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7667A -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7667A
CN115727667A CN202211465163.8A CN202211465163A CN115727667A CN 115727667 A CN115727667 A CN 115727667A CN 202211465163 A CN202211465163 A CN 202211465163A CN 115727667 A CN115727667 A CN 115727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heat
preheating
energ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5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婷
吴进方
易磊
叶盛旗
张明
何国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un Zhuo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un Zhu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un Zhuo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un Zhu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5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7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7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7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包括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安装在一起,且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的下面设置有底板进行铺设,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上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内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烧成厢的两侧,所述烧成厢上设置有热风机,所述冷却厢上设置有冷风机,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流管,所述预热厢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流管,本发明通过操控热风在预热厢内的流动,让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将热风牵引着回流,实现对热风的处理,提高设备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隧道窑广泛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在磨料等冶金行业中也有应用。
目前的隧道窑主要由窑体、地沟、风道、风闸、抽风机等构成,隧道窑的窑道为拱形结构,其顶拱和两侧墙壁采用耐火砖砌成,窑道的外壁采用保温材料隔热,再用砖坯砌筑.当码放好砖坯的窑车进入隧道窑后,首先经过排潮预热段使砖坯干燥,然后进入焙烧段,窑车.上矸砖自燃焙烧,烧结后的砖坯通过隧道窑的冷却段进行降温后出窑。
但是在进行砖坯烧制的时候,需要燃烧室产生大量的烟气,对隧道窑内的砖坯进行加热,而加热的过程中,设备产生的烟气会焙烧段离开,进入冷却段,最终直接进入空气,从空气中离开,对烟气的利用效率较低,会导致部分烟气的利用不充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包括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安装在一起,且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的下面设置有底板进行铺设,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上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内设置有移动机构;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烧成厢的两侧,所述烧成厢上设置有热风机,所述冷却厢上设置有冷风机,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流管,所述预热厢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流管,所述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相连通,所述冷却厢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风机,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传热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之间设置有密封带进行密封,所述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均由外壳体、保温板、隔热板和内壳体组合形成,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分别设置在组成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的物件的两侧,所述隔热板和内壳体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保温板和隔热板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保温板和外壳体的侧壁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每个所述滑轨上均活动卡合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之间设置有转杆进行连接,所述转杆上活动套设安装有矩形提升板,所述矩形提升板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贴合安装在放置平台的侧壁上,所述放置平台上固定安装有U形扣,所述U形扣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固定安装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头,所述夹紧头卡合在滑轨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内嵌杆,所述内嵌杆外活动卡合安装有挤压轮,所述放置平台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圆形定位杆,所述圆形定位杆上固定安装有梯形件,所述梯形件活动卡合在两个挤压轮之间,所述转动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形安装杆,所述圆形安装杆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弹簧,所述梯形件上活动卡合安装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外活动套设安装有圆形扣,所述圆形扣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条,所述矩形条上固定安装有矩形侧板,所述矩形侧板上固定有油缸的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操控热风在预热厢内的流动,让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将热风牵引着回流,实现对热风的处理,提高设备能量利用率。
