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7326A -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7326A
CN115647326A CN202211318447.4A CN202211318447A CN115647326A CN 115647326 A CN115647326 A CN 115647326A CN 202211318447 A CN202211318447 A CN 202211318447A CN 115647326 A CN115647326 A CN 115647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assembly
end plate
assembly
feeding groove
produc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8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o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o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o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o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84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7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7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7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定模组件、进料组件、顶出组件以及滑块机构,所述进料组件具有:主流道、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第三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和所述第三进料槽的长度均要大于所述产品型腔的宽度的三分之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注料组件上设置的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和第三进料槽的长度设置成大于产品型腔的宽度的三分之二,能够使产品型腔进料时会沿着产品型腔的宽度方向直线进料,使得金属溶液不会在在端板的中间位置熔接,从而减少产品型腔内出现熔接痕、气孔等压铸缺陷,保证端板的压铸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端板类零件是各种机械结构当中较为常见的机械零件,其大多为扁平状薄板结构,如发动机、减速机、离合器的盖板,这些端板零件大多通过压铸模具生产制成,由于其在工作当中大多需要承受各种油液的冲击力,所以工作时对其结构强度具有较高的使用要求,而传统的压铸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由于进料结构设计的缺陷,会使得端板成型过程中在端板的中间位置产生熔接或者困气现象,使得端板的中间位置出现熔接痕、气孔、缺料等压铸缺陷,这样的端板在工作过程中会在油液的撞击下产生裂痕,使端板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
动模组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的下方,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贴合后在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产品型腔;
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具有:主流道,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且与所述定模组件的上端面连通;第一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所述第一进料槽的一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第二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第三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且所述第三进料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槽和所述产品型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槽处于所述第一进料槽与所述第三进料槽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料槽在所述定模组件上的深度要大于所述第三进料槽在所述定模组件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和所述第三进料槽的长度均要大于所述产品型腔的宽度的三分之二;
顶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顶出组件用于将所述产品型腔内形成的所述端板顶离所述动模组件;
滑块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滑块机构具有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型内的侧型芯,所述滑块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侧型芯伸入或远离所述产品型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第三进料槽底部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腰形槽。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第二进料槽远离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进料槽,所述第四进料槽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深度要小于所述第二进料槽的深度。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主流道正对着所述第一进料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中间位置向外延伸形成分流凸块,所述分流凸块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正对着所述主流道。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动模组件和/或所述定模组件上远离所述主流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溢流槽。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滑块机构包括:
固定块,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侧壁上;
驱动件,其固设于所述固定块上;
滑块座,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
滑块,其连接在所述滑块座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大端朝向于所述滑块座,侧型芯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块,所述侧型芯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时,所述第一阻挡块抵靠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大端的底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顶杆推板,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下方;
顶杆固定板,其抵靠在所述顶杆推板的上端,所述顶杆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顶杆固定板厚度方向的第二阶梯孔;
