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7930A -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7930A
CN115627930A CN202211331840.7A CN202211331840A CN115627930A CN 115627930 A CN115627930 A CN 115627930A CN 202211331840 A CN202211331840 A CN 202211331840A CN 115627930 A CN115627930 A CN 115627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s
masonry
template
constructional column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18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源
龚俊
徐攀
雷文浩
陈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318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79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79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2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包括两个模板,两个模板上设置有多组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拉绳穿过通道组并在两个模板之间呈U字形分布;其中,操作者利用固定组件固定拉绳,利用拉绳的拉力夹紧两个模板,实现了模板与砌体之间的紧贴和对模板的加固。本发明提供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利用连接组件连接两个模板以及连接模板与砌体,并形成多个通道组,利用拉绳的弹力在两个模板之间形成一个连接回路,扩大在模板之间的作用范围,提高了模板之间以及模板与砌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了安装过程中对模板压紧度的可控性,简化了操作过程,零件可回收二次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砌体构造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施工规范中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而是作为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承担构件。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界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都要设构造柱,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现有构造柱均通过构造柱模板浇筑而成,对于端部构造柱建筑板的加固,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步步紧的方法进行夹紧加固,但是步步紧方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一端固定,敲打活动的另一端去夹紧固定模板,但在夹紧之前,需要在已经砌筑好的填充墙上打洞,极易对墙体造成损坏,另外步步紧方式能够覆盖的面积比较狭小,且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或者结构损坏,造成夹紧不完全而发生爆模漏浆的危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施工效率。
现有对周围砌体不会产生影响和破坏的砌体构造柱模板施工装置,申请号为CN201811444823.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构造柱模板施工装置及工艺,通过间隔的拉绳紧固装置和转角固定板紧固构造柱筋相邻两侧预制模板,通过对拉丝杆拉结门柱的构造柱中三侧预制模板的对侧,再利用间隔的转角固定板紧固相邻两侧模板,使装置和工艺能够适应室内墙体厚度、室内各种构造柱位置以及构造柱与墙连接方式的变化的同时,不会破坏和影响周围砌体,但该装置及工艺采用的施工方式对拉丝杆之间、对拉丝杆与转角固定板之间均是独立作用的,对于对侧模板之间的紧固是通过多个对拉丝杆相互独立的局部紧固作用完成的,对多个对拉丝杆的统一安装有较高的要求和依赖性,且拉绳紧固装置在长期使用后存在松动,整个紧固过程安装步骤繁琐,使用的各类紧固组件都难以回收二次利用。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降低对墙体损坏、与墙体稳定连接、操作简便、零件能够回收二次利用的构造柱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砌体构造柱施工中在砌体上打穿孔破坏砌体稳定性、模板加固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包括两个相对而立的模板,两个所述模板上纵向设置有多组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相互连接并在两个所述模板之间形成一个横向通道组,每个所述横向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且相互平行的通道,所述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道组并在两个所述模板之间呈U字形分布;
其中,操作者利用固定组件固定拉绳,利用拉绳的拉力夹紧两个模板,实现了模板与砌体之间的紧贴和对模板的加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密封套接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个所述模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组对接杆,一组所述对接杆包括至少两对对称分布于在两个所述模板上的对接杆,一对所述对称杆通过套管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为穿孔棒,所述拉绳的两端固定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一对所述穿孔棒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绳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穿孔棒相匹配的固定环。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有同一个所述拉绳的所述通道和固定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砌体的马牙槎处。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将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固定在砌体的马牙槎位置,并依次连接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完成模板的安装,再将弹力绳通过连接组件穿过两个模板,使弹力绳拉紧并将弹力绳的两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模板上,实现对模板的加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构造柱钢筋:将构造柱钢筋绑扎好后设置在砌体结构内构造柱的预设位置处,再对砌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砌筑;
