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9652A -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9652A
CN112289652A CN202011315714.3A CN202011315714A CN112289652A CN 112289652 A CN112289652 A CN 112289652A CN 202011315714 A CN202011315714 A CN 202011315714A CN 112289652 A CN112289652 A CN 112289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plate
closing
tripp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5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桂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15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9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9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9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6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dynamo-electric mo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66Power reset mechanisms
    • H01H71/68Power reset mechanisms actuated by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2071/109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provisions for selecting between automatic or manual res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壳体、储能装置、分闸装置、合闸装置、闭锁装置以及指示装置。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与主轴联动完成断路器的合闸以及分闸操作;储能装置与合闸装置联动并通过释放储能来辅助合闸装置完成合闸操作;闭锁装置包括与主轴联动以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底盘车脱离工作位的手车闭锁组件,还包括与手车闭锁组件联动以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进行二次合闸操作的合闸闭锁组件;指示装置包括与储能装置联动并对其上的储能状态进行指示的储能指示组件以及与手车闭锁组件联动对操作机构的合、分闸状态进行指示的分合闸指示件。本申请具有结构空间布局合理、便于维修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而断路器的分、合动作是通过操作机构来实现的,通过操作机构与断路器上的主轴联动来实现断路器的合闸以及分闸操作。
传统的操作机构主要是通过在两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贯穿轴并利用贯穿轴上各部件间的联动配合实现合、分闸操作,整体结构复杂,空间布局不合理,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空间布局合理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断路器上的主轴联动作用完成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包括壳体、合闸装置、分闸装置以及储能装置;所述主轴上固设有第一拐臂以及第二拐臂,所述合闸装置位于第二拐臂上侧,所述分闸装置位于第一拐臂上侧,当所述合闸装置向下压第二拐臂时,所述第二拐臂带动主轴旋转完成合闸操作;当所述分闸装置解除对第一拐臂的抵接作用时,所述第一拐臂将随主轴转动完成分闸操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闸装置的第一内折弯板,所述第二侧板靠近第一内折弯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合闸装置的第二内折弯板;所述储能装置设置于第一侧板上,所述储能装置上设置有与合闸装置联动的储能轴,所述储能轴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采用的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的贯穿轴,而通过设置第一内折弯板以及第二内折弯板来将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安装主轴上侧,将改变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的安装位置,将减少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占用空间,便于其余结构的安装,如此,整个操作机构的空间利用更加合理,便于操作机构的维修。