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2905A -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2905A
CN115592905A CN202210862949.7A CN202210862949A CN115592905A CN 115592905 A CN115592905 A CN 115592905A CN 202210862949 A CN202210862949 A CN 202210862949A CN 115592905 A CN115592905 A CN 115592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old core
air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29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恕
吴彦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92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2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B29C45/345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using a porous mould wall or a part thereof, e.g. made of sintered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的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气流通道,于该气流通道设置若干个通道末端部、通道开口;该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人固定表面,且该通道末端部对应或配置于该固定表面上。本发明将该透气钢模仁置入组合于模具空间上或该模具空间内,且该透气钢模仁的通道开口对应组合于模具空间的排气通道。本发明利用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固定待加工组件,具体的:经由该透气钢模仁的通道末端部对应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以改善现有模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无法于模仁上提供固定表面,以便进行成形加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气流通道(air channel)之透气钢模仁(permeable moldinsert或die core)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气流通道式固定表面(fixingsurface)之透气钢模仁之模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更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气流通道式透气钢模仁之模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适用于各种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出成形模具装置及其对象,例如: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之“Injection mold capable of shearing film gate within mold”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射出成形模具装置。该射出成形模具装置具有一射出成形模具,且该射出成形模具包含一模穴(mold cavity)、一树脂薄膜浇口(film gate of resin)及一浇口刀(gate cutter)。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模穴包含一模件(die),而该模件具有一搪孔(bore),且该搪孔具有一轴心(axis)及一直径(diameter)。该树脂薄膜浇口形成于该射出成形模具内,且其利用该浇口刀之单独移动(movement)方式进行该树脂薄膜浇口之剪切动作(shearing)。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浇口刀具有一台阶式圆柱形状(steppedcylindrical form),而该台阶式圆柱形状具有一主圆柱体部(main cylindricalportion)及一共柱端圆柱体部(coaxial end cylindrical portion),且该主圆柱体部具有一较大直径及该共柱端圆柱体部具有一较小直径。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射出成形模具在关闭时,将该共柱端圆柱体部置入对抵于该模件(confronting die)之搪孔内,并在该共柱端圆柱体部及已对抵模件之搪孔之间保留形成一环状间隙(annular gap),且该环状间隙具有一径向尺寸(radial size),且该径向尺寸形成一浇口厚度(gate thickness)。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将置入于该已对抵模件之搪孔内之该浇口刀(共柱端圆柱体部)之部分之一外周缘面(outer peripheral surface)则形成为一浇口区(gateland)。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射出成形模具仅采用该模穴、树脂薄膜浇口及浇口刀之组合构造及其如何操作射出成形作业而已,其并非选择提供一模仁式固定表面,以固定薄膜组件而进行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另一种现有的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例如:专利合作条约(PCT)第WO-2014/203917号之〝Film, film molding method, mold, molding comprising film, andmolding method therefor〞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薄膜、一种薄膜成形方法、一种薄膜成形用模具、一种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薄膜成形用模具包含一下模、一上模及一固定框,而该下模具有一凸部,且该上模具有一推压构件,且在合模时该推压构件位于该凸部之一外侧。另外,该固定框将一薄膜固定在该上模及下模之间,利用该薄膜成形用模具将该薄膜形成一预定立体形状。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薄膜成形方法采用该成形用模具,其包含加热步骤、初次赋形步骤及二次赋形步骤。于该加热步骤中在该上模之推压构件后退的状态下,将该薄膜固定于该固定框后进行加热而软化。