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9746B -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9746B
CN115679746B CN202211360709.3A CN202211360709A CN115679746B CN 115679746 B CN115679746 B CN 115679746B CN 202211360709 A CN202211360709 A CN 202211360709A CN 115679746 B CN115679746 B CN 115679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ble fiber
slurry
soluble
part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07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79746A (zh
Inventor
唐锋
任大贵
李勇
史新友
朱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yang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yang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yang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yang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07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9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9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9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79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9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100~250份可溶纤维,1~5份增强纤维,50~150份无机填料,0.5~2份分散剂,10~50份有机结合剂,10~50份助剂,5000~50000份水;其中,所述可溶纤维包括:第一可溶纤维和第二可溶纤维;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的长度为3~10mm,第二可溶纤维的长度<1mm;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第二可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1~0.3)。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能够提高材料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纤维制品具有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良好、抗热震、耐侵蚀性能,便于加工、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船舶、交通等行业。但大多数无机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纤维,易被吸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国际癌症研究社(IARC)对各种矿物纤维进行了健康分类,按照欧盟规定,传统的无机耐火纤维均属于很可能致癌物。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已逐步开始开发生物可溶纤维及其制品,用以替代传统陶瓷纤维及其制品,并在可溶纤维的开发、制品生产和应用等当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目前国内也开始重视可溶纤维的开发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可溶纤维以SiO2、CaO、MgO为主要成份,在人体体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现有可溶纤维纸大多体积密度较低,小于300kg/m3,且力学性能低于传统无机耐火纤维制品,在某些需要挤压、压缩使用的领域,如作为垫片、支撑块使用时,其耐压性能不理想,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挤碎破损问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一种高密度的可溶纤维纸制品并提高其耐压性能等力学性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能够提高可溶性纤维制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其中,
所述可溶纤维包括:第一可溶纤维和第二可溶纤维;
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的长度为3~10mm,第二可溶纤维棉的长度<1mm;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第二可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1~0.3)。
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针状硅灰石粉和碳酸钙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的细度为1000~10000目。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聚丙烯酰胺溶液和硫酸铝溶液;
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
所述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
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比为1∶(0.1~0.3)。
优选的,所述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石英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为5~20mm。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
优选的,所述有机结合剂为丁腈橡胶乳液、丙烯酸乳液和乙烯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溶性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溶纤维与水混合打浆,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将所述可溶纤维浆料与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c)将所述混合浆料与助剂混合后,加水稀释,得到终浆料;
d)将所述终浆料成型、脱水,得到湿坯;然后对所述湿坯干燥,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可溶纤维∶水的质量比为(100~250)∶3000;
步骤b)中所加水的用量∶步骤a)所得可溶纤维浆料质量比为(100~300)∶100;
步骤c)中,加水稀释至浆料的质量浓度为1%~3%。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成型为长网成型;所述湿坯的体积密度为600~1000kg/m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20~160℃,时间为1.5~3h。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使用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为原料且一定比例搭配,使其在成型时交织的更紧密,辅以增强纤维以及通过研究找到合适的填料和结合剂,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拉扯强度尤其是在湿态时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所有原材料之间的最佳配比,从而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在制备过程中,先将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与一定量的水打浆,再加入适量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助剂混匀并稀释至一定浓度,最后再成型、脱水和干燥,从而得到可溶性纤维纸。通过上述一定的混料顺序以及控制每步中的加水量,各步骤之间前后配合,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性能。本发明最终所得可溶性纤维纸,体积密度高、抗拉强度高、耐压性好,应用在需要承压的环境中时不易被挤碎或破裂。另外,本发明以可溶纤维为基体,采用湿法成型工艺,产品中所涉及纤维在人体中可降解,环保无污染,产品可在欧盟等高要求国家地区使用。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絮凝方式,操作简单,过程易于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可溶性纤维纸,体积密度达到400kg/m3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10MPa以上,耐压强度达到0.60MPa以上,表现出较高的体积密度、抗拉强度和耐压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溶纤维纸,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其中,
