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5429B -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5429B
CN115645429B CN202211588203.8A CN202211588203A CN115645429B CN 115645429 B CN115645429 B CN 115645429B CN 202211588203 A CN202211588203 A CN 202211588203A CN 115645429 B CN115645429 B CN 115645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s
petuniin
glucoside
anthocyanin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8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45429A (zh
Inventor
张旭光
岳中宝
汪玉芳
贺瑞坤
刘迎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 Heal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 Heal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 Heal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 Heal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8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5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5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5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45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5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花色苷组合物包括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花色苷,且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10):1。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任意一种或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的组合后,尤其是当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10):1时,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糖及AGEs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 AGEs) 是指蛋白质、脂质或核酸等大分子在没有酶参与的条件下,自发的与葡萄糖或其他还原单糖反应所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加成物。它是非酶糖基化反应(Maillard反应)的终末产物,是过量的糖和蛋白质结合的产物。已鉴定的AGEs已有数十种,如羧甲基赖氨酸(CML)、羧乙基赖氨酸(CEL)、吡咯素等。
 AGEs在体内有两个来源,一是过量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合成AGEs,二是通过进食将食物中存在的AGEs摄入体内。AGEs能够和身体的组织细胞相组合并破坏它们。正常情况下,体内的AGEs可以依靠肾脏清除。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在某些病理条件下AGEs在体内发生蓄积,这对机体可以产生明显的损伤等不利影响,干预正常的体内生理生化过程,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病理情况下,相应病变组织中均可有AGEs存在。
 AGEs的致病机制主要有两种。首先,AGEs在所有组织和体液的细胞内和细胞外积累,通过糖化和交联改变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糖基化通过破坏分子构象、干扰受体功能或改变酶活性来影响其正常功能。此外,AGEs还与其他细胞内和细胞外分子(如脂质和核酸)发生交联,导致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其次,AGEs可以与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信号传递、基因表达,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和炎症途径的激活。
目前的研究证明,AGEs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和导致很多慢性退化型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研究表明,AGEs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AGEs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GEs水平与健康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在另一项研究中,对300多名非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检查,证实血清AGEs水平与HOMA-IR独立相关。研究人员,对138名患有代谢综合征的肥胖受试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与高AGEs饮食组相比,在无需大幅减少体重的前提下,低AGEs饮食可改善受试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并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另外,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糖基化反应过程,促进AGEs水平的升高进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染色观察到糖尿病人肝细胞、肾小管中AGEs含量明显增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发现β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增加。AGEs与特异受体相结合导致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AGEs的含量显著增加,而且AGEs的含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具有明显病理特征的组织区域(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海马区)中。而且研究发现,膳食AGEs或其前体可能导致血脑屏障选择性渗透性的丧失。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摄入的AGE可以降低 SIRT1表达,从而通过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途径增加β-淀粉样蛋白和斑块的产生。一项针对老年人的横断面研究显示,高水平的AGEs饮食与记忆力下降更快相关。
 AGEs水平升高与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基化途径被认为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现血清AGEs水平升高,如戊糖苷和CML。研究表明,非酶糖基化是影响骨重塑的新因素。骨基质中积累的AGEs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来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这些细胞中,AGEs与RAGE的结合激活了NF-κB,导致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这会引发炎症过程并引发氧化应激,导致成骨细胞功能异常和骨重建障碍。关节软骨中与年龄相关的主要变化之一是AGEs水平的增加。从20岁开始,AGEs会在关节软骨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中积累。关节软骨中的AGEs的积累也导致了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近的研究发现,AGEs水平升高可以通过增加关节软骨的硬度、提高软骨细胞介导的蛋白多糖降解、减少蛋白多糖合成和诱导软骨细胞外基质 (ECM) 的降解来对关节软骨产生负面作用。
除此之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AGEs的水平升高与各种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例如皮肤衰老,多囊卵巢综合征,伤口愈合,牙周炎,勃起功能障碍,老年妇女贫血,老年人行走速度缓慢,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癌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更高的全因死亡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成人和儿童代谢综合征等。
 AGEs在多种疾病的发生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降低其水平对健康有益是肯定的。减少循环中AGEs的方法包括抑制AGEs形成、加速现有AGEs的分解代谢或抑制AGEs交联以及阻断AGEs的生物学反应。AGEs形成的抑制可能存在几种机制,包括醛糖还原酶、抗氧化活性、反应性二羰基捕获、糖自氧化抑制和氨基结合。