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折弯板与第一侧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内弯折板与第二侧板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内折弯板由第一侧板弯折一体成型,第二内折弯板由第二侧板弯折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优选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储能模块以及限位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储能电机、第一齿轮、传动齿轮以及储能齿轮,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轴、储能拐臂以及储能弹簧,所述限位模块包括棘轮、棘爪、压紧弹簧以及棘爪解除限位轴;所述储能电机设置于第一侧板外侧,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于储能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上,所述传动齿轮与储能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储能齿轮同轴转动设置于储能轴上,所述储能拐臂设置于储能轴伸出第一侧板的一侧上,所述储能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拐臂的偏心端转动连接,所述储能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所述棘轮固设于储能轴上,所述棘爪转动设置于储能齿轮的偏心位置上,所述压紧弹簧设置于储能齿轮上以用于压紧棘爪的其中一端抵接棘轮外周边,所述棘爪解除限位轴设置于第一侧板上,所述棘爪解除限位轴位于棘爪远离抵接端的一端的运动轨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精度的多级传动作用带动储能齿轮传动,储能齿轮通过棘轮棘爪传动实现带动储能轴转动,进而旋转拐臂抻拉储能弹簧来实现储能的效果,本申请中的储能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储能操作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储能手柄、储能连杆、储能传动拐臂、储能传动轴以及第二齿轮;所述储能手柄转动设置于第二侧板上,所述储能连杆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手柄转动连接,所述储能连杆的另一端与储能传动拐臂转动连接,所述储能传动拐臂固设至储能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储能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至储能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储能手柄、储能连杆、储能传动拐臂、储能传动轴以及第二齿轮来实现手动储能的效果,便于断电情况下进行储能操作,通过旋转储能手柄,并在储能连杆、储能传动拐臂、储能传动轴以及第二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旋转,进行后续的储能操作。
优选的,所述储能手柄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供第一导向轴滑移的第一滑移槽,所述储能手柄的转动轴上还套设有用于驱动储能手柄回复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向轴、第一滑移槽以及手柄复位弹簧,将便于储能手柄在手动旋转储能后复位,如此设置,将便于储能手柄的复位收置。
优选的,所述分闸装置包括分闸脱扣线圈、分闸脱扣推板、分闸脱扣半轴、分闸脱扣板以及脱扣板复位弹簧;所述分闸脱扣半轴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内折弯板上,所述分闸脱扣推板下端与分闸脱扣半轴固连,所述分闸脱扣推板位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一内折弯板之间,所述分闸脱扣线圈通电后将推动分闸脱扣推板向后旋转,所述分闸脱扣半轴上还套设有用于驱动分闸脱扣推板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分闸脱扣板转动设置于第一内折弯板以及第二内折弯板之间,所述脱扣板复位弹簧套设至分闸脱扣板的转轴上,所述分闸脱扣半轴上开设有供分闸脱扣板上端通过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闸脱扣线圈、分闸脱扣推板、分闸脱扣半轴、分闸脱扣板以及脱扣板复位弹簧的联动作用,实现稳定的分闸操作,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合闸装置包括合闸脱扣线圈、合闸脱扣推板、合闸脱扣挚子、合闸脱扣半轴、合闸驱动凸轮、挚子限位轴以及挚子复位弹簧;所述合闸脱扣推板设置于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内折弯板之间,所述合闸脱扣推板下端与合闸脱扣挚子固定,所述合闸脱扣挚子通过合闸脱扣半轴转动设置有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内折弯板之间,所述合闸驱动凸轮固定至储能轴上,所述挚子限位轴固定至合闸驱动凸轮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限制合闸脱扣推板向前旋转位置的限位板,当操作机构处于已储能状态时,所述挚子限位轴抵接至合闸脱扣挚子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闸脱扣线圈、合闸脱扣推板、合闸脱扣挚子、合闸脱扣半轴、合闸驱动凸轮、挚子限位轴以及挚子复位弹簧的联动作用,来实现稳定的合闸操作,传动精度高,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分闸装置还包括手动分闸推杆,所述手动分闸推杆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一侧板靠近分闸脱扣推板的一侧上,所述手动分闸推杆远离按压端的一端与分闸脱扣推板抵接;所述合闸装置还包括手动合闸推杆,所述手动合闸推杆上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二侧板靠近合闸脱扣推板的一侧上,所述手动合闸推杆远离按压端的一端与合闸脱扣推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手动分闸推杆来推动分闸脱扣推板、设置手动合闸推杆来推动合闸脱扣推板,进而实现手动驱动合闸跟分闸操作的效果,便于断电情况下进行分闸、合闸操作。
