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9666A - 连接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79666A CN115579666A CN202211414975.XA CN202211414975A CN115579666A CN 115579666 A CN115579666 A CN 115579666A CN 202211414975 A CN202211414975 A CN 202211414975A CN 115579666 A CN115579666 A CN 115579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 sheet
- target device
- test target
- porous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于测试目标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且设置以电性连接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与测试装置的衬垫的连接连接器,包含多个传导性部分,其中多个传导性粒子在弹性绝缘材料的区域处在厚度方向上延伸,区域对应于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配置于传导性部分之间,包括设置以用于支撑且隔离传导性部分的绝缘支撑部分,多孔薄片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插入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中,且具有多个空隙;以及薄片状连接器,其对应于传导性部分配置,且包括与多孔薄片整体耦接的多个电极。电极中的每一个由金属材料形成且电性连接至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本发明可以有利地防止测试装置的端子与电极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连接器,且更特定言之,涉及一种可通常在长时间内周期使用而无电性质的恶化的连接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执行电测试以判定诸如制造的半导体装置的测试目标装置的缺陷。举例而言,可通过将测试信号传输至测试装置来判定基板是否短路。测试装置及测试目标装置不直接相互接触,但通过使用叫作连接连接器的中间物而间接地相互接触。
此因为当测试装置的端子直接接触测试目标装置的终端时,在重复测试期间可擦伤或损伤端子。又,若端子受损伤,则测试装置或测试目标装置将必须被替换,所以总成本会增大。因此,当将连接连接器用作中间物时,测试目标装置可接触测试装置的连接连接器。当归因于重复接触而连接连接器受擦伤或损伤时仅需要替换连接连接器,所以可节省总替换成本。
KR 10-2006-0013429中揭示的各向异性传导性连接器为连接连接器的实例。
图1以及图2的各向异性传导性连接器10由矩形各向异性传导膜10A、整体地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膜10A的一个表面上的薄片状连接器20以及支撑各向异性传导膜10A的矩形板形支撑部分30构成。各向异性传导性连接器10中的各向异性传导膜10A由分别在厚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圆柱形传导路径形成部分11以及用于将此等传导路径形成部分11相互绝缘的绝缘部分14构成。在此实例中,根据栅格点的位置按恒定间距安置传导路径形成部分11。
薄片状连接器20包含可挠性绝缘薄片21且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膜10A上。在绝缘薄片21的厚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由金属形成的多个电极结构22根据对应于将为绝缘薄片21中的连接对象的电极的图案的图案在绝缘薄片21的平面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又,绝缘薄片21具备对应于用于在各向异性传导膜10A中耦接的突出部分15的用于耦接的多个通孔26。
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于图1以及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然而,图3与图1以及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薄片状连接器20具有绝缘薄片21,其由其中设置与绝缘薄片21的两侧通信的空隙的网状织物、不织布纤维或多孔薄片形成。又,在绝缘薄片21的厚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由金属形成的多个电极结构22根据对应于将为绝缘薄片21中的连接对象的电极的图案的图案在绝缘薄片21的平面方向上相互间隔开。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连接器中,当端子触碰电极结构时,测试目标装置或电极结构的端子的表面可受到损伤。详言之,当测试目标装置的金属端子直接触碰由金属形成的电极结构时,两个表面可受到损伤。
损伤的表面可不仅降低连接连接器的耐久性,且也减小导电率。
发明内容
技术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成。一或多个例示性实施例包含一种可在长时间内周期使用而无电性质恶化的连接连接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一或多个例示性实施例,一种配置于测试目标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且设置以用于电性连接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与测试装置的衬垫的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连接器包含: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由多个传导性部分构成,其中多个传导性粒子在弹性绝缘材料的区域处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区域对应于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以及配置于传导性部分之间且设置以用于支撑且隔离传导性部分的绝缘支撑部分;薄片状连接器,由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插入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中且具有多个空隙的多孔薄片构成;以及多个电极,对应于传导性部分配置,且与多孔薄片整体耦接。电极中的每一个由金属材料形成且电性连接至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
电极中的每一个可位于传导性部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
每一电极可具有对应于每一传导性部分的水平横截面的板的形状。
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可包括配置于电极上方、接触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且由第一传导性粒子构成的第一传导性部分,以及配置于电极下且由第二传导性粒子构成的第二传导性部分。
第一传导性部分的第一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可大于第二传导性部分的第二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
第一传导性部分的第一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可小于第二传导性部分的第二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
薄片状连接器的位置可比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高。
