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3923B -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3923B
CN115703923B CN202110908686.4A CN202110908686A CN115703923B CN 115703923 B CN115703923 B CN 115703923B CN 202110908686 A CN202110908686 A CN 202110908686A CN 115703923 B CN115703923 B CN 115703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parts
glycol
toughened
di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03923A (zh
Inventor
宁振勃
戴苏扬
戴子茗
甘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086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3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03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3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03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3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乳酸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左旋聚乳酸6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0‑20份;柔性聚合物二醇5‑20份;式(1)所示的化合物1‑5份;多异氰酸酯6‑8份。本发明得到的增韧聚乳酸材料产品完全生物可降解,且得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在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无需采用额外的催化剂,构建的聚氨酯交联体系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控各组分投料比,从而调控材料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与石油基聚合物相关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生物可降解和可再生聚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聚乳酸(PLA)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基脂肪族聚酯,因其优秀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加工性,近几十年来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聚乳酸在食品包装、餐具、电子产品包装等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目前市面上不可生物降解的石油基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大力推广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是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聚乳酸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材料,在医学上有许多应用。但聚乳酸材料较差的韧性和较慢的结晶速率限制了其在工业和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聚乳酸的增韧改性和提高其结晶性能。
聚乳酸增韧的方法主要有共混、共聚和添加增塑剂等。其中,与柔性聚合物共混是一种经济且方便的方法,但常用的柔性高分子往往与聚乳酸相容性不好,因此增韧效果较差,同时可能存在非生物降解性等问题。添加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定制特殊的共聚物往往成本较为昂贵,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添加小分子增塑剂也存在增塑剂分子迁移的问题,导致增韧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交联聚氨酯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中,组分全部生物可降解,增韧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乳酸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左旋聚乳酸6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0~20份;柔性聚合物二醇5~20份;式(1)所示的化合物1~5份;多异氰酸酯6~8份;
式(1)中,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20亚烷基、-R5-OCO-C1-20亚烷基;其中,Ra为乙烯基、C1-20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R5-COO-C1-20烷基;R5选自不存在或者C1-20亚烷基;
R4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20烷基或-R5-OCO-C1-20烷基;其中,Ra为乙烯基、C1-20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R5-COO-C1-20烷基;R5选自不存在或者C1-20亚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按质量份计,左旋聚乳酸7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1~15份;柔性聚合物二醇5~20份;式(1)所示的化合物1~2份;多异氰酸酯6~8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式(1)中,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12亚烷或-R5-OCO-C1-12亚烷基;Ra为C1-12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COO-C1-12烷基;R5为C1-12亚烷基;
R4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12烷基或-R5-OCO-C1-12烷基;Ra为C1-12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COO-C1-12烷基;R5为C1-12亚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式(1)所示的化合物例如选自甘油、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柔性聚合物二醇例如选自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内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柔性聚合物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例如可以为1000、1500、2000、2500、3000、4000或50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右旋聚乳酸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例如可以为3000、3500、4000、4500、5000、6000、7000或80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多异氰酸酯中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数与柔性聚合物二醇、右旋聚乳酸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三者的羟基摩尔总量的比值约为1: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多异氰酸酯例如选自六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中,以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二醇和柔性聚合物二醇三者质量和为100份计,其中右旋聚乳酸二醇和柔性聚合物二醇的质量和为5~30份,例如为5份、10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中,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左旋聚乳酸7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1~15份;聚己内酯二醇9~19份;甘油1~2份;多异氰酸酯6~7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通过上述聚乳酸组合物反应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左旋聚乳酸、柔性聚合物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混合,再加入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二醇、柔性聚合物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混合,再加入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增韧聚乳酸材料。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经压制制成板材。
根据本发明,所述板材的厚度例如为1~10mm,宽度例如为3~10mm。例如,厚度为1mm、2mm、4mm、6mm、8mm或10mm,宽度为3mm、4mm、4.5mm、5mm、5.5mm、6mm、8mm或10mm。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板材经退火处理得到最终成品。具体的,可以是将板材在凉水中淬冷、经退火处理得到最终成品。