优选的,所述手动分闸推杆靠近分闸脱扣推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分闸推杆限位槽,所述手动合闸推杆靠近合闸脱扣推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合闸推杆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闸推杆限位槽以及合闸推杆限位槽,将提高手动分闸推杆与分闸脱扣推板、手动合闸推杆与合闸脱扣推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手动驱动合闸、分闸操作更加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在第一侧板上设置第一内折弯板,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内折弯板,将分闸装置以及合闸装置均安装至主轴上侧,合闸装置以及分闸装置上的贯穿轴替换成了半轴的形式,节省了空间,将便于储能装置、指示装置以及闭锁装置的设置,本申请中的操作机构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的合理,便于安装维修;
通过设置储能电机以及第一齿轮来实现电动驱动储能,设置储能手柄、储能连杆、储能传动拐臂、储能传动轴以及第二齿轮来实现手动驱动储能的效果,进而实现电动储能以及手动储能的效果;
通过设置合闸脱扣线圈以及手动合闸推杆来实现电动、手动的合闸操作,通过设置分闸脱扣线圈以及手动分闸推杆来实现电动、手动的分闸操作,以适用多种工况下的分、合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隐藏一侧板后的左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指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分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合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操作面板;2、操作机构;3、主轴;4、连杆机构;5、底盘车;6、壳体;61、第一侧板;62、第二侧板;63、侧板支撑轴;7、储能装置;71、驱动模块;711、储能电机;712、第一齿轮;713、传动齿轮;714、储能齿轮;715、储能手柄;716、储能连杆;717、储能传动拐臂;718、储能传动轴;719、第二齿轮;72、储能模块;721、储能轴;722、储能拐臂;723、储能弹簧;73、限位模块;731、棘轮;732、棘爪;733、压紧弹簧;734、棘爪解除限位轴;8、分闸装置;81、分闸脱扣线圈;82、分闸脱扣推板;83、分闸脱扣半轴;84、分闸脱扣板;85、脱扣板复位弹簧;86、手动分闸推杆;9、合闸装置;91、合闸脱扣线圈;92、合闸脱扣推板;93、合闸脱扣挚子;94、合闸脱扣半轴;95、合闸驱动凸轮;96、挚子限位轴;97、挚子复位弹簧;98、手动合闸推杆;10、闭锁装置;101、合闸闭锁组件;1011、合闸闭锁滑板;1012、顶杆;102、手车闭锁组件;1021、第一闭锁滑板;1022、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3、手车闭锁滑板;11、指示装置;111、储能指示组件;1111、储能指示支撑件;1112、储能指示板;1113、储能指示摇臂;1114、储能指示复位弹簧;1115、指示驱动凸轮;11151、凸形部;11152、内凹部;11153、弧形部;112、分合闸指示件;12、第一内折弯板;13、第二内折弯板;14、第一拐臂;15、第二拐臂;16、挂轴;17、储能信号辅助开关;18、第一导向轴;19、第一滑移槽;20、第二导向轴;21、第二滑移槽;22、指示限位轴;23、让位槽;24、分闸推杆限位槽;25、合闸推杆限位槽;26、第三导向轴;27、第四导向轴;28、第三滑移槽;29、第四滑移槽;30、第五导向轴;31、第六导向轴;32、计数器;3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所示,现有的断路器主要包括操作面板1、操作机构2、主轴3、连杆机构4、动触头以及静触头(图中未示出),操作面板1设置于断路器的其中一侧面上,操作面板1上设置有操控操作机构2的按钮,使用者通过操控操作面板1上的按钮来控制操作机构2实现分闸、合闸操作,断路器下侧还设置有底盘车5,底盘车5处于试验隔离或工作位置时,断路器方能合闸,断路器合闸后,底盘车5显示处于闭锁状态,可以防止带负荷误接误合隔触头;按下操作面板1上的合闸按钮后,操作机构2驱动主轴3旋转,主轴3带动连杆机构4运动,进而使得连杆机构4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实现断路器的合闸操作;按下操作面板1上的分闸按钮后,操作机构2控制主轴3反向旋转,主轴3将在连杆机构4的联动作用下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脱离连接,实现断路器的分闸操作。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2。参照图2、图3所示,操作机构2包括壳体6、储能装置7、分闸装置8、合闸装置9、闭锁装置10以及指示装置11。壳体6用于合闸装置9、分闸装置8、储能装置7、闭锁装置10以及指示装置11的安装;合闸装置9以及分闸装置8分别与断路器上的主轴3联动完成断路器的合闸以及分闸操作;储能装置7与合闸装置9联动并通过释放自身储能来辅助合闸装置9完成合闸操作;闭锁装置10包括合闸闭锁组件101以及手车闭锁组件102,手车闭锁组件102与主轴3联动,以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底盘车5脱离工作位,合闸闭锁组件101与手车闭锁组件102联动,以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进行二次合闸操作;指示装置11包括储能指示组件111以及分合闸指示件112,储能指示组件111与储能装置7联动,并对储能装置7上的储能状态进行指示,分合闸指示件112与手车闭锁组件102联动,并对操作机构2的合闸或分闸状态进行指示。具体的,本操作机构2的各结构部件简单、易于成型,均可通过金属制造成型。
