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9748A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19748A CN115719748A CN202211519602.9A CN202211519602A CN115719748A CN 115719748 A CN115719748 A CN 115719748A CN 202211519602 A CN202211519602 A CN 202211519602A CN 115719748 A CN115719748 A CN 1157197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area
- routing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与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于在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实现电性连接,第一走线区与第二走线区之间设有换线区,其中,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第二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或者;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第二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因此,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根据所述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空间大小选择性布设双层走线、单层走线或者利用导电层布设信号传输线路,可以有效避免为了缩小线距节省空间而导致局部胶框固化,信号耦合的问题。同时,这种设计能够满足工艺制程,提高了线路设计的可实施性以及信赖性,进一步减小边框占显示面板的比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视觉需求,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屏和电子纸)的预留走线空间很小,这就需要压缩线宽和线距。然而,工艺制程支持的最小线宽是3微米。工艺制程支持的最小线距是5微米(具体为光罩值可以为3微米,减蚀一致性偏差(CD,uniformitybias)可以为2微米),这就可能导致部分显示装置的走线设计无法满足工艺制程,进而无法实现窄边框的视觉需求。
由此可见,如何在较小的走线空间进行走线设计以满足工艺制程,进而实现窄边框的视觉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丞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根据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空间大小选择性布设双层走线、单层走线或者利用导电层布设信号传输线路,可以有效避免为了缩小线距节省空间而导致局部胶框固化,信号耦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具有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区与所述第二走线区之间设有换线区,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或者,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走线区的走线空间小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走线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走线区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通道层、电位调整层、第二金属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且覆盖部分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基板层的区域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通道层设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电位调整层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部分覆盖所述电位调整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保护层作为所述第一走线区的最上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走线区包括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层上;所述保护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走线区的走线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走线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通道层、电位调整层、第二金属层、保护层、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其部分覆盖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通道层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电位调整层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电位调整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电位调整层未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通道层的区域;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二金属层未覆盖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保护层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线区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通过所述过孔和所述保护层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单元,所述非显示区域具有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实现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和第三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三走线,其中,所述第三走线布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导电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保护层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绝缘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层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区域;所述保护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三走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模组、支撑框架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电源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画面显示提供电源,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电源模组。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根据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空间大小选择性布设双层走线、单层走线或者利用导电层布设信号传输线路,可以有效避免为了缩小线距节省空间而导致局部胶框固化,信号耦合的问题。此外,在缩小线距、节省布线空间的基础上,提升了布设线路的良率。同时,这种设计能够满足工艺制程,提高了线路设计的可实施性以及信赖性,也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味,进一步减小边框占显示面板的比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走线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换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中第一走线区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中第二走线区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总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显示面板的换线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总走线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显示装置;600-电源模组;700-支撑框架;100、200、300、400-显示面板;101、201-显示区域;102-非显示区域;10-驱动单元;20-第一走线;30-第二走线;M1-第一层走线;M2-第二层走线;40-第一走线区;50-第二走线区;60-换线区;221、421-基板层;222、422-第一金属层;224、424-绝缘层;225-通道层;226-电位调整层;227-第二金属层;228、426-保护层;229-过孔;238、428-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还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及其以上,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而“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或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步骤1”、“步骤2”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100的走线结构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01和非显示区域102,所述非显示区域10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周边位置。其中,所述显示区域101主要用于进行图像显示,所述非显示区域102主要用于布设驱动所述显示区域101实现图像显示的线路。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单元10,所述驱动单元10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位置,即就是所述驱动单元10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102。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10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上侧位置的非显示区域102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单元1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下侧位置的非显示区域102内,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通过双层走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实现信号传输至少可以包括数据信号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通过第一走线20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数据信号传输,即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通过所述第一走线20实现电性连接和数据信号传输。所述驱动单元10还与所述显示区域101通过第二走线30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控制信号传输,即所述驱动单元10与所述显示区域101通过所述第二走线30实现电性连接和控制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20和所述第二走线30均为双层走线(即二者均包括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具体的,图中所示第一走线20对应的实线为第一层走线M1,所述第一走线20对应的虚线为第二层走线M2。所示第二走线30对应的实线为第一层走线M1,所述第二走线30对应的虚线为第二层走线M2。
在现有技术中,实现数据信号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的线路均采用双层走线布设,这种方式虽然减小了线距。然而,由于双层走线其中一个走线层的下方设置有接入(AccessStratum,AS)层,会造成局部框胶固化,并且有信号耦合的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根据布线空间的大小,区分设计用于数据信号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的走线,进而,改善不区分的均使用双层走线造成的局部框胶固化以及信号耦合的问题。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至少可以包括显示区域201、位于所述显示区域201周侧的非显示区域(图未标)以及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单元10。
