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2092B - 操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操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2092B
CN115692092B CN202211091208.XA CN202211091208A CN115692092B CN 115692092 B CN115692092 B CN 115692092B CN 202211091208 A CN202211091208 A CN 202211091208A CN 115692092 B CN115692092 B CN 115692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oving
energy storage
clos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12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2092A (zh
Inventor
裴军
齐辉
李文洋
孙文龙
柴晓宇
唐建
吴昊
霍炳君
冯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12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动机构,操动机构包括储能轴、第一弹性件和合闸部件,储能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沿储能轴的转动周向,储能轴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合闸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铰接于安装基础,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储能轴铰接,以当储能轴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驱使第一弹性件压缩;当储能轴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力;其中,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储能轴的轴向垂直;储能轴与合闸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合闸部件进行合闸动作。本申请的操动机构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操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电气线路出现短路电流或需要线路检修时可以可靠开断短路电流及关合,而弹簧操动机构作为断路器内部提供机械运动来源的操动机构,其性能的稳定及可靠性严重影响断路器的性能。
目前,大多数弹簧操动机构多以离散型装配为主,多通过夹板式方案装配至断路器本体内,零部件数量多、装配精度低,导致机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差,同时还存在机械寿命低、安装拆卸复杂、状态指示不可靠、不美观等缺点。
现有的真空断路器内分合闸指示牌、防重合闸联锁(即当合闸后防止再次进行合闸操作的功能)、辅助开关切换三项功能组件通常为三个独立功能单元,这就导致零部件较多、安装复杂、分散、占用空间多、故障率高且不稳定;且由于零部件较多,实现三项功能的组件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因分合闸指示牌和防重合闸两项功能组件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动机构,其应用于断路器中,操动机构包括:合闸部件;驱动轴,合闸部件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绕其中心轴线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以带动合闸部件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第二运动部件,驱动轴与第二运动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运动部件沿与驱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指示部件,指示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运动部件固定连接;指示部件具有两种指示状态,两种指示状态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二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指示部件处于相应的指示状态;合闸操作组件,通过操作合闸操作组件以使合闸部件进行合闸动作;第二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当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以对合闸操作组件的合闸操作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驱动轴连接;第二运动部件上设置有呈条形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的轴向垂直;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滑槽内;和/或指示部件包括指示部和指示口,指示口固定设置;指示部与第二运动部件固定连接,指示部上设置有两个指示标记,两个指示标记的分布方向与第二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或相同;两个指示标记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第二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指示标记与指示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合闸操作组件包括合闸轴和第一锁定部,合闸轴的轴向与驱动轴的轴向平行,合闸轴绕其中心轴线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并与第一锁定部固定连接,通过使合闸轴转动以使合闸部件进行合闸动作;当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止挡在第一锁定部的转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辅助开关,辅助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开关本体内;开关本体内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处于第一电回路上;其中,第一接触部与第二运动部件传动连接,以当第二运动部件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带动第一接触部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第二接触部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运动,进而通过第一电回路的通断信号来确定合闸部件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部为接触轴,接触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穿设在开关本体内,接触轴的轴向与第二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操动机构还包括:拨叉,接触轴固定穿设在拨叉上;拨叉上具有呈条形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接触轴的轴向垂直;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固定设置在第二运动部件上,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滑槽内,以当第二运动部件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驱动接触轴转动。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储能轴,储能轴的轴向与驱动轴的轴向平行并与水平方向平行;储能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沿储能轴的转动周向,储能轴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储能位置设置在储能轴的转动周向的最高点;当储能轴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储能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轴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二驱动位置;其中,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以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驱动轴从第二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一驱动位置;驱动件和/或手柄,当储能轴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或手柄与储能轴传动连接,以驱动储能轴转动;当储能轴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和手柄与储能轴的传动连接均断开。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储能轴,储能轴的轴向与驱动轴的轴向平行并与水平方向平行;储能轴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沿储能轴的转动周向,储能轴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储能位置设置在储能轴的转动周向的最高点;当储能轴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储能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轴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二驱动位置;其中,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以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驱动轴从第二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一驱动位置;推动部,推动部与储能轴固定连接;第一运动部件,第一运动部件沿竖直方向在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推动部位于第一运动部件的下方;在储能轴从第三转动位置向储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推动部转动并当推动部与第一运动部件抵接后,推动部推动第一运动部件从第三运动位置向上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在储能轴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运动部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第四运动位置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显示部件,显示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运动部件固定连接;显示部件具有两种显示状态,两种显示状态分别与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一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或第四运动位置时,显示部件处于相应的显示状态。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件,第一运动部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部件穿设在第一导向槽内,以使第一运动部件相对第一导向部件可运动地设置;其中,第一导向部件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导向部件沿第一导向槽,第二弹性件沿竖直方向伸缩,第二弹性件的上端与第一运动部件连接,第二弹性件的下端固定设置;和/或第一滚动部,第一滚动部设置在推动部的与第一运动部件接触的接触端部,第一滚动部绕其中心轴线并相对推动部的本体可转动地设置,第一滚动部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滚动部用于与第一运动部件接触;和/或显示部件包括显示部和显示口,显示口固定设置,显示部与第一运动部件固定连接;显示部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个显示标记,两个显示标记分别与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第一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或第四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显示标记与显示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动触部和静触部,动触部和静触部均处于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动触部和静触部的接触或断开来控制第二电回路的通断;驱动件,驱动件与储能轴传动连接,以驱动储能轴从第三转动位置向储能位置转动;驱动件的至少部分处于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第二电回路的通断控制驱动件的启动和停动;其中,动触部设置在第一运动部件的上方,当第一运动部件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时,第一运动部件与动触部抵接并对动触部产生推动力,以使动触部与静触部断开。