薄片状连接器可位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中间。
可将导引薄片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上,通过在对应于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形成通孔,导引薄片导引测试目标装置接触传导性部分。
多孔薄片可包括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且多孔薄片的空隙填充有弹性绝缘材料。
根据一或多个例示性实施例,一种配置于测试目标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且设置以用于电性连接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与测试装置的衬垫的连接连接器,该连接连接器包含: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包括多个传导性部分,其中多个传导性粒子在弹性绝缘材料的区域处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区域对应于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薄片状连接器,由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插入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中的多孔薄片构成;以及多个金属电极,与多孔薄片整体耦接且配置于对应于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并且埋入于传导性部分中。
金属电极可包含磁性材料。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连接器,有弹性的传导性部分提供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的上侧,可以有利地防止测试装置的端子与电极的损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连接器具有设置在所述各向异性导电片材内的网状的薄片状连接器,可以增强整个各向异性导电片材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连接器的实例的图。
图2为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用于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连接器的另一实例的图。
图4说明用于描述根据例示性实施例的连接连接器的图。
图5为图4的连接连接器的操作的例示性视图。
图6至图8为用于描述根据另一例示性实施例的连接连接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看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概念的连接连接器。
根据例示性实施例的连接连接器100设置于测试目标装置140与测试装置150之间,且电性连接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与测试装置150的衬垫151。连接连接器100包含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薄片状连接器120以及导引薄片130。
当施加压力时,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在厚度方向上具有传导性。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包含多个传导性部分111以及多个绝缘部分114。
传导性部分111为在弹性绝缘材料中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导性粒子配置于对应于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的任何地方之处。弹性绝缘材料可为具有桥接器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可使用固化聚合物质形成材料来获得弹性绝缘材料。材料的实例可包含:共轭二烯类橡胶(conjugated diene-based rubber),诸如,聚丁二烯橡胶(polybutadienerubber)、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聚异戊二烯橡胶(polyisoprene rubbe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 rubber)、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acrylonitrile-butadiene copolymer rubber)以及其氢化产物;嵌段共聚物橡胶(blockcopolymer rubber),诸如,苯乙烯-丁二烯-二烯嵌段三元共聚物橡胶(styrene-butadiene-diene block terpolymer rubber)、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isoprene block copolymer)以及其氢化产物;以及氯丁二烯橡胶(chloroprene rubber)、胺基甲酸酯橡胶(urethane rubber)、聚酯类橡胶(polyester-based rubber)、表氯醇橡胶(epichlorohydrin rubber)、硅酮橡胶(silicone rubber)、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rubber)、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橡胶(ethylene-propylene-diene terpolymer rubber)以及类似的。
如上所述,当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必须防风雨时,必须使用不同于共轭二烯类橡胶的材料。详言之,考虑到模制以及处理性质以及电性质,可使用硅橡胶。
传导性粒子112a以及113a可为磁性粒子。传导性粒子112a以及113a的实例可包含磁性金属的粒子,诸如,铁、钴、镍、其合金或含有此等金属的粒子;以上粒子中的一个为核心粒子且镀有诸如金、银、钯、铑或类似金属的高传导性金属的粒子;或非磁性金属粒子、无机物质粒子(诸如,玻璃珠粒或聚合物粒子)为核心粒子且具有镀有诸如镍、钴或类似金属的传导性磁性金属的核心粒子的表面的粒子。
详言之,镍粒子可用作核心粒子,且可将具有高度传导性的金镀于核心粒子的表面上。
可使用诸如化学电镀、电解电镀、溅镀以及沉积的方法来涂布核心粒子的表面。然而,方法并不限于此。
当镀有传导性金属的核心粒子用作传导性粒子112a以及113a时,传导性金属在粒子的表面上的涂布率(传导性金属的涂布面积对核心粒子的表面积的比率)可较佳地为至少40%、较佳地至少45%,或详言之,较佳地至少47%至95%,使得可获得高传导率。
传导性金属的涂布量可较佳地为核心粒子的0.5重量%至50重量%,更佳地为2重量%至30重量%,再更佳地为3重量%至25重量%,或详言之,较佳地为4重量%至20重量%。当待涂布的传导性金属为金时,涂布量可较佳地为核心粒子的0.5重量%至30重量%,更佳地为2重量%至20重量%,或再更佳地为3重量%至15重量%。
归因于以下将描述的薄片状连接器120的电极122,传导性部分111包含第一传导性部分112以及第二传导性部分113。第一传导性部分112在电极122上方,可接触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且包含第一传导性粒子112a。第二传导性部分113在电极122下且包含第二传导性粒子113a。弹性绝缘材料与第一传导性部分112以及第二传导性部分113的传导性粒子可由相同材料形成。然而,第一传导性部分112的第一传导性粒子112a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大于第二传导性部分113的第二传导性粒子113a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第一传导性部分112的第一传导性粒子112a的平均直径可小于第二传导性部分113的第二传导性粒子113a的平均直径。意即,可将小粒子密集地配置于电极122上方的第一传导性部分112中以当电极122上方的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接触第一传导性部分112时,改良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与电极122之间的电性连接。
