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1923A -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1923A
CN115541923A CN202211107566.5A CN202211107566A CN115541923A CN 115541923 A CN115541923 A CN 115541923A CN 202211107566 A CN202211107566 A CN 202211107566A CN 115541923 A CN115541923 A CN 11554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positioning
moving
mobile terminal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7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ocom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bocom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ocom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Fibocom Wireles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107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1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19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1686 priority patent/WO202405577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3/00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linear or angular speeds
    • G01P3/6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ime taken to traverse a fixed distance
    • G01P3/66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ime taken to traverse a fixed distanc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

Description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众所周知,用户在搭乘某些交通运输设备的时候,例如用户在搭乘飞机的时候需要关闭无线通信网络,否则会对交通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干扰。
目前,主要是通过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来获取三维加速度,并通过计算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来判断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但是采用上述的移动状态检测方法,需要在移动终端中额外增加三维速度传感器,导致增加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的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状态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
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
速度提取模块,用于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场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定位数据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多次定位得到的;定位移动速度为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场景匹配模块还用于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包括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状态检测模块包括状态确定单元和进阶检测单元。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行相关场景的情况下,根据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单元用于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状态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阶检测单元还用于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起飞场景;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非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降落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确定单元还用于若进阶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目标移动场景、且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满足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起飞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内;起飞速度范围根据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降落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内;降落速度范围根据飞机降落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通信控制模块,通信控制模块用于若移动状态为飞行状态,则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若移动状态为非飞行状态,则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开启状态,以恢复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移动状态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移动状态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移动状态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本申请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传感器,而是通过对移动终端内置的定位模块所获取的移动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就能够实现移动状态的自动检测,因此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架构框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架构框图;
图4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架构框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由场景速度映射信息所构成的匹配表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相关技术中,移动状态检测主要是通过在移动终端中增加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来实现的,其对应的移动终端的架构框图如图1所示。通过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计算移动终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分量,根据加速度分量的大小以此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飞机的起飞爬升和降落阶段,移动终端再根据此状态自动打开或者关闭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射频。但是,采用上述方法需要在移动终端内部额外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对硬件尺寸和布局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开销。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传感器,而是通过对移动终端内置的定位模块所获取的移动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就能够实现移动状态的自动检测,因此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并且还能将降低成本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状态检测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进行举例说明,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包括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的系统,并通过服务器和终端的交互实现,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或便携式可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种。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头戴设备等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
其中,定位模块指的是能够实时对移动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的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基站定位模块、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得到对应的定位数据,即移动定位数据。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一次或多次定位得到的定位数据,即移动定位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除了内置有定位模块之外,还内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理解,参照图3,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内置于定位模块中。此外,参照图4,该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与定位模块分离式设计,且还可以在无线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之间连接用于通信的总线,例如I2C总线或串行数据总线,使无线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其中,I2C总线是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串行数据总线可双向通信,并且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
步骤204,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其中,移动定位数据指的是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得到的定位数据。
定位移动速度,指的是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时,移动终端当前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当前的速度可以是移动终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定位模块为GPS模块,则GPS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包括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的时间、定位状态、纬度、纬度半球、经度、经度半球、地面速率、地面航向、UTC的日期、磁偏角、磁偏角方向或模式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移动终端可以从以上的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在定位时的地面速率,作为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步骤206,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其中,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对应的移动场景,以及与该移动场景相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可以理解,将移动终端对应的定位移动速度与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的移动速度范围进行对比,能够确定出对应的移动场景。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的各个移动场景、以及各个移动场景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中,获取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为了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若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包括两个移动场景,分别是飞机起飞场景和飞机滑行场景,且飞机起飞场景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为300km/h至370km/h,飞机滑行场景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为<=20km/h。在移动终端对应的定位移动速度为330km/h的情况下,该定位移动速度落入飞机起飞场景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中,此时可确定移动终端所对应的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
