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2330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2330A
CN115662330A CN202211305829.3A CN202211305829A CN115662330A CN 115662330 A CN115662330 A CN 115662330A CN 202211305829 A CN202211305829 A CN 202211305829A CN 115662330 A CN115662330 A CN 115662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line
shift register
display pan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58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超
高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58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2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2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2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传输线;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各移位寄存电路与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多条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电路结构层和第一导电层;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传输线与移位寄存电路交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通过移位寄存单元逐行扫描各行像素,从而显示画面。移位寄存单元通常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边框区中还需要设置信号线,为移位寄存单元传输电压信号和时钟信号等信号。当前显示面板中信号线以及移位寄存单元的所占宽度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少显示面板边框区尺寸,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传输线;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
各条所述信号传输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与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多条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电路结构层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所述移位寄存电路;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位于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分别设置于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第一导电层和电路结构层,即多条信号传输线中的第一信号传输线设置于第一导电层,移位寄存电路设置于电路结构层,并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使得第一信号传输线与移位寄存电路交叠,以在信号传输线的排列方向上,第一信传号输线复用移位寄存电路的部分空间,无需为第一信号传输线预留额外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在非显示区的总宽度,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所占用非显示区的面积较小,进而可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相关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相关技术中,为各移位寄存单元4’提供信号的信号线2’与移位寄存单元4’沿相同排列且互不交叠,以使得信号线2’能够与移位寄存单元4’中的部分器件结构设置在相同膜层,减少显示面板的膜层数量。同时,为了使信号线2’具有较小的阻抗,以保证显示效果,信号线2’的宽度一般会设置的比较大,此种设置方式下,信号线2’以及移位寄存单元4’会占据较大边框区NA’的空间,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尺寸较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基于上述相关技术的缺陷,发明人提出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传输线;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各条信号传输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移位寄存电路与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多条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电路结构层和第一导电层;电路结构层包括移位寄存电路;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传输线与移位寄存电路交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信号传输线的排列方向上,第一信传号输线能够复用移位寄存电路的部分空间,无需为第一信号传输线预留额外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在非显示区的总宽度,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所占用非显示区的面积较小,进而可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1和多条信号传输线2;显示区AA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3;移位寄存器1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4;各条信号传输线2沿第一方向X延伸;各移位寄存电路4与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2电连接;多条信号传输线2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21。
其中,移位寄存器1可为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101和/或扫描控制移位寄存器102等;信号传输线2可包括用于传输第一电平信号的第一电平信号线VGH、用于传输第二电平信号的第二电平信号线VGL、用于传输第一初始化信号的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用于传输第二初始化信号的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用于传输启动信号的启动信号线STV以及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线CK、XCK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移位移位寄存器1以及信号传输线2的具体类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晰示出非显示区NA内器件及走线的设置方式,图2中示出的非显示区NA的面积较大,实际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NA面积较小。图2中所示显示区AA、非显示区NA、各器件以及走线的尺寸均不代表实际情况。
其中,移位寄存器1包括级联设置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4,多个移位寄存电路4沿第一方向X排列,信号传输线2的延伸方向与移位寄存电路4的排列方向相同。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2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一般情况下,与移位寄存电路4连接的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电平信号线VGH、第二电平信号线VGL、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等。移位寄存电路4的工作原理可大致描述如下:移位寄存电路4可在启动信号、时钟信号、第一电平信号以及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向显示面板中的扫描线(图中未示出)输出不同扫描信号;当移位寄存电路4向扫描线输出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平时,数据线(图中未示出)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能够写入与该扫描线电连接的像素电路3,以驱动像素电路3连接的发光元件(图中未示出)发光,使得显示面板显示画面。上述扫描线、数据线与像素电路3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以及像素电路3的具体设置方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继续参考图2~图4,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5、电路结构层6和第一导电层7,电路结构层6和第一导电层7层叠设置在衬底基板5的一侧,电路结构层6和第一导电层7之间相互绝缘。图4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电路结构层6和第一导电层7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即电路结构层6位于衬底基板5和第一导电层7之间,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值得提出的是,如图2~图4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可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21,第一信号传输线21设置于第一导电层7中,也即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设置于不同膜层。并且,可定义垂直于衬底基板5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号传输线21在衬底基板5上的正投影与移位寄存电路4在衬底基板5的正投影交叠。
由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位于不同膜层,此时可设置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在第二方向Y上部分交叠。定义信号传输线2的排列方向为第三方向Z,此种设置方式下,在第三方向Z上,第一信传号输线21能够复用移位寄存电路4的部分空间,无需为第一信号传输线21预留额外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信号传输线2和移位寄存电路4在第三方向Z的总宽度,进而减小非显示区NA的宽度,减小显示面板边框区尺寸。以下所述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2以及移位寄存电路4的宽度均指其在第三方向Z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并电连接的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示面板中还可包括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但不交叠的信号传输线2。