顶杆,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阶梯孔并活动插设于所述产品型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块,当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二阶梯孔时,所述第二阻挡块抵靠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大端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注料组件上设置的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和第三进料槽的长度设置成大于产品型腔的宽度的三分之二,能够使产品型腔进料时会沿着产品型腔的宽度方向直线进料,使得金属溶液不会在在端板的中间位置熔接,从而减少产品型腔内出现熔接痕、气孔等压铸缺陷,保证端板的压铸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定模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动模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滑块的立体图;
图7是侧型芯的立体图。
图中,1、定模组件;2、动模组件;3、产品型腔;4、主流道;5、第一进料槽;6、第二进料槽;7、第三进料槽;8、顶出组件;9、滑块机构; 10、侧型芯;11、腰形槽;12、第四进料槽;13、分流凸块;14、溢流槽; 15、固定块;16、驱动件;17、滑块座;18、滑块;19、第一阶梯孔;20、第一阻挡块;21、顶杆推板;22、顶杆固定板;23、第二阶梯孔;24、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动模组件2,其活动设置于定模组件1的下方,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贴合后在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之间形成产品型腔3;进料组件,进料组件具有:主流道4,其设置于定模组件1上且与定模组件1的上端面连通;第一进料槽5,其设置于定模组件1上,第一进料槽5的一端与主流道4连通;第二进料槽6,其设置于动模组件2上;第三进料槽7,其设置于定模组件1上且第三进料槽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料槽5和产品型腔3 连通,第二进料槽6处于第一进料槽5与第三进料槽7的下方,第一进料槽5在定模组件1上的深度要大于第三进料槽7在定模组件1上的深度,且第一进料槽5、第二进料槽6和第三进料槽7的长度均要大于产品型腔3 的宽度的三分之二;顶出组件8,其设置于动模组件2上,顶出组件8用于将产品型腔3内形成的端板顶离动模组件2;滑块机构9,其设置于动模组件2上,滑块机构9具有活动设置于产品型内的侧型芯10,滑块机构9用于带动侧型芯10伸入或远离产品型腔3。
压铸时,将压铸模具固定在压铸机上,通过压铸机带动动模组件2相对于定模组件1移动完成压铸模具的开合模动作,在动模组件2和定模组件1贴合后,压铸机将熔融的金属从进料组件注入到产品型腔3当中,金属溶液在进料组件当中流动时,首先经过主流道4后在进入第一进料槽5,由于第三进料槽7的深度要小于第一进料槽5,在金属溶液流过第一进料槽 5并进入第二进料槽6与第三进料槽7之间时,金属溶液冲入产品型腔内的流量开始减小,减少在金属溶液进入产品型腔3后与产品型腔3发生正面冲击,在产品型腔3内产生涡流,将产品型腔3内的空气包围,最终防止金属溶液在产品内产生困气使端板上形成气孔,并且第三进料槽7的深度要小于第一进料槽5还能减少流道组件上残留的料头与端板的接触面积,防止后续去掉料头时端板出现缺料的情况,将第一进料槽5、第二进料槽6 和第三进料槽7的长度设置成大于产品型腔3的宽度的三分之二,能够使产品型腔3进料时会沿着产品型腔3的宽度方向直线进料,使得金属溶液不会在在端板的中间位置熔接,从而减少产品型腔3内出现熔接痕、气孔等压铸缺陷,保证端板的压铸质量,在产品型腔3内的金属初步冷却凝固之后,压铸机带动动模组件2移动使其与定模组件1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插入产品型腔3内的侧型芯10在形成端板侧孔的同时,防止开模后端板粘连在定模组件1上,从而使端板能够正常的从动模组件2上顶出,在滑块机构9带动侧型芯10与端板侧部完全分离之后,顶出组件8将端板顶离动模组件2,完成端板的出模。
进一步的,第三进料槽7底部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腰形槽11。
在金属原料从进料组件进入产品型腔3的过程中,等间距设置于第三进料槽7底部的腰型槽11能够增加金属原料进入产品型腔3前的流量,进而增加产品型腔3内的进料速度,进而减少产品型腔3内空气融入金属溶液当中,最终进一步的减少端板表面花纹、熔接痕以及气孔等压铸缺陷出现。
进一步的,第二进料槽6远离产品型腔3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进料槽12,第四进料槽12在动模组件2上的深度要小于第二进料槽6的深度。
在动模组件2上设置深度要小于第二进料槽6的深度的第四进料槽12,能够减小滞留于第二进料槽6上的料头的厚度,从而减小料头的结构强度,使得后续料头更加容易与端板分离。
进一步的,主流道4正对着第一进料槽5的中间位置,第一进料槽5 内的中间位置向外延伸形成分流凸块13,分流凸块13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正对着主流道4。
将主流道4设置成正对着第一进料槽5的中间位置能够便于金属原料对第一进料槽5的填充,而由于第一进料槽5长度较长且主流道4正对着第一进料槽5的中间位置,金属原料在第一进料槽5的中间位置填充的较快而第一进料槽5相较于传统的进料方式进料长度较长,所以第一进料槽5 两侧相较于中间位置填充较慢,这样会导致从第一进料槽5流入产品型腔3 的金属原料就不会按照设计路线沿着产品型腔3的宽度方向前进,所以本实施例当中,在第一进料槽5的中间位置设置了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正对着主流道4的分流凸块13,分流凸块13在第一进料槽 5填充过程中减少第一进料槽5中间部位的填充速度,增加第一进料槽5两侧的进料速度,进而保证金属原料能够在经过第二进料槽6和第三进料槽7 后能够平直的进入产品型腔3。
进一步的,动模组件2和/或定模组件1上远离主流道4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产品型腔3连通的溢流槽14。
金属原料进入产品型腔3后,首先进入产品型腔3的金属原料会在移动中散失热量,并且首先进入产品型腔3内的金属会将产品型腔3内的一部分空气融入到金属当中,这部分金属如果成为端板的一部分,会导致端板出现熔接痕、气孔等压铸缺陷,而动模组件2和/或定模组件1上设置的与产品型腔3连通溢流槽14能够容纳这部分的金属,进而减少端板出现熔接痕、气孔等压铸缺陷。
进一步的,滑块机构9包括:固定块15,其设置于动模组件2的侧壁上;驱动件16,其固设于固定块15上;滑块座17,其可拆卸的连接在驱动件16的输出端;滑块18,其连接在滑块座17远离驱动件16的一端,滑块18上设置有沿滑块18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一阶梯孔19,第一阶梯孔19 的大端朝向于滑块座17,侧型芯10远离产品型腔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块20,侧型芯10穿过第一阶梯孔19时,第一阻挡块20抵靠于第一阶梯孔 19的大端的底部。
压铸模具合模后以及端板顶出动模组件2之前,驱动件16通过带动滑块座17在动模组件2上移动而带动滑块18移动,滑块18移动时带动其上连接的侧型芯10移动,进而实现侧型芯10相对于产品型腔3的移动,滑块18上设置第一阶梯孔19以及侧型芯10上设置的第一阻挡块20,能够将侧型芯10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在滑块18与滑块座17之间,进而使滑块18移动时能够带动侧型芯10移动,驱动件16优选为油缸。
进一步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杆推板21,其活动设置于动模组件2的下方;顶杆固定板22,其抵靠在顶杆推板21的上端,顶杆固定板22上设置有贯穿顶杆固定板22厚度方向的第二阶梯孔23;顶杆24,其一端穿过第二阶梯孔23并活动插设于产品型腔3内,顶杆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块,当顶杆24穿过第二阶梯孔23时,第二阻挡块抵靠于第二阶梯孔 23大端的底部。
工作时,压铸机上的顶出设备通过推动顶杆推板21而推动顶杆固定板 22和顶杆24一同移动,进而带动顶杆24将动模组件2上的端板顶出,最终完成端板出模,顶杆固定板22上的第二阶梯孔23与顶杆24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二阻挡块用于实现顶杆24在顶杆固定板22上的固定。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组件;
