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5712A -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5712A
CN115485712A CN202180031484.4A CN202180031484A CN115485712A CN 115485712 A CN115485712 A CN 115485712A CN 202180031484 A CN202180031484 A CN 202180031484A CN 115485712 A CN115485712 A CN 115485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nsor
user
person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14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裕之
东洋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782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1742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11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5412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0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538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20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5485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8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5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80Special adaptations for executing a specific game genre or game mode
    • A63F13/803Driving vehicles or craft, e.g. cars, airplanes, ships, robots or t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47C7/72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 A47C7/727Adapt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lamps, radio sets, bars, telephones, ventil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or the like with spea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5/00Other seating furniture
    • A47C15/004Seating furniture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main groups A47C1/00 or A47C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1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 A63F13/218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using pressure sensors, e.g. generating a signal proportional to the pressure applied by the p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5Out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8Out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responding to control signals received from the game device for affecting ambient conditions, e.g. for vibrating players' seats, activating scent dispensers or affecting temperature or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30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and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 A63F13/35Details of game servers
    • A63F13/352Details of game servers involving special game server arrangements, e.g. regional servers connected to a national server or a plurality of servers managing partitions of the game wor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70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 A63F13/79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involving player-related data, e.g. identities, accounts, preferences or play hist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8Accessories, i.e. detachable arrangements optional for the use of the video game device, e.g. grip supports of game cont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70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 A63F13/79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involving player-related data, e.g. identities, accounts, preferences or play histories
    • A63F13/798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involving player-related data, e.g. identities, accounts, preferences or play histories for assessing skills or for ranking players, e.g. for generating a hall of f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5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game servers
    • A63F2300/55Details of game data or player data management
    • A63F2300/5546Details of game data or player data management using player registration data, e.g. identification, account, preferences, game hist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提供利用座椅的体验的应用进行管理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一种座椅应用管理装置(1),对设置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S1~PS6)的座椅(S)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并且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座椅的体验,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Description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背景技术
从前,作为提供使用具有传感器的座椅的体验的装置,已知有体验适当的坐姿的装置或(专利文献1)、体验抬脚运动的装置(专利文献2)及体验100m奔跑游戏的装置(专利文献3)。
另外,从前,已知有一种系统,在椅子的座位部设置对是否有人坐着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以将所述传感器与时间测量装置连接的结构来测量时间(专利文献4)。在所述技术中,通过传感器对人从椅子上站立起来并离开的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并通过时间测量装置来开始时间测定,对坐在椅子上的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并通过时间测量装置来结束时间测定,并测定此期间的时间。
另外,从前,为了对乘客的就座姿势进行检测,已知有在座椅上配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的车辆用座椅(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077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151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9-153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115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17-065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且说,在具有多个进行利用座椅的体验的应用的情况下,若仅通过各个应用来享受座椅,则无法综合地俯瞰自己的体验,有难以掌握体验状况的问题。因此,要求对提供利用座椅的体验的应用进行管理。
另外,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系统由于使用一个传感器来对是否有人坐着进行检测,因此无法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因此,关于包括供人坐下的座椅主体及对坐在座椅主体上的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座椅体验系统,理想的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另外,理想的是精度良好地测量时间。
另外,专利文献5中所公开的车辆用座椅由于仅对驾驶员的就座姿势进行评价并加以提示,因此有不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申请发明人考虑使用具有传感器的座椅来执行游戏等应用程序。另外,本申请发明人考虑在例如看护设施等的大厅中设置座椅,以使多名用户使用所述座椅。进而,本申请发明人也考虑在进行使用座椅的游戏时,对坐在座椅上的用户进行确定,并提供利用所述用户的信息的游戏。在所述情况下,当用户开始游戏时,例如需要在画面上选择通过下拉菜单而显示的用户名,但若用户的数量变多,则有用户选择自身的用户名此情况变得繁杂的问题。因此,关于包括具有传感器的座椅的座椅体验系统,为了提出座椅的新的价值,本申请发明人对座椅上的用户容易选择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此情况进行了研究。
另外,关于包括具有传感器的座椅的座椅体验系统,为了提出座椅的新的价值,本申请发明人对决定与就座于座椅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对应的座位年龄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种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对设置有传感器的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且所述座椅应用管理装置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Interface)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座椅的体验,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基于此种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可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一个来执行,且容易进行利用座椅的体验。而且,可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因此可综合地俯瞰自己对座椅的体验,且容易掌握体验状况。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也可为如下结构:能够与服务器(server)进行通信,且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从服务器中读出用户及其他用户的执行结果。
根据此种结构,用户不仅可观看自己的执行结果,而且还可观看其他用户的执行结果,将他人的结果与自己的结果加以比较,可提高体验座椅的积极性。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理想的是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以排名(ranking)形式提供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
根据此种结构,可以排名形式观看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体验座椅的积极性。此外,根据排名的内容,既存在仅提供用户自身的记录的情况,也存在仅提供其他用户的记录的情况。
传感器可包含多个压力传感器。
执行结果可包含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而且,记录提供处理可提供与特定用户相关联的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
根据此种结构,可汇总观看与特定用户对应的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因此可综合地俯瞰特定用户对座椅的体验。
应用程序可包含使用座椅的游戏。而且,在所述情况下,执行结果可包含游戏的成绩。
所述执行结果可包含消耗卡路里、应用程序的执行日期、应用程序的执行时刻、应用程序的执行次数、应用程序的执行场所及应用程序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提出一种座椅体验系统,其包括:座椅,设置有传感器;及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对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座椅应用管理装置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座椅的体验,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另外,提出一种座椅应用管理程序,其对设置有传感器的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且所述座椅应用管理程序根据用户的操作而使计算机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座椅的体验,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另外,提出一种座椅体验系统,其包括:座椅主体,供人坐下;传感器,为对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进行检测的多个传感器,且包含第一传感器与配置于和所述第一传感器不同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及就座判定部,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对人是否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进行判定,所述就座判定部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根据此种结构,由于使用多个传感器来对就座与起立进行判定,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可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一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就座判定部以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第一就座阈值以上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第二就座阈值以上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以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就座阈值的第一起立阈值以下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小于所述第二就座阈值的第二起立阈值以下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可设为如下结构:所述座椅主体具有供人坐下的座位部,所述第一传感器配置于与坐在所述座位部的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传感器配置于与坐在所述座位部的人的大腿部对应的位置。
据此,将传感器配置于在人坐在座椅主体上时会施加大的压力的位置,因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可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一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右第一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左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右第二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左第二传感器。
据此,由于可使用更多的传感器来对就座与起立进行判定,因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所述座椅体验系统可设为如下结构: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所述时间测量部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
据此,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精度良好地测量人从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之后到坐在座椅主体上的时间。
所述座椅体验系统可设为如下结构: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所述时间测量部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开始测量时间之后经过了既定时间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催促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站立起来的既定动作,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既定动作。
据此,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精度良好地测量人坐在座椅主体上之后的时间。由此,可以正确的时序执行既定动作。而且,通过执行既定动作而使坐在座椅主体上的人站立起来,由此可防止人长时间持续坐着。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关于所述既定动作,作为一例而为播放包含音乐的既定声音的动作。
所述座椅体验系统可设为如下结构: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所述时间测量部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
据此,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精度良好地测量人坐在座椅主体上之后到从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时间。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可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据此,在成为人完全站立起来的状态之后,判定为人已从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因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起立。
在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中,可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
据此,在成为人完全坐下的状态之后,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上,因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
另外,提出一种座椅体验系统,其包括:座椅主体;座椅,具有获取用于对所述座椅主体上的用户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数值的传感器;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数值;及终端,具有画面。
所述控制部能够使与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所述画面中,将使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时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具有既定裕度的数值范围作为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针对每一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对是否满足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为所述筛选范围内的判定条件进行判定,与不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比,将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所述画面中。
根据所述结构,在既定用户位于座椅主体上时,通过传感器而获取的数值处于既定用户的筛选范围内的可能性高,因此与其他用户识别信息相比,将既定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画面中。因此,座椅主体上的用户容易选择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
另外,也可为:所述传感器为多个,所述控制部将使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时从多个所述传感器获取的各个数值具有既定裕度的多个数值范围作为多个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针对多个所述传感器的各个,对所述判定条件进行判定,将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数量即条件成立数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按照所述条件成立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所述画面中。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将多个数值与多个筛选范围加以比较,因此可进一步高精度地进行位于座椅主体上的用户与其他用户的筛选。
另外,所述传感器也可为获取来自用户的压力值作为所述数值的压力传感器。