进一步地,第二锁定部为杆体结构并穿设在第二运动部件上,第二锁定部的轴向与第二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与驱动轴的轴向垂直;第二锁定部的伸出第二运动部件的一端用于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第二锁定部和第二运动部件之间螺纹连接,以对第二锁定部伸出第二运动部件的长度进行调节。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操动机构包括合闸部件、驱动轴、第二运动部件、指示部件以及合闸操作组件,驱动轴绕其中心轴线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合闸部件与驱动轴连接,以当驱动轴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带动合闸部件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处于分闸位置;当驱动轴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处于合闸位置;当驱动轴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进行合闸动作;当驱动轴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进行分闸动作。
驱动轴与第二运动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运动部件沿与驱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驱动第二运动部件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一运动位置;当驱动轴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当驱动轴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从第一运动位置向第二运动位置运动;当驱动轴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从第二运动位置向第一运动位置运动。
指示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运动部件固定连接,以使第二运动部件带动指示部件的至少部分运动;指示部件具有两种指示状态,两种指示状态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二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指示部件处于相应的指示状态;具体地,当第二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处于分闸位置,指示部件为指示分闸的指示状态;当第二运动部件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处于合闸位置,指示部件为指示合闸的指示状态,以使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指示合闸部件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的功能。
通过操作合闸操作组件以使合闸部件进行合闸动作;第二运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以使第二运动部件带动第二锁定部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二锁定部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处于让位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此时合闸部件已经处于合闸位置,使第二锁定部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以对合闸操作组件的合闸操作进行锁定,进而实现了当合闸部件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时,合闸操作组件不能再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防重合闸的功能。
可见,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可以通过第二运动部件来驱使指示部件在两种指示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还能够驱使第二锁定部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进而使合闸操作组件在可以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或不能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之间切换。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将分合闸指示的功能组件和防重合闸的功能组件进行关联,进而简化了零部件数量,并使得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更加集中、紧凑,减小了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的整体体积和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因分合闸指示牌和防重合闸两项功能组件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储能保持动子和储能保持挚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储能保持动子和储能保持挚子的配合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其中,图3也示出了凸轮的凸出部、输出拐臂、驱动轴、合闸部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操动机构的储能保持动子和储能保持挚子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挚子与第一保持配合部和第二保持配合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轴处于第一驱动位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挚子与第一保持配合部和第二保持配合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驱动轴处于第二驱动位置;
图7示出了图6中的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挚子与第一保持配合部和第二保持配合部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输出拐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储能保持动子设置在凸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储能保持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推动部、第一运动部件、显示部件、第二弹性件、微动开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运动部件处于第三运动位置;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操动机构的推动部、第一运动部件、显示部件、第二弹性件、微动开关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推动部、第一运动部件、显示部件、第二弹性件、微动开关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其中,第一运动部件处于第四运动位置;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驱动轴、第二运动部件、合闸轴、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辅助开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二运动位置;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操动机构的驱动轴、第二运动部件、合闸轴、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辅助开关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操动机构的驱动轴、第二运动部件、合闸轴、第一锁定部、第二锁定部、辅助开关的配合结构的侧视图;其中,第二运动部件处于第一运动位置。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能轴;11、齿轮轴;12、齿轮;13、电机;14、手柄;15、连接轴;16、连接件;20、第一弹性件;21、连接座;22、卡挡部;23、固定轴;242、第二导杆;
311、储能保持动子;312、储能保持挚子;3121、第二支撑轴;31211、第六复位弹簧;3122、第一本体部;3123、第二本体部;313、凸轮;3131、凸出部;321、输出拐臂;322、合闸部件;33、合闸保持挚子;331、保持拐臂;3311、第一臂段;3312、第二臂段;3313、第二支撑轴;3314、第一穿设孔;332、保持臂段;3321、第一支撑轴;34、第一保持配合部;341、让位缺口;342、分闸脱扣件;35、第二保持配合部;351、第二滚动部;352、第二销轴;
41、推动部;411、第一滚动部;412、第一销轴;42、第一运动部件;421、第一导向槽;43、连接部;44、显示部件;441、显示部;45、第一导向部件;451、固定板;46、第二弹性件;47、微动开关;471、动触部;
50、驱动轴;51、第一滑动部;52、连接件;60、第二运动部件;601、第一滑槽;602、第二导向槽;603、第二滑动部;61、指示部件;611、指示部;62、第二导向部件;63、第二锁定部;70、合闸轴;71、第一锁定部;73、扣板;74、线圈;741、推杆;75、第五复位弹簧;80、辅助开关;801、开关本体;802、接触轴;81、拨叉;811、第二滑槽;
200、安装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动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请参考图1至图16,操动机构包括合闸部件322、驱动轴50、第二运动部件60、指示部件61以及合闸操作组件,驱动轴50绕其中心轴线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合闸部件322与驱动轴50连接,以当驱动轴50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50带动合闸部件322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当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当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322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322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322进行分闸动作。
驱动轴50与第二运动部件60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运动部件60沿与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50驱动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当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当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60从第一运动位置向第二运动位置运动;当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60从第二运动位置向第一运动位置运动。
指示部件61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指示部件61的至少部分运动;指示部件61具有两种指示状态,两种指示状态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指示部件61处于相应的指示状态;具体地,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指示部件61为指示分闸的指示状态;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指示部件61为指示合闸的指示状态,以使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指示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的功能。
通过操作合闸操作组件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63,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第二锁定部63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二锁定部63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处于让位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处于锁定位置,此时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使第二锁定部63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以对合闸操作组件的合闸操作进行锁定,进而实现了当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时,合闸操作组件不能再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防重合闸的功能。
可见,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可以通过第二运动部件60来驱使指示部件61在两种指示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还能够驱使第二锁定部63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进而使合闸操作组件在可以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或不能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之间切换。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将分合闸指示的功能组件和防重合闸的功能组件进行关联,进而简化了零部件数量,并使得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更加集中、紧凑,减小了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的整体体积和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因分合闸指示牌和防重合闸两项功能组件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具体地,具体地,第二锁定部63为杆体结构,第二锁定部63穿设在第二运动部件60上,第二锁定部63的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一端用于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其中,第二锁定部63的轴向与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与合闸轴70的轴向垂直,第二锁定部63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方向与第二锁定部63的轴向相同。可选地,第二锁定部63的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一端的端部用于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
