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1157A - 冷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1157A
CN115721157A CN202110979620.4A CN202110979620A CN115721157A CN 115721157 A CN115721157 A CN 115721157A CN 202110979620 A CN202110979620 A CN 202110979620A CN 115721157 A CN115721157 A CN 115721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ld extraction
tea
accommodating cavity
extra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9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忠宝
杨保民
张倩
潘典国
周亚
曹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96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1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1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1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萃装置,冷萃装置包括:壳体;杯体,设置于壳体内,杯体设有容纳腔;超声波发生装置,设置于壳体内,至少部分超声波发生装置位于容纳腔内;制冷组件,设置于壳体,制冷组件用于与杯体热交换;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容纳部,至少部分容纳部位于容纳腔内,容纳部设有多个通孔,容纳部通过多个通孔与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对杯体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萃取,并通过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用户通过出液口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实现冷萃茶的自动制备,无需手动将萃取的茶放入冰箱制冷,提高冷萃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适用性,实现冷萃茶的独立制备过程。

Description

冷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冷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萃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冷萃机多为手动不带制冷功能,制作冷萃茶时,需要先用冰箱制冷,应用场景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萃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萃装置,冷萃装置包括:壳体;杯体,设置于壳体内,杯体设有容纳腔;超声波发生装置,设置于壳体内,至少部分超声波发生装置位于容纳腔内;制冷组件,设置于壳体,制冷组件用于与杯体热交换;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容纳部,至少部分容纳部位于容纳腔内,容纳部设有多个通孔,容纳部通过多个通孔与容纳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萃装置包括壳体、杯体、超声波发生装置、制冷组件、出液口和容纳部,具体而言,壳体内设有杯体,杯体设有容纳腔,能够理解的是,容纳腔用于容纳冷水或冰水,或者待萃取物与水的混合物,即杯体的容纳腔是用于盛放待萃取食材和水的容器。出液口与容纳腔连通,即在壳体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液口,用户可以通过出液口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还包括按键开关,从而可以使得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开关来控制出液口的开闭,方便用户操作。另外,冷萃装置还可以包括接茶杯,接茶杯设置在出液口的下方,以在冷萃茶制备完成后,进行冷萃茶的接取,方便用户饮用。
超声波发生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且,超声波发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杯体的容纳腔内,从而使得超声波发生装置产生的超声波能够作用于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使得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产生振荡,从而可以快速萃取待萃取物中的有益成分,提高茶品的口感。且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扰动,能够加快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缩短萃取时长,进而提高萃取效果。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作用于容器进行茶叶的萃取,通过将超声波发生装置用于振荡的部分伸入容纳腔,即将超声波发生装置用于振荡的部分直接与待萃取物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并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溶解,提高茶品的口感。
制冷组件能够杯体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在超声波发生装置工作实现对待萃取物萃取的同时,制冷组件能够通过杯体对容纳腔内的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从而实现冷萃茶等的制备,无需采用冰箱等对待萃取物进行制冷,便于冷萃茶的制备,使得冷萃机具有独立制备冷萃茶的功能,增加冷萃机的应用场景,提高冷萃机的实用性,实现冷萃茶的自动制备,提高用户使用冷萃装置的便利性。
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对杯体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萃取,并通过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实现冷萃茶的制备,用户还可以通过出液口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实现冷萃茶的自动制备,无需手动将萃取的茶放入冰箱制冷,提高冷萃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适用性,实现冷萃茶的独立制备过程。
容纳部设置在杯体的容纳腔内,能够理解的是,容纳部可以用于放置待萃取物,例如茶叶等,使得用户可以先将茶叶等放入容纳部进行存放,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在容纳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容纳部通过多个通孔与容纳腔连通,也就是说,在将茶叶放入容纳部后,向容纳腔内注入水,容纳部内的茶叶可以通过多个通孔实现与水的混合,进而实现冷萃茶的制备。其中,茶叶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容纳腔,以实现茶叶与水的充分混合,提高冷萃茶的制备口感。另外,茶叶也可以不进入容纳腔,只通过通孔实现与水的混合,从而可以在实现冷萃茶制备的基础上,降低杯体容纳腔的清洗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部的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理解的是,容纳部的容积不宜过大,过大会占用容纳腔较大的空间,且若容纳部内放置过多的茶叶,会使得制备好的冷萃茶浓度过大,影响口感。另外,容纳部的容积也不宜过小,过小则能够放入容纳部内的茶叶量较少,导致制备好的冷萃茶浓度过小,口味过淡。因此,需要对容纳部的容积进行合理设计。
