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9836A -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9836A
CN115689836A CN202310005031.5A CN202310005031A CN115689836A CN 115689836 A CN115689836 A CN 115689836A CN 202310005031 A CN202310005031 A CN 202310005031A CN 115689836 A CN115689836 A CN 115689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chronic disease
service platform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5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89836B (zh
Inventor
邵珠刚
单锋波
安丰再
高丽丽
李健
孙晓飞
梁雪微
毕心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u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u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u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u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5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9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89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9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属于慢病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一体化服务平台,一体化服务平台用于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远程在线诊疗系统,远程在线诊疗系统用于对签约用户进行线上预约诊疗服务,监测自身健康状况;慢性病急救系统,慢性病急救系统用于对突发慢性病患者进行紧急救助。本申请通过设置急救按钮,通过GPS模块便于对用户位置进行获取,一体化服务平台发出警报,提示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紧急救治,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间,有效避免了在用户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得知用户状态,导致用户发病时出现意外的问题。

Description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慢病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家庭医生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团队为依托,通过签约和预约服务形式,为社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方便的基本卫生服务,而基本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比如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各种流行病学手段等等,目前,随着慢性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提高,造成慢病防控局势更为迫切;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1145904A文献提供的基于信息化一体化慢性病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包括签约模块、信息共享模块、一体化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信息化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方法。该系统通过慢性病患者通过若干医疗机构与慢性病管理平台签约,管理平台提供与患者病情相匹配的服务包,通过服务总线平台实现慢性病患者信息共享,慢性病患者遵循管理平台设定的慢性病管理路径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即使在家或社区医院也可以得到专业的诊疗,实现信息化一体化的医疗资源共享。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即使在家或社区医院也可以得到专业的诊疗,实现信息化一体化的医疗资源共享,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大都遵循着一体化管理线上医疗资源共享原则,在用户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得知用户状态,过往病史,导致用户发病时出现意外,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的慢性病意外发生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此外现有的网络医疗数据一般是限于当地的乡镇、市县和省城的三级医院联动,实现固定居住区域内的通信共享,但是在患者出现外出度假或者探亲等外出,使得患者的医疗容易发生中断,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新的风险。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包括:
用户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包括患者的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以及实时GPS信息;
一体化服务平台,所述一体化服务平台用于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
药品管理库,所述药品管理库用于管理各签约机构内药品信息,显示药品剩余量,并设有缺货药品预定服务;
远程在线诊疗系统,所述远程在线诊疗系统用于对签约用户进行线上预约诊疗服务,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慢性病急救系统,所述慢性病急救系统用于对突发慢性病患者进行紧急救助;
社区端,所述社区端用于管理社区签约用户群,管理所在辖区的签约医生,并且社区端还设有社区服务包;
医生端,所述医生端用于签约机构的家庭医生使用;
用户端,所述用户端用于签约用户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药品用量信息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少药缺药的情况,且通过缺货药品预定服务,能够帮助缺药用户进行采购药品,通过远程在线诊疗系统,便于对用户进行线上诊疗服务,且通过慢性病急救系统的设置,便于发出警报,提示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紧急救治。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缺货药品预定服务通过采集预定用户基本信息,用于对缺货药品进行确定,所述预定用户基本信息包括预定人信息、预定地址、预定药品信息以及预订人是否急需药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缺药信息进行采集,便于购药。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社区服务包包含基本公卫包和慢性病检查包;所述基本公卫包包含疫苗接种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所述慢性病检查包包含慢性病常规检查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用户提供疫苗接种、体检、送药、远程诊疗等服务。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远程在线诊疗系统包括科室医生选择模块、就诊时间选择模块、就诊模块和费用收取模块,所述科室医生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科室和医生进行选择预约,所述就诊时间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时间进行确定,所述就诊模块用于病患进行线上就诊,所述费用收取模块用于对就诊费用进行收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诊疗,查看用户身体状况。