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0553A - 温热感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热感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0553A
CN115720553A CN202180045547.1A CN202180045547A CN115720553A CN 115720553 A CN115720553 A CN 115720553A CN 202180045547 A CN202180045547 A CN 202180045547A CN 115720553 A CN115720553 A CN 115720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sensation
sensation
thermal
target
wa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55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坪井广树
坂根裕之
镰田孝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2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98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or indicating devices, e.g. voice simul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的温热感推定部(S230);基于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时的热负荷信息和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的至少一方,将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的温热感范围决定部(S140);以如下方式将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的显示控制部(S150):使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并且在由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由使用者进行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以及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的动作控制部(S170)。

Description

温热感控制系统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20年7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0-123021号,并且将其记载内容通过参照组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热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推定使用者的全身的温热感并基于推定出的温热感来控制空调的空调装置。在该空调装置中,推定出的温热感显示于画面,使用者能够修正该显示的温热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32154号公报
然而,本发明人研究了在使用者用于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时,推定的使用者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系统。目标温热感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目标的温热感。实际温热感是使用者的身体的实际的温热感。在该系统中,以使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接近目标温热感的方式控制用于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的温热器件的动作。根据该系统。使用者能够在设定画面确定实际温热感的同时设定目标温热感。
发明内容
然而,可以想到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包含了实际上通过温热器件无法达到的温热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选择了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中的无法达到的温热感的情况下,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了使用者产生违和感的技术问题。
另外,可以想到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包含了实际上通过温热器件无法调节的身体的部位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使用者对于无法调节温热感的身体的部位设定了目标温热感,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了使用者产生违和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的违和感的温热感控制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
一种温热感控制系统,将使用者用于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并且使用于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温热感的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基于目标温热感而动作,该目标温热感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目标的温热感,该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
温热感推定部,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
温热感范围决定部,该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基于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时的热负荷信息和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的至少一方,将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
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将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于设定画面:使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并且在由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由使用者进行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以及
动作控制部,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由此,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为在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用者能够进行温热感的设定。由此,在使用者将目标温热感设定为任意的温热感时,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的违和感。
另外,根据另一观点,
一种温热感控制系统,将使用者用于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并且使用于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温热感的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基于目标温热感而动作,该目标温热感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目标的温热感,该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
设定部位决定部,该设定部位决定部基于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而将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
温热感推定部,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
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使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并且对于由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由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无法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以及
动作控制部,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由此,以使用者能够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温热感的多个部位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以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无法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温热感的部位无法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由此,当使用者对于任意的身体的部位设定目标温热感时,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的违和感。
此外,在各结构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温热感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夏季通过多个温热器件来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在冬季通过多个温热器件来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显示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部和传感器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安装空调装置,并且没有安装脚边加热器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安装空调装置和脚边加热器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安装空调装置和脚边加热器而没有安装座椅空调装置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安装空调装置、座椅空调装置以及座椅加热器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夏日条件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酷暑条件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2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冬日条件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极寒条件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移动前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移动后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移动前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7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移动后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1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设定画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9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9中的乘员图标的图。
图21是表示图19中的多个操作区的图。
图22是与图19为相同设定画面且用于说明使用者对操作区进行的操作的图。
图23是表示相对于图22所示的设定画面,使用者操作了操作区后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24是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部和传感器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能够由IR传感器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能够由多个温热器件进行使用者的温热感的调整的部位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28是第八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部和传感器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设定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间,对于彼此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温热感控制系统1搭载于车辆。温热感控制系统1在显示装置显示用于供使用者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并且基于目标温热感使多个温热器件10动作。温热感是人感受到的热、冷的感觉。温热感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温热器件10、系统控制部20、显示装置30、IR传感器40以及多个传感器50。
多个温热器件10安装于车辆。多个温热器件10通过对就座于座椅的使用者给予温热或者冷热而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多个温度器件10能够分别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仅一个部位的温热感或者多个部位的温热感。作为多个温热器件10的例子,可列举空调装置11、座椅空调装置12、颈部冷风装置13、颈部加热器14、座椅加热器15以及脚边加热器16。
空调装置11设置于车室内中的与前座相比的车辆前方侧。空调装置11从设置于车室内的多个吹出口吹出空调装置11生成的空调风。多个吹出口包含设置于仪表面板的上部的面部吹出口、设置于仪表面板的下部的脚部吹出口以及设置于顶棚的顶棚吹出口等。