S2、安装构造柱模板:将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对称固定于砌体的马牙槎处,并连接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形成通道,使两个模板从砌体的两侧紧贴砌体表面;
S3、安装拉绳:将拉绳的一端固定于一个固定组件上,另一端穿过离该固定组件高度最接近的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的通道,拉紧拉绳,将拉绳活动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固定组件上,重复同样步骤依次进行各个高度上的拉绳安装;
S4、浇筑混凝土:检查模板各个位置与砌体的紧贴程度,对模板进行辅助性的抵压加固,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通过在两个模板之间设置连接组件并形成通道组,拉绳穿过至少两个通道,利用拉绳的弹力在两个模板之间形成一个连接回路,扩大在模板之间的作用范围,再利用固定组件保持拉绳的拉紧力,使模板相互连接并紧贴砌体,提高了模板之间以及模板与砌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简化了操作过程,零件可回收二次利用,且无需打孔,对周围砌体的影响较小。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利用连接组件连接两个模板以及连接模板与砌体,并在两个模板之间形成多个通道组,以同样高度的至少两个通道为一组,利用多个拉绳分别穿过各个高度上的通道组形成以U字形分布为基础的连接面,使操作者可通过控制拉绳的拉力同时压紧位于同一连接面的至少四个作用点,提升安装过程中对模板压紧度的可控性,操作者也可根据实际的模板安装情况对拉绳的围绕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提升了安装过程的操作灵活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模板安装正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固定环和穿孔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S1中构造柱钢筋安装正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S3完成后的弹力绳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模板安装背面图。
其中,1、砌体;2、构造柱钢筋;3、斜砌砖;4、模板;401、固定柱;402、连接组件;403、穿孔棒;5、拉绳;501、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包括两个相对而立的模板4,两个模板4上纵向设置有多组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402,每组连接组件402相互连接并在两个模板4之间形成一个横向通道组,每个横向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且相互平行的通道,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拉绳5,拉绳5穿过通道组并在两个模板4之间呈U字形分布;
其中,操作者利用固定组件固定拉绳5,利用拉绳5的拉力夹紧两个模板4,实现了模板4与砌体1之间的紧贴和对模板4的加固。
如图1~5所示,利用两个模板4上相匹配的连接组件402进行两个模板4的连接,并在两个模板4之间形成多个通道组,拉绳5与通道组分别一一对应,即利用拉绳5穿过通道组形成U字形分布,即将拉绳5的两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模板4上的固定组件上,拉绳5的中段对另一个模板4呈半包围状围绕,利用拉绳5的拉紧力使两个模板4相互靠拢并贴紧周围砌体1的两侧,提高了模板4之间以及模板4与砌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简化了操作过程,无需打孔,对周围砌体1的影响较小,且拉绳5、模板4等部件能够在拆除模板4后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模板4的实用性,其中,固定组件可选用如图1所示的固定柱401,拉绳5在固定柱401缠绕打结实现自身固定。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2包括相互密封套接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如图2所示,外套管和内套管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个模板4上,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是为了后期模板4拆除更方便,其中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密封套接可通过将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尺寸差实现,当外套管的内径和内套管的外径相同时,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套接即可完成密封连接,当外套管的内径和内套管的外径之间的径差较大时,可在外套管的内侧添加密封圈,以实现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中,外套管的内侧与内套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凸环和凹槽,安装时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套接,使凸环卡进凹槽即可完成连接组件402之间的安装。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2包括多组对接杆,一组对接杆包括至少两对对称分布于在两个模板4上的对接杆,一对对称杆通过在外部安装套管实现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通道,多组对接杆纵向分布于两个模板4之间,连接操作完成后形成多个横向通道组,一组对接杆形成两个平行通道,构成一个横向通道组,对应一个拉绳5和一对固定组件并于安装完成后形成一个连接水平面,纵向分布的多组对接杆对应形成各个高度上的连接水平面,实现两个模板4之间的稳固连接以及模板4与砌体1之间的紧贴。