另外,也可为:所述控制部能够显示用于将多个用户识别信息在所述画面中上下排列的下拉菜单,将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比其他用户识别信息更靠上方处。
另外,也可为:在存储所述筛选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多次获取所述数值,将多次获取的所述数值的平均值设为μ,将多次获取的所述数值的标准偏差设为σ,将任意值设为A,根据下式来设定所述筛选范围。
μ±A·σ
另外,也可为:在由用户选择了显示于所述画面中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此次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来再次设定与所选择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筛选范围。
根据所述结构,每当用户选择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时,可基于此次的数值来再次设定自身的筛选范围,因此可更高精度地设定筛选范围。
另外,提出一种座椅体验系统,其包括:座椅主体;座椅,具有获取用于对所述座椅主体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进行检测的信息的传感器;及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来算出与所述用户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第一评价值、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所述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对应的第二评价值及与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所述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第三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评价值,并基于所述评价值来决定与所述用户的姿势或动作对应的座位年龄。
根据所述结构,可基于从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来决定与就座于座椅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对应的座位年龄。
另外,也可为: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中的至少两个评价值来决定所述座位年龄。
根据所述结构,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决定座位年龄。
另外,也可为: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来决定所述座位年龄。
根据所述结构,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决定座位年龄。
另外,也可为:所述传感器为获取来自用户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来算出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
根据所述结构,可基于来自用户的压力值来精度良好地算出各评价值。
另外,也可为: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左侧;及右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右侧,所述左传感器的压力值与所述右传感器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大。
此处,人的年龄越大,因骨盆的扭曲等而就座于座椅上时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因此,左传感器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使座位年龄越大,由此可以用户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的人年龄越大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
另外,也可为:所述第一既定时间中的所述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大。
此处,人的年龄越大,越难以维持在座椅上的就座姿势且身体的摇晃也越大。因此,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使座位年龄越大,由此可以在第一既定时间中越无法维持姿势的人年龄越大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
另外,也可为: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来算出所述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所述动作量,所述动作量越大,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小。
此处,人越年轻,人在座椅上的动作量越大。因此,动作量越大,使座位年龄越小,由此可以在座椅上的动作量越大的人年龄越小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对座椅应用管理装置的画面的转变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座椅应用管理装置与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服务器的数据库所存储的表的一例,且表示用户表(a)、应用体验表(b)及利用历史表(c)。
[图5]是表示座椅应用管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服务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活动设定的画面的一例。
[图8]是游玩历史的画面的一例。
[图9]是游玩历史的画面的另一例。
[图10]是自己的记录的画面的一例。
[图11]是世界的记录的画面的一例。
[图12]是利用历史的画面的一例。
[图13]是体验积分历史的画面的一例。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的框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的框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终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变形例的座椅的图。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的图。
[图22]是表示在100m奔跑游戏获取的压力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23]是表示基于从多个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而算出的多个筛选范围的图。
[图24]是表示就座于座位上的用户与测定值处于各用户的筛选范围内的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5]是表示注册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用户识别处理的流程图。
[图27](a)是表示100m奔跑游戏的开始图像的图,(b)是表示昵称输入图像的图。
[图28](a)是表示催促用户就座的图像的图,(b)是表示催促用户起立的图像的图。
[图29]是表示将多个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下拉菜单中的图像的图。
[图30]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的图。
[图31]是表示智能手机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座位年龄诊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开始画面的图。
[图34](a)是表示第一指示画面的图,(b)是表示显示左右平衡年龄的画面的图。
[图35](a)是表示第二指示画面的图,(b)是表示显示姿势维持年龄的画面的图。
[图36](a)是表示第三指示画面的图,(b)是表示显示肌肉力量年龄的画面的图。
[图37]是表示显示座位年龄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座椅体验系统SYS1构成为包括座椅S、用于实现座椅应用管理装置1的智能手机SP、及服务器SV。座椅S包括座椅主体S0及控制装置3。
座椅主体S0具有座椅座垫(seat cushion)SC、座椅靠背(seat back)SB及头枕(headrest)HR。在座椅座垫SC与座椅靠背SB中,在表皮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PS1~PS6。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为获取用于对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就座人的动作等进行确定的测定值的传感器。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配置成能够对与就座于座椅主体S0上的就座人相向的座位表面的状态进行检测,并获取来自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就座人的压力值。控制装置3与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连接成能够从各压力传感器PS1~PS6获取压力值。
各压力传感器PS1~PS6相对于座椅S的左右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各一对。
具体而言,在座椅座垫SC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3。压力传感器PS1及压力传感器PS2配置于座椅座垫SC中的与就座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压力传感器PS1及压力传感器PS2构成对来自就座人的臀部的压力进行测定的第一座垫传感器SC1。压力传感器PS2配置于压力传感器PS1的稍靠前方处。此外,第一座垫传感器SC1也可仅包括压力传感器PS1及压力传感器PS2的任一个。
压力传感器PS3位于就座人的大腿下方。压力传感器PS3构成对来自就座人的大腿的压力值进行测定的第二座垫传感器SC2。压力传感器PS3配置成向前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PS1及压力传感器PS2。
在座椅靠背SB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S4~压力传感器PS6。压力传感器PS4设置于与就座人的腰后方对应的位置。压力传感器PS5配置于压力传感器PS4的稍靠上方处。压力传感器PS4及压力传感器PS5均构成对来自就座人的腰的压力进行测定的第一靠背传感器SB1。此外,第一靠背传感器SB1也可仅包括压力传感器PS4及压力传感器PS5中的任一个。
压力传感器PS6配置成向上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PS4及压力传感器PS5。压力传感器PS6位于与就座人的后背上部对应的位置。压力传感器PS6构成对来自就座人的后背上部的压力值进行测定的第二靠背传感器SB2。
控制装置3设置有近距离通信机3A,且能够与智能手机SP进行无线通信。控制装置3构成为将从多个压力传感器PS1~PS6获取的压力值发送给智能手机SP。
智能手机SP经由公共手机线路等无线通信而与因特网(internet)INT连接。智能手机SP具有能够显示文字或图像的显示器DSP。另外,智能手机SP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扬声器而可通过语音来向用户传送信息。
服务器SV与因特网INT连接。智能手机SP能够经由因特网INT而与服务器SV进行通信。服务器SV可为配置于相同的网络内的本地服务器(local server),也可为配置于其他网络中的云服务器(cloud server)。
智能手机SP具有未图示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能够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通过执行预先存储的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来作为座椅应用管理装置1(以下,也简称为“管理装置1”)发挥功能。管理装置1为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的座椅S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的装置。管理装置1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
应用执行处理中,将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来提供。此处的应用程序为使用从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座椅S的体验的应用程序。然后,执行通过所述界面而选择的应用程序。
在提供所述界面的情况下,作为一例,管理装置1使用智能手机SP中所存储的、提供使用座椅S的体验的应用程序的数据来生成画面数据,并显示于显示器DSP上。此外,记录等信息或界面的提供为如下含义:并不限于显示于画面的情况,还包括利用语音进行的通知或利用盲文进行的引导等。
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具体而言,管理装置1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从服务器SV中读出用户及其他用户的执行结果。另外,管理装置1根据用户的选择,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以排名形式提供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此处的执行结果可包含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而且,记录提供处理可汇总提供与特定用户相关联的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此外,所谓使用历史,不仅仅包含时间序列的历史,还包含对时间序列的历史进行加工、计算等所得的数据。例如,应用程序的使用比例也是使用历史的一例。
应用程序可包含使用座椅S的游戏。而且,在所述情况下,执行结果可包含游戏的成绩。执行结果可包含消耗卡路里、应用程序的执行日期、应用程序的执行时刻、应用程序的执行次数、应用程序的执行场所及应用程序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
图2是对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1而实现的智能手机SP的显示器DSP的画面的转变进行说明的图。
当执行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时,在显示器DSP上显示主画面D10。在主画面D10中显示“游玩”、“设定”、“观看记录”、“发布”、“应用追加”、“使用”等菜单。
在选择了“游玩”的情况下,显示选择要执行的应用的应用选择画面D20。应用选择画面D20为用于使用户从提供使用座椅S的体验的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在应用选择画面D20中以能够选择的按钮的形式显示作为游戏的“跑步”、“打坐”、“坐着的游戏”、“汽车比赛”等。另外,以能够选择的按钮的形式显示作为用于增进健康的应用程序(在本说明书中,也可简称为“应用”)的“体重、心搏测定”、“抬脚体操”的应用等。另外,显示返回到“主画面”的按钮。
跑步游戏为通过在座椅S上使脚交替地上下移动而使显示器DSP上的角色奔跑的游戏。使脚上下移动得越快,可使角色奔跑得越快。而且,跑步游戏的应用将位次或奔跑完的时间等游戏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跑步游戏理想的是有100m、200m、400m等不同距离的项目。
打坐游戏为在座椅S上一动不动地坐着的游戏,且是将身体的重心显示于显示器DSP上,并以使所述重心位置靠近显示器DSP上的基准点的方式调整坐姿的游戏。身体的重心越靠近基准点,可获得越高的得分。打坐游戏的应用将所述得分等游戏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
坐着的游戏为在座椅S上进行正确的坐姿的游戏。各压力传感器PS1~PS6所获取的压力值越靠近理想的值,可获得越高的得分。坐着的游戏的应用将所述得分等游戏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
汽车比赛为所谓的赛车游戏,且是通过在座椅S上向右或向左倾斜姿势而使车辆向右或向左转弯,通过向前或向后倾斜而可调整车辆的速度的游戏。汽车比赛的应用将比赛的位次或时间、最佳一圈等游戏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
体重、心搏测定中,根据通过压力传感器PS1~压力传感器PS6而测定的压力来算出体重与心搏,并将它们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
抬脚体操为配合智能手机SP的显示器DSP上所显示的动画或从智能手机SP的扬声器中输出的音乐来抬脚落脚进行游玩的应用程序。然后,根据是否能配合音乐来运动而决定分数,并将所述分数作为执行结果输出到显示器DSP与服务器SV。
此外,所谓游戏,是指通过用户的动作(也包含姿势的维持)来提供座椅S上的体验的应用,且为将某个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输出的所有的应用。在本实施方式的“游玩”的画面的例子中,在为了容易理解地显示给用户而进行的分类方面,虽将抬脚体操作为“健康”一分类的应用进行显示,但抬脚体操的应用也可将分数的成绩作为执行结果而输出,因此也包含于游戏中。
“主画面”此按钮为用于通过用户进行点击等而选择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按钮。另外,“主画面”此按钮显示于主画面D10以外的所有画面中,其功能相同,因此以下在其他画面中省略说明。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设定”的情形时,显示对利用座椅S的活动的目标进行设定的活动设定画面D21。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观看记录”的情形时,显示用于选择记录的种类的记录选择画面D3。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显示“自己”、“世界”这些按钮。
当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自己”时,显示用户记录画面D31,所述用户记录画面D31显示有正在操作的用户自身的记录。用户记录画面D31将用户标识符(Identifier,ID)作为检索关键字,不仅显示一个应用,而且还显示与所述用户ID建立关联的多个应用的记录。关于具体的例子,将在下文叙述,例如显示游玩历史、按应用的记录、活动历史、体验积分历史等信息中与用户ID建立关联的执行结果(即,正在操作的用户执行所得的结果)。此外,用户ID为与用户建立关联的唯一值。用户ID例如为字母数字的罗列。
当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世界”时,显示世界的记录画面D32,所述世界的记录画面D32显示有正在操作的用户与其他用户的记录。在世界的记录画面D32中,作为体验累计数,显示按男女、按都道府县、按国家、按应用、按世代的体验累计数。另外,针对每一游戏,以排名形式显示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此外,关于用户的记录,在用户的记录不太好的情况下,作为结果,可不显示,也可省略中途的成绩名次而显示为低的排名。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发布”的情形时,显示发布画面D4。此处的“发布”为利用所谓的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来发布信息。例如,发布画面D4显示用于在发布推特的推特SNS或发布照片的照片SNS等中针对当前正在体验的应用进行发布的因特网链接或用于调用SNS用的应用程序的按钮。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应用追加”的情形时,显示应用追加画面D5。应用追加画面D5为了在智能手机SP上安装使用座椅S的应用,而显示用于打开追加应用的应用程序的因特网链接或用于调用追加应用的应用程序的按钮。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使用”的情形时,显示使用的画面D6,所述使用的画面D6显示有用于转到可使用通过执行应用而积攒的积分的因特网网站的多个因特网链接。
其次,对用于提供此种画面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智能手机SP中存储有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其他多个应用的程序、例如跑步应用PG2、打坐应用PG3等。如上所述,管理装置1是通过执行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来实现。
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具有登录画面处理部110、主画面处理部120、应用选择画面处理部130、应用调用处理部140及选择画面请求部150。
在激活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后未登录到服务器的情况下,登录画面处理部110在显示器DSP上显示用于输入用户ID与密码的登录画面。然后,在输入了用户ID与密码的情况下,登录画面处理部110向服务器SV发送用户ID与密码来请求登录。
主画面处理部120执行在显示器DSP上显示主画面D10的处理。然后,根据通过主画面D10而选择的按钮来调用下一处理。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游玩”的情形时,应用选择画面处理部130显示应用选择画面D20。在应用选择画面D20等中,在选择了主画面D10的情况下,通过主画面处理部120而显示主画面D10。
当在应用选择画面D20或其他画面中选择了应用的情形时,应用调用处理部140调用智能手机SP中所存储的其他应用的程序、例如跑步应用PG2等来执行。在所调用的其他程序的执行结束的情况下,通过主画面处理部120而显示主画面D10。
此外,虽未对详细内容进行说明,但所调用的应用将包含应用的执行日期时间、游戏的成绩等的执行结果与用户ID建立关联并发送给服务器SV。另外,所调用的应用根据应用的种类、应用的执行次数、应用的执行结果(例如,游戏的成绩)等来决定获得积分,并将所获得的积分与用户ID建立关联并发送给服务器SV。然后,服务器SV将执行结果及积分与用户ID建立关联地存储。
当在主画面D10中选择了“游玩”以外的按钮的情形时,选择画面请求部150向服务器SV请求所选择的画面。在应用选择画面D20以外的画面中,作为选择项提供给用户的画面若存在为固定画面的情况,则也存在表示进行记录的提取等所得的结果的、根据用户等而变化的画面的情况。在为变化的画面的情况下,选择画面请求部150对服务器SV指定数据的提取条件以及画面的种类来请求画面数据。即,在各画面中,针对选择变化的画面的按钮,分配了向服务器SV请求包含画面的种类与数据的提取条件的画面的指令。然后,选择画面请求部150基于所接收到的画面数据来将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当用户请求观看记录的画面的情况下,选择画面请求部150根据所述请求而执行记录提供处理。
服务器SV具有应用程序服务器210、数据库驱动器220及存储部230。
在存储部230中存储有管理装置1中显示的固定画面、用户及用户对座椅的体验的记录作为数据库。
例如,如图4所示,在存储部230中存储有用户表(a)、应用体验表(b)、及利用历史表(c)。
用户表与用户ID建立关联地存储有属于所述用户的数据。作为属于用户的信息,有用户名、密码、用户所居住的国家及都市、性别、出生年月日、各应用中的目标等。
在应用体验表中,与用户ID建立关联地存储有与所述用户所体验的应用相关的信息。作为与应用相关的信息,存储有应用的执行日期时间、应用名、至少一个评价(图4(b)的评价1、评价2等)、消耗卡路里、所获得的积分等。另外,也可存储与执行应用的位置有关的数据。
在利用历史表中,与用户ID建立关联地存储有印刷或阅览等动作(action)的种类、所述动作的执行日期时间、执行人等。
应用程序服务器210从管理装置1接收画面的请求,并将与请求相应的画面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
例如,在请求固定画面的情况下,应用程序服务器210从存储部230读出固定画面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
另外,在从管理装置1指定画面的种类与数据的提取条件来请求画面的情况下,应用程序服务器210对数据库驱动器220指定提取条件来指示从存储部230的数据库提取数据。
数据库驱动器220根据所述指示而从存储部230提取数据并传递给应用程序服务器210。然后,应用程序服务器210根据所领取到的数据来制作所请求的种类的画面,并作为画面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1。
其次,对管理装置1所执行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当启动管理装置1时,管理装置1对是否登录完毕进行判定(S110),若为登录完毕(S110、是(Yes)),则进入到步骤S120并显示主画面D10。另一方面,若并非登录完毕(S110、否(No)),则在执行登录处理(S111)后,进入到步骤S120并显示主画面D10。
