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4733A -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4733A
CN115694733A CN202211312893.4A CN202211312893A CN115694733A CN 115694733 A CN115694733 A CN 115694733A CN 202211312893 A CN202211312893 A CN 202211312893A CN 115694733 A CN115694733 A CN 115694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thernet
pause
fram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28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4733B (zh
Inventor
阮召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zh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zh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zh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zh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28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4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4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4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4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4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入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与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将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第二信号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接入第二以太网设备的第二信号;将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本发明实现了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到来,及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载通信系统从100M网络向1000M网络的迁移,存量设备中大量的100M网络需要接入1000M网络中,但由于两端的设备通信速率不一致,导致两端无法顺利实时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用于解决在两个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由于两端的设备通信速率不一致,导致两端无法顺利实时通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以太网设备,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接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本申请中,通过将与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的第二信号进行相互转换,能够实现两个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顺利实时通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根据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二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根据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
在上述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根据缓存第一以太网报文的第一水线阈值,向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及根据缓存第二以太网报文的第二水线阈值,向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由于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的设备通信速率不一致,导致的反压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和/或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信号转换能够实现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以太网设备之间的顺利实时通信,使得该通信方法能够适用更多的以太网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的读;和/或在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的读。
在上述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内置的检测、发送暂停帧等方法实现实时的流控制,能够让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接器,用于实现第一以太网设备,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所述桥接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一MAC控制器、第二MAC控制器、第三MAC控制器及第四MAC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的第一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一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的读;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所述第二MAC控制器用于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来自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发送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的第二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二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的读;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所述第四MAC控制器用于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以太网设备之间顺利实时通信的桥接器,通过该桥接器内置的检测、发送暂停帧等方法实现实时的流控制,能够保证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以太网设备之间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同时,通过向以太网报文中插入不同的暂停帧(包括停止帧和暂停结束帧),有效解决了由于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的设备通信速率不一致,导致的反压问题。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一插入模块和/或第二插入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插入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一插入模块插入所述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一停止帧或所述第一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和/或,所述第二插入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二插入模块插入所述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二停止帧或所述第二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一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一MAC控制器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送入所述第一MAC控制器;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三信号转换模块和第四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第三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三MAC控制器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送入所述第三MAC控制器;所述第四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信号转换模块的设计,能够实现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以太网设备之间的顺利实时通信,使得该桥接器能够适用更多以太网设备通信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以太网设备、第二以太网设备及上述的桥接器;所述桥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
如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一种暂停帧机制,让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实现了不同通信速率信号的双向转换,并通过内置的检测、发送暂停帧实现实时的流控制(flow control)。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桥接器于一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桥接器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通信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将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5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将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6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将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7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将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8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桥接器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申请所述的通信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包括但并不限于桥接器,以下将以桥接器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接器11,通过RMII和RGMII的双向转换,实现RGMII设备12和RMII设备13之间的顺利实时通信。
RMII(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简化媒体独立接口。
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是Reduced GMII(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RGMII均采用4位数据接口,工作时钟125MHz,并且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因此,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
该桥接器11一端连接RMII设备13的RMII接口,可以和100M以太网设备进行通信,该桥接器11的另一端连接RGMII设备12的RGMII接口,可以和1000M以太网通信。
由于桥接器11两端的设备通信速率不一致,会有反压和流控产生。
本发明通过一种暂停帧(Pause frame)机制,让RGMII设备12和RMII设备13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接器21,包括RGMII到GMII的第一信号转换模块211、GMII到RGMII的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RMII到MII的第三信号转换模块213、MII到RMII的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第一MAC控制器215、第二MAC控制器216、第三MAC控制器217、第四MAC控制器218、第一检测模块219、第二检测模块220、第一存储模块221、第二存储模块222、第一插入模块223及第二插入模块224。