参照图2、图3所示,壳体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以及若干件连接在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之间的侧板支撑轴63,第一侧板61靠近第二侧板62的一侧向内折弯设置有便于分闸装置8安装的第一内折弯板12,第二侧板62靠近第一内折弯板12的一侧上设置有便于合闸装置9安装的第二内折弯板13,第二内折弯板13与第一内折弯板12同侧相对设置,第一内折弯板1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分别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一体成型设置。其中,第一内折弯板1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均位于主轴3上侧。
参照图2、图3所示,主轴3上固设有分别与分闸装置8与合闸装置9联动配合的第一拐臂14与第二拐臂15,第一拐臂14位于分闸装置8的下侧,第二拐臂15位于合闸装置9的下侧。
参照图4、图5所示,储能装置7包括驱动模块71、储能模块72以及限位模块73;其中,驱动模块71包括储能电机711、第一齿轮712、传动齿轮713以及储能齿轮714,储能模块72包括储能轴721、储能拐臂722以及储能弹簧723,限位模块73包括棘轮731、棘爪732、压紧弹簧733以及棘爪解除限位轴734。
具体的,参照图4、图5所示,储能电机711安装于第一侧板61外侧,第一齿轮712同轴固定于储能电机711输出轴伸进第一侧板61内侧的一端上,第一齿轮712与传动齿轮713啮合传动,传动齿轮713转动安装于第一侧板61上,传动齿轮713与储能齿轮714啮合传动,储能齿轮714同轴转动安装于储能轴721上,储能轴721转动安装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之间,储能轴721轴线两端通过卡簧安装固定,储能拐臂722固定于储能轴721伸出第一侧板61的一侧上,储能弹簧723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拐臂722的偏心端转动连接,第一侧板61上安装有用于挂设储能弹簧723另一端的挂轴16。
参见图4、图6所示,棘轮731同轴固设于储能轴721上且位于储能齿轮714靠近第一侧板61的一侧上,棘爪732转动安装于储能齿轮714的偏心位置上,压紧弹簧733安装于储能齿轮714上以用于压紧棘爪732的其中一段抵接棘轮731外周边,棘爪解除限位轴734固定于第一侧板61靠近第二侧板62的一侧上。具体的,在第一齿轮712以及传动齿轮713内均套设有单向轴承。第一侧板61上还安装有储能信号辅助开关17于储能拐臂722下侧,以用于检测储能装置7的储能状态并将信号输出。
上述储能装置7通过电动驱动的方式实现储能操作,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储能电机711带动第一齿轮712转动,并在传动齿轮713的传动下带动储能齿轮714转动,转动的储能齿轮714将带动棘爪732推动棘轮731转动,棘轮731带动储能轴721及其上的储能拐臂722旋转,直至储能拐臂722拉动储能弹簧723至储能满状态的位置上,此时,棘爪732远离棘轮731的一端刚好抵接至棘爪解除限位轴734,继续旋转储能齿轮714后,棘爪732将在棘爪解除限位轴734的作用下解除对棘轮731的推动作用,防止储能齿轮714继续旋转对储能轴721作用导致储能失效。
参照图4、图5所示,驱动模块71还包括储能手柄715、储能连杆716、储能传动拐臂717、储能传动轴718以及第二齿轮719。储能手柄715其中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侧板62外侧上,储能连杆716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手柄715转动连接,储能连杆716的另一端与储能传动拐臂717转动连接,储能连杆716上还开设有供储能传动拐臂717滑移的腰形孔,储能传动拐臂717固设至储能传动轴718的一端上,储能传动轴718转动安装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上,第二齿轮719同轴固定至储能传动轴718上,第二齿轮719与传动齿轮713啮合作用。具体的,储能传动轴718上同轴套设有单向轴承,第二齿轮719同轴套设至单向轴承外壁上。
进一步的,参照图4、图5所示,在储能手柄715上还固设有第一导向轴18,第二侧板62上还开设有供第一导向轴18滑移的第一滑移槽19,储能手柄715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储能手柄715复位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套设于储能手柄715转动至第二侧板62的转轴上,该复位弹簧的其中一端抵接至第一导向轴18上,另一端抵接至第二侧板62上。
通过储能手柄715、储能连杆716、储能传动拐臂717、储能传动轴718以及第二齿轮719来实现储能装置7进行手动储能的效果,以便断电状况下进行储能操作;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向下摇动储能手柄715,储能手柄715拉动储能连杆716,储能连杆716拉动储能传动拐臂717转动,进而带动储能传动轴718转动,储能传动轴718带动第二齿轮719转动,第二齿轮719带动传动齿轮713转动,以实现手动驱动储能装置7进行储能操作的效果。
参照图5、图7所示,储能指示组件111包括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储能指示板1112、储能指示摇臂1113、储能指示复位弹簧1114以及指示驱动凸轮1115。