座椅空调装置12设置于供使用者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坐垫。座椅空调装置12通过座椅空调装置12所具备的送风机的动作而形成吸入座椅的吸入风。
颈部冷风装置13和颈部加热器14设置于座椅中的座椅靠背的上部。颈部冷风装置13和颈部加热器14所设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就座于座椅的使用者的肩的位置。座椅加热器15设置于使用者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坐垫、扶手以及脚凳。脚边加热器16设置于仪表面板的下部。
如图2所示,在夏季,空调装置11通过顶棚吹出口所吹出的冷风C1和从面部吹出口吹出的冷风C2中的至少一方而向使用者的头部、颈部、胸部供给冷热。座椅空调装置12通过吸入由空调装置11冷却后的车室内的空气的吸入风C3、C4而向使用者的背部、大腿部供给冷热。颈部冷风装置13通过向使用者的颈部提供冷风C5而向使用者的颈部供给冷热。
如图3所示,在冬季,空调装置11通过从面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H1而向使用者的头部、颈部、胸部供给温热。空调装置11通过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H2而向使用者的脚部供给温热。颈部加热器14通过朝向使用者的颈部放出的辐射热H3而向使用者的颈部供给温热。座椅加热器15通过向使用者热传递的热量H4、H5、H6而向使用者的大腿部、背部、小腿部供给温热。脚边加热器16通过朝向使用者的脚边(即,小腿部)放出的辐射热H7而向使用者的小腿部供给温热。
这样,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动作,能够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温热感。
系统控制部20使表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的设定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30,该设定画面是用于设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系统控制部20以使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温热感接近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接近的方式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各自的动作。系统控制部20基于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多个部位的各自的目标温热感以及对于多个部位的各自的热负荷来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各自的动作。
系统控制部20配置于车室内中的仪表面板的内侧。系统控制部20由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此外,系统控制部20的存储器由非瞬态且实体性的记录介质构成。系统控制部20由空调装置11的控制装置构成。
显示装置30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30是在显示面板上叠加配置有输入部的作为显示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显示装置30显示上述的设定画面。设定画面是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图像。显示装置30从系统控制部20被输入显示信息。另外,显示装置30向系统控制部20输出输入信息。显示装置30设置于车辆的仪表面板。显示装置30能够从仪表面板拆卸并使用。
IR传感器40用于推定使用者的温热感。IR传感器40能够通过检测从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分别放射出的红外线来检测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表面温度。作为IR传感器40,检测方式使用热电堆方式,但可以使用其他检测方式。
IR传感器40具有检测部41和传感器控制部42。检测部41检测从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分别放出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部42使用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来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传感器控制部42由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此外,传感器控制部42的存储器由非瞬态且实体性的存储介质构成。
多个传感器50被用于检测热负荷。多个传感器50包含内气温度传感器51、外气温度传感器52、日照量传感器53、湿度传感器54。内气温度传感器51检测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即检测内气温度。外气温度传感器52检测车室外的空气的温度,即检测外气温度。日照量传感器53检测车室内的日照量。湿度传感器54检测车室内的空气的湿度。多个传感器50的各自的检测结果被输入系统控制部20。
接着,对于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显示面板的设定画面进行说明。显示面板是显示装置30中的显示图像的部分。设定画面是显示于显示面板的图像。
如图4所示,设定画面31包含多个部位名称32、多个温热感计33、多个实际温热感条34以及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对于一个部位名称32,配置有一个温热感计33、一个实际温热感条34以及一个目标温热感条35。
多个部位名称32是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名称。多个部位名称32包含表示身体的头部的头32a、表示身体的颈部的颈32b、表示身体的胸部的胸32c、表示身体的背部的背32d、表示身体的大腿部的大腿32e、表示身体的小腿部的小腿32f以及表示身体的脚部的脚32g。
多个温热感计33分别是显示身体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的区域。多个温热感计33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多个温热感计33包含头部的温热感计33a、颈部的温热感计33b、胸部的温热感计33c、背部的温热感计33d、大腿部的温热感计33e、小腿部的温热感计33f以及脚部的温热感计33g。这些温热感计33在从上向下的方向上按照此记载的顺序配置。
多个温热感计33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各温热感计33中,九个格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图4中,九个格子中的左端的格子标注了“冷”的字样,九个格子中的右端的格子标注了“热”的字样。九个格子从左起按序表示“冷”、“微冷”、“凉”、“微凉”、“舒适”、“微暖”、“暖”、“微热”以及“热”的温热感。位于中央的“舒适”的刻度表示既不热也不冷的温热感。虽然在图4中并未表示,但是各个温热感由不同的颜色表示。
多个实际温热感条34分别重叠地显示于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在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的实际温热感条34的位置表示各部位当前的实际温热感。
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分别重叠地显示于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在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表示各部位的目标温热感。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分别是使用者操作的操作区。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分别通过使用者触摸显示面板的表面而被使用者操作。
接着,对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根据图5的流程图而进行在设定画面31显示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并且根据目标温热感使多个温热器件10动作的控制。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根据多个温热器件10的各自的能力来变更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的各自的可设定范围。图5中表示的步骤与实现各种功能的功能部对应。这在其他图中也同样。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0中,系统控制部20通过读取存储于系统控制部20的存储器的安装信息来获取安装信息。安装信息是安装于车辆的多个温热器件10的信息。安装信息包括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的信息。能力的信息是指温热器件10能够对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每一个提供的温热感的程度的信息。
接着,在步骤S110中,系统控制部20获取关于热负荷的热负荷信息。热负荷是为了使使用者的温热感成为目标温热感所需的热量。热负荷信息包含外气温度、日照量、内气温度的信息。系统控制部20分别获取外气温度传感器52、日照量传感器53、内气温度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作为热负荷信息。此外,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传感器来获取外气温度、日照量、内气温度的检测结果。
而且,热负荷信息包含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信息。作为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信息,例如可列举空调装置11的吹出风的风量、温度、风向的信息。此外,热负荷信息包含推定实际温热感用的IR传感器40的检测结果。
接着,在步骤S120中,系统控制部20将在步骤S110获取到的热负荷信息向传感器控制部42发送。
另一方面,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10中获取IR传感器40的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
接着,在步骤S220中,传感器控制部42从系统控制部20接收热负荷信息。
接着,在步骤S230中,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的推定。即,传感器控制部42基于热负荷信息和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来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推定的多个部位是预先设定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大腿部、小腿部、脚部。
接着,在步骤S240中,传感器控制部42向系统控制部20发送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
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30接收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
接着,在步骤S140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安装信息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0基于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而将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
接着,在步骤S150中,系统控制部20发送设定画面31的画面生成信息,以在设定画面31显示目标温热感和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并且显示能够在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内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该步骤S150相当于使设定画面31显示的显示控制部。由此,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无法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达到的温热感被显示成,使使用者识别无法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例如,温热感计33中的无法达到的温热感变灰。
接着,在步骤S160中,系统控制部20接收从显示装置30输出的各部位的目标温热感。即,系统控制部20获取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31的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的各自的位置信息。
接着,在步骤S170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在步骤S230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和多个目标温热感条35各自的位置而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系统控制部20以使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接近对应的目标温热感条35所表示的目标温热感的方式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
(没有安装脚边加热器16的情况)
图6表示多个温热器件10中包含空调装置11而没有包含脚边加热器16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31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仅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脚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无法作出各温热感计33e、33f、33g中的图6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温热感。图6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是相比“舒适”靠近“热”侧的四个方格,即“微暖”、“暖”、“微热”、“热”。
在该情况下,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脚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和冷风,能够作出各温热感计33e、33f、33g中的图6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温热感。图6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是“舒适”、“微凉”、“凉”、“微冷”、“冷”。