具体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211和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均与RGMII设备22(PHY芯片的RGMII接口)连接;第三信号转换模块213和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均与RMII设备23(Chip芯片的RMII接口)连接。
(1)在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上。
第一信号转换模块211,用来将RGMII设备22的RGMII信号转换成第一MAC控制器215能解析的GMII信号(将该第一信号转换模块211删除,直接暴露GMII接口,则该桥接器即为RMII-GMII桥接器);
第一MAC控制器215,媒介访问控制,用于将GMII信号转换成以太网报文;
第一检测模块219,用于将Pause frame(暂停帧,一种特殊的以太网报文,用来通知发送端暂停发送以太网报文或开始发送以太网报文,包括停止帧Pause off和暂停结束帧Pause on)检测出来,并根据Pause frame的类型控制第二存储模块222的读,解析到Pause on,则开始读第二存储模块222;反之,解析到Pause off,则暂停读第二存储模块222;
第一存储模块221,缓存单元,用来暂时缓存以太网报文,及根据缓存的水线阈值来决定送出将满和将空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下一级的第一插入模块223。
第一插入模块223,根据第一存储模块221的控制信号,进行Pause on、Pause off帧的插入。
第二MAC控制器216,媒介访问控制,用于将以太网报文转换成MII信号;
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用来将第二MAC控制器216的MII信号转换成RMII设备23接口的RMII信号(将该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删除,直接暴露MII接口,则该桥接器为即为MII-RGMII桥接器)。
(2)在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上。
第三信号转换模块213,用来把RMII设备23的RMII信号转换成第三MAC控制器217能解析的MII信号(将该第三信号转换模块213删除,直接暴露MII接口,则该该桥接器即为MII-RGMII桥接器);
第三MAC控制器217,媒介访问控制,用于将MII信号转换成以太网报文;
第二检测模块220,用于将Pause frame检测出来,根据Pause frame的类型控制第一存储模块221的读,解析到Pause on,则开始读第一存储模块221;反之,解析到Pauseoff,则暂停读第一存储模块221;
第二存储模块222,缓存单元,用来暂时缓存以太网报文,及根据缓存的水线阈值来决定送出将满和将空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下一级的第二插入模块224。
第二插入模块224,根据第二存储模块222的控制信号,进行Pause on、Pause off帧的插入;
第四MAC控制器218,媒介访问控制,用于将以太网报文转换成GMII信号;
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用来把第四MAC控制器218的GMII信号转换成RGMII设备22接口的RGMII信号(将该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删除,直接暴露GMII接口,则该桥接器即为RMII-GMII桥接器)。
对于图2中出现的接口定义如下:
RMII接口
Figure BDA0003907738390000071
RGMII接口
Figure BDA0003907738390000072
如图2所示,左侧是RMII接口,利用第三信号转换模块213和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将左侧接收的RMII信号转换成MII信号,发送的MII信号转换成RMII信号,从而以MII接口和百兆MAC(即第二MAC控制器216、第三MAC控制器217)进行连接。
百兆MAC接收MII的信号或者发送MII信号。
在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上,第三MAC控制器217接收到MII信号后,该第三MAC控制器217会将该MII信号转换为以太网报文,并将该以太网报文送入第二检测模块220检测Pause帧,同时将以太网报文送入第二存储模块222。
第二存储模块222的出口连接着千兆MAC(即第四MAC控制器218),该千兆MAC将报文转换成GMII发送给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该第二信号转换模块212将GMII信号转换成RGMII后送出。
在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上,右侧的第一信号转换模块211将RGMII信号转换成GMII信号后,送给千兆MAC(即第一MAC控制器215),该千兆MAC恢复出以太网报文后,将报文送至第一检测模块219进行pause frame检测,同时报文送给第一存储模块221。
第二MAC控制器216读取第一存储模块221里的以太网报文后转换成MII信号送给第四信号转换模块214;信号转换模块214将MII信号转换成RMII信号后送出。
RMII和RGMII的双向协议转换:
当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上,第一存储模块221缓存已满时,在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插入pause off帧,以反压RGMII设备22所在端(PHY);
当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上,第一存储模块221缓存空闲时,在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插入pause on帧,以解除反压;
当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上,第二存储模块222缓存已满时,在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插入pause off帧,以反压RMII设备23所在端(Chip);
当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上,第二存储模块222缓存空闲时,在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插入pause on帧,以解除反压;
当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收到从RMII设备23传来的pause off帧时,立刻在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上发完正在传输的报文后,停止发送,直到timer耗尽或收到pause on;
当RGMII设备22向RMII设备23的通信方向收到从RGMII设备22传来的pause off帧时,立刻在RMII设备23向RGMII设备22的通信方向方向上发完正在传输的报文后,停止发送,直到timer耗尽或收到pause on。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以太网设备,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如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以太网设备为GMII设备;该第一信号为GMII信号。
步骤S32、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以太网设备为MII设备;该第二信号为MII信号。
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21、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
如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211、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
当第一以太网设备为RGMII设备时,对应的第一信号为RGMII信号,此时,将该RGMII信号转换为GMII信号,即该第三信号。
步骤S3212、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
步骤S322、根据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
若根据第一水线阈值判断出缓存已满,则在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反之,若根据第一水线阈值判断出缓存空闲,则在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暂停结束帧。
步骤S323、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二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一、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暂停帧可能是停止帧,也可能是暂停结束帧。
步骤二、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的读。
具体地,若第一暂停帧为暂停结束帧,则开始读缓存的第二以太网报文;反之,若第一暂停帧为停止帧,则暂停读缓存的第二以太网报文。
步骤S33、接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所述第二信号。
步骤S34、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如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1、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如图7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11、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
当第二以太网设备为RMII设备时,对应的第二信号为RMII信号,此时,将该RMII信号转换为MII信号,即该第四信号。
步骤S3412、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步骤S342、根据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
若根据第二水线阈值判断出缓存已满,则在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反之,若根据第二水线阈值判断出缓存空闲,则在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暂停结束帧。
步骤S343、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三、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暂停帧可能是停止帧,也可能是暂停结束帧。
步骤四、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的读。
具体地,若第二暂停帧为暂停结束帧,则开始读缓存的第一以太网报文;反之,若第二暂停帧为停止帧,则暂停读缓存的第一以太网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对于桥接器21工作原理的介绍,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步骤执行顺序,凡是根据本申请的原理所做的现有技术的步骤增减、步骤替换所实现的方案都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8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桥接器81,用于实现第一以太网设备82,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83之间的双向通信,所述桥接器81包括:第一检测模块811、第一存储模块812、第二检测模块813、第二存储模块814、第一MAC控制器815、第二MAC控制器816、第三MAC控制器817及第四MAC控制器818;其中,
所述第一MAC控制器815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MAC控制器815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一MAC控制器815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存储模块812和所述第一检测模块811;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81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
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811向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14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的第一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一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14的读;
所述第一存储模块814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
所述第二MAC控制器816用于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的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MAC控制器817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来自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三MAC控制器817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三MAC控制器817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14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813;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813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
