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2210A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42210A CN115742210A CN202211383527.8A CN202211383527A CN115742210A CN 115742210 A CN115742210 A CN 115742210A CN 202211383527 A CN202211383527 A CN 202211383527A CN 115742210 A CN115742210 A CN 115742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molding
- driving mechanism
- linear driving
- guide
- mold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涉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定模,滑块、导向块、定模、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和搬运组件,定模用于与动模之间注塑形成有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滑块和导向块移动,滑块和导向块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条状孔和第二条状孔,搬运组件穿设于第一条状孔内和第二条状孔内;搬运组件用于搬运第一注塑件或第二注塑件,以使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相互配合连接。通过驱动滑块和导向块,从而带动搬运组件完成模内装配流程,整个模内装配过程简单,简化了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流程,且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模内装配设备占据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注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模内装配技术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在一个注塑模具内,通过焊接、搭扣配合或不相容工艺的成型技术,模内装配技术能够获得质量和性能更加稳定的塑件,不会出现二次操作常有的翘曲变形或收缩超差问题,且直接从模具生产出最终部件,避免了半成品的生成环节。现有技术中,模内装配技术常采用共注塑不相容材料模内装配成型技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无结合力的聚合物材料来一次成型所需产品,这使得模内装配技术需要一系列自动化生产技术来控制设备运行,使得模内装配设备十分复杂且体积庞大,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也使得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变得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内装配设备,能够解决传统模内装配设备体积庞大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模内装配设备的模内装配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包括:
底座;
定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定模用于与动模之间注塑形成有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
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设于所述定模的两侧并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两块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两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定模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条状孔,所述第一条状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条状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
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可滑移地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导向块上均开设有第二条状孔,所述第二条状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呈夹角;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定模的一侧并与所述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定模的一侧并与所述导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
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所述第二条状孔内,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可带动所述搬运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搬运组件用于搬运所述第一注塑件或所述第二注塑件,以使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相互配合连接。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驱动滑块和导向块水平移动,使搬运组件搬运和搬运第一注塑件或第二注塑件,便能完成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相互配合连接,避免了二次操作常有的翘曲变形或收缩超差问题,且模内装配完成后无需人员二次组装,减少了装配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对成品的损坏,整个模内装配过程简单,简化了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流程。将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于定模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于定模的一侧,并将滑块和导向块设于定模的两侧,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便能完成整个模内装配流程,减小了模内装配设备的体积,节省了模内装配设备占据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一推动板和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板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导杆和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设于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孔,所述导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孔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所述第一推动板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二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推动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板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穿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定模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座设于所述第二推动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孔,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孔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活动杆和吸盘,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所述第二条状孔内,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另一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另一所述第二条状孔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条状孔和所述第二条状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吸盘设于所述活动杆靠近所述定模的一侧上,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注塑件或所述第二注塑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限位块和两块挡块,两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定模的一侧,两块所述挡块之间形成有竖直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一条状孔连通,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限位块可滑移地设于所述滑道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滑槽座上的滑槽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滑块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滑槽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均设于所述定模上,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分别用于顶出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方法,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内装配设备,包括:
