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8860B -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8860B
CN115458860B CN202211305426.9A CN202211305426A CN115458860B CN 115458860 B CN115458860 B CN 115458860B CN 202211305426 A CN202211305426 A CN 202211305426A CN 115458860 B CN115458860 B CN 115458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frame
box
deformation
thinn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54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8860A (zh
Inventor
钟德良
吴长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54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8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8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8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8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8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该电池箱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结构本体及形变件,其中,防护结构本体包括箱体连接部、分别与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簇架连接部和手柄部,箱体连接部用于与箱体连接,簇架连接部用于与簇架连接,手柄部沿远离箱体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且伸出箱体连接部和簇架连接部的连接处;形变件设置于手柄部上,且位于所述手柄部远离箱体连接部的一端,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形变本体能够在防护结构本体受冲击时发生变形。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箱防护结构能够缓冲受到的冲击,从而减少电池箱受到的冲击,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电池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箱内用于安装一个或者多个电池,为了解决电池箱与电池簇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往往在电池箱上设置防护结构。
相关技术中(CN214672851U),参见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A,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其中,第一平面部11连接于电池箱的箱体上,第二平面部12伸出箱体。由于防护结构一般为金属材料制备,强度和刚度较大,因此,当电池箱跌落且第二平面部12受到冲击时,第二平面部12变形较小,导致电池箱受到的冲击较大,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电池箱防护结构能够缓冲受到的冲击,从而减少电池箱受到的冲击,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该电池箱防护结构包括:
防护结构本体,所述防护结构本体包括箱体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簇架连接部和手柄部,所述箱体连接部用于与箱体连接,所述簇架连接部用于与簇架连接,所述手柄部沿远离所述箱体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且伸出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的连接处;
形变件,所述形变件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上,且位于所述手柄部远离所述箱体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所述形变本体能够在所述防护结构本体受冲击时发生变形。
由于在手柄部远离箱体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设置形变件,且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形变本体能够发生形变以吸收冲击势能,由此,当箱体连接部连接于箱体上时,手柄部能够伸出箱体,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形变本体的变形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少防护结构本体传递至箱体上的冲击,减少了箱体内的电池受到的冲击,降低了箱体内的电池因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形变本体为板状结构,沿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板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减薄凹槽,所述减薄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连接部指向所述手柄部的方向。
由于形变本体为板状结构,且板状结构的厚度较薄,因此,能够在保证电池箱防护结构分别与箱体和簇架之间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电池箱防护结构的重力。
另外,由于减薄凹槽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因此,通过在形变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开设减薄凹槽,能够简化形变本体的结构和加工工艺。
此外,由于手柄部受到的冲击朝向箱体连接部,因此,通过使得减薄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箱体连接部指向手柄部的方向,能够保证形变本体在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薄凹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减薄凹槽沿所述箱体连接部指向所述手柄部的方向间隔设置。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沿连接部指向手柄部的方向间隔设置的减薄凹槽,能够提高形变本体的变形范围,从而提高了形变件的缓冲效果,也即是说,形变本体在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变形时能够吸收更多的冲击势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宽。
如此,减薄凹槽在形变本体上的面积占比大于或等于形变件的面积的1/2,降低了形变件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形变件对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开设有减薄凹槽;
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错位设置或对正设置。
由此,当第一表面上的减薄凹槽与第二表面上的减薄凹槽错位设置时,第一表面上的减薄凹槽的槽底与第二表面上的减薄凹槽的槽底之间的厚度较薄,在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易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当第一表面上的减薄凹槽与第二表面上的减薄凹槽对正设置时,由于第二表面上的减薄凹槽设置于第一表面上相邻两个减薄凹槽之间,因此,能够减薄形变本体的厚度,从而使得形变本体轻薄化。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手柄部的厚度。
当第一表面上的减薄凹槽的槽底与第二表面上的减薄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柄部的厚度时,形变本体的强度小于手柄部的强度,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易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为连接板,所述簇架连接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箱体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的一侧,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与所述箱体连接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手柄部位于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之间。