在显示有主画面D10的状态下(S120),管理装置1对是否选择了菜单进行判定(S121),并进行等待,直到选择为止(S121、否(No))。当选择一个菜单时(S121、是(Yes)),管理装置1对所选择的菜单是否为“游玩”进行判定(S130)。
在选择了“游玩”的情况下(S130、是(Yes)),管理装置1显示应用选择画面D20(S150)。然后,管理装置1等待在应用选择画面D20中选择应用(S151、否(No))。当在应用选择画面D20中选择应用时(S151、是(Yes)),管理装置1调用所选择的应用并加以执行(S160)。然后,管理装置1进行等待,直到所调用的应用结束为止(S161、否(No)),当应用结束时(S161、是(Yes)),返回到步骤S120而显示主画面D10。
当在步骤S130中未选择“游玩”的情形时(S130、否(No)),管理装置1访问服务器SV并请求由用户选择的画面(S140)。然后,当从服务器SV接收到画面数据时,管理装置1将所接收到的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141)。
然后,管理装置1对从所显示的画面中选择的按钮是否为主画面D10进行判断(S142),在为主画面D10的情况下(S142、是(Yes)),返回到步骤S120而显示主画面D10。另一方面,在从所显示的画面中选择的按钮并非主画面D10的情况下(S142、否(No)),管理装置1返回到步骤S140,访问服务器SV并请求由用户选择的画面。
管理装置1重复进行所述处理,直到由用户结束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为止。
其次,对服务器SV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当从管理装置1接收到请求时,服务器SV对所述请求是否为固定画面的请求进行判断(S210)。在来自管理装置1的请求为固定画面的请求的情况下(S210、是(Yes)),服务器SV从存储部230中读出固定画面的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S220)。另一方面,在来自管理装置1的请求并非固定画面的请求的情况下(S210、否(No)),服务器SV从存储部230的数据库中提取与用户的请求相应的数据,生成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S230)。
根据以上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1,例如,当用户在主画面D10中选择“设定”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用户ID与作为所请求的画面的种类的“设定”。由此,服务器SV将用户ID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用户表中提取数据,生成活动设定的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7。如在图7中示出一例那样,在活动设定画面D21中显示用户的ID、出生年月日、所居住的都市、姓名、年龄等用户的信息或设定日期。为了营造地区的一体感,所居住的都市可表示为团队名。另外,在活动设定画面D21中显示针对每一应用的种类设定目标作为活动目标的输入栏IN1。在变更设定之前,在设定目标的输入栏IN1中显示有目前用户表中所设定的值。在活动设定画面D21中显示用于确定输入到输入栏IN1中的值并发送给服务器SV的设定按钮BT或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另外,在画面上部显示印刷按钮BP,所述印刷按钮BP用于为了印刷所显示的设定信息而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打印机。
关于表示应用的种类的“跑步应用”“打坐应用”等应用的名称的文字,将应用启动的命令与文字的选择建立关联,以便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应用的应用启动按钮BA发挥功能。当选择这些应用启动按钮BA时,管理装置1调用智能手机SP中所存储的其他应用的程序、例如跑步应用PG2等并加以执行。
另外,例如,当用户在主画面D10中选择“观看记录”、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自己”、在用户记录画面D31中选择“游玩历史”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用户ID与作为所请求的画面的种类的“游玩历史”。由此,服务器SV将用户ID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所蓄积的应用体验表中提取数据,生成自己的游玩历史的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8。
在图8的画面的例子中,作为游玩历史,以最近的用户对座椅的体验纵向排列的时间序列的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在所述列表中,将包含体验日期、应用的种类、执行应用的次数及消耗卡路里的执行结果显示于一行中。另外,在所述画面中显示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与用于印刷显示于画面中的内容的印刷按钮BP。
如上所述,根据管理装置1,可针对每一特定用户汇总显示多个应用程序中的执行结果。另外,视需要,可针对每一特定用户印刷汇总所得的执行结果。
另外,游玩历史的画面例如也可为如图9所示的画面。在所述画面中,将用户的信息显示于上部,在其下方针对每一应用的种类显示应用的执行结果。针对每一应用显示执行结果、例如应用的累积执行次数、最高记录及排名。在所述游玩历史的画面中,关于应用的名称的文字,也将应用启动的命令与文字的选择建立关联,以便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应用的应用启动按钮BA发挥功能。当选择这些应用启动按钮BA时,管理装置1调用智能手机SP中所存储的其他应用的程序并加以执行。
另外,当用户在用户记录画面D31中选择“按应用的记录”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用户ID与作为所请求的画面的种类的“按应用的记录”。由此,服务器SV将用户ID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所蓄积的应用体验表中提取数据,并将自己的按应用的记录的画面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10。
在图10的画面的例子中,作为自己的记录,针对跑步的应用,将包含与一次体验有关的体验日期、项目、时间的执行结果(成绩)显示于一行中,将各体验以列表的形式纵向显示。
另外,针对作为与跑步不同的应用的汽车比赛的应用,将包含与一次体验有关的体验日期、位次、时间、最佳一圈的执行结果(成绩)显示于一行中,将各体验以列表的形式纵向显示。另外,在所述画面中显示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与用于印刷显示于画面中的内容的印刷按钮BP。在所述记录的画面中,关于应用的名称的文字,也将应用启动的命令与文字的选择建立关联,以便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应用的应用启动按钮BA发挥功能。当选择这些应用启动按钮BA时,管理装置1调用智能手机SP中所存储的其他应用的程序并加以执行。
如上所述,根据管理装置1,可针对每一特定用户且每一应用汇总显示多个应用程序中的执行结果。
另外,当用户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世界”、在世界的记录画面D32中选择“排名”的“跑步”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作为画面的种类的“跑步的世界排名”。由此,服务器SV将作为应用的跑步应用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所蓄积的应用体验表中提取数据,针对每一项目对排名进行排序而生成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11。
在图11的画面的例子中,作为跑步应用的世界排名,针对100m奔跑、200m奔跑等每一项目,以列表的形式显示从第一位到既定位次的排名。在各成绩名次中,例如将位次、姓名、时间的信息显示于一行中。另外,在所述画面中显示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与用于印刷显示于画面中的内容的印刷按钮BP。
如上所述,根据管理装置1,可以排名形式来显示自己及自己以外的执行结果(成绩)。
另外,当用户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自己”、在用户记录画面D31中选择“利用历史”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作为画面的种类的“利用历史”。由此,服务器SV将用户ID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所蓄积的用户表、应用体验表及利用历史表中提取数据,将用户的体验记录或记录的阅览记录、印刷记录分别制成列表来生成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12。
在图12的画面中,将用户的信息显示于上部,在其下方显示达成了目标的应用的列表、未达成目标的应用的列表、体验记录、阅览记录及印刷记录。
在体验记录的显示中,将执行应用的日期时间、应用名、项目、记录及排名显示于各行中。然后,将体验记录按照从最近的记录朝向旧的记录且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在阅览记录的显示中,将阅览的日期时间及阅览的执行人显示于各行中。而且,阅览记录是按照从最近的记录朝向旧的记录且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在印刷记录的显示中,将印刷的日期时间及印刷的执行人显示于各行中。而且,印刷记录是按照从最近的记录朝向旧的记录且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另外,在所述画面中显示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与用于印刷显示于画面中的内容的印刷按钮BP。
关于达成目标或未达成目标的应用的名称的文字,可将应用启动的命令与文字的选择建立关联,以便作为用于启动所述应用的应用启动按钮BA发挥功能。
另外,当用户在记录选择画面D3中选择“自己”、在用户记录画面D31中选择“体验积分历史”时,通过管理装置1而向服务器SV发送作为画面的种类的“体验积分历史”。由此,服务器SV将用户ID作为检索关键字而从所蓄积的应用体验表中提取数据,并将用户的体验记录与获得积分加以统计,生成画面数据,并发送给管理装置1。基于所述画面数据所得的画面的例子例如为图13。
在图13的画面中,将用户的信息显示于上部,在其下方显示目前的累计积分与按月份的获得积分及体验记录。
在目前的累计积分的显示中,显示迄今为止通过执行应用而积攒的累计积分。
在按月份获得积分的显示中,将月份与在各月份中获得的积分显示于各行中。而且,在各月份中获得的积分是按照从最近的积分朝向旧的积分且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在体验记录中,将体验日期与获得积分显示于各行中。而且,将在各日期获得的积分按照从最近的积分朝向旧的积分且从上到下的顺序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另外,在所述画面中显示用于返回到主画面D10的主画面按钮BM、与用于印刷显示于画面中的内容的印刷按钮BP。
关于“目前的累计积分”的文字,在转到使用的画面D6的链接上贴有积分。因此,可通过选择“目前的累计积分”而显示使用的画面D6,从而使用积分。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执行座椅应用管理程序PG1来实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1,可起到如下所述的效果。
在管理装置1中,可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一个来执行,容易选择利用座椅S的体验来进行。而且,可显示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因此可综合地俯瞰自己对座椅S的体验,且容易掌握体验状况。
管理装置1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从服务器读出用户及其他用户的执行结果并加以显示,因此用户不仅可观看自己的执行结果,而且还可观看其他用户的执行结果,将他人的结果与自己的结果加以比较,可提高体验座椅S的积极性。
管理装置1可在记录提供处理中以排名形式显示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因此可以排名形式观看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体验座椅S的积极性。
管理装置1可汇总显示与特定用户相关联的多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因此可综合地俯瞰特定用户对座椅S的体验。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关于具体的结构,能够适宜地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管理装置1是使用智能手机SP来实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使用平板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或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导航系统等来实现。另外,由哪一装置执行所需的处理是任意的。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智能手机SP来进行用于使用户选择应用程序的界面的提供的所有处理进行了说明,但也可构成为利用服务器SV等其他计算机来进行所述处理的一部分。即,也可将其他计算机与智能手机SP加以结合来构成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另外,存储各处理所需的数据的存储装置只要能够主要与构成管理装置1的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则可设置于任意地方。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例示了使用座椅S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但应用程序并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应用程序。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户ID,例示了字母数字的罗列,但也可利用指纹或用于进行脸部认证的能够确定个人的生物体数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在SNS中的发布,对调用已存的SNS应用的情况等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将SNS的功能安装于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应用管理程序)本身中。在所述情况下,在SNS的功能中,可包括用户将自己对座椅的体验的结果公开给其他人的功能或其他用户可对所公开的内容进行评论的功能。由此,用户执行使用座椅S的应用程序的积极性提高。另外,可通过应用程序来建立新的邂逅或社区。
当在SNS上发布信息或向在线社区投稿时,公开的信息理想的是设为可针对每一其他用户(社区的对象)任意设定级别。
另外,也可构成为能通过在SNS上发布信息或向在线社区投稿来获得积分。
另外,当在座椅应用管理装置中输入用户的身高、体重、性别等信息的情形时,也可利用照相机拍摄用户的照片,根据所拍摄的图像并通过深度学习来推测身高、体重、性别等信息,并自动输入。由此,容易输入信息,例如容易输入身高或体重的变化,容易更新为最新的信息。
进而,也可利用照相机拍摄用户的每天的饮食,通过深度学习并根据饮食的图像来自动计算饮食的品种与卡路里,作为用户的信息的历史进行记录。
另外,座椅应用管理装置也可通过使其能够与智能手表或跑步手表、身体组成仪进行数据连接来收获并记录与运动或健康相关的信息。由此,可统一管理健康状态。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显示于画面中来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通过语音或盲文来提供信息。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传感器,例示了压力传感器,但传感器也可为其他种类的传感器、例如静电电容传感器等。另外,在测定压力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压力分布传感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无线通信而将控制装置与智能手机连接,但也可通过有线通信来进行连接。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例示了搭载于汽车的车辆的座椅,但交通工具用座椅也可为汽车以外的铁路等车辆的座椅,也可为车辆以外的船舶、飞机等的座椅。另外,也可为设置于训练室或游戏中心、看护设施、家庭等中的座椅。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要素能够适宜地组合来实施。
其次,一边适宜地参照附图,一边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前后、左右、上下,将从坐在座椅上的人观看时的前后、左右、上下设为基准。
如图14所示,座椅体验系统SYS2包括座椅C及终端M。
座椅C包括供人坐下的座椅主体C0、多个检测传感器S1~S10及通信控制部CN。
座椅主体C0具有供人坐下的座位部CA与椅背CB。
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为对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为获取来自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的压力的测定值的压力传感器。以下,检测传感器S1的压力的测定值表示为P1,检测传感器S2的压力的测定值表示为P2,检测传感器S3的压力的测定值表示为P3,检测传感器Sn的压力的测定值表示为Pn。
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设置于座椅主体C0。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配置于与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相向的位置。
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设置于座椅主体C0的座位部CA。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3与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6相对于座椅主体C0的左右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
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配置于座位部CA的后部,具体而言为与坐在座位部CA上的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4配置于由坐在座位部CA上的人施加的负荷最大的、坐在座位部CA上的人的坐骨的最下部的下方的位置。另外,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5配置于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4的稍靠前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获取来自坐在座位部CA上的人的臀部的压力的测定值P1、测定值P2、测定值P4、测定值P5。以下,也将坐在座位部CA(座椅主体C0)上的人称为“就座人”。
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与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为向前方远离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与坐在座位部CA上的人的大腿部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就座人的大腿部下方的位置。更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3配置于就座人的右大腿部下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就座人的左大腿部下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获取来自就座人的大腿部的压力的测定值P3、测定值P6。
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10设置于座椅主体C0的椅背CB。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8与检测传感器S9、检测传感器S10相对于座椅主体C0的左右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
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9配置于与就座人的腰部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9配置于就座人的腰部后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9获取来自就座人的腰部的压力的测定值P7、测定值P9。
检测传感器S8、检测传感器S10配置于向上方远离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9的位置,具体而言为与就座人的后背上部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检测传感器S8、检测传感器S10配置于就座人的后背上部的后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8、检测传感器S10获取来自就座人的后背上部的压力的测定值P8、测定值P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相当于“第一传感器”,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相当于“第二传感器”。即,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包含作为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与作为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另外,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包含两个右检测传感器S1、S2、及两个左检测传感器S4、S5。另外,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包含一个右检测传感器S3、与一个左检测传感器S6。
通信控制部CN与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连接。通信控制部CN能够经由网络20而与终端M进行通信,将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所获取的压力的测定值P1~测定值P10发送给终端M。通信控制部CN例如配置于座位部CA的下表面或椅背CB的内部等。网络20例如为因特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等。此外,经由网络20的通信控制部CN与终端M的通信可为无线通信,也可为有线通信。
终端M为包括CPU、ROM、RAM等的计算机。具体而言,终端M例如为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M具有显示器DSP。如图15所示,终端M包括就座判定部11、时间测量部12及存储部19。存储部19存储有计算或处理等所需的数据。终端M通过导入并执行既定程序来实现就座判定部11等的功能。
就座判定部11基于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的检测结果来对人是否坐在座椅主体C0上进行判定。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座判定部11基于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检测结果来对人坐在座椅主体C0上(以下,也称为“就座”)、与人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以下,也称为“起立”)进行判定。
就座判定部11以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检测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检测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具体而言,就座判定部11以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就座阈值Pth1以上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的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就座阈值Pth2以上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检测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检测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具体而言,在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就座阈值Pth1以上且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就座阈值Pth2值以上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
