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0638A - 一种操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0638A
CN111540638A CN202010501107.XA CN202010501107A CN111540638A CN 111540638 A CN111540638 A CN 111540638A CN 202010501107 A CN202010501107 A CN 202010501107A CN 111540638 A CN111540638 A CN 111540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arm
switching
closing
spr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11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Longs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Longs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Longs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Longs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11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0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026Movable parts and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01H3/3005Charg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0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 H01H3/3047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spring motor adapted for operation of a three-position switch, e.g. on-off-ear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12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系统,包括分合主轴、主轴拐臂、分合输出拐臂、第一储能机构及合闸脱扣装置,手动合闸时,驱动分合主轴带动主轴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使第一储能机构储能,由于合闸脱扣件受到第一阻挡力,则第一储能机构不能释放能量而保持在储能状态,操作人员先撤销对分合主轴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再撤销第一阻挡力,第一储能机构瞬间释放能量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若合闸瞬间电路导通并发生短路时,熔断器上的顶针机构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由于操作人员在合闸之前,已经撤销对分合主轴施加的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顶针机构就能够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立刻进行分闸,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操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路中包括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的组合电器中,负荷开关的合闸及分闸动作,一般通过操作系统来控制,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319934U公开的一种带分闸脱扣的三工位操作系统。其包括隔离输出装置、隔离传动装置、储能装置及分闸脱扣装置,其中,隔离传动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的隔离传动轴(即分合主轴),固定在分合主轴上的隔离传动拐臂(即主轴拐臂),及固定在主轴拐臂的自由端上的隔离传动销;隔离输出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在分合主轴上的隔离输出拐臂(即分合输出拐臂),分合输出拐臂上设有隔离传动槽;分闸脱扣装置包括脱扣板、脱扣拉簧、脱扣轴、限位拐臂、联动拐臂;脱扣板固定套在脱扣轴上;限位拐臂和联动拐臂成型在扣件的轴向两端上,扣件套在分合主轴上,脱扣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座和扣件上。隔离传动销的一端与联动拐臂联动设置,另一端可滑动地设在隔离传动槽内。储能装置为两端分别设在隔离传动销和接地传动销上的储能压簧。
上述的三工位操作系统,当手动进行合闸时,操作人员将手柄安装在分合主轴上,通过手柄给分合主轴施加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驱动分合主轴带动主轴拐臂和隔离传动销同步沿合闸方向转动,并作用于储能装置使得储能压簧被压缩储能。由于主轴拐臂是固定在分合主轴上的,而连接储能压簧的隔离传动销直接固定在主轴拐臂的自由端上,当储能装置被压缩过了死点之后,瞬间储能装置释放能量,立即驱动隔离传动销转动,以带动分合输出拐臂瞬间合闸。由于合闸时间短,合闸后操作人员习惯性地仍然对分合主轴施加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该合闸过程中,主轴拐臂上的隔离传动销驱动扣件转动,使扣件的限位拐臂搭接在脱扣轴上,脱扣拉簧被拉伸储能,从而分闸脱扣机构限制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
在手动合闸瞬间,若瞬间导通的电路中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的熔断器被烧断,熔断器上的顶针机构立马驱动分闸脱扣装置进行脱扣动作,限位拐臂脱离脱扣轴,脱扣拉簧释放能量,驱动扣件反向转动,进而联动拐臂拨动隔离传动销转动,对主轴拐臂和分合主轴施加沿分闸方向的驱动力,进行分闸动作。但是,由于储能机构储能后瞬间合闸,操作人员仍然对分合主轴施加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并且操作人员也不能及时获知分闸需求,则分闸脱扣机构对分合主轴施加朝向分闸方向的驱动力,操作人员对分合主轴施加朝向合闸方向的驱动力,两个驱动力相互矛盾,于是分合主轴仍然处于合闸状态,导致分合输出拐臂不能实现迅速地分闸,电路仍处于短路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操作系统在手动合闸瞬间后电路发生短路时,不能及时进行分闸动作,电路仍处于短路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系统,包括
分合主轴,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
主轴拐臂,固定在所述分合主轴上;
分合输出拐臂,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上;
第一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上的第一弹簧拐臂;所述第一弹簧拐臂分别与所述主轴拐臂和所述分合输出拐臂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拐臂受所述主轴拐臂的第一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所述第一储能机构储能;所述分合输出拐臂因所述第一储能机构释放能量,而受所述第一弹簧拐臂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分闸位置与第一合闸位置之间切换;
合闸脱扣装置,具有可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合闸脱扣件,在第一锁定状态所述合闸脱扣件受到平衡所述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的能量所作用在所述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的第一阻挡力,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阻挡力的平衡撤销。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合闸脱扣件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偏心部;在第一锁定状态,所述第一偏心部供所述分合输出拐臂搭接;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第一偏心部脱离所述分合输出拐臂;所述第一偏心部件在一个复位偏压力作用下趋向于保持所述第一锁定状态。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合闸脱扣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对所述合闸脱扣件施加第一阻挡力。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具有可在待搭接状态与非搭接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保持件;
在待搭接状态,所述保持件受一个保持力保持在供所述第一偏心部件上的避开所述第一偏心部的第一限位部搭接,以在第一锁定状态给所述第一偏心部件施加第一阻挡力;在非搭接状态撤销所述保持力。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保持件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受一个作为保持力的复位扭力的作用下趋向于保持待搭接状态;
在非搭接状态,所述第二偏心部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转动而迫使所述第二偏心部撤销所述保持力。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可伸缩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的避开所述第二偏心部的第一配合部保持抵接,并在伸缩移动中逐渐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凸出以推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转动的第一斜面。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的合闸脱扣板,所述合闸脱扣板上设有所述第一配合部,及给所述第二偏心部件施加复位扭力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且两端分别压设在机架和所述合闸脱扣板上。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偏心部件为L型或V型的弯曲拐臂,所述弯曲拐臂的弯曲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弯曲拐臂的第一力臂端作为所述第一偏心部,其的第二力臂端作为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力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力臂的长度。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偏心部可滚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拐臂端的端部的外周壁面上;所述第二偏心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转动圆周上;
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分合输出拐臂沿分闸方向转动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第一偏心部而给所述第一偏心部件施加与所述复位偏压力同向的第一抵接力,在第一抵接力和复位偏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迫使所述第一偏心部由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并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给所述第二偏心部施加与所述复位扭力相反的第二抵接力,迫使所述第二偏心部由初始的待搭接状态跨越非搭接状态后再切换至待搭接状态。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偏心部上可转动地设有滚动件,所述第一偏心部通过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拐臂端上。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主轴拐臂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分合输出拐臂上设有第四滑槽;
