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4432A -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4432A
CN115614432A CN202211262871.1A CN202211262871A CN115614432A CN 115614432 A CN115614432 A CN 115614432A CN 202211262871 A CN202211262871 A CN 202211262871A CN 115614432 A CN115614432 A CN 115614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vibration
handle
rubber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28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14432B (zh
Inventor
尹宜勇
王立琰
齐林山
王岩
崔明轩
龚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628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4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4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14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4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F16F15/085Use of both rubber and metal sp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69/00Steer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Guiding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on a desired track
    • A01B69/007Steering or guiding of agricultural vehicles, e.g. steering of the tractor to keep the plough in the furr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包括可变径隔振手把、角度调节装置、第二隔振装置和减振扶手,可变径隔振手把通过隔振橡胶实施夹紧力与微耕机原手把夹紧连接,可变径扶手与角度调整装置通过螺纹连接,角度调整装置与第二隔振装置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隔振装置与减振扶手之间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其中,可变径隔振手把通过隔振橡胶装配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上进行第一次隔振,角度调整装置通过球铰链结构实现减振扶手与不同微耕机原手把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第二隔振装置通过橡胶和弹簧双重作用进行第二次隔振,减振扶手通过质量块弹簧形式进行多自由度减振。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降低因微耕机振动对人体带来的损伤并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隔振手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然受限于人力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在此背景下,微耕机作为一种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平原、山丘、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环境的小型机具,解决了大型机具入田困难以及一人无法完成耕作的问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深受用户喜欢。
但由于微耕机作业时振幅较大,并且通过扶手架和使用者手握把手将振动传至使用者手臂,长期操作,会使使用者手臂麻痹无力,损害其身体健康,同时极易引起安全事故,造成机具受损,降低工作效率,耽误正常作业。
因此,如何能够降低使用者手握把手处的振动,以降低使用者手臂处的振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包括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其特征在于,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实施夹紧力与微耕机原手把1夹紧连接,可变径扶手2与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角度调整装置3与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隔振装置4与减振扶手5之间通过双头螺柱506连接,其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装配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进行第一次隔振,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球铰链结构实现减振扶手5与不同微耕机原手把1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橡胶和弹簧双重作用进行第二次隔振,减振扶手5通过质量块弹簧形式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优选的,可变径隔振手把2包括固定手把架201、套筒203、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定位块205、压力弹簧206、弹簧盖207和手把端盖208,所述固定手把架201包括环形台阶底座20101和固定在台阶底座20101上的导轨架20102,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内侧壁沿径向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矩形滑轨20103,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定位轨道20104,定位轨道20104包括锥形定位凹槽和锥形滑轨;所述隔振橡胶202包括隔振橡胶主体20202和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底部中心线位置的矩形滑块20201以及