第二时间T2为预先设定的时间,且存储于存储部19中。第二时间T2例如设定为从各测定值P1~P6成为就座阈值Pth1、就座阈值Pth2以上的时间点到成为人完全坐下的状态的时间。
第一就座阈值Pth1及第二就座阈值Pth2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且存储于存储部19中。第一就座阈值Pth1及第二就座阈值Pth2可为相同的值,也可为不同的值。另外,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每一个中,第一就座阈值Pth1可为相同的值,也可为不同的值。第二就座阈值Pth2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例,第一就座阈值Pth1及第二就座阈值Pth2全部为10。
另一方面,就座判定部11以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检测不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检测不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具体而言,就座判定部11以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起立阈值Pth3以下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的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起立阈值Pth4以下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
第一起立阈值Pth3及第二起立阈值Pth4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且存储于存储部19中。第一起立阈值Pth3为小于第一就座阈值Pth1的值,第二起立阈值Pth4为小于第二就座阈值Pth2的值。第一起立阈值Pth3及第二起立阈值Pth4可为相同的值,也可为不同的值。另外,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每一个中,第一起立阈值Pth3可为相同的值,也可为不同的值。第二起立阈值Pth4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例,第一起立阈值Pth3及第二起立阈值Pth4全部为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检测不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检测不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人已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具体而言,在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起立阈值Pth3以下且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起立阈值Pth4值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
第一时间T1为预先设定的时间,且存储于存储部19中。第一时间T1例如设定为从各测定值P1~P6成为起立阈值Pth3、起立阈值Pth4以下的时间点到成为人完全站立起来的状态的时间。第一时间T1及第二时间T2可相同,也可不同。
时间测量部12基于就座判定部11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具体而言,时间测量部12在就座于座椅主体C0上的人站立起来而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人再次就座于座椅主体C0上而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然后,时间测量部12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T。具体而言,时间测量部12基于开始测量时间的时刻与结束测量时间的时刻来算出经过时间T。时间测量部12将测量结果、即所算出的经过时间T显示于终端M的显示器DSP上。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例如可用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Go Test,TUG测试)的测定中。所谓TUG测试为用于通过对从椅子上站立起来,绕过3m外的标记(锥体),并再次坐在椅子上为止的时间进行测定,来评价老年人等的身体功能的测试。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用于TUG测试中,可在不使用秒表的情况下,对从椅子上站立起来并再次坐在椅子上为止的时间进行测量。
其次,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终端M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M首先对人是否坐在座椅主体C0上进行判定。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对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就座阈值10(Pth1、Pth2)以上进行判定(S20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就座阈值10以上的情况下(S201、是(Yes)),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就座阈值10以上之后是否经过了第二时间T2进行判定(S202)。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就座阈值10以上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S202、是(Yes)),终端M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已就座)(S203)。
其次,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起立阈值5(Pth3、Pth4)以下进行判定(S21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起立阈值5以下的情况下(S211、是(Yes)),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是否经过了第一时间T1进行判定(S212)。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S212、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起立(S213),并开始测量时间(S214)。
其次,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就座阈值10以上进行判定(S22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就座阈值10以上的情况下(S221、是(Yes)),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就座阈值10以上之后是否经过了第二时间T2进行判定(S222)。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就座阈值10以上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S222、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就座(S223),并结束测量时间(S224)。
其后,终端M算出经过时间T(S231),并将所算出的经过时间T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232),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使用多个检测传感器S1~S6来判定就座与起立,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另外,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配置于与就座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与就座人的大腿部对应的位置,因此使得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配置于人坐在座椅主体C0上时会施加大的压力的位置。由此,可使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来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另外,与就座人的臀部对应的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左右配置各两个,与就座人的大腿部对应的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左右配置各一个,因此可使用更多的传感器来判定就座与起立。由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另外,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在时间测量部12中精度良好地测量人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后到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时间。
另外,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Pth3、Pth4)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因此可在成为人完全站立起来的状态之后,判定为人已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由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起立。
另外,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就座阈值10(Pth1、Pth2)以上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因此可在成为人完全坐下的状态之后,判定为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由此,可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例如也可用于如下游戏:竞争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绕过几米外的标记,并再次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时间的游戏。在所述情况下,可设定为:当在人已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状态下,利用终端M启动游戏的应用程序程序来开始游戏时,开始倒计时,在计数成为0的时间点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由此开始测量时间。
另外,也可设定为:当在利用终端M启动游戏的应用程序程序来开始游戏后,人坐在座椅主体C0上,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测定值P1~测定值P6成为就座阈值10(Pth1、Pth2)以上之后经过了例如5秒的情形时,开始倒计时。
另外,也可构成为:当在计数成为0的时间点开始测量时间,其后,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绕过标记,并再次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情形时(判定为就座的情形时),结束测量时间。
另外,也可设为:当在计数成为0之前测定值P1~测定值P6成为未满就座阈值10的情形时,在终端M的显示器DSP上显示“飞跃(flying)”。
其次,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及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面,例如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等,并适宜地省略说明。
如图17所示,终端M包括就座判定部11、时间测量部12、音乐再现部13及存储部19。
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就座阈值Pth1以上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的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就座阈值Pth2值以上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另一方面,在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起立阈值Pth3以下且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起立阈值Pth4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
在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的情况下,时间测量部12开始测量时间(就座时间Ts)。然后,在开始测量就座时间Ts之后经过了既定时间Tsth的情况下,时间测量部12执行用于催促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站立起来的既定动作。既定动作为播放包含音乐的既定声音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定动作为播放音乐的动作。即,在就座时间Ts成为既定时间Tsth以上的情况下,时间测量部12使音乐再现部13再现音乐。
既定时间Tsth例如为30分钟或1小时。此外,既定时间Tsth也可由使用座椅体验系统SYS2的用户自由设定。
当在执行既定动作后,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的情形时,时间测量部12停止既定动作。具体而言,当在使音乐再现部13再现音乐后,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的情形时,时间测量部12使音乐再现部13停止再现音乐。
另一方面,当在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后且就座时间Ts成为既定时间Tsth以上之前,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的情形时,时间测量部12不执行既定动作(再现音乐)。在所述情况下,时间测量部12将就座时间Ts复位为0。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可用作防止人长时间持续坐在座椅主体C0上或者向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通知已到某时间的系统。
其次,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终端M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终端M对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就座阈值10(Pth1、Pth2)以上进行判定(S31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就座阈值10以上的情况下(S311、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就座(S312),并开始测量就座时间Ts(S313)。
其次,终端M对就座时间Ts是否成为既定时间Tsth以上进行判定(S321)。然后,在就座时间Ts成为既定时间Tsth以上的情况下(S321、是(Yes)),终端M再现音乐(S331)。
其次,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起立阈值5(Pth3、Pth4)以下进行判定(S34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起立阈值5以下的情况下(S341、是(Yes)),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是否经过了第一时间T1进行判定(S342)。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S342、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起立(S343),并停止再现音乐(S351)。
其后,终端M将就座时间Ts复位(S371),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21中,当在就座时间Ts成为既定时间Tsth以上之前(S321、否(No)),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的情形时(S361、是(Yes)),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是否经过了第一时间T1进行判定(S362)。然后,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成为起立阈值5以下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S362、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起立(S363),并在不执行再现音乐的情况下,将就座时间Ts复位(S371),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多个检测传感器S1~S6来判定就座与起立,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另外,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精度良好地测量人坐在座椅主体C0上之后的时间(就座时间Ts)。由此,可以正确的时序执行既定动作(再现音乐)。而且,通过执行既定动作而使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人站立起来,由此可防止人长时间持续坐着。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既定动作,例示了播放音乐的动作,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定动作可为播放作为音乐以外的声音的一例的、催促站立起来的语音或警告声、海浪声、小溪的潺潺声、鸟鸣等的动作。另外,既定动作并不限定于播放声音的动作,例如也可为使设置于座椅主体的振动产生装置驱动而使座椅主体振动的动作等。另外,执行既定动作并不限定于执行一个动作,也可为执行多个动作。例如,可同时执行播放既定声音的动作与使座椅主体振动的动作。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例如也可用于如下游戏:竞争在3分钟等单位时间内再现音乐的次数的游戏。在所述情况下,将既定时间Tsth设定为10秒等。而且,当利用终端M启动游戏的应用程序程序来开始游戏时,用户坐在座椅主体C0上。于是,在10秒后再现音乐,因此用户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停止再现音乐。通过用户快速进行就座动作或起立动作而可增多单位时间内的再现音乐的次数。
其次,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终端M包括就座判定部11、时间测量部12及存储部19。
在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的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就座阈值Pth1以上且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的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就座阈值Pth2值以上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另一方面,在各测定值P1、P2、P4、P5成为第一起立阈值Pth3以下且各测定值P3、P6成为第二起立阈值Pth4以下的情况下,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
时间测量部12在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就座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就座判定部11判定为已起立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而且,时间测量部12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T。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可用于测量坐在座椅主体C0上的时间。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2可像秒表那样利用。
其次,对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终端M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终端M对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就座阈值10(Pth1、Pth2)以上进行判定(S41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就座阈值10以上的情况下(S411、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就座(S412),并开始测量时间(S413)。
其次,终端M对测定值P1~测定值P6是否全部为起立阈值5(Pth3、Pth4)以下进行判定(S421)。在测定值P1~测定值P6全部为起立阈值5以下的情况下(S421、是(Yes)),终端M判定为已起立(S422),并结束测量时间(S423)。
其后,终端M算出经过时间T(S431),并将所算出的经过时间T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432),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多个检测传感器S1~S6来判定就座与起立,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
另外,因可精度良好地判定就座与起立而可在时间测量部12中精度良好地测量人坐在座椅主体C0上后到从座椅主体C0上站立起来的时间。
以上,对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关于具体的结构,可如以下例示那样适宜地变形来实施。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座椅体验系统SYS2中,将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设置于座椅主体C0的座位部CA,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在座椅主体本身上未设置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座椅体验系统(座椅C)也可为如下结构:包括座椅主体C0及设置于座椅主体C0的座位部CA的座垫30,在座垫30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