所述可溶纤维包括:第一可溶纤维和第二可溶纤维;
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的长度为3~10mm,第二可溶纤维的长度<1mm;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第二可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1~0.3)。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使用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为原料且一定比例搭配,使其在成型时交织的更紧密,辅以增强纤维以及通过研究找到合适的填料和结合剂,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拉扯强度尤其是在湿态时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所有原材料之间的最佳配比,从而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包括:可溶纤维。
本发明中,所述可溶纤维包括:第一可溶纤维和第二可溶纤维。其中,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10mm,具体可为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所述第二可溶纤维的纤维长度<1mm,优选为0.5~1mm,具体可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第二可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1~0.3),具体可为1∶0.1、1∶0.2、1∶0.3。本发明采用两种特定的不同长度的可溶纤维为原料,使其在成型时交织的更紧密且形成一定的尺度交织物,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体积密度,若仅采用其中任一种可溶性纤维都不能有效提高材料的体积密度,而且两种长度的可溶纤维以上述特定比例搭配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和性能,若上述比例过高,则会降低产品体积密度,若上述比例过低,则会降低产品的强度。本发明中,所述可溶纤维源自CN1544371A中针刺毯所用的无机硅酸盐纤维,所述针刺毯具体可对应鲁阳商业品纤维毯N1100。即本发明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可溶纤维:一是采用CN1544371A中制备针刺毯时所用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将所述无机硅酸盐纤维处理成本发明要求的长度;二是对CN1544371A中针刺毯产品具体如纤维毯N1100进行处理,具体对其打散拆解等处理而获得本发明要求长度的纤维。
本发明中,所述可溶纤维的用量为100~250份,具体可为100份、110份、120份、130份、140份、150份、160份、170份、180份、190份、200份、210份、220份、230份、240份、25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增强纤维。
本发明中,所述增强纤维优选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石英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优选为5~20mm,具体可为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本发明对所述增强纤维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商业品即可。现有技术中增强纤维种类众多,而本发明选自以上4种,其纤维直径与可溶纤维达到更佳的匹配,有助于湿坯及产品性能尤其是抗拉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增强纤维的用量为1~5份,具体可为1份、2份、3份、4份、5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无机填料。
本发明中,所述无机填料优选为滑石粉、针状硅灰石粉和碳酸钙粉中的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无机填料的种类众多,如氧化铝粉、碳化硅粉、炭黑等等,而本发明选自以上3种,其化学成分与可溶纤维有更好的匹配性、相互作用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对所述无机填料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商业品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无机填料的细度优选为1000~10000目,具体可为1000目、2000目、3000目、4000目、5000目、6000目、7000目、8000目、9000目、10000目。若填料过细,则易流失,影响产品性能,若填料过粗,则影响浆料稳定性、发生沉降,影响产品的制备及降低产品性能。
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无机填料的用量为50~150份,具体可为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100份、110份、120份、130份、140份、15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分散剂。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为聚羧酸钠盐,更优选为聚丙烯酸钠盐。本发明对所述分散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商业品即可。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0.5~2份,具体可为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有机结合剂。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结合剂优选为丁腈橡胶乳液、丙烯酸乳液和乙烯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对所述有机结合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为市售商业品即可。现有技术中结合剂的种类诸多,本发明采用有机结合剂且选自以上3种有机结合剂,能够与本发明纤维原料及填料更好的搭配和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有机结合剂的用量为10~50份,具体可为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助剂。
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为絮凝助剂,优选为聚丙烯酰胺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是指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5%~5%,具体可为0.5%、1%、1.5%、2%、2.5%、3%、3.5%、4%、4.5%、5%,更优选为1%。所述硫酸铝溶液是指硫酸铝的水溶液,所述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5%~5%,具体可为0.5%、1%、1.5%、2%、2.5%、3%、3.5%、4%、4.5%、5%,更优选为1%。本发明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比优选为1∶(0.1~0.3),具体可为1∶0.1、1∶0.2、1∶0.3。本发明采用以上两种助剂搭配使用且以一定比例搭配,才能有效提高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若单独使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则絮凝强度不足,若单独使用硫酸铝溶液,会对有机结合造成破坏,影响产品力学性能。
