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物资需求计划中,往往需要根据物料需求方进行物料的分配,以项目对物料的需求为例,当对物料的需求量较大时,往往需要多个物料记录中的物料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所有待分配的物料记录逐一进行分配计算,在每一次分配计算过程中,需要获取前几次分配计算后项目的剩余需求缺口,并根据该剩余需求缺口和当前物料记录中可分配数量进行分配计算。同理,当对于同一物料,当存在多个项目有需求时,则在每一次分配计算时,均需根据当前物料记录已分配计算的分配记录,计算剩余可分配数量,进而根据剩余可分配数量进行分配。因此,相关技术中,在进行每一次的物料的分配时,均需根据历史的分配记录才能进行当次的分配处理,因此相邻两次分配计算中所涉及的数据耦合性较高;且在对同一种物料分配过程中需要长期占用内存直至该种物料的分配操作均完成,因此,会导致对同一种物料分配的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
第一方面,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物料数据的分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需求数据以及至少一种物料数据;其中,至少一种需求数据包括若干按预设需求优先级排序的需求记录,每一需求记录均记录了一个项目对一种物料的需求缺口以及需求汇总数量,物料数据包括若干以时间先后排序的物料记录,每一物料记录均记录了一个来源单号对一种物料的可分配数量以及可分配汇总数量。
需说明的是,来源单号记录了待分配的物料的来源,来源单号的类型如采购单号或者采购申请单号。物料数据的数量与数据库中存储物料的来源单号的类型有关,当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来源单号,则有多种物料数据。物料数据是对一种来源单号的物料的汇总数据,如物料数据为来源于采购单号的物料的汇总数据。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数据和需求数据可以分别参照下述表1的格式对不同类型的来源单号的物料进行填充汇总得到对应的物料数据,参照表2的格式对多个项目的需求物料进行填充汇总得到对应的需求数据,其中表1和表2中每一行对应一条记录。
表1
表2
需说明的是,参照表2所示,需求缺口表示需求数量与已分配数量之差。示例性的,假设项目A申请了100个物料1,已经分配了2个物料1,则物料缺口为98。
需说明的是,需求汇总数量表示当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与在其之前包含同一物料的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之和。示例性的,需求数据包括10条需求记录,其中第1至3条记录对应同一物料,第4至7条对应同一物料,则第5条需求记录的需求汇总数量Rstsum=Rst4+Rst5,其中Rst4表示第4条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Rst5表示第5条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
需说明的是,可分配数量表示申请数量与已分配数量之差,示例性的,以物料数据为库存数据为例,可分配数量表示库存数据与已分配数量之差,以采购单为例,可分配数量表示采购申请数量与已分配数量之差。
需说明的是,可分配汇总数量表示当前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与在其之前包含同一物料的物料记录中可分配数量之和。示例性的,物料数据包括10条物料记录,其中第1至3条记录对应同一物料,第4至7条对应同一物料,则第5条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汇总数量assignsum=assign4+assign5;其中,assign4表示第4条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assign5表示第5条需求记录的可分配数量。
需说明的是,需求优先级表示的是同一类物料下不同项目的优先级。
步骤S200、遍历需求数据并从需求数据中确定待分配需求记录,根据物料数据和待分配需求记录,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
需说明的是,待分配需求记录表示在需求数据中未与物料数据中的物料记录进行分配计算的需求记录。示例性的,假设需求数据中共有5条记录,按照需求优先级依次排序为需求记录1、需求记录2、需求记录3、需求记录4和需求记录5;物料A对应的需求记录有需求记录1、需求记录2、需求记录3,物料B对应的需求记录有需求记录4、需求记录5;物料数据中均有物料A、物料B相关的物料记录。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包含同一物料A的需求记录1、需求记录2和需求记录3,会先确定需求记录1为待分配需求记录,当物料数据中对需求记录1进行需求分配完成后,再确定包含同一种物料的下一个待分配需求记录。同时,对于包含不同物料的需求记录4和需求记录5,在处理需求记录1时,可将需求记录4作为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并发处理。在另一些实施例会同时将所有的需求记录均作为同时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并发计算,具体的,将需求记录1、需求记录2、需求记录3、需求记录4和需求记录5均做为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并发分配计算。