在具体应用中,杯体为金属材料,一方面,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从而可以提高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另一方面,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萃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杯体上。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容纳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杯体上,在杯体被打开时,用户可以将待萃取物放入容纳部,即通过将容纳部设置在杯体上,可以便于用户将茶叶等待萃取物放入容纳部。
此外,容纳部与杯体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用户在想要向容纳部内放入茶叶时,可以将容纳部取下进行茶叶的放置,并在茶叶放置好后,将容纳部安装在杯体上,或者在杯体被打开时,容纳部靠近杯体敞开端的一侧具有开口,用户直接将茶叶等萃取物从开口放入容纳部,能够进一步方便用户的操作,且还可以将容纳部取下进行清洗,提高冷萃装置的清洁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本体和振子,其中,本体设置于壳体内,振子设置于本体上,至少部分振子位于容纳腔内。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本体和振子,具体而言,超声波发生装置的本体设置在壳体内,振子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腔内,以使本体产生的超声波能够通过振子作用于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从而使得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产生振荡,从而可以快速萃取待萃取物中的有益成分,提高茶品的口感。且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扰动,能够加快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缩短萃取时长,进而提高萃取效果。
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作用于容器进行茶叶的萃取,通过将超声波发生装置用于振荡的部分伸入容纳腔,即将超声波发生装置用于振荡的部分直接与待萃取物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并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溶解,提高茶品的口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振子背离本体的一端位于容纳部的下方。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振子的其中一种设置位置,具体而言,振子背离本体的一端位于容纳部的下方,能够理解的是,振子背离本体的一端即为振子伸入容纳腔的一端靠近容纳部的底部设置,也就是说,将振子靠近容纳部内的待萃取物设置,以进一步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分解,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进一步提高茶品的口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待萃取物的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纳部朝向振子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振子设置,振子背离本体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槽内。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振子的另一种设置位置,具体而言,容纳部在朝向振子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振子设置,振子背离本体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振子与容纳部的距离,即使得振子能够更靠近待萃取物设置,以进一步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分解,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进一步提高茶品的口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待萃取物的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设置于壳体,接水盘位于出液口的下方。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接水盘,具体而言,在壳体上还可以有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出液口的下方,能够理解的是,在冷萃茶制备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出液口进行冷萃茶的接取,以进行饮用,但出液口处容易滴落液体,通过在出液口下方设置接水盘,可以对从出液口滴落的液体进行收集,放置液体滴落至桌子等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接取冷萃茶时,可以将接茶杯或用户的水杯放置在接水盘上进行冷萃茶的接取,还可以防止在接取冷萃茶的过程中,茶液溅到桌子上,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接水盘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接水盘的安装和拆卸,将接水盘从壳体上拆卸时,可以将接水盘内收集的液体进行清理,提高冷萃装置的清洁和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排液组件,排液组件设置于壳体,排液组件分别与出液口和容纳腔连通。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排液组件,具体而言,壳体上设有排液组件,排液组件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排液组件的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从而在制备好冷萃茶后,可以通过排液组件将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排至出液口,以使用户通过出液口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上可以设置有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可以控制排液组件内排液通道的开闭,进而在用户需要接取冷萃茶时,通过按压按键开关以打开排液通道,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在接取完成后,松开按键开关,或再次按压按键开关以关闭排液通道。提高用户使用冷萃装置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排液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外,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能够理解的是,将排液组件设置在壳体内,能够提高冷萃装置的美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液组件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泵体,其中,第一通道与容纳腔连通,第二通道与出液口连通,泵体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接。