于该初次赋形步骤中在该上模及下模进行合模时,利用该推压构件至少在该凸部之外侧前进推压该薄膜,以便进行初次赋形。于该二次赋形步骤中利用该上模侧所导入气体的压力,在合模后于该凸部之外侧至少于该下模之凸部之外侧对该薄膜进行二次赋形。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之成形方法:将该薄膜之一表面进行印刷,且相对于该薄膜之表面,于该薄膜之一相反侧具有一硬涂层,以便形成一硬涂层薄膜。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之成形方法包含:加工步骤、嵌入步骤及成形步骤。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于该加工步骤中对应一射出成形模具之一腔体形状进行该硬涂层薄膜之加工。于该嵌入步骤中在该射出成形模具之一腔体内将该硬涂层薄膜嵌入,如此该硬涂层面接触于该腔体而形成一薄膜基材。于该成形步骤中利用射出成形方式将该薄膜基材一体化于一射出成形材料,以便成形为一成形物品。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仅采用该下模、上模及固定框之组合构造及其如何制作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作业而已,其并非选择提供一模仁式固定表面,以固定薄膜组件而进行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另一种现有的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660834号之〝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且该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配合应用于一射出机。
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之该射出成形装置包含一上模座、一上模仁、一下模座及一下模仁。该上模座具有一上模座凹槽及一注料口,而该注料口连结于该射出机,且该上模仁设置于该上模座凹槽内,且该上模仁具有至少一射出口、一垫圈槽及一垫圈,且该射出口连通于该注料口。
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之该下模座可操作对合于该上模座,或该下模座可操作分离于该上模座,而该下模座具有一下模座凹槽及至少一气体通道,且该气体通道可用以供应气体进入,且该气体通道亦可用以供应气体排放。
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之该下模仁设置于该下模座凹槽内,并随着该下模座对合或分离于该上模仁,且该下模仁具有一模穴,且设置至少一异形风路连通该模穴及该气体通道,且该异形风路包含至少一主风道及数个副风道。该主风道环设于该模穴之周围,并将该主风道连通于该气体通道,且该副风道间隔排列于该主风道与该模穴之间。
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之各个该副风道之一端连通至该主风道,而各个该副风道之另一端连通该模穴,且该下模仁为一多孔性材质,且该多孔性材质需要将该下模仁填充数个孔隙。当该下模座对合于该上模座状态时,该模穴之内部利用该气体通道经该异形风路预先注入气体,以便该模穴之内部保持一预设压力。
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当该射出机内之原料进入该模穴成形过程状态时,将该气体逐渐抽离该模穴,如此该原料完整填满该模穴内。当该模穴内已成形一成品,且该下模座分离于该上模座状态时,该气体由该气体通道经该异形风路溢散于数个该孔隙喷出,如此该成品可脱离该模穴。
然而,前述专利第TW-I660834号之该射出成形装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仅采用该上模座、上模仁、下模座、下模仁及异形风路之组合构造及其如何成形产品作业而已,其并非选择提供一模仁式固定表面,以固定薄膜组件而进行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另一种现有的液态硅胶之成型模具,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665076号之〝液态硅胶之成型模具〞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液态硅胶之成型模具。该液态硅胶之成型模具包含一第一模座及一第二模座,而该第二模座可操作性地对合于该第一模座,或该第二模座可操作性地分离于该第一模座。
前述专利第TW-I665076号之该第一模座之一侧至少设置一第一成型区及一入料孔,而该第一模座之另一侧设置一进料机构,且该进料机构连通该入料孔,且该进料机构可供连接一射出机进行注入一原料,且将一加热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成型区周围。
前述专利第TW-I665076号之该第二模座对合于该第一模座之一侧对应设置一第二成型区、一注料道、一密封圈槽及一密封圈,并利用该第二成型区及第一成型区对合而形成一成型腔室,且该注料道连通该入料孔及成型腔室,且于该成型腔室之局部设置一透气模块,而该透气模块选择为一多孔性材质,且该透气模块之多孔性材质具有数个孔隙,且将该密封圈槽环绕设置于该第二成型区之周围。
前述专利第TW-I665076号之该第二模座之内部另设置一排气通道,而该排气通道之两端分别形成一抽气孔及一排气孔,且该抽气孔对应于该透气模块,且该排气孔设置于该第二模座之一侧,且该排气孔连接一抽气装置,且该透气模块之孔隙连通该抽气孔,并将该第一模座与该第二模座对合后,经由该透气模块之孔隙及排气通道连通所形成之一路径,利用该抽气装置将该成型腔室内部之空气抽离。
前述专利第TW-I665076号之该第一模座具有一第一凹槽,并于该第一凹槽内配置一第一模仁,且该第一成型区对应设置于该第一模仁,而该第二模座具设一第二凹槽,并于该第二凹槽内配置一第二模仁,且该第二成型区对应设置于该第二模仁。
然而,前述专利第TW-I665076号之该第一模座、第一模仁、第二模座、第二模仁及透气模块之组合构造及其如何成形产品作业而已,其并非选择提供一模仁式固定表面,以固定薄膜组件而进行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虽然前述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660834号及公告第TW-I665076号皆已揭示各种习用成型模具之应用,但其必然存在进一步改良之需求,以便提供一种具气流通道式透气钢模仁、其模具装置、其操作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显然,前述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660834号及公告第TW-I665076号仅为本发明技术背景之参考及说明目前技术发展状态而已,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的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气流通道,于该气流通道设置若干个通道末端部、通道开口;该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人固定表面,且该通道末端部对应或配置于该固定表面上。本发明将该透气钢模仁置入组合于模具空间上或该模具空间内,且该透气钢模仁的通道开口对应组合于模具空间的排气通道。本发明利用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固定待加工组件,具体的:经由该透气钢模仁的通道末端部对应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以改善现有模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无法于模仁上提供固定表面,以便进行成形加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包含透气钢模仁、模具空间,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尺寸与所述模具空间的尺寸相匹配,以实现所述透气钢模仁在所述模具空间进行作业;