根据本发明,所述右旋聚乳酸二醇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无水甲苯、引发剂、右旋丙交酯单体和催化剂加热反应,引发开环聚合,合成双羟基封端的右旋聚乳酸二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引发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癸二醇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催化剂选自辛酸亚锡、氯化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8-二氮杂环十一烯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4~48h;示例性地温度为110℃、115℃或120℃,反应时间为24h、30h、36h、42h或48h。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引发剂、右旋丙交酯单体和催化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0~40(μL):1(g):30~50(μL),例如为20~30(μL):1(g):40~50(μ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混合和反应的温度分别为180~250℃,混合和反应的温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彼此独立地选自180℃、190℃、200℃、210℃、220℃、230℃、240℃、250℃。示例性地,混合和反应温度均为2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压制成板材的温度为210~240℃,示例性地为210℃、220℃、225℃、230℃、235℃或240℃,压力为1~3MPa,示例性地为1MPa、1.5MPa、2MPa、2.5MPa或3MPa,保持时间为4~8min,示例性地为4min、5min、6min、7min或8min。
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退火温度为100~120℃,例如,可以为100℃、105℃、110℃、115℃或120℃。退火时间为0.5~2h,例如,可以为0.5h、1h、1.5h或2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无水甲苯、引发剂、右旋丙交酯单体和催化剂加热反应,引发开环聚合,合成双羟基封端的右旋聚乳酸二醇;
先向双螺杆挤出机中投入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二醇、聚己内酯二醇、甘油,共混10min,再投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制备得到增韧聚乳酸材料后,在压膜机上压制成1mm厚板材后在凉水中淬冷,接着裁成5mm宽试样,试样不退火或退火处理,制备得到增韧聚乳酸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应用,用于食品包装、餐具、电子产品包装等领域。
有益效果
(1)与传统共混增韧聚乳酸方法相比,按本发明得到的增韧聚乳酸材料产品完全生物可降解,且得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通过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加成反应,在右旋聚乳酸二醇和聚己内酯二醇与右旋聚乳酸的共混过程中原位形成聚氨酯化学交联网络,增强了聚己内酯二醇与左旋聚乳酸的相容性。通过在交联网络中引入右旋聚乳酸二醇,使其与左旋聚乳酸形成立构复合晶,形成了物理交联网络,在提供额外的物理交联点的同时增强了增韧相聚己内酯二醇与基底相左旋聚乳酸的界面作用力,且立构复合晶能提高聚乳酸材料的结晶速率。
(2)本申请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无需采用额外的催化剂,构建的聚氨酯交联体系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控各组分投料比,从而调控材料性能。
(3)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反应原料易得,价格较低,通过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方法简单,增韧效果良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所得纯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3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实施例5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实施例1-6中无水甲苯均使用钠/二苯甲酮干燥,加热回流2h以上制得。右旋丙交酯单体使用乙酸乙酯重结晶三次纯化制得,其他试剂与原料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
(1)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合成
Schlenk反应管、铁针头和玻璃针筒置于120℃烘箱中干燥2h以上。将反应管抽排三次使其中充满氩气氛围,并在氩气保护下向反应管中加入70μL乙二醇、3g右旋丙交酯单体、140μL辛酸亚锡的甲苯溶液(0.581mol/L),接着将玻璃针筒抽排三次使之充满氩气后,吸取5mL无水甲苯加入反应管中。密封反应管,置于110℃油浴锅中反应48h。
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向反应管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溶解产物,再将溶液倒入150mL甲醇中沉淀析出。8000rpm转速离心10min收集沉淀,如此重复三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催化剂。最后收集产物,并置于40℃真空烘箱干燥48h以上,得到右旋聚乳酸二醇,其中,右旋聚乳酸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
(2)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10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10g右旋聚乳酸二醇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6.7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
实施例2:
(1)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合成
实施例2中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1)相同。
(2)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18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2g右旋聚乳酸二醇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7.1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
实施例3:
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20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7.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
实施例4:
(1)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合成
实施例4中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1)相同。
(2)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10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10g右旋聚乳酸二醇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7.1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试样置于110℃烘箱中退火1h。
实施例5:
(1)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合成
实施例5中右旋聚乳酸二醇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1)相同。
(2)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18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2g右旋聚乳酸二醇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7.1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试样置于110℃烘箱中退火1h。
实施例6:
增韧聚乳酸的制备
共混过程中所有原料均提前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48h以上。称取80g左旋聚乳酸(Nature Works,4032D)、20g聚己内酯二醇(重均分子量为2000)、和2g甘油加入双螺杆挤出机,220℃下70rpm共混10min,再加入7.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共混30min得到增韧聚乳酸样品。待样品冷却后将其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试样置于110℃烘箱中退火1h。
对比例1:
左旋聚乳酸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
对比例2:
左旋聚乳酸在压膜机上热压成1mm厚板材,热压温度为230℃,压力为2MPa,热压时间5min。热压完毕后将板材于室温凉水中淬冷。随后将板材用裁刀裁成5mm宽试样,试样置于110℃烘箱中退火1h。
表1对比例1-2和实施例1-6中增韧聚乳酸材料的性能和组分配比表
图1为对比例1所得纯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其断面形貌较为光滑,为典型的脆性断面形貌。
图2为实施例3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其断面形貌有明显拉伸撕裂的条纹以及被拉断的分子纤维束,展现出明显的韧性断面形貌。
图3为实施例2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其断面形貌与图2类似,但其裂纹更加紧密。
图4为实施例5所得增韧聚乳酸样品的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其断面形貌与图2类似,但出现了更明显的微坑形貌,表明退火过程中聚己内酯相发生聚集且各相的结晶使聚己内酯相形变的裂纹难以在左旋聚乳酸中扩展。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左旋聚乳酸6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0~20份;柔性聚合物二醇5~20份;式(1)所示的化合物1~5份;多异氰酸酯6~8份;
式(1)中,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20亚烷基、-R5-OCO-C1-20亚烷基;其中,Ra为乙烯基、C1-20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R5-COO-C1-20烷基;R5选自不存在或者C1-20亚烷基;