 花色苷是花色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红、紫红到兰等不同颜色,是一种色彩艳丽的水溶性色素。花色苷属黄酮类化合物,其骨架结构为 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据初步统计,已经发现27个科、73个属的数万种植物中含有花色苷。目前有超过500种的花色苷从植物中被分离得到。各种各样的花色苷随它们形成共振结构的能力、C6-C3-C6核上的取代基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可表现出黄、红、紫、黑等不同的色泽。
 目前已知花色素有 20 多种,最常见的有 6 种,分别为矢车菊色素(Cy)、天竺葵色素(Pg)、飞燕草色素(Dp)、矮牵牛花色素(Pt)、芍药色素(Pn)和锦葵色素(Mv),上述各花色素的区别主要在于基团R1和R2的变化。
 游离的花色素很不稳定,在自然界中一般以糖苷结合物的形式存在。其糖苷形式比糖苷配基稳定,因此在植物中主要以糖苷(配糖体),即花色苷的形式存在。通常这些糖苷包括单葡萄糖苷、双葡萄糖苷和酰基衍生物。在已知的花色苷或花色素中,绝大部分以糖苷化的形式存在,成苷的糖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由这些单糖构成的二糖和三糖,常见的二糖苷有槐糖、芸香糖和接骨木二糖等。糖与花色苷均以O-键连接,主要在3-,5-和 7-碳位,也有小部分连接在3'-碳位,几乎所有的花色苷在3-位都会糖苷化。
此外,植物体内的花色苷还会与有机酸通过酯键结合形成酰化的花色苷,即酰化花色苷而存在,参与糖基酰化的最常见酸为阿魏酸、咖啡酸、芥子酸等各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或苹果酸、乙酸、琥珀酸、丙二酸、草酸等脂肪酸及对羟基苯甲酸等。花色苷分子中的羟基数目、羟基的甲基化程度,连接到花色苷分子上糖的种类、数量和位置,连接到糖分子上的脂肪酸或芳香酸的种类和数目及花色苷分子与其他物质的不同作用等,造成了自然界中多种多样花色苷的存在。
 研究发现,植物提取的某些花色苷对AGEs的形成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比如蓝果忍冬果肉中的花色苷化合物对 AGEs 的抑制作用强于果肉中其他非花色苷多酚类化合物,是非花色苷多酚抑制率的 1.7 倍。现有技术发现桑葚花色苷可显著抑制 AGEs 的生成、稠李花色苷和雪菊花色苷对 AGEs 的生成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但是,从植物提取的花色苷为混合物,其成分及含量不稳定,因植物品种、产地、年份、季节等因素的变化,往往导致花色苷的成分及含量差异极大。博士论文《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年份葡萄中花色苷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年份葡萄中花色苷的成分、含量差异极大,例如同为赤珠霞葡萄,2011年的花色苷含量为19.17 mg/L,2009年花色苷含量却只有6.17 mg/L;其次,2011年赤珠霞葡萄中检出8种花色苷单体中有7种在2009年赤珠霞葡萄中未检出;再次,同为2013年,西拉葡萄中花色苷的含量为赤珠霞葡萄的6倍多。基于花色苷组成成分、含量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所以不同植物品种、产地、年份、季节等因素,导致不同批次的植物来源的花色苷成分、含量差异极大,进而导致其生物活性差异极大。因此以植物提取花色苷为原料,难以形成有效稳定的抑制AGEs生成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以提供一种通过高效、稳定的抑制AGEs达到降低AGEs目的的产品。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其中,花色苷组合物包括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花色苷,且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10):1。
进一步地,上述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7):1、或为(0.3~5):1、或为(0.5~7):1或为(0.5~5):1。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选自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包括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或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和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的组合。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00):(1~50)、或(50~100):(1~50):(1~100)。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或50:1:100、或100:50:1、或1:100:50。
进一步地,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或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或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
进一步地,上述花色苷组合物由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组成。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膳食补充剂,包括功效成分和辅料,该功效成分为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包括活性成分和载体,该活性成分为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该药物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治疗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
进一步地,上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AGEs相关损伤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AGEs相关症状为衰老。
进一步地,上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和/或所述骨关节疾病为骨质疏松、骨关节炎。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在制备药物或膳食补充剂中的应用,该药物或膳食补充剂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治疗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
进一步地,上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AGEs相关损伤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AGEs相关症状为衰老。
进一步地,上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和/或所述骨关节疾病为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本申请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任意一种或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的组合后,尤其是当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10):1时,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对AGE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糖及AGEs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试验例8中酶联免疫法检测各试验组HUVEC细胞的AGEs的含量结果。
 图2示出了试验例8 中CCK8法检测各试验组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图3示出了试验例8中酶标仪检测各试验组的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
图4示出了试验例9中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各试验组的细胞染色图。
图5示出了试验例9中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各试验组的细胞凋亡率。
图6示出了试验例9中qPCR检测各试验组的炎症因子TNF-α表达结果。
图7示出了试验例9中qPCR检测各试验组的炎症因子ICAM-1表达结果。
图8示出了试验例9中qPCR检测各试验组的炎症因子VCAM-1表达结果。
图9示出了试验例9中各试验组的线粒体相关ATP指标的测试结果。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如背景技术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植物提取花色苷混合物因为植物原料、提取工艺等导致其组成不稳定,进而导致提取得到的花色苷混合物难以形成有效稳定的抑制AGEs生成的产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对许多花色苷单体进行研究,偶然发现,同样都是锦葵素花色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对AGEs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对AGEs的抑制作用均不理想。但是,在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任意一种或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以特定比例组合时,却实现了比锦葵素-3-O-葡萄糖苷更好的AGEs的抑制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其中,花色苷组合物包括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花色苷,且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10):1。