由于不同规格型号的断路器的合闸操作组件的规格不同,为了保证第二锁定部63和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抵接配合,使第二锁定部63与第二运动部件60之间螺纹连接,以对第二锁定部63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使第二锁定部63和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能够抵接配合,进而保证了防重合闸功能的有效性。这样,也使得本申请的操动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的断路器,具备较高的通用性。可选地,第二锁定部63为调节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部51,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呈条形的第一滑槽601,第一滑槽601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第一滑动部51与驱动轴50连接并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滑槽601内,以当驱动轴50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通过第一滑动部51和第一滑槽601的配合驱使第二运动部件60沿与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其中,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滑槽601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进一步地,第一运动位置位于第二运动位置的上方。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52,连接件52固定套设在驱动轴50上,第一滑动部51与连接件52固定连接,以使第一滑动部51通过连接件52与驱动轴50连接。
可选地,第一滑动部51为销轴,第一滑动部51的第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一滑槽601内,第一滑动部51的第二端固定穿设在连接件52上。
在本实施例中,指示部件61包括指示部611和指示口,指示口固定设置;指示部611与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指示部611运动;指示部611上设置有两个指示标记,两个指示标记的分布方向与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平行或相同;两个指示标记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指示标记与指示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指示口显示相应的指示标记。可选地,指示部611与第二运动部件6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具体地,两个指示标记分别为第一指示标记和第二指示标记,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一指示标记与指示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指示口显示第一指示标记;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指示标记与指示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指示口显示第二指示标记。
可选地,第一指示标记为代表分闸的字样或图案,第二指示标记为代表合闸的字样或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合闸操作组件包括合闸轴70和第一锁定部71,合闸轴70的轴向与驱动轴50的轴向平行,合闸轴70绕其中心轴线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并与第一锁定部71固定连接,以带动第一锁定部71往复转动;通过使合闸轴70转动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止挡在第一锁定部71的转动路径上,以使合闸轴70不能再转动,进而实现了当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时,合闸操作组件不能再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
具体地,第一锁定部71在第四转动位置和第五转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锁定部71处于第四转动位置;当使合闸轴70转动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时,合闸轴70带动第一锁定部71从第四转动位置向第五转动位置转动;合闸轴70上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75,当第一锁定部71转动至第五转动位置或第四转动位置和第五转动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时,在无阻力或阻力小于第五复位弹簧75的弹性力的情况下,合闸轴70可以在第五复位弹簧75的作用下,带动第一锁定部71从第五转动位置转回至第四转动位置。第一锁定部71处于第四转动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止挡在第一锁定部71的转动路径上,第一锁定部71不能向第五转动位置转动,合闸轴70也不能进行转动,此时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故实现了当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时,不再能进行通过使合闸轴70转动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的动作。第一锁定部71处于第四转动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不会阻挡第一锁定部71从第四转动位置向第五转动位置转动,进而也不会对合闸轴70的转动形成止挡,此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故可以使合闸操作组件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
具体地,当第一锁定部71处于第四转动位置,且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一锁定部71和第二锁定部63之间具有间隙或抵接,即第二锁定部63的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一端的端部和第一锁定部71之间具有间隙或抵接。
具体地,第一锁定部71为板状结构,第一锁定部71固定套设在合闸轴70上。通过将螺母旋拧在合闸轴70上,以使合闸轴70和第一锁定部71之间相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规格型号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部71的设置角度不同,通过使第二锁定部63与第二运动部件60之间螺纹连接,以对第二锁定部63伸出第二运动部件60的长度进行调节,进而使第二锁定部63和第一锁定部71能够抵接配合,从而保证了防重合闸功能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合闸操作组件还包括合闸按钮和传动部件,合闸按钮与传动部件连接,传动部件与合闸轴70传动连接;通过操作合闸按钮,以使传动部件动作来带动合闸轴70转动,进而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合闸按钮失效,即此时合闸按钮不能再进行可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的操作,或者即使合闸按钮还能操作,也不再能通过传动部件和合闸轴70来使合闸部件322再次进行合闸动作。
可选地,通过按压合闸按钮,以使传动部件动作来带动合闸轴70转动,进而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合闸按钮不能再被按压,或者即使按压合闸按钮也不再能通过传动部件和合闸轴70来使合闸部件322再次进行合闸动作。其中,合闸按钮可以是手动操作合闸按钮,也可以是电动操作合闸按钮。
具体地,传动部件包括扣板73,扣板73与合闸轴70固定连接,以通过驱动扣板73来驱动合闸轴70转动,进而使合闸轴70带动第一锁定部71从第四转动位置向第五转动位置转动;其中,扣板73的板面与合闸轴70的中心轴线平行。可选地,扣板73与合闸轴7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线圈74和置于线圈74内的推杆741,线圈74的中心轴线与推杆741的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沿推杆741的轴向,扣板73位于线圈74的一侧,以当线圈74通电后对推杆741产生沿推杆741的轴向的驱动磁力,以驱动推杆741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推杆741推动扣板73转动。
具体地,合闸按钮与线圈74连接,以通过操作合闸按钮来使线圈74通电。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件62,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602,第二导向槽602沿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导向部件62穿设在第二导向槽602内,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相对第二导向部件62可运动地设置,并使第二导向部件62对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具体地,第二导向部件62为销轴。
可选地,第二导向部件62为多个,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槽602,多个第二导向部件62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多个第二导向槽602内。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导向槽602沿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辅助开关80,辅助开关80包括开关本体801和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开关本体801内;开关本体801内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处于第一电回路上;其中,第一接触部与第二运动部件60传动连接,以当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带动第一接触部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第二接触部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运动,进而使第一电回路连通或断开;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电回路的通断信号来确定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
例如,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一接触部处于断开位置,第一电回路断开,此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一接触部处于闭合位置,第一电回路连通,此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
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可以通过第二运动部件60来驱使指示部件61在两种指示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还能够驱使第二锁定部63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且同时还能够驱使辅助开关80切换通断状态。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将分合闸指示的功能组件、防重合闸的功能组件、辅助开关80(对应现有技术中的辅助开关)切换的功能组件进行关联,进一步简化了零部件数量,并使得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进一步减小了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的整体体积和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因分合闸指示牌、防重合闸、辅助开关切换三项功能组件为三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接触部为接触轴802,接触轴802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穿设在开关本体801内,以当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带动接触轴802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接触轴802的轴向与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垂直。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拨叉81和第二滑动部603,接触轴802固定穿设在拨叉81上;拨叉81上具有呈条形的第二滑槽811,第二滑槽811的延伸方向与接触轴802的轴向垂直;第二滑动部603固定设置在第二运动部件60上,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第二滑动部603运动;第二滑动部603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滑槽811内,以当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通过第二滑动部603和第二滑槽811的配合驱动拨叉81和接触轴802转动,即通过第二滑动部603和第二滑槽811的配合驱动接触轴802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转动。