可选的,移位寄存电路4可以由有源器件和/或无源器件组成,有源器件例如包括晶体管等,无源器件例如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图4中以移位寄存电路4包括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第一导电层中还可设置其他器件或走线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例如可设置用于实现指纹识别的成像小孔以遮光层,或者,可设置用于向像素电路提供正性电源信号的正性电源信号线,或者,可设置用于电连接发光元件和像素电路的搭接结构等,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传输线;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各条信号传输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移位寄存电路与至少部分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多条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电路结构层和第一导电层;电路结构层包括移位寄存电路;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其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信号传输线与移位寄存电路交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信号传输线的排列方向上,第一信传号输线能够复用移位寄存电路的部分空间,无需为第一信号传输线预留额外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在非显示区的总宽度,信号传输线和移位寄存电路所占用非显示区的面积较小,进而可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其中,图2和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两个移位寄存器1(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101和扫描控制移位寄存器102),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102内包括多个级联的发光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1以及扫描控制移位寄存器102内包括多个级联的扫描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2。与各发光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1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包括传输第一子启动信号的第一子启动信号线STV1和传输第一子时钟信号的第一子时钟信号线CK1、XCK1,与各扫描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2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包括传输第二子启动信号第二子启动信号线STV2和传输第二子时钟信号的第二子时钟信号线CK2、XCK2;上述各信号传输线2均位于第一导电层7,且在第二方向Y上均与对应的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此种设置方式下,上述各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均为第一信号传输线21,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不会额外增加非显示区NA宽度,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非显示区NA的整体宽度,进一步减少边框尺寸。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非显示区NA内的信号传输线2中,既包括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电信号的信号传输线2,例如上述第一电平信号线VGH、第二电平信号线VGL、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等;也包括向显示面板其他器件传输电信号的信号传输线2,例如向各像素电路3传输第一初始化信号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的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上述图2~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不包括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如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也可包括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或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也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或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
另外,图3和图4所示设置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在于,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的部分器件结构同层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异层设置的方案,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可布设区域面积变大,此时可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适当做宽,减小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上的阻抗。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仅设置上述信号传输线2中的一条或多条位于第一导电层7,并与某一个或多个移位寄存电路4在第二方向Y上交叠。
可选的,可继续参考图3和图4,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过孔8与该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移位寄存电路4位于不同膜层,且二者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此时,可通过在第一信号传输线21之间的绝缘层中设置过孔8,以实现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对应的移位寄存电路4的电性连接。图中示出第一子时钟信号线CK1、XCK1与发光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1交叠并通过过孔8电连接;第二子时钟信号线CK2、XCK2与扫描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2交叠并通过过孔8电连接,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如此,无需在移位寄存电路4或第一信号传输线21未覆盖的区域内布设二者的连接线,不会额外增加显示面板中连接线的布设数量,同时也不会增加连接线的占用面积。
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用于传输固定电压信号。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信号传输线2可包括第一电平信号线VGH、第二电平信号线VGL、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等。其中,第一电平信号线VGH传输的第一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线VGL传输的第二电平信号,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传输的第一初始化信号和第二初始化信号均为直流信号,也即为电压值一定的固定电压信号;而启动信号线STV传输的启动信号和时钟信号线CK、XCK传输的时钟信号均为交流信号,也即为电压值变化的脉冲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中,至少部分用于传输固定电压信号,也可以理解为,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传输直流信号。此种设置方式下,能够避免第一信号传输线21传输交流信号时,交流信号对移位寄存电路4各节点处的电位造成影响。
其中,可通过设置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为第一电平信号线VGH、第二电平信号线VGL、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固定电压信号。图5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与发光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1和扫描控制移位寄存电路42交叠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均为第一电平信号线VGH和第二电平信号线VGL,与各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全都用于传输固定电压信号,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类型,保证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传输固定电压信号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并电连接的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示面板中还可包括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但不交叠的信号传输线2。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均与相应的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电信号,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设置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互不连接。
示例性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沿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中,可设置至少部分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不与该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可定义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为第一子信号传输线22,未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为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图中所示第一信号传输线21同时包括第一子信号传输线22和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第一子信号传输线22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电信号,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不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电信号。
可选的,可仍参考图6和图7,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可设置与移位寄存电路4互不连接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
如图6和图7中所示,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可与各像素电路3电连接,以向像素电路3传输电信号。可选的,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可为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第一初始化信号和第二初始化信号分别传输用于对像素电路3中驱动晶体管(图中未示出)的栅极进行初始化的第一初始化信号和对发光元件(图中未示出)的阳极进行初始化的第二初始化信号。
可选的,可仍参考图6,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可位于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
