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0661A - 热传导部件 - Google Patents

热传导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0661A
CN115540661A CN202210739546.3A CN202210739546A CN115540661A CN 115540661 A CN115540661 A CN 115540661A CN 202210739546 A CN202210739546 A CN 202210739546A CN 115540661 A CN115540661 A CN 115540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linear
heat
groove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9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居大志
巽昭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4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0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传导部件。该热传导部件具有在内部空间配置有工作介质的壳体。壳体具有:第1板部;第2板部,其配置于第1板部的上部;以及柱部,其配置在第1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之间,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延伸。第1板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排列配置的多个槽部。槽部具有:底面,其沿与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以及多个线状凹部,该多个线状凹部配置于底面。

Description

热传导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的平板状的热管具有平板状密闭容器。平板状密闭容器设置有底壁部、上壁部以及连结底壁部和上壁部的支柱。而且,在平板状密闭容器的内部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供支柱贯穿的多孔质烧结片紧贴配置于底壁部的内表面和上壁部的内表面。
平板状密闭容器与发热体接触而配置。工作流体被发热体加热而从多孔质烧结片气化。气化后的工作流体在平板状密闭容器的内部向上壁部侧移动。在上壁部侧,工作流体通过散热而被冷却、冷凝。液体的工作流体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在多孔质烧结片中向发热体侧移动。由此,从底壁侧向上壁侧输送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2072号公报
然而,上述那样的平板状密闭容器需要与底壁部的内表面和上壁部的内表面紧贴的多孔质烧结片,因而构成部件的部件数量变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热输送效率的同时减少构成部件的热传导部件。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热传导部件具有在内部空间配置有工作介质的壳体。壳体具有:第1板部;第2板部,其配置于第1板部的上部;以及柱部,其配置在第1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之间,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延伸。第1板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排列配置的多个槽部。槽部具有:底面,其沿与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以及多个线状凹部,该多个线状凹部配置于底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热输送效率的同时减少构成部件的热传导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传导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用II-II线切断图1所示的热传导部件而得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用III-III线切断图1所示的热传导部件而得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板部的俯视图。
图5是第1变形例的第1板部的俯视图。
图6是第2变形例的第1板部的俯视图。
图7是第3变形例的第1板部的俯视图。
图8是第4变形例的第1板部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20:工作介质;20G:气体的工作介质;20L:液体的工作介质;1、1a、1b、1c、1d:第1板部;11、11a、11b、11c、11d:上表面;12:第1侧壁部;13:下表面;2:第2板部;21:下表面;22:第2侧壁部;3:柱部;4:槽部;51、511、512、513、514、515、516、517:线状凹部;52、521:线状凹部;531、532、533、534:线状凹部;54、541、542、543:线状凹部;61、611、612、613、614、615、616、617:线状凹部;71、72:孔部;100:热传导部件;101:内部空间;102:被加热区域;103:散热区域;104、104a、104b、104c、104d:芯构造体;121:上表面;221: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热传导部件100在俯视时为长方形状,第1板部1与第2板部2在重力方向上重叠。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使用三维正交坐标系、即XYZ坐标系来进行示出。在XYZ坐标系中,Z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即重力方向)。
另外,将从Z方向观察热传导部件100时的热传导部件100的宽度方向设为X方向,将长度方向设为Y方向。即,X方向是指热传导部件100的宽度方向,是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是指热传导部件100的长度方向,是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但是,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了方向,并不限定本发明的热传导部件100的制造时及使用时的朝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现为平行的情况下,不仅是指数学上严格地平行的情况,例如包含与起到本发明中的效果的程度平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工作介质20称为液体的工作介质20L或气体的工作介质20G。
<热传导部件100>
图1是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100的立体图。图2是用II-II线切断图1所示的热传导部件100而得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用III-III线切断图1所示的热传导部件100而得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在图2中,黑色箭头表示工作介质20气化而生成的气体的工作介质20G的流动,空心箭头表示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
热传导部件100具有在内部空间101配置有工作介质20的壳体10。热传导部件100与发热体Ht接触而配置,被从发热体Ht传递热。在热传导部件100中,由于从发热体Ht传递来的热,内部空间101内的工作介质20发生状态变化。工作介质20在内部空间101内移动,随着移动而向热传导部件100的外部释放热。其结果为,抑制了发热体Ht的温度上升。即,热传导部件100利用工作介质20发生状态变化时的潜在热,将热输送并且向外部释放。
<壳体10>
壳体10具有第1板部1和配置在第1板部1的上方的第2板部2。
<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