具体地,第二滑动部603为销轴,第二滑动部603的第一端与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第二滑动部603的第二端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滑槽811内。
可选地,第二滑动部603和第二运动部件60之间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储能轴10,储能轴10的轴向与驱动轴50的轴向平行并与水平方向平行;储能轴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沿储能轴10的转动周向,储能轴10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当储能轴10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储能轴10与驱动轴50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二驱动位置。驱动轴5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以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恢复至第一驱动位置。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凸轮313和输出拐臂321,凸轮313固定套设在储能轴10上,以使储能轴10带动凸轮313转动,即凸轮313的转动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重合;输出拐臂321的至少部分位于凸轮313的凸出部3131的转动路径上,以在储能轴10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凸出部3131与输出拐臂321抵接并带动输出拐臂321转动;输出拐臂321固定套设在驱动轴50上,进而使输出拐臂321带动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二驱动位置;即当储能轴10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当储能轴10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能轴10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凸出部3131开始与输出拐臂321抵接;当储能轴10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后,储能轴10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向第三转动位置转动,凸出部3131与输出拐臂321脱离,进而使驱动轴50可以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从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恢复至第一驱动位置,此过程中驱动轴50也会带动输出拐臂321转动。即当储能轴10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当储能轴10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
具体地,合闸部件322与输出拐臂321固定连接,即合闸部件322通过输出拐臂321与驱动轴50固定连接;当凸出部3131带动输出拐臂321转动时,输出拐臂321带动驱动轴50和合闸部件322转动;当驱动轴50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转动时,驱动轴50带动输出拐臂321和合闸部件32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操动机构还包括合闸保持挚子33和第二保持配合部35,合闸保持挚子33包括保持臂段332,合闸保持挚子33绕第一轴线可往复转动地设置,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50的轴向平行并与保持臂段33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保持配合部35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一端固定套设在驱动轴50上,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面为曲面。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此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与保持臂段332的侧面接触。当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运动时,即合闸部件322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运动以进行合闸操作时,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沿保持臂段332的侧面滑动直至滑出保持臂段332的侧面后,保持臂段332的自由端部与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侧面抵接;即当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时,保持臂段332的自由端部与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侧面抵接,以阻止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回转,进而使合闸部件322保持在合闸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合闸保持挚子33还包括保持拐臂331,保持拐臂331的第二端与保持臂段332的连接端转动连接,以使保持臂段332相对保持拐臂331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保持拐臂331绕第一轴线可往复转动地设置,以带动保持臂段332绕第一轴线转动;保持臂段332与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保持拐臂331与第三复位弹簧连接;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保持配合部34,第一保持配合部34在其阻挡位置和让位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置;当第一保持配合部34处于其阻挡位置时,第一保持配合部34位于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的转动路径上;当第一保持配合部34处于其让位位置时,第一保持配合部34对保持拐臂331的转动让位。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5所示,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时,保持臂段332相对保持拐臂331处于第一限位位置,第一保持配合部34处于其阻挡位置,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和第一保持配合部34之间沿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的转动周向具有预设间隙。
在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运动,即当合闸部件322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运动以进行合闸操作的过程中,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首先沿保持臂段332的侧面滑动,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会对保持臂段332产生推力,以驱动保持臂段332从第一限位位置转动至第二限位位置,此时保持拐臂331保持不动;当保持臂段332相对保持拐臂331处于第二限位位置后,保持臂段332与保持拐臂331相对固定,故在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对保持臂段332的推力的作用下,保持臂段332带动保持拐臂331沿靠近第一保持配合部34的方向转动,直至与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抵接;当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抵接时,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滑出保持臂段332的侧面,且保持臂段332的自由端部与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侧面抵接。如图6所示,由于驱动轴50上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驱动轴50会有向第一驱动位置回转的趋势,故会对保持臂段332和保持拐臂331产生驱动其沿如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推力,但是又由于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抵接,故第一保持配合部34会对保持拐臂331和保持臂段332产生阻止其沿如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阻力,从而通过合闸保持挚子33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和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配合,使驱动轴50保持在第二驱动位置,即使合闸部件322保持在合闸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大于第三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力。
当需要使合闸部件322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运动以进行分闸操作时,使第一保持配合部34活动至其让位位置,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大于第三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力,故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会对合闸保持挚子33产生驱动其沿如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推力,以使合闸保持挚子33沿与第一限位位置至第二限位位置的转向相同的方向转动,即使合闸保持挚子33沿如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保持臂段332就会与第二保持配合部35分离,保持臂段332对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阻挡力消失,即对驱动轴50向第一驱动位置回转的阻力消失,驱动轴50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从第二驱动位置回转至第一驱动位置,进而带动合闸部件322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运动,以完成分闸操作。
其中,在分闸操作过程中,当保持臂段332对驱动轴50向第二驱动位置的转动让位后,由于保持臂段332和保持拐臂331上也没有其它作用力,故保持臂段332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对保持拐臂331回转至第一限位位置,保持拐臂331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转至其最初始的位置。当保持拐臂331回转至其最初始的位置后,第一保持配合部34重新活动至其阻挡位置。
具体地,保持臂段33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
具体地,保持臂段332上固定穿设有第一支撑轴3321,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撑轴3321上;第一支撑轴3321的轴向与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保持拐臂331上固定穿设有第二支撑轴3313,第三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支撑轴3313上,第二支撑轴3313的轴向与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转轴,保持拐臂331的第二端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保持臂段332的连接端可转动地套设在转轴上,以使保持臂段332相对保持拐臂331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置;其中,转轴的中心轴线形成第二轴线。
具体地,保持拐臂331的第二端设置有供转轴穿设的第一穿设孔3314,保持臂段332的连接端设置有供转轴穿设的第二穿设孔。
具体地,保持拐臂331套设在储能轴10上,保持拐臂331和储能轴10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设置,以使储能轴10对合闸保持挚子33起到支撑作用;其中,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进一步地,保持拐臂331和储能轴10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拐臂3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段3311和第二臂段3312,第一臂段3311和第二臂段3312呈预设夹角设置,第一臂段3311的远离第二臂段3312的一端形成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第二臂段3312的远离第一臂段3311的一端形成保持拐臂331的第二端;储能轴10位于第一臂段3311和第二臂段3312的连接处。可选地,预设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滚动部351,第二滚动部351绕其中心轴线并相对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本体可转动地设置,第二滚动部351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轴5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二滚动部351的滚动面形成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面,以使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部和保持臂段332的侧面之间为滚动摩擦。