据此,即使在座椅主体C0本身上未设置检测传感器,也可通过将设置有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的座垫30设置于座位部CA来实现座椅体验系统。由此,例如,通过将具有检测传感器的座垫放置于已存的椅子的座位部而可容易地导入座椅体验系统。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座椅体验系统SYS2为包括一个座椅C及终端M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座椅体验系统也可为包括多个座椅及终端的结构。即,座椅体验系统也可为如下结构:终端与多个座椅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针对每一座椅从传感器获取检测结果,来执行就座与起立的判定或时间的测量等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就座判定部11与座椅主体C0分开设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就座判定部也可与传感器同样地设置于座椅主体C0。即,座椅体验系统也可为座椅包括座椅主体、传感器及就座判定部的结构。时间测量部等也同样如此。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为作为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2、检测传感器S4、检测传感器S5包含两个右检测传感器S1、S2、与两个左检测传感器S4、S5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右第一传感器可为一个,也可为三个以上。左第一传感器也同样如此。另外,右第一传感器与左第一传感器的数量可不同。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为作为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S3、检测传感器S6包含一个右检测传感器S3与一个左检测传感器S6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右第二传感器可为两个以上。左第二传感器也同样如此。另外,右第二传感器与左第二传感器的数量可不同。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使用设置于座位部CA的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来判定就座与起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使用设置于座位部CA的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6与设置于椅背CB的检测传感器S7~检测传感器S10此两者来判定就座与起立。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此两者配置于座椅主体的座位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传感器可配置于座位部,第二传感器可配置于椅背。作为一例,第一传感器可配置于与就座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第二传感器可配置于与就座人的腰部对应的位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检测传感器S1~检测传感器S10为压力传感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静电电容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使用压力传感器(一种传感器)来判定就座与起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两种以上的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与光传感器)来判定就座与起立。此外,在座椅主体上也可设置对坐在座椅主体上的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以外的传感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座椅主体C0具有座位部CA与椅背CB,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座椅主体除座位部与椅背以外,还可进而具有头枕或扶手等。另外,例如,座椅主体也可为仅具有座位部且不包括椅背的结构。
另外,也可将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要素任意组合来实施。
其次,一边适宜地参照附图,一边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3包括座椅S及座椅体验装置10。
座椅S例如为设置于看护设施等的大厅中的座椅,可由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座椅S包括座椅主体S0及作为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座椅主体S0具有座椅座垫SC、座椅靠背SB及头枕HR。在座椅座垫SC与座椅靠背SB中,在表皮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1~26。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为用于获取用来对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数值的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配置成能够对与就座于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相向的座位表面的状态进行检测,获取来自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压力值。即,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获取与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身体状态、详细而言为姿势对应的压力值。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100为对座椅主体S0的动作(例如,未图示的电动倾角调节器的马达或加热器等)进行控制的装置,以能够从各压力传感器21~26获取测定值的方式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连接。
各压力传感器21~26相对于座椅S的左右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设置各一对。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或附图中,也存在如下情况:对配置于左侧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的符号的末尾标注“L”,对配置于右侧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的符号的末尾标注“R”来进行区分。
在座椅座垫SC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
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与用户的坐骨最下部对应的位置。在所述位置处,用户施加的负荷最大。
压力传感器22配置于压力传感器21的稍靠前方处。
压力传感器21及压力传感器22均为用于对来自用户的臀部的压力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且可仅设置任一个。
压力传感器23配置成向前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21及压力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位于用户的大腿下方处,并能够对来自用户的大腿的压力值进行测定。
在座椅靠背SB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6。压力传感器24设置于与用户的腰后方对应的位置。
压力传感器25配置于压力传感器24的稍靠上方处。
压力传感器24及压力传感器25均为用于对来自用户的腰的压力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且可仅设置任一个。
压力传感器26配置成向上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24及压力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6位于与用户的后背上部对应的位置,并能够对来自用户的后背上部的压力值进行测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体验系统SYS3提供使用各压力传感器21~26的100m奔跑游戏。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压力传感器21~26也获取用于对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动作进行检测的测定值。100m奔跑游戏设为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使双脚交替地上下移动,由此使作为智能手机SP的画面的显示器DSP上所显示的角色奔跑的游戏。
在座椅主体S0中设置有用于保持智能手机SP的支架4。支架4可使金属线弯曲来形成,一端固定于座椅靠背SB,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智能手机SP的固定部4A。通过将智能手机SP固定于固定部4A,用户即便不手持智能手机SP,也可观看智能手机SP的显示器DSP。
座椅体验装置10具有ECU 100与作为终端的智能手机SP。
在ECU 100中连接有蓝牙(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近距离通信机3A。另外,ECU 100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ECU 100与近距离通信机3A设置于座椅主体S0。ECU 100将利用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获取的压力值发送给智能手机SP。
ECU 100及智能手机SP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能够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并执行预先存储的程序。此外,智能手机SP还包括显示器DSP。智能手机SP作为如下控制部发挥功能,所述控制部用于通过依据程序来运行而执行100m奔跑游戏。智能手机SP经由ECU 100而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获取压力值,并基于压力值来执行100m奔跑游戏。
详细而言,在执行100m奔跑游戏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获取座椅S中的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3L、压力传感器23R的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然后,决定此时坐着的用户的平均压力即正常压力P23n与用于对压力值的峰值进行检测的阈值P23th,同时算出所述用户平均的移动脚的周期即正常跨步周期TSn
具体而言,在用户交替地抬脚的情况下,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例如如图22那样变化。在图22中,压力急剧变小的部分表示因用户抬脚而压力传感器23部分的压力变小。即,压力未变小的140附近的压力值成为未抬脚时的平均的正常压力P23n。算出正常压力P23n时,例如,只要将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的前一次值与此次值之差(设为从此次值P23(n)减去前一次值P23(n-1)所得的值)的绝对值为既定值以下时(即,值的变化小时)的此次值加以统计并进行平均即可。
另外,阈值P23th为用于对脚处于抬起的状态进行判定的阈值,例如,若为图22的情况,则只要使用100~120左右的值即可。因此,阈值P23th可使用正常压力P23n乘以既定值所得的值。例如,可将正常压力P23n乘以0.6~0.9左右的既定值所得的值设为阈值P23th。
正常跨步周期TSn为作为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的峰值彼此的时间间隔的跨步周期TS的平均值。
关于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当在各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小于阈值P23th(从上侧向下侧超过)的条件下,前一次值与此次值之差从负变化为正时,可判定为到达了峰值,且可将此时的前一次值P23(n-1)设为峰值Pm。
当根据用户的动作来检测压力值P23R、压力值P23L的峰值时,智能手机SP算出峰值Pm,并基于峰值Pm与正常压力P23n来算出抬脚的大小即跨步强度F(FR、FL)。跨步强度F可设为从峰值的大小即正常压力P23n减去峰值Pm所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消除由用户的体格的大小而引起的差异,而设为利用正常压力P23n进行标准化所得的值。例如,跨步强度F设为:
F=(P23n-Pm)/P23n
在100m奔跑游戏中,当算出跨步强度F时,智能手机SP使显示器DSP上的角色朝向终点移动。此时的移动量取决于跨步强度F的大小。智能手机SP例如使角色朝向终点移动F[m]量。
另外,在100m奔跑游戏结束时,智能手机SP获取作为游戏的执行结果的终点时间(100m的终点时的时间)。此处,终点时间可通过如下方式来测量:从100奔跑游戏的开始起开始利用计时器进行时间测量,在算出了跨步强度F的次数乘以跨步强度F所得的值成为100以上时,结束测量时间。
智能手机SP能够将各用户的100m奔跑游戏的记录与各自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识别信息设为用户的昵称及用户ID。昵称为在用户第一次进行100m奔跑游戏的情况下,由用户自由决定的信息。此外,用户ID设为按照昵称的注册顺序而与昵称相关联地记录的ID。例如,在用户“A~E”分别将自身的昵称设为“A”、“B”、…、“E”并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注册的情况下,与用户ID“0001”对应地注册昵称“A”,以后分别注册为0002:B、0003:C、…、0005:E。
而且,在100m奔跑游戏开始前,智能手机SP能够将与所注册的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画面中(参照图29)。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能够显示用于将多个用户识别信息在画面中上下排列的下拉菜单。
具体而言,当激活100m奔跑游戏的应用程序(以下,也简称为“应用”)时,智能手机SP将图27(a)所示的开始图像显示于画面中。开始图像具有用户注册按钮B11、开始按钮B12及结束按钮B13。
当用户按下用户注册按钮B11时,智能手机SP将图27(b)所示的昵称输入图像显示于画面中。另外,当用户按下开始按钮B12时,智能手机SP显示图29所示的下拉菜单。另外,当用户按下结束按钮B13时,智能手机SP结束100m奔跑游戏的应用。
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在注册用户识别信息的注册处理中,进行使用户以既定姿势坐在座椅S上的指示,在用户以既定姿势位于座椅主体S0上时,将从多个压力传感器21~23、25、26获取的压力值作为所述用户特有的用户压力值,针对每一压力传感器21~23、25、26进行存储的功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设为不存储压力传感器24的压力值,但也可存储压力传感器24的压力值。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除压力传感器24以外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6简称为“对象压力传感器”。
另外,智能手机SP执行多次、例如三次获取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的用户压力值的获取处理。进而,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将使所获取的用户压力值具有既定裕度的数值范围作为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智能手机SP针对每一对象压力传感器存储利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获取处理分别获取的用户压力值。在图中,例如在压力传感器25R中,以1、2、1的值存储有利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获取处理分别获取的用户压力值,在压力传感器26R中,以389、271、280的值存储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获取处理分别获取的用户压力值。
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将使与各对象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用户压力值分别具有既定裕度的多个数值范围作为多个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功能。以下,也将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多个筛选范围称为“筛选数据”。具体而言,在存储筛选数据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根据以下的式(0)来分别设定多个筛选范围。
μ±A·σ…(0)
μ:利用三次获取处理获取的压力值的算术平均值
σ:利用三次获取处理获取的压力值的标准偏差
A:任意的值(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
在图中,压力传感器25R的平均值μ为1,μ+2σ为3,μ-2σ成为0。因此,与压力传感器25L对应的筛选范围成为0~3的范围。同样地设定了各对象压力传感器的筛选范围。例如,与压力传感器26R对应的筛选范围设定为206~421。
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在用户位于座椅主体S0上的情况下,对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分别针对每一用户识别信息,对是否满足用户压力值为筛选范围内的判定条件进行判定的功能。而且,智能手机SP构成为将满足判定条件的数量即条件成立数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
具体而言,如图24所示,例如在用户“C”就座于座椅主体S0上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将此次利用压力传感器21R测定的压力值与和A先生/女士的压力传感器21R对应的筛选范围加以比较,当压力值处于筛选范围时,将条件成立数向上计数。智能手机SP针对每一对象压力传感器进行此种处理,并确定与A先生/女士有关的条件成立数(即,压力值处于A先生/女士的筛选范围内的对象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在与A先生/女士有关的条件成立数为6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将条件成立数“6”与A先生/女士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
而且,智能手机SP在各用户“B~E”的筛选范围内也同样地进行所述处理。由此,将条件成立数“5”与B先生/女士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将条件成立数“10”与C先生/女士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将条件成立数“2”与D先生/女士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将条件成立数“3”与E先生/女士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
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基于建立关联地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及条件成立数,按照条件成立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画面中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29所示,智能手机SP在下拉菜单中,将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比其他用户识别信息更靠上方处。即,智能手机SP在下拉菜单中,按照条件成立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以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另外,智能手机SP也具有如下功能:在显示于画面中的用户识别信息由用户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此次从各对象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来再次设定与所选择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筛选范围的功能。此处,再次设定的方法可为任意方法。例如,可将新获取的此次的压力值作为第四次的值并与已存储的第一次~第三次的压力值一起存储,取第一次~第四次的压力值的平均,并根据所述式(0)来设定筛选范围。另外,例如,也可将新获取的此次的压力值覆写于最旧的压力值(例如,第一次的压力值),取它们的平均,并根据所述式(0)来设定筛选范围。
其次,对智能手机SP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智能手机SP能够执行图25所示的注册处理与图26所示的用户识别处理。
当在图27(a)所示的开始图像中用户按下用户注册按钮B11时,智能手机SP开始图25所示的注册处理。在注册处理中,智能手机SP首先将图27(b)所示的昵称输入图像显示于画面中(S21)。
在步骤S21后,智能手机SP对用户是否输入了昵称进行判定(S22)。详细而言,在将昵称输入到图27(b)的输入栏中后按下决定按钮B14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用户已输入昵称。
在步骤S22中判定为输入了昵称的情况下(是(Yes)),如图28(a)所示,智能手机SP将催促用户以既定姿势就座的指示显示于画面中(S23)。在步骤S23后,智能手机SP将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分别获取的压力值作为第一次的用户压力值,针对每一对象压力传感器进行存储(S24)。
在步骤S24后,智能手机SP将就座次数N增加1(S25),然后对就座次数N是否为阈值Nth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否为3次以上进行判定(S26)。当在步骤S26中判定为并非N≧Nth的情形时(否(No)),如图28(b)所示,智能手机SP将催促用户起立的指示显示于画面中(S27)。在步骤S27后,智能手机SP返回到步骤S23的处理。
当在步骤S26中判定为N≧Nth的情况下(是(Yes)),智能手机SP将利用一个对象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μ±2σ作为筛选范围,针对每一对象压力传感器设定筛选范围(S28)。在步骤S28后,智能手机SP将多个筛选范围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注册为筛选数据(S29),并结束本处理。
当在图27(a)所示的开始图像中用户按下开始按钮B12时,智能手机SP开始图26所示的用户识别处理。在用户识别处理中,智能手机SP首先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分别获取压力值(S41)。在步骤S41后,智能手机SP将此次获取的压力值与各用户“A~E”的筛选数据加以比较,针对各用户“A~E”的每一个,对判定为压力值为筛选范围内的数量即条件成立数进行计数(S42)。
在步骤S42后,如图29所示,智能手机SP按照条件成立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从上到下排列地显示于下拉菜单中(S43)。在步骤S43后,对在图29所示的画面中用户是否选择了用户识别信息进行判定(S44)。
当在步骤S44中判定为选择了用户识别信息的情形时(是(Yes)),智能手机SP基于此次获取的压力值来再次设定与所选择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筛选数据(S45),并结束本处理。
其次,对座椅体验系统SYS3的具体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最初,对与用户“E”有关的注册处理进行说明,其次,对与用户“C”有关的用户识别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作为以下的说明的前提,设为:用户“A~D”的注册处理已完成,对各用户“A~D”分配了0001~0004的用户ID。
当用户“E”在智能手机SP中激活100m奔跑游戏的应用时,在画面中显示图27(a)所示的开始图像。当用户“E”按下用户注册按钮B11时,智能手机SP将图27(b)所示的昵称输入图像显示于画面中(S21)。
当用户“E”输入“E”作为昵称并按下决定按钮B14时,智能手机SP将图28(a)所示的催促用户就座的图像显示于画面中(S22:是(Yes)→S23)。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具有“请在意识脊梁骨的S字曲线的同时坐在座椅的里面。”等用于使用户“E”以既定姿势就座的消息图像、与示出就座于座椅上的人的图画的图像。
当用户“E”依据就座的指示来就座时,智能手机SP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压力值作为第一次的用户压力值进行存储(S24)。其后,智能手机SP将图28(b)所示的催促用户“E”起立的图像显示于画面中(S27)。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具有“请起立。”等催促用户“E”起立的消息图像、与示出已起立的人的图画的图像。如上所述,在获取第一次的用户压力值后,使用户“E”从座椅S上起立,由此在获取第二次的用户压力值时,可使用户“E”重新坐在座椅S上,因此智能手机SP可获取适当的压力值。
其后,智能手机SP再次显示图28(a)的图像来催促用户“E”就座,而获取第二次的用户压力值(S23、S24)。其次,智能手机SP按照图28(b)、图28(a)的顺序切换图像,而获取第三次的用户压力值(S27→S23→S24)。
