CN219235122U (zh) 一种桶生产线检漏机
CN214649138U (zh) 全自动灌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