步骤208,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其中,移动状态包括飞行状态或非飞行状态中的至少一种。飞行状态指的是移动终端处于飞行阶段中的状态,非飞行状态指的是移动终端处于非飞行阶段中的状态。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移动终端具体的目标移动场景,进一步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上述移动状态检测方法中,通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本申请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传感器,而是通过对移动终端内置的定位模块所获取的移动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就能够实现移动状态的自动检测,因此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定位数据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多次定位得到的;定位移动速度为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步骤206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的时间间隔,用于控制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的定位频率。例如,若预设时间间隔为5秒,则定位模块每隔5秒会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定位模块间隔多次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就可以得到多次的定位移动速度。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获取经过多次定位得到的定位移动速度,并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所对应的平均速度,得到平均移动速度。接着,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的各个移动场景、以及各个移动场景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中,获取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本申请通过利用多个定位移动速度所对应的平均速度进行移动场景的匹配,能够减少直接通过单个定位移动速度进行移动场景匹配所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场景匹配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8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行相关场景的情况下,根据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其中,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除了包括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对应的移动场景,以及与该移动场景相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还包括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飞行相关场景,指的是与飞行有关的移动场景,飞行相关场景包括飞机滑行场景、飞机起飞场景、飞机降落场景或飞机平飞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定位移动速度或平均移动速度,从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的各个移动速度范围中确定目标移动速度范围,并确定与该目标速度范围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定位移动速度或平均移动速度,从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的各个移动速度范围中确定目标移动速度范围,并确定与该目标速度范围相匹配的目标移动状态。
具体地,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行相关场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根据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的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各自所对应的移动状态。接着,计算机设备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各自所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即进一步检测移动终端是否真的处于该目标移动场景,并根据进阶检测结果进一步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本申请通过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能够进一步保证场景匹配的准确率,进而提高基于目标移动场景所检测得到的移动状态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场景速度映射信息所构成的匹配表如图5所示,包括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对应的移动场景、以及与该移动场景相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市内公共交通场景、高速运输场景、普通铁路运输场景、高速铁路运输场景、货轮运输场景或快艇场景中的至少一种场景下所对应的定位移动速度是相对平稳的,移动终端在飞机起飞场景或飞机降落场景中的至少一种场景下所对应的定位移动速度是变化较大的。
可以理解,若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的飞机起飞场景和飞机降落场景所对应的速度范围存在重合部分,则移动终端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有可能同时满足飞机起飞场景和飞机降落场景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此时可根据各个定位移动速度的速度变化情况确定具体的移动场景。具体地,若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呈递增趋势,则判定移动终端位于飞机起飞场景;若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呈递减趋势,则判定移动终端位于飞机降落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起飞场景。
具体地,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获取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并从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获取各个定位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移动状态。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飞行状态,也就是说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并不都是非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起飞场景。本申请针对不同目标移动场景执行不同的飞行状态检测流程,能够提高移动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都是非飞行状态,则说明之前根据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得到的飞机起飞场景有误。此时需要清空当前的定位次数,并在预设的重启定位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的定位功能,这样能够降低定位所产生的功耗。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定位模块在连续预设次数下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则也可以清空当前的定位次数,并在预设的重启定位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的定位功能,同样能够降低定位所产生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具体还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非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降落场景。
具体地,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获取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并从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获取各个定位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移动状态。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非飞行状态,也就是说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并不都是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降落场景。本申请针对不同目标移动场景执行不同的飞行状态检测流程,能够提高移动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都是飞行状态,则说明之前根据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得到的飞机降落场景有误。此时需要清空当前的定位次数,并在预设的重启定位时长后开启定位模块的定位功能,这样能够降低定位所产生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若进阶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目标移动场景、且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满足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其中,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进阶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目标移动场景、且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满足该目标移动场景下的其中一个飞行条件,则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进阶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目标移动场景、且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需同时满足目标移动场景下的所有飞行条件,才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起飞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内;起飞速度范围根据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其中,起飞速度范围指的是飞机在起飞过程对应的飞行速度。
当前定位次数,指的是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累积定位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预设的起飞速度范围,也可以从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中,选取部分的移动速度范围,并将这部分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起飞速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进行范围扩增,得到扩增后的移动速度范围,并将扩增后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起飞速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飞行条件包括至少一组判断条件,每组判断条件对应于一个起飞速度范围和起飞定位次数范围。每组的起飞速度范围和对应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呈负相关,即起飞速度范围越大,其对应设置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越小;起飞速度范围越小,其对应设置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同时与飞行条件下的多组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只要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满足其中一组判断条件,就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逐个与飞行条件下的多组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只要判断出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满足其中一组判断条件,就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并结束比较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降落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内;降落速度范围根据飞机降落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其中,起飞降落范围指的是飞机在降落过程对应的飞行速度。