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例如是由铜等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或它们的合金形成的板材。例如,也可以对弹性系数(例如杨氏模量)比铜高的金属的表面实施镀铜而形成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由此,能够在保持热传导率的同时提高壳体10的刚性。
另外,也可以使用铜以外的具有一定以上的热传导度的金属。作为铜以外的金属,例如可以举出铁、铝、锌、银、金、镁、锰以及钛等中的任一种金属、或者包含上述任一种金属的合金(黄铜、硬铝、不锈钢等),但并不限定于此。通过采用弹性系数(例如杨氏模量)比铜高的金属,能够提高壳体10的刚性。
第1板部1是从Z方向观察时为长方形的板材。第1板部1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本实施方式的第1板部1呈长方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板部1的俯视图。如图3、图4所示,在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外周部连接有第1侧壁部12。第1侧壁部12是与XY平面平行的截面呈长方形状且向Z方向上方延伸的筒体。第1板部1和第1侧壁部12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形成。如图3、图4所示,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具有多个槽部4和多个线状凹部61。关于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具有5个槽部4和10个线状凹部61,但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个数并不限定于该个数。
第2板部2配置于第1板部1的上部。第2板部2是从Z方向观察时为长方形的板材。第2板部2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本实施方式的第2板部2呈长方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在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的外周部连接有第2侧壁部22。第2侧壁部22是与XY平面平行的截面呈长方形状且向Z方向下方延伸的筒体。第2板部2和第2侧壁部22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形成。
在壳体10中,第1侧壁部12的上表面121与第2侧壁部22的下表面221接合。由此,形成了由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第1侧壁部12、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以及第2侧壁部22包围而成的内部空间101。例如,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以上的容积的内部空间101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第2侧壁部22而将第1侧壁部12的上表面121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接合。另外,也可以省去第1侧壁部12而将第2侧壁部22的下表面221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接合。
在内部空间101的内部配置有工作介质20。工作介质20根据温度而状态变化为液体或气体。此时,内部空间101以液体或气体的工作介质20不会向外部泄漏的程度以及外部的异物不会侵入内部的程度的密闭度形成。进一步进行说明,第1侧壁部12的上表面121和第2侧壁部22的下表面221通过能够确保上述程度的密闭度的接合方法而接合。第1侧壁部12的上表面121与第2侧壁部22的下表面221的接合方法可以举出通过加热及加压而接合的接合方法、扩散接合、使用了钎焊材料的接合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100的内部空间101的内部例如被维持为气压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通过内部空间101处于减压状态,收纳于内部空间101的工作介质20的沸点降低,容易产生工作介质20的状态变化。关于由工作介质20的状态变化引起的热的输送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
<柱部3>
如图2、图3所示,柱部3配置在内部空间101中。柱部3呈沿Z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并不限定于此,用与XY面平行的面进行切断而得的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椭圆等。柱部3例如在XY面内二维地且规则地排列配置。
柱部3是与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不同的部件,由铜等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形成。柱部3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使用钎焊材料而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和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接合。另外,柱部3除了利用钎焊材料的接合以外,还可以通过焊接等与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接合。另外,柱部3也可以与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中的一方为一体。此时,柱部3是通过对第1板部1或第2板部2进行蚀刻或切削而形成的。
柱部3支承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通过柱部3支承第1板部1和第2板部2,将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的Z方向的距离保持为恒定。另外,在由于工作介质20的状态变化而内部空间101内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在被施加了来自外部的力的情况下等,也能够抑制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1发生变形。
热传导部件100有时不固定使用时的姿势、例如上下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存在液体的工作介质20L附着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槽部4也可以形成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另外,也可以将槽部4形成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和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双方。即,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和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排列配置的多个槽部4。
槽部4具有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底面41。
槽部4也可以是在制造第1板部1时通过蚀刻、切削加工等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而得的。另外,也可以采用使用这些以外的方法来形成槽部4的加工方法。
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1中,通过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槽部4而毛细管力作用于液体的工作介质20L。通过基于槽部4的毛细管力,促进了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移动。
如图2、图3、图4等所示,线状凹部61形成于槽部4的底面41。即,多个线状凹部61配置于底面41。线状凹部61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槽部4延伸。