具体地,第二保持配合部35的第二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销轴352,第二销轴352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轴5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二滚动部351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销轴352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配合部34绕第三轴线在阻挡位置和让位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第一保持配合部34上设置有让位缺口341;当第一保持配合部34处于其阻挡状态时,第一保持配合部34的本体位于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的转动路径上;当第一保持配合部34处于其让位状态时,让位缺口341位于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的转动路径上,以使保持拐臂331的第一端通过让位缺口341,进而使保持拐臂331可以沿如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可选地,第三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
具体地,第一保持配合部34为轴体结构,让位缺口341设置在第一保持配合部34的外周面上,第一保持配合部34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一保持配合部34在其阻挡状态和让位状态之间转变;其中,第一保持配合部34的中心轴线形成第三轴线。
具体地,第一保持配合部34上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第一保持配合部34一般都处于其阻挡状态;当通过操作使第一保持配合部34从阻挡状态转变为让位状态后并当操作力消失后,在第四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第一保持配合部34可以从其让位状态恢复至其阻挡状态。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分闸脱扣件342,分闸脱扣件342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连接,通过驱动分闸脱扣件342运动,以使分闸脱扣件342带动第一保持配合部34运动,进而使第一保持配合部34从其阻挡状态转变为让位状态。当第一保持配合部34为轴体结构时,通过驱动分闸脱扣件342转动,以使分闸脱扣件342带动第一保持配合部34转动。
可选地,分闸脱扣件342为板状结构,分闸脱扣件342的板面与第一保持配合部34的中心轴线平行。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分闸按钮,分闸按钮与分闸脱扣件342传动连接,以通过操作分闸按钮来驱动分闸脱扣件342运动,即通过操作分闸按钮来驱动分闸脱扣件342转动,进而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分闸动作。可选地,分闸按钮可以是手动分闸按钮,也可以是电动分闸按钮。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0,第一弹性件20,第一弹性件20沿其伸缩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性件20的第一端连接于安装基础,第一弹性件20的第二端与储能轴10连接,以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释放弹性力;其中,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方向与储能轴10的轴向垂直。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储能轴10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第一弹性件20处于自然状态;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逐渐被压缩;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从其被压缩的状态向其自然状态恢复时,以使第一弹性件20释放弹性力,进而在第一弹性件2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驱使储能轴10从其储能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并在此过程中使储能轴10驱使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第二驱动位置,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储能轴10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后,凸出部3131与输出拐臂321脱离,即储能轴10和驱动轴50之间的传动连接关系断开,储能轴10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沿原来的方向第三转动位置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轴10仅沿一个方向转动,即储能轴1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或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位置通常设置在储能轴10的转动周向的最高点;操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储能轴10和驱动组件可连接或可分离地设置;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驱动组件和储能轴10连接,以驱动储能轴10转动;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驱动组件和储能轴10分离;由于沿储能轴10的转动周向,储能轴10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故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必然经过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其中,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储能轴10在第一弹性件20的弹性力和自身重力的综合作用力下转动。
具体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或手柄14,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的输出轴与储能轴10传动连接,和/或手柄14与储能轴10传动连接,以驱动储能轴10转动;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与储能轴10的传动连接断开,且手柄14与储能轴10的传动连接断开,以实现驱动组件和储能轴10分离。
具体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轴11和齿轮12,齿轮轴11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驱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套设在储能轴10上;其中,齿轮轴11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齿轮12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重合。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可连接或可分离地设置,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连接,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相对固定,齿轮12带动储能轴1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分离,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可相对转动。
可选地,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设置有离合单元,以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离合单元的离合动作,以使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设置,即使储能轴10可相对齿轮12转动。
具体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齿轮轴11传动连接,以驱动齿轮轴11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其中,驱动件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齿轮轴11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可选地,驱动件为电机13。
具体地,手柄14与齿轮轴11连接,以通过手动转动手柄14来驱使齿轮轴11转动;即当手动转动手柄14时,手柄14带动齿轮轴11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其中,手柄14的转动轴线与齿轮轴11的中心轴线重合。可选地,手柄14套设在齿轮轴11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分离,故此时驱动件与储能轴10的传动连接断开,且手柄14与储能轴10的传动连接断开。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件或者手柄14来驱动储能轴10转动。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电机储能与手动储能为两个独立的模块结构,而本申请可以通过驱动件或者手柄14来驱动储能轴10转动,可以实现电动和手动的直接储能,且简化了驱动组件的零部件的数量,进而简化了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断路器进行电机储能时,其齿轮传动等级多为二级传动,降低了传动效率,而本申请的驱动组件的齿轮为一级传动,能够具备较高的传动效率。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0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连接轴15和连接件16,连接轴15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连接件16设置在连接轴15和储能轴10之间,以连接连接轴15和储能轴10;第一弹性件20的第二端绕连接轴15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轴15。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储能位置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15绕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转动,进而使连接轴15对第一弹性件20产生作用力,以使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当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释放弹性力,第一弹性件20释放的弹性力作用于连接轴15,以通过连接轴15驱使储能轴10从其储能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础为固定设置的固定轴23,固定轴23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固定轴23的中心轴线与连接轴15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弹性件20的第一端绕固定轴23的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轴15。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导杆组件,导杆组件的轴向与连接轴15的轴向垂直,导杆组件沿其轴向可伸缩地设置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杆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接轴15和固定轴23上;第一弹性件20套设在导杆组件的外侧,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方向与导杆组件的轴向平行或相同,以在第一弹性件20伸缩时,导杆组件伸缩。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两个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均固定套设在连接轴15上,两个限位部沿连接轴15的轴向分别位于导杆组件的两侧,以在连接轴15的轴向上对导杆组件限位,进而在连接轴15的轴向上对第一弹性件20的位置进行限位。
具体地,导杆组件包括连接座21,连接座21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接轴15上,第一弹性件20的第二端与连接座21固定连接或抵接;连接轴15通过连接座21对第一弹性件20产生作用力,以使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
具体地,连接座21和连接轴15之间设置有轴承,该轴承可以为滚针轴承。
具体地,导杆组件还包括卡挡部22和第二导杆242,第二导杆24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二导杆24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23上,第二导杆24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卡挡部22套设在第二导杆242的外侧并位于固定轴23的靠近连接座21的一侧;第一弹性件20套设在第二导杆242的外侧,第一弹性件20的第一端与卡挡部22固定连接或抵接,即第一弹性件20夹设在连接座21和卡挡部22之间。