2、通过密封带的存在,提高冷却厢、烧成厢和预热厢之间的密封效果,让设备内的热量不容易泄露,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3、本装置通过设置保温板的存在,实现对设备的保温,同时隔热板能够对保温板进行防护,让保温板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
4、在放置平台移动的时候,实现对放置平台上物件的移动,让物件被预热、烧成、冷却,实现对物件的形成,在放置平台上设置有辅助架,通过辅助架上的定位板,让辅助架稳定的固定在放置平台上,提高放置平台上物件的放置面积,让物件放置更加稳定,放置也更加便捷。
5、通过梯形件的上下移动,让梯形件的侧壁对挤压轮施加压力,实现对夹紧头移动的操控,让夹紧头卡合在滑轨内,实现对夹紧头夹紧后的固定,便于将放置平台停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加工,操控的及时性较强,操控较为便捷。
6、通过圆形安装杆的移动,实现对弹簧的拉伸,通过弹簧的弹力,实现对两个转动件的拉伸,便于复位,对梯形件进行挤压,操控便捷性强。
7、通过梯形件下面设置的圆形定位杆,在梯形件上下移动的时候,提高了梯形件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操控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放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夹紧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厢;2、烧成厢;3、预热厢;4、底板;11、密封带;12、燃烧室;13、第一气流管;14、第二气流管;15、热风机;16、冷风机;17、传热管;21、提升杆;22、圆形扣;23、矩形条;24、矩形侧板;25、油缸;31、外壳体;32、保温板;33、隔热板;34、内壳体;41、滑轨;42、滑轮;43、转杆;44、矩形提升板;45、放置平台;46、辅助架;47、定位板;51、U形扣;52、转轴;53、转动件;54、夹紧头;55、内嵌杆;56、挤压轮;57、梯形件;58、圆形定位杆;59、圆形安装杆;6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包括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安装在一起,且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下面设置有底板4进行铺设,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上设置有通风机构,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内设置有移动机构;
通风机构包括燃烧室12,燃烧室12设置在烧成厢2的两侧,烧成厢2上设置有热风机15,冷却厢1上设置有冷风机16,燃烧室1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流管13,预热厢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流管14,第一气流管13和第二气流管14相连通,冷却厢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风机16,燃烧室1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传热管17。
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设置有密封带11进行密封,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均由外壳体31、保温板32、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组合形成,外壳体31和内壳体34分别设置在组成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物件的两侧,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的侧壁相贴合,保温板32和隔热板33的侧壁相贴合,保温板32和外壳体31的侧壁相贴合。
设备工作的时候,通过对燃烧室12内的材料进行燃烧,让燃烧室12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进入烧成厢2内,通过启动烧成厢2内的热风机15,让热风机15将烧成厢2的热风吹动,让烧成厢2内的热风进入预热厢3内,实现对热风的牵引,热风牵引的时候,热风进入预热厢3内,实现对预热厢3的预热,在预热厢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流管14,通过第二气流管14的存在,让预热厢3内的风被抽出,进入第一气流管13内,在通过第一气流管13,让风被抽入燃烧室12内,实现对预热厢3内热风的回流,减小加热空气需要的能量,提高了对热风的利用效果,同时,在冷却厢1上设置有冷风机16,冷风机16能够吹出冷风,对冷却厢1进行降温,实现对物件的冷却,本装置通过操控热风在预热厢3内的流动,让第一气流管13和第二气流管14将热风牵引着回流,实现对热风的处理,提高设备能量利用率。
在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设置有密封带11,通过密封带11的存在,提高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的密封效果,让设备内的热量不容易泄露,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由外壳体31、保温板32、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组成,内壳体34在内部,能够抗高温,防止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整体损坏,提高内部的抗热能力,保温板32为保温结构,能够让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内的温度不泄露,提高保温效果,而隔热板33对保温板32进行防护,防止保温板32被高温融化,在保温板32外设置的外壳体31,能够组成设备的框架,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本装置通过设置保温板32的存在,实现对设备的保温,同时隔热板33能够对保温板32进行防护,让保温板32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
