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5229B -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5229B
CN115655229B CN202211688974.4A CN202211688974A CN115655229B CN 115655229 B CN115655229 B CN 115655229B CN 202211688974 A CN202211688974 A CN 202211688974A CN 115655229 B CN115655229 B CN 115655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rods
extension
set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89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5229A (zh
Inventor
郭彦勇
梁勇
刘鸿
白明
陈博
刘延敏
宁哲哲
梁彦波
杨鹏飞
曹晓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Huarong Hebe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Huarong Hebe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Huarong Hebe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Huarong Hebe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89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5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5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5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5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有两组测量杆,两组测量杆上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立杆和气泡水平仪,测量杆和连接杆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上均设有可转动的安装座,其中一组安装座上设有指南针,四组安装座上均设有铰接的延伸杆,延伸杆的一侧设有长度刻度线,每两组延伸杆通过一组延伸组件连接,其中一组延伸组件底部设有坡度读数组件;立杆底部的安装壳上套设有指示环,指示环底部设有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第二指示块与其中一组安装座接触。该坡度测量装置方便对不同距离的两点之间的坡度测量,且可快速的对公路路面的经纬线上的坡度和最大坡度测量,有效的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以及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由于道路坡度的变化会影响汽车的起步、行进、驻坡等行驶状况,因此道路坡度对于汽车能够以良好性能来运行而言十分重要。目前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公路路面坡度以及公路路基边坡坡度等进行测量。
如公开号为CN111928822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在使用时将道路坡度测量装置放置在倾斜的坡面上,通过摆动道路坡度测量装置,使脚钉在坡面上稳定,同时观察水准器内部的气泡,居中时按下下压杆,将滑动杆固定;通过套管上放大窗口,对指针对应的同侧刻度尺进行读数,即可对坡度进行测量。但是,通过分析上述专利并结合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坡度测量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距离的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而测量距离不同的情况下坡度也有可能存在偏差。且大多只能测量公路在一个方向上的倾斜度,不可快速的对公路路面的经纬线上两个方向的坡度和最大坡度进行测量,从而导致测量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坡度测量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距离的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且不可快速的对公路路面的经纬线上的坡度和最大坡度进行测量,从而导致测量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有两组测量杆,两组所述测量杆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气泡水平仪,所述测量杆和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均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指南针,四组所述安装座上均设置有通过铰接架进行连接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每两组所述延伸杆通过一组延伸组件进行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延伸组件底部设置有坡度读数组件;所述立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套设有指示环,所述指示环与所述安装壳通过卡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指示环底部设置有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所述第二指示块的一侧与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测量杆底部均设置有挡盘,其中一组所述挡盘底部设置有通过螺纹柱进行安装的地插,所述地插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刻度线,另一组所述挡盘底部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底部活动卡设有滚珠,装置整体呈水平状态下,所述螺纹柱呈收纳状态时,所述滚珠的最低点与所述地插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螺纹柱呈伸出状态时,所述滚珠的最低点与所述环形刻度线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底部的方杆,所述方杆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均卡设有固定凸块,两组所述固定凸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方孔,所述方杆穿设在所述方孔内,所述测量杆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弧面槽,每两组所述弧面槽之间活动卡设有一组开启杆,所述开启杆的一端凸出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圆面,所述开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凸块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杆一端的两组所述弧面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开启杆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块,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两组卡环,所述气泡水平仪设置在两组所述卡环之间,两组所述卡环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