获取第三次的用户压力值后,智能手机SP基于三次的用户压力值来设定多个筛选范围,将多个筛选范围与目前坐在座椅S上的用户“E”的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注册为与所述用户“E”对应的筛选数据(S29)。详细而言,将作为用户识别信息的用户“E”的昵称“E”及用户ID“0005”与筛选数据建立关联地注册。通过以上内容而完成与用户“E”有关的注册处理。
当在显示图27(a)所示的开始图像的画面中用户“C”按下开始按钮B12时,智能手机SP从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与各用户“A~E”的筛选数据加以比较,由此对各用户“A~E”的筛选数据中的条件成立数进行计数(S41、S42)。如图24所示,在用户“C”就座于座椅S上的情况下,各用户“A~E”的筛选数据中的条件成立数成为A=6、B=5、C=10、D=2、E=3。
智能手机SP对各用户“A~E”的筛选数据中的条件成立数进行计数,然后如图29所示那样按照条件成立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以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显示于下拉菜单中。详细而言,在用户“C”就座于座椅S上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按照从上到下且C、A、B、E、D的顺序排列用户识别信息。
当用户“C”选择自己的用户识别信息时,智能手机SP基于此次获取的压力值来再次设定用户“C”的筛选数据(S44:是(Yes)→S45)。通过以上内容而完成与用户“C”有关的用户识别信息。此外,完成用户识别处理后,智能手机SP基于与用户“C”有关的数据来执行100m奔跑游戏。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S中,可起到下述各效果。
在既定用户位于座椅主体S0上时,利用对象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处于既定用户的筛选范围内的可能性高,因此与其他用户识别信息相比,将既定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画面中。因此,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容易选择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
由于将利用多个对象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多个压力值与多个筛选范围加以比较,因此可更高精度地进行位于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与其他用户的筛选。
在用户识别处理中,每当用户选择自身的用户识别信息时,由于基于此次的压力值来再次设定自身的筛选范围,因此可更高精度地设定筛选范围。
以上,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关于具体的结构,能够如以下的其他方式所示那样适宜地变形来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优先显示用户识别信息的方法,例示了在下拉菜单中显示于上方位置的方法,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设为:仅将与其他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画面中,并且不将其他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画面中。另外,例如,也可将与其他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得比其他用户识别信息大,或以醒目的颜色显示。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户识别信息,例示了昵称与用户ID,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为昵称及用户ID的任一个,也可为用户的姓氏。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部及终端,例示了智能手机SP,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将控制部设为ECU 100,将终端设为智能手机SP。即,ECU 100也可基于压力值来对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判定,并将使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以比其他用户识别信息更醒目的方式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智能手机SP,而显示于智能手机SP的画面中。
所述100m奔跑游戏的结果可传给云。在所述情况下,可经由云来观看世界排名等。另外,可将自己的记录蓄积于云中,并稍后回看。进而,也可观看其他人的记录。另外,可将自己与其他人的记录加以比较。
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也可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在所述情况下,可设定为:以自动驾驶时为条件,能够使用座椅体验系统。另外,在座椅体验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在自动驾驶解除前,限制使用座椅体验系统。此外,在所述情况下,也可事前使引导部件运转,并通过语音引导或显示引导来通知在既定时间后会限制使用的内容,以使得不会突然限制使用。
另外,也可设定为:仅在车辆停车时能够使用座椅体验系统。此外,停车的判定只要根据车速是否为0或变速杆是否位于停车档位等来进行判定即可。
座椅体验系统的控制部也可能够获取外部环境或座椅体验系统本身的异常。在所述情况下,可在获取到异常时,限制使用座椅体验系统。作为座椅体验系统本身的异常,例如包含传感器的异常、线束的异常(断线)、ECU异常、通信异常(包含终端的异常)、设置于座椅的加热器或风扇等温度调整装置的异常、或移动座椅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致动器的异常、或座椅体重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的异常、或座椅中所使用的芳香剂的容量少等与消耗品的剩余量或使用状况相关的异常、或座椅控制部本身的异常等。另外,作为外部环境的异常,例如为对于执行应用而言并不理想的状况,包含其他车辆正在接近;道路状况差;车速高;发生了地震;预测接近目的地时、到达了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前游戏不会结束;剩余燃料少;电池的剩余电容少;车内或车外的温度或湿度高等。
限制使用的方法可列举利用一次异常进行限制的方法或利用多次异常进行限制的方法等。限制的方法也能够设定几个阶段。例如,在第一阶段,通过消息或语音等来告知建议最好停止使用,在第二阶段,通过消息或语音等来告知强烈暗示禁止使用,在第三阶段,强制结束系统。
另外,也可将座椅体验系统构成为:在检测到既定部位的传感器的异常时,推荐使用未检测到异常的传感器的游戏。例如,在座椅座垫的座位表面中的传感器异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位于座椅座垫的座位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从座位表面隆起的侧部的传感器的游戏。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传感器,例示了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但并不限定于此,传感器例如也可为光传感器、静电电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声音的声音传感器等。例如,在利用光传感器或静电电容传感器的情况下,可基于传感器的导通/关断(ON/OFF)的状态来对用户的身体状态(体形等)进行判定。另外,在温度传感器中,例如可利用各用户的基础体温的差异来大致筛选用户。在声音传感器中,例如可利用各用户的声音的高低的差异来大致筛选用户。另外,也可利用所述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并利用用户的血压或体重的差异来大致筛选用户。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与多个筛选范围加以比较,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与一个筛选范围加以比较。
另外,传感器也可设置于座椅座垫或座椅靠背的左右侧部(从座位表面突出的部分)、头枕、扶手、或座椅周围的零件(仪表板、门、地板)等。
座椅可为汽车中所使用的车辆用座椅,也可为其他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船舶或飞机等中所使用的座椅。另外,座椅并不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也可为无腿座椅、家具或户外的椅子、医院的候诊椅、公园的长椅、床、床垫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例示了智能手机SP,但并不限定于此,终端例如也可为平板或PC等。另外,终端为配设于座椅的终端,也可一体地设置于座椅。另外,终端也可为构成汽车导航系统的终端。另外,终端也可为具有能够供多个用户视听的大画面的终端。
也可将所述第五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要素任意组合来实施。
其次,一边适宜地参照附图,一边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4包含座椅S与座椅体验装置10。
座椅S包括座椅主体S0及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关于座椅主体S0,作为一例而为设置于车辆等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且具有座椅座垫SC、座椅靠背SB及头枕HR。在座椅座垫SC与座椅靠背SB中,在表皮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21~26。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为获取用于对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姿势及动作进行检测的信息的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配置成能够对与就座于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相向的座位表面的状态进行检测,获取来自坐在座椅主体S0上的用户的压力值。ECU(电子控制单元)100为对座椅主体S0的动作(例如,未图示的电动倾角调节器的马达或加热器等)进行控制的装置,以能够从各压力传感器21~26获取测定值的方式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连接。
各压力传感器21~26相对于座椅S的左右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设置各一对。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或附图中,也存在如下情况:对配置于左侧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的符号的末尾标注“L”而称为“左传感器”,对配置于右侧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的符号的末尾标注“R”而称为“右传感器”来进行区分。
在座椅座垫SC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
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与用户的坐骨最下部对应的位置。在所述位置处,用户施加的负荷最大。
压力传感器22配置于压力传感器21的稍靠前方处。
压力传感器21及压力传感器22均为用于对来自用户的臀部的压力进行测定的传感器,且可仅设置任一个。
压力传感器23配置成向前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21及压力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位于用户的大腿下方处,并能够对来自用户的大腿的压力值进行测定。
在座椅靠背SB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6。压力传感器24设置于与用户的腰对应的位置。
压力传感器25配置于与用户的后背对应的位置、详细而言为压力传感器24的稍靠上方处。
压力传感器26配置成向上方大幅远离压力传感器24及压力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6位于与用户的肩对应的位置,并能够对来自用户的肩的压力值进行测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体验系统SYS4提供使用各压力传感器21~26的座位年龄诊断。此处,所谓座位年龄诊断为决定与就座于座椅S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相应的座位年龄并告知给用户的处理。详细而言,座椅体验系统SYS4通过在作为智能手机SP的画面的显示器DSP上显示对于用户的指示,来使用户成为既定姿势或使用户进行既定动作,从而决定座位年龄。
在座椅主体S0中设置有用于保持智能手机SP的支架4。支架4可使金属线弯曲来形成,一端固定于座椅靠背SB,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智能手机SP的固定部4A。通过将智能手机SP固定于固定部4A,用户即便不手持智能手机SP,也可观看智能手机SP的显示器DSP。
座椅体验装置10具有ECU 100与作为控制部的智能手机SP。
在ECU 100中连接有蓝牙(注册商标)或Wi-Fi(注册商标)等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近距离通信机3A。另外,ECU 100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ECU 100与近距离通信机3A设置于座椅主体S0。智能手机SP经由ECU 100而从各压力传感器21~26获取测定值。
ECU 100及智能手机SP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能够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并执行预先存储的程序。此外,智能手机SP还包括显示器DSP。智能手机SP作为各部件发挥功能,所述各部件用于通过依据程序来运行而执行座位年龄诊断。
智能手机SP具有如下功能: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中的既定压力传感器获取的测定值,来算出座位年龄诊断中使用的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第二评价值D2及第三评价值E2的功能。第一评价值B2为与用户的上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评价值,第一评价值C2为与用户的下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评价值。
此处,人的年龄越大,因骨盆的扭曲等而就座于座椅S上时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因此,通过基于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来对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程度进行确定,从而可推测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年龄越大。
第二评价值D2为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对应的评价值。具体而言,第二评价值D2相当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
此处,人的年龄越大,越难以维持在座椅S上的就座姿势且身体的摇晃也越大。因此,通过基于第二评价值D2来对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进行确定,从而可推测变动幅度越大,年龄越大。
第三评价值E2为与第二既定时间中的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评价值。此处,人越年轻,用户在座椅上的动作量越大。因此,基于第三评价值E2,可推定人在座椅上的动作量越大,年龄越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椅S上的动作设为用户在座椅S上使双脚交替地上下移动的动作。
智能手机SP基于从与用户的腰、后背对应的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5获取的压力值,来算出表示上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第一评价值B2。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以下的式(1)来算出第一评价值B2。
B2=(L4+L5)-(R4+R5)…(1)
L4:在规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4L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L5:在规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5L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R4:在规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4R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R5:在规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5R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所算出的第一评价值B2与以下的式(2)来算出表示上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程度的上半身偏移程度B3。
B3=|B2÷Ya1×100|…(2)
Ya1:系数
而且,智能手机SP基于第一评价值B2来对上半身向左右的哪一方偏移进行判定,并基于上半身偏移程度B3来对上半身的左右偏移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将第一评价值B2与正的阈值(Yb1)及负的阈值(-Yb1)加以比较,来对上半身向左右的哪一方偏移进行判定。
此外,所述系数Ya1或阈值Yb1只要通过实验或模拟等来适宜地决定即可。另外,系数Ya1或阈值Yb1例如也可基于从多个用户获得的压力值的信息来适宜地变更。此外,后述的系数或阈值也同样如此。
在B2>Yb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向左偏移。另外,在B2<-Yb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向右偏移。另外,在-Yb1≦B2≦Yb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未向左右偏移而上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良好。
智能手机SP通过将上半身偏移程度B3与阈值Yb2、阈值Yb3加以比较,来对上半身的左右偏移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此处,阈值Yb2、阈值Yb3的大小关系为Yb2<Yb3。
在B3<Yb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未向左右偏移而上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良好。在Yb2≦B3<Yb3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稍向左右偏移且上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不太好。在B3≧Yb3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上半身向左右大幅偏移且上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差。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第一评价值B2与以下的式(3)来算出与上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作为座位年龄的上半身平衡年龄B1。
B1=Ya2×|B2|+Ya3…(3)
Ya2、Ya3:系数
此处,系数Ya2为用于将第一评价值B2换算为与年龄相当的数值的系数。另外,系数Ya3例如可设为利用座椅体验系统SYS4的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中的下限值。具体而言,例如,在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为20岁~90岁的情况下,可设为Ya3=20。
通过式(1)、式(3)来算出上半身平衡年龄B1,由此与腰对应的左传感器24L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24R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智能手机SP使上半身平衡年龄B1越大。另外,与后背对应的左传感器25L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25R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智能手机SP使上半身平衡年龄B1越大。
此外,在所算出的上半身平衡年龄B1大于预先设定的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可将上半身平衡年龄B1设为年龄段范围的上限值。另外,在所算出的上半身平衡年龄B1小于预先设定的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也可将上半身平衡年龄B1设为年龄段范围的下限值。此外,所述算出的方法可应用于算出以下所示的其他年龄。
智能手机SP基于从与用户的下半身对应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获取的压力值,来算出表示下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第一评价值C2。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以下的式(4)来算出第一评价值C2。
C2=(L1+L2+L3)-(R1+R2+R3)…(4)
L1:在规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1L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L2:在规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2L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L3:在规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3L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R1:在规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1R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R2:在规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2R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R3:在规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3R获取的多个压力值的平均值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所算出的第一评价值C2与以下的式(5)来算出表示下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程度的下半身偏移程度C3。
C3=|C2÷Yc1×100|…(5)
Yc1:系数
而且,智能手机SP基于第一评价值C2来对下半身向左右的哪一方偏移进行判定,并基于下半身偏移程度C3来对下半身的左右偏移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将第一评价值C2与正的阈值(Yd1)及负的阈值(-Yd1)加以比较,来对下半身向左右的哪一方偏移进行判定。
在C2>Yd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向左偏移。另外,在C2<-Yd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向右偏移。另外,在-Yd1≦C2≦Yd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未向左右偏移而下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良好。
智能手机SP通过将下半身偏移程度C3与阈值Yd2、阈值Yd3加以比较来对下半身的左右偏移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此处,阈值Yd2、阈值Yd3的大小关系为Yd2<Yd3。