由于板状结构的厚度较薄,因此,当箱体连接部和簇架连接部均为连接板时,能够缩小箱体与簇架之间的连接间隙,从而提高电池簇架结构的紧凑性。
另外,通过设置两个簇架连接部,且使得手柄部位于两个簇架连接部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箱体通过电池防护结构连接于簇架上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连接的加强筋。
由此,通过加强筋分别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簇架连接部,能够提高箱体连接部与簇架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电池箱防护结构的强度。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连接部、所述簇架连接部、所述手柄部及形变件一体成型。
由于箱体连接部、簇架连接部、手柄部及形变件一体成型,一方面,简化了箱体连接部、簇架连接部、手柄部及形变件的安装工艺及电池箱防护结构的安装步骤,另一方面,缩短了电池箱防护结构的安装周期,节约了时间成本。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前壁,且所述侧壁与所述前壁垂直;
电池箱防护结构,所述电池箱防护结构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箱防护结构,所述箱体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侧壁上,且所述手柄部伸出所述前壁。
由此,通过手柄部伸出前壁,且手柄部上设置有形变件,因此,当箱体跌倒,且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形变件上的形变本体将发生性变以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小了传递至箱体上的冲击势能,进而减小了箱体内电池受到的冲击,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簇架,该电池簇架包括:簇架和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箱,所述簇架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簇架上。
由于第二方面中的箱体通过电池箱防护结构连接于簇架上,因此,保证了簇架上设置电池箱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由于在手柄部远离箱体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设置形变件,且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形变本体能够发生形变以吸收冲击势能,由此,当箱体连接部连接于箱体上时,手柄部能够伸出箱体,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形变本体的变形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少防护结构本体传递至箱体上的冲击,减少了箱体内的电池受到的冲击,降低了箱体内的电池因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相关技术中的电池箱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B中A处的布局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B中A处的布局放大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B中A处的布局放大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防护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防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布局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9为图7中C处的布局放大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防护结构上设置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箱防护结构;110-防护结构本体;111-箱体连接部;112-簇架连接部;113-手柄部;1131-通孔;114-加强筋;120-形变件;121-形变本体;1211-减薄凹槽;122-第一表面;123-第二表面;
200-电池箱;210-箱体;211-侧壁;212-前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正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述的,相关技术中(CN214672851U),参见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A,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其中,第一平面部11连接于电池箱的箱体上,第二平面部12伸出箱体。由于防护结构一般为金属材料制备,强度和刚度较大,因此,当电池箱跌落且第二平面部12受到冲击时,第二平面部12变形较小,导致电池箱受到的冲击较大,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防护结构本体包括箱体连接部、设置于箱体连接部上的簇架连接部和手柄部,在手柄部远离箱体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形变件,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形变本体能够通过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并未在第二平面部的端部设置缓冲结构,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防护结构本体能够将冲击力的全部或者大部分传递至电池箱上,从而导致箱体内的电池因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发生爆炸。而本申请通过在手柄部远离箱体连接部的端面上设置形变件,且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形变本体能够在防护结构本体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少电池箱接受到的冲击,进而减少电池箱内电池受到的冲击,从而降低了电池因受到较大冲击而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B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100,该电池箱防护结构100包括防护结构本体110及形变件120,其中,防护结构本体110包括箱体连接部111、分别与箱体连接部111连接的簇架连接部112和手柄部113,箱体连接部111用于与箱体连接,簇架连接部112用于与簇架连接,手柄部113沿远离箱体连接部111的方向延伸,且伸出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的连接处;形变件120设置于手柄部113上,且位于手柄部113远离箱体连接部111的一端,形变件120包括形变本体121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121上的减薄凹槽1211,形变本体121能够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冲击时发生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形变件12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形变件120为弹片结构、镂空结构等。