因此,在步骤S140中,基于安装于车辆的空调装置11的能力的信息作为安装信息来判断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并且,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各温热感计33e、33f、33g中的从“舒适”到“冷”的范围。
其结果是,在设定画面31中,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温热感计33e、33f、33g显示为能够在温热感计33中的“舒适”到“冷”的范围内设定目标温热感。温热感计中的相比中央的位置靠近“热”侧的范围变灰。变灰是指由于项目不在操作的对象内,因此以灰色显示该项目的状态。
(安装了脚边加热器16的情况)
图7表示多个温热器件10中包含空调装置11和脚边加热器16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31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通过来自脚边加热器16的辐射热,能够作出各温热感计33e、33f、33g中的由图7中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温热感。图7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与图6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相同。
另外,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脚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和冷风,能够作出各温热感计33e、33f、33g中的图7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温热感。图7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与图6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相同。
因此,在步骤S140中,基于安装于车辆的空调装置11和脚边加热器16的各自的能力的信息作为安装信息来判断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并且,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e的全部范围。
其结果是,在设定画面31中,大腿部、小腿部、脚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温热感计33e、33f、33g显示为能够在温热感计33的全部范围内设定目标温热感。
(没有安装座椅空调装置12的情况)
图8表示多个温热器件10中包含空调装置11和座椅加热器15而没有包含座椅空调装置12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31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作为背部的温热感,无法作出温热感计33d中的图8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图8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是相比“舒适”靠近“冷”侧的四个方格,即“微凉”、“凉”、“微冷”、“冷”。
在该情况下,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或者冷风和座椅加热器15的发热,能够作出温热感计33d中的图8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背的温热感。图8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是从“舒适”到“热”的范围的方格。
因此,在步骤S140中,基于安装于车辆的空调装置11和座椅加热器15的各自的能力的信息作为安装信息来判断背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并且,背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舒适”到“热”的范围。
其结果是,在设定画面31中,背部的温热感计33d显示为能够在从“舒适”到“热”的范围进行设定。温热感计中的相比“舒适”靠近“冷”侧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变灰。
(安装了座椅空调装置12的情况)
图9表示多个温热器件10中包含空调装置11、座椅加热器15以及座椅空调装置12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31。在该情况下,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冷风和座椅空调装置12形成的座椅靠背的吸入风,能够作出温热感计33d中的图9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背部的温热感。图9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是与图8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方格相同。
另外,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暖风和座椅加热器15的发热,能够作出温热感计33d中的图8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的温热感作为背的温热感。图9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与图8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的方格相同。
因此,在步骤S140中,基于安装于车辆的空调装置11、座椅空调装置12以及座椅加热器15的各自的能力的信息作为安装信息来判断背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并且,背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d的全部范围。其结果是,在设定画面31中,背部的温热感计33d显示为能够在温热感计33d的全部范围内设定目标温热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30中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40中基于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而将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50中发送设定画面31的画面生成信息。由此,系统控制部20使目标温热感和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31,并且以在步骤S140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用者进行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的方式使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于设定画面31。即,系统控制部20将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中的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作为使用者能够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范围并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31。系统控制部20将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中的无法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作为使用者无法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范围并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31。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70中基于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和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31的身体的多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来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
由此,仅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中的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作为使用者能够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范围而显示。即,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为由多个温热器件10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用者能够进行温热感的设定。由此,能够抑制当使用者将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中的任一的温度设定为目标温热感时,使用者感到设定的温热感无论何时无法实现的违和感。
此外,步骤S230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温热感推定部。步骤S140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温热感范围决定部。步骤S150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显示控制部。步骤S170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动作控制部。
(第二实施方式)
在外气温度比规定温度高的夏日条件下,对于制冷的热负荷较大。因此,在被安装的多个温热器件10中,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有无法达到温热感计33中的“冷”侧的温热感的情况。另外,在外气温度较低的冬日条件下,对于制热的热负荷较大。因此,在被安装的多个温热器件10中,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有无法达到温热感计33中的“热”侧的温热感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步骤S140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热负荷信息来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作为热负荷信息,使用外气温度传感器52、日照量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即,作为热负荷信息,使用外气温度、日照量的热负荷的信息。系统控制部20计算出外气温度、日照量的热负荷。热负荷的单位为W/m2。系统控制部20基于计算出的热负荷,将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此外,图5的控制处理中的除了步骤S140以外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以下对安装了空调装置11、座椅空调装置12、颈部冷风装置13、颈部加热器14、座椅加热器15以及脚边加热器16作为多个温热器件10的情况进行说明。
例如,在外气温度、日照量的热负荷比第一规定量大且比第二规定量小的情况下,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凉”到“热”的范围。其结果是,如图10所示,在设定画面31中,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图10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内的“冷”、“微冷”的方格变灰。多个温热感计33中的图10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从“凉”到“热”的范围的方格显示为能够进行设定。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外气温度、日照量的热负荷比第二规定量大的酷暑条件的情况下,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舒适”到“热”的范围。其结果是,如图11所示,在设定画面31中,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图11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内的“冷”、“微冷”、“凉”、“微凉”的方格变灰。多个温热感计33中的图11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从“舒适”到“热”的范围的方格显示为能够进行设定。
此外,在此,系统控制部20使用外气温度和日照量这双方作为热负荷信息。然而,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仅使用外气温度和日照量中的外气温度作为热负荷信息。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外气温度比第一规定温度低且比相比第一规定温度低温的第二规定温度高的冬日条件的情况下,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冷”到“凉”的范围。其结果是,如图12所示,在设定画面31中,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图12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内的“热”、“微热”的范围变灰。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计33中的图12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从“冷”到“凉”的范围的范围显示为能够进行设定。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在外气温度比第二规定温度低的极寒条件的情况下,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被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冷”到“舒适”的范围。其结果是,如图13所示,在设定画面31中,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图13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内的“热”、“微热”、“凉”、“微凉”的范围变灰。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计33中的图13中的除了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以外,从“冷”到“舒适”的范围的方格显示为能够进行设定。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40基于热负荷信息将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因此,仅各部位的温热感计33中的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作为使用者能够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范围而显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热负荷信息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然而,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基于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和热负荷信息来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温热器件10包含空调装置11而不包含颈部冷风装置13和颈部加热器14。因此,仅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空调风来调节使用者的身体中的彼此接近的头部、颈部以及胸部的温热感。即,头部、颈部以及胸部的温热感由通用的温热器件进行调节。因此,不能够独立地调节头部、颈部以及胸部的温热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图5所示的控制处理。图14表示与在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图12的设定画面31相同的冬日条件下的设定画面31。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系统控制部20基于热负荷信息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其结果是,多个温热感计33的每一个中的图14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内的“热”、“微热”的范围变灰。