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排液组件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泵体,具体而言,第一通道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泵体,以使泵体在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一通道将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进行抽取。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泵体连接,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出液口连通,从而使得泵体可以将从容纳腔内抽取的冷萃茶通过第一通道输送至出液口,供用户接取。实现冷萃茶独立制备的同时,便于用户饮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泵体工作,实现冷萃茶从出液口的排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排液口,排液口设置于杯体,排液口分别与容纳腔和第一通道连通,其中,排液口设置于杯体的底部。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排液口,具体而言,杯体还设置有排液口,容纳腔通过排液口与第一通道连通,从而实现泵体通过第一通道对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的抽取。将排液口设置在杯体的底部,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通道的长度,进而降低冷萃装置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排液口设置在杯体的底部,能够使得泵体可以将容纳腔内的全部冷萃茶进行抽取,可以实现冷萃茶的无残留,进而提高容纳腔内的清洁度,防止泵体无法将容纳腔内的冷萃茶全部抽取,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滋生细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盖体和多个透气孔,其中,盖体与杯体的敞开端连接,多个透气孔设置于盖体,容纳腔通过多个透气孔与外部连通。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盖体和多个透气孔,具体而言,盖体盖设在杯体的敞开端,具体地,盖体与杯体的敞开端密封连接,冷萃装置还可以包括密封件,从而使得盖体与杯体通过密封件实现密封连接,从而保证杯体的密封性。能够理解的是,盖体可以打开或关闭容纳腔,以方便待萃取物的取放,且还可以便于对容纳腔进行清洁。通过设置盖体,还可以防止外部杂质或灰尘自杯体的杯口进入容纳腔,还可以提高冷萃装置的美观度。盖体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与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多个透气孔,可以有效避免容纳腔内部形成真空,从而可以便于泵体对容纳腔内的冷萃茶进行抽取,以通过第二通道输送至出液口,实现用户对冷萃茶的接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体包括壳本体和保温层,其中,杯体设置于壳本体,保温层设置于壳本体与杯体之间。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壳体包括壳本体和保温层,具体而言,杯体设置在壳本体内。壳本体与杯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从而能够降低杯体与外界的热交换,提高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和液体的制冷效率,保证冷萃茶的制备口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还可以在保温层和杯体之间设置内胆,以进一步降低杯体与外界的热交换,提高制冷组件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和液体的制冷效率。在具体应用中,内胆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导热硅脂,制冷组件可以通过对内胆侧壁进行制冷,以通过内胆实现与杯体的热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冷块,其中,导冷块的一端设置于杯体,导冷块的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相接触。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冷块,具体而言,导冷块的一端设置在杯体上,导冷块的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相接触,从而使得从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散发的冷量经导冷块,并通过杯体传递至容纳腔,以实现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与液体的制冷,即实现冷萃茶的制备,无需采用冰箱等对待萃取物进行制冷,便于冷萃茶的制备,使得冷萃装置具有独立制备冷萃茶的功能,增加冷萃装置的应用场景,提高冷萃装置的实用性。
在具体应用中,导冷块可以与杯体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进而可以提高导冷块与杯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半导体制冷片冷端产生冷量的有效传递,并能够延长冷萃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进而降低冷萃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多个散热孔、散热通道和散热片,其中,多个散热孔设置于壳体,散热通道设置于壳体,散热通道通过多个散热孔与外部连通,散热片位于散热通道内,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接触。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多个散热孔、散热通道和散热片,具体而言,在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能够理解的是,多个散热孔可以对应散热片设置,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效果。在散热通道内设置有散热片,在具体应用中,散热片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材料,例如铜、铝等,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将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防止冷萃装置局部过热而降低冷萃装置使用寿命的问题,保证冷萃装置的有效散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可以设置导热硅脂,以进一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效果,延长冷萃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冷萃装置还包括风机和进风口,其中,风机设置于散热通道内,进风口设置于壳体,进风口与散热通道连通。