需说明的是,由于需求数据是将同一物料下的多个项目按照需求优先级进行排列,因此,通过遍历需求数据确定分配的顺序所得到的物料分配数据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对于物料数据而言,由于每一个物料记录中记录了来源单号自身可分配的可分配数量以及可分配汇总数量,每一待分配需求记录记录了对应的需求缺口以及历史的需求汇总数量;因此,每一物料记录在对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物料分配时,无需关注该待分配需求记录的历史分配记录,仅需关注该次分配中对应的物料记录是否能分配即可,其次,基于需求汇总数量、需求缺口、可分配数量和可分配汇总数量能算出历史的总分配数以及当前还缺的需求数,因此,在程序中,每一次数据仅需读取两条记录即可完成一次分配计算,下一次分配计算和当前分配计算无关,互不影响,即便两次分配计算被打断,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每一次分配计算时需要关联之前的分配计算结果,本申请的实施例,相邻两个物料记录之间的分配计算,相邻两个需求记录之间分配计算均不存在数据关联,耦合性更低,分配计算出错的概率更低,因此,同一时间进行分配计算的并发量可以设置更多,分配效率更高。
因此,通过获取按需求优先级排序的需求数据以及获取按时间排序的物料数据,在对每一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计算时,高优先级的待分配需求记录能优先获得时间较早的物料记录的物料分配,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分配需求。且每一个物料记录中均记录了可分配汇总数量、可分配数量,每一个待分配需求记录中均记录了对对应物料的需求缺口和需求汇总数量,因此,可以通过上述数据能在每一次分配时,使得分配所用的数据仅涉及待分配需求记录以及被分配的物料记录,减少了相邻两次分配之间数据的耦合性,数据处理过程更加清晰且能降低计算出错的概率,因此,和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能提升同一种物料的分配的效率和降低分配出错的概率。
需说明的是,需求数据和物料数据的生成是独立于步骤S200,因此可以提升同一种物料的分配效率。
需说明的是,需求数据和物料数据可以是基于前一次分配的增量数据,也可以是基于数据库的全量数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需说明的是,物料数据可以设置一种或者多种,当设置有多种物料数据,则表示物料数据具有多个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表作为数据来源。对于数据来源为库存的物料而言,其库存中已有数量与表1中申请数量一一对应,库存中的可分配数量和表1中的可分配数量一一对应。库存的物料可以参照表1读取到内存中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参照数据库表的格式获取相关数据,在计算时,参照对应的映射关系转换一致后,参照步骤S300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将库存数据分配完成后,将其他数据来源的物料数据参照步骤S300进行处理,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可理解的是,参照图2所示,需求数据通过如下步骤生成:
步骤S110、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需求记录,并将待处理需求记录中的需求信息填充至预设的临时需求表单中,需求信息包括项目号、物料属性、已分配数量、需求数量。
步骤S120、根据预设的需求优先级,对临时需求表单进行排序。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需求优先级设置为需求时间,因此,会在需求信息中加入需求时间的获取。当需求优先级为其他时,需求时间为需求信息的非必选项。
步骤S130、对排序后的临时需求表单进行汇总计算,使得排序后的临时需求表单每一行的需求汇总数量为前一行的需求汇总数量与当前行的需求缺口之和。
步骤S140、将计算完成的临时需求表单作为需求数据。
示例性的,参照步骤S110及参照上述表2中需求数据的格式,生成记载有需求记录的临时需求表单如下:
表2-1
当存在历史批次分配(其中,历史批次用于确定已分配数量),在步骤S130之前更新已分配数量字段以及需求缺口字段,并参照步骤S120进行更新如下所示:
表2-2
此时,参照步骤S130对上述表汇总计算更新如下:
表2-3
此时,表2-3为步骤S100中所需的需求数据。
可理解的是,物料数据设置有多种,参照图3所示,多种物料数据均通过如下步骤生成:
步骤S150、根据预设的数据库中物料数据表的数据类型生成多个物料临时表。
需说明的是,物料数据表用于记录物料数据信息;数据类型表示物料数据表中记录的物料数据信息的来源不同;通过生成多个物料临时表,对不同来源的物料数据信息分别计算,在计算数据量比较大时,可以提升总的计算效率。
步骤S160、将每一物料临时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步骤S170、将排序后的物料临时表进行汇总计算,使得排序后物料临时表中每一行物料记录中的可分配汇总数量为前一行的可分配汇总数量与当前行的可分配数量之和。
步骤S180、将归总计算后的物料临时表作为物料数据。
示例性的,以物料来源于采购申请号为例,则参照表1中的格式,根据步骤S150、得到采购申请号对应的物料临时表如下表1-2:
表1-2
当存在历史批次时(历史批次用于确定已分配数量),在步骤S170之前,则更新表1-2中的已分配数量和可分配数量如下,计算得到每一物料记录对应的可分配数量如下:
表1-3
在上述表更新后,参照步骤S160~步骤S170进行排序并计算可分配汇总数量,更新如下:
表1-4
此时表1-4为步骤S100中所需的物料数据。同理可得来源于采购申请号的物料数据如表1-5所示:
表1-5
可理解的是,参照图4所示,步骤S300、根据物料数据和待分配需求记录,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包括:
步骤S310、从物料数据中选取待分配计算的第一物料记录。
需说明的是,第一物料记录表示其为物料数据中能分配物料给待分配需求记录的最早的物料记录且为物料数据中未进行过分配处理的物料记录。
步骤S320、根据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和对应的需求汇总数量,以及第一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和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