其中,所述显示区域201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图未示),用于实现图像显示。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一走线区40和第二走线区50,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201的像素单元于所述第一走线区40和所述第二走线区50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区40与所述第二走线区50之间设有换线区60,即就是,所述换线区60的一侧为第一走线区40,所述换线区60的另一侧为第二走线区50。其中,根据走线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第一层走线M1,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或者;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第一层走线M1。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述第一走线区40对应的实线为第一层走线M1(见图3),所述第一走线区40对应的虚线为第二层走线M2(见图3),所述第二走线区50对应的实线为第一层走线M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10可以是驱动芯片(IC),所述第二走线区50可以是栅极(gate)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走线区40为IC对应的走线区域。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的换线区6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走线空间小于所述第二走线区50的走线空间。对应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第一层走线M1。所述换线区60靠近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一侧为第二层走线M2,所述换线区60靠近所述第二走线区50的一侧为第一层走线M1。可见,双层走线和单层走线可以在所述换线区60实现切换。这样一来,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双层走线(即所述第一走线区40包括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可以有效地节省了布线空间,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单层走线(即所述第二走线区50包括第一层走线M1),一定程度避免了局部框胶固化,导致信号耦合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二走线区40空间足以设置单层走线,然而不予区分也设置为双层走线,则会降低空间利用率,同时造成局部胶框固化,进而造成信号耦合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中第一走线区40的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中第二走线区50的层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走线区40至少可以包括基板层221、第一金属层222、绝缘层224、通道层225、电位调整层226、第二金属层227和保护层228。其中,所述基板层221设置于层结构的最下层,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设置于所述基板层221上且覆盖部分所述基板层221,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覆盖所述基板层221的区域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M1。
所述绝缘层224设置于所述基板层221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22上。具体地,所述绝缘层224覆盖所述基板层221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222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背向所述基板层221的一侧表面。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24可以由氮硅化合物(SiNX)制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所述通道层225设置于所述绝缘层224上。具体地,所述通道层225覆盖所述绝缘层224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224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222的一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层225可以由非晶硅制成。
所述电位调整层226设置于所述通道层225上。具体地,所述电位调整层226覆盖所述通道层225,用于降低界面电位差,以形成欧姆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位调整层226可以由高浓度磷(PH3)的硅制成。
所述第二金属层227设置于所述电位调整层226上。具体地,所述第二金属层227部分覆盖所述电位调整层226,所述第二金属层227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M2。
所述保护层228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27、所述电位调整层226未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227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224未覆盖所述通道层225的区域上。具体地,所述保护层228作为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层结构的最上层,其用于保护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各层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层228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走线区50至少可以包括基板层221、第一金属层222、绝缘层224和保护层228。所述基板层221作为所述第二走线区50的层结构的最下层。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设置于所述基板层221上,所述绝缘层224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22上以及所述基板层221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222的区域。所述保护层228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224上,作为层结构的最上层,其用于保护所述第二走线区50的各层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总层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包括基板层221、第一金属层222、绝缘层224、通道层225、电位调整层226、第二金属层227、保护层228、导电层238。其中,所述基板层231作为该层结构的最下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设置于所述基板层22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层222部分覆盖所述基板层221,且位于所述基板层221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覆盖所述基板层221的区域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M1。
所述绝缘层224设置于所述基板层221和所述第一金属层222上。具体地,所述绝缘层224覆盖所述基板层221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222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背向所述基板层221的一侧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24可以由氮硅化合物(SiNX)制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所述通道层225设置于所述绝缘层224上。具体地,所述通道层225覆盖所述绝缘层224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224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222的一侧。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层225可以由非晶硅制成。
所述电位调整层226设置于所述通道层225上。具体地,所述电位调整层226覆盖所述通道层225,用于降低界面电位差,以形成欧姆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位调整层226可以由高浓度磷(PH3)的硅制成。
所述第二金属层227设置于所述电位调整层226上。具体地,所述第二金属层227部分覆盖所述电位调整层226,所述第二金属层227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M2。
所述保护层228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27、所述电位调整层226未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227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224未覆盖所述通道层225的区域。其中,所述保护层228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
所述导电层238设置于所述保护层228、所述第二金属层227未覆盖所述保护层228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224未覆盖所述保护层228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过孔229。所述过孔229的位置与所述换线区60的位置对应,其中一个所述过孔229可以自所述保护层228贯穿至第二金属层227靠近背离所述电位调整层226的一侧表面。布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32的所述第一层走线M1通过所述过孔229和所述保护层228与所述第二层走线M2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30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显示面板300的换线区6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300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走线空间大于第二走线区50的走线空间。对应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第一层走线M1,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如图8所示,所述换线区60靠近所述第一走线区4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层走线M1,所述换线区60靠近所述第二走线区50的一侧为第二层走线M2。可见,单层走线和双层走线在所述换线区60实现切换。这样一来,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为单层走线(第一层走线M1),有效的节省了布线空间,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为双层走线(第一层走线M1和第二层走线M2),一定程度避免了局部框胶固化,导致信号耦合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一走线区40空间足以设置单层走线,然而不予区分也设置为双层走线,则会降低空间利用率,同时造成局部胶框固化,进而造成信号耦合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300的层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总体层结构相同,根据所述第一走线区40和所述第二走线区50布线设计,即布设双层走线还是单层走线,在相应位置布线即可。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过孔229的位置与所述换线区60的位置对应,布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32的所述第一层走线M1通过所述过孔229和所述保护层228与所述第二层走线M2连接。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面板400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区4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三层走线(图未标),所述第二走线区50设置第一层走线M1和第三走线。其中,所述第三走线利用导电层布设(后文中详细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对应的实线为第一层走线M1,图9中对应的双点划线为第三走线。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图9所示显示面板400的总走线层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400的层结构包括基板层421、第一金属层422、绝缘层424、保护层426和导电层428。其中,所述基板层421作为该层结构的最下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422设置于所述基板层42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层422部分覆盖所述基板层421,所述第一金属层222覆盖所述基板层221的区域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M1。
所述绝缘层424覆盖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422以及所述基板层421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422的区域。