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为穿孔棒403,拉绳5的两端固定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一对穿孔棒403上,如图3所示,拉绳5的一端可通过打结固定,活动的一端可通过在穿孔棒403上缠绕并打结的方式实现多余拉绳5的固定处理,便于操作者进行安装,同时避免夹紧类的固定组件因拉绳5弹力作用下使拉绳5松动的情况。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例中,拉绳5的两端设置有与穿孔棒403相匹配的固定环501,如图3所示,安装前操作者可预设拉绳5的长度,使拉绳5两端的固定环501固定至一对穿孔棒403上即可实现拉绳5的拉紧和安装,进一步简化安装过程,其中固定环501上设置有弹簧扣,便于固定环501的安装。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例中,安装有同一个拉绳5的通道和固定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尽可能使拉绳5两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因两端高度不同的拉绳5对模板4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2设置于砌体1的马牙槎处,借助连接组件402在马牙槎处的固定或者马牙槎处对连接组件402的位置限制,使模板4更快速有效地固定于砌体1两侧,简化了安装过程,避免了连接组件402的偏移降低模板4对砌体1的紧贴效果,造成漏浆、甚至浇筑失败等不良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权利要求上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将两个模板4的连接组件402固定在砌体1的马牙槎位置,并依次连接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402完成模板4的安装,再将弹力绳通过连接组件402穿过两个模板4,使弹力绳拉紧并将弹力绳的两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模板4上,实现对模板4的加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构造柱钢筋2:如图4所示,将构造柱钢筋2绑扎好后设置在砌体1结构内构造柱的预设位置处,再对砌体1结构进行进一步砌筑;
S2、安装构造柱模板4:将两个模板4的连接组件402对称固定于砌体1的马牙槎处,并连接两个模板4的连接组件402形成通道,使两个模板4从砌体1的两侧紧贴砌体1表面;
S3、安装拉绳5:如图5所示,将拉绳5的一端固定于一个固定组件上,另一端穿过离该固定组件高度最接近的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的通道,拉紧拉绳5,将拉绳5活动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固定组件上,重复同样步骤依次进行各个高度上的拉绳5安装;
S4、浇筑混凝土:检查模板4各个位置与砌体1的紧贴程度,对模板4进行辅助性的抵压加固,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4。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例中,在S3中,操作者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改变拉绳5的安装方式,拉绳5呈U字形穿过两个模板4作为基础的安装步骤,如图6所示,此时拉绳5对其中一个模板4呈半包围地围绕安装,对另一个模板4是借助拉绳5与固定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安装,配合拉绳5自身拉紧的弹力,对两个模板4施加水平朝向构造柱钢筋2的压紧力,若基础的安装步骤不足以使两个模板4紧贴砌体1,操作者可以在安装好的拉绳5上重新添加新拉绳5,并使新拉绳5在两个模板4同一高度通过通道多缠绕几圈,加强拉紧力,提高对两个模板4的拉紧力,以提升模板4的紧固效果和对砌体1的紧贴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扩展实施例中,在S3中,将拉绳5的一端固定于一个固定组件上,另一端穿过离该固定组件高度最接近的一个位于同一高度的通道后,从活动的一端穿入一个限位杆,再将活动的一端通过另一个同一高度的通道穿回固定一端的模板4外以完成拉绳5的安装,限位杆的长度不大于穿过的两个通道之间的最短距离,用于限制和调整拉绳5,使其在围绕的模板4这一侧的分布保持水平,最大化地将对拉绳5的拉紧力转化成对两个模板4的压紧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而立的模板,两个所述模板上纵向设置有多组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相互连接并在两个所述模板之间形成一个横向通道组,每个所述横向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且相互平行的通道,所述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通道组并在两个所述模板之间呈U字形分布;
其中,操作者利用固定组件固定拉绳,利用拉绳的拉力夹紧两个模板,实现了模板与砌体之间的紧贴和对模板的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密封套接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个所述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组对接杆,一组所述对接杆包括至少两对对称分布于在两个所述模板上的对接杆,一对所述对称杆通过套管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为穿孔棒,所述拉绳的两端固定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一对所述穿孔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穿孔棒相匹配的固定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同一个所述拉绳的所述通道和固定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砌体的马牙槎处。
8.应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固定在砌体的马牙槎位置,并依次连接相互匹配的连接组件完成模板的安装,再将弹力绳通过连接组件穿过两个模板,使弹力绳拉紧并将弹力绳的两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模板上,实现对模板的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构造柱钢筋:将构造柱钢筋绑扎好后设置在砌体结构内构造柱的预设位置处,再对砌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砌筑;