步骤S330、根据分配数和第一物料记录中的来源单号,生成待分配需求记录的第一分配数据;第一分配数据为物料分配数据之一。
需说明的是,当分配数不为0,会将需求记录、分配数和来源单号参照下述表4的格式进行填充,得到对应的第一分配数据。其中,每一行对应一个第一分配数据。
表3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根据物料数据和待分配需求记录,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还包括:
步骤S340、当判断需要对待分配需求记录继续进行分配计算,从物料数据中确定第二物料记录以重新分配计算生成对应的第二分配数据;第二分配数据为物料分配数据之一。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需要对待分配需求记录继续进行分配计算”表示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未满足,此时需要确定第二物料记录以重新分配计算,当分配了与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数量匹配的物料数或物料数据已无法分配,会停止对待分配需求记录的分配计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需要对待分配需求记录继续进行分配计算”表示,在物料数据中存在至少两条物料记录和待分配需求记录具备相同的物料,此时第二物料记录为物料数据中除第一物料记录以外,且与待分配需求记录具备相同的物料的物料记录。此时,第一物料记录和第二物料记录可以并发进行分配计算,以提升分配效率。
需说明的是,第一分配数据为需求记录中第一次计算对应的分配数据,第二分配数据为重新进行分配计算对应的分配数据,其计算方式与第一分配数据的计算方式相同。
示例性的,假设当前的第一物料记录仅能分配40个,但是当前的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为50个,则表示需要继续分配,因此,会在物料数据中当前的第一物料记录之后找到包含同一物料的物料记录作为第二物料记录,以对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继续分配。如果不存在和当前分配的第一物料记录具有相同物料的物料记录,则表示无法继续分配,此时该待分配需求记录已经分配完成,和该待分配需求记录具有相同物料需求的其他需求记录也无需再分配。
又如,对于当前的待分配需求记录,假设物料数据中包含了5条与该待分配需求记录相同物料的物料记录,将第1条物料记录为第一物料记录,第2条物料记录、第3条物料记录、第4条物料记录和第5条物料记录均为第二物料记录。此时,由于每个物料记录之间是相互独立可用于独立的分配计算,因此会优选的会对第一物料记录和第二物料进行并发计算以得到物料分配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也会进行遍历处理,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内存空间、执行效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方案或组合进行分配计算。
可理解的是,步骤S320、根据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和对应的需求汇总数量,以及第一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和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包括:计算第一物料记录中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和对应的可分配数量之间的差值,得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中的需求缺口和对应的需求汇总数量之间的差值,得到已分配缺口数据;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
需说明的是,通过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和可分配汇总数量,可以确定当前第一物料记录是否能分配给该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而在能进行分配时,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不能进行分配时,则设置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为0。
可理解的是,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包括:当需求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小于或等于需求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需求汇总数量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的差值作为分配数;当需求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小于或等于需求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大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需求缺口作为分配数。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还包括:当所述需求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可分配汇总数量、所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需求汇总数量、及所述已分配缺口数据等于所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所述需求汇总数量与所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的差值作为所述分配数。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还包括:当所述需求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可分配汇总数量、所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需求汇总数量、及所述已分配缺口数据等于所述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所述需求缺口作为所述分配数。
