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0667A -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0667A
CN115570667A CN202211108573.7A CN202211108573A CN115570667A CN 115570667 A CN115570667 A CN 115570667A CN 202211108573 A CN202211108573 A CN 202211108573A CN 115570667 A CN115570667 A CN 115570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wire rope
rack
steel wir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85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洞宇
种建
王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even Star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even Star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even Star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even Star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85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0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0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0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属于墙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包括:机架上部设置有托架,托架的底部四角处开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设置有拨片;第一侧开模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一联动组件,钢丝绳穿过拨片和第一联动组件将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第二侧开模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架、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分别通过钢丝绳带动机架前后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该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拨片和第一升降架联动设置,使得模车侧门打开的同时第一升降架能够到达适宜位置,确保承接住模车车门。

Description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属于墙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质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墙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科学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目前国内外都将轻质墙板作为住宅产业化的首选内墙体产品。
轻质墙板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墙板原材料放置于模车的内部,然后通过挤压成型;模车内部的墙板成型以后,在取料的过程中,由于模车两侧的侧门较重,所以无法依靠人工将模车的侧门打开。
中国专利CN215038695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板组合式开模机械手,利用侧开模机械臂气缸带动侧开模拉手与模车侧门拉手挡片对接,然后回拉侧开模拉手,将模车侧门打开,然后利用下放接模机械臂承接模车侧门,利用侧开模提升气缸带动下放接模机械臂缓慢向下移动,用于将模车的侧门放下,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在带动侧开模拉手的过程中还是在带动下放接模机械臂的过程中均需要用到多个气缸,造成气缸数量太多,安装复杂、成本比较高;进一步地,下放接模机械臂首先需要上升至适宜位置,然后再通过侧开模拉手将模车侧门打开,利用下放接模机械臂承接模车侧门,该过程分步进行,耗时长、效率低,且不便于把握下放接模机械臂的上升高度,如果其上升高度过高,可能无法承接住模车侧门;如果其上升高度不够,模车侧门在落下的过程中将直接砸向下放接模机械臂,可能导致装置损坏和砸伤工人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拨片和第一升降架联动设置,使得模车侧门打开的同时第一升降架能够到达适宜位置,确保承接住模车车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包括:
机架,其上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四角处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拨片;
第一侧开模机构,其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第一升降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托架的底部中心,钢丝绳穿过所述拨片和第一联动组件将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以使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上升时,拨片下端向机架外侧顶出,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下降时,拨片下端向机架内侧收回;
第二侧开模机构,其包括第二升降架、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托架的顶部中心,所述第二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所述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三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所述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可选地,所述拨片呈回旋镖形,其上端位于所述托架的内侧,且与钢丝绳相连,其下端位于所述托架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分别与第四导轮、第三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可选地,所述托架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两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五导轮、第六导轮、第七导轮和第八导轮。
可选地,所述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所述拨片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第三拨片和第四拨片;
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七导轮、第三拨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滑块、第三导轮、第四导轮、第二拨片和第六导轮将所述机架左侧的第一升降架和机架右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
所述第二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八导轮、第四拨片、第四导轮、第三导轮、第一滑块、第二导轮、第一导轮、第一拨片和第五导轮将所述机架左侧的第一升降架和机架右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架呈L形,其纵向部分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其横向部分远离纵向部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第二滑块、第二滑轨、第九导轮、第十导轮、第十一导轮、第十二导轮、第十三导轮和第十四导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九导轮和第十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两侧;