当前定位次数,指的是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累积定位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飞机降落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预设的降落速度范围,也可以从飞机降落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中,选取部分的移动速度范围,并将这部分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降落速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飞机降落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进行范围扩增,得到扩增后的移动速度范围,并将扩增后的移动速度范围作为降落速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飞行条件包括至少一组判断条件,每组判断条件对应于一个降落速度范围和降落定位次数范围。每组的降落速度范围和对应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呈正相关,即降落速度范围越大,其对应设置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越大;降落速度范围越小,其对应设置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同时与飞行条件下的多组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只要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满足其中一组判断条件,就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非飞行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逐个与飞行条件下的多组判断条件进行比较,只要判断出平均移动速度和当前定位次数满足其中一组判断条件,就可以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非飞行状态并结束比较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方法具体还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若移动状态为飞行状态,则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若移动状态为非飞行状态,则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开启状态,以恢复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
具体地,在计算机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为飞行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使移动终端进入飞行模式。在计算机设备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为非飞行状态的情况下,则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开启状态,以恢复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使移动终端退出飞行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6所示,计算机设备针对飞机起飞场景对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状态检测的流程包括:
步骤602,定位模块每隔5秒对移动终端进行一次定位。
步骤604,判断定位模块是否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若定位模块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则执行步骤606;若定位模块并不是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则执行步骤608。
步骤606,将定位次数清零,等待10分钟再重启定位。
步骤608,记录当前定位次数,根据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匹配目标移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值,得到平均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步骤610,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连续15次均处于非飞行状态。若移动终端连续15次均处于非飞行状态,则执行步骤606;若移动终端并不是连续15次均处于非飞行状态,则执行步骤612。
步骤612,判断是否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4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大于或等于5。若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4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大于或等于5,则执行步骤616。若不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4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大于或等于5,则执行步骤614。
步骤61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3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若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3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则执行步骤616。若不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3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则执行步骤602。
步骤616,关闭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使移动终端进入飞行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7所示,计算机设备针对飞机降落场景对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状态检测的流程包括:
步骤702,定位模块每隔5秒对移动终端进行一次定位。
步骤704,判断定位模块是否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若定位模块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则执行步骤706;若定位模块并不是连续10次对移动终端定位失败,则执行步骤708。
步骤706,将定位次数清零,等待10分钟再重启定位。
步骤708,记录当前定位次数,根据移动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匹配目标移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值,得到平均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步骤710,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连续15次均处于飞行状态。若移动终端连续15次均处于飞行状态,则执行步骤706;若移动终端并不是连续15次均处于飞行状态,则执行步骤712。
步骤712,判断是否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5。若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5,则执行步骤718。若不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5,则执行步骤714。
步骤71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0。若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0,则执行步骤718。若不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0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0,则执行步骤716。
步骤716,判断是否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若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则执行步骤718。若不同时满足平均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150km/h且当前定位次数小于15,则执行步骤702。
步骤718,打开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恢复移动终端的相关业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移动状态检测方法的移动状态检测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状态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移动状态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802、速度提取模块804、场景匹配模块806和状态检测模块808,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
速度提取模块804,用于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场景匹配模块806,用于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状态检测模块808,用于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上述移动状态检测装置中,通过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定位模块内置于移动终端中;从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根据目标移动场景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本申请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传感器,而是通过对移动终端内置的定位模块所获取的移动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就能够实现移动状态的自动检测,因此能够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定位数据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移动终端进行多次定位得到的;定位移动速度为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场景匹配模块806还用于计算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移动速度;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包括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状态检测模块808包括状态确定单元和进阶检测单元。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行相关场景的情况下,根据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单元用于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目标移动场景。状态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阶检测单元还用于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起飞场景;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若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非飞行状态,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机降落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确定单元还用于若进阶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目标移动场景、且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满足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则判定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起飞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内;起飞速度范围根据飞机起飞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降落速度范围内,且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内;降落速度范围根据飞机降落场景在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通信控制模块,通信控制模块用于若移动状态为飞行状态,则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若移动状态为非飞行状态,则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开启状态,以恢复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