具体地,导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方向平行或相同,即第二导杆242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导杆的延伸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一导杆的一端与连接座21固定连接,第一导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导杆242套设在第一导杆的外侧,第二导杆242和第一导杆之间沿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方向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从而实现导杆组件沿其轴向可伸缩地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242以对第一弹性件20的伸缩起到导向作用,并防止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过程中其受力不均的问题,确保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时均匀无扭曲。
具体地,第二导杆242包括空心杆段,第二导杆242的空心杆段套设在第一导杆的外侧。
可选地,第一导杆与连接座21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两个限位部沿连接轴15的轴向分别位于连接座21的两侧,以在连接轴15的轴向上对连接座21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在连接轴15的轴向上对第一弹性件20的位置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操动机构还包括储能保持动子311和储能保持挚子312,储能保持动子311与储能轴10连接,以使储能轴10带动储能保持动子311转动;储能保持挚子312可活动地设置,以使储能保持挚子312具有位于储能保持动子311的转动路径上的止挡状态和对储能保持动子311进行避让的避让状态;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时,储能保持挚子312处于止挡状态并与储能保持动子311抵接,以将储能轴10限位在储能位置,此时储能保持挚子312对储能保持动子311形成阻挡,阻挡储能保持动子311继续转动,即阻挡储能轴10继续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从而使储能轴10保持在储能位置;当储能轴10要从储能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时,使储能保持挚子312处于其避让状态,以对储能保持动子311进行让位,即对储能轴10的转动进行让位;其中,当储能保持挚子312处于其避让状态时,储能保持挚子312远离储能保持动子311转动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并保持在储能位置后,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通过离合单元分离。
具体实施过程中,储能保持挚子312一般都处于止挡状态;当储能轴10要从储能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时,可以通过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其止挡状态转变为避让状态,以对储能保持动子311进行让位。
具体地,储能保持动子311固定设置在凸轮313的凸出部3131上。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保持挚子312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连接,以通过操作合闸操作组件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其止挡状态转变为避让状态,进而使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从而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
具体地,储能保持挚子312固定套设在合闸轴70上,以使合闸轴70带动储能保持挚子312在止挡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转变。
具体实施过程中,合闸轴70带动储能保持挚子312在第六转动位置和第七转动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地设置;当储能保持挚子312处于第六转动位置时,储能保持挚子312处于其止挡状态,此时第一锁定部71处于第四转动位置;通过使合闸轴70转动,以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第六转动位置向第七转动位置转动,即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止挡状态向避让状态转变,以对储能保持动子311进行让位,以使储能轴10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进而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其中,当储能保持挚子312从第六转动位置向第七转动位置转动时,第一锁定部71从第四转动位置向第五转动位置转动;当储能保持挚子312转动至第七转动位置时,第一锁定部71转动至第五转动位置;由于合闸轴70上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75,故在第五复位弹簧75的作用下,储能保持挚子312回转至其第六转动位置,第一锁定部71回转至其第四转动位置。
具体地,通过驱动扣板73来驱动合闸轴70转动,以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第六转动位置向第七转动位置转动,即使储能保持挚子312从止挡状态向避让状态转变。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轴3121,第二支撑轴3121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二支撑轴3121的轴向与合闸轴70的轴向平行;储能保持挚子3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3122和第二本体部3123,第一本体部3122固定套设在合闸轴70上,第二本体部3123固定套设在第二支撑轴3121上;第二本体部3123用于与储能保持动子311抵接。
可选地,第二支撑轴3121上也设置第六复位弹簧31211,当第五复位弹簧75对合闸轴70起到复位转动的驱使力时,第六复位弹簧31211也对第二支撑轴3121起到复位转动的驱使力,进而在第五复位弹簧75和第六复位弹簧31211的共同作用下,储能保持挚子312回转至其第六转动位置,第一锁定部71回转至其第四转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推动部41和第一运动部件42,第一运动部件42沿竖直方向在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第三运动位置位于第四运动位置的下方;推动部41与储能轴10固定连接,以使储能轴10带动推动部41转动;推动部41位于第一运动部件42的下方。
具体地,在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向储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储能轴10带动推动部41转动并当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抵接后,推动部41推动第一运动部件42从第三运动位置向上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即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时,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在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运动部件4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第四运动位置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即当储能轴10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储能轴10仅沿一个方向转动,故推动部41也是仅沿一个方向转动;沿推动部41的转动周向,推动部41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抵接位置、第二抵接位置和第三抵接位置;在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向储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此过程为储能过程),当推动部41转动至第一抵接位置时,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抵接;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时,推动部41转动至第二抵接位置;在储能轴10从储能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依然保持抵接直至推动部41转动至第二抵接位置后,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分离。也就是,在推动部41从第一抵接位置至第三抵接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必然经过第二抵接位置),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保持抵接;在推动部41从第三抵接位置至第一抵接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部41为杆状结构,推动部41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滚动部411,第一滚动部411设置在推动部41的与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的接触端部,第一滚动部411绕其中心轴线并相对推动部41的本体可转动地设置,第一滚动部411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滚动部411用于与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以使推动部41和第一滚动部411之间为滚动摩擦。
可选地,推动部41的与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的接触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销轴412,第一销轴412的中心轴线与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滚动部411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销轴412上。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连接部43,连接部43固定套设在储能轴10上,推动部41固定设置在连接部43上。可选地,推动部41和连接部43为一体成型结构;推动部41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推动部41的另一端与连接部43连接。
具体地,第一运动部件42为板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显示部件44,显示部件44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运动部件42固定连接,以使第一运动部件42带动显示部件44的至少部分运动;显示部件44具有两种显示状态,两种显示状态分别与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或第四运动位置时,显示部件44处于相应的显示状态。
具体地,显示部件44包括显示部441和显示口,显示口固定设置,显示部441与第一运动部件42固定连接,以使第一运动部件42带动显示部441运动;显示部44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个显示标记,两个显示标记分别与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或第四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显示标记与显示口相对设置。
具体地,两个显示标记分别为第一显示标记和第二显示标记;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三运动位置时,第一显示标记与显示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显示口显示出第一显示标记;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时,第二显示标记与显示口相对设置,以通过显示口显示出第二显示标记。
可选地,第一显示标记为代表“未储能”的字样或图案,第二显示标记为代表“已储能”的字样或图案。
可选地,第一显示标记位于第二显示标记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件45,第一运动部件42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槽421,第一导向部件45穿设在第一导向槽421内,以使第一运动部件42相对第一导向部件45可运动地设置,并使第一导向部件45对第一运动部件42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另外,通过第一导向槽421和第一导向部件45的配合,还能够对第一运动部件42竖直向上的最大运动幅度进行限制。
具体地,第一导向部件45为导向销。
可选地,第一导向部件45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向部件45沿第一导向槽42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通过多个第一导向部件45可以保证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避免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晃动。
具体地,操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固定板451,多个第一导向部件45均固定穿设在固定板451上。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6,第二弹性件46沿竖直方向伸缩,第二弹性件46的上端与第一运动部件42连接,第二弹性件46的下端固定设置;当推动部41从第一抵接位置至第二抵接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41推动第一运动部件42从第三运动位置竖直向上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此过程中第二弹性件46被拉伸;当推动部41从第二抵接位置至第三抵接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部41虽然与第一运动部件42抵接,但是推动部41对第一运动部件42不具有推动力,第一运动部件42在其自身重力和第二弹性件46的弹性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另外,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46还可以对第一运动部件42竖直向上的最大运动幅度进行限制。