线状凹部61能够通过与槽部4同样的加工方法而形成。另外,线状凹部61也可以照射激光而形成。线状凹部61是沿着预先设想的线连续形成的凹部。线状凹部61沿着底面41延伸,并且平行配置。即,所述线状凹部分别不与其他所述线状凹部接触。例如,线状凹部61的至少一部分呈直线状且平行配置。
另外,如图2、图3所示,线状凹部61的深度D2比槽部4的深度D1浅。在线状凹部61的内部,基于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作用于液体的工作介质20L。通过基于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促进了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移动。
<工作介质20>
这里,对工作介质20进行说明。工作介质20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1中。当由于从发热体Ht向热传导部件100传递的热而工作介质20被加热,并升温到一定的温度(沸点)以上时,从液体状态变化为气体。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100中,使用水作为工作介质2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举出醇化合物、氟利昂替代物、烃化合物、氟化烃化合物以及二醇化合物等。工作介质20能够广泛采用在未被传递来自发热体Ht的热时是液体且因加热而会蒸发(气化)的材料。
<芯构造体13>
如图2、图3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1配置有芯构造体13。芯构造体13是多孔质的烧结体。通过使芯构造体13为多孔质的烧结体,形成供工作介质20流动的空隙(未图示),因此工作介质20容易流动。由此,热输送效率得以提高。另外,芯构造体13并不限定于多孔质体,也可以由网状物形成。作为芯构造体13,能够广泛采用具有能够使毛细管力作用于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间隙的构造。
芯构造体13与第2板部2的下表面接触而配置,并面向内部空间10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面向”内部空间101是指与内部空间101面对。即,芯构造体13接近第2板部2这一侧而配置。
如图1、图2等所示,在第1板部1的下表面侧配置有发热体Ht。另外,发热体Ht可以与第1板部1直接接触,也可以经由传热脂等传热体而配置。来自发热体Ht的热被传递至第1板部1。配置在内部空间101的内部的工作介质20利用传递至第1板部1的来自发热体的热而从液体状态变化为气体(蒸气)。即,工作介质20是根据内部空间101的减压程度、发热体Ht的发热量、能够向外部释放的热量等条件来决定的。另外,发热体Ht相对于热传导部件100的配置并不限定于第1板部1的下表面侧,也可以配置于第2板部2的上表面侧。另外,也可以配置在两侧。
以上,具有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具有与芯构造体同样的效果。即,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是壳体10的芯构造部104。另外,“芯构造部104”是壳体10的一部分,与由网状物、多孔质体等形成的芯构造体同样地具有能够利用毛细管力来促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移动的构造。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100中,能够减少由配置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网状物、多孔质体等构成的芯构造体。由此,能够减少热传导部件100的构成部件。热传导部件100具有以上所示的构造。
<热传导部件100的动作>
如图1、图2所示,热传导部件100具有被加热区域102和散热区域103。在被加热区域102的下方配置有发热体Ht。散热区域103与被加热区域102在Y方向上相邻。
在热传导部件100中,被传递来自发热体Ht的热的区域是被加热区域102,与被加热区域102相邻的区域是散热区域103。因此,被加热区域102和散热区域10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图2等。
以下,对热传导部件100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来自发热体Ht的热被传递至热传导部件100的被加热区域102。由于传递至被加热区域102的热,内部空间101内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被加热而蒸发(气化),状态变化为气体的工作介质20G。
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在内部空间101中向散热区域103侧移动。此时,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向芯构造体13侧移动,在芯构造体13的内部向散热区域103移动。此时,气体的工作介质20G的潜在热被传递至芯构造体13,从而气体的工作介质20G被冷却。由此,在芯构造体13的内部,气体的工作介质20G状态变化为液体的工作介质20L。
在芯构造体13的内部,芯构造体13与气体的工作介质20G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热从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向芯构造体13的传递效率变高。通过具有芯构造体13,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容易被冷凝。
在芯构造体13中冷凝后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一部分滴下,流向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芯构造部104。另外,在芯构造体13中冷凝后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一部分沿着柱部3的外表面移动,流向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芯构造部104。
从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向芯构造体13传递的热在散热区域103中被传递至壳体10。由此,气体的工作介质20G被冷却而冷凝(液化),返回到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另外,从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向壳体10传递的热向壳体10的外部散热。即,在热传导部件100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101中,利用气体的工作介质20G来输送热。然后,所输送的热向热传导部件100的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在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形成有芯构造部104。在热传导部件100的壳体10中,芯构造部104的槽部4和线状凹部61沿连接被加热区域102和散热区域103的方向延伸。因此,在附着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上作用有基于芯构造部104的槽部4的毛细管力。另外,在槽部4的内部,基于形成于底面41的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也作用于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利用基于该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使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在内部空间101内从散热区域103回流到被加热区域102。然后,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在被加热区域102中再次被加热而蒸发。
通过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热传导部件100从被加热区域102向散热区域103输送热。另外,在热传导部件100中,通过使壳体10的散热区域103比被加热区域102大,能够输送更多的热。由此,能够高效地去除来自发热体Ht的热。