在冬日条件下,如图14的箭头那样,有由使用者使头部的温热感计33a上的目标温热感条35从温热感计33a的“舒适”的位置向“冷”的位置移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执行图5的步骤S170,空调装置11根据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而动作。具体而言,冷风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朝向就座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吹出。通过该冷风,在接近头部的颈部、胸部,能够达到的温热感被限制于从“冷”到“舒适”的范围,无法作出“微暖”、“暖”的温热感。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了的情况下,在图5的步骤S140中,基于对于颈部、胸部的热负荷信息来决定颈部、胸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此时,作为对于颈部、胸部的热负荷信息,除了外气温度以外,还使用与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移动至“冷”的位置后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对应的空调装置11的动作信息。该动作信息包含空调装置11的吹出模式、吹出风的风量、吹出风的温度、吹出风的方向的信息。系统控制部20根据这些信息推定赋予颈部的影响。系统控制部20基于推定的影响将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舒适”到“冷”的范围。其他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由此,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变灰的范围被变更。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前,如图14所示,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热”、“微热”的方格变灰。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后,如图15所示,除了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热”、“微热”的方格以外,“凉”、“微凉”的方格也变灰。
进一步,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有位于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后变灰的范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50中使设定画面31显示为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位于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变灰的范围之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140中,系统控制部20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决定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此时,系统控制部20使用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进行动作的空调装置11的动作信息来决定。由此,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了的情况下,仅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作为使用者能够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范围而显示。因此,在使用者变更了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该变更后的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法独立地调节头部、颈部、胸部的温热感。因此,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了的情况下,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受到限制。然而,在能够独立地调节头部、颈部、胸部各自的温热感的情况下,即使头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也不受到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相当于由使用者变更目标温热感的一个部位。颈部、胸部相当于通过与使用者的身体中预先设定的多个部位中的其中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头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颈部或者胸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了的情况下,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头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受到限制。在该情况下,颈部或者胸部相当于一个部位。头部相当于其他部位。另外,在通过通用的温热器件调节大腿部、小腿部、脚部的温热感的情况下,也能应用本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如图14、图15那样移动了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40中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决定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此时,系统控制部20使用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而动作的空调装置11的动作信息来决定。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如图14、图15那样移动了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40中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决定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此时,系统控制部20使用头部、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于头部、颈部、胸部能够作出的温热感的范围的信息来决定。相对于头部、颈部、胸部能够作出的温热感的范围根据安装的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而决定。温热感的范围的信息存储于系统控制部20的存储器。系统控制部20将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与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对应设定的颈部、胸部各自的温热感的范围。
例如,当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位于温热感计33a的“冷”时,相对于颈部、胸部能够作出的温热感的范围是温热感计33b、33c的从“舒适”到“冷”的范围。在该情况下,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至温热感计33a的“冷”的位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基于该温热感的范围将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决定为温热感计33中的从“舒适”到“冷”的范围。其他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此,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b、33c中的变灰的范围从图14变为图15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了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来变更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然而,也可以是,设置于显示装置30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根据头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变更颈部、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在该情况下,除了系统控制部20以外,设置于显示装置30的未图示的控制部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的决定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的显示。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多个温热器件10包含空调装置11而不包含颈部冷风装置13和颈部加热器14。因此,仅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空调风来调节头部、颈部以及胸部的温热感。即,头部、颈部以及胸部的温热感由通用的温热器件进行调节。
图16表示与在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图15的设定画面31相同的冬日条件下的设定画面31。如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基于热负荷信息,具体而言,基于冬日的外气温和冷风朝向头部吹出的信息来决定头部、颈部以及胸部各自的可设定范围。其结果是,在头部、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a、33b、33c中,相比中央的“舒适”靠近“热”侧四个方格(即,“微暖”、“暖”、“微热”、“热”)变灰。
图17表示在图16所示的设定画面31中,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从胸部温热感计33c的“舒适”的位置移动至在图16中变灰的“暖”的位置时的设定画面31。基本上,在使用者使目标温热感条35移动至温热感计33中的变灰的范围的情况下,温热感计33中的目标温热感条35所处的部分仍维持变灰。但是,有通过将头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范围相比“微冷”限制在“热”侧而胸部能够达到“暖”的温热感的情况。
因此,系统控制部20在图5的步骤S140中,通过变更头部、颈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来判断能否达到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变更后的位置处的温热感。
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0根据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预先提供相对于热负荷的各种大小的胸部处的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达到的范围的信息。进一步,系统控制部20预先提供当目标温热感条35位于胸部处的可设定范围中的任意的位置时,为了能够达到该位置处的温热感的头部、颈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的信息。系统控制部20基于这些信息、当前的热负荷信息、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信息、头部、颈部各自的当前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来进行判断。
然后,系统控制部20在判断为能够达到的情况下,以达到胸部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处的温热感的方式决定头部、颈部、胸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图5的步骤S150中发送设定画面31的画面生成信息。此时,在头部、颈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位于头部、颈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之外的情况下,使该目标温热感条位于可设定范围内。