具体地,可设置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即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位于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各条信号传输线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也即,相比于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各条信号传输线2,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更靠近显示区AA。此种设置方式下,能够减小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与像素电路3之间连接线的长度,降低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与像素电路3之间连接线的阻抗,便于第二子信号传输线23与各像素电路3之间的连接,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传输相同电信号的信号传输线2可位于相同膜层,例如图3中所示启动信号线STV和时钟信号线CK、XCK均位于第一导电层7,图6中所示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和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REF2也可以均位于第一导电层7,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传输相同电信号的信号传输线2包括位于不同膜层并电连接的两部分。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沿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多条信号传输线2还包括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信号传输线2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5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不交叠;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9;第二导电层9包括第二信号传输线24;第二信号传输线24通过过孔8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多条信号传输线2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信号传输线24,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一一对应电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不存在交叠的区域,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第二导电层9,第二信号传输线24可设置于第二导电层9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相应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位于不同膜层,并且二者通过过孔8实现电性连接,互相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24传输相同的电信号。
由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24位于不同膜层且通过过孔8电连接,相当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24并联,此时可将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做小,以减少信号传输线2和移位寄存电路4在第三方向Z的整体宽度;同时也不会增加第二信号传输线24或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阻抗,保证电信号的正常传输。
其中,图9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导电层7位于第二导电层9背离衬底基板5的一侧,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第一导电层7也可位于第二导电层9靠近衬底基板5的一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第一导电层7的具体位置。
上述图4、图7和图9中示例性的以一个晶体管表示移位寄存电路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实际移位寄存电路4中可包括多个晶体管、电容和走线等。
可选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移位寄存电路4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器件10;第一器件10包括第一极11;像素电路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器件12;第二器件12包括第二极13;其中,第一极11、第二极13、以及第二信号传输线24同层设置。
其中,移位寄存电路4的第一器件10包括第一极11,第一极11并不指代第一器件10的某一固定电极,而是指第一器件10的任意一个电极,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极11是第一器件10中的任意结构。第一器件10可以为晶体管,也可以为电容,当第一器件10为晶体管时,第一极11可以是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
另外,像素电路3的第二器件12包括第二极13,第二极13并不指代第二器件12的某一个固定电极,而是指第二器件12的任意一个电极,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极13是第二器件12中的任意结构。第二器件12也可以为晶体管或电容,当第二器件12为晶体管时,第二极13可以是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
其中,第一极11、第二极13以及第二信号传输线24设置在同一导电层,也即,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第一器件10中的任意结构同层设置,同还与第二器件12中的任意结构同层设置。第二导电层9为电路结构层6中的任意一层,像素电路3也设置于电路结构层6中。将第二信号传输线24设置在移位寄存电路4中第一极11以及像素电路3中第二极13所在的膜层中,能够减小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Y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轻薄化。
图10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极11和第二极13均为晶体管的栅极,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晶体管的栅极位于同一导电层,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另外,此种设置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在于,与移位寄存电路4同层设置的信号传输线2的布设方式与相关技术中信号线的布设方式相同,仅是宽度上相对减小,可直接利用现有版图形成此部分信号传输线2,无需设计新版图,不会增加设计成本。并且,能够减少位于第一导电层7中的信号传输线2即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数量,避免第一信号传输线21对第一导电层7原有布线造成影响。
可选的,参考图8,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和/或,至少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传输线21可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24实现与显示面板其他器件的电连接。示例性的,如图8中所示,一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相应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以向移位寄存电路4传输电信号;一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相应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以向像素电路3传输电信号。
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仅设置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相应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或者,仅设置第一信号传输线21通过相应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
其中,图8中示例性的示出了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移位寄存电路4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为第一子时钟信号线XCK1、第二子时钟信号线XCK2和第二子启动信号线STV2;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像素电路3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为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REF1,实际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小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d1。
可以理解,第二信号传输线24所在的第二导电层9属于电路结构层6中的一层,通常第二导电层9中设置的器件或走线数量多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所在的第一导电层7。因此,本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小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d1,以保证信号传输线2占用第二导电层9的较少区域,减少非显示区NA的整体宽度;同时,设置与第二信号传输线24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d1较大,能够减小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整体阻抗。如此,在确保相互电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第二信号传输线24所传输信号具有较高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可选的,可仍参考图8,多条信号传输线2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信号传输线25;在垂直于衬底基板5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三信号传输线25与移位寄存电路4不交叠;第三信号传输线25的宽度d3大于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
具体的,如图8中所示,信号传输线2中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信号传输线25,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信号传输线25与移位寄存电路4互不交叠,第三信号传输线25可以是未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电连接,并且与移位寄存电路4和/或像素电路3电连接的信号传输线2。由于第三信号传输线25未并联其他信号传输线2,本实施例可设置第三信号传输线25的宽度d3大于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以保证第三信号传输线25的阻抗较小。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第一信号传输线21、第二信号传输线24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宽度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三种信号传输线的宽度进行设计。
可选的,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d1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三信号传输线25的宽度d3。
由上述实施例中可知,部分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线24互为并联的关系,二者用于传输同一种电信号;而第三信号传输线25单独用于传输一种电信号。为保证第一信号传输线21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传输的电信号在相同移位寄存电路4处的压降相近,可设置第二信号传输线24的宽度d2与第一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d1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三信号传输线25的宽度d3。