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固定表面,所述透气钢模仁贯穿设有个若干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设有若干个通道末端部、若干个通道开口,且所述通道末端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对应设置,或设置于所述固定表面上,所述通道末端部用于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从而所述固定表面可以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所述气流通道及其所述通道开口用于提升抽出空气至外界的空气排放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形状为正方块体、长方块体、扁平块体、圆柱块体、椭圆柱块体、球面块体、曲面块体或其它形状块体。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可透气部,且所述可透气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及其周围区域对应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装置,包含模具装置本体,还包含上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所述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模具空间设于所述模具装置本体上的预定位置,或设于所述模具装置本体内的预定位置;
所述模具装置本体设有排气通道装置、排气阀门装置、抽气装置、灌注通道或其相关灌注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适当位置贯穿设置若干个气流通道,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适当位置设置若干个通道末端部、若干个通道开口;
步骤S2:在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合适位置设置若干个固定表面,且所述通道末端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对应设置,或设置于所述固定表面上;
步骤S3:将所述透气钢模仁组装在所述模具空间上或置于所述模具空间内,所述模具空间设有至少一排气通道,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通道开口对应所述排气通道设置;
步骤S4:启动装置,让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通道末端部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以实现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吸附固定所述待加工组件。
利用材料加热装置及其接口设备将成型材料灌注于所述待加工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通道为直线气流通道和/或弯曲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相对于所述透气钢模仁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且所述气流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或不连通设计;
所述通道末端部为封闭式通道末端部或微孔隙通道末端部,以避免射出成型材料流入所述气流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为平面表面、曲面表面、凹凸不规则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所述待加工组件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待加工组件、第二待加工组件,所述固定表面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并在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可依不同需求选择为相同或不相同的待加工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两个,包括第一透气钢模仁、第二透气钢模仁,且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固定表面,所述固定表面分别对应若干吸附通道末端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设有组合表面,且所述组合表面与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或其它透气钢模仁对应设置,以形成组合式透气钢模仁,用于增益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的组合性及其使用弹性。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透气钢模仁设有固定表面,用于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时,以改善现有工艺无法在模仁上提供固定表面的技术问题,达成简化成形加工作业之目的或功能。
本发明的透气钢模仁在灌注模流材料(例如:热成型材料)作业中可以防止待加工组件相对于该固定表面产生可能的变形(deformation)、相对滑动(slide)、相对移位(displacement)或其它技术问题。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模具系统及结合于各种模具应用,例如:各种标签置入模内射出成型技术(insert-molding by label,IML)、各种模外装室饰技术(out-molddecoration,OMD)、各种模内装饰技术(in-mold decoration,IMD)、各种模外成型技术(out-mold forming,OMF)、各种模内嵌片成型技术(insert-molding by slice-film,IMF)或其它灌模应用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待加工组件,1a-第一待加工组件,1b-第二待加工组件,10-透气钢模仁,10a-第一透气钢模仁,10b-第二透气钢模仁,11-气流通道,2-模具空间,20-模具装置本体,A-通道末端部,B-通道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该透气钢模仁装置包含透气钢模仁10、模具空间2,该透气钢模仁10的尺寸与模具空间2的尺寸相匹配,以实现该透气钢模仁10在该模具空间2进行作业;