示例性的,假设需求汇总数量为gap_sort_sum_qty,可分配汇总数量为sort_sum_q ty,物料分配汇总数据为sort_sum_qty-assignable_qty,已分配缺口数据为gap_sort_sum_qty-gap_qty,其中,gap_qty表示缺口,assignable_qty表示可分配数量;则参照图5所示,当同时满足下述(1)、(2)和(3)的判断条件时,则表示待分配需求记录中的需求缺口部分由第一物料记录分配,剩余部分需求缺口在第一物料记录之前已分配完。计算出需要的分配数为:gap_sort_sum_qty-(sort_sum_qty-assignable_qty)。
gap_sort_sum_qty≤sort_sum_qty (1)
gap_sort_sum_qty-gap_qty≤sort_sum_qty-assignable_qty (2)
sort_sum_q ty-assignable_qty≤gap_sort_sum_q ty (3)
示例性的,参照图6所示,当同时满足(1)、(3)(4)条件时,表示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部分全部由第一物料记录分配,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为gap_qty。
gap_sort_sum_qty≤sort_sum_qty (1)
sort_sum_q ty-assignable_qty≤gap_sort_sum_q ty (3)
gap_sort_sum_qty-gap_qty≥sort_sum_qty-assignable_qty (4)
此时,对于物料数据中每一第一物料记录和每一第二物料记录,当前待分配需求记录满足图5、图6所示时,均可针对参照上述判断条件进行分配计算。
需说明的是,当不满足上述情况,则表示第一物料记录无需分配或者是部分第一物料记录和后续的物料记录共同分担,此时可以计算出第一物料记录允许分配的数量以及待分配需求记录的需求缺口,进而确定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信息,也可以参照下述图7至图10的方式进行判断。
可理解的是,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包括:当需求汇总数量大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或等于可分配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大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可分配汇总数量与已分配缺口数据的差值作为分配数;当需求汇总数量大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或等于可分配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第一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作为分配数。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还包括:当需求汇总数量大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或等于可分配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等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可分配汇总数量与已分配缺口数据的差值作为分配数。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还包括:当需求汇总数量大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已分配缺口数据小于或等于可分配汇总数量、及已分配缺口数据等于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将第一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作为分配数。
示例性的,参照图7所示,当同时满足下述的条件(2)、(5)和(6)时,则分配数为sort_sum_qty=(gap_sort_sum_qty-gap_qty),即为可分配汇总数量与已分配缺口数据的差值。
gap_sort_sum_qty≥sort_sum_qty (5)
gap_sort_sum_qty-gap_qty≤sort_sum_qty-assignable_qty (2)
gap_sort_sum_qty-gap_qty≥sort_sum_qty (6)
示例性的,参照图8所示,当同时满足下述(5)、(7)和(2)的条件,则分配数为第一物料记录的可分配数量assignable_qty。
gap_sort_sum_qty≥sort_sum_qty (5)
gap_sort_sum_qty-gap_qty≤sort_sum_qty (7)
gap_sort_sum_q ty-gap_qty≤sort_sum_q ty-assignable_qty (2)
因此,当第一物料记录满足上述图5至图8中的任一条件时,即可得到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升的分配效率,会将物料数据中的每一物料记录与待分配需求记录进行并发计算,因此,会加入图9至图10的判断,以降低出错的概率。