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滑轨41,两个滑轨41均固定安装在底板4的上表面,每个滑轨41上均活动卡合安装有滑轮42,滑轮42之间设置有转杆43进行连接,转杆43上活动套设安装有矩形提升板44,矩形提升板44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45,放置平台45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辅助架46,辅助架46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47,定位板47贴合安装在放置平台45的侧壁上,放置平台45上固定安装有U形扣51,U形扣51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转轴52,转轴52外固定安装有转动件53,转动件53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头54,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转动件53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内嵌杆55,内嵌杆55外活动卡合安装有挤压轮56,放置平台45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圆形定位杆58,圆形定位杆58上固定安装有梯形件57,梯形件57活动卡合在两个挤压轮56之间,转动件5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形安装杆59,圆形安装杆59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弹簧61,梯形件57上活动卡合安装有提升杆21,提升杆21外活动套设安装有圆形扣22,圆形扣22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条23,矩形条23上固定安装有矩形侧板24,矩形侧板24上固定有油缸25的伸缩杆。
设备使用的时候,通过推动放置平台45,让放置平台45带动滑轮42在滑轨41上滑动,通过滑轮42的工形结构,让滑轮42转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在放置平台45移动的时候,实现对放置平台45上物件的移动,让物件被预热、烧成、冷却,实现对物件的形成,在放置平台45上设置有辅助架46,通过辅助架46上的定位板47,让辅助架46稳定的固定在放置平台45上,提高放置平台45上物件的放置面积,让物件放置更加稳定,放置也更加便捷。
在放置平台45移动到达指定的位置后,通过启动油缸25,让油缸25的伸缩杆拉动矩形侧板24进行上下移动,在矩形侧板24上下移动的时候,矩形侧板24推动矩形条23上下移动,矩形条23上下移动带动圆形扣22和提升杆21的上下移动,在圆形扣22和提升杆21上下移动的时候,提升杆21会带梯形件57进行上下移动,在梯形件57向下移动的时候,梯形件57对两侧的挤压轮56施加压力,让挤压轮56绕转轴52进行转动,实现对转动件53转动的操控,在转动件53转动的时候,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上,两个夹紧头54的靠近,会让夹紧头54夹紧在滑轨41的两侧,实现对转动件53转动的固定,通过梯形件57的上下移动,让梯形件57的侧壁对挤压轮56施加压力,实现对夹紧头54移动的操控,让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内,实现对夹紧头54夹紧后的固定,便于将放置平台45停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加工,操控的及时性较强,操控较为便捷。
在转动件53转动的时候,转动件53的端部会拉动圆形安装杆59进行移动,通过圆形安装杆59的移动,实现对弹簧61的拉伸,通过弹簧61的弹力,实现对两个转动件53的拉伸,便于复位,对梯形件57进行挤压,操控便捷性强。
通过梯形件57下面设置的圆形定位杆58,在梯形件57上下移动的时候,提高了梯形件57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操控较为便捷。
工作原理:
第一步:设备工作的时候,通过对燃烧室12内的材料进行燃烧,让燃烧室12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进入烧成厢2内,通过启动烧成厢2内的热风机15,让热风机15将烧成厢2的热风吹动,让烧成厢2内的热风进入预热厢3内,实现对热风的牵引,热风牵引的时候,热风进入预热厢3内,实现对预热厢3的预热,在预热厢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流管14,通过第二气流管14的存在,让预热厢3内的风被抽出,进入第一气流管13内,在通过第一气流管13,让风被抽入燃烧室12内,实现对预热厢3内热风的回流,减小加热空气需要的能量,提高了对热风的利用效果,同时,在冷却厢1上设置有冷风机16,冷风机16能够吹出冷风,对冷却厢1进行降温,实现对物件的冷却,本装置通过操控热风在预热厢3内的流动,让第一气流管13和第二气流管14将热风牵引着回流,实现对热风的处理,提高设备能量利用率。
第二步:在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设置有密封带11,通过密封带11的存在,提高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的密封效果,让设备内的热量不容易泄露,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第三步: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由外壳体31、保温板32、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组成,内壳体34在内部,能够抗高温,防止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整体损坏,提高内部的抗热能力,保温板32为保温结构,能够让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内的温度不泄露,提高保温效果,而隔热板33对保温板32进行防护,防止保温板32被高温融化,在保温板32外设置的外壳体31,能够组成设备的框架,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本装置通过设置保温板32的存在,实现对设备的保温,同时隔热板33能够对保温板32进行防护,让保温板32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
第四步:设备使用的时候,通过推动放置平台45,让放置平台45带动滑轮42在滑轨41上滑动,通过滑轮42的工形结构,让滑轮42转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在放置平台45移动的时候,实现对放置平台45上物件的移动,让物件被预热、烧成、冷却,实现对物件的形成,在放置平台45上设置有辅助架46,通过辅助架46上的定位板47,让辅助架46稳定的固定在放置平台45上,提高放置平台45上物件的放置面积,让物件放置更加稳定,放置也更加便捷。
第五步:在放置平台45移动到达指定的位置后,通过启动油缸25,让油缸25的伸缩杆拉动矩形侧板24进行上下移动,在矩形侧板24上下移动的时候,矩形侧板24推动矩形条23上下移动,矩形条23上下移动带动圆形扣22和提升杆21的上下移动,在圆形扣22和提升杆21上下移动的时候,提升杆21会带梯形件57进行上下移动,在梯形件57向下移动的时候,梯形件57对两侧的挤压轮56施加压力,让挤压轮56绕转轴52进行转动,实现对转动件53转动的操控,在转动件53转动的时候,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上,两个夹紧头54的靠近,会让夹紧头54夹紧在滑轨41的两侧,实现对转动件53转动的固定,通过梯形件57的上下移动,让梯形件57的侧壁对挤压轮56施加压力,实现对夹紧头54移动的操控,让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内,实现对夹紧头54夹紧后的固定,便于将放置平台45停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加工,操控的及时性较强,操控较为便捷。
第六步:在转动件53转动的时候,转动件53的端部会拉动圆形安装杆59进行移动,通过圆形安装杆59的移动,实现对弹簧61的拉伸,通过弹簧61的弹力,实现对两个转动件53的拉伸,便于复位,对梯形件57进行挤压,操控便捷性强。