气泡水平仪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启块,所述开启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棱,两组所述开启块均卡设在两组所述卡环之间,四组所述凸棱分别卡设在四组所述卡槽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轴和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均套设有两组第一弧板,两组所述第一弧板相对设置,两组所述第一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每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两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有延伸框,每两组所述延伸杆穿设在一组所述延伸框内,两组所述延伸杆相对设置,所述延伸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筒,两组所述螺纹筒分别位于所述延伸框的两侧,所述螺纹筒内穿设有顶丝,两组所述顶丝的一端与两组所述延伸杆的一侧接触,所述延伸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延伸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其中一组所述延伸框上设置有两组铰接座,另一组所述延伸框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座,每两组所述铰接座通过一组支撑杆进行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坡度读数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延伸框一侧的安装柱和角度尺,所述安装柱上套设有通过轴承进行连接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底部设置有铅锤,所述指示杆上开设有读数槽,另一组所述延伸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框,所述指示杆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框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上的连接盘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的活动板,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立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四组定位柱,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四组定位孔,四组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设在四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安装壳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性架,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活动卡设在所述安装壳上开设的通槽内,所述卡板的一端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指示环内侧设置有齿环,所述卡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齿环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轴,所述第三安装轴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弧板,两组所述第二弧板相对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每相邻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两组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弧板的一侧设置有握把,所述测量杆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将地插穿插进地面,并通过气泡水平仪调整其中一组测量杆的角度,使其中一组测量杆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再通过绕其中一组测量杆旋转另一组测量杆,由于延伸杆受到延伸框的定位,且两组延伸框在支撑杆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以使得另一组测量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状态,通过指南针的指示使多组延伸杆与经线平行,最后通过上下移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使滚珠与地面接触,便可测量经线方向上的坡面角度,通过指示槽读出角度尺上的读数即为测量的角度。
2.测量经线上的坡度时,通过转动指示环使第二指示块与安装座的一侧接触,并通过卡接组件将指示环的位置进行简易固定,最后沿固定的一组测量杆转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使滚珠在地面滚动,保证滚珠与地面接触,直至安装座与第一指示块的一侧接触,此时角度尺上的读数即为路面在纬线上的坡度,且在移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的过程中,角度尺上的最大读数即为地面的最大倾斜度,该测量装置可快速的将地面在经度上的倾斜度、纬度上的倾斜度以及最大倾斜度进行测量,提高了公路施工的工作效率。
3.且该测量装置在测量前,还可根据测量两点的距离对地插与滚珠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调节时松动四组顶丝,根据需要拉出延伸杆,将地插与滚珠之间初始距离与同一组延伸框内的两组延伸杆一侧长度刻度线的读数相加,即可得知目前地插与滚珠之间的间距,再通过反向转动顶丝对四组延伸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快速的对地面不同距离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测量杆及其上方零件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第一弧板和指示环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指示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连接杆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方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中延伸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01、测量杆;102、第一安装轴;103、把手;104、第三安装轴;105、挡盘;106、地插;107、环形刻度线;108、卡座;109、滚珠;110、螺纹柱;201、连接杆;202、第二安装轴;203、方孔;204、弧面槽;206、第一限位槽;207、开启杆;208、第一限位块;301、立杆;302、卡环;303、卡槽;304、气泡水平仪;305、开启块;306、凸棱;307、通孔;308、固定凸块;309、复位弹簧;401、连接盘;402、安装壳;403、方杆;404、定位柱;405、活动板;406、定位孔;407、卡板;408、通槽;409、弹性架;501、指示环;502、齿环;503、第一指示块;504、第二指示块;601、第一弧板;602、第一连接板;603、安装座;604、指南针;605、延伸杆;606、长度刻度线;607、铰接架;608、第二限位块;701、延伸框;702、螺纹筒;703、顶丝;704、第二限位槽;801、安装柱;802、角度尺;803、指示杆;804、读数槽;805、铅锤;806、限位框;807、铰接座;808、支撑杆;901、第二弧板;902、第二连接板;903、握把;904、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包括有两组测量杆101,两组测量杆101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杆201,连接杆201上设置有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的立杆301,立杆30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气泡水平仪304,测量杆101和连接杆2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上均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603,其中一组安装座603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指南针604,四组安装座603上均设置有通过铰接架607进行连接的延伸杆605,延伸杆605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606,每两组延伸杆605通过一组延伸组件进行连接,其中一组延伸组件底部设置有坡度读数组件。