薄片状连接器120包含多孔薄片121以及电极122。
多孔薄片121在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多孔薄片121经插入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中且包含多个空隙。空隙填充有弹性绝缘材料,使得多孔薄片121整体耦接至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多孔薄片121可通过使用诸如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的材料形成。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可形成有有机纤维。有机纤维的实例可包含氟树脂纤维,诸如,聚四氟乙烯纤维(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ber)、芳酰胺纤维(aramidfiber)、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 fiber)、聚芳酯纤维(polyarylate fiber)、尼龙纤维(nylon fiber)、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及类似的。又,有机纤维可具有与连接目标对象的材料的线性热膨胀系数精确或大致相同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举例而言,材料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可为30×10-6至-5×10-6/K,详言之,10×10-6至-3×10-6/K。接着,有可能抑制各向异性传导膜的热膨胀。因此,可稳定地维持在连接目标对象上的良好电性连接状态,甚至当归因于温度改变接收到热历程时。又,有机纤维可具有10μm至200μm的直径。
电极122设置于对应于传导性部分111的位置处,且整体耦接至多孔薄片121。电极122可通过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多孔薄片121而耦接至多孔薄片121。通过用金属材料填充金属多孔薄片121的空隙,将电极122稳定地固定至多孔薄片121。电极122形成为具有对应于传导性部分111的圆形横截面的板(圆形板)。电极122可设置于传导性部分1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将传导性部分111分成第一传导性部分112以及第二传导性部分113。
电极122可包含诸如镍、铜、金、银、钯或铁的金属。可完全通过使用单一类型的金属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型的金属的合金形成电极122。替代地,电极122可通过堆叠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型的金属而形成。
又,可通过化学稳定且具有传导性的金属(例如,金、银或钯)涂布电极122的表面,以便防止氧化且减小电极122的接触电阻。
导引薄片130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上。可通过在对应于传导性部分111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形成通孔131来形成导引薄片130,以导引测试目标装置140接触传导性部分111。
导引薄片130可包含任何可挠性以及可模制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诸如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 resin)或环氧树脂(epoxy resin)的热固性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 resin)的聚酯树脂;或诸如聚氯乙烯树脂(polyvinyl chloride resin)、聚苯乙烯树脂(polystyrene resin)、聚丙烯腈树脂(polyacrylnitrile resin)、聚乙烯树脂(polyethylene resin)、聚丙烯树脂(polypropylene resin)、丙烯酸系树脂(acrylicresin)、聚丁二烯树脂(polybutadiene resin)、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聚酰胺(polyamide)或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的热塑性树脂。
连接连接器100可具有如下效应。
首先,在传导性部分111正触碰测试装置150的衬垫151时,将连接连接器100安装于测试装置150上。接下来,降低测试目标装置140,使得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接触连接连接器100的传导性部分111。当进一步降低测试目标装置140且在厚度方向上按压用于连接的传导性部分111时,传导性部分111的传导性粒子112a与113a相互接触。因此,传导性部分111变得具导电性。
在此状态中,当测试装置150施加电信号时,在经由传导性部分111以及电极122将信号传输至测试目标装置140时,执行电测试。
在根据例示性实施例的连接连接器100中,可改良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的耐久性,因为将薄片状连接器120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内部。意即,由于由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形成的薄片状连接器120设置于由硅橡胶形成的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内部,因此可改良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的耐久性。
详言之,通过防止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方向上过度扩展,可防止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110的传导性部分111受到损伤。
又,由于将薄片状连接器120的电极122埋入于传导性部分111内部,因此电极122不直接接触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且因此,防止电极122以及端子141受到损伤。意即,虽然根据本例示性实施例,当皆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电极122以及端子141直接相互接触时端子141或电极122的表面可能损伤,但因为将为弹性且可模制的传导性部分111设置于电极122上方,所以可防止电极122以及端子141受到损伤。
又,归因于与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的频繁接触,在电极122上方的传导性部分111也可能损伤。然而,由于包含相对稳定的薄片状连接器120,因此即使当传导性部分111的上部部分受到损伤时,电极122仍可直接接触测试目标装置140的端子141且维持导电率。
在根据以上例示性实施例的薄片状连接器中,第一传导性部分中的第一传导性粒子小于第二传导性部分中的第二传导性粒子,且比第二传导性粒子密集地配置第一传导性粒子。
然而,如在图6的连接连接器200中,第一传导性部分212的第一传导性粒子212a与第二传导性部分213的第二传导性粒子213a可具有相同的大小以及密度分布。意即,当将薄片状连接器220设置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210中且第一传导性部分212以及第二传导性部分213分别位于电极的上部区域以及下部区域中时,第一传导性部分212的第一传导性粒子212a与第二传导性部分213的第二传导性粒子213a可具有相同的大小以及密度。