第一阶段: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注塑完成,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显露在外;
第二阶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导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带动搬运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注塑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顶针顶出所述第一注塑件;
第三阶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下降,所述搬运组件接触所述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顶针复位;
第四阶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移动,所述搬运组件搬运所述第一注塑件移动至所述第二注塑件的上方;
第五阶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一注塑件下降,使所述第一注塑件配合安装于所述第二注塑件;
第六阶段:所述搬运组件释放所述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搬运组件复位,所述第二顶针顶出所述第二注塑件后取走,所述第二顶针复位;
第七阶段: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合模。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模内装配方法具有上述模内装配设备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内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模内装配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滑块、导向块、滑槽座和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座100;滑槽座110;导杆120;
定模200;第一注塑件210;第二注塑件220;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第一推动板310;避让槽311;第一推动杆320;滑块330;安装槽331;第一条状孔332;第一丝杆340;
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第二推动板410;第二推动杆420;导向块430;第二条状孔431;第二丝杆440;
活动杆500;吸盘510;限位块520;挡块530;
第一顶针600;第二顶针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4,模内装配设备包括底座100、定模200、搬运组件、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两块滑块330和两个导向块430,定模200与底座100连接,定模200用于与动模之间注塑形成有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两块滑块330分别设于定模200的两侧并可滑移地连接于底座100,两块滑块330上均开设有安装槽331,两块滑块330靠近定模200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条状孔332,第一条状孔332与安装槽331连通,第一条状孔33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两个导向块430分别可滑移地设于两个安装槽331内,两个导向块430上均开设有第二条状孔431,第二条状孔43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设于定模200的一侧并与滑块330连接,以驱动滑块33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设于定模200的一侧并与导向块430连接,以驱动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搬运组件穿设于第一条状孔332内和第二条状孔431内,滑块330和导向块430可带动搬运组件平移和升降,搬运组件用于搬运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以使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互配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驱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水平移动,使搬运组件搬运和搬运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便能完成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互配合连接,避免了二次操作常有的翘曲变形或收缩超差问题,且模内装配完成后无需人员二次组装,减少了装配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对成品的损坏,整个模内装配过程简单,简化了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流程。将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设于定模200的一侧,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设于定模200的一侧,并将滑块330和导向块430设于定模200的两侧,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便能完成整个模内装配流程,减小了模内装配设备的体积,节省了模内装配设备占据的空间。
参考图1至图4,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连接有第一推动板310和第一推动杆32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与底座100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与第一推动板310连接,以驱动第一推动板31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推动板310与第一推动杆320的一端连接,第一推动杆320的另一端与滑块3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可以为平推气缸,平推气缸的输出端伸缩以带动第一推动板31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推动板310带动第一推动杆320和滑块330沿水平方向移动,搬运组件穿设于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内,通过驱动滑块330,便能使得搬运组件沿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的长度方向产生平移和升降,从而使搬运组件将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互配合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结构简单紧凑,减小了模内装配设备的体积,节省了模内装配设备占据的空间。
参考图1至图4,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340、导杆120和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设于第一推动板310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340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丝杆340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母座螺纹连接,第一推动板310上开设有第一导孔,导杆120与底座100连接,导杆120穿设于第一导孔内。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340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杆340转动,第一丝杆340与设于第一推动板310上的第一螺母座相配合,以使第一推动板31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块330移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可以为伺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传动,能更精准地控制滑块330移动,从而达到搬运组件能更精准地将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配合连接的效果;导杆120穿设于第一导孔内,使第一推动板310能更平稳地沿导杆120移动。
参考图1至图4,第一推动板310上开设有避让槽31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连接有第二推动板410和第二推动杆42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与底座100连接,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的输出端与第二推动板410连接,以驱动第二推动板41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推动板410与第二推动杆420的一端连接,第二推动杆420的另一端与导向块430连接,第二推动杆420穿设于避让槽311内,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均设于定模200的同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可以为平推气缸,平推气缸的输出端伸缩以带动第二推动板41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推动板410带动第二推动杆420和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搬运组件穿设于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内,通过驱动导向块430,便能使得搬运组件沿第一条状孔332的长度方向产生升降运动;将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设于定模200的同一侧,第二推动杆420穿设于避让槽311内,使得模内装配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模内装配设备的体积,节省了模内装配设备占据的空间。