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冷萃装置还包括风机和进风口,具体而言,在散热通道内设置有风机,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还包括电路组件,电路组件用于驱动风机工作。通过设置风机,能够加快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防止冷萃装置局部过热而降低冷萃装置使用寿命的问题。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散热通道连通,从而可以便于风机进风,进一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风机可以还用轴流风机,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冷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冷萃装置,110壳体,111壳本体,112保温层,120杯体,130超声波发生装置,131本体,132振子,140制冷组件,141半导体制冷片,142导冷块,150出液口,160接水盘,171第一通道,172泵体,180盖体,190透气孔,200容纳部,210散热孔,220散热通道,230散热片,240风机,250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萃装置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萃装置100,冷萃装置100包括壳体110、杯体120、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制冷组件140、出液口150和容纳部200,杯体120设置于壳体110内,杯体120设有容纳腔,超声波发生装置130设置于壳体110内,至少部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位于容纳腔内,制冷组件140设置于壳体110,制冷组件140用于与杯体120热交换,出液口150与容纳腔连通,至少部分容纳部200位于容纳腔内,容纳部200设有多个通孔,容纳部200通过多个通孔与容纳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萃装置100包括壳体110、杯体120、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制冷组件140、出液口150和容纳部200,具体而言,壳体110内设有杯体120,杯体120设有容纳腔,能够理解的是,容纳腔用于容纳冷水或冰水,或者待萃取物与水的混合物,即杯体120的容纳腔是用于盛放待萃取食材和水的容器。出液口150与容纳腔连通,即在壳体110上设置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液口150,用户可以通过出液口150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按键开关,从而可以使得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开关来控制出液口150的开闭,方便用户操作。另外,冷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接茶杯,接茶杯设置在出液口150的下方,以在冷萃茶制备完成后,进行冷萃茶的接取,方便用户饮用。
超声波发生装置130设置在壳体110内,且,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杯体120的容纳腔内,从而使得超声波发生装置130产生的超声波能够作用于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使得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产生振荡,从而可以快速萃取待萃取物中的有益成分,提高茶品的口感。且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扰动,能够加快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缩短萃取时长,进而提高萃取效果。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作用于容器进行茶叶的萃取,通过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用于振荡的部分伸入容纳腔,即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用于振荡的部分直接与待萃取物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并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溶解,提高茶品的口感。
制冷组件140能够杯体120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在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工作实现对待萃取物萃取的同时,制冷组件140能够通过杯体120对容纳腔内的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从而实现冷萃茶等的制备,无需采用冰箱等对待萃取物进行制冷,便于冷萃茶的制备,使得冷萃机具有独立制备冷萃茶的功能,增加冷萃机的应用场景,提高冷萃机的实用性,实现冷萃茶的自动制备,提高用户使用冷萃装置100的便利性。
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装置130能够对杯体120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萃取,并通过制冷组件140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同步制冷,实现冷萃茶的制备,用户还可以通过出液口150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实现冷萃茶的自动制备,无需手动将萃取的茶放入冰箱制冷,提高冷萃装置100的使用便利性和适用性,实现冷萃茶的独立制备过程。
容纳部200设置在杯体120的容纳腔内,能够理解的是,容纳部200可以用于放置待萃取物,例如茶叶等,使得用户可以先将茶叶等放入容纳部200进行存放,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在容纳部20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容纳部200通过多个通孔与容纳腔连通,也就是说,在将茶叶放入容纳部200后,向容纳腔内注入水,容纳部200内的茶叶可以通过多个通孔实现与水的混合,进而实现冷萃茶的制备。其中,茶叶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容纳腔,以实现茶叶与水的充分混合,提高冷萃茶的制备口感。另外,茶叶也可以不进入容纳腔,只通过通孔实现与水的混合,从而可以在实现冷萃茶制备的基础上,降低杯体120容纳腔的清洗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部200的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理解的是,容纳部200的容积不宜过大,过大会占用容纳腔较大的空间,且若容纳部200内放置过多的茶叶,会使得制备好的冷萃茶浓度过大,影响口感。另外,容纳部200的容积也不宜过小,过小则能够放入容纳部200内的茶叶量较少,导致制备好的冷萃茶浓度过小,口味过淡。因此,需要对容纳部200的容积进行合理设计。
在具体应用中,杯体120为金属材料,一方面,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从而可以提高制冷组件140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另一方面,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容纳部200可拆卸地设置于杯体120上。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容纳部200可拆卸地设置在杯体120上,在杯体120被打开时,用户可以将待萃取物放入容纳部200,即通过将容纳部200设置在杯体120上,可以便于用户将茶叶等待萃取物放入容纳部200。