该透气钢模仁10贯穿设有若干气流通道11,该气流通道11设有通道末端部A、通道开口B,该通道末端部A用于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1,该气流通道11及其通道开口B用以提升抽出空气至外界的空气排放效率;
该透气钢模仁10设有固定表面,且该通道末端部A与该固定表面对应,或设置于该固定表面上,从而该固定表面可以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透气钢模仁10具有预定形状本体(例如:规则形状本体、不规则形状本体或两者)及预定尺寸规格,且该预定形状本体可选自正方块体、长方块体、扁平块体、圆柱块体、椭圆柱块体、球面块体、曲面块体或其它形状块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透气钢模仁10设有至少一个或数个可透气部(例如:模仁中间部),该至少一个或数个可透气部对应于固定表面及其周围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式,该透气钢模仁10依各种不同需求(例如:加工条件或待加工组件尺寸规格)配置具有至少一个或数个可透气部(例如:模仁中间部)及至少一个或数个不可透气部(例如:模仁周缘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透气钢模仁10的可透气部由预定材质制成,该透气钢模仁10由各种加工制程(例如:模具铣床制程、CNC制程、雷射加工制程、3D打印制程、其任意组合或其它加工制程)制成,且该预定材质可选自可透气材质(例如:PORCERAXII或其它材质)或具类似可透气功能之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模具空间2具有预定形状空间及预定尺寸规格,且该模具空间2的规格、尺寸与该透气钢模仁10相匹配,以实现该透气钢模仁10在该模具空间2进行灌模成型作业及其它模具相关作业(例如:抽气作业或脱模作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包含实施例1的实施例1的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模具装置,该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模具空间2设于模具装置本体20上的预定位置,或设于模具装置本体20内的预定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模具装置本体20在适当位置设有排气通道装置(exhaust channel device)、排气阀门装置(exhaust valve device)及抽气装置(vacuumdevice)或其它相关模具装置(例如:灌注通道或其相关灌注输送装置)。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实施例1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半自动化或手动模具操作程序。
本实施例3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在该透气钢模仁10的适当位置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或数个气流通道11;
在该气流通道11的适当位置(例如:两末端位置)设置至少一通道末端部A及至少一通道开口B(或通道末端开口部),该通道末端部A用于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1,该气流通道11及其通道开口B用以提升抽出空气至外界的空气排放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气流通道11可选择形成各种路径气流通道,例如:直线气流通道、弯曲气流通道或其它形式气流通道,并可依各种不同需求设置形成各种分布状态,例如:相对于该透气钢模仁10形成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且数个该气流通道11之间可选择相互连通或不连通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气流通道11具有预定尺寸规格(例如:半径、长度或其它规格)及预定断面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扁平形或其它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通道末端部A可选自封闭式(closed)通道末端部或微孔隙(miniature hole)通道末端部,如此可避免射出成型材料流入该气流通道11内。
步骤S2: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在该透气钢模仁10的合适位置设置至少一固定表面,且该通道末端部A对应该固定表面或设置于该固定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透气钢模仁10的固定表面选自平面表面、曲面表面(例如:凹面表面或凸面表面)、凹凸不规则表面或其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通道末端部A依各种不同需求(例如:加工条件或待加工组件尺寸规格)排列形成吸附通道末端部数组(例如:方形数组、圆形数组或其它形状数组),以便以数个数组吸附点方式(例如:真空吸附)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1或数个该待加工组件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待加工组件1选自薄膜组件、片体组件、块体组件或其任意组合体,且在灌注模流材料(例如:热成型材料)作业中该透气钢模仁10用以防止该待加工组件1相对于该固定表面产生可能的变形(deformation)、相对滑动(slide)、相对移位(displacement)或其它技术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式,该待加工组件1的薄膜组件(或类似薄膜组件)或片体组件(或类似薄片体组件)选择由预定加工制程(例如:吹制技术、多层压合技术、其任意组合或其它加工技术手段)适当加工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式,该待加工组件1的薄膜组件(或类似薄膜组件)或片体组件(或类似薄片体组件)依各种不同需求可选择预定材料适当制成,且该预定材料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聚酰胺6(PA6)材料、聚酰胺12(PA12)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式,该待加工组件1的薄膜组件(或类似薄膜组件)或片体组件(或类似薄片体组件)可选择包含至少图案、至少文字、至少数字或其任意组合。