具体的,指示驱动凸轮1115固设至储能轴721上;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固定至第一侧板61上,储能指示板1112上沿高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两件第二导向轴20,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件第二导向轴20,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上开设有供各第二导向轴20纵向滑移的第二滑移槽21。储能指示摇臂1113通过一销轴转动固定于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上,储能指示摇臂1113的其中一端套设至其中一件第二导向轴20上,且该端上设置有供第二导向轴20滑移的腰形孔,储能指示摇臂1113上远离第二导向轴20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至指示驱动凸轮1115周侧边的指示限位轴22。储能指示复位弹簧1114其中一端与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连接,另一端与储能指示摇臂1113远离第二导向轴20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指示驱动凸轮1115包括凸形部11151以及内凹部11152,在内凹部11152与凸形部1115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快速抬升储能指示摇臂1113的弧形部11153,实现储能指示板1112上从未储能至已储能状态的跳跃性切换。
储能指示组件111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储能装置7处于已储能状态时,指示限位轴22顶至指示驱动凸轮1115的凸形部11151,第二导向轴20位于第二滑移槽21下端;合闸时,储能轴721带动指示驱动凸轮1115转动,指示限位轴22滑移至指示驱动凸轮1115的内凹部11152,储能指示摇臂1113在储能指示复位弹簧1114的作用下旋转,同时带动第二导向轴20以及储能指示板1112上升,实现从储能指示板1112的指示状态从已储能至未储能的切换;储能时,储能轴721旋转并带动指示驱动凸轮1115转动,使得指示限位轴22从指示驱动凸轮1115的内凹部11152经过弧形部11153滑移抬升至指示驱动凸轮1115的凸形部11151,与此同时,指示驱动凸轮1115将带动储能指示摇臂1113旋转,储能指示摇臂1113将带动储能指示板1112下降,实现从储能指示板1112的指示状态从未储能至已储能的切换。
参照图4、图8所示,分闸装置8包括分闸脱扣线圈81、分闸脱扣推板82、分闸脱扣半轴83、分闸脱扣板84以及脱扣板复位弹簧85。
具体的,分闸脱扣半轴83穿设转动于第一侧板61、第一内折弯板1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上,分闸脱扣推板82下端与分闸脱扣半轴83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分闸脱扣推板82位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一内折弯板12之间,分闸脱扣线圈81通电后将推动分闸脱扣推板82向后旋转,分闸脱扣半轴83上还套设有用于驱动分闸脱扣推板82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分闸脱扣板84转动设置于第一内折弯板1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之间,脱扣板复位弹簧85套设至分闸脱扣板84的转轴上,分闸脱扣半轴83上开设有供分闸脱扣板84上端通过的让位槽23。合闸时,分闸脱扣板84上端抵接至分闸脱扣半轴83上,分闸时,分闸脱扣推板82带动分闸脱扣半轴83旋转,使得分闸脱扣半轴83利用让位槽23的让位作用实现解除对分闸脱扣板84的抵接作用,旋转的分闸脱扣板84下端将解除对第一拐臂14的抵接作用,主轴3将在分闸弹簧(图中未标识)的作用下旋转进而实现进行分闸操作。
进一步的,分闸装置8还包括手动分闸推杆86,手动分闸推杆86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一侧板61上,第一侧板61上固设有导向轴滑移至手动分闸推杆86上,手动分闸推杆86上开设有供导向轴滑移的腰形孔,手动分闸推杆86靠近分闸脱扣推板82的一端上开设有分闸推杆限位槽24,推动手动分闸推杆86可推动分闸脱扣推板82向后旋转,进而实现通过手动驱动分闸操作的效果。
参照图4、图9所示,合闸装置9包括合闸脱扣线圈91、合闸脱扣推板92、合闸脱扣挚子93、合闸脱扣半轴94、合闸驱动凸轮95、挚子限位轴96以及挚子复位弹簧97。
具体的,合闸脱扣线圈91通电后将向后推动合闸脱扣推板92后退,合闸脱扣推板92下端与合闸脱扣挚子93固定,合闸脱扣挚子93通过合闸脱扣半轴94转动设置有第二侧板6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之间,合闸驱动凸轮95固定至储能轴721上,挚子限位轴96固定至合闸驱动凸轮95上,在分闸状态下时,合闸脱扣挚子93上端抵接至挚子限位轴96上,以限制合闸驱动凸轮95进行旋转合闸操作。第二侧板62上还设置有限制合闸脱扣推板92向前旋转位置的限位板33。其中,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之间固定有用于安装合闸脱扣线圈91以及分闸脱扣线圈81的支撑板。
当进行合闸操作时,合闸脱扣线圈91通电推动合闸脱扣推板92后退,合闸脱扣推板92带动合闸脱扣挚子93旋转,解除合闸脱扣挚子93对合闸驱动凸轮95的限制作用,合闸驱动凸轮95将消耗储能装置7上的储能向下旋转并下压第二拐臂15,进而带动主轴3旋转完成合闸操作。
进一步的,合闸装置9还包括手动合闸推杆98,手动合闸推杆98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二侧板62上,第二侧板62上固设有导向轴滑移固定至手动合闸推杆98上,手动合闸推杆98上开设有供导向轴滑移的腰形孔,手动合闸推杆98靠近合闸脱扣推板92的一端上开设有合闸推杆限位槽25,推动手动合闸推杆98可推动合闸脱扣推板92向后旋转,进而实现通过手动驱动合闸操作的效果。