实验证明,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任意一种或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的组合后,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对AGE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高糖及AGEs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且不同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当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任意一种或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的比例为(0.3~7):1、或为(0.3~5):1、或为(0.5~7):1或为(0.5~5):1时效果较为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5~5):1,二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对AGEs生成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可以为一种矮牵牛素花色苷单体也可以为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单体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选自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上述各种矮牵牛素花色苷均为小分子花色苷,且来源广泛稳定。
上述多种矮牵牛素花色苷的组合可以为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的组合,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包括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或者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或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或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上述组成的矮牵牛素花色苷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合使用时,协同效果尤为显著。
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的混合物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在一些实施方式的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00):(1~50)、或(50~100):(1~50): (1~100),以通过上述重量配比,实现抑制AGEs生成效果的进一步改善。比如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00):(1~50)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7):1内,进一步优选在(0.3~7):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50~100):(1~50): (1~100)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5~10):1内,进一步优选在(0.5~7):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优选矮牵牛素花色苷中,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或50:1:100、或100:50:1、或1:100:50、或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和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地,当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组合物时,由于其组成不同,其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合方案中:
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为1:1:1的比例组成矮牵牛素花色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为50:1:100的比例组成矮牵牛素花色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10):1,优选在(0.5~7):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为100:50:1的比例组成矮牵牛素花色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10):1,优选在(0.5~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为1:100:50的比例组成矮牵牛素花色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10):1内(优选在(0.3~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为1:1的比例组成矮牵牛素花色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在(0.3~10):1,优选在(0.5~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矮牵牛素花色苷由一种花色苷组成时,通过调整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该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例优化花色苷组合物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比如:
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以重量比例为(0.3~10):1,优选在(0.5~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以重量比例为(0.3~7):1,优选在(0.5~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时,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重量比例为(0.3~10):1,优选在(0.5~5):1内,二者协同增效可对AGEs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申请的花色苷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花色苷,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花色苷组合物由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花色苷组成,也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上述矮牵牛素花色苷的组成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膳食补充剂,包括功效成分和辅料,其中,功效成分为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利用该膳食补充剂,实现抑制AGEs生成的作用,进而实现抗糖化的目的。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药物,包括活性成分和载体,其中,活性成分为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该药物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治疗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AGEs相关损伤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AGEs相关症状为衰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和/或所述骨关节疾病为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本申请的又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种的花色苷组合物在制备药物或膳食补充剂中的应用,该药物或膳食补充剂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治疗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疾病或症状的药物或膳食补充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AGEs相关损伤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AGEs相关症状为衰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和/或所述骨关节疾病为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上述膳食补充剂或药物中还可以包括辅料,比如膳食补充剂包括食品学上可接受的富锂,药物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无论是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还是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均可从常用的相应辅料中进行选择,而且可以根据药物或膳食补充剂的具体剂型进行选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药物或膳食补充剂的剂型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优选地,口服制剂为片剂、粉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固体饮料或口服液。或者优选地,注射制剂为注射液或注射用粉针剂。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实验所用标准品信息:
实验过程
牛血清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与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相互作用可产生AGEs,将待测化合物与BSA及MGO共同孵育,通过检测体系内荧光值变化,判断AGEs生成量高低,从而评价化合物对AGEs的生成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阳性对照使用氨基胍(AG)。
 研究采用无菌黑色非透明96孔板进行试验检测,反应体系如下表所示,每孔加入90 μL 10 mg/ml BSA 溶液及加入 10 μL 1.25 M MGO 溶液,随后,各试验孔根据设计加入受试物溶液10 μL 或生理盐水(阴性对照) 10 μL,阳性对照组加入阳性药溶液。反应液充分混匀后,用 M5 酶标仪分别检测实验开始时荧光值(激发波长Ex=370 nm,发射波长Em=440 nm)。检测结束后,无菌封板膜封板,黑色非透明96孔板置于 37 °C 避光反应 24 h后相同条件下再次检测荧光值。每个受试物组及对照组均进行6-8个复孔检测,计算每组各孔的荧光值增加量,换算各组 AGEs 生成抑制率。
表:初筛试验96孔板反应体系
在相同的反应体系和条件下,受试物进行不同梯度浓度(50、10、1、0.1、0.03、0.01mg/mL)检测,每个受试物各浓度组及对照组均进行5个复孔检测,检测结果使用Graphpad进行拟合处理,求得受试物 IC50 值。
试验例1
受试物越橘混合花色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按照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实验验证。其中,表1示出了上述各花色苷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表1 花色苷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与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越橘混合花色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矮牵牛素花色苷及越橘混合花色苷的抑制AGEs的功效无统计学差异。
试验例2
将矮牵牛素花色苷单体以不同的重量比例进行组合,形成如下矮牵牛素花色苷混合物样品受试物:
样品1、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1:1;
样品2、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50:1:100;
样品3、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00:50:1;
样品4、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100:50。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对样品1至4的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记录在表2中。
 表2 样品1至4的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四种矮牵牛素混合花色苷样品抑制AGEs的功效无统计学差异。
 根据表1和表2可以看出:连接不同种类糖苷键的矮牵牛素花色苷及不同比例的矮牵牛素混合花色苷对于AGEs的抑制效果无明显差异。
试验例3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样品1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5-15受试物。
样品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0.01:1;
样品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0.1:1;
样品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0.3:1;
样品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0.5:1;
样品9、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1:1;
样品10、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3:1;
样品11、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4:1;
样品12、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5:1;
样品13、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7:1;
样品14、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10:1;
样品1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1=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5至15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3中。
 表3 样品5至15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7-15与样品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7-12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4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样品2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16-26受试物。
样品1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0.01:1;
样品1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0.1:1;
样品1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0.3:1;
样品19、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0.5:1;
样品20、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1:1;
样品21、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3:1;
样品22、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4:1;
样品23、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5:1;
样品24、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7:1;
样品2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10:1;
样品2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2=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16至26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4中。
表4样品16至26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19-26与样品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样品19-24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5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样品3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27-37受试物。
样品2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0.01:1;
样品2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0.1:1;
样品29、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0.3:1;
样品30、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0.5:1;
样品31、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1:1;
样品32、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3:1;
样品33、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4:1;
样品34、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5:1;
样品3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7:1;
样品3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10:1;
样品3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3=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27至37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5中。
表5样品27至37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29-37与样品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30-36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6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样品4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38-48受试物。