可选地,第二弹性件46为弹簧或拉簧;第二弹性件46的上端挂设在第一运动部件42上。
在本实施例中,操动机构还包括微动开关47和驱动件,微动开关47包括动触部471和静触部,动触部471和静触部均处于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动触部471和静触部的接触或断开来控制第二电回路的通断;即当动触部471和静触部接触时,第二电回路连通,当动触部471和静触部断开时,第二电回路断开;驱动件与储能轴10传动连接,以驱动储能轴10从第三转动位置向储能位置转动;驱动件的至少部分处于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第二电回路的通断来控制驱动件的启动和停动;其中,动触部471设置在第一运动部件42的上方,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时,第一运动部件42与动触部471抵接并对动触部471产生推动力,以使动触部471与静触部断开,从而使驱动件停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第四运动位置时,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通过设置微动开关47可以避免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后,驱动件继续运行,即电机13继续转动;特别是当储能轴10转动至储能位置并保持在储能位置后,齿轮12和储能轴10之间会通过离合单元分离,通过设置微动开关47可以避免电机13继续空转,有利于提高电机13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断路器的微动开关和储能状态指示器通常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造成零部件较多、不利于安装的问题。而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可以通过第一运动部件42来驱使显示部件44在两种显示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还能够驱使微动开关47切换通断状态,进而驱使驱动件停动。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将储能状态的显示功能组件和微动开关47切换的功能组件进行关联,简化了零部件数量,增加了安装的便利性。
具体地,微动开关47包括动作簧片,动作簧片的端部形成动触部471,当第一运动部件42从第四运动位置竖直向下运动时,第一运动部件42施加在动触部471上的作用力消失,动触部471在动作簧片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至与静触部接触的状态。
可选地,具有本申请的操动机构的断路器为真空断路器;例如,具有本申请的操动机构的断路器为中压真空断路器。
具体地,具有本申请的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还包括安装框架200,操动机构安装在安装框架200上。
具体地,指示部件61和显示部件44分别设置在安装框架200的两侧;可选地,指示部件61和显示部件44均处于相同的高度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操动机构中,操动机构包括合闸部件322、驱动轴50、第二运动部件60、指示部件61以及合闸操作组件,驱动轴50绕其中心轴线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合闸部件322与驱动轴50连接,以当驱动轴50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50带动合闸部件322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当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当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322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合闸部件322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运动,此时合闸部件322进行分闸动作。
驱动轴50与第二运动部件60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运动部件60沿与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转动时,驱动轴50驱动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即当驱动轴50处于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当驱动轴50处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当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二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60从第一运动位置向第二运动位置运动;当驱动轴50从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转动时,第二运动部件60从第二运动位置向第一运动位置运动。
指示部件61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指示部件61的至少部分运动;指示部件61具有两种指示状态,两种指示状态分别与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或第二运动位置时,指示部件61处于相应的指示状态;具体地,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一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分闸位置,指示部件61为指示分闸的指示状态;当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时,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指示部件61为指示合闸的指示状态,以使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指示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的功能。
通过操作合闸操作组件以使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63,以使第二运动部件60带动第二锁定部63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60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二锁定部63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运动;即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一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处于让位位置;当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第二运动位置时,第二锁定部63处于锁定位置,此时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使第二锁定部63与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以对合闸操作组件的合闸操作进行锁定,进而实现了当合闸部件322已经处于合闸位置时,合闸操作组件不能再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具备防重合闸的功能。
可见,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可以通过第二运动部件60来驱使指示部件61在两种指示状态之间切换,同时还能够驱使第二锁定部63在让位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进而使合闸操作组件在可以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或不能进行合闸操作的动作之间切换。即本申请的操动机构将分合闸指示的功能组件和防重合闸的功能组件进行关联,进而简化了零部件数量,并使得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更加集中、紧凑,减小了操动机构的整机结构的整体体积和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因分合闸指示牌和防重合闸两项功能组件为两个独立的功能单元而导致整机结构复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操动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包括:
合闸部件(322);
驱动轴(50),所述合闸部件(322)与所述驱动轴(50)连接,所述驱动轴(50)绕其中心轴线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合闸部件(322)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之间运动;
第二运动部件(60),所述驱动轴(50)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沿与所述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
指示部件(61),所述指示部件(6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所述指示部件(61)具有两种指示状态,所述两种指示状态分别与所述第一运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或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指示部件(61)处于相应的指示状态;
合闸操作组件,通过操作所述合闸操作组件以使所述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第二锁定部(63),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部(63)与所述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以对所述合闸操作组件的合闸操作进行锁定;
储能轴(10),所述储能轴(10)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50)的轴向平行并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储能轴(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沿所述储能轴(10)的转动周向,所述储能轴(10)具有依次设置的储能位置、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所述储能位置设置在所述储能轴(10)的转动周向的最高点;当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储能轴(10)与所述驱动轴(50)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驱动轴(50)从第一驱动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驱动位置;其中,所述驱动轴(50)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以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所述驱动轴(50)从所述第二驱动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驱动位置;
驱动件和/或手柄(14),当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第三转动位置转动至所述储能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或所述手柄(14)与所述储能轴(1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储能轴(10)转动;当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储能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三转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手柄(14)与所述储能轴(10)的传动连接均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部(51),所述第一滑动部(51)与所述驱动轴(50)连接;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上设置有呈条形的第一滑槽(601),所述第一滑槽(6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滑动部(51)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滑槽(601)内;和/或
所述指示部件(61)包括指示部(611)和指示口,所述指示口固定设置;所述指示部(611)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固定连接,所述指示部(611)上设置有两个指示标记,所述两个指示标记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平行或相同;所述两个指示标记分别与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或所述第二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运动至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或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所述指示标记与所述指示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操作组件包括:
合闸轴(70)和第一锁定部(71),所述合闸轴(70)的轴向与所述驱动轴(50)的轴向平行,所述合闸轴(70)绕其中心轴线可往复转动地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锁定部(71)固定连接,通过使所述合闸轴(70)转动以使所述合闸部件(322)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处于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部(63)止挡在所述第一锁定部(71)的转动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