图4以及图5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薄片状连接器位置比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稍高的实例。然而,例示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且可如图7中所示出修改薄片状连接器。
举例而言,在图7的连接连接器300中,薄片状连接器320位于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310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之间的中间区域处。
又,根据另一例示性实施例,在图8的连接连接器400中,薄片状连接器420的位置可比在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410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之间的中间区域高或低。
根据另一例示性实施例,虽然未说明,但传导性部分的上部末端可突出。意即,虽然图4以及图5的例示性实施例示出传导性部分的上部末端与绝缘支撑部分的上部末端齐平,且传导性部分的上部末端可突出于绝缘支撑部分的上部末端上方。
虽然已参看诸图描述一或多个例示性实施例,但一般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概念的精神以及范畴的情况下在其中进行形式以及细节的各种改变。
Claims (6)
1.一种连接连接器,配置于测试目标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且设置以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与所述测试装置的衬垫,所述连接连接器包括:
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包括多个传导性部分,其中多个传导性粒子在弹性绝缘材料的区域处在厚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区域对应于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以及配置于所述传导性部分之间且设置以用于支撑且隔离所述传导性部分的绝缘支撑部分;
薄片状连接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插入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中且具有多个空隙的多孔薄片,其中所述多孔薄片包括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且所述多孔薄片在对应所述绝缘支撑部分处的所述空隙填充有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所述弹性绝缘材料相同材料的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从而使所述多孔薄片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整体耦接;以及
多个电极,对应于所述传导性部分配置,且与所述多孔薄片整体耦接,
其中所述电极中的每一个由金属材料形成且电性连接至所述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
其中所述电极中的每一个在对应于所述传导性部分处通过用所述金属材料填充所述多孔薄片的孔而与所述多孔薄片整体耦接,其中所述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传导性部分,配置于所述电极上方,直接接触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且在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中由多个第一传导性粒子构成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压缩;以及
第二传导性部分,配置于所述电极下方且在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中由多个第二传导性粒子构成且不接触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二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
其中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二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
其中所述电极中的每一个通过所述多孔薄片的所述孔而从所述多孔薄片的表面突出,并且所述弹性绝缘材料通过所述多孔薄片的所述孔形成,
其中所述薄片状连接器的位置比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高,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电极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传导性部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连接器,其中每一所述电极具有对应于每一所述传导性部分的水平横截面的板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连接器,其中导引薄片设置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所述上表面上,通过在对应于所述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形成通孔,所述导引薄片导引所述测试目标装置接触所述传导性部分。
5.一种连接连接器,配置于测试目标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且被设置以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端子与所述测试装置的衬垫,所述连接连接器包括:
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包括多个传导性部分,其中多个传导性粒子在弹性绝缘材料的区域处在厚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区域对应于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
薄片状连接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插入于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中的多孔薄片,其中所述多孔薄片包括网状织物或不织布纤维,且所述多孔薄片的多个空隙填充有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以及
多个金属电极,与所述多孔薄片整体耦接且配置于对应于所述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并且埋入于所述传导性部分中,
其中所述传导性部分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传导性部分,配置于所述金属电极上方,直接接触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且在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中由多个第一传导性粒子构成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压缩;以及
第二传导性部分,配置于所述金属电极下方且在所述弹性绝缘材料中由多个第二传导性粒子构成且不接触所述测试目标装置的所述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二传导性粒子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