该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将其中一组测量杆101固定在地面,并通过气泡水平仪304调整该测量杆101的角度,使得该测量杆101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状态。其中气泡水平仪304可进行拆卸更换,安装座603可沿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转动。然后将另一组测量杆101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再沿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转动另一组测量杆101,带动四组延伸杆605同时转动,使得指南针604的指针指向经线方向,即可对路面在经线方向上的坡度进行测量,通过坡度读数组件即可快速的读出路面的坡度。且测量的过程中可对两组测量杆101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不同距离的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适用范围。
立杆301底部设置有安装壳402,安装壳402上套设有指示环501,指示环501与安装壳402通过卡接组件进行连接,指示环501底部设置有第一指示块503和第二指示块504,第二指示块504的一侧与其中一组安装座603的一侧接触。两组指示环501呈中心对称,对经线方向上的坡度进行测量后,转动指示环501使得第二指示块504的一侧与其中一组安装座603的一侧接触,并通过卡接组件对指示环501的位置进行简易固定,第一指示块503和第二指示块504的内侧面呈垂直状态,即可转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直至第一指示块503的一侧与安装座603的一侧接触,便可通过坡度读数组件得知路面在纬度上的坡度,且在移动测量杆101的过程中,坡度读数组件的最大数值即为路面的最大倾斜度。
如图1至图4所示,两组测量杆101底部均设置有挡盘105,其中一组挡盘105底部设置有通过螺纹柱110进行安装的地插106,地插106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刻度线107,另一组挡盘105底部设置有卡座108,卡座108底部活动卡设有滚珠109,装置整体呈水平状态下,螺纹柱110呈收纳状态时,滚珠109的最低点与地插106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螺纹柱110呈伸出状态时,滚珠109的最低点与环形刻度线107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当测量的路面为混凝土路面而导致地插106无法穿插进地面时,可通过转动地插106使得螺纹柱110收起,装置整体呈水平状态下时滚珠109的最低点与地插106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可将地插106与地面接触,并通过人为手持进行测量。当测量的路面非坚硬状态时,将地插106穿插进地下,使得地面刚好没过环形刻度线107的中心点,通过环形刻度线107的指示可达到上述效果,装置整体呈水平状态下时滚珠109的最低点与环形刻度线107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便可对路面坡度进行测量。滚珠109可在卡座108内滚动且不会脱离卡座108,从而使得移动测量杆101时在保证滚珠109与路面接触保持接触的前提下测量杆101的移动更加顺滑,提高测量路面坡度时的便捷性。
如图5至图9所示,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安装壳402底部的方杆403,方杆403的一端开设有通孔307,通孔307的两端均卡设有固定凸块308,两组固定凸块30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09,连接杆201内开设有方孔203,方杆403穿设在方孔203内,测量杆101的一端和连接杆201的一端均开设有弧面槽204,每两组弧面槽204之间活动卡设有一组开启杆207,开启杆207的一端凸出与连接杆201的外圆面,开启杆207的另一端与固定凸块308接触。
方杆403穿设在方孔203内防止立杆301在连接杆201上转动。初始状态下固定凸块308同样卡设在弧面槽204内侧,从而对方杆403的位置进行固定。可通过按动两组开启杆207的一端推动固定凸块308收起至方杆403内接触对方杆403的固定,便可将立杆301拆卸后对指示环501进行拆卸,以便于对内侧磨损较为严重的指示环501进行更换,更换后将方杆403再次穿插进方孔203内,在复位弹簧309的作用下控制两组固定凸块308再次卡设进弧面槽204内即可完成立杆301的安装固定。
如图3、6所示,测量杆101一端的两组弧面槽20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6,开启杆207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块208,两组第一限位块208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第一限位槽206内。通过第一限位块208与第一限位槽206的配合对开启杆207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防止开启杆207脱离,提高了该测量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6、10所示,立杆301上设置有两组卡环302,气泡水平仪304设置在两组卡环302之间,两组卡环302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303,气泡水平仪304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启块305,开启块305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棱306,两组开启块305均卡设在两组卡环302之间,四组凸棱306分别卡设在四组卡槽303内。
气泡水平仪304通过四组凸棱306和四组卡槽303的配合进行固定安装,可通过向上拨动开启块305对气泡水平仪304进行拆卸,便于对损坏的气泡水平仪304进行更换,延长了该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指南针604同样通过该种安装方式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座603上,便于对指南针604进行更换维修。
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上均套设有两组第一弧板601,两组第一弧板601相对设置,两组第一弧板6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02,每相邻的两组第一连接板602通过两组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座60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第一连接板602的一端。两组第一弧板601围成环装套设在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上,使得安装座603可沿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转动,且第一弧板601设置为拆卸状态,方便对测量杆101拆卸后进行维修保养。