第七步:通过梯形件57下面设置的圆形定位杆58,在梯形件57上下移动的时候,提高了梯形件57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操控较为便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包括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所述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安装在一起,且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下面设置有底板(4)进行铺设,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上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内设置有移动机构;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燃烧室(12),所述燃烧室(12)设置在烧成厢(2)的两侧,所述烧成厢(2)上设置有热风机(15),所述冷却厢(1)上设置有冷风机(16),所述燃烧室(1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流管(13),所述预热厢(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流管(14),所述第一气流管(13)和第二气流管(14)相连通,所述冷却厢(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冷风机(16),所述燃烧室(1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传热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之间设置有密封带(11)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均由外壳体(31)、保温板(32)、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组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1)和内壳体(34)分别设置在组成冷却厢(1)、烧成厢(2)和预热厢(3)的物件的两侧,所述隔热板(33)和内壳体(34)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保温板(32)和隔热板(3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保温板(32)和外壳体(31)的侧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滑轨(41),两个所述滑轨(41)均固定安装在底板(4)的上表面,每个所述滑轨(41)上均活动卡合安装有滑轮(42),所述滑轮(42)之间设置有转杆(43)进行连接,所述转杆(43)上活动套设安装有矩形提升板(44),所述矩形提升板(44)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45)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辅助架(46),所述辅助架(46)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板(47),所述定位板(47)贴合安装在放置平台(45)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45)上固定安装有U形扣(51),所述U形扣(51)上活动卡合安装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外固定安装有转动件(53),所述转动件(53)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头(54),所述夹紧头(54)卡合在滑轨(41)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3)的端部上固定安装有内嵌杆(55),所述内嵌杆(55)外活动卡合安装有挤压轮(56),所述放置平台(45)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圆形定位杆(58),所述圆形定位杆(58)上固定安装有梯形件(57),所述梯形件(57)活动卡合在两个挤压轮(5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形安装杆(59),所述圆形安装杆(59)上活动卡合安装有弹簧(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件(57)上活动卡合安装有提升杆(21),所述提升杆(21)外活动套设安装有圆形扣(22),所述圆形扣(22)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条(23),所述矩形条(23)上固定安装有矩形侧板(24),所述矩形侧板(24)上固定有油缸(25)的伸缩杆。
CN202211465163.8A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Pending CN115727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5163.8A CN11572766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5163.8A CN11572766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7667A true CN11572766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5163.8A Pending CN11572766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76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7975U (zh) 一种循环复式隧道窑
CN105423748B (zh) 一种温区互错布置双层辊道窑
CN206339094U (zh) 微波加热生产合金的生产线装置
CN106546096B (zh) 微波加热生产合金的生产线装置及生产方法
ES2458617T3 (es) Horno túnel para cocer artículos cerámicos
JP7106393B2 (ja) 連続式加熱炉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6399661A (zh) 立式带钢喷气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5727667A (zh) 一种节能保温隧道窑循环通风结构
CN201193236Y (zh) 热回收型连续等温正火炉
CN209960963U (zh) 热处理窑炉
JP2004231424A5 (zh)
CN215413153U (zh) 一种带有分隔结构的陶瓷烧制用高温梭式窑
CN110806101A (zh) 一种节能发泡陶瓷辊道窑炉
CN105202910B (zh) 一种高功率低耗能辊道炉
CN213238399U (zh) 一种隧道窑
CN214172902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隧道窑
CN205066422U (zh) 多用途微波高温辊道窑
CN210180150U (zh) 一种环保型隧道窑
CN209341818U (zh) 一种连续式石墨坩埚焙烧炉
CN210051150U (zh) 一种具备自动上料功能的隧道窑
JPH11106756A (ja) コークス炉の炭化室用作業部屋
JP3576074B2 (ja) 工業用炉等における強制冷却方法
CN211782700U (zh) 一种节能型隧道窑
CN205002591U (zh) 一种高功率低耗能辊道炉
CN215295794U (zh) 便于维修维护的隧道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