所述第一储能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拐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一弹簧销,所述第一弹簧销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以及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弹簧销和机架上的操作簧;
在操作簧处于未储能状态,所述第一弹簧销可在受所述第三滑槽的一端的端壁的第二拨动力下,而在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在操作簧释放储能时,所述第一弹簧销受所述操作簧的驱动下而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并且对所述第四滑槽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三拨动力以带动所述分合输出拐臂转动。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还包括接地分合闸装置,其包括
接地主轴,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
第二弹簧拐臂,固定设在所述接地主轴上,
接地输出拐臂,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接地主轴上;所述第二弹簧拐臂的一端与所述接地输出拐臂联动设置;
所述第一储能机构还具有设在所述第一弹簧拐臂和第二弹簧拐臂之间的操作簧,所述第二弹簧拐臂受接地主轴的驱动而转动,使所述操作簧储能;所述接地输出拐臂因所述操作簧释放能量,而受所述第二弹簧拐臂的联动带动,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的第二分闸位置与第二合闸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储能机构(20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拐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二弹簧销,所述接地输出拐臂上设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二弹簧销的一端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五滑槽内;
在操作簧处于储能状态,所述第二弹簧销可在受所述接地主轴的带动下而在所述第五滑槽内滑动;在操作簧释放储能时,所述第二弹簧销受所述操作簧的驱动下,而对所述第五滑槽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四拨动力以带动所述接地输出拐臂转动。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还包括指示装置,其包括可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地设在机架上的联动部件,
在第一状态所述联动部件受所述分合输出拐臂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并在分合输出拐臂处于第一合闸位置时,对所述接地输出拐臂施加第二阻挡力而迫使所述接地输出拐臂保持在第二分闸位置,并在分合输出拐臂处于第一分闸位置时解除第二阻挡力;
在第二状态所述联动部件受所述接地输出拐臂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在接地输出拐臂处于第二合闸位置时,对所述分合输出拐臂施加第三阻挡力而迫使所述分合输出拐臂保持在第一分闸位置,并在接地输出拐臂处于第二分闸位置时解除第三阻挡力;
指示部件,与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指示分合输出拐臂及接地输出拐臂所处的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
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联动部件包括圆形本体及径向凸出并周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圆形本体上的第三偏心部;所述圆形本体上设有径向延伸的豁口槽及设在所述联动部件上的第一弧形孔;
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分闸位置和第一合闸位置,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二分闸位置和第二合闸位置;所述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滑销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接地输出拐臂的第二滑销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上;
所述第一弧形孔包括设在所述圆形本体上且与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同心的第一段圆弧孔,及设在所述第三偏心部上并与所述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异心的第二段弧形孔;所述第一段弧形孔与配合于其内的滑销轴所在的滑孔在分合主轴的轴向上相交;
在第一状态,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内的滑销轴在所述第二段弧形孔内滑动,并给所述第二段弧形孔施加拨动力以带动所述联动部件转动;配合于所述豁口槽的滑销轴与所述圆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并受该外周壁施加给的第二阻挡力;
在第二状态,第一段弧形孔在配合于第一弧形孔内的滑销轴上滑动且给该所述滑销轴施加第三阻挡力;配合于豁口槽的滑销轴在所述豁口槽内往复滑动,并给所述豁口槽施加推力以带动所述联动部件转动。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一弧形孔还包括第三段弧形孔,将所述第二段弧形孔和第一段弧形孔相互靠近端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段弧形孔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一段弧形孔的转动轴心及第二段弧形孔的转动轴心均异心;
在第二状态,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孔的滑销轴处于所述第三段弧形孔。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联动部件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联动部件所在的机架的另一侧方向延伸,并伸出机架外;
所述指示部件通过固定在所述传递机构的伸出机架外的另一端上而设在所述联动部件上。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还包括分闸脱扣装置,其包括
分闸脱扣件,具有可在第二锁定状态与第二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机架上;
第二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分合主轴上的分闸扣件,所述分闸扣件受主轴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的第五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所述第二储能机构储能;所述分闸扣件因所述第二储能机构释放能量的带动,而联动带动所述主轴拐臂沿分闸方向转动;
在第二锁定状态,所述分闸脱扣件受平衡于所述主轴拐臂所作用在所述分闸扣件的联动拐臂上的第五拨动力的第四阻挡力,在第二解锁状态第四阻挡力的平衡撤销。
可选地,上述的操作系统,所述机架包括相对布置的前板和底板,及设在所述前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分别与所述前板和底板之间围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所述分合主轴固定在所述前板、中隔板及底板上;所述主轴拐臂、第一弹簧拐臂、分合输出拐臂、第一储能机构及合闸脱扣装置均设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操作系统,包括分合主轴、主轴拐臂、分合输出拐臂、第一储能机构及合闸脱扣装置。分合主轴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主轴拐臂固定在所述分合主轴上;分合输出拐臂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上;第一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上的第一弹簧拐臂;所述第一弹簧拐臂分别与所述主轴拐臂和所述分合输出拐臂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拐臂受所述主轴拐臂的第一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所述第一储能机构储能;所述分合输出拐臂因所述第一储能机构释放能量,而受所述第一弹簧拐臂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分闸位置和第一合闸位置之间切换;合闸脱扣装置具有可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合闸脱扣件,在第一锁定状态所述合闸脱扣件受到平衡所述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的能量所作用在所述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的第一阻挡力,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阻挡力的平衡撤销。
此结构的操作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手动合闸时,先给分合主轴施加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以驱动分合主轴带动主轴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进而联动带动第一弹簧销以使第一储能机构储能,由于合闸脱扣装置中的合闸脱扣件受到第一阻挡力,将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能量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平衡掉,则第一储能机构不能释放能量而保持在储能状态,不能立刻驱动分合输出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此时,操作人员先撤销对分合主轴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再撤销第一阻挡力,打破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能量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的平衡,第一储能机构瞬间释放能量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直至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若合闸瞬间电路导通并发生短路时,熔断器被烧毁,其上的顶针机构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由于操作人员在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之前,已经撤销了对分合主轴施加的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则顶针机构此时就能够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让第一储能机构储能,并立马释放能量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沿分闸方向转动,实现立刻分闸,让电路断开,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操作系统去掉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操作系统去掉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操作系统内电动模块与储能模块及接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操作系统内合闸脱扣装置中第一分合闸电磁铁、合闸脱扣板及底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a为合闸脱扣装置处于第一锁定状态,对应分合输出拐臂处于第一分闸位置的示意图;
图6b为合闸脱扣装置处于第一解锁状态,对应分合输出拐臂处于第二合闸位置的示意图;
图6c为合闸脱扣装置处于第一解锁状态,对应分合输出拐臂处于第二合闸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d为储能模块中的操作簧与第一弹簧头、第二弹簧头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合闸脱扣装置、分合主轴、主轴拐臂的配合示意图;