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上部中心位置的圆柱滑块20203;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设有滑槽20401,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侧壁底部设有圆筒滑道20402;矩形滑轨20103与矩形滑块20201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导轨架20102上部与手把端盖208通过螺纹连接,套筒203套接在圆柱滑块20203外侧;套筒203滑动限位于滑槽20401中;可旋转把手外壳204套接在固定手把架201外部,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下端面与台阶底座20101的台阶面接触,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与手把端盖208的内螺纹端下端面接触,圆筒滑道20402与弹簧盖207螺纹连接;定位块205与定位导轨20104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定位块205与压力弹簧206沿轴向安装于圆筒滑道20402的内部,压力弹簧206位于定位块205与弹簧盖207之间;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进而带动隔振橡胶202沿径向移动,以实现隔振橡胶202夹紧微耕机原手把1;隔振橡胶202通过橡胶的高弹性以及阻尼性能,实现径向振动的减弱,同时实现第一次隔振;压力弹簧206以弹簧盖207的内表面为支撑,实现将定位块205压紧在定位轨道20104内;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定位块205沿定位轨道20104滑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每转过一定角度,带动定位块205沿锥形滑轨滑入锥形定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可旋转手把外壳204的定位以及可变径隔振手把2的自锁。
优选的,定位块205的前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锥度与定位导轨20104的锥度相同。
优选的,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前套体301、橡胶座302、后套体303和球头摆杆304,所述球头摆杆304包括球体30401和固定在球体30401上的转向杆30402;所述橡胶座上302开设有压紧凹槽,转向杆30402的尾端设有轴向连接凹槽,同时设有对称分布于轴向连接凹槽的两个通孔;前套体301通过螺纹与手把端盖208连接,橡胶座302的外周面与前套体301的内周面接触,压紧凹槽的下端面与手把端盖208外螺纹端端面接触,后套体303通过螺栓螺母与前套体301连接,后套体303的内周面与橡胶座302的外周面接触,球体30401与橡胶座302铰接;
通过球体30401铰接实现不同角度微耕机原手把与减振扶手5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通过增大前套体301与手把端盖208螺纹连接的深度,提高对橡胶座302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球头摆杆304的锁紧。
优选的,第二隔振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套401、第二连接套402、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隔振弹簧405、固定螺栓406和固定螺母407,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的内部形成有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的下端凸台与滑动腔(403)滑动连接,橡胶连接杆404的上端面与轴向连接凹槽的上端面接触,橡胶连接杆404通过固定螺栓406、固定螺母407和转向杆30402相连接,隔振弹簧405套接于橡胶连接杆404外部;
通过隔振弹簧405沿橡胶连接杆404滑动进行振动能量的消耗以及橡胶连接杆404的高弹性双重作用实现振动的减弱以及第二次隔振。
优选的,减振扶手5包括扶手外壳501、防滑扶手套502、减振弹簧503、金属滑块504和螺纹端盖505,扶手外壳501与螺纹端盖505螺纹连接,防滑扶手套502套接于扶手外壳501外侧,若干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依次间隔安装于扶手外壳501的圆柱内腔中,螺纹端盖505与双头螺柱506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端盖505通过双头螺柱506与第二连接套402连接;通过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形成质量块-弹簧系统,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转移至质量块-弹簧系统以减少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实现扶手处的减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装配到一起;
步骤2: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连接到微耕机原手把1上并进行定位夹紧;通过调整角度调节装置3选择合适角度并进行锁紧;
步骤3:启动电动微耕机,使其处于耕作状态;
步骤4:振动传递至微耕机原手把1通过隔振橡胶202进行第一次隔振;
步骤5:振动传递至角度调节装置3的尾部后,通过橡胶连接杆404与隔振弹簧405进行第二次隔振;
步骤6:振动传递至减振扶手5,通过其内部的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优选的,步骤2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与微耕机原手把1的夹紧定位,具体步骤包括:
逆时针转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带动隔振橡胶202沿矩形滑轨20103向内移动,进而实现三组隔振橡胶202围成的夹紧套直径减小;定位块205沿圆筒滑道20402向外移动,由锥形定位凹槽进入锥形轨道,压力弹簧206被压缩,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块205滑入下一锥形定位凹槽内,再次在压力弹簧206作用下被压紧,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再次被固定,从而完成隔振橡胶202的移动以及两次自锁之间的转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可以根据微耕机原手把的直径大小和相对角度进行可变径隔振手把和角度调整装置的调整,从而确定舒适的工作角度,并通过两次隔振一次减振,减小操作者使用微耕机时手臂的振动幅度,改善劳动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可变径隔振手把的总结构爆炸图;