样品3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0.01:1;
样品39、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0.1:1;
样品40、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0.3:1;
样品41、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0.5:1;
样品42、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1:1;
样品43、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3:1;
样品44、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4:1;
样品4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5:1;
样品4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7:1;
样品4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10:1;
样品4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4=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38至48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6中。
 表6样品38至48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40-48与样品4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40-46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7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49-59受试物。
样品49、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0.01:1;
样品50、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0.1:1;
样品5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0.3:1;
样品52、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0.5:1;
样品53、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1:1;
样品54、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3:1;
样品55、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4:1;
样品56、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5:1;
样品57、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7:1;
样品58、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10:1;
样品59、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49至59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7中。
表7样品49至59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51-59与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52-56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8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60-70受试物。
样品60、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0.01:1;
样品6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0.1:1;
样品62、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0.3:1;
样品63、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0.5:1;
样品64、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1:1;
样品65、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3:1;
样品66、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4:1;
样品67、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5:1;
样品68、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7:1;
样品69、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10:1;
样品70、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60至70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8中。
表8样品60至70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62-70与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63-68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9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71-81受试物。
样品7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0.01:1;
样品72、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0.1:1;
样品73、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0.3:1;
样品74、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0.5:1;
样品75、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1;
样品76、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3:1;
样品77、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4:1;
样品78、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5:1;
样品79、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7:1;
样品80、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0:1;
样品8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71至81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9中。
 表9样品71至81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73-81与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73-78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例10
将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及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以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样品82-92受试物。
样品82、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1:1;
样品83、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0.1:1;
样品84、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0.3:1;
样品85、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0.5:1;
样品86、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1:1;
样品87、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3:1;
样品88、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4:1;
样品89、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5:1;
样品90、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7:1;
样品91、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10:1;
样品92、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2=50:1;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验证上述样品82至92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记录在表10中。
 表10样品82至92对AGEs生成的抑制效果