步骤S3: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将该透气钢模仁10组装在模具空间2上或置于模具空间2内,该模具空间2设有至少一排气通道,该透气钢模仁10的通道开口B对应该排气通道(未绘示)。
步骤S4: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利用该透气钢模仁10的固定表面固定该待加工组件1,具体是启动装置,由该透气钢模仁10的通道末端部A吸附固定该待加工组件1的至少一个或数个位置。
利用材料加热装置(未绘示)及其接口设备(例如:材料保温装置或材料绝热装置)将成型材料灌注于该待加工组件1上,并以灌注成型手段或其它适当技术手段(例如:射出成型方式或其它技术手段)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实施例4:
参照图2,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4在步骤S4中,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利用该透气钢模仁10的固定表面固定第一待加工组件1a、第二待加工组件1b,并在该第一待加工组件1a、第二待加工组件1b上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第一待加工组件1a、第二待加工组件1b可依不同需求选择为相同或不相同的待加工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式,该第一待加工组件1a可选自薄膜组件(或类似薄膜组件)或片体组件(或类似薄片体组件),而该第二待加工组件1b可选自薄膜组件(或类似薄膜组件)或片体组件(或类似薄片体组件),且该第一待加工组件1a、第二待加工组件1b相互临接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式,本实施例3的透气钢模仁10依各种不同产品设计需求包含另一固定表面(未绘示),以便于利用该另一固定表面固定(例如:并排配置固定、间隔排列配置固定或其它组合配置固定方式)另一待加工组件(未绘示)。
实施例5:
参照图3,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5的透气钢模仁设有两个,包括第一透气钢模仁10a、第二透气钢模仁10b,且该第一透气钢模仁10a、第二透气钢模仁10b可依不同需求选择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固定表面,所述固定表面分别对应若干吸附通道末端部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该第一透气钢模仁10a的合适位置(例如:周侧边表面或其它周围表面)设有组合表面,且该组合表面与该第二透气钢模仁10b或其它透气钢模仁对应设置,以便形成组合式透气钢模仁,用于增益该第一透气钢模仁10a及一第二透气钢模仁10b之组合性及其使用弹性。
本发明具气流通道式透气钢模仁装置、模具装置、操作方法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各种模具系统及结合于各种模具应用,例如:各种标签置入模内射出成型技术(insert-molding by label,IML)、各种模外装室饰技术(out-mold decoration,OMD)、各种模内装饰技术(in-mold decoration,IMD)、各种模外成型技术(out-mold forming,OMF)、各种模内嵌片成型技术(insert-molding by slice-film,IMF)或其它灌模应用技术,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应用范围。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透气钢模仁、模具空间,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尺寸与所述模具空间的尺寸相匹配,以实现所述透气钢模仁在所述模具空间进行作业;
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固定表面,所述透气钢模仁贯穿设有个若干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设有若干个通道末端部、若干个通道开口,且所述通道末端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对应设置,或设置于所述固定表面上,所述通道末端部用于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从而所述固定表面可以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所述气流通道及其所述通道开口用于提升抽出空气至外界的空气排放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形状为正方块体、长方块体、扁平块体、圆柱块体、椭圆柱块体、球面块体、曲面块体或其它形状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可透气部,且所述可透气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及其周围区域对应设置。
4.一种模具装置,包含模具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所述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模具空间设于所述模具装置本体上的预定位置,或设于所述模具装置本体内的预定位置;
所述模具装置本体设有排气通道装置、排气阀门装置、抽气装置、灌注通道或其相关灌注输送装置。
5.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适当位置贯穿设置若干个气流通道,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适当位置设置若干个通道末端部、若干个通道开口;
步骤S2:在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合适位置设置若干个固定表面,且所述通道末端部与所述固定表面对应设置,或设置于所述固定表面上;
步骤S3:将所述透气钢模仁组装在所述模具空间上或置于所述模具空间内,所述模具空间设有至少一排气通道,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通道开口对应所述排气通道设置;
步骤S4:启动装置,让所述透气钢模仁的通道末端部吸附固定待加工组件,以实现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吸附固定所述待加工组件。
利用材料加热装置及其接口设备将成型材料灌注于所述待加工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为直线气流通道和/或弯曲气流通道,且所述气流通道相对于所述透气钢模仁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且所述气流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或不连通设计;