图2-2为本发明中可变径隔振手把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中固定手把架的结构图;
图2-4为图2-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2-5为图2-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角度调整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隔振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减振扶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微耕机原手把、2-可变径隔振手把、3-角度调整装置、4-第二隔振装置、5-减振扶手;
201-固定手把架、202-隔振橡胶、203-套筒、204-可旋转手把外壳、205-定位块、206-压力弹簧、207-弹簧盖、208-手把端盖、20101-环形台阶底座、20102-导轨架、20103-矩形滑轨、20104-定位轨道、20201-矩形滑块、20202-隔振橡胶主体、20203-圆柱滑块、20401-滑槽、20402-圆筒滑道;
301-前套体、302-橡胶座、303-后套体、304-球头摆杆、30401-球体、30402-转向杆;
401-第一连接套、402-第二连接套、403-滑动腔、404-橡胶连接杆、405-隔振弹簧、406-固定螺栓、407-固定螺母;
501-扶手外壳、502-防滑扶手套、503-减振弹簧、504-金属滑块、505-螺纹端盖、506-双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以及方位性的词语均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一个宽泛实施例中,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包括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其特征在于,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实施夹紧力与微耕机原手把1夹紧连接,可变径扶手2与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角度调整装置3与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隔振装置4与减振扶手5之间通过双头螺柱506连接,其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装配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进行第一次隔振,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球铰链结构实现减振扶手5与不同微耕机原手把1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橡胶和弹簧双重作用进行第二次隔振,减振扶手5通过质量块弹簧形式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优选的,可变径隔振手把2包括固定手把架201、套筒203、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定位块205、压力弹簧206、弹簧盖207和手把端盖208,所述固定手把架201包括环形台阶底座20101和固定在台阶底座20101上的导轨架20102,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内侧壁沿径向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矩形滑轨20103,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定位轨道20104,定位轨道20104包括锥形定位凹槽和锥形滑轨;所述隔振橡胶202包括隔振橡胶主体20202和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底部中心线位置的矩形滑块20201以及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上部中心位置的圆柱滑块20203;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设有滑槽20401,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侧壁底部设有圆筒滑道20402;矩形滑轨20103与矩形滑块20201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导轨架20102上部与手把端盖208通过螺纹连接,套筒203套接在圆柱滑块20203外侧;套筒203滑动限位于滑槽20401中;可旋转把手外壳204套接在固定手把架201外部,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下端面与台阶底座20101的台阶面接触,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与手把端盖208的内螺纹端下端面接触,圆筒滑道20402与弹簧盖207螺纹连接;定位块205与定位导轨20104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定位块205与压力弹簧206沿轴向安装于圆筒滑道20402的内部,压力弹簧206位于定位块205与弹簧盖207之间;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进而带动隔振橡胶202沿径向移动,以实现隔振橡胶202夹紧微耕机原手把1;隔振橡胶202通过橡胶的高弹性以及阻尼性能,实现径向振动的减弱,同时实现第一次隔振;压力弹簧206以弹簧盖207的内表面为支撑,实现将定位块205压紧在定位轨道20104内;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定位块205沿定位轨道20104滑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每转过一定角度,带动定位块205沿锥形滑轨滑入锥形定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可旋转手把外壳204的定位以及可变径隔振手把2的自锁。
优选的,定位块205的前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锥度与定位导轨20104的锥度相同。
优选的,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前套体301、橡胶座302、后套体303和球头摆杆304,所述球头摆杆304包括球体30401和固定在球体30401上的转向杆30402;所述橡胶座上302开设有压紧凹槽,转向杆30402的尾端设有轴向连接凹槽,同时设有对称分布于轴向连接凹槽的两个通孔;前套体301通过螺纹与手把端盖208连接,橡胶座302的外周面与前套体301的内周面接触,压紧凹槽的下端面与手把端盖208外螺纹端端面接触,后套体303通过螺栓螺母与前套体301连接,后套体303的内周面与橡胶座302的外周面接触,球体30401与橡胶座302铰接;