图8a为分闸脱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分闸脱扣装置中分闸扣件与分闸脱扣件及第二驱动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分闸脱扣装置的分闸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分闸脱扣装置、储能机构、接地分合闸装置、合闸脱扣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分合主轴、主轴拐臂、分合输出拐臂、接地主轴、接地输出拐臂的配合示意图;
图11a为分合主轴、主轴拐臂、分合输出拐臂、接地分合闸装置及储能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11b为操作系统中接地分合闸装置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操作系统的基座上设置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指示装置中的联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为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5b为分合输出拐臂分闸转动过程中,接地输出拐臂保持在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5c为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分闸状态,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5d为接地拐臂合闸过程中,分合输出拐臂在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5e为接地拐臂合闸过程中,分合输出拐臂保持在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5f为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分合闸输出拐臂保持在分闸状态时,与联动部件的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具有安装座的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合闸脱扣装置;101-保持件;1011-第二偏心部;1012-第一切口;102-第一驱动机构;1021-合闸脱扣板;10211-第一让位孔;1022-第一驱动件;1023-第一弹性件;1024-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5-固定板;103-第一复位扭簧;104-合闸脱扣件;1041-第一偏心部;1042-第一限位部;105-复位拉簧;
20-储能模块;201-分合输出拐臂;2011-第一拐臂端;2012-第二拐臂端;2013-第三拐臂端;2014-第四滑槽;2015-第一滑销轴;202-分合主轴;203-主轴拐臂;2031-第三滑槽;20311-第三端;20312-第四端;2032-驱动销;2041-第一弹簧拐臂;2042-第一弹簧销;20421-第一端;20422-第二端;2043-操作簧;2044-第一弹簧头;
30-分闸脱扣装置;301-分闸脱扣件;3011-第二切口;302-分闸脱扣板;303-分闸扣件;3031-限位拐臂;3032-联动拐臂;304-第二驱动机构;3041-分闸按钮;3042-第二驱动件;3043-第二弹性件;3044-导向套;3045-第一过渡件;3046-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6-第二复位扭簧;305-脱扣拉簧;
40-接地分合闸装置;401-接地输出拐臂;4011-第五滑槽;4012-第五端;4013-第六端;4014-第二滑销轴;4014-第二输出端;402-接地主轴;403-第二弹簧销;404-第二弹簧头;405-第二弹簧拐臂;
50-指示装置;501-联动部件;5011-第一弧形孔;20111-第一段弧形孔;20112-第二段弧形孔;5012-豁口槽;502-连杆机构;5021-第一连杆;5022-第二连杆;5023-第三连杆;5024-指示输出轴;503-指示部件;
60-机架;601-前板;602-底板;6021-第一滑槽;6022-第二滑槽;603-中隔板;604-安装座;
70-电动驱动机构;71-电机;72-电机拐臂;73-驱动连杆;80-锁板;
a1-第一分闸位置;a2-第一合闸位置;b1-第二分闸位置;b2-第二合闸位置;c-分闸对应位;d-合闸对应位;e-阻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系统,如图1至图16所示,按各自功能,操作系统包括为机架模块、储能模块20、合闸模块、分闸模块、接地模块、电动模块以及指示模块。以下按模块介绍各自结构,配合关系及运动过程。
一、机架模块
如图1所示,机架60模块包括相对布置的前板601和底板602,及设在前板601和底板602之间的中隔板603,前板601和中隔板603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柱固定连接,底板602和中隔板603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柱固定连接,中隔板603的两侧分别与前板601和底板60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合闸模块和分闸模块分别设在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内。
如图14a所示,底板602上设有供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滑销轴2015穿过的第一滑槽6021,第一滑槽6021的两端分别作为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分闸位置a1和第一合闸位置a2。底板602上设有第二滑槽6022,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穿设在第二滑槽6022内,第二滑槽6022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分闸位置b1和第二合闸位置b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以为凹槽,也可以为通孔。
二、储能模块20
如图1、图2、图10a、图10b及图11a所示,储能模块20包括分合主轴202、分合输出拐臂201、主轴拐臂203及第一储能机构。其中,第一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拐臂2041、第一弹簧销2042及操作簧2043。
其中,如图3所示,分合主轴202可转动地设在前板601、中隔板603及底板602上,分合输出拐臂201和第一弹簧拐臂2041均可转动地套在分合主轴202上;主轴拐臂203固定在分合主轴202上,比如,主轴拐臂203套接固定在分合主轴202上,分合输出拐臂201、主轴拐臂203、第一储能机构均处于第二安装空间内。
第一弹簧拐臂2041分别与主轴拐臂203和分合输出拐臂201联动设置;第一弹簧拐臂2041受主轴拐臂203的第一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第一储能机构的操作簧2043储能;分合输出拐臂201因第一储能机构的操作簧2043释放能量,而受第一弹簧拐臂2041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机架60上的第一分闸位置a1与第一合闸位置a2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图10a和图3所示,主轴拐臂203上设置第三滑槽2031和分合输出拐臂201上设有第四滑槽2014。如图7和图10b所示,分合输出拐臂201上设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第二拐臂端2012和第三拐臂端2013,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二拐臂端2012与第三拐臂端2013之间形成第四滑槽2014;第一弹簧拐臂2041具有套在分合主轴202上的第一套接部及固定在第一套接部外且径向延伸的自由端,第一弹簧销2042固定在第一弹簧拐臂2041的自由端上。第一弹簧销2042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在第三滑槽2031和第四滑槽2014内,为便于表述,将第一弹簧销2042的两端表述为第一端20421和第二端20422,其中第一端20421插入第三滑槽2031内,第二端20422插在第四滑槽2014内。
在操作簧2043处于未储能状态,第一弹簧销2042可在受第三滑槽2031的一端的端壁的第二拨动力下,而在第四滑槽2014内滑动;在操作簧2043释放储能时,第一弹簧销2042受操作簧2043的驱动下而在第三滑槽2031内滑动,并且对第四滑槽2014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三拨动力以带动分合输出拐臂201转动。上述的第三滑槽可以为凹槽,也可以为通孔。
如图6d所示,第一储能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头和第二弹簧头,第一弹簧头2044的底部成型或设有套筒,套筒套在连接轴2045上,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弹簧头404上,操作簧2043套在套筒和连接轴2045外,其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弹簧头2044和第二弹簧头404;第二弹簧头404固定在接地分合闸装置40中的第二弹簧销403(下文中提及)上。
三、合闸模块
合闸模块包括合闸脱扣装置10和保持机构,其中,合闸脱扣装置10具有可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合闸脱扣件104,在第一锁定状态合闸脱扣件104受到平衡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的能量所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上的作用力的第一阻挡力,在第一解锁状态第一阻挡力的平衡撤销。保持机构给合闸脱扣件104施加上述的第一阻挡力及撤销第一阻挡力。
也即,保持机构给合闸脱扣件104施加第一阻挡力,合闸脱扣件104将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的能量所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上的作用力平衡掉,让第一储能机构的操作簧2043即使过了死点也不能立刻释放能量,第一储能机构中的操作簧2043保持在储能状态;只有当保持机构撤销对合闸脱扣件104的第一阻挡力,才打破第一阻挡力和作用力之间的平衡,第一储能机构中的操作簧2043才会立刻释放能量,驱动分合输出拐臂201沿着合闸方向转动,使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滑销轴从第一滑槽6021中的第一分闸位置a1滑动到第一合闸位置a2,实现合闸。
具体地,如图7所示,合闸脱扣件104为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偏心部1041;在第一锁定状态,第一偏心部1041供分合输出拐臂201搭接;在第一解锁状态,第一偏心部1041脱离分合输出拐臂201;第一偏心部件在一个复位偏压力作用下趋向于保持第一锁定状态。
比如,如图7所示,第一偏心部件为L型或V型的弯曲拐臂,弯曲拐臂的弯曲部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的底板602上,弯曲拐臂的第一力臂端作为第一偏心部1041,其的第二力臂端作为第一限位部1042;第一力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力臂的长度,使第一偏心部件呈一个省力杠杆,进而使保持机构给第一限位部1042施加较小的阻挡力,即可使第一偏心部件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也即,合闸脱扣件104所需的脱扣力更小。
复位拉簧105的一端固定在机架60上固定的支撑轴上,另一端设在弯曲拐臂的第一限位部1042上,复位拉簧105给第一偏心部1041施加上述的复位偏压力。
如图7所示,保持机构包括具有可在待搭接状态与非搭接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保持件101;在待搭接状态,保持件101受一个保持力保持在供第一偏心部件上的第一限位部1042搭接,以在第一锁定状态给第一偏心部件施加阻挡力;在非搭接状态撤销保持力。
比如,如图7所示,保持件101为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偏心部1011,第二偏心部件受一个作为保持力的复位扭力的作用下趋向于保持待搭接状态;在非搭接状态,第二偏心部1011脱离于第一限位部1042。比如,第二偏心部件上套设第一复位扭簧103,第一复位扭簧103的两端分别压设在合闸脱扣板1021(下文中提及)和机架60上固定的支撑柱上,第一复位扭簧103给保持件101施加该复位扭力,使第二偏心部件趋向于保持在待搭接状态。
最佳地,第二偏心部件为偏心半轴,偏心半轴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一切口1012,第二偏心部件上与第一切口1012背对的部分形成第二偏心部1011,在图7所示,第二偏心部1011在第一复位扭簧103的复位扭力下,第二偏心部1011趋向于朝向上。
如图7所示,保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2,其用于驱动第二偏心部件转动而迫使第二偏心部1011撤销保持力。第一驱动机构102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机构102为手动或电动方式。