此外,容纳部200与杯体12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用户在想要向容纳部200内放入茶叶时,可以将容纳部200取下进行茶叶的放置,并在茶叶放置好后,将容纳部200安装在杯体120上,或者在杯体120被打开时,容纳部200靠近杯体120敞开端的一侧具有开口,用户直接将茶叶等萃取物从开口放入容纳部200,能够进一步方便用户的操作,且还可以将容纳部200取下进行清洗,提高冷萃装置100的清洁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包括本体131和振子132,其中,本体131设置于壳体110内,振子132设置于本体131上,至少部分振子132位于容纳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包括本体131和振子132,具体而言,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的本体131设置在壳体110内,振子13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腔内,以使本体131产生的超声波能够通过振子132作用于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从而使得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产生振荡,从而可以快速萃取待萃取物中的有益成分,提高茶品的口感。且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130对容纳腔内的冷水或冰水以及待萃取物进行扰动,能够加快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缩短萃取时长,进而提高萃取效果。
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作用于容器进行茶叶的萃取,通过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用于振荡的部分伸入容纳腔,即将超声波发生装置130用于振荡的部分直接与待萃取物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待萃取物的萃取速度,并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溶解,提高茶品的口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振子132背离本体131的一端位于容纳部200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振子132的其中一种设置位置,具体而言,振子132背离本体131的一端位于容纳部200的下方,能够理解的是,振子132背离本体131的一端即为振子132伸入容纳腔的一端靠近容纳部200的底部设置,也就是说,将振子132靠近容纳部200内的待萃取物设置,以进一步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分解,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进一步提高茶品的口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待萃取物的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果。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容纳腔朝向振子132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振子132设置,振子132背离本体131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槽内。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振子132的另一种设置位置,具体而言,容纳部200在朝向振子13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振子132设置,振子132背离本体131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振子132与容纳部200的距离,即使得振子132能够更靠近待萃取物设置,以进一步加快待萃取物中有益成分的分解,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进一步提高茶品的口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缩短待萃取物的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接水盘160,接水盘160设置于壳体110,接水盘160位于出液口150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接水盘160,具体而言,在壳体110上还可以有接水盘160,接水盘160设置在出液口150的下方,能够理解的是,在冷萃茶制备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出液口150进行冷萃茶的接取,以进行饮用,但出液口150处容易滴落液体,通过在出液口150下方设置接水盘160,可以对从出液口150滴落的液体进行收集,放置液体滴落至桌子等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接取冷萃茶时,可以将接茶杯或用户的水杯放置在接水盘160上进行冷萃茶的接取,还可以防止在接取冷萃茶的过程中,茶液溅到桌子上,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接水盘16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接水盘160的安装和拆卸,将接水盘160从壳体110上拆卸时,可以将接水盘160内收集的液体进行清理,提高冷萃装置100的清洁和美观。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排液组件,排液组件设置于壳体110,排液组件分别与出液口150和容纳腔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排液组件,具体而言,壳体110上设有排液组件,排液组件的一端与出液口150连通,排液组件的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从而在制备好冷萃茶后,可以通过排液组件将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排至出液口150,以使用户通过出液口150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100上可以设置有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可以控制排液组件内排液通道的开闭,进而在用户需要接取冷萃茶时,通过按压按键开关以打开排液通道,实现对冷萃茶的接取,在接取完成后,松开按键开关,或再次按压按键开关以关闭排液通道。提高用户使用冷萃装置100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排液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110内,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0外,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能够理解的是,将排液组件设置在壳体110内,能够提高冷萃装置100的美观度。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排液组件包括第一通道171、第二通道和泵体172,其中,第一通道171与容纳腔连通,第二通道与出液口150连通,泵体172分别与第一通道171和第二通道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排液组件包括第一通道171、第二通道和泵体172,具体而言,第一通道171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第一通道171的另一端连接泵体172,以使泵体172在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一通道171将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进行抽取。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泵体172连接,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出液口150连通,从而使得泵体172可以将从容纳腔内抽取的冷萃茶通过第一通道171输送至出液口150,供用户接取。