通过球体30401铰接实现不同角度微耕机原手把与减振扶手5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通过增大前套体301与手把端盖208螺纹连接的深度,提高对橡胶座302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球头摆杆304的锁紧。
优选的,第二隔振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套401、第二连接套402、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隔振弹簧405、固定螺栓406和固定螺母407,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的内部形成有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的下端凸台与滑动腔(403)滑动连接,橡胶连接杆404的上端面与轴向连接凹槽的上端面接触,橡胶连接杆404通过固定螺栓406、固定螺母407和转向杆30402相连接,隔振弹簧405套接于橡胶连接杆404外部;
通过隔振弹簧405沿橡胶连接杆404滑动进行振动能量的消耗以及橡胶连接杆404的高弹性双重作用实现振动的减弱以及第二次隔振。
优选的,减振扶手5包括扶手外壳501、防滑扶手套502、减振弹簧503、金属滑块504和螺纹端盖505,扶手外壳501与螺纹端盖505螺纹连接,防滑扶手套502套接于扶手外壳501外侧,若干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依次间隔安装于扶手外壳501的圆柱内腔中,螺纹端盖505与双头螺柱506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端盖505通过双头螺柱506与第二连接套402连接;通过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形成质量块-弹簧系统,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转移至质量块-弹簧系统以减少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实现扶手处的减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装配到一起;
步骤2: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连接到微耕机原手把1上并进行定位夹紧;通过调整角度调节装置3选择合适角度并进行锁紧;
步骤3:启动电动微耕机,使其处于耕作状态;
步骤4:振动传递至微耕机原手把1通过隔振橡胶202进行第一次隔振;
步骤5:振动传递至角度调节装置3的尾部后,通过橡胶连接杆404与隔振弹簧405进行第二次隔振;
步骤6:振动传递至减振扶手5,通过其内部的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优选的,步骤2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与微耕机原手把1的夹紧定位,具体步骤包括:
逆时针转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带动隔振橡胶202沿矩形滑轨20103向内移动,进而实现三组隔振橡胶202围成的夹紧套直径减小;定位块205沿圆筒滑道20402向外移动,由锥形定位凹槽进入锥形轨道,压力弹簧206被压缩,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块205滑入下一锥形定位凹槽内,再次在压力弹簧206作用下被压紧,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再次被固定,从而完成隔振橡胶202的移动以及两次自锁之间的转变。
下面结合附图,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包括微耕机原手把1、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减振扶手5;微耕机原手把1与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内部橡胶实施夹紧力进行夹紧连接,可变径扶手2与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角度调整装置3与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隔振装置4与减振扶手5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可变径隔振手把2可装配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并通过隔振橡胶进行第一次隔振,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球铰链结构形式实现不同微耕机手把与减振扶手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橡胶和弹簧双重作用进行第二次隔振,减振扶手5通过质量块弹簧形式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图2-1、2-2、2-3、2-4和2-5分别是一种可变径隔振手把的总结构爆炸图、可变径隔振手把的剖视图、固定手把架结构图、局部放大图A和局部放大图B,包括固定手把架201、隔振橡胶202、套筒203、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定位块205、压力弹簧206、弹簧盖207、手把端盖208;所述固定手把架201包括环形台阶底座20101和固定在台阶底座20101上的导轨架20102,环形台阶底座20101内侧壁沿径向设有矩形滑轨20103,环形台阶底座20101外侧壁沿周向设有定位轨道20104,定位轨道20104由锥形定位凹槽与锥形滑轨组成;所述隔振橡胶202包括隔振橡胶主体20202和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底部中心线位置的矩形滑块20201以及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上部中心位置的圆柱滑块20203;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上端面设有滑槽20401,侧壁底部设有圆筒滑道20402;
矩形滑轨20103与矩形滑块20201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导轨架20102上部与手把端盖208通过螺纹连接,套筒203套接在圆柱滑块20203外侧,套筒203与滑槽20401滑动连接,且限位于滑槽20401,可旋转把手外壳204套接在固定手把架201外部,可旋转把手外壳204下端面与台阶底座20101的台阶面接触,可旋转把手外壳204上端面与手把端盖208内螺纹端下端面接触,圆筒滑道20402与弹簧盖207螺纹连接,定位块205前端为锥形结构,且与定位导轨20104锥度相同,定位块205与定位导轨20104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定位块205与压力弹簧206沿轴向安装于圆筒滑道20402内部,压力弹簧206位于定位块205与弹簧盖207之间;