由此,如图17所示,头部、颈部、胸部各自的温热感计33a、33b、33c中的“冷”、“微冷”变灰。头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强制地向温热感计33a的“凉”的位置移动。头部、颈部、胸部的温热感计33a、33b、33c中的“微暖”、“暖”变更为能够设定的显示。因此,在使用者变更了胸部的目标温热感条35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该变更后的头部、颈部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胸部相当于由使用者变更了目标温热感的一个部位。头部、颈部相当于通过与使用者的身体中预先设定的多个部位中的其中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胸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头部的目标温热感变更了的情况下,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胸部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受到限制。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温热感计33中的目标温热感的不可设定范围变灰。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目标温热感的不可设定范围不显示于设定画面31。
图18表示作为多个温热感计33中的一个的背部的温热感计33d。温热感计33是设定画面31中的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的显示区域。温热感计33的整体的横向的长度预先被设定。温热感计33的整体的横向的长度与在步骤S140决定的可设定范围无关,是恒定的。
在步骤S140中,假定“冷”、“微冷”、“凉”、“微凉”被决定为可设定范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在图5的步骤S150中,以使被决定为可设定范围的四个温热感的方格遍及背部的温热感计33d的整体显示的方式变更一个方格331的长度,并且发送画面生成信息。
由此,在设定画面31的背部的温热感计33d显示有作为可设定范围的四个方格。在背部的温热感计33d不显示不可设定范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画面31中的多个温热感计33各自的大小被预先设定。系统控制部20在图5的步骤S150中使在步骤S140决定的可设定范围遍及温热感计33的整体地显示。由此,能够不显示目标温热感的不可设定范围就使使用者理解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6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画面3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设定画面61显示有乘员图标62和多个操作区63。多个操作区63的各自的一部分与乘员图标62重叠。
图20表示图19中的乘员图标62。乘员图标62是设定画面61中的显示推定的实际温热感的区域。成员图标62是就座姿势的乘员的侧视图。对于乘员图标62的多个部位的每一个分别显示实际温热感。多个部位是将就座姿势的乘员的身体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部位。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例如由与实际温热感的种类对应的颜色表示。在图19中表示从上朝下按序表示排列的头部、上半身、下半身以及脚部的四个部位的实际温热感。
图21表示图19中的多个操作区63。多个操作区63是设定画面61中的显示目标温热感的区域。多个操作区63与能够由多个温热器件10调节温热感的部位对应地表示。在图19、图21中,作为多个操作区63,显示头部的操作区63a、上半身的操作区63b、下半身的操作区63c以及脚部的操作区63d。头部的操作区63a是用于设定头部的目标温热感的操作区。上半身的操作区63b是用于设定上半身的目标温热感的操作区。下半身的操作区63c是用于设定上半身的目标温热感的操作区。脚部的操作区63d是用于设定脚部的目标温热感的操作区。
各操作区63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各操作区63与乘员图标62中的对应于各操作区63的部位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各操作区63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乘员图标62中的对应于各操作区63的部位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例如,头部的操作区63a相对于乘员图标62的头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
各操作区63划分为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分别附有彼此不同的颜色。多个区域的各自的温热感通过颜色被目视确认。在图19、图21中,代替颜色,在各区域标注“-2”、“-1”、“0”、“1”、“2”。“0”意味着舒适的温热感。“+1”意味着相比“0”靠近热侧的温热感。“+2”表示相比“+1”靠近热侧的温热感。“-1”意味着相比“0”靠近冷侧的温热感。“-2”意味着相比“-1”靠近冷侧的温热感。
如图21中的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所示,各操作区63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各操作区63以各操作区63中的希望的目标温热感的区域与乘员图标62重叠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由此,设定目标温热感。
例如,在使头部的目标温热感向比当前的温热感凉的温热感变更的情况下,使用者用手指触摸图22所示的头部的操作区63a中的由粗实线所示的“-1”的区域。在该状态下,如图23所示,使用者以使头部的操作区63a中的“-1”的区域位于乘员图标62的头部的方式使头部的操作区63a滑动。由此,头部的目标温热感被设定为“-1”。以使头部的温热感接近“-1”的温热感的方式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其结果是,使用者的头部变凉。
另外,例如在使下半身的目标温热感相比当前的温热感向暖侧变更的情况下,使用者用手指触摸图22所示的下半身的操作区63c中的由粗实线所示的“+1”的区域。在该状态下,如图23所示,使用者以使下半身的操作区63c中的“+1”的区域位于乘员图标62的大腿部的方式使下半身的操作区63c滑动。由此,下半身的目标温热感被设定为“+1”。以使下半身的温热感接近“+1”的温热感的方式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其结果是,使用者的下半身变暖。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温热感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温热器件10、系统控制部20、显示装置30、IR传感器40以及多个传感器50。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如下的控制:根据图24的流程图使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61,并且使多个温热器件10根据目标温热感进行动作。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根据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自动地变更作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对象的身体的部位,并且使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61。在图24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5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符号。
具体而言,在步骤S100中,系统控制部20获取安装信息。接着,在步骤S101中,系统控制部20决定推定部位。在推定部位的决定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在步骤S100获取到的安装信息和在使用IR传感器40的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的步骤S230中的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信息来决定推定实际温热感的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同样,安装信息包含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所作用的身体的部位的信息。安装信息包含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的信息。另外,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信息被预先存储于系统控制部20的存储器。作为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信息,例如可列举检测部41能够检测的身体的部位的信息。
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和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进行比较。然后,系统控制部20将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即与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实际温热感的推定部位。进一步,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即与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不通用的部位也决定为实际温热感的推定部位。
接着,在步骤S102中,系统控制部20决定操作区63的显示部位。操作区63的显示部位是与显示于设定画面61的操作区63对应的身体的部位。即,操作区63的显示部位是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身体的部位。在显示部位的决定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在步骤S100获取到的安装信息和在使用IR传感器40的检测器41的检测结果的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信息来决定。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即与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作为显示部位。
接着,在步骤S110中,系统控制部20获取热负荷信息。接着,在步骤S121中,系统控制部20向传感器控制部42发送热负荷信息和在步骤S101决定的推定部位。
另一方面,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10获取IR传感器40的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
接着,在步骤S221中,传感器控制部42接收来自系统控制部20的热负荷信息和在步骤S101决定的推定部位。
接着,在步骤S230中,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的推定。即,传感器控制部42基于热负荷信息和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来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此时,被推定实际温热感的多个部位是在步骤S101中决定出的推定部位。
接着,在步骤S240中,传感器控制部42向系统控制部20发送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
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30中接收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
接着,在步骤S140中,系统控制部20基于安装信息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此时,在通过步骤S102决定出的显示部位中,决定多个操作区63各自的可设定范围。
接着,在步骤S150中,系统控制部20发送设定画面61的画面生成信息,以与决定出的多个显示部位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地显示多个操作区63。
接着,在步骤S160中,系统控制部20发送从显示装置30输出的各部位的目标温热感。接着,在步骤S170中,系统控制部20根据多个操作区63指示的温热感而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
图25表示IR传感器40安装于车辆的情况,该IR传感器40能够进行红外线的检测的身体的部位为头部、肩部、腹部、大腿部、小腿部以及脚部这六个部位。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是头部、肩部、腹部、大腿部、小腿部以及脚部这六个部位。此处所说的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是指能够对各部位分别进行推定的部位,即在上下方向上分隔身体的部位的数量最多时的部位。相对于设定画面61的乘员图标62,能够显示六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
另外,图26表示安装空调装置11和座椅空调装置12作为多个温热器件1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夏季,通过从空调装置11的面部吹出口吹出的冷风C2和由座椅空调装置12吸入座椅靠背、坐垫的吸入风C3、C4而向使用者供给冷热。因此,在图26所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是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这里所说的能够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是指能够独立地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不稳,并且是在上下方向上分割身体的部位的数量成为最多时的部位。
在图25、图26所示的情况下,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由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即与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是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因此,在图25、图26所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101中,推定部位被决定为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在图25所示的情况下,传感器控制部42能够使用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分别推定肩部和腹部各自的实际温热感。然而,在图26所示的情况下,多个温热器件10无法分别调节肩部和腹部各自的温热感。因此,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肩部和腹部,将合并了肩部和腹部的上半身这一个部位决定为推定部位。
同样,在步骤S102中,显示部位被决定为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在步骤S230中,推定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在步骤S150中,发送画面生成信息,以显示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各自的操作区63,并且显示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这三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