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02为手动方式,其包括合闸脱扣板1021、第一驱动件1022及第一弹性件1023,其中,合闸脱扣板1021固定在第二偏心部件上,并避开第一切口1012和第一复位扭簧103。合闸脱扣板1021上设有作为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让位孔10211,第一驱动件具有一个与第一配合部保持抵接,并在伸缩移动中逐渐朝向第一配合部分凸出以推动偏心部件转动的第一斜面,即可驱动合闸脱扣板1021带动合闸脱扣件104做转动,实现第二偏心部件由待搭接状态切换至非搭接状态,使第二偏心部1011与第一限位部1042分离,合闸脱扣件104由第一锁定状态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
最佳地,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件1022为合闸推杆,其的两端上分别固定合闸按钮和锥板,锥板在竖向倾斜设置,并且第一驱动件1022上套有第一弹性件1023,第一弹性件1023为弹簧或者窝簧,第一弹性件102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合闸按钮和前板601上,合闸按钮和第一弹性件1023均位于前板601外。当需要驱动保持件101转动时,向内按压合闸按钮,第一弹性件1023被压缩储能,第一驱动件1022的锥板伸入作为第一配合部的第一让位孔10211内,即可驱动合闸脱扣板1021带动保持件101同步在图7中逆时针转动,实现解锁状态;解锁之后,松开合闸按钮,在第一弹性件1023的复位下,第一驱动件1022和合闸按钮复位到起始位置。当然,可以不设置合闸按钮和第一弹性件1023。
或者,第一驱动机构102为电动方式,如图5所示,其为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底板602上固定有固定板1025,合闸脱扣板1021上还设有与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的伸缩轴配合使用的第二配合部,比如第二配合部为配合孔,类似上述的第一斜面的方式,该配合孔与该伸缩轴之间也是通过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配合,当给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通电后,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的伸缩轴做伸出运动,对合闸脱扣板1021施加作用力,以带动合闸脱扣板1021转动,最终驱动第二偏心部件沿逆时针转动,实现撤销第二偏心部1011对第一限位部1042的保持力。
也即,在第一驱动机构102和第一复位扭簧103的配合下,能够使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偏心部1011在待搭接状态与非搭接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合闸脱扣件104在第一解锁状态与第一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最佳地,第一偏心部1041可滚动地抵接在第一拐臂端2011的端部的外周壁面上;第二偏心部1011位于第一限位部1042的转动圆周上;在第一解锁状态,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分闸方向转动时,通过滚动摩擦第一偏心部1041而给第一偏心部件施加与复位偏压力同向的第一抵接力,在第一抵接力和复位拉簧105的复位偏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迫使第一偏心部1041由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并且第一限位部1042给第二偏心部1011施加与复位扭力相反的第二抵接力,迫使第二偏心部1011由初始的待搭接状态跨越非搭接状态后再切换至待搭接状态。
此时,如图6b和图6c所示,当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分闸方向转动时,第一拐臂端2011在第一偏心部1041上滚动摩擦,以对第一偏心部1041施加第一抵接力,在第一抵接力和复位偏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第一限位部1042顺时针转动,第一限位部1042逐渐地从未抵接第一切口的平直面,过渡到抵接在第一切口1012的平直面上,并对该平直面施加第二抵接力,在第二抵接力和复位拉簧105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扭簧的复位扭力,驱动第二偏心部件在图6b中逆时针转动,使第二偏心部1011由待搭接状态切换至非搭接状态;当第一限位部1042从第一切口1012的顶部转动出后,解除对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抵接力,第二偏心部件在第一复位扭簧103的复位扭力下顺时针转动,恢复到待搭接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再次搭接在第二偏心部上。也即,分合输出拐臂201在分闸过程中对第一偏心部1041施加的第一抵接力,进一步促进第一偏心部件从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为分合输出拐臂201的下一次合闸做准备。
最佳地,如图7所示,第一偏心部1041上可转动地设有滚动件,第一偏心部1041通过滚动件可滚动地抵接在第一拐臂端2011上,减小二者之间的滚动摩擦力,由于在省力杠杆中,第一力臂的长度小于第二力臂的长度,通过滚动件的设置,进一步地降低第一力臂对应的第一偏心部1041与第一拐臂端2011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使第二力臂对应的第一限位部1042与第二偏心部101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进而合闸脱扣过程中,进一步地降低第一驱动机构102驱动第二偏心部件转动所需的脱扣力。可选地,滚动件为轴承,或者滚轮。
四、分闸模块
如图8a、图8b、图9、图10a、图11a所示,分闸模块为分闸脱扣装置30,其包括分闸脱扣件301和第二储能机构。分闸脱扣件301具有可在第二锁定状态与第二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机架60上;第二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设在分合主轴202上的分闸扣件303,分闸扣件303受主轴拐臂203沿合闸方向转动的第五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第二储能机构储能;分闸扣件303因第二储能机构释放能量的带动,而联动带动主轴拐臂203沿分闸方向转动;在第二锁定状态分闸脱扣件301受平衡于主轴拐臂203所作用在分闸扣件303的联动拐臂3032上的第五拨动力的第四阻挡力,在第二解锁状态第四阻挡力的平衡撤销。分闸脱扣件301的两个状态,使分合输出拐臂201在分闸动作时,必须先进行分闸脱扣,分闸脱扣之后才能进行分闸动作。
具体地,如图8a、图8b、图9及图11a所示,第二储能机构还包括脱扣拉簧305,脱扣拉簧305的一端固定在前板601上固定的支撑轴上,另一端勾在分闸扣件303上;
如图9所示,分闸扣件303包括本体、两个限位拐臂3031、一个联动拐臂3032及一个固定柱3033。其中,本体套在分合主轴202上;两个限位拐臂3031分别固定在本体的轴向的两端上,固定柱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拐臂3031之间,脱扣拉簧305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上。如图10a所示,主轴拐臂203上设有驱动销2032,驱动销2032穿过中隔板603上的让位孔与分闸扣件303的联动拐臂3032处于联动抵接设置。
如图8a所示,分闸脱扣件301的结构与上述的合闸脱扣件104类似,分闸脱扣件301为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的前板601上的第三偏心部件的第三偏心部。可选地,第三偏心部件与上述的第二偏心部件的结构一样,第三偏心部在待搭接状态与非搭接状态之间切换,并在复位扭力下趋向于保持在待搭接状态。
同样地,如图8a所示,第三偏心部件为偏心半轴,偏心半轴上设有第二切口3011,其上与第二切口3011背对的部分为第三偏心部,第二偏心部件上套设第二复位扭簧306,第二复位扭簧306给第三偏心部件施加复位扭力,在第二锁定状态下,分闸扣件303的限位拐臂3031的端部搭接在第三偏心部上,在第二解锁状态下,分闸扣件303的限位拐臂3031的端部与第三偏心部分离。
限位拐臂3031受来自于第三偏心部的阻挡力,将联动拐臂3032受主轴拐臂203沿合闸方向的拨动力平衡掉,使分闸扣件303保持在第一锁定状态,当第三偏心部上的阻挡力撤销后,打破阻挡力和拨动力的平衡,在脱扣拉簧305释放能量后,驱动分闸扣件303沿分闸方向转动,反向驱动主轴拐臂203沿分闸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一储能机构在分闸过程中储能,并立刻释放能量,驱动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分闸方向转动,实现分闸动作。
同样地,类似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02,分闸脱扣装置30中设置第二驱动机构304,第二驱动机构304有电动形式和手动形式,其中,如图8a所示,手动形式的第二驱动机构304包括第二驱动件3042、分闸脱扣板302、第二弹性件3043、分闸按钮3041及导向套3044。第二驱动件3042的两端分别作为操作端和连接端;比如第二驱动件3042为分闸推杆,连接端与分闸脱扣板302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抵接,比如,连接段外套接有第一过渡件3045,第一过渡件3045的外周面呈圆锥面,圆锥面作为第二斜面,在图8a中,圆锥面的直径沿由前板601外侧朝向前板601内侧的方向呈逐渐减小。
比如,分闸脱扣板302固定在第三偏心部件上,分闸脱扣板302的内侧端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滚轮,第一过渡件3045的圆锥面抵接在滚轮上,滚轮的轴向与第二驱动件30423042的伸缩运动方向相交,圆锥面和滚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滚动摩擦,便于圆锥面驱动滚轮转动,以带动分闸脱扣板302转动进而带动分闸脱扣件301转动,以撤销分闸脱扣件301对分闸扣件303的阻挡力。
类似于第一驱动机构102,分闸按钮3041固定在第二驱动件3042的操作端上,第二弹性件3043套在第二驱动件3042上,第二弹性件304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前板601的外侧和分闸按钮3041的内侧,比如第二弹性件3043为压簧或窝簧;导向套3044沿第二驱动件3042的伸缩方向具有导向通道,套在第二驱动件3042上并固定在前板601的外侧壁上,位于前板601外侧和分闸按钮3041之间。通过直接向内按压分闸按钮3041,即可驱动分闸脱扣件301在图8b中逆时针转动,使第三偏心部与限位拐臂3031分离,处于第一解锁状态。
类似地,如图8b所示,第二驱动机构304为电动驱动方式,此时第二驱动机构304为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对应地分闸脱扣板302上设有与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的伸缩轴配合的配合孔,通过给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通电后,该伸缩轴做伸出运动,以带动分闸脱扣板302及分闸脱扣件301沿逆时针转动,使第三偏心部与限位拐臂3031分离,处于第一解锁状态。
第二驱动机构304的设置,以满足在其他工况下或者操作人员获知需要分闸时,人为手动操作第二驱动机构304,不需要顶针机构动作,来使分闸脱扣装置30进行脱扣动作,增大该操作系统的使用范围,有多种驱动方式进行脱扣动作。
基于上述的储能模块20、合闸模块及分闸模块,以下对操作系统的储能过程、合闸过程及分闸过程分别进行表述。
储能模块20储能过程有两个,分别为合闸过程中第一储能机构储能和第二储能机构的储能:
如图3所示,手动储能时,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顺时针转动分合主轴202,分合主轴202驱动主轴拐臂203转动,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一端20421受主轴拐臂203上第三滑动槽的第三端20311的端壁作用,被主轴拐臂203推动,带动第一弹簧拐臂2041一起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使操作簧2043在第一弹簧拐臂2041的转动过程中被压缩,此过程中,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二端20422在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四滑槽2014内滑动,直至操作弹簧压缩过死点后,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二端20422抵接在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三拐臂端2013上,由于此时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被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偏心部1041上的轴承顶住,第一偏心部1041对第一拐臂端2011施加第一阻挡力,使操作簧2043保持在储能状态。在操作簧2043储能的同时主轴拐臂203上的驱动销2032驱动分闸扣件303转动,分闸扣件303上的限位拐臂3031顺时针转动,限位拐臂3031的端部逐渐地嵌入第二切口3011内,克服第二复位扭簧306的复位扭力,并抵接第二切口3011的平直面,驱动第三偏心部件沿逆时针转动,第三偏心部由待搭接状态切换至非搭接状态,当限位拐臂3031的端部从第二切口3011的顶部转动出后,第三偏心部在第二复位扭簧306的复位扭力下顺时针转动,使第二偏心部1011由非搭接状态切换至搭接状态,进而限位拐臂3031搭接在第三偏心部上;此过程,使脱扣簧被拉伸储能,在操作簧2043达到储能位置之前,限位拐臂3031先搭接在第三偏心部,脱扣拉簧305先一步完成储能。