备注:P<0.05 *:样品84-92与样品8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样品84-89与锦葵素-3-O-葡萄糖苷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上述各试验例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样品7-12、19-24、30-36、40-46、52-56、63-68、73-78、84-89的比例组合样品抑制AGEs作用显著优于其他样品。综合各实验的结果数据,当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复配,且比例为(0.5-5):1时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试验例11、抑制高糖诱导的AGEs生成及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实验原理:将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40mmol/L葡萄糖)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样品1组、样品8组、样品13组、越橘混合花色苷。40mmol/L高糖诱导,并用100μmol/L的不同花色苷干预内皮细胞24h。
 HVUECs的原代、传代培养采用改良的Jaffe等法,进行HVUE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3- 6代生长良好的HVUECs进行实验。
 实验分组和条件培养取生长良好的3- 6代HVUECs制成细胞悬液,按4.0×105cells/wel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24孔板,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置于37℃、5%CO2孵箱中进行培养,待HUVECs生长呈亚融合状态换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12- 24 h。然后按实验要求加入浓度为100umol/L样品预处理8h,再然后加入40mmol/L浓度的葡萄糖作用24h。分组:①空白对照组:加与药物等量的DMEM培养液;②模型组:加入葡萄糖 (40mmol/L);③高糖+样品1~6组,设3个以上复孔,继续培养24h,离心收集细胞及培养液。
 1)、酶联免疫法检测AGEs含量变化,结果见图1,图1中,#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2)、采用检测试剂盒(CCK-8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日本同仁公司)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见图2,图2中,#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3)、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碧云天,产品编号: S0033S),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酶标仪检测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见图3,图3中,#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样品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样品8作用后AGEs的含量最少、细胞存活率最高、活性氧ROS含量最少,最接近对照组。
 试验例12、 抑制AGEs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原理:将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0μg/mL AGEs) 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样品1组、样品8组、样品13组、越橘混合花色苷。用100μmol/L 的各组花色苷预处理8h,然后再加入200μg/mL AGEs作用内皮细胞24h。
 1)、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一种可对DNA染色的细胞核染色试剂,可嵌入双链DNA后释放红色荧光。PI不能通过活细胞膜,只能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因此,PI经常被用来与DAPI等核荧光探针一起使用,能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当PI与DAPI等核染料共染时,DAPI可被活细胞摄取,与DNA结合在紫外光下呈蓝色荧光;而PI使死细胞着染而产生红色荧光。测试结果见图4和5,图5中,#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样品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2)、采用检测试剂盒(碧云天,BeyoFast™ SYBR Green One-Step qRT-PCRKit),按照说明书,使用qPCR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测试结果见图6至8,图6-图8中,#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样品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3)、采用ATP检测试剂盒(ATP Assay Kit)(碧云天,产品编号S0026)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线粒体相关ATP指标检测,测试结果见图9,图9中,#与对照组比 P<0.05;*与模型组比 P<0.05;^与样品13、样品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 P<0.05
 4)、采用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检测内皮细胞功能NO(碧云天,产品编号S0021)及eNOs(eNO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酶活性数据,测试结果见表11。
表11内皮细胞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比P<0.05;*与模型组比P<0.05;*^与样品13、样品1、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比P<0.05。
试验例13、动物实验(样品8、样品54与血液AGEs水平)
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将2月龄小鼠按照体重进行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组、锦葵素-3-O-葡萄糖苷组、样品1组、样品8组、样品13组、样品51、样品54、越橘混合花色苷和1个空白对照组。
 2、饲料制备:普通饲料:SPF级维持饲料;高AGEs饲料:将60Co辐照灭菌的SPF级维持饲料在160℃烘烤40分钟,制备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饲料(高AGEs饲料),测定其中的羧甲基赖氨酸及羧乙基赖氨酸,高AGEs饲料中羧甲基赖氨酸及羧乙基赖氨酸浓度应为对照组饲料的2倍以上。
 3、实验方法:将样品溶于纯化水中制备1mg/ml的储备液,按照0.9-3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其中模型组及样品组给予高AGEs饲料,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持续1个月。同时样品组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干预开始前取尾尖血0.4 ml作为基线样本,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样0.4ml,采用UPLC-MS的方法检测血压样本中结合型羧甲基赖氨酸(CML)及结合型羧乙基赖氨酸(CEL)含量。
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液中的CML与CEL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锦葵素-3-O-葡萄糖苷、样品8、样品13、样品51、样品54、越橘混合花色苷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CML与CEL含量(P<0.05),且样品8及样品54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
 实验结论:样品8、样品54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的AGEs,且显著优于其他样品组。
试验例14、动物实验(样品8、样品65急毒实验)
实验标准:按照GB 15193.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规定的方法进行实验。
动物分组:将20只SPF级的SD大鼠,雌雄各半,同性别体重个体值均在均数±20%范围内。
 实验方法:称取适量样品,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充分混匀,配制浓度为0.25 g/mL的受试物溶液。试验前,动物整夜禁食(约16 h),自由饮水。正式试验时,试验组动物按20 mL/kg体重灌胃给予受试物溶液,24 h内灌胃给予受试物溶液2次,两次灌胃时间间隔约4 h,期间给予少量饲料,首次给予受试物后继续禁食约3 h。给予受试物后,观察并记录中毒作用体征出现和消失时间和死亡时间,观察期为14 天。观察期内中毒死亡动物应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如发现组织或脏器出现异常,进一步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在第0、1、3、7、14天称重。
 实验结果:动物在给予样品期间及14 d观察期内均未见异常症状,体重正常增长,未见动物死亡,LD50>10 g/kg体重。试验结束所有动物大体解剖,肉眼观察未见异常。
 实验结论:样品按GB 15193.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检测,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10 g/kg体重,实际无毒。