所述托架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机架相连,所述第十一导轮和第十二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十三导轮和第十四导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
所述机架的顶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组合滚轮、第二组合滚轮、第三组合滚轮和第四组合滚轮;
所述钢丝绳还包括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第五钢丝绳、第六钢丝绳、第七钢丝绳和第八钢丝绳;
所述第三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九导轮、第十三导轮和第一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二滑块与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四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导轮、第十四导轮和第二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二滑块与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五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一滚轮、第一组合滚轮另一端、第十一导轮、第二滑块、第十二导轮、第二组合滚轮另一端和第二滚轮分别连接在机架前侧第二升降架的下端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三联动组件包括第三伸缩件、第三滑块、第三滑轨、第十五导轮、第十六导轮、第十七导轮、第十八导轮、第十九导轮和第二十导轮,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滑块相连,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所述第十五导轮和第十六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两侧;
所述第十七导轮和第十八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十九导轮和第二十导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所述第六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五导轮、第十九导轮和第三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三滑块与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七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六导轮、第二十导轮和第四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三滑块与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八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三滚轮、第三组合滚轮另一端、第十七导轮、第三滑块、第十八导轮、第四组合滚轮另一端和第四滚轮分别连接在机架后侧第二升降架的下端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升降架上设置有拉开组件,所述拉开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板、第四伸缩件、导向轴、伸缩架和定位销,所述固定架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定位销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四伸缩件、导向轴和伸缩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与固定板之间。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具有托架,不仅便于承载各结构,还有利于工人进入托架并对其内各结构进行维护;通过设置第一侧开模机构和第二侧开模机构,降低气缸的使用数量,缩减成本,同时便于拆装;此外,第一升降架和第一联动组件的配合设置可以使模车侧门打开的同时第一升降架到达适宜位置,确保承接住模车车门。
2.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设置拨片,便于将模车两侧车门同时顶开,灵活性强,提高生产效率。
3.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第一伸缩件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移动,使得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同时带动拨片和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运动,保证拨片下端向外顶出时,第一升降架上升,拨片下端向内收回时,第一升降架下降,整个过程平稳可靠,安全高效。
4.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不仅提升了托架与机架的连接稳固性,而且便于安置第十一导轮、第十二导轮、第十七导轮和第十八导。
5.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第二伸缩件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轨上移动,使得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和第五钢丝绳带动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保证升降过程的正常进行。
6.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第三伸缩件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滑轨上移动,使得第六钢丝绳、第七钢丝绳和第八钢丝绳带动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保证升降过程的正常进行。
7.本申请所提供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通过设置第四伸缩件、导向轴和伸缩架,带动固定板沿水平方向做前后移动,进而使得定位销拉开模车前后两侧的车门,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四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机架,2、托架,3、贯通孔,401、第一拨片,402、第二拨片,403、第三拨片,404、第四拨片,
5、第一升降架,501、滚轮,502、立柱,503、滑槽,504、滑轮,
601、第一伸缩件,602、第一滑块,603、第一滑轨,604、第一导轮,605、第二导轮,606、第三导轮,607、第四导轮,608、连接孔,609、第五导轮,610、第六导轮,611、第七导轮,612、第八导轮,613、第一钢丝绳,614、第二钢丝绳,
7、第二升降架,701、固定架,702、固定板,703、第四伸缩件,704、导向轴,705、伸缩架,706、定位销,
801、第二伸缩件,802、第二滑块,803、第二滑轨,804、第九导轮,805、第十导轮,806、第十一导轮,807、第十二导轮,808、第十三导轮,809、第十四导轮,810、第三钢丝绳,811、第四钢丝绳,812、第五钢丝绳,
901、第三伸缩件,902、第三滑块,903、第三滑轨,904、第十五导轮,905、第十六导轮,906、第十七导轮,907、第十八导轮,908、第十九导轮,909、第二十导轮,910、第六钢丝绳,911、第七钢丝绳,912、第八钢丝绳,