在热传导部件100中,通过具有芯构造部104,在散热区域103中冷凝后的工作介质20L能够利用毛细管力而迅速地流向被加热区域102。由此,能够提高热传导部件100的热传导效率。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附着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上作用有基于槽部4的毛细管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利用槽部4的毛细管力而被从散热区域103向被加热区域102拉伸。其结果为,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接触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从散热区域103向被加热区域102移动。
如上所述,热传导部件100对由发热体Ht产生的热进行输送而释放发热体Ht的热。另外,为了提高散热性,也可以在散热区域103中热连接地配置散热翅片、散热器等热交换单元(未图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单元中流动。冷却介质例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还可以是空气。热传导部件100例如配置于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在该情况下,作为发热体Ht,例如可以举出CPU、照相机单元、电池、显示面板等。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形成为具有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芯构造部104,从而能够将芯构造部104可靠地配置于内部空间101。由此,能够在促进热传导部件100的工作介质20的流动的同时减少热传导部件100的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100中,能够在维持热传导效率的同时减少构成部件。
通过具有线状凹部61,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槽部4的毛细管力被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辅助。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与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接触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利用槽部4和线状凹部61的毛细管力而移动。因此,促进了槽部4附近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移动。由此,能够使更多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移动,从而能够提高热传导部件100的热传导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槽部4的底面41各配置有2个线状凹部61,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分别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另外,也可以是线状凹部61的个数根据槽部4的位置而不同。例如也可以是,第1板部1的X方向、即槽部4的排列方向的中央侧的槽部4的底面41与端部侧的槽部4的底面41相比,具有较多的线状凹部61。另外,也可以相反。并且,在热传导部件100动作时的姿势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的容易残留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部分配置多个线状凹部6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接近的部分配置多孔质体的芯构造体13,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具有芯构造部104,其中,该芯构造部104具有槽部4和线状凹部6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配置多孔质体的芯构造体13,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具有芯构造部104。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和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双方具有芯构造部104。并且,在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在通过与第2板部2的下表面21接触而气体的工作介质20G冷凝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芯构造体13。
<第1变形例>
图5是第1变形例的第1板部1a的俯视图。图5所示的第1板部1a具有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第1板部1a的除此以外的点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相同。因此,对第1板部1a的与第1板部1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实质上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第1板部1a的槽部4的底面41具有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第1板部1a的上表面11a具有芯构造部104a,该芯构造部104a具有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是线状凹部61的另一例。以下,对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进行说明。
第1板部1a具有2个线状凹部616。2个线状凹部616呈曲线状且Y方向的中央部彼此向X方向的外侧弯曲。从Z方向观察时,2个线状凹部616配置在隔着连结柱部3的中心的线而线对称的位置。另外,2个线状凹部616呈沿着椭圆弧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沿着波浪线、抛物线等曲线形成。
线状凹部612沿与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而且,线状凹部612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上排列配置。即,线状凹部612的至少一部分沿与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槽部4排列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向沿着线状凹部612的方向流动。由此,促进了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
另外,线状凹部612构成为相对于槽部4以直角以外的角度倾斜,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线状凹部612也可以构成为沿与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第1板部1a的槽部4的底面41那样具有相对于平行配置的线状凹部612倾斜的结构的线状凹部613。换言之,也可以具有以与线状凹部612相对于槽部4的倾斜角不同的角度相对于槽部4倾斜的线状凹部613。在第1板部1a中,线状凹部612和线状凹部613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即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线状凹部612可以连续配置,线状凹部613也可以连续配置。线状凹部613相对于槽部4向与线状凹部612相反的方向倾斜,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线状凹部613,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槽部4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不同。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倾斜角的线状凹部613。