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若用户线上就诊成功后,转到费用收取模块对费用收取,若用户线上就诊变为线下就诊后,自动退出线上诊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病患进行快速会诊,便于对线上无法诊治的疾病转为线下查看。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慢性病急救系统包括急救按钮,所述急救按钮内包含GPS定位模块,所述急救按钮外设有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用户进行定位,并且通过防护罩的设置,避免产生误触。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所述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且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发送救治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救治对象的位置进行获取,便于快速救治,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其步骤如下:
S1、签约机构和慢性病签约用户与一体化服务平台签约,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
S2、为签约用户发放健康档案信息调查表;
S3、获取签约用户健康档案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
S4、将用户健康档案信息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后,将用户端与签约用户绑定;
S5、根据签约用户家庭情况,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增发急救按钮;
S6、将获取急救按钮的用户记录其家庭住址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并入用户健康档案信息。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增发急救按钮的用户由社区端统一管理,并单独记录用户家庭住址信息定期上门随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用于了解病患自身状态,避免出现诊疗不及时。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急救按钮的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报警;
S2、根据GPS发出定位,确定用户所在位置;
S3、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为住宅时,调取用户预留住址信息,上门进行紧急救治;
S4、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不为住宅时,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具体为在获得患者授权后,持续获取患者的实时GPS信息,在所述患者的实时GPS信息超出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持续时间超过安全时间阈值后,传输患者日用量以及疗程建议量以及剩余药量传送至所述实时GPS信息所处位置的当地医院科室,并由当地医院科室下发通知提醒信息和当地医院室的GPS信息以及通信方式;
S5、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并发送救治位置。
3.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设置急救按钮,通过GPS模块便于对用户位置进行获取,一体化服务平台发出警报,提示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紧急救治,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间,避免产生意外,有效避免了在用户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得知用户状态,过往病史,导致用户发病时出现意外,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的慢性病意外发生率的问题。
2、本申请通过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增发急救按钮,并获取急救按钮的用户记录其家庭住址信息,便于在用户产生意外时,第一时间赶往救治,且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且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发送救治位置,便于对亲属进行通知。
3、本申请通过对用户进行远程诊疗,查看用户身体状况,对病患进行快速会诊,且通过线上无法诊治的疾病转为线下查看,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此外本发明中通过设置GPS信息模块以及患者行踪获取模块,可以使得能够在患者的各种活动区域以及动态外出活动或者探亲等活动均可以得到健康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急救按钮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的急救按钮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体化服务平台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的急救按钮服务方法流程图。
图中标号为:1、急救按钮;2、防护罩;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包括患者的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以及实时GPS信息;
医生端,医生端用于签约机构的家庭医生使用;
用户端,用户端用于签约用户使用;
一体化服务平台,一体化服务平台用于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
药品管理库,药品管理库用于管理各签约机构内药品信息,显示药品剩余量,并设有缺货药品预定服务,缺货药品预定服务通过采集预定用户基本信息,用于对缺货药品进行确定,预定用户基本信息包括预定人信息、预定地址、预定药品信息以及预订人是否急需药品,便于对药品用量信息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少药缺药的情况,且通过缺货药品预定服务,能够帮助缺药用户进行采购药品;
缺货药品预定服务的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签约用户登录用户端,并提取预定人信息和预定地址;
步骤二、选择需要预定的药品,便于对缺药信息进行采集,便于购药;
步骤三、选择是否急需药品;
步骤四、支付相关费用进行结算;
远程在线诊疗系统,远程在线诊疗系统用于对签约用户进行线上预约诊疗服务,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远程在线诊疗系统包括科室医生选择模块、就诊时间选择模块、就诊模块和费用收取模块,科室医生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科室和医生进行选择预约,就诊时间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时间进行确定,就诊模块用于病患进行线上就诊,费用收取模块用于对就诊费用进行收取,若用户线上就诊成功后,转到费用收取模块对费用收取,若用户线上就诊变为线下就诊后,自动退出线上诊室,通过远程在线诊疗系统,便于对用户进行线上诊疗服务;
远程在线诊疗系统的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签约用户登录用户端;
步骤二、选择科室和医生;
步骤三、选择就诊时间;
步骤四、用户进入诊室进行线上就诊,便于对用户进行远程诊疗,查看用户身体状况;
步骤五、若用户线上就诊完成转到费用收取模块,若用户线上就诊中断转为线下就诊,则自动退出诊室;
慢性病急救系统,慢性病急救系统用于对突发慢性病患者进行紧急救助,慢性病急救系统包括急救按钮1,急救按钮1内包含GPS定位模块,急救按钮1外设有防护罩2,急救按钮1背部安装有基板,且基板与防护罩2之间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GPS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便于对救治对象的位置进行获取,便于快速救治,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间,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且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发送救治位置,通过慢性病急救系统的设置,便于发出警报,提示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紧急救治;