10、吊钩,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15、第三滚轮,16、第四滚轮,17、第一组合滚轮,18、第二组合滚轮,19、第三组合滚轮,20、第四组合滚轮,21、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侧开模机和第二侧开模机构,机架1上部设置有托架2,托架2的底部四角处开设有贯通孔3,贯通孔3内设置有拨片,用于顶开模车左右两侧的车门;第一侧开模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架5和第一联动组件,第一升降架5对称设置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用于承接被拨片顶开的模车车门;第一联动组件设置在托架2的底部中心,方便控制拨片和第一升降架5同时运动;钢丝绳穿过拨片和第一联动组件将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相连,以使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沿竖直方向同时上升时,拨片下端向机架1外侧顶出,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沿竖直方向同时下降时,拨片下端向机架1内侧收回,第一联动组件控制拨片和第一升降架5联动运动,使得模车侧门打开的同时第一升降架5能够到达适宜位置,确保承接住模车车门;第二侧开模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架7、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第二升降架7对称设置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用于打开模车前后两侧的车门;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相对设置在托架2的顶部中心,设计合理,方便控制第二升降架7将模车前后两侧的车门打开;第二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机架1前侧的第二升降架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三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机架1后侧的第二升降架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分别控制机架1前后侧的第二升降架7运动,牢固可靠,保证升降过程的正常进行。
具体地,机架1底部设置有拉筋21,提高机架1的结构强度,防止机架1发生变形。
具体地,托架2呈凹槽状,有利于工人进入托架2并对其内各结构进行维护;托架2上端设置有吊钩10,方便吊装,有利于将托架2与机架1进行装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拨片呈回旋镖形,其上端位于托架2的内侧,且与钢丝绳相连,便于与第一升降架5同时运动;拨片下端位于托架2的外侧,用于顶开模车左右两侧的车门。
具体地,拨片包括第一拨片401、第二拨片402、第三拨片403和第四拨片404,第一拨片401和第二拨片402分别与第三拨片403和第四拨片404对称设置在托架2的左右两侧,用于分别将模车左右两侧的车门顶开,便捷高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滑块602、第一滑轨603、第一导轮504、第二导轮605、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607,第一导轮504、第二导轮605分别与第四导轮607、第三导轮对称分布在第一伸缩件的两侧,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块602相连,第一滑块60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603上,布局合理,方便钢丝绳将各结构依次连接,提高使用灵活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托架2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两个连接孔608,四个连接孔608内分别设置有第五导轮609、第六导轮610、第七导轮611和第八导轮612,第五导轮609和第六导轮610分别与第七导轮611和第八导轮612对称设置在托架2的左右两侧,不仅便于钢丝绳绕设在其表面,同时为第二升降架7的升降过程提供支撑,避免钢丝绳与托架2直接接触进而产生摩擦,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613和第二钢丝绳614,第一钢丝绳613依次经过第七导轮611、第三拨片403、第一导轮504、第二导轮605、第一滑块602、第三导轮、第四导轮607、第二拨片402和第六导轮610将机架1左侧的第一升降架5和机架1右侧的第一升降架5相连,用于带动机架1左侧的第一升降架5和机架1右侧的第一升降架5同时上升或下降;
第二钢丝绳614依次经过第八导轮612、第四拨片404、第四导轮607、第三导轮、第一滑块602、第二导轮605、第一导轮504、第一拨片401和第五导轮609将机架1左侧的第一升降架5和机架1右侧的第一升降架5相连,不仅用于带动机架1左侧的第一升降架5和机架1右侧的第一升降架5同时上升或下降,而且与第一钢丝绳613配合作用,提升连接结构的稳固性。
可以理解的,第一钢丝绳613和第二钢丝绳61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613和第二钢丝绳614的中部均与第一滑块602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结构的平稳运行。
具体地,开模过程中模车停靠在开模装置的内侧,并位于托架2下方,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伸长,带动第一滑块602在第一滑轨603上向远离第一伸缩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钢丝绳613和第二钢丝绳614移动,使得第一拨片401、第二拨片402、第三拨片403和第四拨片404的下端均向机架1外侧顶出,同时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上升;随后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收回,带动第一滑块602在第一滑轨603上向靠近第一伸缩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钢丝绳613和第二钢丝绳614移动,使得第一拨片401、第二拨片402、第三拨片403和第四拨片404的下端均向机架1内侧收回,同时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5下降;整个过程联动进行,从而完成模车车门打开和平稳放置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升降架5呈L形,其纵向部分与机架1滑动配合,有利于第一升降架5进行平稳升降;第一升降架5横向部分远离纵向部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501,用于承接模车车门,并将车门平稳放下。
可以理解的,托架2与第一升降架5之间设置有立柱502,立柱502位于机架1上,用于增强机架1的强度;立柱502内侧设置有滑槽503,第一升降架5的两侧设置有滑轮504,滑轮504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503内,有利于带动第一升降架5平稳升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801、第二滑块802、第二滑轨803、第九导轮804、第十导轮805、第十一导轮806、第十二导轮807、第十三导轮808和第十四导轮809,第二伸缩件801的伸缩端与第二滑块802相连,第二滑块802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803上,第九导轮804和第十导轮805对称分布在第二伸缩件801的两侧,设计合理,便于带动机架1前侧的第二升降架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托架2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与机架1相连,第十一导轮806和第十二导轮807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两侧,第十三导轮808和第十四导轮809设置在机架1上,且对称分布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两侧,不仅提升了托架2与机架1的连接稳固性,而且便于安置第十一导轮806和第十二导轮807。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机架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13、第二滚轮14、第三滚轮15和第四滚轮16;