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助剂的用量为10~50份,具体可为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水。本发明中,以可溶纤维的用量100~250份为基准,所述水的总量为5000~50000份,具体可为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使用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为原料且一定比例搭配,使其在成型时交织的更紧密,辅以增强纤维以及通过研究找到合适的填料和结合剂,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拉扯强度尤其是在湿态时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所有原材料之间的最佳配比,从而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可溶性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溶纤维与水混合打浆,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将所述可溶纤维浆料与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c)将所述混合浆料与助剂混合后,加水稀释,得到终浆料;
d)将所述终浆料成型、脱水,得到湿坯;然后对所述湿坯干燥,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其中,所述可容性纤维棉、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有机结合剂、助剂和水的种类及用量等均与前文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步骤a):
所述可溶纤维∶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00~250)∶3000,具体可为100∶3000、110∶3000、120∶3000、130∶3000、140∶3000、150∶3000、160∶3000、170∶3000、180∶3000、190∶3000、200∶3000、210∶3000、220∶3000、230∶3000、240∶3000、250∶3000。将可溶纤维与水混合打浆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常规操作即送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即可。本发明中,在打浆后,优选还进行除渣。经以上处理后,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关于步骤b):
步骤b)中所加水的用量∶步骤a)所得可溶纤维浆料质量比为(100~300)∶100,即步骤b)中所加水的用量为步骤a)所得可溶纤维浆料质量的100%~300%,具体可为100∶100、150∶100、200∶100、250∶100、300∶100。步骤b)中,将可溶纤维浆料与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进行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常规混料方式将物料混匀即可,如搅拌混合。具体的,先向步骤a)所得可溶纤维浆料中加入水,开启搅拌,再加入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持续搅拌至物料混匀,从而得到混合浆料。
关于步骤c):
本发明中,将所述混合浆料与助剂进行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常规混料方式将物料混匀即可,如搅拌混合。物料混匀后,加水进行稀释。本发明中,加水的量优选为使浆料的质量浓度稀释至1%~3%,具体可为1%、2%、3%。控制在上述浓度下,有利于后续操作提高产品厚度以及产品外观质量,若浓度过低,则不利于产品厚度的提升,若浓度过高,则易降低产品的外观质量尤其是表面造成凹凸不平,影响产品体积密度偏差和抗拉性能。经步骤c)处理后,得到终浆料。以上步骤b)~c)的操作可在配浆池中进行。
关于步骤d):
本发明中,所述成型优选为长网成型,即利用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成型。具体的,先将步骤c)所得终浆料泵至储浆池中,然后提至高位槽,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成型。本发明中,经成型后,进行脱水。本发明中,所述脱水为压榨脱水,脱水的程度优选为使湿坯的体积密度达到600~1000kg/m3,具体可为600kg/m3、650kg/m3、700kg/m3、750kg/m3、800kg/m3、850kg/m3、900kg/m3、950kg/m3、1000kg/m3。经脱水后,得到湿坯,然后进行干燥,具体可将湿坯送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20~160℃,具体可为120℃、130℃、140℃、150℃、16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5~3h,具体可为1.5h、2h、2.5h、3h。经干燥后,优选还进行切割、卷取、包装等后处理,从而得到高密度可溶纤维纸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可溶纤维纸,使用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为原料且一定比例搭配,使其在成型时交织的更紧密,辅以增强纤维以及通过研究找到合适的填料和结合剂,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拉扯强度尤其是在湿态时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所有原材料之间的最佳配比,从而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强度。在制备过程中,先将两种特定长度的可溶纤维与一定量的水打浆,再加入适量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进行混合,然后加入助剂混匀并稀释至一定浓度,最后再成型、脱水和干燥,从而得到可溶性纤维纸。通过上述一定的混料顺序以及控制每步中的加水量,各步骤之间前后配合,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耐压性和抗拉性能。本发明最终所得可溶性纤维纸,体积密度高、抗拉强度高、耐压性好,应用在需要承压的环境中时不易被挤碎或破裂。另外,本发明以可溶纤维为基体,采用湿法成型工艺,产品中所涉及纤维在人体中可降解,环保无污染,产品可在欧盟等高要求国家地区使用。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絮凝方式,操作简单,过程易于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可溶性纤维纸,体积密度达到400kg/m3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10MPa以上,耐压强度达到0.60MPa以上,表现出较高的体积密度、抗拉强度和耐压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原料为市售商业品。其中,第一可溶纤维的纤维长度为3~10mm,第二可溶纤维的纤维长度<1mm。增强纤维的长度为5~20mm。无机填料的粒度为1000~10000目。
实施例1
a)将150kg第一可溶纤维、30kg第二可溶纤维加入水力打浆机中,再加入3000kg水进行打浆,然后除渣,泵入配浆池中,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向配浆中加入适量水(加水量为可溶纤维浆料质量的100%),开启搅拌,加入2kg木浆纤维、90kg针状硅灰石粉、1kg聚丙烯酸钠盐、35kg丙烯酸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
c)向配浆中加入25kg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1%)、2.5kg硫酸铝溶液(浓度1%),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得到终浆料。
d)将步骤c)所得终浆料泵至储浆池中,然后提至高位槽,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成型,经压榨脱水后得到湿坯(体积密度为600kg/m3),湿坯进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于130℃干燥2h。然后,经切割、卷取、包装,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实施例2
a)将140kg第一可溶纤维、42kg第二可溶纤维加入水力打浆机中,再加入3000kg水进行打浆,然后除渣,泵入配浆池中,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向配浆中加入适量水(加水量为可溶纤维浆料质量的200%),开启搅拌,加入3kg玻璃纤维、100kg滑石粉、50kg碳酸钙粉、1kg聚丙烯酸钠盐、40kg丁腈橡胶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