其结果是,在图27所示的设定画面61,以与实际温热感的种类对应的颜色显示乘员图标62的头部、上半身、大腿部各自的实际温热感。进一步,如图27所示,在设定画面61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与乘员图标62的头部、上半身、大腿部分别对应的位置显示有头部的操作区63a、上半身的操作区63b以及大腿部的操作区63e。设定画面61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与乘员图标62的小腿部和脚部相同的位置变灰。即,不显示与小腿部和足部对应的操作区。
这样,多个操作区63各自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对应的多个实际温热感各自的上下方向上的显示位置对齐。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决定乘员图标62的头部、上半身、大腿部各自的实际温热感的同时设定头部、上半身、大腿部各自的目标温热感。
在此,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图25、图26所示的情况下,在设定画面61分别在乘员图标62的六个部位显示实际温热感。进一步,与乘员图标62的六个部位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地显示多个操作区63。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会误解能够对于小腿部、脚部分别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因此,在使用者对小腿部、脚部各自的操作区63进行操作而使用者对于小腿部、足部分别设定了目标温热感时,使用者会产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设定的目标温热感的违和感。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定画面61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与乘员图标62的小腿部和脚部相同的位置不显示操作区。即,在多个操作区63如以下这样显示: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在步骤S102中被决定为显示部位的头部、上半身、大腿部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并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在步骤S102中被决定为显示部位以外的小腿部的脚部,不能够进行单独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对于小腿部和脚部分别设定的目标温热感的违和感。
此外,在图26所示的情况下,在向车辆追加了能够相对于小腿部独立地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温热器件作为温热器件10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定画面61中的与乘员图标62的小腿部对应的位置显示操作区63。
另外,在步骤S101中,将能够进行上述的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六个部位中的作为与能够进行上述的温热感的调节的三个部位不通用的部位的小腿部和脚部也决定为推定部位。在步骤S230中,推定小腿部和脚部的实际温热感。在步骤S150中,发送画面生成信息,以显示小腿部和脚部的实际温热感。其结果是,在图27所示的设定画面61中,显示乘员图标62的小腿部和脚部的实际温热感。在此,小腿部和脚部的彼此相邻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被推定为一个部位的实际温热感并进行显示。然而,小腿部和脚部的彼此相邻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也可以被推定为不同部位的实际温热感而进行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在使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61时,每次均进行步骤S101的推定部位的决定和步骤S102的显示部位的决定。然而,在温热器件追加或者删除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0和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步骤S101、步骤S102即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02汇总基于多个温热器件10各自的能力而将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决定为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身体的部位。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150中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50中发送设定画面61的画面生成信息。由此,系统控制部20使在步骤S230中推定出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61。此时,系统控制部20以相对于在步骤S102决定的身体的部位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并且相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在步骤S102决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的部位不能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70中根据在步骤S230中推定出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和显示于显示装置30的设定画面61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来控制多个温热器件10的动作。
由此,以能够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能够调节温热感的部位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以无法对于使用者的身体中的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无法调节温热感的部位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由此,在使用者对于任意的身体的部位设定目标温热感时,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设定的目标温热感的违和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步骤S101中,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即与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实际温热感的推定部位。在步骤S102中,系统控制部20将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即与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身体的部位。在步骤S230中,传感器控制部42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在步骤S101决定出的推定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
由此,即使在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的数量和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相对于身体的相同部位显示。另外,即使在能够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一个部位的范围和能够进行与之对应的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一个部位的范围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相对于身体的相同部位显示。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对于身体的任意的部位决定实际温热感的同时设定目标温热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步骤S101中,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即与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不通用的部位也决定为实际温热感的推定部位。在步骤S150中,系统控制部20使该不通用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61。这样,如果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则也可以使不通用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61。
此外,步骤S102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设定部位决定部。步骤S101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推定部位决定部。
(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控制部42执行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0所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在图28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5的流程图和图24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符号。
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00中获取安装信息。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03中向传感器控制部42发送安装信息。接着,系统控制部20按序进行步骤S110、S120。
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00中接收安装信息。接着,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01中决定推定部位。步骤S201与图24的步骤S101为相同内容。接着,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02中决定显示部位。步骤S202与步骤S102为相同内容。接着,传感器控制部42按需进行步骤S210、S220、S230。在步骤S230中,被推定实际温热感的多个部位是在步骤S201中决定出的推定部位。
随后,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31中基于安装信息决定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此时,在步骤S202中决定出的显示部位中,决定多个操作区63的可设定范围。步骤S23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40为相同内容。步骤S231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40为相同内容。步骤S231相当于温热感控制系统所具备的温热感范围决定部。
接着,传感器控制部42在步骤S241中向系统控制部20发送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在步骤S202决定的显示部位以及在步骤S231决定的可设定范围。
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131中接收在步骤S230推定出的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在步骤S202决定的显示部位以及在步骤S231决定的可设定范围。随后,系统控制部20与第七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步骤S150、S160、S170。
温热感控制系统1的其他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设定画面61中的与乘员图标62的小腿部和脚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变灰。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在设定画面61中的与乘员图标62的下半身在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显示有一个操作区63f。
在图26所示的情况下,小腿部和脚部是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无法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大腿部是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这样,将无法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和能够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合并而成为一个部位。也可以对于合并后的一个部位显示一个操作区。即,也可以扩大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无法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调节温热感的部位也不能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即,系统控制部20以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在步骤S102决定出的身体的多个部位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并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在步骤S102决定的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外的部位不能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因此,能够获得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第一实施方式等中,IR传感器40的传感器控制部42进行图5的步骤S230的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然而,也可以由系统控制部20进行该实际温热感的推定。在该情况下,IR传感器40向系统控制部20发送检测结果。系统控制部20基于被发送的检测结果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