机架1的顶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组合滚轮17、第二组合滚轮18、第三组合滚轮19和第四组合滚轮20;
钢丝绳还包括第三钢丝绳810、第四钢丝绳811、第五钢丝绳812、第六钢丝绳910、第七钢丝绳911和第八钢丝绳912;
第三钢丝绳810依次经过第九导轮804、第十三导轮808和第一组合滚轮17一端将第二滑块802与机架1前侧的第二升降架7上端相连;
第四钢丝绳811依次经过第十导轮805、第十四导轮809和第二组合滚轮18一端将第二滑块802与机架1前侧的第二升降架7上端相连;
第五钢丝绳812依次经过第一滚轮13、第一组合滚轮17另一端、第十一导轮806、第二滑块802、第十二导轮807、第二组合滚轮18另一端和第二滚轮14分别连接在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的下端两侧。
具体地,第三钢丝绳810一端和第四钢丝绳811一端均与第二滑块802相连,且二者位于第二滑块802的同一侧,第三钢丝绳810另一端和第四钢丝绳8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的上端两侧;第五钢丝绳812连接在第二滑块802远离第三钢丝绳810和第四钢丝绳811的一侧,第五钢丝绳8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的下端两侧;第二伸缩件801的伸缩端伸长,带动第二滑块802向远离第二伸缩件80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三钢丝绳810和第四钢丝绳811带动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上升,第五钢丝绳812跟随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上升;随后第二伸缩件801的伸缩端收回,带动第二滑块802向靠近第二伸缩件80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五钢丝绳812带动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下降,第三钢丝绳810和第四钢丝绳811跟随机架1前侧第二升降架7下降,保证升降过程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联动组件包括第三伸缩件901、第三滑块902、第三滑轨903、第十五导轮904、第十六导轮905、第十七导轮906、第十八导轮907、第十九导轮908和第二十导轮909,第三伸缩件901的伸缩端与第三滑块902相连,第三滑块90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903上,第十五导轮904和第十六导轮905对称分布在第三伸缩件901的两侧,设计合理,便于带动机架1后侧的第二升降架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第十七导轮906和第十八导轮907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接板12的两侧,第十九导轮908和第二十导轮909设置在机架1上,且对称分布在第二连接板12的两侧,便于安置第十七导轮906和第十八导轮907;
第六钢丝绳910依次经过第十五导轮904、第十九导轮908和第三组合滚轮19一端将第三滑块902与机架1后侧的第二升降架7上端相连;
第七钢丝绳911依次经过第十六导轮905、第二十导轮909和第四组合滚轮20一端将第三滑块902与机架1后侧的第二升降架7上端相连;
第八钢丝绳912依次经过第三滚轮15、第三组合滚轮19另一端、第十七导轮906、第三滑块902、第十八导轮907、第四组合滚轮20另一端和第四滚轮16分别连接在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的下端两侧。
具体地,第六钢丝绳910一端和第七钢丝绳911一端均与第三滑块902相连,且二者位于第三滑块902的同一侧,第六钢丝绳910另一端和第七钢丝绳9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的上端两侧;第八钢丝绳912连接在第三滑块902远离第六钢丝绳910和第七钢丝绳911的一侧,第八钢丝绳9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的下端两侧;第三伸缩件901的伸缩端伸长,带动第三滑块902向远离第三伸缩件90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六钢丝绳910和第七钢丝绳911带动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上升,第八钢丝绳912跟随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上升;随后第三伸缩件901的伸缩端收回,带动第三滑块902向靠近第三伸缩件90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八钢丝绳912带动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下降,第六钢丝绳910和第七钢丝绳911跟随机架1后侧第二升降架7下降,保证升降过程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升降架7上设置有拉开组件,拉开组件包括固定架701、固定板702、第四伸缩件703、导向轴704、伸缩架705和定位销706,固定架701和固定板702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外侧和内侧,定位销706连接在固定板702的下方,第四伸缩件703、导向轴704和伸缩架705均设置在固定架701与固定板702之间。
具体地,第二升降架7升降至适宜位置时,第四伸缩件703带动伸缩架705展开,同时导向轴704跟随第四伸缩件703伸长,使得定位销706伸入模车前后两侧车门的定位孔内;然后第四伸缩件703收回,带动伸缩架705折叠,同时导向轴704跟随第四伸缩件703收回,进而使得定位销706带动模车前后两侧车门脱离模车。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对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801、第三伸缩件901和第四伸缩件703的类型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伸缩运动即可;优选,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801和第三伸缩件901为液压缸,第四伸缩件703为气缸,设计合理,降低成本。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其上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四角处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拨片;
第一侧开模机构,其包括第一升降架和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第一升降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托架的底部中心,钢丝绳穿过所述拨片和第一联动组件将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以使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上升时,拨片下端向机架外侧顶出,第一联动组件带动机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下降时,拨片下端向机架内侧收回;
第二侧开模机构,其包括第二升降架、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所述第二升降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和第三联动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托架的顶部中心,所述第二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所述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三联动组件通过钢丝绳带动所述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呈回旋镖形,其上端位于所述托架的内侧,且与钢丝绳相连,其下端位于所述托架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分别与第四导轮、第三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两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五导轮、第六导轮、第七导轮和第八导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所述拨片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第三拨片和第四拨片;