另外,由于形变本体121上设置有减薄凹槽1211,因此,减薄凹槽1211所在区域的厚度小于形变本体121的厚度,由此,形变本体121的强度和刚度分别低于手柄部113的强度和刚度,当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形变本体121比手柄部113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手柄部113远离箱体连接部111的一端的端面设置形变件120,且形变件120包括形变本体121以及设置于形变本体121上的减薄凹槽1211,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形变本体121能够发生形变以吸收冲击势能,由此,当箱体连接部111连接于箱体上时,手柄部113能够伸出箱体,因此,当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形变本体121的变形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少防护结构本体110传递至箱体上的冲击,减少了箱体内的电池受到的冲击,降低了箱体内的电池因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形变本体121用于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应理解,形变本体121可以完全接受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冲击势能,或者,形变本体121可以接受部分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冲击势能。
另外,可选的,在手柄部113上设置有通孔1131,当电池箱在搬运过程中,通孔1131主要用作吊环或把手使用,并且,通过设置通孔1131能够减小手柄部113的重量,从而减轻防护结构本体110的重量,使得防护结构本体110轻薄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结合参见图1B和图2,形变本体121为板状结构,沿板状结构的厚度方向(即为图1B中Y1箭头所示的方向),板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3,第一表面122和/或第二表面123上开设有减薄凹槽1211,减薄凹槽12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减薄凹槽1211的延伸方向是指图2中X箭头所示的方向,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是指图2中Y2箭头所示的方向。减薄凹槽121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
由于形变本体121为板状结构,且板状结构的厚度较薄,因此,能够在保证电池箱防护结构100分别与箱体和簇架之间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自身的重力,从而使得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符合轻薄化设计。
另外,由于减薄凹槽1211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因此,通过在形变件120的第一表面122和/或第二表面123上开设减薄凹槽1211以形成形变本体121,能够简化形变本体121的结构和加工工艺。
此外,由于手柄部113受到的冲击朝向箱体连接部111,因此,通过使得减薄凹槽12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能够保证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吸能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122和/或第二表面123上开设有减薄凹槽1211,应理解,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122上设置有减薄凹槽1211,或,如图3所示,第二表面123上设置有减薄凹槽1211,或,如图4所示,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3上均设置有减薄凹槽1211。
为了进一步保证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吸能效果,可选的,参见图4,沿垂直于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减薄凹槽121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表面122和/或第二表面123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形变件120的缓冲效果,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减薄凹槽1211包括多个,多个减薄凹槽1211沿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减薄凹槽1211,示例地,减薄凹槽1211的数量在6个-10个之间,并且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之间的间距在0.5mm-1mm之间,如此,既能保证减薄凹槽1211吸收冲击势能的效果,又能保证形变本体121的强度和刚度。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沿连接部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间隔设置的减薄凹槽1211,能够增加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变形范围,从而提高了形变本体121的缓冲效果,也即是说,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变形时能够吸收更多的冲击势能。
可选的,多个减薄凹槽1211沿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等间隔设置,由此,每个减薄凹槽1211受到相同冲击时的变形量相同,从而保证了形变本体121受力的均匀性,另外,由于多个减薄凹槽1211沿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等间隔设置,因此,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随着冲击力的传递,沿手柄部113指向箱体连接部111的方向,多个减薄凹槽1211的变形量能够逐渐变小,从而提高了形变本体121对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的冲击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6,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减薄凹槽1211的槽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减薄凹槽1211的槽宽是指,沿箱体连接部111指向手柄部113的方向,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相互靠近的两个槽壁的距离(也即是图6中槽壁s1与槽壁s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减薄凹槽1211的槽宽(即图6中b所表示的距离)。
若是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减薄凹槽1211的槽宽,也即是说,减薄凹槽1211在形变本体121上的面积占比小于形变件120的面积的1/2,可见,由于形变本体121的整体强度较大,因此,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减薄凹槽1211的变形范围较小,换句话说,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对冲击势能吸收效果较差,从而影响了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基于此,本实施例中,使得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减薄凹槽1211的槽宽,如此,减薄凹槽1211在形变本体121上的面积占比大于或等于形变本体121的面积的1/2,降低了形变本体121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形变本体121对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当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3上均开设有减薄凹槽1211时;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错位设置或对正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8,上述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错位设置是指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位于第二表面123上的两个相邻减薄凹槽1211之间,参见图9,上述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对正设置是指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正对,也即是说,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相对设置。