另外,线状凹部614采用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的上表面11所具有的线状凹部61相同的结构。线状凹部615沿槽部4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线状凹部615与线状凹部614交叉。即,线状凹部614的至少一部分与其他线状凹部615交叉。而且,线状凹部615不与槽部4连接。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基于线状凹部614、615的毛细管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向不同的多个方向流动。辅助槽部4的毛细管力。由此,能够促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从而提高热传导部件100的热传导效率。另外,线状凹部615与线状凹部614垂直,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直角以外的角度交叉。
线状凹部616和线状凹部617均相对于槽部4倾斜地延伸。而且,线状凹部616与线状凹部617相互交叉。通过具有线状凹部616和线状凹部617,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第2变形例>
图6是第2变形例的第1板部1b的俯视图。图6所示的第1板部1b具有线状凹部51、52、521。第1板部1b的除此以外的点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相同。因此,对第1板部1b的与第1板部1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实质上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第1板部1b的槽部4的底面41具有线状凹部61。另外,第1板部1b的上表面11b在槽部4之间具有线状凹部51、52、521。线状凹部51、52、521的深度与线状凹部61的深度D2(参照图3)同样地比槽部4的深度D1(参照图3)浅。第1板部1b的上表面11b具有芯构造部104b,该芯构造部104b具有槽部4以及线状凹部61、线状凹部51、52、521。
如图6所示,第1板部1b在槽部4之间的部分具有线状凹部51、52、521。即,在相邻的槽部4彼此之间也配置有比槽部4浅的线状凹部51、52、521。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促进附着在槽部4之间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
图6所示的线状凹部51沿着槽部4并且相互平行地配置。线状凹部52配置于与第1板部1b的上表面11b的柱部3所接触的区域不同的区域。线状凹部52沿与槽部4交叉的方向延伸。而且,线状凹部52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另外,线状凹部52构成为相对于槽部4以直角以外的角度倾斜,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线状凹部52也可以构成为沿与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第1板部1b的上表面11b那样,除了平行配置的线状凹部52以外,还具有相对于线状凹部52倾斜的结构的线状凹部521。换言之,也可以具有以与线状凹部52相对于槽部4的倾斜角不同的角度相对于槽部4倾斜的线状凹部521。在第1板部1b中,线状凹部52和线状凹部521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即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线状凹部52可以连续配置,线状凹部521也可以连续配置。线状凹部521相对于槽部4向与线状凹部52相反的方向倾斜,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线状凹部521,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槽部4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不同。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倾斜角的线状凹部521。
另外,第1板部1b采用具有线状凹部51、52、521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第1板部1c,可以采用具有线状凹部51、52、521中的1个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组合了多个而得的结构。
另外,在第1板部1b中,具有形成于槽部4的底面41的线状凹部6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图5的第1板部1a所示的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第3变形例>
图7是第3变形例的第1板部1c的俯视图。图7所示的第1板部1c代替线状凹部51、52、521而具有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第1板部1c的除此以外的点与图6所示的第1板部1b相同。因此,对第1板部1c的与第1板部1b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实质上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第1板部1c的槽部4的底面41具有线状凹部61。另外,第1板部1c的上表面11c在槽部4之间具有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的深度比槽部4的深度D1(参照图3)浅。第1板部1c的上表面11c具有芯构造部104c,该芯构造部104c具有槽部4以及线状凹部61、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
如图7所示,第1板部1c在槽部4之间的部分具有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即,在相邻的槽部4彼此之间也配置有比槽部4浅的线状凹部531、532、533、534、54、541。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促进附着在槽部4之间的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
图7所示的线状凹部531采用与图6所示的第1板部1b的线状凹部51相同的结构。线状凹部532沿槽部4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槽部4所延伸的方向上排列配置。线状凹部532与线状凹部531交叉。而且,线状凹部532不与槽部4连接。
通过这样构成,通过线状凹部531、532的毛细管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向不同的多个方向流动。由此,能够抑制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在第1板部1c的上表面11c上的停滞。由此,能够抑制液体的工作介质20L停留在一部分,从而提高热传导部件100的热传导效率。另外,线状凹部532与线状凹部531垂直,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直角以外的角度交叉。
另外,图7所示的第1板部1c的上表面11c具有线状凹部533和线状凹部534。线状凹部533和线状凹部534均相对于槽部4倾斜地延伸。而且,线状凹部533和线状凹部534相互交叉。通过具有线状凹部533和线状凹部534,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1板部1c分别具有线状凹部531与线状凹部532的组合、线状凹部533与线状凹部534的组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由任意的组合构成。
另外,在第1板部1c中,具有形成于槽部4的底面41的线状凹部6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图5的第1板部1a所示的线状凹部611、612、613、614、615、616、617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