可选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传输线24与第三信号传输线25同层设置。
具体的,将第二信号传输线24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设置在相同膜层,即第二信号传输线24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均形成于第二导电层9中。第二信号传输线24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同层设置,可通过同一工艺、采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制备第二信号传输线24和第三信号传输线25,有利于简化信号传输线2的制备工艺,并且也能减少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Y的膜层数量,实现显示面板轻薄化。
可选的,可仍参考图4,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电路结构层6可包括第二导电层9和第三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9与第三导电层14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5;第一导电层7与电路结构层6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6;其中,第二绝缘层16的厚度d4大于第一绝缘层15的厚度d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移位寄存电路4中包括多个器件以及多条走线,各器件与走线一般会占据多个膜层,也即移位寄存电路4所在的电路结构层6包括多层。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路结构层6可包括第二导电层9和第三导电层14,第一导电层7和第二导电层9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15间隔。当移位寄存电路4中包括晶体管时,第二导电层9和第三导电层14可为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所在膜层。
如图4中所示,第一信号传输线21所处的第一导电层7与移位寄存电路4所处的电路结构层6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层16间隔,可设置第二绝缘层16的厚度d4大于第一绝缘层15的厚度d5。此种设置方式下,在第二方向Y上,与移位寄存电路4交叠的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的距离较远,能够减小第一信号传输线21与移位寄存电路4中的器件或走线之间产生寄生电容,防止第一信号传输线21传输的电信号和移位寄存电路4中的电信号相互影响,保证电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第一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6厚度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第二绝缘层16厚度大于第一绝缘层15厚度即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车载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和多条信号传输线;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
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移位寄存电路;
各条所述信号传输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与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输线电连接;多条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层叠设置且绝缘间隔的电路结构层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所述移位寄存电路;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交叠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过孔与该所述移位寄存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用于传输固定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互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互不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位于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电连接的所述信号传输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信号传输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不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器件;所述第一器件包括第一极;所述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器件;所述第二器件包括第二极;
其中,所述第一极、所述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电连接;
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信号传输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不交叠;
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宽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线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线同层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层包括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电路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305829.3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62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5829.3A CN115662330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5829.3A CN115662330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2330A true CN115662330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5829.3A Pending CN115662330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233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523A (zh) * 2016-05-27 2016-07-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561799A (zh) * 2017-08-25 2018-01-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45728A (zh) * 2017-12-15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524445A (zh) * 2018-12-20 2019-03-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0058A (zh) * 2019-05-20 2019-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164914A (zh) * 2018-10-15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12771599A (zh) * 2019-08-21 2021-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04292A (zh) * 2020-12-24 2022-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523A (zh) * 2016-05-27 2016-07-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561799A (zh) * 2017-08-25 2018-01-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45728A (zh) * 2017-12-15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164914A (zh) * 2018-10-15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9524445A (zh) * 2018-12-20 2019-03-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0058A (zh) * 2019-05-20 2019-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771599A (zh) * 2019-08-21 2021-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04292A (zh) * 2020-12-24 2022-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053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87797B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20220157860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023801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42295B (zh) 显示装置
CN11322342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47127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05735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30104986A (ko) 어레이 기판,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US11580895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005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78407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85350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105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6233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60227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67249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2785978B (zh) 一种阵列基板
US1186941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18273849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1798469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17090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86940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241253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