辅助开关(80),所述辅助开关(80)包括开关本体(801)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关本体(801)内;所述开关本体(801)内具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处于第一电回路上;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传动连接,以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在所述第一运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接触部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运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电回路的通断信号来确定所述合闸部件(322)处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为接触轴(802),所述接触轴(802)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开关本体(801)内,所述接触轴(802)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
拨叉(81),所述接触轴(802)固定穿设在所述拨叉(81)上;所述拨叉(81)上具有呈条形的第二滑槽(811),所述第二滑槽(8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轴(802)的轴向垂直;
第二滑动部(603),所述第二滑动部(60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上,所述第二滑动部(603)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811)内,以当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在所述第一运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运动位置之间运动时,驱动所述接触轴(80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
推动部(41),所述推动部(41)与所述储能轴(10)固定连接;
第一运动部件(42),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沿竖直方向在第三运动位置和第四运动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所述推动部(41)位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的下方;在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第三转动位置向所述储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推动部(41)转动并当所述推动部(41)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抵接后,所述推动部(41)推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从所述第三运动位置向上运动至所述第四运动位置;在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储能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转动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所述第四运动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运动位置;
显示部件(44),所述显示部件(4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固定连接;所述显示部件(44)具有两种显示状态,所述两种显示状态分别与所述第三运动位置和所述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当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所述第三运动位置或所述第四运动位置时,所述显示部件(44)处于相应的显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
固定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件(45),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槽(421),所述第一导向部件(45)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421)内,以使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部件(45)可运动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件(45)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部件(45)沿所述第一导向槽(42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和/或
第二弹性件(46),所述第二弹性件(46)沿竖直方向伸缩,所述第二弹性件(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6)的下端固定设置;和/或
第一滚动部(411),所述第一滚动部(411)设置在所述推动部(41)的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的接触端部,所述第一滚动部(411)绕其中心轴线并相对所述推动部(41)的本体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滚动部(4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储能轴(10)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滚动部(411)用于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接触;和/或
所述显示部件(44)包括显示部(441)和显示口,所述显示口固定设置,所述显示部(441)与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固定连接;所述显示部(44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两个显示标记,所述两个显示标记分别与所述第三运动位置和所述第四运动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当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所述第三运动位置或所述第四运动位置时,相应的所述显示标记与所述显示口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机构还包括:
微动开关(47),所述微动开关(47)包括动触部(471)和静触部,所述动触部(471)和所述静触部均处于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所述动触部(471)和所述静触部的接触或断开来控制所述第二电回路的通断;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储能轴(1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储能轴(10)从所述第三转动位置向所述储能位置转动;所述驱动件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二电回路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电回路的通断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启动和停动;
其中,所述动触部(471)设置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的上方,当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运动至所述第四运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运动部件(42)与所述动触部(471)抵接并对所述动触部(471)产生推动力,以使所述动触部(471)与所述静触部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63)为杆体结构并穿设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上,所述第二锁定部(63)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与所述驱动轴(50)的轴向垂直;
所述第二锁定部(63)的伸出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合闸操作组件的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二锁定部(63)和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之间螺纹连接,以对所述第二锁定部(63)伸出所述第二运动部件(60)的长度进行调节。
CN202211091208.XA 2022-09-07 2022-09-07 操动机构 Active CN115692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1208.XA CN115692092B (zh) 2022-09-07 2022-09-07 操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1208.XA CN115692092B (zh) 2022-09-07 2022-09-07 操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092A CN115692092A (zh) 2023-02-03
CN115692092B true CN11569209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506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1208.XA Active CN115692092B (zh) 2022-09-07 2022-09-07 操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20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45342U (zh) * 2018-02-09 2018-11-02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断路器模块化操动机构
CN111540638A (zh) * 2020-06-04 2020-08-14 温州隆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
CN112289652A (zh) * 2020-11-21 2021-01-29 张桂文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6980439U (zh) * 2022-02-15 2022-07-15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45342U (zh) * 2018-02-09 2018-11-02 宁波天安智能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断路器模块化操动机构
CN111540638A (zh) * 2020-06-04 2020-08-14 温州隆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
CN112289652A (zh) * 2020-11-21 2021-01-29 张桂文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6980439U (zh) * 2022-02-15 2022-07-15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092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3875B1 (en) Circuit breaker tripping mechanism
US20180151309A1 (en) Medium voltage double power supply change-over switch with permanent magnet
RU2716832C2 (ru) Рабочий механизм с накопителем энергии для выключателя
CN111681928A (zh) 断路器
EP3333873B1 (en) Mount structure for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 of circuit breaker
CN111681930A (zh) 断路器
CN20935769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及小型断路器
CN115692092B (zh) 操动机构
CN118448224A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磁通脱扣器复位结构
US10600586B2 (en) Interlock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EP4270439A1 (en) Reclosing switch capable of stably opening and closing
CN114783844B (zh) 永磁式塑壳断路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CN214956687U (zh) 一种断路器
CN220933950U (zh) 一种急停按钮及电力设备
CN113690109B (zh) 一种脱扣器驱动装置及永磁塑壳断路器
CN213816030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9370946U (zh) 用于断路器的手动操作机构以及断路器
CN214956686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KR101948723B1 (ko) 수동 트립 메커니즘을 갖는 직류 차단기
CN114843152B (zh) 一种传动机构和断路器
CN214099549U (zh) 断路器
CN217983202U (zh) 操动机构
CN215644291U (zh) 一种35kV户外柱上高压开关的双机构自动重合器
CN112151324B (zh) 一种断路器储能机构
CN213242462U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