合闸过程为:
手动合闸时,向内按动合闸按钮,驱动合闸推杆做缩回运动,利用推杆上的锥板上的斜面推动合闸脱扣板1021和第二偏心部件转动,如图3中逆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偏心部1011转动过程中与相抵接的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限位部1042分离,此时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限位部1042和第一偏心部1041分别因抵靠第二偏心部1011和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而保持的受力平衡被打破,即第一偏心部件上的第一偏心部1041的轴承不再对分合输出拐臂201起限位作用;
此时,操作簧2043瞬间释放能量,在操作簧2043的作用下,第一弹簧拐臂2041上的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一端20421在主轴拐臂203上的第三滑槽2031内由第三端20311滑至第四端20312,不会干涉主轴拐臂203上的驱动销2032。此过程,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二端20422抵接在第三拐臂端2013上,给分合输出拐臂201推力,以推动分合输出拐臂201在图3中顺时针转动,直到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一滑销轴2015走完至底板602上第一滑槽6021的第一合闸位置a2时,合闸结束。
第二偏心部件的转动,可以电动合闸和手动合闸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102中的合闸推杆替换为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给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通电后,第一分合闸电磁铁1024上的伸缩轴做伸出运动,与合闸脱扣板1021通过斜面抵接,从而驱动合闸脱扣板1021和合闸脱扣件104转动,实现上述的合闸过程。
另外,在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合闸方向转动过程中,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将对第一偏心部1041施加抵接力,如图6a所示,第一偏偏心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限位部1042位于第一切口内,但未抵接在第一切口的平直面上,以与第一切口1012分离。
分闸过程为:
如图8b所示,手动分闸时,按下分闸按钮3041后,使得分闸推杆向内运动,分闸推杆上的斜面作用到滚轮上,在分闸推杆上的斜面推动作用下,带动分闸脱扣板302克服第二复位扭簧306的复位扭力而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偏心部件逆时针旋转,第三偏心部由待搭接状态切换为非搭接状态,直到分闸扣件303的限位拐臂3031和第三偏心部分离。分闸扣件303在脱扣拉簧305释放能量所产生的拉力下逆时针旋转,同时分闸扣件303的联动拐臂3032反向拨动驱动销2032逆时针转动,以带动驱动销2032固连的主轴拐臂203逆时针转动,在主轴拐臂203逆时针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拐臂2041上的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一端20421抵接在第三滑槽2031的第四端20312的端壁上,则第三滑槽2031的第四端20312的端壁推动第一弹簧销2042来带动第一弹簧拐臂2041也逆时针转动,进而使操作簧2043被压缩并过死点后,脱扣拉簧305的能量释放尽,此过程中,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二端20422从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四滑槽2014的第三拐臂端2013滑动至第二拐臂端2012(逆时针转动)。此后在操作簧2043释放能量的进一步驱动下,第一弹簧销2042的第二端20422对第四滑槽2014的第二拐臂端2012施加推动力,驱动分合输出拐臂201逆时针转动,直至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一滑销轴2015走完底板602上的第一滑槽6021并到达第一分闸位置a1时,完成分闸动作。
第三偏心部件的转动,可以电动合闸和手动合闸,二者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将第二驱动机构304中的分闸推杆替换为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给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通电后,第二分合闸电磁铁3046上的伸缩轴做伸出运动,与分闸脱扣板302上的孔通过斜面抵接,从而驱动分闸脱扣板302和分闸脱扣件301转动,实现上述的分闸过程。
另外,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分闸过程中,在操作簧2043的驱动下,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分闸方向转动时,如从图6b中逆时针转动,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一拐臂端2011通过滚动摩擦第一偏心部1041上的轴承,对第一偏心部1041施加第一抵接力,在第一抵接力和复位拉簧105的复位偏压力共同作用下,驱动第一偏心部件整体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驱动第一限位部1042逐渐地抵接在第一切口的平直面上,对第一切口1012的平直面施加第二抵接力,以克服第一复位扭簧103的复位扭力,以驱动第二偏心部件沿逆时针转动,第二偏心部1011由待搭接状态切换在非搭接状态,当第一限位部1042从第一切口1012顶部转动出后,第二偏心部件在第一复位扭簧103的复位扭力下,顺时针转动,第二偏心部1011由非搭接状态再切换至待搭接状态,从而使第一限位部1042再次搭接在第二偏心部1011上,第一偏心部1041顶在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上,其状态如图6a所示,进而使第一偏心部件由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合闸动作。
五、接地模块
如图10a、图10b及图11a所示,接地模块为接地分合闸装置40,其包括接地主轴402、接地输出拐臂401及上述的第一储能机构。
接地主轴402可转动地设在前板601、中隔板603及底板602上,接地输出拐臂401套在接地主轴402上。
第一储能机构还具有固定设在接地主轴402上的第二弹簧拐臂405,第二弹簧拐臂405的一端与接地输出拐臂401联动设置;操作簧2043的两端分别设在第一弹簧拐臂2041和第二弹簧拐臂405上,第二弹簧拐臂405受接地主轴402的驱动而转动,使操作簧2043储能;接地输出拐臂401因所述操作簧2043释放能量,而受第二弹簧拐臂405的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机架60上的第二分闸位置b1与第二合闸位置b2之间切换。
第一储能机构204还包括第二弹簧头和固定在第二弹簧拐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二弹簧销,接地输出拐臂上设有第五滑槽4011,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在第五滑槽4011内。如图11a所示,第二弹簧拐臂405固定套接在接地主轴402上,第二弹簧拐臂405具有套接在接地主轴402上的套接部及设在套接部上并径向向外延伸的自由端,第二弹簧销固定在自由端上,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在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五滑槽4011内;第二弹簧头固定在第二弹簧销上,操作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弹簧头和第二弹簧头上。
在操作簧2043处于储能状态,第二弹簧销403可在受接地主轴和第二弹簧拐臂的带动下而在第五滑槽4011内滑动;在操作簧2043释放储能时,第二弹簧销403受操作簧2043的驱动下,而对所述第五滑槽4011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四拨动力以带动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转动。
接地合闸时,如图10b和图11a所示,从图11a中的状态顺时针转动接地主轴402,第二弹簧拐臂405随着接地主轴402转动,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由第五滑槽4011的第六端4013朝向第五端4012转动,直至到达第五端,此过程中操作簧2043被压缩,当操作簧2043过死点后,操作簧2043能量释放,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碰撞并推动接地输出拐臂401顺时针转动,直至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由底板上的第二滑槽的第二分闸位置滑动到底板602上的第二滑槽6022的第二合闸位置b2时,接地合闸动作结束,如图11b所示的状态。
相反,接地分闸时,如图11b所示,从图11b的状态逆时针转动接地主轴402,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在第五滑槽4011内从第五端4012滑动至第六端4013,此过程中操作簧2043被压缩,当操作簧2043过死点后,操作簧2043能量释放,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碰撞并推动接地输出拐臂401逆时针转动,直至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由底板上的第二滑槽内的第二合闸位置滑动到底板602上的第二滑槽6022的所限位的第二分闸位置b1时,接地分闸动作结束,如图8所示的状态。
六、指示模块
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操作系统还包括指示装置50,指示装置50包括可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联动部件501;
在第一状态联动部件501受分合输出拐臂201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并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第一合闸位置a2时,对接地输出拐臂401施加第二阻挡力而迫使接地输出拐臂401保持在第二分闸位置b1,并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第一分闸位置a1时解除第二阻挡力;
在第二状态联动部件501受接地输出拐臂401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在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第二合闸位置b2时,对分合输出拐臂201施加第三阻挡力而迫使分合输出拐臂201保持在第一分闸位置a1,并在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第二分闸位置b1时解除第三阻挡力;
指示部件503,与联动部件501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指示接地拐臂及分合输出拐臂所处的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
此指示装置50,联动部件501直接与分合输出拐臂201及接地输出拐臂401联动设置,当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合闸状态时,联动部件501给接地拐臂施加第二阻挡力,限制接地拐臂进行合闸动作,保持在分闸状态;当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合闸状态时,联动部件501对分合输出拐臂201施加第三阻挡力,限制分合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保持在分闸状态,进而确保进行接地合闸时,分合输出拐臂必然处于分闸位置,否则不能进行接地合闸动作;相反,进行分合输出拐臂合闸时,接地输出拐臂必然处于分闸位置,否则不能进行分合输出拐臂的合闸动作,从而形成一个安全保障部件,确保操作人员进行分合闸操作时,时刻处于安全的状态,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第一状态下,指示部件503和联动部件501随着分合输出拐臂201同步运动,从而指示部件503能够准确地指示出分合输出拐臂201处在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在第二状态下,指示部件503和联动部件501随着接地输出拐臂同步运动,从而指示部件503能够准确地指示出接地输出拐臂处在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则通过联动部件501的设置,只需设置一个指示部件,就能够准确地指示出分合输出拐臂201及接地输出拐臂401所处的位置,使指示装置50在指示准确的同时结构更紧凑,所占用的空间小,进而使整个操作系统的结构紧凑和所占用空间小。