参照图4、图10所示,手车闭锁组件102包括第一闭锁滑板1021、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以及手车闭锁滑板1023。
具体的,第二侧板62上纵向排布有至少两件导向轴,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62上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轴26以及第四导向轴27,第一闭锁滑板1021纵向滑移设置于第二侧板62内侧,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开设有供第三导向轴26以及第四导向轴27滑移的腰形孔,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还设置有用于拉动第一闭锁滑板1021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其中一端与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62连接。手车闭锁滑板1023纵向滑移固定至第三导向轴26以及第四导向轴27上,手车闭锁滑板1023上设置有供第三导向轴26以及第四导向轴27滑移设置的腰形孔;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转动设置于第三导向轴26上,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上开设有第三滑移槽28以及第四滑移槽29,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固设有滑移于第三滑移槽28内的第五导向轴30,手车闭锁滑板1023上固设有滑移于第四滑移槽29内的第六导向轴31,其中,在第三导向轴26上还套设有驱动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复位的复位弹簧。
参照图4、图9所示,分合闸指示件112设置为纵向滑移于第二侧板62上的分合闸指示板,第二侧板62上开设有供分合闸指示板滑移的腰形孔,分合闸指示板下端与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参照图4、图9所示,在储能指示支撑件1111上还安装有计数器32,计数器32上安装有与分合闸指示板连接的弹簧,设置计数器32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获取整个操作机构2的合闸操作次数。
参照图4、图9所示,合闸闭锁组件101包括合闸闭锁滑板1011以及顶杆1012,合闸闭锁滑板1011纵向滑移于第二侧板62内侧上,第二侧板62上还安装有拉动合闸闭锁滑板1011向下复位的复位弹簧;顶杆1012滑移安装于合闸闭锁滑板1011下端,顶杆1012上还套设有驱动顶杆1012复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上端顶至合闸闭锁滑板1011上,复位弹簧的下端顶至顶杆1012上。合闸时,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旋转并向上推动顶杆1012,并带动合闸闭锁滑板1011上升,使得合闸闭锁滑板1011上端位于合闸脱扣推板92远离限位板33的一侧上,将限制合闸脱扣推板92后退,以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进行二次合闸操作。
整个闭锁装置10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合闸时,第二拐臂15下压第一闭锁滑板1021,下移的第一闭锁滑板1021下拉分合闸指示板跳至合闸指示状态,第一闭锁滑板1021上的第五导向轴30沿第三滑移槽28的上端滑移至下端,驱动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向上旋转顶推顶杆1012,第五导向轴30下压手车闭锁滑板1023下移,同时第六导向轴31自第四滑移槽29上端滑移至下端;进而使得顶杆1012带动合闸闭锁滑板1011向上滑移对合闸脱扣推板92进行限制,同时手车闭锁滑板1023向下滑移对底盘车5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2的实施原理为:
合闸时,通过手动合闸推杆98或者合闸脱扣线圈91驱动合闸脱扣推板92后退,合闸脱扣推板92带动合闸脱扣挚子93转动,并解除对合闸驱动凸轮95的限制作用,合闸驱动凸轮95向下旋转并带动储能轴721转动,向下旋转的合闸驱动凸轮95将向下压第二拐臂15,第二拐臂15带动主轴3旋转完成合闸操作;合闸的同时,第二拐臂15将向下压第一闭锁滑板1021,第一闭锁滑板1021在联动作用下,带动手车闭锁滑板1023下移,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旋转向上推动顶杆1012,带动合闸闭锁滑板1011向上限制合闸脱扣推板92进行二次合闸;
分闸时,通过手动分闸推杆86或者分闸脱扣线圈81驱动分闸脱扣推板82后退,分闸脱扣推板82将带动分闸脱扣半轴83旋转,对分闸脱扣板84进行让位,分闸脱扣板84旋转的同时解除对第一拐臂14的下压作用,主轴3将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旋转进行分闸操作;与此同时,第二拐臂15解除对第一闭锁滑板1021的下压作用,第一闭锁滑板1021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上升,分合闸指示板将同步上升切换至分闸指示,在合闸闭锁驱动摆杆1022、第一闭锁滑板1021以及手车闭锁滑板1023的作用下,解除对合闸闭锁滑板1011的作用,使合闸闭锁滑板101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下移,解除对合闸脱扣推板92的限制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2)与断路器上的主轴(3)联动作用完成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合闸装置(9)、分闸装置(8)以及储能装置(7);