<第4变形例>
图8是第4变形例的第1板部1d的放大俯视图。图8所示的第1板部1d在具有线状凹部51、孔部71以及孔部72这一点上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不同。第1板部1d的除此以外的点与图4所示的第1板部1相同。因此,对第1板部1d的与第1板部1实质上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实质上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第1板部1d的槽部4的底面41具有线状凹部61。另外,槽部4的底面41具有孔部72。另外,第1板部1d的上表面11d在槽部4之间具有线状凹部51和孔部71。第1板部1d的上表面11d具有芯构造部104d,该芯构造部104d具有槽部4、线状凹部61、线状凹部51、孔部71以及孔部72。
如图8所示,第1板部1d具有多个孔部71和多个孔部72。多个孔部71和多个孔部72由单一闭合曲线形成。这里,“单一闭合曲线”是与自身不相交的闭合的曲线。进一步进行说明,是起点与终点一致,从起点至终点为止不与自身接触及交叉的曲线。“单一闭合曲线”包括圆、椭圆。另外,“单一闭合曲线”也包括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
即,第1板部1d和第2板部2的形成有槽部4的面11d具有多个孔部71、72,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孔部71、72由单一闭合曲线形成。孔部72配置于槽部4的底面41。另外,孔部71配置在相邻的槽部4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利用孔部71、72促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孔部71、72相对于槽部4制造简单。另外,通过随机地配置孔部71、72,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方向不被限定。因此,无论热传导部件100的姿势如何,均能够促进液体的工作介质20L的流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利用于各种发热体的冷却。

Claims (11)

1.一种热传导部件,其具有:
第1板部;
第2板部,其配置在所述第1板部的上方;以及
柱部,其配置在所述第1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之间,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1板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2板部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排列配置的多个槽部,
所述槽部具有:
底面,其沿与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所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以及
多个线状凹部,该多个线状凹部配置于所述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在相邻的所述槽部彼此之间也配置有比所述槽部浅的所述线状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线状凹部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槽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线状凹部的至少一部分沿与所述槽部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所述槽部排列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线状凹部分别不与其他所述线状凹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多个线状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其他所述线状凹部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线状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呈直线状且平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线状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槽部排列的方向上成对地排列配置,
成对的所述线状凹部随着朝向沿着所述槽部的方向的一侧而接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的形成有所述槽部的面具有多个孔部,
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孔部由单一闭合曲线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孔部配置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传导部件,其中,
所述孔部配置在相邻的所述槽部之间。
CN202210739546.3A 2021-06-30 2022-06-28 热传导部件 Pending CN115540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9433 2021-06-30
JP2021109433A JP2023006705A (ja) 2021-06-30 2021-06-30 熱伝導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0661A true CN115540661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9546.3A Pending CN115540661A (zh) 2021-06-30 2022-06-28 热传导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06705A (zh)
CN (1) CN11554066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06705A (ja)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151B2 (en) Vapor chamber
JP7269555B2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8351179A (zh) 均热板
CN111712681B (zh) 均热板
TWI806885B (zh) 芯構造體及容納芯構造體的熱管
JP2011138974A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I701992B (zh) 均溫板
JP4496999B2 (ja) 熱輸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20776319U (zh) 热扩散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5540661A (zh) 热传导部件
CN115540662A (zh) 热传导部件
TW201812238A (zh) 蒸氣腔室
JP2023006706A (ja) 熱伝導部材
JP2023006704A (ja) 熱伝導部材
JP2023006703A (ja) 熱伝導部材
JP7243457B2 (ja)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電子機器、及び、ベーパーチャンバ用金属シート
JP2023071100A (ja) 熱伝導部材
JP2023071099A (ja) 熱伝導部材
CN114190048A (zh) 均温板
CN217818298U (zh) 热传导部件
JP7311057B2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6820454U (zh) 散热装置
JP6024665B2 (ja) 平板型冷却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6014193U (zh) 冷却装置
CN220776318U (zh) 热扩散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