如图1、11、12所示,延伸组件包括有延伸框701,每两组延伸杆605穿设在一组延伸框701内,两组延伸杆605相对设置,延伸框701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筒702,两组螺纹筒702分别位于延伸框701的两侧,螺纹筒702内穿设有顶丝703,两组顶丝703的一端与两组延伸杆605的一侧接触,延伸杆60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608,延伸框7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4,两组第二限位块608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第二限位槽704内;其中一组延伸框701上设置有两组铰接座807,另一组延伸框70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座807,每两组铰接座807通过一组支撑杆808进行连接。
延伸杆605可在延伸框701内伸缩,可根据需要测量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对延伸杆605在延伸框701内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松动顶丝703使其一端脱离延伸杆605便可使得延伸杆605在延伸框701内活动,调节完毕后紧固顶丝703即可完成对延伸杆605的位置固定,两组测量杆101的初始距离加上其中两组延伸杆605一侧长度刻度线606的读数即为两组测量杆101的现有距离,以便于对路面不同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适用范围和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两组支撑杆808的两端均可沿铰接座807转动,在两组支撑杆808的作用下使得两组延伸框701始终呈平行状态,以使得在测量的过程中延伸框701与路面呈平行状态。
如图11、12所示,坡度读数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延伸框701一侧的安装柱801和角度尺802,安装柱801上套设有通过轴承进行连接的指示杆803,指示杆803底部设置有铅锤805,指示杆803上开设有读数槽804,另一组延伸框70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框806,指示杆803活动设置在限位框806内。完成两组测量杆101的固定后,指示杆803在铅锤80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垂直状态,铅锤805停止摆动后,通过读数槽804读出指示杆803在角度尺802上的刻度,该刻度与角度尺802的中心刻度之间的夹角即为路面的坡度,从而方便快速的对路面坡度进行读数。设置限位框806避免指示杆803发生垂直与延伸框701方向的摆动,提高测量时的准确度。
如图6、7、10、13所示,卡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安装壳402上的连接盘401和设置在安装壳402内的活动板405,连接盘401与立杆30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壳402内设置有四组定位柱404,活动板405上开设有四组定位孔406,四组定位柱404分别穿设在四组定位孔406内,活动板405与安装壳402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性架409,活动板405的一侧设置有卡板407,卡板407的一端活动卡设在安装壳402上开设的通槽408内,卡板407的一端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指示环501内侧设置有齿环502,卡板407的一端卡设在齿环502内。
在转动指示环501的过程中,通过齿环502内侧斜齿推动卡板407在通槽408内运动,齿环502内侧的斜齿间距尽可能的设置较小,斜齿间距越小测量精度越高,在转动指示环501时卡板407在弹性架409的作用下始终卡设在齿环502内并在撞击齿环502时发出响声,通过响声即可判断卡板407是否卡设在齿环502内。通过齿环502与卡板407的配合对指示环501的位置进行简易固定,避免在测量的过程中指示环501发生自转而无法快速的确定经纬线。活动板405的运动受到四组定位柱404和四组定位孔406的配合定位,提高了卡接组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3、4所示,测量杆10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轴104,第三安装轴104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弧板901,两组第二弧板901相对设置,两组第二弧板9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902,每相邻设置的两组第二连接板902通过两组螺栓进行连接,第二弧板901的一侧设置有握把903,测量杆101上设置有把手103,把手103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套904。握把903同样可沿第三安装轴104转动,方便将地插106穿插进地面,可通过把手103携带该测量装置,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便携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该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将地插106穿插进地面,并通过气泡水平仪304调整其中一组测量杆101的角度,使其中一组测量杆101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再通过绕其中一组测量杆101旋转另一组测量杆101,由于延伸杆605受到延伸框701的定位,且两组延伸框701在支撑杆808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以使得另一组测量杆101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状态,通过指南针604的指示使多组延伸杆605与经线平行,最后通过上下移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使滚珠109与地面接触,便可测量经线方向上的坡面角度,通过读数槽804读出角度尺802上的读数即为测量的角度。
测量经线上的坡度时,通过转动指示环501使第二指示块504与安装座603的一侧接触,并通过卡接组件将指示环501的位置进行简易固定,最后沿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转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使滚珠109在地面滚动,保证滚珠109与地面接触,直至安装座603与第一指示块503的一侧接触,此时角度尺802上的读数即为路面在纬线上的坡度,且在移动未固定的一组测量杆101的过程中,角度尺802上的最大读数即为地面的最大倾斜度,该测量装置可快速的将地面在经度上的倾斜度、纬度上的倾斜度以及最大倾斜度进行测量,提高了公路施工的工作效率。
且该测量装置在测量前,还可根据测量两点的距离对地插106与滚珠109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调节时松动四组顶丝703,根据需要拉出延伸杆605,将地插106与滚珠109之间初始距离与同一组延伸框701内的两组延伸杆605一侧长度刻度线606的读数相加,即可得知目前地插106与滚珠109之间的间距,再通过反向转动顶丝703对四组延伸杆605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快速的对地面不同距离两点之间的坡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该测量装置的适用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Claims (8)