上述移动状态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与模块配置相关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模块配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所述定位模块内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中;
从所述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场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定位数据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多次定位得到的;所述定位移动速度为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
所述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包括:
计算所述多次定位的定位移动速度的平均移动速度;
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包括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移动场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包括:
在所述目标移动场景为飞行相关场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范围和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
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目标移动场景;
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连续定位的各个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进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目标移动场景包括:
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若所述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飞行状态,则判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飞机起飞场景;
在与平均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若所述连续预设个数的定位移动速度对应的移动状态中存在非飞行状态,则判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飞机降落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进阶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包括:
若进阶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目标移动场景、且所述平均移动速度和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定位次数满足所述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则判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飞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起飞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所述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起飞速度范围内,且所述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起飞定位次数范围内;所述起飞速度范围根据所述飞机起飞场景在所述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对应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移动场景为飞机降落场景的情况下,目标移动场景下的飞行条件包括:所述平均移动速度位于预设的降落速度范围内,且所述当前定位次数位于预设的降落定位次数范围内;所述降落速度范围根据所述飞机降落场景在所述场景速度映射信息中所匹配的移动速度范围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状态为飞行状态,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
若所述移动状态为非飞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射频处于开启状态,以恢复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
9.一种移动状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定位模块对移动终端定位得到的移动定位数据;所述定位模块内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中;
速度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移动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移动速度;
场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场景速度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定位移动速度相匹配的移动场景,得到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目标移动场景;
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移动场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107566.5A 2022-09-13 2022-09-13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5541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566.5A CN115541923A (zh) 2022-09-13 2022-09-13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CT/CN2023/111686 WO2024055778A1 (zh) 2022-09-13 2023-08-08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566.5A CN115541923A (zh) 2022-09-13 2022-09-13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1923A true CN115541923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7566.5A Pending CN115541923A (zh) 2022-09-13 2022-09-13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1923A (zh)
WO (1) WO20240557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778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5056A (ja) * 2001-04-13 2002-10-25 Hitachi Ltd 携帯端末
US20090253455A1 (en) * 2008-04-07 2009-10-08 Jing-Kuang Huang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operation profiles on a mobile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888444B (zh) * 2010-04-26 2013-1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通信功能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1753915B1 (ko) * 2011-07-04 201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동작 모드 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63339B (zh) * 2014-11-07 2017-08-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的移动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5721691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飞行模式的方法
CN115541923A (zh) * 2022-09-13 2022-12-30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778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5778A1 (zh)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229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acting upon states and state changes
US9661464B2 (en) Matching multiple devices to identify joint movement of the mobile devices
EP3179420A1 (en) Servic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2990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mobile device power using intelligent attribute selection
CN111328020B (zh) 基于室内定位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30344842A1 (en) Mobile synchronization to aid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S10760920B2 (en) Ma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a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0692044A (zh) 用于基于交通工具的计算平台中的数据管理的技术
WO2024055778A1 (zh) 移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413089A (zh) 一种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904244B (zh) 用于区分用户运动的移动装置、区分用户运动的方法及其生成分层树模型的方法
KR20240019763A (ko) 이미지 및 메시지 정보를 이용한 오브젝트 검출
JP2017224925A (ja)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WO2017111875A1 (en) Arrays of distributed recording devices supporting black box data retention
US2021028193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ving status detection for a sensor apparatus
CN111314102A (zh) 群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928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rajectory of a subject using motion data
CN115793008A (zh) 基于无人机坠机的实时位置追踪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850909B (zh) 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设备
CN115675528A (zh) 基于相似场景挖掘的自动驾驶方法和车辆
JPWO201910704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990849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955287B2 (en) Setting up of condition based on loca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EP3610663A1 (en)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220375276A1 (en) Processing system,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cessing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