(2)在第一实施方式等中,多个温热感计33显示于设定画面31。然而,也可以是仅与全身对应的一个温热感计33显示于设定画面31。即,也可以是,相对于全身的一个实际温热感、目标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31。
(3)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中,系统控制部20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即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与在步骤S230中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然而,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与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在步骤S230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部位无关地将身体的多个部位中的能够通过多个温热器件10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部位决定为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的身体的部位。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对于任意的身体的部位设定了目标温热感时,能够抑制使用者产生无论何时都无法实现设定的目标温热感的违和感。
(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温热器件有多个。然而,温热感控制系统1所具备的温热器件也可以仅有一个。
(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温热感控制系统1搭载于车辆。然而,温热感控制系统1也可以设定于除了车辆以外的场所。
(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推定使用者的温热感,使用IR传感器40。然而,为了推定使用者的温热感,也可以使用检测与使用者的温热感相关的信息的其他传感器。
(7)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包含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非彼此没有关系,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进行适当地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确表示是必须的情况以及被认为在原理上明显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并不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数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确表示为必须的情况和在原理上明显被限定为指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指定的数。尤其是,在对于某个量例示了多个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附记的情况和在原理上明显不可能的情况之外,也可以采用这多个值之间的值。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确表示的情况和在原理上被限定于指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之外,并没有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8)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外气温度传感器52获取外气温度,但是也可以从车辆的外部的服务器或者接收外气温度。或者,从车辆的外部的伺服器或云取得与外气温度相关的关联信息,从取得的关联信息推定外气温度。此外,这在获取除了外气温度以外的外部环境信息作为热负荷信息的情况下也同样。
(9)本发明中记载的控制部及其手法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构成被编程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来提供,该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由计算机程序具体化了的一个至多个功能。或者,本发明中记载的控制部及其手法也可以通过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由一个以上的专用硬件逻辑电路构成处理器来提供。或者,本发明中记载的控制部及其手法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由将被编程为执行一个至多个功能的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与由一个以上的硬件逻辑电路构成的处理器进行组合而构成。另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作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被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非瞬态的实体存储介质。
(总结)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温热感推定部,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温热感范围决定部,该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以及动作控制部,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基于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时的热负荷信息和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的至少一方,将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将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于设定画面:在由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由使用者进行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对于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决定温热感的范围。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显示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使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和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并且在由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温热感的范围中使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如第二观点那样,优选的是,对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分别显示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在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根据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来决定多个部位中的通过与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由此,在使用者变更了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情况下,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该变更后的其他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另外,根据第四观点,在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温热感范围决定部使用根据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进行动作的、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中的调节一个部位的温热感的温热器件的动作信息来决定其他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由此,在使用者变更了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情况下,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该变更后的其他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另外,根据第五观点,在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并且在通过变更多个部位中的通过与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处的目标温热感的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从而能够达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的情况下,温热感范围决定部以达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目标温热感的方式决定其他部位处的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由此,在使用者变更了一个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情况下,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该变更后的其他部位的目标温热感的可设定范围。
另外,根据第六观点,预先设定设定画面中的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的显示区域的大小。显示控制部使由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温热感的范围遍及显示区域的整体地显示。由此,不显示目标温热感的不可设定范围,也能够使使用者理解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
另外,根据第七观点,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设定部位决定部,该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身体的部位;温热感推定部,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位的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以及动作控制部,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设定画面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目标温热感和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来控制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设定部位决定部基于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而将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显示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使由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并且对于由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能够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由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无法单独地进行目标温热感的设定。
另外,根据第八观点,设定部位决定部将作为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且与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的身体的部位共通的身体的部位,决定为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推定部位决定部,该推定部位决定部将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且与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的身体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温热感推定部作为推定实际温热感的多个部位而推定推定部位决定部所决定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
由此,即使在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的数量与温热感推定部能够进行实际温热感的推定的身体的部位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身体的相同部位显示实际温热感和目标温热感。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对于身体的任意的部位确认实际温热感的同时,设定目标温热感。
另外,根据第九观点,推定部位决定部除了将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还将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且与能够通过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这样,只要能够推定实际温热感,也可以使不通用的部位的实际温热感显示于设定画面。

Claims (9)

1.一种温热感控制系统,将使用者用于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31、61)显示于显示装置(30),并且使用于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温热感的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10)基于所述目标温热感而动作,该目标温热感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目标的温热感,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热感推定部(S230),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