参考图1至图4,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440和第二螺母座,第二螺母座设于第二推动板410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440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丝杆440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母座螺纹连接,第二推动板410上开设有第二导孔,导杆120穿设于第二导孔内。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杆440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杆440与设于第二推动板410上的第二螺母座相配合,以使第一推动板31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导向块430移动,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可以为伺服电机,通过丝杆螺母传动,能更精准地控制导向块430移动,从而达到搬运组件能更精准地将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配合连接的效果;导杆120穿设于第二导孔内,使第二推动板410能更平稳地沿导杆120移动。
参考图1至图4,搬运组件包括活动杆500和吸盘510,活动杆500的一端穿设于第一条状孔332内和第二条状孔431内,活动杆500的另一端穿设于另一第一条状孔332内和另一第二条状孔431内,并可沿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的长度方向移动,吸盘510设于活动杆500靠近定模200的一侧上,吸盘510用于吸附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可以理解的是,吸盘510可以快速吸附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并通过活动杆500的移动将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互配合连接,缩短了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参考图1至图4,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限位块520和两块挡块530,两块挡块530设于滑块330靠近定模200的一侧,两块挡块530之间形成有竖直的滑道,滑道与第一条状孔332连通,限位块520设于活动杆500上,限位块520可滑移地设于滑道内。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杆500上设有限位块520,限位块520可滑移地设于滑道内,在活动杆500平移和升降的过程中,挡块530对限位块520形成限制,防止活动杆500在平移和升降的过程中产生周向转动,对后续的装配工序造成影响,提高了模内装配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两块滑块330上均设有两块挡块530。
参考图1和图2,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滑槽座110,滑槽座110与底座100连接,滑槽座110上的滑槽长度方向与滑块330的滑移方向一致,滑块330可滑移地连接于滑槽座11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滑槽座110,滑块330可滑移地连接于滑槽座110上的滑槽,可使滑块330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提高了模内装配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图3,模内装配设备还包括第一顶针600和第二顶针700,第一顶针600和第二顶针700均设于定模200上,第一顶针600和第二顶针700分别用于顶出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顶针600和第二顶针700,能使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从相应的模具上脱离,使得搬运组件更容易地搬运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同时也为后续拿走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连接形成的一体结构提供了便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内装配方法,该模内装配方法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模内装配设备实现,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注塑完成,动模升模,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显露在外;
第二阶段: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驱动滑块330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驱动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带动搬运组件移动至第一注塑件210的上方,第一顶针600顶出第一注塑件210;
第三阶段: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驱动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导向块430带动搬运组件下降,搬运组件接触并拾取第一注塑件210,第一顶针600复位;
第四阶段: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驱动滑块330沿水平方向移动,滑块330带动搬运组件移动,搬运组件搬运第一注塑件210至第二注塑件220的上方;
第五阶段: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驱动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导向块430带动搬运组件和第一注塑件210下降,使第一注塑件210配合安装于第二注塑件220;
第六阶段:搬运组件释放第一注塑件21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300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00分别驱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搬运组件复位,第二顶针700顶出第二注塑件220后取走,第二顶针700复位;
第七阶段:定模200与动模合模,进入第一阶段。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驱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可使搬运组件沿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的长度方向移动,完成搬运组件的平移和升降。当只驱动滑块330时,搬运组件在第一条状孔332和第二条状孔431的作用下,发生平移和升降;当只驱动导向块430时,第一条状孔332对搬运组件的平移进行了限制,搬运组件只能进行升降;同时驱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当滑块330和导向块430的速度一致时,搬运组件发生平移,导向块430的速度低于滑块330时,搬运组件发生平移和升降。通过驱动滑块330和导向块430水平移动,使搬运组件搬运和搬运第一注塑件210或第二注塑件220,便能完成第一注塑件210和第二注塑件220相互配合连接,避免了二次操作常有的翘曲变形或收缩超差问题,且模内装配完成后无需人员二次组装,减少了装配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对成品的损坏,整个模内装配过程简单,简化了模内装配设备的操作流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定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定模用于与动模之间注塑形成有第一注塑件和第二注塑件;
两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设于所述定模的两侧并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两块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两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定模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条状孔,所述第一条状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条状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
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可滑移地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导向块上均开设有第二条状孔,所述第二条状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呈夹角;