动模组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的下方,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贴合后在所述定模组件与所述动模组件之间形成产品型腔;
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具有:主流道,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且与所述定模组件的上端面连通;第一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所述第一进料槽的一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第二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第三进料槽,其设置于所述定模组件上且所述第三进料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槽和所述产品型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槽处于所述第一进料槽与所述第三进料槽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料槽在所述定模组件上的深度要大于所述第三进料槽在所述定模组件上的深度,且所述第一进料槽、第二进料槽和所述第三进料槽的长度均要大于所述产品型腔的宽度的三分之二;
顶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顶出组件用于将所述产品型腔内形成的所述端板顶离所述动模组件;
滑块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滑块机构具有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型内的侧型芯,所述滑块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侧型芯伸入或远离所述产品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料槽底部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腰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槽远离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进料槽,所述第四进料槽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的深度要小于所述第二进料槽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正对着所述第一进料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进料槽内的中间位置向外延伸形成分流凸块,所述分流凸块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正对着所述主流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和/或所述定模组件上远离所述主流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溢流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机构包括:
固定块,其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侧壁上;
驱动件,其固设于所述固定块上;
滑块座,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
滑块,其连接在所述滑块座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沿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大端朝向于所述滑块座,侧型芯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块,所述侧型芯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时,所述第一阻挡块抵靠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大端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顶杆推板,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的下方;
顶杆固定板,其抵靠在所述顶杆推板的上端,所述顶杆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顶杆固定板厚度方向的第二阶梯孔;
顶杆,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阶梯孔并活动插设于所述产品型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块,当所述顶杆穿过所述第二阶梯孔时,所述第二阻挡块抵靠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大端的底部。
CN202211318447.4A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Pending CN115647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8447.4A CN115647326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8447.4A CN115647326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7326A true CN115647326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8447.4A Pending CN115647326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73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87432C (en) In-mold degassing structure, and mold having the structure
CN101497117B (zh) 模具和制造铸造制品的方法
CN114309541B (zh) 一种用于生产壳体的压铸模具及壳体的生产方法
CN114101625B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压铸模具及电机壳体的生产方法
CN115889727A (zh) 一种用于壳体的压铸模具
CN110682507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4029470B (zh) 一种防爆气体探测器压铸模具及其压铸方法
JPS6347461Y2 (zh)
CN115647326A (zh) 一种用于端板的压铸模具
CN112296308A (zh) 一种压铸模具
CN116748486B (zh) 一种铝合金结构件压铸模具
CN218593578U (zh) 一种行位潜进胶模具
CN116160630A (zh) 一种座椅背板前模抽芯防退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5033486U (zh)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薄壁产品的成型模具
CN109403756B (zh)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CN108556272B (zh) 模具结构
CN208558138U (zh) 模具结构
CN219632569U (zh) 一种具有防顶出变形功能的压铸模具
CN219464721U (zh) 一种用于网状壳体的压铸模具
CN211763110U (zh) B板顶出带动后模大型隧道抽芯机构
CN211542161U (zh) 新能源汽车外饰件模具热流道反向顶块脱模机构
CN110947928B (zh) 一种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
CN217831802U (zh) 一种用于氢气压缩机缸盖制造的模具
CN219025874U (zh) 一种压铸装置
CN220112296U (zh) 一种具有多模腔成型且可快速脱模的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