1.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测量杆(101),两组所述测量杆(101)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杆(201),所述连接杆(201)上设置有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的立杆(301),所述立杆(30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气泡水平仪(304),所述测量杆(101)和所述连接杆(2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轴(102)和第二安装轴(202),所述第一安装轴(102)和所述第二安装轴(202)上均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603),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603)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指南针(604),四组所述安装座(603)上均设置有通过铰接架(607)进行连接的延伸杆(605),所述延伸杆(605)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606),每两组所述延伸杆(605)通过一组延伸组件进行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延伸组件底部设置有坡度读数组件;所述立杆(301)底部设置有安装壳(402),所述安装壳(402)上套设有指示环(501),所述指示环(501)与所述安装壳(402)通过卡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指示环(501)底部设置有第一指示块(503)和第二指示块(504),所述第二指示块(504)的一侧与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座(603)的一侧接触;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有延伸框(701),每两组所述延伸杆(605)穿设在一组所述延伸框(701)内,两组所述延伸杆(605)相对设置,所述延伸框(701)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筒(702),两组所述螺纹筒(702)分别位于所述延伸框(701)的两侧,所述螺纹筒(702)内穿设有顶丝(703),两组所述顶丝(703)的一端与两组所述延伸杆(605)的一侧接触,所述延伸杆(60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608),所述延伸框(70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4),两组所述第二限位块(608)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704)内;其中一组所述延伸框(701)上设置有两组铰接座(807),另一组所述延伸框(70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座(807),每两组所述铰接座(807)通过一组支撑杆(808)进行连接;所述坡度读数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延伸框(701)一侧的安装柱(801)和角度尺(802),所述安装柱(801)上套设有通过轴承进行连接的指示杆(803),所述指示杆(803)底部设置有铅锤(805),所述指示杆(803)上开设有读数槽(804),另一组所述延伸框(70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框(806),所述指示杆(803)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框(80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测量杆(101)底部均设置有挡盘(105),其中一组所述挡盘(105)底部设置有通过螺纹柱(110)进行安装的地插(106),所述地插(106)的外圆面设置有环形刻度线(107),另一组所述挡盘(105)底部设置有卡座(108),所述卡座(108)底部活动卡设有滚珠(109),装置整体呈水平状态下,所述螺纹柱(110)呈收纳状态时,所述滚珠(109)的最低点与所述地插(106)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螺纹柱(110)呈伸出状态时,所述滚珠(109)的最低点与所述环形刻度线(107)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402)底部的方杆(403),所述方杆(403)的一端开设有通孔(307),所述通孔(307)的两端均卡设有固定凸块(308),两组所述固定凸块(30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09),所述连接杆(201)内开设有方孔(203),所述方杆(403)穿设在所述方孔(203)内,所述测量杆(101)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杆(201)的一端均开设有弧面槽(204),每两组所述弧面槽(204)之间活动卡设有一组开启杆(207),所述开启杆(207)的一端凸出与所述连接杆(201)的外圆面,所述开启杆(207)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凸块(308)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01)一端的两组所述弧面槽(20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6),所述开启杆(207)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第一限位块(208),两组所述第一限位块(208)分别滑动卡设在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槽(20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01)上设置有两组卡环(302),所述气泡水平仪(304)设置在两组所述卡环(302)之间,两组所述卡环(302)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303),所述气泡水平仪(304)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启块(305),所述开启块(305)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棱(306),两组所述开启块(305)均卡设在两组所述卡环(302)之间,四组所述凸棱(306)分别卡设在四组所述卡槽(3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轴(102)和所述第二安装轴(202)上均套设有两组第一弧板(601),两组所述第一弧板(601)相对设置,两组所述第一弧板(6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02),每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板(602)通过两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60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板(60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壳(402)上的连接盘(40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壳(402)内的活动板(405),所述连接盘(401)与所述立杆(30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402)内设置有四组定位柱(404),所述活动板(405)上开设有四组定位孔(406),四组所述定位柱(404)分别穿设在四组所述定位孔(406)内,所述活动板(405)与所述安装壳(402)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性架(409),所述活动板(405)的一侧设置有卡板(407),所述卡板(407)的一端活动卡设在所述安装壳(402)上开设的通槽(408)内,所述卡板(407)的一端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指示环(501)内侧设置有齿环(502),所述卡板(407)的一端卡设在所述齿环(5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0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轴(104),所述第三安装轴(104)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弧板(901),两组所述第二弧板(901)相对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弧板(90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902),每相邻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902)通过两组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弧板(901)的一侧设置有握把(903),所述测量杆(101)上设置有把手(103),所述把手(103)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套(904)。
CN202211688974.4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Active CN115655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8974.4A CN115655229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8974.4A CN115655229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5229A CN115655229A (zh) 2023-01-31
CN115655229B true CN115655229B (zh) 2023-03-07