实现冷萃茶独立制备的同时,便于用户饮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泵体172工作,实现冷萃茶从出液口150的排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排液口,排液口设置于杯体120,排液口分别与容纳腔和第一通道171连通,其中,排液口设置于杯体120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排液口,具体而言,杯体120还设置有排液口,容纳腔通过排液口与第一通道171连通,从而实现泵体172通过第一通道171对容纳腔内制备好的冷萃茶的抽取。将排液口设置在杯体120的底部,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通道171的长度,进而降低冷萃装置100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排液口设置在杯体120的底部,能够使得泵体172可以将容纳腔内的全部冷萃茶进行抽取,可以实现冷萃茶的无残留,进而提高容纳腔内的清洁度,防止泵体172无法将容纳腔内的冷萃茶全部抽取,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滋生细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盖体180和多个透气孔190,其中,盖体180与杯体120的敞开端连接,多个透气孔190设置于盖体180,容纳腔通过多个透气孔190与外部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盖体180和多个透气孔190,具体而言,盖体180盖设在杯体120的敞开端,具体地,盖体180与杯体120的敞开端密封连接,冷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从而使得盖体180与杯体120通过密封件实现密封连接,从而保证杯体120的密封性。能够理解的是,盖体180可以打开或关闭容纳腔,以方便待萃取物的取放,且还可以便于对容纳腔进行清洁。通过设置盖体180,还可以防止外部杂质或灰尘自杯体120的杯口进入容纳腔,还可以提高冷萃装置100的美观度。盖体180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90,多个透气孔190与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多个透气孔190,可以有效避免容纳腔内部形成真空,从而可以便于泵体172对容纳腔内的冷萃茶进行抽取,以通过第二通道输送至出液口150,实现用户对冷萃茶的接取。
实施例五: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壳体110包括壳本体111和保温层112,其中,杯体120设置于壳本体111,保温层112设置于壳本体111与杯体12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壳体110包括壳本体111和保温层112,具体而言,杯体120设置在壳本体111内。壳本体111与杯体120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12,从而能够降低杯体120与外界的热交换,提高制冷组件140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和液体的制冷效率,保证冷萃茶的制备口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还可以在保温层112和杯体120之间设置内胆,以进一步降低杯体120与外界的热交换,提高制冷组件140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和液体的制冷效率。在具体应用中,内胆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导热硅脂,制冷组件140可以通过对内胆侧壁进行制冷,以通过内胆实现与杯体120的热交换。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制冷组件14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41和导冷块142,其中,导冷块142的一端设置于杯体120,导冷块142的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141的冷端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制冷组件14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41和导冷块142,具体而言,导冷块142的一端设置在杯体120上,导冷块142的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141的冷端相接触,从而使得从半导体制冷片141冷端散发的冷量经导冷块142,并通过杯体120传递至容纳腔,以实现对容纳腔内待萃取物与液体的制冷,即实现冷萃茶的制备,无需采用冰箱等对待萃取物进行制冷,便于冷萃茶的制备,使得冷萃装置100具有独立制备冷萃茶的功能,增加冷萃装置100的应用场景,提高冷萃装置100的实用性。
在具体应用中,导冷块142可以与杯体120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进而可以提高导冷块142与杯体120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半导体制冷片141冷端产生冷量的有效传递,并能够延长冷萃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体结构还可以便于加工生产,进而降低冷萃装置100的生产成本。
其中,导冷块142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铜、铝等。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散热孔210、散热通道220和散热片230,其中,多个散热孔210设置于壳体110,散热通道220设置于壳体110,散热通道220通过多个散热孔210与外部连通,散热片230位于散热通道220内,散热片230与半导体制冷片141的热端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散热孔210、散热通道220和散热片230,具体而言,在壳体110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10,能够理解的是,多个散热孔210可以对应散热片230设置,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141热端的散热效果。在散热通道220内设置有散热片230,在具体应用中,散热片230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材料,例如铜、铝等,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片230与半导体制冷片141的热端相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将半导体制冷片141热端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230进行散热,防止冷萃装置100局部过热而降低冷萃装置100使用寿命的问题,保证冷萃装置100的有效散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片230与半导体制冷片141之间还可以设置导热硅脂,以进一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141热端的散热效果,延长冷萃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冷萃装置100还包括风机240和进风口250,其中,风机240设置于散热通道220内,进风口250设置于壳体110,进风口250与散热通道22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萃装置100还包括风机240和进风口250,具体而言,在散热通道220内设置有风机240,能够理解的是,冷萃装置100还包括电路组件,电路组件用于驱动风机240工作。