所述保护层426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424上。其中,所述保护层426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
所述导电层428设置于所述保护层426上。具体而言,所述导电层428部分覆盖所述保护层426,用于布设所述第三走线。可以理解,所述导电层428覆盖所述保护层426的区域大小根据布设第三走线的情况确定。
这样一来,利用所述导电层428进行布线,有效的节省了层结构占据的布线空间,缩小线距的同时,一定程度避免了局部框胶固化,导致信号耦合的问题。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所述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电源模组600以及支撑框架700。所述电源模组600为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画面显示提供电源,所述支撑框架700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和电源模组6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电子纸或者其他显示装置,本申请对此没有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驱动板、电源板、高压板以及按键控制板等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具体类型和实际功能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1000中,根据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空间大小选择性布设双层走线、单层走线或者利用导电层布设信号传输线路,可以有效避免为了缩小线距节省空间而导致局部胶框固化,信号耦合的问题。此外,在缩小线距、节省布线空间的基础上,提升了布设线路的良率。同时,这种设计能够满足工艺制程,提高了线路设计的可实施性以及信赖性,也提高了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品味,进一步减小边框占显示面板的比例。
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具有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区与所述第二走线区之间设有换线区,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第二层走线;或者,
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走线区的走线空间小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走线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区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通道层、电位调整层、第二金属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且覆盖部分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基板层的区域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
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所述通道层设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电位调整层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
所述第二金属层部分覆盖所述电位调整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
所述保护层作为所述第一走线区的最上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区包括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
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层上;
所述保护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走线区的走线空间大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走线空间,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通道层、电位调整层、第二金属层、保护层、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其部分覆盖所述基板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
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上;
所述通道层覆盖所述绝缘层的部分区域,且位于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电位调整层设置于所述通道层上;
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电位调整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布设所述第二层走线;
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电位调整层未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通道层的区域;
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二金属层未覆盖所述保护层的区域以及所述绝缘层未覆盖所述保护层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线区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二层走线通过所述过孔和所述保护层连接。
8.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具有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和所述第二走线区实现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区设置第一层走线和第三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区设置所述第一层走线和所述第三走线,其中,所述第三走线布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导电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保护层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一层走线;
所述绝缘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层不对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区域;
所述保护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用于布设所述第三走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模组、支撑框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电源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实现画面显示提供电源,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电源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19602.9A CN115719748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19602.9A CN115719748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9748A true CN115719748A (zh) | 2023-02-28 |
CN115719748B CN115719748B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525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19602.9A Active CN115719748B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1974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7155A (zh) * | 2008-01-09 | 2008-07-09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双层配线结构的tft阵列基板 |
CN106711158A (zh) * | 2017-01-25 | 2017-05-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N106775124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109275A (zh) * | 2019-06-10 | 2019-08-09 |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CN114356132A (zh) * | 2021-12-22 | 2022-04-15 |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442384A (zh) * | 2022-01-26 | 2022-05-06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2022
- 2022-11-30 CN CN202211519602.9A patent/CN1157197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7155A (zh) * | 2008-01-09 | 2008-07-09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双层配线结构的tft阵列基板 |
CN106775124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6711158A (zh) * | 2017-01-25 | 2017-05-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N110109275A (zh) * | 2019-06-10 | 2019-08-09 |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CN114356132A (zh) * | 2021-12-22 | 2022-04-15 |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442384A (zh) * | 2022-01-26 | 2022-05-06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9748B (zh) | 2023-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75405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9828418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459895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663628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12750883A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684777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CN11218120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724742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JPH0931134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210036444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4597246A (zh) | 显示面板 | |
CN107092394B (zh) |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 | |
US20230238392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CN11338014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641019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母板 | |
CN111210730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803965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719748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743905A (zh) | 导线末端结构、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 |
JP200117484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17157253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11771681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0668377U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JP473787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0262148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