试验例15、动物实验(样品8、样品86与Ⅱ型糖尿病)
基于AGEs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AGEs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申请进一步研究样品8、样品86与Ⅱ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实验动物模型及分组:按60mg/kgBW在大鼠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Sigma产品,溶于pH4.5浓度为0.1 m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现配现用)。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72小时后取大鼠尾血测血糖,取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的作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1个模型组、样品8组、样品86组,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将样品溶于纯化水中制备1mg/mL的储备液,按照0.9-3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样品8组、样品86组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
检测指标:主要测定指标有体重,糖耐量,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含量等
实验结果:样品8及样品86能够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FBG水平和血清INS含量,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和胰岛素抵抗症状。
试验例16、动物实验(样品8、样品77与阿尔兹海默症)
基于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密切相关,本申请进一步研究样品8与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关系。
 实验动物模型及分组:3x Tg-AD小鼠(C57BL6背景的Psen1tm1Mpm Tg(APPSwe,tauP301L)三转AD小鼠),将4月龄的AD小鼠随机分为1个模型组、样品8组、样品77组,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将样品按照0.9-3mg/kg的剂量混入小鼠饲料中,采用自由取食的方式给药,周期为3个月。样品8组及样品77组给予添加受试样品的饲料,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添加安慰剂的维持饲料。
检测指标:采用Morris水迷宫、跳台、避暗等行为学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水平;检测小鼠脑内Aβ、Tau相关病理指标。
 实验结果: 样品8及样品77组能够显著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降低脑内Aβ、Tau相关病理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阿尔兹海默症。
试验例17、动物实验(样品8、样品44与动脉粥样硬化)
基于AGEs水平升高以及内皮细胞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密切相关,本申请进一步研究样品8及样品44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实验动物模型及分组:将4周龄雄性的C57BL/6J小鼠,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1个模型组、样品8组、样品44组,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将样品溶于纯化水中制备1mg/mL的储备液,按照0.9-3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样品8组及样品44组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从高脂饲料喂养开始后的第6周开始预防给药,持续6周。
检测指标:检测小鼠血脂水平,炎症及活性氧指标(ROS、TNFα、ICAM、VCAM)等。
实验结果:样品8及样品44组能够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血脂代谢,包括TC、LDL-C水平下降;通过降低ROS及炎症因子(TNFα、ICAM、VCAM)的水平,改善小鼠内皮功能,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抑制AGEs、治疗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的花色苷组合物,其中,所述花色苷组合物由锦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花色苷组成,且所述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7):1,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组合,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所述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所述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所述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或所述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5 ~5):1,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和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以重量比为1:1的组合或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其中,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所述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所述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所述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00):(1~50)、或(50~100):(1~50): (1~100),所述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的重量比为(0.3~5):1、或为(0.5~7):1或为(0.5~5):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其中,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所述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所述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所述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00):(1~50)、或(50~100):(1~50): (1~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其中,所述矮牵牛素花色苷中,所述矮牵牛素-3-O-半乳糖苷、所述矮牵牛素-3-O-葡萄糖苷和所述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的重量比为1:1:1、或50:1:100、或100:50:1、或1:100:50。
5.一种可抑制AGEs的膳食补充剂,包括功效成分和辅料,其中,所述功效成分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
6.一种药物,包括活性成分和载体,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所述药物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治疗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的药物、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所述AGEs相关损伤表现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所述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
9.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用于抑制AGEs的药物、治疗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的药物、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或AGEs相关疾病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所述AGEs相关损伤表现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和/或所述AGEs相关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心脑血管疾病选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或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症。
12.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花色苷组合物在制备膳食补充剂中的应用,所述膳食补充剂为用于抑制AGEs的膳食补充剂、或缓解AGEs相关损伤的膳食补充剂,所述抑制AGEs为抑制AGEs生成、或促进AGEs分解;和/或所述AGEs相关损伤表现为AGEs介导的细胞凋亡升高、活性氧含量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ICAM-1的过度表达、炎症因子VCAM-1的过度表达和/或线粒体ATP含量的降低。