在C3<Yd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未向左右偏移而下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良好。在Yd2≦C3<Yd3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稍向左右偏移且下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不太好。在B3≧Yb3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下半身向左右大幅偏移且下半身左右的负荷分配的平衡差。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第一评价值C2与以下的式(6)来算出与下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作为座位年龄的下半身平衡年龄C1。
C1=Yc2×|C2|+Yc3…(6)
Yc2、Yc3:系数
此外,系数Yc2、系数Yc3只要与所述系数Ya2、系数Ya3同样地设定即可。
通过式(4)、式(6)来算出下半身平衡年龄C1,由此与坐骨对应的左传感器21L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21R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智能手机SP使下半身平衡年龄C1越大。另外,与坐骨的稍靠前方的部位对应的左传感器22L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22R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智能手机SP使下半身平衡年龄C1越大。进而,与大腿对应的左传感器23L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23R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智能手机SP使下半身平衡年龄C1越大。
智能手机SP基于上半身平衡年龄B1、下半身平衡年龄C1及以下的式(7)来算出与用户的整个身体的左右平衡对应的作为座位年龄的左右平衡年龄A1。
A1=Za1×B1+Za2×C1…(7)
Za1、Za2:系数
此处,系数Za1、系数Za2分别为未满1的值,且可设定为相加时成为1的值。例如,系数Za1、系数Za2分别可设定为0.5,也可为了加权而使其中一系数大于另一系数。
智能手机SP基于从与用户的腰对应的左传感器24L及右传感器24R获取的压力值,来算出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对应的第二评价值D2。具体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以下的式(8)来算出第二评价值D2。
D2
=(L4max+R4max)-(L4min+R4min)…(8)
L4max:在第一既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4L获取的压力值的最大值
R4max:在第一既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4R获取的压力值的最大值
L4min:在第一既定时间中从左传感器24L获取的压力值的最小值
R4min:在第一既定时间中从右传感器24R获取的压力值的最小值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所算出的第二评价值D2与以下的式(9)来算出表示用户的姿势的程度的姿势维持程度D3。
D3=|D2÷Wa1×100|…(9)
Wa1:系数
而且,智能手机SP基于姿势维持程度D3来对用户可以哪种程度维持姿势进行判定。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将姿势维持程度D3与阈值Wb1、阈值Wb2加以比较,来对用户可以哪种程度维持姿势进行判定。此处,阈值Wb1、阈值Wb2的大小关系为Wb1<Wb2。
在D3<Wb1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良好地维持了用户的姿势。在Wb1≦D3<Wb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在第一既定时间中用户的身体或多或少地摇晃而不太能良好地维持用户的姿势。在D3≧Wb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在第一既定时间中用户的身体大幅摇晃且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并不良好即差。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第二评价值D2与以下的式(10)来算出与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对应的作为座位年龄的姿势维持年龄D1。
D1=Wa2×|D2|+Wa3…(10)
Wa2、Wa3:系数
此外,系数Wa2、系数Wa3只要与所述系数Ya2、系数Ya3同样地设定即可。
通过式(8)、式(10)来算出姿势维持年龄D1,由此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左传感器24L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智能手机SP使姿势维持年龄D1越大。另外,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右传感器24R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智能手机SP使姿势维持年龄D1越大。
智能手机SP基于从与用户的大腿对应的左传感器23L及右传感器23R获取的压力值,来算出与第二既定时间中的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第三评价值E2。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通过以下的式(11)来算出第三评价值E2。
E2=ΣE(t)…(11)
E(t)=|L3(t)-R3(t)|
L3(t):以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既定时序从左传感器23L获取的压力值
R3(t):以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既定时序从右传感器23R获取的压力值
即,智能手机SP在第二既定时间中,每当从左传感器23L及右传感器23R获取压力值时,求出从左传感器24L的压力值减去右传感器24R的压力值所得的值的绝对值,并依次累计绝对值。因此,在座椅S上抬起落下的各脚的动作量越大,第三评价值E2成为越大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式(11)来算出作为动作量的第三评价值E2,但也可利用其他方法来算出第三评价值E2。例如,可根据压力值来求出使用户的双脚交替地上下移动的次数,并将次数设为第三评价值E2。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所算出的第三评价值E2与以下的式(12)来算出表示与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用户的肌肉力量的程度的肌肉力量等级E3。
E3=E2÷Va1×100…(12)
Va1:系数
智能手机SP通过将肌肉力量等级E3与阈值Vb1、阈值Vb2加以比较来对用户的肌肉力量等级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此处,阈值Vb1、阈值Vb2的大小关系为Vb1>Vb2。
在E3>Vb1的情况下,由于用户的肌肉力量等级足够高,因此智能手机SP判定为肌肉力量等级良好。在Vb1≧E3>Vb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用户的肌肉力量等级不太良好。在E3≦Vb2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判定为用户的肌肉力量等级并不良好、即差。
另外,智能手机SP通过第三评价值E2与以下的式(13)来算出与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作为座位年龄的肌肉力量年龄E1。
E1=|-Va2×E2+Va3|…(13)
-Va2、Va3:系数
此处,系数-Va2为用于将第三评价值E2换算为与年龄相当的数值的负的系数。另外,系数Va3例如可设为利用座椅体验系统SYS4的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中的上限值。具体而言,例如,在多个用户的年龄段范围为20岁~90岁的情况下,可设为Va3=90。
通过式(11)、式(13)来算出肌肉力量年龄E1,由此用户在座椅S上的动作量越大,智能手机SP使肌肉力量年龄E1越小。
智能手机SP通过左右平衡年龄A1、姿势维持年龄D1、肌肉力量年龄E1及以下的式(14)来算出考虑了用户的身体的左右偏移、姿势维持及肌肉力量的用户的座位年龄As。
As=Ta1×A1+Ta2×D1+Ta3×E1…(14)
Ta1、Ta2、Ta3:系数
此处,系数Ta1、系数Ta2、系数Ta3分别为未满1的值,且可设定为相加时成为大致1的值。例如,系数Ta1、系数Ta2、系数Ta3分别可设定为0.3,也可为了加权而将系数Ta1、系数Ta2、系数Ta3设为分别不同的值。
此外,左右平衡年龄A1可根据所述式(3)、式(6)、式(7)并基于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来算出。另外,姿势维持年龄D1可根据所述式(10)并基于第二评价值D2来算出,肌肉力量年龄E1可根据所述式(13)并基于第三评价值E2来算出。因此,智能手机SP基于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第二评价值D2及第三评价值E2来决定座位年龄As。
其次,对智能手机SP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用户激活用于进行座位年龄诊断的应用程序时,智能手机SP开始图31所示的处理(开始(START))。在所述处理中,智能手机SP首先对是否为能够与座椅S进行通信的状态进行判断(S51)。
当在步骤S51中判断为并非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形时(否(No)),智能手机SP结束本处理。当在步骤S51中判断为是能够通信的状态的情形时(是(Yes)),智能手机SP将座位年龄诊断的开始画面(参照图33)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52)。
此外,在图33所示的开始画面中,显示有用于开始座位年龄诊断的开始按钮BS与用于结束座位年龄诊断的按钮BE。
在步骤S52后,智能手机SP对是否选择了开始按钮BS进行判断(S53)。当在步骤S53中判断为选择了开始按钮BS的情形时(是(Yes)),开始座位年龄诊断处理(S54)。此外,关于座位年龄诊断处理,将在下文详细叙述。
当座位年龄诊断处理结束时,智能手机SP显示图33所示的开始画面。返回到图31,在步骤S54后或者当在步骤S53中判断为否(No)的情形时,智能手机SP对是否选择了用于结束座位年龄诊断的按钮BE进行判断(S55)。当在步骤S55中判断为未选择按钮BE的情形时(否(No)),智能手机SP返回到步骤S52的处理。当在步骤S55中判断为选择了按钮BE的情形时(是(Yes)),智能手机SP结束本处理。
如图32所示,在座位年龄诊断处理中,智能手机SP首先通过将图34(a)所示的第一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来对用户进行催促用户以第一姿势就座于座椅S上的指示(S61)。在第一指示画面中,例如显示有“请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使后背紧贴座椅。”等消息或示出以第一姿势就座于座椅S上的用户的图等。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发出催促用户采取第一姿势的指示,而用户会靠坐在座椅S上并放松,因此能够良好地对用户的身体的左右偏移进行判定。在步骤S61后,智能手机SP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且在每一控制周期从与用户的下半身、腰及后背对应的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5依次获取压力值(S62)。此处,规定时间可设为例如5秒等相对短的时间。
在步骤S62后,智能手机SP基于所获取的各压力值来算出左右平衡年龄A1,并且将所算出的左右平衡年龄A1如图34(b)所示那样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63)。详细而言,智能手机SP根据基于压力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5的压力值而算出的上半身平衡年龄B1、与基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3的压力值而算出的下半身平衡年龄C1,来算出左右平衡年龄A1。
另外,在步骤S63中,智能手机SP基于所述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上半身偏移程度B3及下半身偏移程度C3,来对用户的上半身及下半身分别向左右的哪一方以哪种程度偏移进行判定。然后,如图34(b)所示,智能手机SP以量规GA上所显示的光标CS的种类来表示判定结果(具体而言,良好,不太良好、差等判定结果),并通过表示光标CS的位置或座椅S上的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的图等来表示上半身偏移程度B3及下半身偏移程度C3。
此处,量规GA为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带有刻度的量规,在其中央的刻度处显示有表示判定结果为良好的“Good”。
上半身的左右偏移的程度越大,光标CS配置于离“Good”的显示越远的位置。另外,光标CS的种类根据判定结果而改变。例如,在判定结果为良好的情况下,光标CS成为晴天标记。另外,在判定结果不太好的情况下,光标CS成为多云标记。另外,在判定结果为差的情况下,光标CS成为雨标记(参照图36(b))。
例如,在判定为用户的上半身稍向左偏移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将与上半身对应的光标CS设为多云标记,并且配置于从量规GA的中央向左移位既定量后的位置。另外,例如,在判定为用户的下半身虽基本上不向左右偏移但稍微靠右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将与下半身对应的光标CS设为晴天标记,并配置于从量规GA的中央稍向右移位后的位置。
在表示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的图中,强调显示左右的压力传感器中的检测到大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
另外,智能手机SP也通过消息来显示判定结果。例如,在判定为用户的上半身稍向左偏移的情况下,智能手机SP在表示上半身的偏移的量规GA的下方显示“为稍向左偏移的倾向。”的消息。另外,智能手机SP中,对于下半身的判定结果的消息也同样地进行。
在步骤S63后,智能手机SP通过将图35(a)所示的第二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来对用户进行催促用户以第二姿势就座于座椅S上的指示(S64)。在第二指示画面中,例如显示有“请在第一既定时间的期间使后背离开座椅。”等消息或示出以第二姿势就座于座椅S上的用户的图等。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发出催促用户采取第二姿势的指示,用户的上半身变得不稳定,因老年人等而难以维持姿势,因此能够良好地对是否可维持姿势进行判定。在步骤S64后,智能手机SP在第一既定时间的期间且在每一控制周期从与用户的腰对应的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4依次获取压力值(S65)。此处,第一既定时间可设为比所述规定时间长的时间、例如30秒等。
在步骤S65后,智能手机SP基于所获取的各压力值来算出姿势维持年龄D1,并且将所算出的姿势维持年龄D1如图35(b)所示那样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66)。另外,在步骤S66中,智能手机SP基于所述姿势维持程度D3来对用户可以哪种程度维持姿势进行判定。然后,智能手机SP如图35(b)所示那样通过量规GB及光标CS而将判定结果告知给用户。
此处,量规GB为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带有刻度的量规,在其右端的刻度处显示有表示判定结果为良好的“Good”,在其左端的刻度处显示有表示判定结果差的“Bad”。显示于光标CS或量规GB的下方的消息如上所述。
在步骤S66后,智能手机SP通过将图36(a)所示的第三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来对用户进行催促用户执行既定动作的指示(S67)。在第三指示画面中,例如显示有“请在第二规定时间的期间使双脚交替地上下移动。”等消息或用户在座椅S上交替地移动双脚的图等。
由此,用户可通过附带图解而良好地理解只要进行哪种动作即可,因此能够良好地对用户的动作量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在步骤S67后,智能手机SP在第二既定时间的期间且在每一控制周期从与用户的大腿对应的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3依次获取压力值(S68)。此处,第二既定时间可设为比所述规定时间长的时间、例如30秒等。
在步骤S68后,智能手机SP基于所获取的各压力值来算出肌肉力量年龄E1,并且将所算出的肌肉力量年龄E1如图36(b)所示那样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69)。另外,在步骤S69中,智能手机SP基于所述肌肉力量等级E3来对用户的动作量为哪种程度进行判定。然后,智能手机SP如图36(b)所示那样通过量规GB及光标CS而将判定结果告知给用户。
在步骤S69后,智能手机SP基于左右平衡年龄A1、姿势维持年龄D1及肌肉力量年龄E1来算出座位年龄As,并且将所算出的座位年龄As如图37所示那样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70),并结束本处理。此外,智能手机SP也可在显示座位年龄As的画面中显示左右平衡年龄A1、姿势维持年龄D1及肌肉力量年龄E1。此外,在图37中,虽以雷达图表示左右平衡年龄A1、姿势维持年龄D1及肌肉力量年龄E1,但也可以柱状图表等进行表示。
其次,将座椅体验系统SYS4的具体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0所示,在构成座椅体验系统SYS4的各机器(S、SP)能够通信的状态下,当用户操作智能手机SP来激活座位年龄诊断时,在图31所示的处理中,依次执行步骤S51:是(Yes)→步骤S52的处理。由此,将图33(a)所示的开始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当用户选择开始按钮BS时,在步骤S53中判断为是(Yes),并执行座位年龄诊断处理。
当执行座位年龄诊断处理时,首先,通过图32的步骤S61的处理而将图34(a)所示的第一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用户依据第一指示画面的指示而在规定时间的期间维持使后背紧贴座椅S的第一姿势。其后,智能手机SP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从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5获取压力值,并基于各压力值来算出左右平衡年龄A1(S62、S63)。具体而言,智能手机SP将左右平衡年龄A1决定为大的值,以使用户的上半身及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年龄越大。
其后,智能手机SP将图35(a)所示的第二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64)。用户依据第二指示画面的指示而在第一既定时间的期间维持使后背离开座椅S的姿势。其后,智能手机SP在第一既定时间的期间从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4获取压力值,并基于各压力值来算出姿势维持年龄D1(S65、S66)。具体而言,智能手机SP将姿势维持年龄D1决定为大的值,以使用户的身体的摇晃越大,年龄越大。
其后,智能手机SP将图36(a)所示的第三指示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S67)。用户依据第三指示画面的指示而在第二既定时间的期间使双脚交替地上下移动。其后,智能手机SP在第二既定时间的期间从左右的压力传感器23获取压力值,并基于各压力值来算出肌肉力量年龄E1(S68、S69)。具体而言,智能手机SP将肌肉力量年龄E1决定为小的值,以使用户的动作量越大,年龄越小。
其后,智能手机SP基于左右平衡年龄A1、姿势维持年龄D1及肌肉力量年龄E1来算出座位年龄As,如图37所示那样显示座位年龄As(S70)。此外,智能手机SP在显示了座位年龄As后,将图33所示的开始画面显示于显示器DSP上。
在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座椅体验系统SYS4中,可起到下述各效果。
可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5获取的压力值来决定与就座于座椅S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对应的座位年龄As。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第二评价值D2及第三评价值E2来决定座位年龄As,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决定座位年龄As。
由于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5获取的压力值来算出各评价值,因此与例如基于从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来算出各评价值的方法相比,可精度良好地算出各评价值。
另外,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左侧;及右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右侧,所述左传感器的压力值与所述右传感器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所述控制部可使所述第一评价值越大。
由于左传感器的压力值与右传感器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越大,因此可以用户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越大的人年龄越大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As。
由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第二评价值D2越大,因此可以在第一既定时间中无法维持姿势的人年龄越大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As。
由于用户在座椅S上的动作量越大,第三评价值E2越小,因此可以在座椅S上的动作量越大的人年龄越小的方式适当地决定座位年龄As。
以上,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关于具体的结构,能够如以下的其他方式所示那样适宜地变形来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与用户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对应的两个第一评价值用于算出座位年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仅将与用户的上半身对应的第一评价值用于算出座位年龄,也可仅将与用户的下半身对应的第一评价值用于算出座位年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与腰、后背对应的两组左传感器-右传感器来检测上半身的左右偏移,但并不限定于此,若为在脊梁骨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左传感器及右传感器一组,则可为一组,也可为三组以上。具体而言,例如,也可利用与肩对应的一组左传感器-右传感器来检测上半身的左右偏移。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与大腿、臀部对应的三组左传感器-右传感器来检测下半身的左右偏移,但并不限定于此,若为在脚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左传感器及右传感器一组,则可为一组,也可为三组以外的多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评价值B2、第一评价值C2、第二评价值D2及第三评价值E2来决定座位年龄As,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基于第一评价值、第二评价值及第三评价值中的一个评价值来决定座位年龄,也可基于两个评价值来决定座位年龄。
在座位年龄诊断时,也可能够从智能手机的画面输入用户的实际年龄。在所述情况下,例如可将实际年龄与座位年龄诊断的结果上传到云服务器。据此,可经由云服务器而在智能手机的画面中观看同年代的座位年龄。另外,在所述情况下,可算出同年代的座位年龄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显示于智能手机的画面中。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部,例示了智能手机SP,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可为ECU 10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座位年龄显示于画面中来告知给用户,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通过语音等来将座位年龄告知给用户。