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813向所述第一存储模块812发送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的第二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二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的读;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14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
所述第四MAC控制器818用于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的单向通信。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桥接器81还包括:第一插入模块819。
具体地,所述第一插入模块819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812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816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一插入模块819插入所述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一停止帧或所述第一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桥接器81还包括:第二插入模块820。
具体地,所述第二插入模块820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814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818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二插入模块820插入所述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二停止帧或所述第二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桥接器81还包括:第一信号转换模块821和第二信号转换模块822。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821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和所述第一MAC控制器815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送入所述第一MAC控制器815;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块822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818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82。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桥接器81还包括:第三信号转换模块823和第四信号转换模块824。
具体地,所述第三信号转换模块823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和所述第三MAC控制器817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送入所述第三MAC控制器817;所述第四信号转换模块824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816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83。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存储模块812和第二存储模块814的大小的确定由系统的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来决定。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存储模块812和第二存储模块814的大小至少是两倍MTU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该桥接器81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桥接器21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如图9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以太网设备91、第二以太网设备92及上述的桥接器93。
具体地,所述桥接器93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91和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92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91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92的通信速率不同。
本发明通过一种暂停帧机制,让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第一以太网设备和第二以太网设备顺利实时通信并且不丢包;实现了不同通信速率信号的双向转换,并通过内置的检测、发送暂停帧实现实时的流控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或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单元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例如,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单元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上述各个附图对应的流程或结构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流程或结构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流程或结构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上述各个附图对应的流程或结构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流程或结构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流程或结构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以太网设备,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
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匹配;
接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所述第二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
根据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
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并缓存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根据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
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
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和/或
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
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
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的读;和/或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
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控制缓存的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的读。
6.一种桥接器,用于实现第一以太网设备,及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的第二以太网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一存储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一MAC控制器、第二MAC控制器、第三MAC控制器及第四MAC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一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一MAC控制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一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一暂停帧;
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一暂停帧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暂停帧的第一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一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的读;
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一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
所述第二MAC控制器用于将插入了第一停止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一暂停结束帧的第一以太网报文转换为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来自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以太网报文,所述第三MAC控制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以判断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存在第二暂停帧;
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存在所述第二暂停帧时,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发送基于所述第二暂停帧的第二读控制指令,以实现基于所述第二读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的读;
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缓存的第二水线阈值在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中插入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
所述第四MAC控制器用于将插入了第二停止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或插入了第二暂停结束帧的第二以太网报文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向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的单向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一插入模块和/或第二插入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插入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一插入模块插入所述第一停止帧或第一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一停止帧或所述第一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一以太网报文;和/或,
所述第二插入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连接;通过向所述第二插入模块插入所述第二停止帧或第二暂停结束帧,以实现将所述第二停止帧或所述第二暂停结束帧插入所述第二以太网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一信号转换模块和第二信号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一MAC控制器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三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送入所述第一MAC控制器;
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四MAC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一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送入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器还包括:第三信号转换模块和第四信号转换模块;