温热感范围决定部(S140、S231),该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基于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调节使用者的温热感时的热负荷信息和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的至少一方,将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能够达到的温热感的范围决定为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温热感的范围;
显示控制部(S150),该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将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使所述目标温热感和由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所述实际温热感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并且在由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所述温热感的范围中使由使用者进行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以及
动作控制部(S170),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的所述目标温热感和由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所述实际温热感来控制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实际温热感,
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对于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决定所述温热感的范围,
所述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显示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使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实际温热感和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并且在由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温热感的范围中使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成为可能,
所述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的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和由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所述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实际温热感来控制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在所述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所述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所述目标温热感来决定所述多个部位中的通过与所述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所述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使用根据所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所述目标温热感进行动作的、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中的调节所述一个部位的温热感的温热器件的动作信息来决定所述其他部位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的所述目标温热感被使用者变更了的情况下,并且在通过变更所述多个部位中的通过与所述一个部位通用的温热器件来调节温热感的其他部位处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从而能够达到所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情况下,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以达到所述一个部位的变更后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方式决定所述其他部位处的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所述温热感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预先设定所述设定画面中的显示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的显示区域(33)的大小,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由所述温热感范围决定部决定的所述温热感的范围遍及所述显示区域的整体地显示。
7.一种温热感控制系统,将使用者用于设定目标温热感的设定画面(61)显示于显示装置(30),并且使用于调节使用者的身体的温热感的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10)基于所述目标温热感而动作,该目标温热感是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目标的温热感,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定部位决定部(S102),该设定部位决定部基于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各自的能力而将能够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决定为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
温热感推定部(S230),该温热感推定部推定作为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实际的温热感的实际温热感;
显示控制部(S150),该显示控制部以如下方式显示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范围:使由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实际温热感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并且对于由所述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能够进行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的部位中的除了由所述设定部位决定部决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无法单独地进行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设定;以及
动作控制部(S170),该动作控制部基于显示于所述设定画面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目标温热感和由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各自的所述实际温热感来控制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位决定部将能够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且与所述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的身体的部位通用的身体的部位决定为所述目标温热感的能够设定的身体的部位,
所述温热感控制系统具备推定部位决定部(S101),该推定部位决定部将能够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且与所述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的身体的部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
所述温热感推定部作为推定所述实际温热感的所述多个部位而推定所述推定部位决定部所决定的部位的所述实际温热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热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部位决定部除了将所述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以外,还将所述温热感推定部能够推定且与能够通过所述一个以上的温热器件进行温热感的调节的身体的部位不通用的部位决定为所述温热感推定部推定的身体的部位。
CN202180045547.1A 2020-07-17 2021-07-02 温热感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57205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3021 2020-07-17
JP2020123021A JP7405032B2 (ja) 2020-07-17 2020-07-17 温熱感制御システム
PCT/JP2021/025144 WO2022014375A1 (ja) 2020-07-17 2021-07-02 温熱感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553A true CN115720553A (zh) 2023-02-28

Family

ID=7955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5547.1A Pending CN115720553A (zh) 2020-07-17 2021-07-02 温热感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05032B2 (zh)
CN (1) CN115720553A (zh)
DE (1) DE112021003835T5 (zh)
WO (1) WO20220143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5204A (ja) * 1984-10-26 1986-05-23 Diesel Kiki Co Ltd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3458432B2 (ja) * 1993-12-21 2003-10-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9002593A (ja) 2007-06-22 2009-01-08 Nippon Seiki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DE102014209247B4 (de) * 2013-06-06 2021-06-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beiführung einer gewünschten Komforteinstell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105339742B (zh) 2014-02-17 2019-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6933889B2 (ja) * 2016-10-14 2021-09-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感付与システム
JP7246000B2 (ja) 2018-03-30 2023-03-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暖房装置及び車両用暖房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JP2020123021A (ja) 2019-01-29 2020-08-13 ナツメアタリ株式会社 ポイント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19271A (ja) 2022-01-27
WO2022014375A1 (ja) 2022-01-20
JP7405032B2 (ja) 2023-12-26
DE112021003835T5 (de)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1655B (zh) 传感系统
US20190084372A1 (en) Occupant thermal state detection and comfort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3778271B1 (en) Vehicle heating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vehicle heating device
US10486490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CN111301243B (zh) 具有用于舱内气候控制的热舒适度传感器的车辆
EP3017998B1 (en) Vehicle heating system
CN109070686A (zh) 座椅加热器和车辆座椅
JP2017015384A (ja) 空調制御装置
EP3666564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limate needs
CN115720553A (zh) 温热感控制系统
JP7459473B2 (ja) 温熱感調整装置
WO2021158860A1 (en) Thermal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segmented architecture
JP2019043511A (ja) 局所温調装置の目標温度決定手段
US20230063435A1 (en) Vehicle microclimate personalization based on occupant thermophysiology
JP7493043B2 (ja) 温熱生理学ベースのマイクロ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JP706325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2036843B2 (en) Thermal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segmented architecture
JP6797962B2 (ja) センサシステム
JP7067439B2 (ja) 制御装置
WO2023032771A1 (ja) 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N114786536A (zh) 冷热刺激系统
WO2024030413A1 (en) Occupant clothing and anthropometric predictor for thermal effector control
JP2023009109A (ja) 乗物用シート
WO2023244391A1 (en) Intermittent vibration to improve occupant thermal sensation
CN113811457A (zh) 温热感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