可理解的是,根据已分配缺口数据和物料分配汇总数据,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包括:当第一物料的可分配数量小于等于已分配缺口数据,将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设置为零;当需求汇总数量小于等于物料分配数据,将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设置为零。
示例性的,参照图9所示,当满足下述条件(8),则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设置为0。
gap_sort_sum_q ty≤sort_sum_q ty-assignable_qty (8)
示例性的,参照图10所示,当满足下述条件(9),则第一物料记录的分配数设置为0。
sort_sum_qty≤gap_sort_sum_qty-gap_qty (9)
需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的“当”表示第一物料记录分配数计算时的满足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公式常识在程序中编写对应的条件判断语句,使得最终执行的结果满足上述图5至图10所示的逻辑判断。如对于图5和图6,在程序中,可以先综合判断是否需求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可分配汇总数量,及物料分配汇总数据小于或等于需求汇总数量,然后再判断差异部分,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一一详述。
可理解的是,在得到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物料分配数据对应的计算批次;将物料分配数据与计算批次关联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需说明的是,每一个计算批次对应有计算时间;当设置有计算批次后,当存在某一物料取消情况时,能根据批次中的计算时间更为准确判断领料记录的有效性,如在bat001批次后,prj-01对MA-01的需求取消了,则可以根据计算批次以及prj-01的需求时间删除对应的批次记录,降低领料误处理的概率。同时批次也用于历史已分配数量的计算。
示例性的,以用于历史已分配数量的计算为例,历史的分配记录如下表4,表4中每一行对应一个分配记录:
表4
然后针对上述表4进行汇总,得到下表:
表5
此时,基于上述表1-2可得到表1-3并进行汇总得到物料数据对应的表1-4。其中,以表1-4中的第3条记录为例,历史不存在对PR-03的MA-01的分配记录时,因此,对于PR-03的MA-01来说,可分配数量为申请数量。
可理解的是,物料数据设置有多种,多个物料数据包括库存物料数据、采购物料数据、采购申请物料数据;步骤S300、根据物料数据和待分配需求记录,计算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包括:分别遍历库存物料数据、采购物料数据和采购申请物料数据以进行分配,得到待分配需求记录对应的物料分配数据。
需说明的是,库存物料数据的数据来源为库存,采购物料数据的来源为采购号,采购申请物料数据的来源为采购申请号。
需说明的是,遍历分配表示分别对库存物料数据、采购物料数据和采购申请物料数据进行锁定,然后对每一锁定的物料数据进行物料分配,需说明的是,对于库存物料数据的分配可以采用图4中的流程进行处理,此时,库存数据中的可分配数量和可分配汇总数量一致。
示例性的,参照上述物料数据对应的表,假设步骤S100中获取的采购物料数据为表1-1、采购申请物料数据为表1-5,库存物料数据如表6,
表1-1
表1-5
表6
则遍历分配表示,先根据表6进行分配计算,当表6分配计算完后需求缺口仍未被满足,则根据表1-1进行分配计算,当表1-1分配计算完后需求缺口仍未被满足,再根据表1-2进行分配计算,以待分配需求记录为对prj-01的MA-01进行分配为例,当表6中MA-01已经被分配完则开始根据表1-1进行分配计算,以此类推,直至prj-01的MA-01的需求缺口被满足。
通过分别对库存物料数据、采购物料数据和采购申请物料数据进行遍历分配,能使得分配得到的物料分配数据更符合实际的需求。
可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以及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物料数据的分配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任意智能终端。
请参见图11,图11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5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502,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形式实现。存储器5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来调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物料数据的分配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503,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504,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和,
总线505,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和通信接口504)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接口503和通信接口504通过总线5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可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物料数据的分配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