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进而带动隔振橡胶202沿径向移动,以实现隔振橡胶202夹紧微耕机原手把1;隔振橡胶202通过橡胶的高弹性以及一定的阻尼性能,实现径向振动的减弱,同时实现第一次隔振;压力弹簧206通过以弹簧盖207内表面为支撑,实现将定位块205压紧在定位轨道20104内;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定位块205沿定位轨道20104滑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每转过一定角度,带动定位块205沿锥形滑轨滑入锥形定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可旋转手把外壳204的定位以及可变径隔振手把2的自锁;
图3所示角度调节装置3的剖视图,包括前套体301、橡胶座302、后套体303、球头摆杆304;所述球头摆杆304包括球体30401和固定在球体30401上的转向杆30402;所述橡胶座302设有压紧凹槽,转向杆30402尾端设有轴向连接凹槽,同时设有对称分布于连接凹槽的两通孔;
前套体301通过螺纹与手把端盖208连接,橡胶座302的外周面与前套体301的内周面接触,橡胶座302压紧凹槽的下端面与手把端盖208外螺纹端端面接触,后套体303通过螺栓螺母与前套体301连接,后套体303的内周面与橡胶座302的外周面接触,球体30401与橡胶座302铰接;
通过球体30401铰接实现不同角度微耕机原手把与减振扶手5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通过增大前套体301与手把端盖208螺纹连接的深度,提高对橡胶座302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球头摆杆304的锁紧;
图4所示第二隔振装置4的局部剖视图,包括第一连接套401、第二连接套402、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隔振弹簧405、固定螺栓406、固定螺母407;
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且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的内部形成有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下端凸台与滑动腔(403)滑动连接,橡胶连接杆404上端面与转向杆30402凹槽上端面接触,橡胶连接杆404通过固定螺栓406与固定螺母407和转向杆30402连接,隔振弹簧405套接于橡胶连接杆404外部;
通过隔振弹簧405沿橡胶连接杆404滑动进行振动能量的消耗以及橡胶连接杆404的高弹性双重作用实现振动的减弱以及第二次隔振;
图5所示减振扶手5的局部剖视图,包括扶手外壳501、防滑扶手套502、减振弹簧503、金属滑块504、螺纹端盖505、双头螺柱506;
扶手外壳501与螺纹端盖505螺纹连接,防滑扶手套502套接于扶手外壳501外侧,若干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依次间隔安装于扶手外壳501的圆柱内腔中,螺纹端盖505与双头螺柱506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端盖505通过双头螺柱506与第二连接套402连接;
通过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形成质量块-弹簧系统,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转移至质量块-弹簧系统,减少了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实现扶手处的减振。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上述装置进行装配;
步骤2:将装配好的装置通过可变径隔振手把2连接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并进行定位夹紧;调整角度调节装置3,选择合适角度,并进行锁紧;
步骤3:启动电动微耕机,使其处于耕作状态;
步骤4:振动传递至微耕机原手把1通过隔振橡胶202进行第一次隔振;
步骤5:振动传递至角度调节装置3尾部后,通过橡胶连接杆404与隔振弹簧405进行第二次隔振;
步骤6:振动传递至减振扶手5,通过其内部的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进行减振;
最终振动传递至人体,振幅经过二次隔振和一次减振得到了极大降低,进而减小操作微耕机时手臂的振动幅度,减轻了操作者不适感与身体损害,改善劳动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所述可变径隔振手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装置可变径隔振手把2进行装配;
步骤2:逆时针转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
步骤3: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带动隔振橡胶202沿矩形滑轨20103向内移动,进而实现三组隔振橡胶202围成的夹紧套直径减小;
定位块205沿圆筒滑道20402向外移动,由锥形定位凹槽进入锥形滑轨,压力弹簧206被压缩,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块205滑入下一锥形定位凹槽内,再次在压力弹簧206作用下被压紧,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再次被固定,从而完成隔振橡胶202的移动以及两次自锁之间的转变;
根据微耕机原手把1直径不同,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直至微耕机原手把1被夹紧为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包括微耕机原手把(1)、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其特征在于,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实施夹紧力与微耕机原手把(1)夹紧连接,可变径隔振手把(2)与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角度调整装置(3)与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第二隔振装置(4)与减振扶手(5)之间通过双头螺柱(506)连接,其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通过隔振橡胶(202)装配