CN202211588203.8A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645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203.8A CN115645429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203.8A CN115645429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5429A CN115645429A (zh) 2023-01-31
CN115645429B true CN115645429B (zh) 2023-05-16

Family

ID=8502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8203.8A Active CN115645429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542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772A1 (en) * 2020-06-26 2021-12-30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berry extracts for use in the prophylaxis and/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caused by coronavirida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9439A (en) * 1977-11-21 1980-10-21 Societe De Recherches Industrielles (Sori) Method of treatment of atheroma
US20040131749A1 (en) * 2002-08-29 2004-07-08 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 Phytochemicals from edible bean process streams
WO2004096240A1 (en) * 2003-05-02 2004-11-11 Medpalett Pharmaceuticals As Anthocyanins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nd to lower the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WO2005077176A1 (en) * 2004-02-11 2005-08-25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nthocyanin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0636760B (zh) * 2016-10-27 2023-04-14 Nse产品公司 肠道健康促进组合物
FR3076997B1 (fr) * 2018-01-19 2020-01-03 Valbiotis Extrait obtenu a partir de plusieurs plantes pour son utilisation dans la prevention et/ou le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chroniques inflammatoires de l'intestin
US20210361730A1 (en) * 2018-04-23 2021-11-25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hocyanins for use in the influence of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US20220184162A1 (en) * 2019-03-29 2022-06-16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berry extracts for use in treating cancer
CN110038021A (zh) * 2019-05-23 2019-07-2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在制备调节脂质代谢产品中的应用及其组合物
FR3097122B1 (fr) * 2019-06-11 2021-06-18 Valbiotis Melange d’extraits de plantes pour son utilisation dans la prevention et/ou le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chroniques inflammatoires de l’intesti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772A1 (en) * 2020-06-26 2021-12-30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berry extracts for use in the prophylaxis and/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caused by coronavirida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5429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9247B2 (en) Hydrolysate of crocin
KR101089957B1 (ko) 아라비노자일란으로부터 수득되는 아라비노스를 포함하는 허혈성 질환 및 퇴행성 뇌질환의 예방 및 치료를 위한 조성물
CN108653276B (zh) 一种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应用
KR101443230B1 (ko) 황칠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혈압조절용, 혈당조절용, 간기능 개선용 조성물
KR101965061B1 (ko) 땅콩 새싹 추출물 또는 이의 분획물을 포함하는 대사성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US9132162B2 (en) Muscadine compositions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KR20180061062A (ko) 여주 추출물, 구절초 추출물 및 작약 추출물을 유효 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당뇨 예방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KR101946526B1 (ko) 하이드란제놀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자외선에 의한 피부 손상 예방 또는 개선을 위한 조성물
CN115645429B (zh) 一种花色苷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1559483B1 (ko) 해조류 추출물 또는 이의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신경보호용 조성물
CN115645431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988912B (zh) 治疗肥胖、胰岛素相关的疾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方法和组合物
JP2023009106A (ja) ビルベリー果実の加工物と松樹皮の加工物を含有する網膜神経細胞保護用組成物
CN114948813A (zh) 一种抗糖化、抗衰老天然产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口服美容产品中的应用
DE60216118T2 (de) Sesquiterpenoid-derivate mit adipozytendifferenzierungshemmender wirkung
CN115590874A (zh) 锦葵素-3-o-葡萄糖苷在制备药物或保健食品的应用
CN115581702A (zh) 芍药素-3-o-阿拉伯糖苷在制备药物或保健食品的应用
CN115645430A (zh) 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在制备药物或保健食品的应用
KR20130005118A (ko) 사우치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근위축 억제 및 예방용 조성물
KR101793378B1 (ko) 계혈등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당뇨 조성물
KR20200066443A (ko) 안토시아닌-폴리사카라이드 복합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노화 또는 노화 관련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KR20200129596A (ko) 초피나무 열매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신경염증성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0671793B1 (ko) 참소리쟁이 추출물, 소리쟁이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건강기능식품
US20240139151A1 (en) Composition including decursinol as active ingredient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ve diseases
KR101376197B1 (ko) 수질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멜라닌 생성 저해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