由此,参见图8,当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错位设置时,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厚度较薄,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易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参见图9,当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对正设置时,由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设置于第一表面122上相邻两个减薄凹槽1211之间,因此,能够减薄形变本体121的厚度,从而使得形变本体121轻薄化。
当第一表面122和第二表面123上均设置减薄凹槽1211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柄部113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是指图9中槽底S3与槽底S4之间的距离。手柄部113的厚度方向是指图9中Y1箭头所示的方向。
由于形变本体121能够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吸收冲击势能,因此,为了保证形变本体121的变形,本实施例中使得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柄部113的厚度。
换句话说,当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柄部113的厚度时,形变本体121的强度小于手柄部113的强度,当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易发生变形以吸收冲击势能。
进一步地,形变本体121的厚度等于或略小于手柄部113的厚度,且减薄凹槽1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减薄凹槽1211的深度是指图9中Y1箭头所示方向上减薄凹槽1211的延伸。
由于形变本体121的厚度等于或略小于手柄部113的厚度,且减薄凹槽121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因此,进一步缩小了第一表面122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与第二表面123上的减薄凹槽1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也即是说,进一步增大了形变本体121的变形范围,从而提高了形变本体121在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吸收冲击势能的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均为连接板,簇架连接部112包括两个,两个簇架连接部112均位于箱体连接部111与手柄部113连接的一侧,两个簇架连接部112均与箱体连接部111之间具有夹角,手柄部113位于两个簇架连接部112之间。
由于板状结构的厚度较薄,因此,当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均为连接板时,能够缩小箱体与簇架之间的连接间隙,从而提高电池簇架结构的紧凑性。
另外,通过设置两个簇架连接部112,且使得手柄部113位于两个簇架连接部112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箱体通过电池防护结构连接于簇架上的稳定性。
此外,上述簇架连接部112均与箱体连接部111之间具有夹角中的夹角范围在0-100°之间,例如,簇架连接部112与箱体连接部111之间的夹角为70°、80°、90°、95°、100°等角度。
可选的,簇架连接部112远离箱体连接部111的一侧设置有U形孔,紧固件穿过U形孔与簇架紧固连接。
为了提高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强度,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之间设置有分别与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连接的加强筋114。
具体地,加强筋114位于箱体连接部111与簇架连接部112形成的夹角内。
由此,通过加强筋114分别连接箱体连接部111和簇架连接部112,能够提高箱体连接部111与簇架连接部1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箱体连接部111、簇架连接部112、手柄部113及形变件120一体成型。
由于箱体连接部111、簇架连接部112、手柄部113及形变件120一体成型,一方面,简化了箱体连接部111、簇架连接部112、手柄部113及形变件120的安装工艺及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安装步骤,另一方面,缩短了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安装周期,节约了时间成本。
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箱200,该电池箱200包括箱体210和电池箱防护结构100,其中,箱体210具有相互连接的侧壁211和前壁212,且侧壁211与前壁212垂直;电池箱防护结构100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箱防护结构100,防护结构本体110的箱体连接部111连接于侧壁211上,且手柄部113伸出前壁212。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箱防护结构100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箱体210可以为方形、长方体等形状的箱体210,例如,箱体210为长方体箱体210,沿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图11中Z箭头所示的方向),箱体210具有相对的前壁212和后壁以及相对的侧壁211,沿长方体的长度方向,侧壁211分别连接前壁212和后壁且均垂直于前壁212和后壁。
由此,通过手柄部113伸出前壁212,且手柄部113上设置有形变件120,因此,当箱体210跌倒,且防护结构本体110受到冲击时,形变件120上的形变本体121将发生性变以吸收冲击势能,从而减小了传递至箱体210上的冲击势能,进而减小了箱体210内电池受到的冲击,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簇架,该电池簇架包括簇架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箱200,簇架连接部112连接于簇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箱体210通过电池箱防护结构100连接于簇架上,因此,保证了簇架上设置电池箱200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结构本体,所述防护结构本体包括箱体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箱体连接部连接的簇架连接部和手柄部,所述箱体连接部用于与箱体连接,所述簇架连接部用于与簇架连接,所述手柄部沿远离所述箱体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且伸出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的连接处;
形变件,所述形变件设置于所述手柄部上,且位于所述手柄部远离所述箱体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形变件包括形变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形变本体上的减薄凹槽,所述形变件能够在所述防护结构本体受冲击时发生变形;
所述形变本体为板状结构,沿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板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减薄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减薄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箱体连接部指向所述手柄部的方向;
所述减薄凹槽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减薄凹槽沿所述箱体连接部指向所述手柄部的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减薄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相邻两个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宽;
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错位设置或对正设置;
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减薄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手柄部的厚度;