S2、安装构造柱模板:将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对称固定于砌体的马牙槎处,并连接两个模板的连接组件形成通道,使两个模板从砌体的两侧紧贴砌体表面;
S3、安装拉绳:将拉绳的一端固定于一个固定组件上,另一端穿过离该固定组件高度最接近的至少两个位于同一高度的通道,拉紧拉绳,将拉绳活动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固定组件上,重复同样步骤依次进行各个高度上的拉绳安装;
S4、浇筑混凝土:检查模板各个位置与砌体的紧贴程度,对模板进行辅助性的抵压加固,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CN202211331840.7A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6279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840.7A CN115627930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840.7A CN115627930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7930A true CN115627930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1840.7A Pending CN115627930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79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439A (zh) * 2018-11-29 2019-02-15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构造柱模板施工装置及工艺
CN211923525U (zh) * 2019-11-21 2020-11-13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直角转角及墙体交接处的构造柱组合模板
CN215443115U (zh) * 2021-08-30 2022-01-07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造柱模板固定装置
CN216042629U (zh) * 2021-09-16 2022-03-15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次砌体结构圈梁或构造柱单侧支模体系
CN115095143A (zh) * 2022-06-21 2022-09-2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439A (zh) * 2018-11-29 2019-02-15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构造柱模板施工装置及工艺
CN211923525U (zh) * 2019-11-21 2020-11-13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直角转角及墙体交接处的构造柱组合模板
CN215443115U (zh) * 2021-08-30 2022-01-07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造柱模板固定装置
CN216042629U (zh) * 2021-09-16 2022-03-15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次砌体结构圈梁或构造柱单侧支模体系
CN115095143A (zh) * 2022-06-21 2022-09-2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6193A1 (zh) 一种预制墙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24234B (zh)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梁拆分结构及制作方法
KR101903628B1 (ko) 내진 성능이 강화된 더블 pc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pc벽체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105133830A (zh) 以钢代木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在外墙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CN111576641A (zh) 一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KR102183986B1 (ko) 건물의 수직공간 확장을 위한 건축구조물 인상장치 및 인상방법
CN110748063B (zh) 装配式带支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15627930A (zh) 一种砌体构造柱辅助加固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11576620A (zh) 一种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核心区的施工方法
CN116289488A (zh) 一种抵抗汛期急流的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4370797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施工用模板装置及其支撑组件
CN214302987U (zh) 屈曲约束支撑与既有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连接装置
CN209925004U (zh) 双侧壁导坑隧道临时横支撑及支撑装置
CN212295776U (zh) 一种装配式防护棚
JP3797560B2 (ja) 橋梁セグメントとその架設工法
CN114439202A (zh) 薄壁超高墙体双侧模板作业平台及可调节固定系统
CN114000616A (zh) 一种锁件装配加劲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11572601U (zh) 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
US3055090A (en) Apparatus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CN109580265A (zh) 一种工字形墙体拟静力试验加载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20484U (zh) 一种用于现浇单向板的可拆卸模板系统
CN215671273U (zh) 后加悬挑结构
CN214696825U (zh) 一字剪力墙端部模板的加固装置
CN211500662U (zh) 下路桁形式预应力管幕系统的预制梁连接结构
CN220599163U (zh) 一种单侧支模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