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进行第一次隔振,角度调整装置(3)通过球铰链结构实现减振扶手(5)与不同微耕机原手把(1)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第二隔振装置(4)通过橡胶和弹簧双重作用进行第二次隔振,减振扶手(5)通过质量块弹簧形式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可变径隔振手把(2)包括固定手把架(201)、套筒(203)、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定位块(205)、压力弹簧(206)、弹簧盖(207)和手把端盖(208),所述固定手把架(201)包括环形台阶底座(20101)和固定在台阶底座(20101)上的导轨架(20102),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内侧壁沿径向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矩形滑轨(20103),环形台阶底座(20101)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定位轨道(20104),定位轨道(20104)包括锥形定位凹槽和锥形滑轨;所述隔振橡胶(202)包括隔振橡胶主体(20202)和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底部中心线位置的矩形滑块(20201)以及固定在隔振橡胶主体(20202)上部中心位置的圆柱滑块(20203);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设有滑槽(20401),所述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侧壁底部设有圆筒滑道(20402);矩形滑轨(20103)与矩形滑块(20201)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导轨架(20102)上部与手把端盖(208)通过螺纹连接,套筒(203)套接在圆柱滑块(20203)外侧;套筒(203)滑动限位于滑槽(20401)中;可旋转把手外壳(204)套接在固定手把架(201)外部,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下端面与台阶底座(20101)的台阶面接触,可旋转把手外壳(204)的上端面与手把端盖(208)的内螺纹端下端面接触,圆筒滑道(20402)与弹簧盖(207)螺纹连接;定位块(205)与定位导轨(20104)通过面接触滑动连接,定位块(205)与压力弹簧(206)沿轴向安装于圆筒滑道(20402)的内部,压力弹簧(206)位于定位块(205)与弹簧盖(207)之间;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进而带动隔振橡胶(202)沿径向移动,以实现隔振橡胶(202)夹紧微耕机原手把(1);隔振橡胶(202)通过橡胶的高弹性以及阻尼性能,实现径向振动的减弱,同时实现第一次隔振;压力弹簧(206)以弹簧盖(207)的内表面为支撑,实现将定位块(205)压紧在定位轨道(20104)内;通过可旋转手把外壳(204)转动带动定位块(205)沿定位轨道(20104)滑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每转过一定角度,带动定位块(205)沿锥形滑轨滑入锥形定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可旋转手把外壳(204)的定位以及可变径隔振手把(2)的自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定位块(205)的前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锥度与定位导轨(20104)的锥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前套体(301)、橡胶座(302)、后套体(303)和球头摆杆(304),所述球头摆杆(304)包括球体(30401)和固定在球体(30401)上的转向杆(30402);所述橡胶座上(302)开设有压紧凹槽,转向杆(30402)的尾端设有轴向连接凹槽,同时设有对称分布于轴向连接凹槽的两个通孔;前套体(301)通过螺纹与手把端盖(208)连接,橡胶座(302)的外周面与前套体(301)的内周面接触,压紧凹槽的下端面与手把端盖(208)外螺纹端端面接触,后套体(303)通过螺栓螺母与前套体(301)连接,后套体(303)的内周面与橡胶座(302)的外周面接触,球体(30401)与橡胶座(30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振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套(401)、第二连接套(402)、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隔振弹簧(405)、固定螺栓(406)和固定螺母(407),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第一连接套(401)和第二连接套(402)的内部形成有滑动腔(403),橡胶连接杆(404)的下端凸台与滑动腔(403)滑动连接,橡胶连接杆(404)的上端面与轴向连接凹槽的上端面接触,橡胶连接杆(404)通过固定螺栓(406)、固定螺母(407)和转向杆(30402)相连接,隔振弹簧(405)套接于橡胶连接杆(404)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减振扶手(5)包括扶手外壳(501)、防滑扶手套(502)、减振弹簧(503)、金属滑块(504)和螺纹端盖(505),扶手外壳(501)与螺纹端盖(505)螺纹连接,防滑扶手套(502)套接于扶手外壳(501)外侧,若干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依次间隔安装于扶手外壳(501)的圆柱内腔中,螺纹端盖(505)与双头螺柱(506)通过螺纹连接,螺纹端盖(505)通过双头螺柱(506)与第二连接套(402)连接;通过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形成质量块-弹簧系统,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转移至质量块-弹簧系统以减少扶手外壳(501)的振动能量,实现扶手处的减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该整体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角度调节装置(3)、第二隔振装置(4)和减振扶手(5)装配到一起;
步骤2:将可变径隔振手把(2)连接到不同直径大小的微耕机原手把(1)上并进行定位夹紧;通过调整角度调节装置(3)选择合适角度并进行锁紧;
步骤3:启动电动微耕机,使其处于耕作状态;
步骤4:振动传递至微耕机原手把(1)通过隔振橡胶(202)进行第一次隔振;
步骤5:振动传递至角度调节装置(3)的尾部后,通过橡胶连接杆(404)与隔振弹簧(405)进行第二次隔振;