通过设置风机240,能够加快半导体制冷片141热端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防止冷萃装置100局部过热而降低冷萃装置100使用寿命的问题。壳体110上还设置有进风口250,进风口250与散热通道220连通,从而可以便于风机240进风,进一步提高半导体制冷片141热端的散热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风机240可以还用轴流风机240,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240,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冷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开盖按键,用户可以通过开盖按键实现盖体180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地,用户可以按压开盖按键,使得盖体180自动弹开,用户可以向容纳部200内放入茶叶,并将盖体180盖设在杯体120上,以封闭容纳腔,且冷萃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锁止件,在关闭盖体180时,锁止件能够将盖体180锁定在关闭位置,以实现盖体180与杯体120敞开端的密封连接,在按压开盖按键时,开盖按键可以推动锁止件,使得锁止件不再对盖体180进行锁定,进而使得盖体180能够打开容纳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杯体设有容纳腔;
超声波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制冷组件用于与所述杯体热交换;
出液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容纳部,至少部分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容纳部通过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杯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
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振子,设置于所述本体上,至少部分所述振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背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朝向所述振子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振子设置,所述振子背离所述本体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翠装置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液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排液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包括:
第一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第二通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液口,设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排液口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排液口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与所述杯体的敞开端连接;
多个透气孔,设置于所述盖体,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多个透气孔与外部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壳本体;
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与所述杯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
导冷块,所述导冷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杯体,所述导冷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壳体;
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通道通过所述多个散热孔与外部连通;
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
CN202110979620.4A 2021-08-25 2021-08-25 冷萃装置 Pending CN115721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9620.4A CN115721157A (zh) 2021-08-25 2021-08-25 冷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9620.4A CN115721157A (zh) 2021-08-25 2021-08-25 冷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1157A true CN11572115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8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9620.4A Pending CN115721157A (zh) 2021-08-25 2021-08-25 冷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11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64432A1 (en) A thermoelectric cooling/heating appliance
WO2020048142A1 (zh) 咖啡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82833U (zh) 烹饪器具
CN115721157A (zh) 冷萃装置
CN106136927B (zh) 烹饪器具
KR102049490B1 (ko) 조리기
CN217408496U (zh) 食物处理机
CN212261110U (zh) 一种恒温酸奶果汁杯
CN214548800U (zh) 烹饪器具
CN211483975U (zh) 多功能料理机
CN115721162A (zh) 冷萃机
CN112113366A (zh) 制冷制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3757928U (zh) 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3248645U (zh) 料理机
CN113907599A (zh) 烹饪装置
CN213248644U (zh) 料理机
CN116965681A (zh) 萃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萃取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10246543U (zh) 机座组件及料理机
CN215077538U (zh) 一种多功能电水壶
CN209846994U (zh) 一种多功能饮品料理机
CN116965672A (zh) 食物处理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3238012U (zh) 制冷制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3882943U (zh) 料理机
JP3476694B2 (ja) 流し台、調理台等の台所設備
CN211883497U (zh) 一种多功能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