c)向配浆中加入30kg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1%)、4kg硫酸铝溶液(浓度1%),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质量浓度为3%,得到终浆料。
d)将步骤c)所得终浆料泵至储浆池中,然后提至高位槽,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成型,经压榨脱水后得到湿坯(体积密度为800kg/m3),湿坯进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于130℃干燥2h。然后,经切割、卷取、包装,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实施例3
a)将200kg第一可溶纤维、40kg第二可溶纤维加入水力打浆机中,再加入3000kg水进行打浆,然后除渣,泵入配浆池中,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向配浆中加入适量水(加水量为可溶纤维浆料质量的300%),开启搅拌,加入5kg高硅氧纤维、100kg滑石粉、1kg聚丙烯酸钠盐、50kg乙烯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
c)向配浆中加入40kg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1%)、8kg硫酸铝溶液(浓度1%),搅拌均匀后,加水将料浆稀释至质量浓度为2%,得到终浆料。
d)将步骤c)所得终浆料泵至储浆池中,然后提至高位槽,放浆至长网成型系统进行成型,经压榨脱水后得到湿坯(体积密度为650kg/m3),湿坯进入烘干系统进行干燥,于130℃干燥2h。然后,经切割、卷取、包装,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a)中,将第二可溶性纤维棉替换为第一可溶性纤维棉,即全部采用第一可溶性纤维棉。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a)中,将第一可溶性纤维棉替换为第而可溶性纤维棉,即全部采用第二可溶性纤维棉。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a)中,减少第一可溶性纤维棉用量,使第一可溶性纤维棉∶第二可溶性纤维棉的质量比由1∶0.2变为0.5∶0.2。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a)中,减少第二可溶性纤维棉用量,使第一可溶性纤维棉∶第二可溶性纤维棉的质量比由1∶0.2变为1∶0.05。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c)中,将聚丙烯酰胺溶液替换为硫酸铝溶液,即助剂全部采用硫酸铝溶液。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c)中,将硫酸铝溶液替换为聚丙烯酰胺溶液,即助剂全部采用聚丙烯酰胺溶液。
对比例7
按照实施例1实施,不同的是,步骤b)中,将无机填料替换为碳化硅粉,将结合剂替换为硅溶胶。
实施例4: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1-7所得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参见表1。其中,耐压强度代表耐压性,是指厚度方向压缩50%时的值。
表1:产品性能
厚度(mm) 体积密度(kg/m3) 抗拉强度(MPa) 耐压强度(MPa)
实施例1 3 400 1.10 0.60
实施例2 3 600 1.50 0.80
实施例3 3 450 1.20 0.65
对比例1 3 320 0.72 0.30
对比例2 3 300 0.53 0.25
对比例3 3 380 0.68 0.50
对比例4 3 360 0.90 0.40
对比例5 3 320 0.42 0.25
对比例6 3 370 0.87 0.46
对比例7 3 260 0.15 0.20
由表1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所得产品的体积密度达到400kg/m3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10MPa以上,耐压强度达到0.60MPa以上,表现出较高的体积密度、抗拉强度和耐压性。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2的体积密度及力学性能均明显降低,证明,本发明采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第一可溶性纤维棉和第二可溶性纤维棉搭配,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性能。而且,采用两种可溶性纤维棉搭配所得产品的效果优于采用任一种可溶性纤维棉时的效果,也证明了,两种可溶性纤维棉之间产生了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材料性能。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3-4的体积密度及力学性能也降低,证明,本发明不仅采用长度不同的第一可溶性纤维棉和第二可溶性纤维棉搭配,而且二者以一定比例搭配,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性能。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5-6的体积密度及力学性能均明显降低,证明,本发明采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搭配作为助剂,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性能。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7的体积密度及力学性能也降低,证明,本发明采用一定的无机填料及结合剂与本发明其它组分搭配,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性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包括最佳方式,并且也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和实施任何结合的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实施例。如果这些其他实施例具有近似于权利要求文字表述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表述无实质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那么这些其他实施例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
其中,
所述可溶纤维为针刺毯所用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其中,所述针刺毯为纤维毯N1100;
所述可溶纤维包括:第一可溶纤维和第二可溶纤维;
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的长度为3~10mm,第二可溶纤维的长度<1mm;所述第一可溶纤维∶第二可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1~0.3);
所述助剂为聚丙烯酰胺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所述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硫酸铝溶液的质量比为1∶(0.1~0.3);
所述无机填料为滑石粉、针状硅灰石粉和碳酸钙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结合剂为丁腈橡胶乳液、丙烯酸乳液和乙烯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的细度为1000~100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为木浆纤维、高硅氧纤维、石英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纤维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溶纤维与水混合打浆,得到可溶纤维浆料;
b)将所述可溶纤维浆料与水、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分散剂及有机结合剂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c)将所述混合浆料与助剂混合后,加水稀释,得到终浆料;
d)将所述终浆料成型、脱水,得到湿坯;然后对所述湿坯干燥,得到可溶性纤维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可溶纤维∶水的质量比为(100~250)∶3000;
步骤b)中所加水的用量∶步骤a)所得可溶纤维浆料质量比为(100~300)∶100;
步骤c)中,加水稀释至浆料的质量浓度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成型为长网成型;
所述湿坯的体积密度为600~1000kg/m3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20~160℃,时间为1.5~3h。