社区端,社区端用于管理社区签约用户群,管理所在辖区的签约医生,并且社区端还设有社区服务包,社区服务包包含基本公卫包和慢性病检查包;基本公卫包包含疫苗接种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慢性病检查包包含慢性病常规检查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便于对用户提供疫苗接种、体检、送药、远程诊疗等服务。
在获得患者授权后,持续获取患者的实时GPS信息,在患者的实时GPS信息超出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持续时间超过安全时间阈值后,传输患者日用量以及疗程建议量以及剩余药量传送至实时GPS信息所处位置的当地医院科室,并由当地医院科室下发通知提醒信息和当地医院室的GPS信息以及通信方式。
实施例二: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签约机构和慢性病签约用户与一体化服务平台签约,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
步骤二、为签约用户发放健康档案信息调查表;
步骤三、获取签约用户健康档案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
步骤四、将用户健康档案信息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后,将用户端与签约用户绑定;
步骤五、根据签约用户家庭情况,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增发急救按钮1;
步骤六、将获取急救按钮的用户记录其家庭住址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并入用户健康档案信息。
增发急救按钮1的用户由社区端统一管理,并单独记录用户家庭住址信息定期上门随访,急救按钮1服务的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报警;
步骤二、根据GPS发出定位,确定用户所在位置;
步骤三、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为住宅时,调取用户预留住址信息,上门进行紧急救治;
步骤四、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不为住宅时,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具体为在获得患者授权后,持续获取患者的实时GPS信息,在患者的实时GPS信息超出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持续时间超过安全时间阈值后,传输患者日用量以及疗程建议量以及剩余药量传送至实时GPS信息所处位置的当地医院科室,并由当地医院科室下发通知提醒信息和当地医院室的GPS信息以及通信方式;
步骤五、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并发送救治位置。

Claims (10)

1.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化服务平台,所述一体化服务平台用于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
用户信息数据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包括患者的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以及实时GPS信息;
药品管理库,所述药品管理库用于管理各签约机构内药品信息,显示药品剩余量,并设有缺货药品预定服务;
远程在线诊疗系统,所述远程在线诊疗系统用于对签约用户进行线上预约诊疗服务,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慢性病急救系统,所述慢性病急救系统用于对突发慢性病患者进行紧急救助;
社区端,所述社区端用于管理社区签约用户群,管理所在辖区的签约医生,并且社区端还设有社区服务包;
医生端,所述医生端用于签约机构的家庭医生使用;
用户端,所述用户端用于签约用户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缺货药品预定服务通过采集预定用户基本信息,用于对缺货药品进行确定,所述预定用户基本信息包括预定人信息、预定地址、预定药品信息以及预订人是否急需药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服务包包含基本公卫包和慢性病检查包;
所述基本公卫包包含疫苗接种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
所述慢性病检查包包含慢性病常规检查服务、体检服务、送药服务、远程在线诊疗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在线诊疗系统包括科室医生选择模块、就诊时间选择模块、就诊模块和费用收取模块,所述科室医生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科室和医生进行选择预约,所述就诊时间选择模块用于对就诊时间进行确定,所述就诊模块用于病患进行线上就诊,所述费用收取模块用于对就诊费用进行收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若用户线上就诊成功后,转到费用收取模块对费用收取,若用户线上就诊变为线下就诊后,自动退出线上诊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性病急救系统包括急救按钮(1),所述急救按钮(1)内包含GPS定位模块,所述急救按钮(1)外设有防护罩(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所述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且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发送救治位置。
8.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7任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签约机构和慢性病签约用户与一体化服务平台签约,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慢性病救治服务;
S2、为签约用户发放健康档案信息调查表;
S3、获取签约用户健康档案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
S4、将用户健康档案信息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后,将用户端与签约用户绑定;
S5、根据签约用户家庭情况,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和独居用户增发急救按钮(1);
S6、将获取急救按钮(1)的用户记录其家庭住址信息,并上传至用户信息数据库,并入用户健康档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发急救按钮(1)的用户由社区端统一管理,并单独记录用户家庭住址信息定期上门随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急救按钮(1)的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对病患进行定位,并上传至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报警;
S2、根据GPS发出定位,确定用户所在位置;
S3、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为住宅时,调取用户预留住址信息,上门进行紧急救治;
S4、当用户GPS显示位置不为住宅时,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提供位置,指导距离最近的一个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具体为在获得患者授权后,持续获取患者的实时GPS信息,在所述患者的实时GPS信息超出默认居住地所处区域持续时间超过安全时间阈值后,传输患者日用量以及疗程建议量以及剩余药量传送至所述实时GPS信息所处位置的当地医院科室,并由当地医院科室下发通知提醒信息和当地医院室的GPS信息以及通信方式;
S5、获取签约用户预留亲属联系人,通知其亲属并发送救治位置。