其中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一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所述第二传导性粒子的平均直径,
其中所述金属电极中的每一个通过所述多孔薄片的孔而从所述多孔薄片的表面突出,并且所述弹性绝缘材料通过所述多孔薄片的所述孔形成,
其中所述薄片状连接器的位置比所述各向异性传导性薄片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中间区域高,所述第一传导性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传导性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包括磁性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14975.XA CN115579666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14975.XA CN115579666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PCT/KR2015/010360 WO2017057785A1 (ko) | 2015-10-01 | 2015-10-01 | 접속용 커넥터 |
CN201580057907.4A CN107110888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7907.4A Division CN107110888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79666A true CN115579666A (zh) | 2023-01-06 |
Family
ID=5842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14975.XA Pending CN115579666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CN201580057907.4A Pending CN107110888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7907.4A Pending CN107110888A (zh) | 2015-10-01 | 2015-10-01 | 连接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5579666A (zh) |
WO (1) | WO20170577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21155B2 (ja) * | 2018-05-29 | 2023-08-04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感圧タッチセンサ及び感圧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65019B2 (ja) * | 1998-03-23 | 2007-01-10 | Jsr株式会社 | 異方導電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70316B2 (ja) * | 2000-11-08 | 2010-06-02 | Jsr株式会社 | 異方導電性シートおよび回路装置の電気的検査装置 |
JP3788258B2 (ja) * | 2001-03-27 | 2006-06-21 | Jsr株式会社 | 異方導電性コネクターおよびその応用製品 |
JP2003092317A (ja) * | 2001-09-19 | 2003-03-28 | Jsr Corp | シート状コネ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ーブ装置 |
CN101882720B (zh) * | 2003-06-12 | 2011-11-30 | Jsr株式会社 | 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路装置的检查装置 |
US7922497B2 (en) * | 2005-10-11 | 2011-04-12 | Jsr Corporation | Anisotropic conductive connector and inspection equipment of circuit device |
TWI403723B (zh) * | 2005-12-21 | 2013-08-01 | Jsr Corp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oreign - shaped conductive connector |
-
2015
- 2015-10-01 CN CN202211414975.XA patent/CN1155796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0-01 WO PCT/KR2015/010360 patent/WO2017057785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10-01 CN CN201580057907.4A patent/CN107110888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57785A1 (ko) | 2017-04-06 |
CN107110888A (zh)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06331B1 (ko) | 검사용 소켓 | |
US9488675B2 (en) | Test socket having high-density conductive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5452877B (zh) | 导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50377923A1 (en) | Test socket with high density conduction section | |
CN105527472B (zh) | 测试座 | |
KR101624689B1 (ko) | 접속용 커넥터 | |
CN104285151A (zh) | 允许简单对准的测试插座 | |
KR101366171B1 (ko) | 고밀도 도전부를 가지는 테스트용 소켓 | |
KR101246301B1 (ko) | 미세선형체가 마련된 테스트용 소켓 | |
KR20150079255A (ko) | 시트형 커넥터 및 전기적 커넥터 장치 | |
KR101471116B1 (ko) | 고밀도 도전부를 가지는 테스트용 소켓 | |
KR101614472B1 (ko) | 검사용 커넥터 | |
CN104884964A (zh) | 测试插座及插座构件 | |
KR20160134311A (ko) | 이방 도전성 시트 | |
KR102153221B1 (ko) | 이방 전도성 시트 | |
KR101339167B1 (ko) | 테스트용 소켓 | |
KR101575830B1 (ko) | 검사용 소켓 | |
CN115579666A (zh) | 连接连接器 | |
KR101532392B1 (ko) | 검사용 소켓 | |
TWI550980B (zh) | 連接用連接器以及連接用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
TWI544704B (zh) | 連接連接器 | |
CN114078610B (zh) | 导电性颗粒及包括其的测试插座 | |
KR20060121847A (ko) | 이방 도전성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회로 기판의 검사장치 | |
KR101476793B1 (ko) | 테스트용 소켓 | |
TWI542086B (zh) | 異方性導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