所述第三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三MAC控制器连接,用于接入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四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送入所述第三MAC控制器;
所述第四信号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二MAC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及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送入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以太网设备、第二以太网设备及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桥接器;
所述桥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和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以太网设备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设备的通信速率不同。
CN202211312893.4A 2022-10-25 2022-10-25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Active CN115694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2893.4A CN115694733B (zh) 2022-10-25 2022-10-25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2893.4A CN115694733B (zh) 2022-10-25 2022-10-25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4733A true CN115694733A (zh) 2023-02-03
CN115694733B CN11569473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5099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2893.4A Active CN115694733B (zh) 2022-10-25 2022-10-25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47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8957A (zh) * 2023-04-25 2023-07-25 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236A (en) * 1996-05-20 1998-11-03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frame transla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US7139293B1 (en) * 2001-10-23 2006-11-21 Redbacks Networ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the data rate of a data signal
CN10114613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千兆与十/百/千兆接口自适应的以太网桥接器
US20110268010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Buffalo Inc. Rel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rame transfer method
CN103583028A (zh) * 2011-06-08 2014-0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速率自适应
US20150271085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imite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ause frame conversion method
CN110233708A (zh) * 2019-07-12 2019-09-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数据收发速率调整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13422756A (zh) * 2021-05-26 2021-09-21 鹏城实验室 验证数据传输方法、速率转换装置以及验证数据传输系统
US20220182329A1 (en) * 2020-12-09 2022-06-09 Nvidi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ia dynamic slew rate control of a wire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CN114846837A (zh) * 2019-12-18 2022-08-02 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适配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2236A (en) * 1996-05-20 1998-11-03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frame translation for computer networks
US7139293B1 (en) * 2001-10-23 2006-11-21 Redbacks Networ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the data rate of a data signal
CN101146131A (zh) * 2006-09-1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千兆与十/百/千兆接口自适应的以太网桥接器
US20110268010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Buffalo Inc. Rel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rame transfer method
CN103583028A (zh) * 2011-06-08 2014-0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速率自适应
US20150271085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imite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ause frame conversion method
CN110233708A (zh) * 2019-07-12 2019-09-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数据收发速率调整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14846837A (zh) * 2019-12-18 2022-08-02 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适配
US20220182329A1 (en) * 2020-12-09 2022-06-09 Nvidi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ia dynamic slew rate control of a wire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CN113422756A (zh) * 2021-05-26 2021-09-21 鹏城实验室 验证数据传输方法、速率转换装置以及验证数据传输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8957A (zh) * 2023-04-25 2023-07-25 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CN116488957B (zh) * 2023-04-25 2023-10-20 南京金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4733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5248A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transmitter and paralle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6222825B1 (en)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link latency for maintaining flow control in full-duplex networks
US6108713A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architecture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US6701406B1 (en) PCI and MII compatible 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 (HPNA) interface device
US5784559A (en) Full duplex flow control for ethernet networks
US78647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utilizing audio video bridging
US86600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ctivity of a remote link partner to trigger training of Ethernet channels to support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networks
US6076115A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receiver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1867511B (zh) 流控帧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060126517A1 (en) Loop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0802258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transceiver power via a variable symbol rate
WO1998011697A1 (en) Arrangement for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flow control in shared-medium, full-duplex, and switched networks
JPH11187051A (ja) 媒体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ラからのパケット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11509703A (ja) 多数の媒体独立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及び混合媒体接続を有する拡張可能な集積回路マルチポート中継装置コントローラ
CN100399778C (zh) 物理层自适应不同网络传输链路介质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US813082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network data for analysis
CN115694733A (zh) 通信方法、系统及桥接器
US6741566B1 (en) Remote management ethernet network and device
US2011001968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preemption for low latency
CN109547157B (zh) 一种支持时间触发以太网的万兆网络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US85034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physical layer device interface capability for backward support of fast retrain
KR100500515B1 (ko) 패킷 플로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3843864B2 (ja) 回線接続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の輻輳状態監視方法
US9906468B2 (en) Packet traffic control in a network processor
US74716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 pattern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