所述主轴(3)上固设有第一拐臂(14)以及第二拐臂(15),所述合闸装置(9)位于第二拐臂(15)上侧,所述分闸装置(8)位于第一拐臂(14)上侧,当所述合闸装置(9)向下压第二拐臂(15)时,所述第二拐臂(15)带动主轴(3)旋转完成合闸操作;当所述分闸装置(8)解除对第一拐臂(14)的抵接作用时,所述第一拐臂(14)将随主轴(3)转动完成分闸操作;
所述壳体(6)包括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所述第一侧板(61)靠近第二侧板(62)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分闸装置(8)的第一内折弯板(12),所述第二侧板(62)靠近第一内折弯板(12)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合闸装置(9)的第二内折弯板(13);
所述储能装置(7)设置于第一侧板(61)上,所述储能装置(7)上设置有与合闸装置(9)联动的储能轴(721),所述储能轴(721)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折弯板(12)与第一侧板(6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内折弯板(13)与第二侧板(62)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7)包括驱动模块(71)、储能模块(72)以及限位模块(73);其中,所述驱动模块(71)包括储能电机(711)、第一齿轮(712)、传动齿轮(713)以及储能齿轮(714),所述储能模块(72)包括储能轴(721)、储能拐臂(722)以及储能弹簧(723),所述限位模块(73)包括棘轮(731)、棘爪(732)、压紧弹簧(733)以及棘爪解除限位轴(734);所述储能电机(711)设置于第一侧板(61)外侧,所述第一齿轮(712)同轴设置于储能电机(71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712)与传动齿轮(713)啮合设置,所述传动齿轮(713)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61)上,所述传动齿轮(713)与储能齿轮(714)啮合设置,所述储能齿轮(714)同轴转动设置于储能轴(721)上,所述储能拐臂(722)设置于储能轴(721)伸出第一侧板(61)的一侧上,所述储能弹簧(723)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拐臂(722)的偏心端转动连接,所述储能弹簧(723)的另一端与壳体(6)连接;所述棘轮(731)固设于储能轴(721)上,所述棘爪(732)转动设置于储能齿轮(714)的偏心位置上,所述压紧弹簧(733)设置于储能齿轮(714)上以用于压紧棘爪(732)的其中一端抵接棘轮(731)外周边,所述棘爪解除限位轴(734)设置于第一侧板(61)上,所述棘爪解除限位轴(734)位于棘爪(732)远离抵接端的一端的运动轨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71)还包括储能手柄(715)、储能连杆(716)、储能传动拐臂(717)、储能传动轴(718)以及第二齿轮(719);所述储能手柄(715)转动设置于第二侧板(62)上,所述储能连杆(716)的其中一端与储能手柄(715)转动连接,所述储能连杆(716)的另一端与储能传动拐臂(717)转动连接,所述储能传动拐臂(717)固设至储能传动轴(718)的一端上,所述储能传动轴(718)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上,所述第二齿轮(719)同轴固定至储能传动轴(718)上,所述第二齿轮(719)与传动齿轮(713)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手柄(715)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轴(18),所述第二侧板(62)上还设置有供第一导向轴(18)滑移的第一滑移槽(19),所述储能手柄(715)的转动轴上还套设有用于驱动储能手柄(715)回复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装置(8)包括分闸脱扣线圈(81)、分闸脱扣推板(82)、分闸脱扣半轴(83)、分闸脱扣板(84)以及脱扣板复位弹簧(85);所述分闸脱扣半轴(83)转动设置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上,所述分闸脱扣推板(82)下端与分闸脱扣半轴(83)固连,所述分闸脱扣推板(82)位于第一侧板(61)以及第一内折弯板(12)之间,所述分闸脱扣线圈(81)通电后将推动分闸脱扣推板(82)向后旋转,所述分闸脱扣半轴(83)上还套设有用于驱动分闸脱扣推板(82)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分闸脱扣板(84)转动设置于第一内折弯板(1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之间,所述脱扣板复位弹簧(85)套设至分闸脱扣板(84)的转轴上,所述分闸脱扣半轴(83)上开设有供分闸脱扣板(84)上端通过的让位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装置(9)包括合闸脱扣线圈(91)、合闸脱扣推板(92)、合闸脱扣挚子(93)、合闸脱扣半轴(94)、合闸驱动凸轮(95)、挚子限位轴(96)以及挚子复位弹簧(97);所述合闸脱扣推板(92)设置于第二侧板(6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之间,所述合闸脱扣推板(92)下端与合闸脱扣挚子(93)固定,所述合闸脱扣挚子(93)通过合闸脱扣半轴(94)转动设置于第二侧板(62)以及第二内折弯板(13)之间,所述合闸驱动凸轮(95)固定至储能轴(721)上,所述挚子限位轴(96)固定至合闸驱动凸轮(95)上,所述第二侧板(62)上还设置有限制合闸脱扣推板(92)向前旋转位置的限位板(33),当操作机构(2)处于已储能