所述座椅体验系统也可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在所述情况下,可设定为:在自动驾驶时,能够使用座椅体验系统。另外,在座椅体验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在自动驾驶解除前,限制使用座椅体验系统。此外,在所述情况下,也可事前使引导部件运转,并通过语音引导或显示引导来通知在既定时间后会限制使用的内容,以使得不会突然限制使用。
另外,也可设定为:仅在车辆停车时能够使用座椅体验系统。此外,停车的判定只要根据车速是否为0或变速杆是否位于停车档位等来进行判定即可。
座椅体验系统的控制部也可能够获取外部环境或座椅体验系统本身的异常。在所述情况下,可在获取到异常时,限制使用座椅体验系统。作为座椅体验系统本身的异常,例如包含传感器的异常、线束的异常(断线)、ECU异常、通信异常(包含终端的异常)、设置于座椅的加热器或风扇等温度调整装置的异常、或移动座椅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致动器的异常、或座椅体重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的异常、或座椅中所使用的芳香剂的容量少等与消耗品的剩余量或使用状况相关的异常、或座椅控制部本身的异常等。另外,作为外部环境的异常,例如为对于执行应用而言并不理想的状况,包含其他车辆正在接近;道路状况差;车速高;发生了地震;预测接近目的地时、到达了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前游戏不会结束;剩余燃料少;电池的剩余电容少;车内或车外的温度或湿度高等。
限制使用的方法可列举利用一次异常进行限制的方法或利用多次异常进行限制的方法等。限制的方法也能够设定几个阶段。例如,在第一阶段,通过消息或语音等来告知建议最好停止使用,在第二阶段,通过消息或语音等来告知强烈暗示禁止使用,在第三阶段,强制结束系统。
另外,也可将座椅体验系统构成为:在检测到既定部位的传感器的异常时,推荐使用未检测到异常的传感器的座位年龄诊断。例如,在座椅座垫的座位表面中的传感器异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位于座椅座垫的座位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从座位表面隆起的侧部的传感器的座位年龄诊断。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传感器,例示了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6,但并不限定于此,传感器例如也可为光传感器或静电电容传感器。
另外,传感器也可设置于座椅座垫或座椅靠背的左右侧部(从座位表面突出的部分)、头枕、扶手、或座椅周围的零件(仪表板、门、地板)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座椅S,例示了在汽车中所使用的车辆用座椅,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应用于其他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船舶或飞机等中所使用的座椅。另外,座椅并不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也可为无腿座椅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终端,例示了智能手机SP等,但并不限定于此,终端例如也可为平板等智能手机SP以外的便携式终端。另外,终端为配设于座椅的终端,也可一体地设置于座椅。另外,终端也可为构成汽车导航系统的终端。
也可将所述第六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要素任意组合来实施。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要素能够适宜地组合来实施。

Claims (32)

1.一种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对设置有传感器的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且所述座椅应用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
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所述座椅的体验,
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应用管理装置能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在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从所述服务器中读出用户及其他用户的所述执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以排名形式提供用户的记录与其他用户的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含多个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结果包含多个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
所述记录提供处理提供与特定用户相关联的多个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历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包含使用所述座椅的游戏,
所述执行结果包含游戏的成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结果包含消耗卡路里、应用程序的执行日期、应用程序的执行时刻、应用程序的执行次数、应用程序的执行场所及应用程序的种类的至少一个。
8.一种座椅体验系统,包括:
座椅,设置有传感器;及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对所述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且所述座椅体验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应用管理装置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
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所述座椅的体验,
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9.一种座椅应用管理程序,对设置有传感器的座椅的使用状况进行管理,且所述座椅应用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
根据用户的操作而使计算机执行应用执行处理与记录提供处理,
所述应用执行处理中,提供用于使用户从多个应用程序中选择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并执行所选择的应用程序,所述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向就座人提供使用所述座椅的体验,
所述记录提供处理中,读出并提供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
10.一种座椅体验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且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具有供人坐下的座椅主体,
所述传感器为对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进行检测的多个传感器,且包含第一传感器与配置于和所述第一传感器不同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
座椅体验系统还包括就座判定部,所述就座判定部基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对人是否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进行判定,
所述就座判定部是:
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
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所述就座判定部是:
以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第一就座阈值以上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第二就座阈值以上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
以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就座阈值的第一起立阈值以下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小于所述第二就座阈值的第二起立阈值以下这一情况为条件,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具有供人坐下的座位部,
所述第一传感器配置于与坐在所述座位部的人的臀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二传感器配置于与坐在所述座位部的人的大腿部对应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右第一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左第一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右第二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左第二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
所述时间测量部是:
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
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
所述时间测量部是:
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
在开始测量时间之后经过了既定时间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催促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站立起来的既定动作,
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停止所述既定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既定动作为播放包含音乐的既定声音的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间测量部,所述时间测量部基于所述就座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测量时间,
所述时间测量部是:
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开始测量时间,在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的情况下,结束测量时间,
算出从开始测量时间到结束测量时间的经过时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从所述座椅主体上站立起来。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的人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就座判定部判定为人已坐在所述座椅主体上。
20.一种座椅体验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且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具有座椅主体,
所述传感器为获取用于对所述座椅主体上的用户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数值的传感器,
座椅体验系统还包括:
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数值;及
终端,具有画面,
所述控制部是:
能够使与多个用户对应的多个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所述画面中,
将使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时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具有既定裕度的数值范围作为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
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针对每一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对是否满足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为所述筛选范围内的判定条件进行判定,
与不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用户识别信息相比,将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所述画面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多个,
所述控制部是:
将使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时从多个所述传感器获取的各个数值具有既定裕度的多个数值范围作为多个筛选范围并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
在用户位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的情况下,针对多个所述传感器的各个,对所述判定条件进行判定,
将满足所述判定条件的数量即条件成立数与用户识别信息建立关联,
按照所述条件成立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用户识别信息优先显示于所述画面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获取来自用户的压力值作为所述数值的压力传感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
能够显示用于将多个用户识别信息在所述画面中上下排列的下拉菜单,
将优先显示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于比其他用户识别信息更靠上方处。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
在存储所述筛选范围的情况下,
从所述传感器多次获取所述数值,
将多次获取的所述数值的平均值设为μ,将多次获取的所述数值的标准偏差设为σ,将任意值设为A,
根据下式来设定所述筛选范围,
μ±A·σ。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是:
在由用户选择了显示于所述画面中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此次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数值来再次设定与所选择的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筛选范围。
26.一种座椅体验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且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具有座椅主体,
所述传感器为获取用于对所述座椅主体上的用户的姿势或动作进行检测的信息的传感器,
座椅体验系统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从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信息,
所述控制部是:
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获取的信息,
来算出与所述用户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左右偏移对应的第一评价值、与第一既定时间中的所述用户的姿势的维持对应的第二评价值及与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所述用户的动作量对应的第三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评价值,
基于所述评价值来决定与所述用户的姿势或动作对应的座位年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中的至少两个评价值来决定所述座位年龄。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来决定所述座位年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为获取来自用户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来算出所述第一评价值、所述第二评价值及所述第三评价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左侧;及右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右侧,
所述左传感器的压力值与所述右传感器的压力值之差的大小越大,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大。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既定时间中的所述压力值的变动幅度越大,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大。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体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来算出所述第二既定时间中的所述动作量,所述动作量越大,使所述座位年龄越小。
CN202180031484.4A 2020-04-27 2021-04-19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Pending CN115485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8242 2020-04-27
JP2020078242A JP2021174291A (ja) 2020-04-27 2020-04-27 シートアプリ管理装置、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アプリ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20161143A JP2022054126A (ja) 2020-09-25 2020-09-25 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
JP2020160776A JP2022053891A (ja) 2020-09-25 2020-09-25 シートシステム
JP2020-160776 2020-09-25
JP2020-161143 2020-09-25
JP2020-162095 2020-09-28
JP2020162095A JP2022054853A (ja) 2020-09-28 2020-09-28 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
PCT/JP2021/015918 WO2021220870A1 (ja) 2020-04-27 2021-04-19 シートアプリ管理装置、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アプリ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5712A true CN115485712A (zh) 2022-12-16

Family

ID=7837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1484.4A Pending CN115485712A (zh) 2020-04-27 2021-04-19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0937A1 (zh)
CN (1) CN115485712A (zh)
WO (1) WO20212208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2375B1 (ja) 2023-07-27 2024-01-26 有限会社池谷製作所 着座したユーザの脚部の姿勢を推定する家具型機器、付属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9845A (ja) * 2003-01-29 2004-08-19 Aruze Corp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ゲームサーバ
US9688220B2 (en) * 2014-06-18 2017-06-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apparatus control from rear seat
US20210237617A1 (en) * 2018-06-07 2021-08-05 Ts Tech Co., Ltd. In-seat experience system
CN109606316A (zh) * 2018-10-24 2019-04-12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员身份识别方法
JP3225235U (ja) * 2019-10-29 2020-02-20 マニフォールド・ヘルス・テ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介護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0937A1 (en) 2023-06-15
WO2021220870A1 (ja)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4749B2 (en) Seat
JP7393686B2 (ja) 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
JP7381950B2 (ja) 車両
CN113349599A (zh) 一种坐姿调整方法及坐姿调整座椅
US20220111296A1 (en) Seat system and seat experience device
CN115485712A (zh) 座椅应用管理装置、座椅体验系统及座椅应用管理程序
WO2020074577A1 (en) Digital companion for healthcare
JP2023153849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3024792A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
JPH05342288A (ja) 疲労のセルフ・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CN109069787A (zh) 辅助方法、辅助系统以及程序
Tang et al. Design enhancement of overall Paralympics wheelchair for para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JP2018088966A (ja) 気分推定システム
WO2020166248A1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64996A1 (ja) 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
JP7432839B2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09631A (ja)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21165128A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体験装置
JP2021174291A (ja) シートアプリ管理装置、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ートアプリ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20169956A (ja) 車両の行先提案システム
KR102588081B1 (ko) 시중 시스템
US20220288490A1 (en) Seat experience system, seat unit and car
JP2022054126A (ja) シート体験システム
JP2024055138A (ja) リハビリ支援システム、リハビリ支援方法、およびリハビリ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1714108A (zh) 计算机存储介质、内容显示方法和内容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