步骤6:振动传递至减振扶手(5),通过其内部的减振弹簧(503)与金属滑块(504)进行多自由度减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可变径隔振手把(2)与微耕机原手把(1)的夹紧定位,具体步骤包括:
逆时针转动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套筒(203)沿滑槽(20401)移动,带动隔振橡胶(202)沿矩形滑轨(20103)向内移动,进而实现三组隔振橡胶(202)围成的夹紧套直径减小;定位块(205)沿圆筒滑道(20402)向外移动,由锥形定位凹槽进入锥形轨道,压力弹簧(206)被压缩,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块(205)滑入下一锥形定位凹槽内,再次在压力弹簧(206)作用下被压紧,可旋转手把外壳(204)再次被固定,从而完成隔振橡胶(202)的移动以及两次自锁之间的转变;
根据微耕机原手把(1)直径不同,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直至微耕机原手把(1)被夹紧为止。
CN202211262871.1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Active CN115614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871.1A CN115614432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871.1A CN115614432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4432A true CN115614432A (zh) 2023-01-17
CN115614432B CN115614432B (zh) 2024-04-16

Family

ID=8486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2871.1A Active CN115614432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44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6681A1 (de) * 1990-03-13 1991-09-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chwingungs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vertikale Schwingungen
CN2180557Y (zh) * 1993-03-22 1994-10-26 浙江农业大学 手扶拖拉机减振扶手把
CN208431314U (zh) * 2018-07-10 2019-01-25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凿岩机减振扶手把用减振滑动机构
CN110107645A (zh) * 2019-06-06 2019-08-09 重庆理工大学 手持式农机发动机减振装置
CN112211949A (zh) * 2020-10-21 2021-01-12 西南大学 一种新型茶园管理用电动微耕机减振结构及电动微耕机
CN113323989A (zh) * 2021-05-25 2021-08-3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电动微耕机扶手架减振装置及电磁阻尼自动寻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6681A1 (de) * 1990-03-13 1991-09-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chwingungs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vertikale Schwingungen
CN2180557Y (zh) * 1993-03-22 1994-10-26 浙江农业大学 手扶拖拉机减振扶手把
CN208431314U (zh) * 2018-07-10 2019-01-25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凿岩机减振扶手把用减振滑动机构
CN110107645A (zh) * 2019-06-06 2019-08-09 重庆理工大学 手持式农机发动机减振装置
CN112211949A (zh) * 2020-10-21 2021-01-12 西南大学 一种新型茶园管理用电动微耕机减振结构及电动微耕机
CN113323989A (zh) * 2021-05-25 2021-08-3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电动微耕机扶手架减振装置及电磁阻尼自动寻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4432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7364B (zh) 多功能仿人按摩器
AU2003203974A1 (en) Power tool with at least one handle
CN202079552U (zh) 钢丝挡圈安装工具
CN107610851B (zh) 一种高压绝缘子开孔装置
CN115614432A (zh) 一种隔振减振复合的结构自适应式微耕机扶手架
CN102825611A (zh) 一种机械手爪
CN103303388A (zh) 四足机器人全方位自适应弹性脚
CN113323989B (zh) 一种电动微耕机扶手架减振装置及电磁阻尼自动寻优方法
CN107088679B (zh) 一种斜拉切割机
CN204796140U (zh) 番茄自动移栽机多株取苗机械手
CN210937233U (zh) 电机外壳多向同步钻孔机构
CN115443825B (zh) 一种具有验电功能的配电线路绝缘锯
CN209565505U (zh) 一种支撑套加工工装
CN202964107U (zh) 用车床加工滑套的夹具
CN205518866U (zh) 用于气弹簧压力管的清洗机
CN101628421B (zh) 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接地角测量功能的机器人轮子
CN212657500U (zh) 一种新型两用支撑组合装置
CN205309301U (zh) 隔震型车床
CN108555099A (zh) 一种精密加工五金制品的冲压装置
CN109623509B (zh) 一种中心驱动超声振动辅助抛光工具
CN108324542B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波敲背机
CN210817056U (zh) 一种复杂曲面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技术的连接件
CN111673431A (zh) 一种用压力机装配发动机缸套的工装
CN201493823U (zh) 减震电锤
CN215850523U (zh) 一种工艺品加工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