CN202211360709.3A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679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0709.3A CN1156797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0709.3A CN1156797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9746A CN115679746A (zh) 2023-02-03
CN115679746B true CN11567974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504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0709.3A Active CN1156797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97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771A (zh) * 2003-11-24 2004-11-10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可溶于人体体液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吸声板及其制法
CN1544753A (zh) * 2003-11-24 2004-11-10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可溶于人体体液的无机硅酸盐纤维纸及其制法
WO2015180660A1 (zh) * 2014-05-28 2015-12-03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溶解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毡的真空绝热板
JP2018104879A (ja) * 2016-12-26 2018-07-05 Kj特殊紙株式会社 無機繊維紙
CN112522986A (zh) * 2020-11-27 2021-03-19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型无机结合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3933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4778A (zh) * 2020-12-18 2021-04-09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密度无机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696A1 (ja) * 2010-01-07 2011-07-14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無機繊維質耐火成形体、無機繊維質耐火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無機繊維質不定形耐火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771A (zh) * 2003-11-24 2004-11-10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可溶于人体体液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吸声板及其制法
CN1544753A (zh) * 2003-11-24 2004-11-10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可溶于人体体液的无机硅酸盐纤维纸及其制法
WO2015180660A1 (zh) * 2014-05-28 2015-12-03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溶解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毡的真空绝热板
JP2018104879A (ja) * 2016-12-26 2018-07-05 Kj特殊紙株式会社 無機繊維紙
CN112522986A (zh) * 2020-11-27 2021-03-19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型无机结合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4778A (zh) * 2020-12-18 2021-04-09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密度无机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3933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9746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3057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 a composite building material and a material formulation
CN113416050B (zh) 一种无石棉轻质高强防火硅酸钙板及其制备方法
AU20012969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mpurities in cellulose fibers for manufacture of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s
CN112374818B (zh) 一种使用温度1100℃以上的高密度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4778B (zh) 一种高强度高密度无机纤维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0230521B1 (ko) 고강도 단열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6041008B (zh) 一种淤泥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49567A (zh) 一种高导热云母纸的改性制备方法
CN115679746B (zh) 一种可溶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937A (zh) 一种耐压防裂的轻质保温砖
CN112573933B (zh) 一种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JP5350060B2 (ja) 木質セメント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23897A (zh) 一种不易出现二次开裂的高密度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054B (zh) 一种用于回转窑的保温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3006B (zh) 一种二次浸渍制备高密度陶瓷纤维板的方法
JP5350061B2 (ja) 木質セメント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27206A (ja) セメント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15613392B (zh) 一种可溶纤维防火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0156A (zh) 一种陶瓷纤维纸
EP4201909A1 (en) Method with high solid retention capacity for fiber cement production, use and production method with high solid retention capacity and fiber cement article
CN112456954A (zh) 一种高密度陶瓷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EP1574614B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impurities in cellulose fibers for manufacture of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s
CN1210459C (zh) 高炉干渣纤维复合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00157A (zh) 一种陶瓷纤维纸
JP2002293602A (ja) 水硬性材料の抄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