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为连接板,所述簇架连接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箱体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的一侧,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均与所述箱体连接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手柄部位于两个所述簇架连接部之间;
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簇架连接部连接的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箱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连接部、所述簇架连接部、所述手柄部及所述形变件一体成型。
4.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前壁,且所述侧壁与所述前壁垂直;
电池箱防护结构,所述电池箱防护结构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防护结构,所述箱体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侧壁上,且所述手柄部伸出所述前壁。
5.一种电池簇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簇架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所述簇架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簇架上。
CN202211305426.9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Active CN115458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5426.9A CN11545886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5426.9A CN11545886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8860A CN115458860A (zh) 2022-12-09
CN115458860B true CN115458860B (zh) 2023-09-15

Family

ID=84311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5426.9A Active CN115458860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8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8346B (zh) * 2022-10-24 2023-09-15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挂耳、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1223A (ja) * 2009-04-20 2010-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
CN201834057U (zh) * 2010-09-10 2011-05-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压溃吸能式副车架
CN103253216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焊接保险杆吸能盒的防飞溅装置
CN104149724A (zh) * 2014-07-18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薄壁圆筒吸能结构的压溃力历程主动控制装置
WO2015060104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CN209217076U (zh) * 2019-01-30 2019-08-06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用防撞电池箱
CN213816299U (zh) * 2020-11-16 2021-07-2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的箱体及电池箱
CN214672851U (zh) * 2021-06-18 2021-11-0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挂耳及具有该挂耳的电池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1223A (ja) * 2009-04-20 2010-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
CN201834057U (zh) * 2010-09-10 2011-05-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压溃吸能式副车架
CN103253216A (zh) * 2013-05-17 2013-08-21 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焊接保险杆吸能盒的防飞溅装置
WO2015060104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CN104149724A (zh) * 2014-07-18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薄壁圆筒吸能结构的压溃力历程主动控制装置
CN209217076U (zh) * 2019-01-30 2019-08-06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用防撞电池箱
CN213816299U (zh) * 2020-11-16 2021-07-2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的箱体及电池箱
CN214672851U (zh) * 2021-06-18 2021-11-0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箱挂耳及具有该挂耳的电池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8860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58860B (zh) 一种电池箱防护结构、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CN108630851B (zh) 电池组
CN115498346B (zh) 一种电池箱挂耳、电池箱及电池簇架
US20120045686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3182920B (zh) 车辆用车门
US11757200B2 (en) Active-passive integrated antenna
US20210167458A1 (en) Battery box
US20190023324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1697172A (zh) 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6015589U (zh) 电池及其制造装置、用电装置
CN216980750U (zh) 一种电池箱、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3413529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组件
KR102488495B1 (ko) 배터리 케이스
CN208622828U (zh) 动力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18695259U (zh) 一种多方位焊机保护装置
CN115939642A (zh) 一种电池箱
CN220549467U (zh) 一种具有边角防护结构的钢化玻璃
CN217239625U (zh) 一种锂电池防护装置
US11329347B2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9371237U (zh) 电池外壳、电池包和车辆
CN216529183U (zh) 保护框及包括其的电池箱
CN220549001U (zh) 用于车辆的衣帽架和具有该衣帽架的车辆
CN220306382U (zh)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16580088U (zh) 电池包的边梁和电池包
CN220628034U (zh) 一种汽车电池包防撞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