CN202310005031.5A 2023-01-04 2023-01-04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5689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031.5A CN115689836B (zh) 2023-01-04 2023-01-04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031.5A CN115689836B (zh) 2023-01-04 2023-01-04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9836A true CN115689836A (zh) 2023-02-03
CN115689836B CN115689836B (zh) 2023-06-23

Family

ID=85057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5031.5A Active CN115689836B (zh) 2023-01-04 2023-01-04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98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4740A (zh) * 2023-05-18 2023-11-03 广州诺魅体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医疗异常指标预警交互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3341A1 (de) * 2006-10-11 2008-04-17 Infokom Gmbh Telemedizin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chronische erkrankungen
CN109935319A (zh) * 2019-03-15 2019-06-25 南京邮电大学 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平台
CN110689935A (zh) * 2019-09-29 2020-01-14 山东科技大学 物联网急救服务平台及预警方法
CN110970127A (zh) * 2019-12-13 2020-04-07 东台市卫生信息中心 基于健康信息平台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及方法
CN11114590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苏州科技城医院 基于信息化一体化慢性病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035989A (zh) * 2022-04-14 2022-09-09 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紧急呼救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3341A1 (de) * 2006-10-11 2008-04-17 Infokom Gmbh Telemedizin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chronische erkrankungen
CN109935319A (zh) * 2019-03-15 2019-06-25 南京邮电大学 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平台
CN110689935A (zh) * 2019-09-29 2020-01-14 山东科技大学 物联网急救服务平台及预警方法
CN110970127A (zh) * 2019-12-13 2020-04-07 东台市卫生信息中心 基于健康信息平台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及方法
CN11114590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苏州科技城医院 基于信息化一体化慢性病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035989A (zh) * 2022-04-14 2022-09-09 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紧急呼救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4740A (zh) * 2023-05-18 2023-11-03 广州诺魅体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医疗异常指标预警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9836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7469B2 (en)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handling fall and perimeter breach events for residents of an assisted living facility
TWI615798B (zh) 基於物聯網的健康照護系統
Jacobs 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utilization in an urban community: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ambulatory care
US2006029357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enabling personal independence
US201201794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Tele-Health Services
JP2002224053A (ja) 遠隔医療管理システム
JPH0928682A (ja) パーソナル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JP6714915B2 (ja) ソフトウェア、健康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健康状態判定方法
JP6350959B1 (ja) ソフトウェア、健康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健康状態判定方法
CN115689836A (zh) 家医签约、基本公卫、慢病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及管理方法
JP2016028309A (ja) 遠隔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JP2017054373A (ja) 健康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Bratan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ractical fea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home monitoring in residential homes
JP4393081B2 (ja) バーチャルペーシェントシステム
JP2009076102A (ja) 医療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4318570A (ja) 医用情報システム
Alwan et al. Impact of passive health status monitoring to care providers and payers in assisted living
Hampson Raising standards in relation to Section 136 of the Mental Health Act 1983
Protopappas et al. ALZCARE: A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reening, management and tracking of demented patients
TW200911197A (en) Senior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JP6819979B1 (ja) 医療看護提供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onoghue et al. Who, where and why: situ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atient falls in the hospital setting
CN115082272A (zh) 养老服务信息化方法
JP2001338043A (ja) 生活サポートサービスの仲介方法及び装置
EP2364638A1 (en) A care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