Family

ID=8502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8974.4A Active CN115655229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5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8065B (zh) * 2023-06-09 2023-08-25 山东钰镪地质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面坡度计量勘测装置
CN117249813B (zh) * 2023-11-17 2024-03-1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边坡挡土墙倾斜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7997A (en) * 1973-11-13 1976-06-03 Oday W P Surveying apparatuns
JP2005147802A (ja) * 2003-11-13 2005-06-09 Tokyo Sokki Kenkyusho Co Ltd Fbg式傾斜計
CN113203395A (zh) * 2021-04-02 2021-08-0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坡度坡比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2675B2 (en) * 2001-04-18 2003-03-18 Guy Letourneau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angle of orientation with reference to a known frame of reference between a first object having a first axis and a second remote destination
CN213274231U (zh) * 2020-11-30 2021-05-25 李栋 一种公路坡度测量仪器
CN114166095B (zh) * 2021-12-15 2024-04-26 上海岚芷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管道探测用新型尺寸测量装置
CN216308869U (zh) * 2021-12-17 2022-04-15 刘富海 便携式公路桥梁设计用量角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7997A (en) * 1973-11-13 1976-06-03 Oday W P Surveying apparatuns
JP2005147802A (ja) * 2003-11-13 2005-06-09 Tokyo Sokki Kenkyusho Co Ltd Fbg式傾斜計
CN113203395A (zh) * 2021-04-02 2021-08-0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坡度坡比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5229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55229B (zh) 一种坡面角度测量装置
CN219064497U (zh) 一种工程建筑用坡度检测装置
CN215111623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测量装置
CN216385617U (zh) 一种公路路基设计用边坡测量装置
CN215413709U (zh) 公路路基施工边坡检测尺
CN215522703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测绘装置
CN215938888U (zh) 一种体育用运动教学装置
CN207866250U (zh) 一种城镇内涝灾害修复放样装置
CN213067497U (zh) 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测距装置
CN112284796A (zh) 一种桥梁隧道施工用泥土取样装置
CN219473280U (zh) 一种测绘仪的定位装置
CN221095246U (zh) 一种安装简便的桩基静载抗压试验装置
CN218348283U (zh) 一种便捷测量工具
CN210293215U (zh) 一种工程预算水平测距仪用支撑架
CN116625196B (zh) 一种停车场升降柱升降检测设备
CN217585780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坡度测量装置
CN215676979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测量仪器
CN216201891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测量装置
CN219714371U (zh) 一种公路坡度测量装置
CN216520538U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全站仪
CN209978915U (zh) 一种工程预算用的新型测量工具
CN214893038U (zh) 一种工程施工测量装置
CN2189162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勘察用平面度测量设备
CN220708380U (zh) 一种公路坡度测量工具
CN218865107U (zh) 一种路面坡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Yanyong

Inventor after: Cao Xiaoyuan

Inventor after: Liang Yong

Inventor after: Liu Hong

Inventor after: Bai Ming

Inventor after: Chen Bo

Inventor after: Liu Yanmin

Inventor after: Ning Zhezhe

Inventor after: Liang Yanbo

Inventor after: Yang Tengfei

Inventor before: Guo Yanyong

Inventor before: Cao Xiaoyuan

Inventor before: Liang Yong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

Inventor before: Bai M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Bo

Inventor before: Liu Yanmin

Inventor before: Ning Zhezhe

Inventor before: Liang Yanbo

Inventor before: Yang Pen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