可选地,指示部件为指示盘,指示盘为部分圆弧,可以在指示盘上标准分闸方向和合闸方向的标识,或者在机架上设置分闸方向和合闸方向的标识,一般情况下,接地输出拐臂和分合闸输出拐臂的合闸方向和分闸方向相同。比如图10a中,接地输出拐臂和分合输出拐臂的合闸方向均为逆时针,分闸方向均为顺时针。
具体地,如图14b所示,联动部件501包括圆形本体及径向凸出并周向延伸地设在圆形本体上的第三偏心部;圆形本体上设有径向延伸的豁口槽5012及设在联动部件501上的第一弧形孔5011;第一弧形孔5011包括设在圆形本体上且与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同心的第一段圆弧孔,及设在第三偏心部上并与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异心的第二段弧形孔20112;第一段弧形孔20111与第一滑槽6021在分合主轴202的轴向上相交。
在第一状态,第一滑销轴2015在第二段弧形孔20112内滑动,并给第二段弧形孔20112施加拨动力以带动联动部件501转动;第二滑销轴4014与圆形本体的外周壁外切,并受该外周壁施加给其的第二阻挡力,使接地输出拐臂401保持在第二合闸位置b2;在第二状态,第一段弧形孔20111在第二滑销轴4014上滑动且给该第二滑销轴4014施加第三阻挡力;第二滑销轴4014在豁口槽5012内往复滑动,并给豁口槽5012施加推力以带动联动部件501转动。
第一弧形孔5011还包括第三段弧形孔,将第二段弧形孔20112和第一段弧形孔20111相互靠近端过渡连接;第三段弧形孔的转动轴心与第一段弧形孔20111的转动轴心及第二段弧形孔20112的转动轴心均异心;在第二状态,第一滑销轴2015处于第三段弧形孔。也即,上述的第二段弧形孔20112为便于分合输出拐臂201上的第一滑销轴2015在第一滑槽6021及该第二段中顺利滑动的异形弧孔。也即,第一弧形孔的两端分别为合闸对应位e、阻挡位c及分闸对应位d,其中阻挡位c和分闸对应位d之间作为第一段弧形孔,分闸对应位d和合闸对应位e之间作为第二段弧形孔,分闸对应位d所在的过渡段作为第三端弧形孔。
由于三工位操作系统,在正常工作下,分合输出拐臂201处在合闸状态,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分闸状态,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路进行维修或其他操作时,需要先分合输出拐臂201进行分闸动作,之后保持在分闸状态;再去操作接地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将大地与电路导通,操作人员才能够进行维修工作或其他操作,等操作结束后,先进行接地分闸动作,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分闸状态时,再进行分合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即,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不能同时转动,通常在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上套一块锁板80,锁板80的两端分别通过非圆形孔与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配合,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不能同时转动,如图10b所示。或者,不设置该锁板80,而是通过上述的联动部件501,也能够实现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不能同时进行分合闸动作。
具体而言,如图15a至图15c示意出联动部件处于第一状态,在图15a中,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处于第二分闸位置b1,即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分闸状态,分合闸输出拐臂的第一滑销轴2015处于第二合闸位置b2,即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合闸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接地输出拐臂401上的第二滑销轴4014与圆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设置,则圆形本体的外壁面对第二滑销轴施加第二阻挡力,第二滑销轴受到联动部件501的圆形本体的外周壁的阻挡,不能沿第二滑槽6022滑动,进行合闸动作,因此,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不能变换到第二合闸位置b2。当分合输出拐臂201开始分闸过程,分合闸输出拐臂上的第一滑销轴2015在第一滑槽6021中从第一合闸位置a2滑向第一分闸位置a1,并沿联动部件501上的第二段弧形孔20112内滑动,以带动联动部件501顺时针转动经图15b状态,直至图15c状态,此时第一滑销轴滑动到第一分闸位置a1,即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分闸状态,此时接地输出拐臂的第二滑销轴仍保持在第二分闸位置,在该状态分合输出拐臂201可以进行下一次的分合闸操作。
而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和接地拐臂均处于分闸状态时,由于第二阻挡力取消,接地输出拐臂可以进行合闸动作,如图15c所示,第二滑销轴4014刚好位于豁口槽5012的槽口处,逆时针转动接地输出拐臂401,则接地输出拐臂401上的第二滑销轴4014,在沿着第二滑槽6022滑动的同时,也顺着豁口槽5012滑动,因而推动联动部件501进一步顺时针转动,当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从第二分闸位置b1,经图15d状态(即第二滑销轴先从槽口滑动到槽底,联动部件继续顺时针转动)、图15e状态(即第二滑销轴从槽底朝向槽口滑动,联动部件继续顺时针转动)到达图15f所示的第二合闸位置b2,即接地输出拐臂完成合闸动作,此过程中分合闸输出拐臂的第一滑销轴仍处于第一分闸位置a1,即分合闸输出拐臂仍处于分闸状态,而此时第一滑槽6021基本上与第一段弧形孔20111相交,因而限制了分合闸输出拐臂的分合闸操作。所以,联动部件501的设置,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在合闸状态,不能进行接地输出操作,而在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合闸状态,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所以,联动部件的设置,一方面当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不能进行接地分合闸操作,而在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不能进行分合输出拐臂的分合闸操作,从而保障操作人员在操作接地主轴进行接地分合闸或在操作分合主轴进行分合输出拐臂分合闸动作时,不会发生触电现象,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该系统。另一方面,由于联动部件的限制作用,只需设置一个指示盘和传递机构,就能够准确地指示出分合输出拐臂及接地输出拐臂所处的位置,使指示装置在指示准确的同时结构更紧凑,所占用的空间小,进而使整个操作系统的结构紧凑和所占用空间小。
传递机构和联动部件分布在底板的两侧,底板上设有连接转轴,传递机构的第一端和联动部件分别固定在连接转轴的两端上,传递机构的第二端延伸并穿过前板向外伸出,指示盘位于前板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前板面向操作人员一侧,前板上可以设置上述分闸方向及合闸方向的指示标识。
如图13所示,传递机构为四连杆机构502,其包括第一连杆5021、第二连杆5022、第三连杆5023、指示输出轴5024,其中,第一连杆502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5022和第三连杆5023上;第二连杆5022上远离第一连杆502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连接轴上;第三连杆5023上远离第一连杆5021的一端与指示输出轴5024的一端固定连接,指示输出轴5024的另一端与指示盘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021、第二连杆5022及第三连杆5023形成四连杆机构502。当联动部件501转动,通过四连杆机构502来带动指示输出轴5024和指示盘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指示盘与分合输出拐臂201或接地输出拐臂401同步转动。作为变形,传递机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传递机构包括指示输出轴5024,指示输出轴5024的两端分别作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上述中的第一滑销轴配合于第一弧形孔,第二滑销轴配合于豁口槽,作为变形,将二者对调,第一滑销轴配合于豁口槽,第二滑销轴配合于第一弧形孔。作为变形,联动部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实现分合闸拐臂处于合闸状态,对接地输出拐臂施加第二阻挡力,接地输出拐臂不能进行分合闸动作;接地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对分合输出拐臂施加第三阻挡力,分合输出拐臂不能进行分合闸动作即可。
如图16所示,此外,机架60还包括设在底板602外的安装座604,安装座604上设有避开分合输出拐臂201和接地输出拐臂401的让位孔。使用时,该操作系统安装在充气柜上,由于充气柜的内腔充气过程中,充气柜会发生变形,通过设置安装座604,将安装座604固定在充气柜上,增强操作系统安装在充气柜上的牢固性;同时,安装座604的设置,便于根据不同工况下充气柜的形状,可以任意在安装座604上开设安装孔,便于将该操作系统安装在不同工况下的充气柜,增大该操作系统的使用范围。中隔板603的设置,加强对分合主轴202和接地主轴402在前板601和底板602上安装的牢固性和支撑力。
作为变形,上述的第一滑销轴与豁口槽配合,对应第二滑销轴与第一弧形孔配合,其运动过程中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七、电动模块:
分合主轴202的转动,可以手动驱动,也可以电动驱动,其中,如图4所示,电动模块主要包括电动驱动机构70、微动开关及固定在分合主轴202上的指示盘。电动驱动机构70包括电机71、电机71拐臂、驱动连杆73及固定在分合主轴202上的主轴拐臂203。其中,电机71安装在底板602上,电机71拐臂的一端连接于电机71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在驱动连杆73上,驱动连杆73上远离电机71拐臂的另一端通过驱动轴与主轴拐臂203连接,从而形成曲柄摇杆机构。
电机71转动时通过此曲柄摇杆机构带动分合主轴202转动,直至达到操作簧2043到达预定储能位置,分合主轴202上的指示盘弧线压住微动开关,电机71停止转动,实现电动储能动作。由于此电动模块通过一个曲柄摇杆结构将运动传至分合主轴202,所以在电机71转动中,曲柄摇杆过死点后,主轴拐臂203将回转,且回转角度等于前一次的转动角度。也就是说,最终仅需要电机71一直往一个方向转动即可实现分合闸动作中主轴拐臂203的角度切换,极大的简化了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此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手动合闸时,先给分合主轴施加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以驱动分合主轴带动主轴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进而联动带动第一弹簧销以使第一储能机构储能,由于合闸脱扣装置中的合闸脱扣件受到第一阻挡力,将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能量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平衡掉,则第一储能机构不能释放能量而保持在储能状态,不能立刻驱动分合输出拐臂沿合闸方向转动;此时,操作人员先撤销对分合主轴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再撤销第一阻挡力,打破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能量作用在分合输出拐臂的第一拐臂端上的作用力的平衡,第一储能机构瞬间释放能量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进行合闸动作,直至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若合闸瞬间电路导通并发生短路时,熔断器被烧毁,其上的顶针机构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若设有分闸脱扣装置时,顶针机构驱动分闸脱扣装置上的分闸脱扣板转动,以带动分闸脱扣件转动,使分闸脱扣件与分闸扣件的限位拐臂分离,分闸扣件在脱扣拉簧作用下,反向驱动主轴拐臂带动分合主轴反向转动,由于操作人员在分合输出拐臂处于合闸状态之前,已经撤销了对分合主轴施加的沿合闸方向的驱动力,则顶针机构此时就能够驱动分合主轴沿分闸方向转动,让第一储能机构储能,并立马释放能量以驱动分合输出拐臂沿分闸方向转动,实现立刻分闸,让电路断开,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系统,与实施例1中的操作系统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合闸脱扣装置10的结构不同,具体而言:
合闸脱扣装置1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102可以被替换为其他结构,比如锥板被替换为锥形台,类似第二驱动机构304中的第一过渡件3045的结构;或者,还可以第一驱动件1022与保持件101连接,直接转到合闸按钮,来驱动保持件101转动;或者,第一驱动机构102还可以被替换为齿条和齿轮的啮合结构,齿轮固定在保持件101上,第一驱动件1022为齿条,只需按压合闸按钮,即可驱动保持件101转动。
作为变形实施方式,保持件101还可以为其他偏心部件,比如保持件101为凸轮,凸轮的凸出部作为第二偏心部1011。或者保持件10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给合闸脱扣件104施加阻挡力,使合闸脱扣件104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即可。还可不设保持件101,直接采用手动方式来驱动第一偏心部件转动,给第一偏心部件施加阻挡力。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实施方式,第一偏心部件还可以不是L或V型的弯曲拐臂,比如,第一偏心部件为凸轮,凸轮的凸出部作为第一偏心部1041。或者第一偏心部件为一字型拐臂,拐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另一端作为第一偏心部1041,第一偏心部件避开第一偏心部1041的其他位置处可以作为第一限位部1042,此时形成费力杠杆。
作为变形实施方式,合闸脱扣件104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图7中,分合输出拐臂201的转动方向在水平面的前后方向,合闸脱扣件104的转动方向为水平的左右方向,在第一锁定状态,合闸脱扣件104受阻挡力抵接在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上,限制分合输出拐臂201转动;相反,第一解锁状态,合闸脱扣件104转动直至与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分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0)

1.一种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合主轴(202),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
主轴拐臂(203),固定在所述分合主轴(202)上;
分合输出拐臂(201),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202)上;
第一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分合主轴(202)上的第一弹簧拐臂(2041);所述第一弹簧拐臂(2041)分别与所述主轴拐臂(203)和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拐臂(2041)受所述主轴拐臂(203)的第一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所述第一储能机构储能;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因所述第一储能机构释放能量,而受所述第一弹簧拐臂(2041)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所述机架(60)上的第一分闸位置(a1)与第一合闸位置(a2)之间切换;
合闸脱扣装置(10),具有可在第一锁定状态与第一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合闸脱扣件(104),在第一锁定状态所述合闸脱扣件(104)受到平衡所述第一储能机构所释放的能量所作用在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拐臂端(2011)上的作用力的第一阻挡力,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阻挡力的平衡撤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脱扣件(104)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第一偏心部件的第一偏心部(1041);在第一锁定状态,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供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搭接;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脱离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所述第一偏心部件在一个复位偏压力作用下趋向于保持所述第一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脱扣装置(10)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对所述合闸脱扣件(104)施加第一阻挡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具有可在待搭接状态与非搭接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保持件(101);
在待搭接状态,所述保持件(101)受一个保持力保持在供所述第一偏心部件上的避开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的第一限位部(1042)搭接,以在第一锁定状态给所述第一偏心部件施加第一阻挡力;在非搭接状态撤销所述保持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101)为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第二偏心部件的第二偏心部(1011),所述第二偏心部件受一个作为保持力的复位扭力的作用下趋向于保持待搭接状态;
在非搭接状态,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2),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转动而迫使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撤销所述保持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2)包括可伸缩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的第一驱动件(1022),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的避开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的第一配合部保持抵接,并在伸缩移动中逐渐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凸出以推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转动的第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的合闸脱扣板(1021),所述合闸脱扣板(1021)上设有所述第一配合部,及给所述第二偏心部件施加复位扭力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套在所述第二偏心部件上,且两端分别压设在机架(60)和所述合闸脱扣板(10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件为L型或V型的弯曲拐臂,所述弯曲拐臂的弯曲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60)上,所述弯曲拐臂的第一力臂端作为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其的第二力臂端作为所述第一限位部(1042);所述第一力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力臂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可滚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拐臂端(2011)的端部的外周壁面上;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42)的转动圆周上;
在第一解锁状态,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沿分闸方向转动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而给所述第一偏心部件施加与所述复位偏压力同向的第一抵接力,在第一抵接力和复位偏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迫使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由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并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042)给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施加与所述复位扭力相反的第二抵接力,迫使所述第二偏心部(1011)由初始的待搭接状态跨越非搭接状态后再切换至待搭接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上可转动地设有滚动件,所述第一偏心部(1041)通过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抵接在所述第一拐臂端(201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拐臂(203)上设有第三滑槽(2031),所述分合输出拐臂上设有第四滑槽(2014);
所述第一储能机构(20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拐臂(2041)的自由端上的第一弹簧销(2042),所述第一弹簧销(2042)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三滑槽(2031)和第四滑槽(2014)内;以及两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弹簧销(2042)和机架(60)上的操作簧(2043);
在操作簧(2043)处于未储能状态,所述第一弹簧销(2042)可在受所述第三滑槽(2031)的一端的端壁的第二拨动力下,而在所述第四滑槽(2014)内滑动;在操作簧(2043)释放储能时,所述第一弹簧销(2042)受所述操作簧(2043)的驱动下而在所述第三滑槽(2031)内滑动,并且对所述第四滑槽(2014)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三拨动力以带动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还包括接地分合闸装置(40),其包括
接地主轴(402),可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
接地输出拐臂(401),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接地主轴(402)上;
所述第一储能机构还具有固定设在所述接地主轴(402)上的第二弹簧拐臂(405),所述第二弹簧拐臂(405)的一端与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联动设置;及设在所述第一弹簧拐臂(2041)和第二弹簧拐臂(405)之间的操作簧(2043),所述第二弹簧拐臂(405)受接地主轴(402)的驱动而转动,使所述操作簧(2043)储能;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因所述操作簧(2043)释放能量,而受所述第二弹簧拐臂(405)的联动带动,可转动地在机架(60)上的第二分闸位置(b1)与第二合闸位置(b2)之间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机构(20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拐臂的自由端上的第二弹簧销,所述接地输出拐臂上设有第五滑槽(4011),所述第二弹簧销(403)的一端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五滑槽(4011)内;