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定模的一侧并与所述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定模的一侧并与所述导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
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所述第二条状孔内,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可带动所述搬运组件平移和升降,所述搬运组件用于搬运所述第一注塑件或所述第二注塑件,以使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相互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一推动板和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板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导杆和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设于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孔,所述导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板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有第二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推动板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板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穿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设于所述定模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座设于所述第二推动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孔,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活动杆和吸盘,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所述第二条状孔内,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另一所述第一条状孔内和另一所述第二条状孔内,所述活动杆可沿所述第一条状孔和所述第二条状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吸盘设于所述活动杆靠近所述定模的一侧上,所述吸盘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注塑件或所述第二注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和两块挡块,两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定模的一侧,两块所述挡块之间形成有竖直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一条状孔连通,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限位块可滑移地设于所述滑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滑槽座上的滑槽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移方向一致,所述滑块可滑移地连接于所述滑槽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均设于所述定模上,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二顶针分别用于顶出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
10.一种模内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装配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内装配设备实现,包括:
第一阶段: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注塑完成,所述动模升模,所述第一注塑件和所述第二注塑件显露在外;
第二阶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带动搬运组件移动至所述第一注塑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顶针顶出所述第一注塑件;
第三阶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下降,所述搬运组件接触并拾取所述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顶针复位;
第四阶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移动,所述搬运组件搬运所述第一注塑件至所述第二注塑件的上方;
第五阶段: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导向块带动所述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一注塑件下降,使所述第一注塑件配合安装于所述第二注塑件;
第六阶段:所述搬运组件释放所述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搬运组件复位,所述第二顶针顶出所述第二注塑件后取走,所述第二顶针复位;
第七阶段: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合模,进入第一阶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83527.8A CN115742210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83527.8A CN115742210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42210A true CN115742210A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5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83527.8A Pending CN115742210A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422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62385A (zh) * | 2023-08-10 | 2023-12-05 | 佛山泡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内装配的注塑模具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11383527.8A patent/CN1157422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62385A (zh) * | 2023-08-10 | 2023-12-05 | 佛山泡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内装配的注塑模具 |
CN117162385B (zh) * | 2023-08-10 | 2024-06-11 | 深圳市和鑫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内装配的注塑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89489B1 (en) | Sequenti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CN212764506U (zh) | 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 |
CN115742210A (zh)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及模内装配方法 | |
CN212579066U (zh) | 模内注塑螺母的定位机构 | |
CN113246418B (zh) | 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 | |
US7364683B2 (en) | Rotary automatic transfer rail for injection molding | |
CN220864667U (zh) |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 |
US5711971A (en) | Reconfigurable mold having traveling ejector system | |
CN219191135U (zh) | 一种模内装配设备 | |
CN212421980U (zh) | 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 |
CN113752493A (zh) |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 |
JP2671356B2 (ja) | 成形装置 | |
CN215619605U (zh) | 一种安全回位注塑模具 | |
CN219338383U (zh) | 一种胎压传感器壳体注塑模具 | |
CN220331728U (zh) | 脱模组件及具有该脱模组件的后模 | |
CN217968185U (zh) | 一种斜顶动模结构 | |
CN219006840U (zh) | 辅助离型结构及后模及模具 | |
CN109382979B (zh) | 多物料一体化混塑模具 | |
CN216782433U (zh) | 一种全自动脚轮镶件工装 | |
CN21845315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顶块机构 | |
CN220638779U (zh) | 一种注塑机的顶杆脱模机构 | |
CN214820430U (zh) | 一种带折弯角度调整功能的模芯结构 | |
CN221540553U (zh) | 一种镶件脱模联动机构 | |
CN220429147U (zh) | 一种注塑机自动脱模模具 | |
CN210100590U (zh) | 一种可多方向顶出产品的模具及注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