状态时,所述挚子限位轴(96)抵接至合闸脱扣挚子(93)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装置(8)还包括手动分闸推杆(86),所述手动分闸推杆(86)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一侧板(61)靠近分闸脱扣推板(82)的一侧上,所述手动分闸推杆(86)远离按压端的一端与分闸脱扣推板(82)抵接;所述合闸装置(9)还包括手动合闸推杆(98),所述手动合闸推杆(98)上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二侧板(62)靠近合闸脱扣推板(92)的一侧上,所述手动合闸推杆(98)远离按压端的一端与合闸脱扣推板(9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分闸推杆(86)靠近分闸脱扣推板(82)的一端上开设有分闸推杆限位槽(24),所述手动合闸推杆(98)靠近合闸脱扣推板(92)的一端上开设有合闸推杆限位槽(25)。
CN202011315714.3A 2020-11-21 2020-11-21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Pending CN112289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714.3A CN112289652A (zh) 2020-11-21 2020-11-21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714.3A CN112289652A (zh) 2020-11-21 2020-11-21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9652A true CN112289652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39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5714.3A Pending CN112289652A (zh) 2020-11-21 2020-11-21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96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2092A (zh) * 2022-09-07 2023-02-03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2092A (zh) * 2022-09-07 2023-02-03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CN115692092B (zh) * 2022-09-07 2023-09-22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操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3501B (zh) 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JPH11339608A (ja) 電気スイッチング装置のための自立操作機構
CN112289652A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6412986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6389220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指示装置
CN216212951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5418004U (zh) 一种集手动和电动于一体的合闸装置
CN216487752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
CN102723228A (zh) 高压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CN110867338B (zh) 一种断路器机构
CN201898081U (zh) 真空开关用弹簧操作机构
CN208189486U (zh) 带重合闸功能的n极断路器
CN116137214A (zh) 断路器
CN202454507U (zh) 自动重合闸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3519735U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
CN201038093Y (zh) 共用同一单元盒的欠压脱扣器和分励脱扣器
CN113871270B (zh) 一种户内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
CN202796717U (zh) 高压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CN111584319A (zh) 一种断路器的智能控制模块以及断路器
CN219696377U (zh) 一种电机外置式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
CN218769357U (zh) 小型化断路器分合闸控制机构
CN212485241U (zh)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合闸脱扣联锁装置
CN210296146U (zh) 一种新型abb组合电器操作机构
CA2328009C (en) Operating mechanism with improved input drive arrangement for switches and circuit interrupters
CN215069851U (zh) 储能式操作机构的拐臂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