所述通道末端部为封闭式通道末端部或微孔隙通道末端部,以避免射出成型材料流入所述气流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钢模仁的固定表面为平面表面、曲面表面、凹凸不规则表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待加工组件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待加工组件、第二待加工组件,所述固定表面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并在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获得灌注成型对象;
所述第一待加工组件、所述第二待加工组件可依不同需求选择为相同或不相同的待加工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钢模仁设有两个,包括第一透气钢模仁、第二透气钢模仁,且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设有若干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固定表面,所述固定表面分别对应若干吸附通道末端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设有组合表面,且所述组合表面与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或其它透气钢模仁对应设置,以形成组合式透气钢模仁,用于增益所述第一透气钢模仁、所述第二透气钢模仁的组合性及其使用弹性。
CN202210862949.7A 2022-04-27 2022-07-21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55929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6084A TWI825693B (zh) 2022-04-27 2022-04-27 具氣流通道之透氣鋼模仁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111116084 2022-04-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2905A true CN115592905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2949.7A Pending CN115592905A (zh) 2022-04-27 2022-07-21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2905A (zh)
TW (1) TWI8256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015A (zh) * 2012-01-16 2012-07-04 焦志红 一种塑胶产品和皮具贴合的方法
TWI660834B (zh) * 2018-06-22 2019-06-01 瑞皇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射出成形裝置及其射出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265A (zh) 2023-11-01
TWI825693B (zh) 202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6955C (zh) 加工预制坯的方法和装置
JP2004505814A (ja) ツインシート型パラレルオフセット式圧力成形法を用いる低透過性プラスチック燃料タンクの大量生産
CN102216057B (zh) 一种凹形尤其截面为u型的复合材料件的制造方法及其实施装置
CA2358898A1 (en) Process for the vacuum-assisted resin impregnation of reinforcing material with equalized pressure
KR101445144B1 (ko) 자동차 내장재 성형 장치 및 성형 방법
US20040047934A1 (en) Mandrel-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 process employing resin outflow perimeter channel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old elements
CN1845817A (zh) 发泡成形用模具、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和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
CN110480984B (zh) 瓶体外壳进气孔制作方法
CN115592905A (zh) 具气流通道之透气钢模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TW202012141A (zh) 液態矽膠之成型模具
EP0838319B1 (en) Mold for making synthetic resin molded foam and mold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US20080216953A1 (en) Enhanced device for making a multilayer part comprising an aspect layer with a granulated surface
TWI835358B (zh) 透氣鋼模具組件之製造方法及其構造
JPH05301243A (ja) 表皮付き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11731378B2 (en) Fabric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212764738U (zh) 一种盒盖吸塑装置
CN214447961U (zh) 气体反压成型加工模具的改良构造
JPH0957770A (ja) 金型構造
CN210590097U (zh) 一种异型橡胶密封件硫化复合模具
CN113582519A (zh) 玻璃成型用的模具和玻璃壳体的冲压方法
TWI330584B (en) In-mold decorating method
US7754132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spool seal having a smooth sealing surface
EP3499210B1 (en) Hybrid material airflow impression molds
KR101987762B1 (ko) 슬래브 생산용 몰드, 코팅 시스템 및 코팅 방법
JP2010017908A (ja) 圧空成形用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