在操作簧(2043)处于储能状态,所述第二弹簧销(403)可在受所述接地主轴的带动下而在所述第五滑槽(4011)内滑动;在操作簧(2043)释放储能时,所述第二弹簧销(403)受所述操作簧(2043)的驱动下,而对所述第五滑槽(4011)的一端的端壁施加第四拨动力以带动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装置(50),其包括可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地设在机架(60)上的联动部件(501);
在第一状态所述联动部件(501)受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并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第一合闸位置(a2)时,对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施加第二阻挡力而迫使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保持在第二分闸位置(b1),并在分合输出拐臂(201)处于第一分闸位置(a1)时解除第二阻挡力;
在第二状态所述联动部件(501)受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的联动带动而转动,在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第二合闸位置(b2)时,对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施加第三阻挡力而迫使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保持在第一分闸位置(a1),并在接地输出拐臂(401)处于第二分闸位置(b1)时解除第三阻挡力;
指示部件(503),与所述联动部件(501)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指示分合输出拐臂及接地输出拐臂所处的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501)包括圆形本体及径向凸出并周向延伸地设在所述圆形本体上的第三偏心部;所述圆形本体上设有径向延伸的豁口槽(5012)及设在所述联动部件(501)上的第一弧形孔(5011);
所述分合输出拐臂(201)的第一滑销轴(2015)和所述接地输出拐臂(401)的第二滑销轴(4014)分别可滑动地穿设在机架上的第一滑槽(6021)和第二滑槽(6022)上;
所述第一弧形孔(5011)包括设在所述圆形本体上且与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同心的第一段圆弧孔,及设在所述第三偏心部上并与所述圆形本体的转动轴心异心的第二段弧形孔(20112);所述第一段弧形孔(20111)与配合于其内的滑销轴所在的滑孔在分合主轴(202)的轴向上相交;
在第一状态,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孔(5011)内的滑销轴在所述第二段弧形孔(20112)内滑动,并给所述第二段弧形孔(20112)施加拨动力以带动所述联动部件(501)转动;配合于所述豁口槽(5012)的滑销轴与所述圆形本体的外周壁相切,并受该外周壁施加的第二阻挡力;
在第二状态,第一段弧形孔(20111)在配合于第一弧形孔(5011)内的滑销轴上滑动且给该所述滑销轴施加第三阻挡力;配合于豁口槽(5012)的滑销轴在所述豁口槽(5012)内往复滑动,并给所述豁口槽(5012)施加推力以带动所述联动部件(501)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孔(5011)还包括第三段弧形孔,将所述第二段弧形孔(20112)和第一段弧形孔(20111)相互靠近端过渡连接;所述第三段弧形孔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一段弧形孔(20111)的转动轴心及第二段弧形孔(20112)的转动轴心均异心;
在第二状态,配合于所述第一弧形孔(5011)的滑销轴处于所述第三段弧形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50)还包括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联动部件(501)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联动部件(501)所在的机架(60)的另一侧方向延伸,并伸出机架(60)外;
所述指示部件(503)通过固定在所述传递机构的伸出机架(60)外的另一端上而设在所述联动部件(501)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还包括分闸脱扣装置(30),其包括
分闸脱扣件(301),具有可在第二锁定状态与第二解锁状态之间活动地设在机架(60)上;
第二储能机构,具有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分合主轴(202)上的分闸扣件(303),所述分闸扣件(303)受主轴拐臂(203)沿合闸方向转动的第五拨动力的联动带动,使得所述第二储能机构储能;所述分闸扣件(303)因所述第二储能机构释放能量的带动,而联动带动所述主轴拐臂(203)沿分闸方向转动;
在第二锁定状态,所述分闸脱扣件(301)受平衡于所述主轴拐臂(203)所作用在所述分闸扣件(303)的联动拐臂(3032)上的第五拨动力的第四阻挡力,在第二解锁状态第四阻挡力的平衡撤销。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0)包括相对布置的前板(601)和底板(602),及设在所述前板(601)和底板(602)之间的中隔板(603);所述中隔板(603)分别与所述前板(601)和底板(602)之间围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所述分合主轴(202)固定在所述前板(601)、中隔板(603)及底板(602)上;所述主轴拐臂(203)、第一弹簧拐臂(2041)、分合输出拐臂(201)、第一储能机构及合闸脱扣装置(10)均设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CN202010501107.XA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操作系统 Pending CN111540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1107.XA CN111540638A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操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1107.XA CN111540638A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操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638A true CN111540638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1107.XA Pending CN111540638A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操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063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066A (zh) * 2020-12-04 2021-03-26 武汉倍诺德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多工位操作机构
CN113571348A (zh) * 2021-07-02 2021-10-29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隔离开关的柱上断路器用操作机构
CN114203490A (zh) * 2021-12-23 2022-03-18 湖北德润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空气型环网柜
CN114220698A (zh) * 2021-05-24 2022-03-22 嘉兴京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机构极
CN115692092A (zh) * 2022-09-07 2023-02-03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066A (zh) * 2020-12-04 2021-03-26 武汉倍诺德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多工位操作机构
CN112563066B (zh) * 2020-12-04 2023-12-29 武汉倍诺德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多工位操作机构
CN114220698A (zh) * 2021-05-24 2022-03-22 嘉兴京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机构极
CN114220697A (zh) * 2021-05-24 2022-03-22 嘉兴京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机构极锁定与解锁机构
CN114220698B (zh) * 2021-05-24 2023-06-23 嘉兴京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机构极
CN114220697B (zh) * 2021-05-24 2023-06-27 嘉兴京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隔离开关机构极锁定与解锁机构
CN113571348A (zh) * 2021-07-02 2021-10-29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隔离开关的柱上断路器用操作机构
CN113571348B (zh) * 2021-07-02 2024-05-10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隔离开关的柱上断路器用操作机构
CN114203490A (zh) * 2021-12-23 2022-03-18 湖北德润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空气型环网柜
CN114203490B (zh) * 2021-12-23 2022-12-23 浙江聚弘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空气型环网柜
CN115692092A (zh) * 2022-09-07 2023-02-03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CN115692092B (zh) * 2022-09-07 2023-09-22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0638A (zh) 一种操作系统
EP2955735B1 (en) Switch device
US7368675B2 (en) External operation handle device for a circuit breaker
US10818443B2 (en) Dual power supply transfer switch and switching mechanism thereof
US9554679B2 (en) Quick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mechanism with button lock for a toilet cover
CN112550094B (zh) 汽车安全座椅及其背靠锁定机构
CN101202182B (zh) 空气断路器及用于空气断路器的断路弹簧
CN212392169U (zh) 一种操作系统
CN217468269U (zh) 隔离开关机构极锁定与解锁机构
CN108597939B (zh) 一种小型化隔离开关机构
WO2017020818A1 (zh) 断路器能量存储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2392171U (zh) 一种分闸脱扣装置及操作系统
WO2023274234A1 (en)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CN113851341B (zh) 一种三工位操动机构及开关柜
CN217205874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执行机构
CN104064386B (zh) 带有安全锁止装置的手柄及包括该手柄的断路器
CN111370257B (zh) 一种负荷开关/隔离开关防误型操作手柄及其使用方法
KR200415996Y1 (ko) 차단기의 투입 스프링 자동석방장치
CN108820082B (zh) 车辆用的锁具
CN110720855A (zh) 马桶盖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CN114597084B (zh) 一种隔离开关用自锁机构
CN220662747U (zh) 双重锁定折叠器
CN211299758U (zh) 一种马桶盖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CN113851340B (zh) 一种三工位操动机构及开关柜
CN201268244Y (zh) 用于可翻折的汽车座椅桌板的锁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