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七导轮、第三拨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滑块、第三导轮、第四导轮、第二拨片和第六导轮将所述机架左侧的第一升降架和机架右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
所述第二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八导轮、第四拨片、第四导轮、第三导轮、第一滑块、第二导轮、第一导轮、第一拨片和第五导轮将所述机架左侧的第一升降架和机架右侧的第一升降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架呈L形,其纵向部分与所述机架滑动配合,其横向部分远离纵向部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第二滑块、第二滑轨、第九导轮、第十导轮、第十一导轮、第十二导轮、第十三导轮和第十四导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九导轮和第十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两侧;
所述托架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机架相连,所述第十一导轮和第十二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十三导轮和第十四导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
所述机架的顶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组合滚轮、第二组合滚轮、第三组合滚轮和第四组合滚轮;
所述钢丝绳还包括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第五钢丝绳、第六钢丝绳、第七钢丝绳和第八钢丝绳;
所述第三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九导轮、第十三导轮和第一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二滑块与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四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导轮、第十四导轮和第二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二滑块与机架前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五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一滚轮、第一组合滚轮另一端、第十一导轮、第二滑块、第十二导轮、第二组合滚轮另一端和第二滚轮分别连接在机架前侧第二升降架的下端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动组件包括第三伸缩件、第三滑块、第三滑轨、第十五导轮、第十六导轮、第十七导轮、第十八导轮、第十九导轮和第二十导轮,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滑块相连,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所述第十五导轮和第十六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两侧;
所述第十七导轮和第十八导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十九导轮和第二十导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所述第六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五导轮、第十九导轮和第三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三滑块与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七钢丝绳依次经过第十六导轮、第二十导轮和第四组合滚轮一端将第三滑块与机架后侧的第二升降架上端相连;
所述第八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三滚轮、第三组合滚轮另一端、第十七导轮、第三滑块、第十八导轮、第四组合滚轮另一端和第四滚轮分别连接在机架后侧第二升降架的下端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上设置有拉开组件,所述拉开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板、第四伸缩件、导向轴、伸缩架和定位销,所述固定架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定位销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四伸缩件、导向轴和伸缩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与固定板之间。
CN202211108573.7A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Pending CN115570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8573.7A CN115570667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8573.7A CN115570667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0667A true CN115570667A (zh) 2023-01-06

Family

ID=8458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8573.7A Pending CN115570667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06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6773A (zh) 轨枕二次养护自动吊装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51777B (zh) 自动上料机械手
CN210838510U (zh) 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配电柜
CN115570667A (zh) 一种墙板生产用模车的开模装置
CN220223313U (zh) 一种机车检修用吊装装置
CN218504835U (zh) 一种模车开模结构
CN112607607B (zh) 自动布置系统、缓存车以及起吊脱模系统
CN115535907A (zh) 一种尾部电池抽拉式换电堆垛机及加解锁一体化机构
CN211644488U (zh) 会自动上下车的新型叉车
CN212799414U (zh) 一种液压支架重型销轴装配吊装装置
CN211521449U (zh) 一种自动锁定的升降货梯
CN211029659U (zh) 抛丸机双轨道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0525051U (zh) 一种模具存放架
CN203253763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加热设备上的升降机构
CN215038695U (zh) 装配式内墙板组合式开模机械手
CN211226047U (zh) 一种起重机提升系统
CN218619256U (zh) 自动装卸车装置
CN220432222U (zh) 一种烟草用消防器材安装装置
CN21399948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桁架机器人
CN215048177U (zh) 装饰纸更换装置
CN221051479U (zh) 一种冻干设备导轨自动升降装置
CN218809758U (zh) 一种便于井道安装的载货电梯
CN115159388B (zh) 一种车载货物升降支架
CN220117718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升降式施工平台
CN219544114U (zh) 一种抗氧化石墨电极浸渍一体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