R4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20烷基或-R5-OCO-C1-20烷基;其中,Ra为乙烯基、C1-20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R5-COO-C1-20烷基;R5选自不存在或者C1-20亚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左旋聚乳酸7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1~15份;柔性聚合物二醇5~20份;式(1)所示的化合物1~2份;多异氰酸酯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1)中,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12亚烷或-R5-OCO-C1-12亚烷基;Ra为C1-12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COO-C1-12烷基;R5为C1-12亚烷基;
R4选自H、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a取代的C1-12烷基或-R5-OCO-C1-12烷基;Ra为C1-12烷基取代的乙烯基或-COO-C1-12烷基;R5为C1-12亚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的化合物选自甘油、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聚合物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
和/或,所述柔性聚合物二醇选自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内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聚乳酸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多异氰酸酯中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数与柔性聚合物二醇、右旋聚乳酸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三者的羟基摩尔总量的比值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二醇和柔性聚合物二醇三者质量和为100份计,其中右旋聚乳酸二醇和柔性聚合物二醇的质量和为5~3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左旋聚乳酸70~80份、右旋聚乳酸二醇1~15份;聚己内酯二醇9~19份;甘油1~2份;多异氰酸酯6~7份。
10.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组合物反应制备得到。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左旋聚乳酸、柔性聚合物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混合,再加入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二醇、柔性聚合物二醇和式(1)所示的化合物混合,再加入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增韧聚乳酸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增韧聚乳酸材料经压制制成板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板材经退火处理得到最终成品。
15.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增韧聚乳酸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食品包装、餐具或电子产品包装领域。
CN202110908686.4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703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686.4A CN115703923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686.4A CN115703923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3923A CN115703923A (zh) 2023-02-17
CN115703923B true CN115703923B (zh) 2023-09-15

Family

ID=8517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686.4A Active CN115703923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039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8552A (ko) * 2010-12-17 2012-06-2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CN103087298A (zh) * 2013-01-05 2013-05-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臂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改善左旋聚乳酸力学性能中的应用
CN103360738A (zh) * 2013-08-09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62042A (ko) * 2017-11-28 2019-06-05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투명성이 우수한 폴리락트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8552A (ko) * 2010-12-17 2012-06-27 에스케이케미칼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CN103087298A (zh) * 2013-01-05 2013-05-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多臂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改善左旋聚乳酸力学性能中的应用
CN103360738A (zh) * 2013-08-09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62042A (ko) * 2017-11-28 2019-06-05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투명성이 우수한 폴리락트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3923A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3008B (zh) 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459A (zh) 一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3923B (zh) 一种增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9762A (zh) 一种淀粉/聚乳酸/pba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15823B1 (ko) 투명한 코폴리에스테르,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으로 제조된 물품
CN108559067A (zh) 长链支化聚合物型加工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KR101606480B1 (ko) 신축성이 현저히 개선된 폴리락트산 공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322350B (zh) 一种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10484A (zh) 一种聚乳酸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96867A (zh) 一种由乳酸一步合成聚乳酸的方法及其合成的聚乳酸
JP4691934B2 (ja) 高分子量ポリオキサレート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979912B (zh) 超强韧聚乳酸基聚氨酯脲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204146A (ja) 高分子量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5232297B (zh) 聚乙醇酸/脂肪族聚碳酸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1004B (zh) 一种长链支化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785471B (zh) 一种二氧化碳基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36819B (zh) 一种高可加工性对苯二甲酸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97396B (zh) 一种聚山梨酯改性聚乳酸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16375988B (zh) 一种超支化可生物降解聚酯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CN117209704A (zh) 一种高分子量、高性能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TWI457364B (zh) 聚二酸酯-聚草酸酯共聚物及其所形成之聚胺基甲酸酯
JP3073985B1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KR102103011B1 (ko) 폴리락틱산 강인화제용 조성물,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강인화성 폴리락틱산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8027373A (zh) 改性脂肪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09986A (zh) 一种增韧改性的聚乳酸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