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6296B -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6296B
CN115446296B CN202211125083.8A CN202211125083A CN115446296B CN 115446296 B CN115446296 B CN 115446296B CN 202211125083 A CN202211125083 A CN 202211125083A CN 115446296 B CN115446296 B CN 115446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le
coal
hot repair
blowing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50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6296A (zh
Inventor
王均灿
马双
林颖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50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6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6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6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6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6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05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22D41/01Heating means
    • B22D41/015Heating means with external heating, i.e. the heat source not being a part of the la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00Arrangement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temperature or viscosity of the fused m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钢包热修系统包括翻包台、烧煤氧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吹气冷却装置和控制装置;翻包台用于驱动钢包在竖直平面内翻转;烧煤氧装置布置于翻包台的一侧,用于伸入钢包内烧通位于钢包底部的底吹砖;视觉检测装置设置于烧煤氧装置,用于采集钢包内底吹砖的图像信息;吹气冷却装置布置于翻包台的另一侧,用于向底吹砖背向烧煤氧装置的一侧吹冷却气体;控制装置被配制为获取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控制烧煤氧装置和吹气冷却装置的工作。本申请公开的钢包热修系统实现了钢包热修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领域,钢包是盛装熔融状态的钢水,以完成钢水的浇筑作业。然而,钢水浇筑完成后,钢包内的温度会下降,部分钢水凝固粘附在钢包内形成钢渣,堵塞钢包的底吹砖。
由此,为了确保钢包能够继续使用,需要利用煤氧枪对准钢包的底部进行燃烧,直到将底吹砖上的残余钢渣烧掉、烧通。然而现有技术多为人工操作煤氧枪进行热修作业,由于钢包所处环境恶劣、温度高,烧底吹砖的过程中,火星四溅,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包括:
翻包台,用于承载钢包,并驱动钢包在竖直平面内翻转;
烧煤氧装置,布置于所述翻包台的一侧,用于伸入所述钢包内烧通位于所述钢包底部的底吹砖;
视觉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烧煤氧装置,用于采集所述钢包内所述底吹砖的图像信息;
吹气冷却装置,布置于所述翻包台的另一侧,用于向所述底吹砖背向所述烧煤氧装置的一侧吹冷却气体;和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烧煤氧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及所述吹气冷却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制为获取所述图像信息,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控制所述烧煤氧装置和所述吹气冷却装置的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包台包括:
基座,设置于地基上;
翻转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承载所述钢包;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翻转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钢包在竖直平面内翻转;和
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用于使所述钢包悬停在当前翻转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烧煤氧装置包括:
移动小车,可移动地设置于地基上;
机械臂,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
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臂的末端,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和
煤氧枪,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
其中,所述机械臂用于调整所述煤氧枪,以使所述煤氧枪对准所述钢包的入口,所述移动小车用于带动所述煤氧枪从所述入口伸入所述钢包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相机,两个相机分设于所述煤氧枪的两侧,两个所述相机用于对所述钢包进行拍摄,以获取所述钢包内的图像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吹气冷却装置包括:
固定支架,设置于地基上;和
供气管路,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并外接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用于向所述供气管路提供冷却气体,所述供气管路上还设有多个吹气嘴,所述吹气嘴朝向所述翻包台;
其中,冷却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包热修系统还包括激光检测装置,所述激光检测装置与所述烧煤氧装置布置于所述翻包台的同一侧,所述激光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激光检测装置用于获取所述钢包的入口位置信息,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入口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烧煤氧装置伸入至所述钢包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烧煤氧装置远离所述翻包台的一侧,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立杆,设置于所述地基上;和
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杆,所述激光雷达朝向所述翻包台发射多组激光束,多组所述激光束覆盖的区域大于所述钢包的入口。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钢包热修方法,应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钢包热修系统,所述钢包热修方法包括:
将所述钢包吊装至所述翻包台;
通过所述翻包台驱动所述钢包翻转第一预设角度,以使所述钢包的入口朝向所述烧煤氧装置;
将所述烧煤氧装置伸入所述钢包内并对所述底吹砖进行火焰加热,同时通过所述吹气冷却装置对所述底吹砖背向所述烧煤氧装置的一侧吹冷却气体;
通过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获取所述底吹砖的图像信息,在所述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烧煤氧装置和所述吹气冷却装置的工作并回到初始位置;
清理所述钢包中脱落的杂质;
通过所述翻包台驱动所述钢包翻转至初始状态,然后吊离所述钢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理所述钢包中脱落的杂质包括:
通过所述翻包台驱动所述钢包再次翻转第二预设角度,以使所述钢包的入口朝下。
所述在所述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包括:
所述图像信息中的所述底吹砖的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黑色,则判断所述底吹砖烧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其中,钢包热修系统通过翻包台驱动钢板沿竖直平面翻转,使得钢包的入口朝向烧煤氧装置,然后将烧煤氧装置从入口伸入钢包内,以对钢包内的底吹砖进行火焰加热,以使附着在底吹砖上的钢渣熔融成液态,从而与底吹砖脱离,同时通过吹气冷却装置向底吹砖背向烧煤氧装置的一侧吹冷却气体,由于底吹砖本身具有细小通气孔,冷却气体会通过通气孔,一方面加速钢渣的脱落,另一方面对底吹砖进行冷却;由于,火焰加热后的底吹砖为高温状态,外观呈红色,通过冷却气体冷却后底吹砖会降温,从而会由红色转换为黑色,由此可通过控制装置对视觉检测装置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当获得的底吹砖的颜色为黑色则判底吹砖烧通,从而可停止烧煤氧装置和吹气冷却装置的工作并回到初始状态。本申请提供的钢包热修系统实现了钢包热修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包热修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包热修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钢包热修系统中烧煤氧装置与翻包台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包热修系统中吹气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钢包;
100、翻包台;110、基座;120、翻转架;130、驱动机构;140、锁紧机构;
200、烧煤氧装置;210、移动小车;220、机械臂;230、夹持机构;240、煤氧枪;250、支撑小车;260、直线钢轨;270、弧形钢轨;
300、视觉检测装置;
400、吹气冷却装置;410、固定支架;420、供气管路;430、控制阀组;
500、控制装置;
600、激光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包热修系统,用于在钢包10高温状态时烧通钢包10的底吹砖。
在本实施例中,钢包热修系统包括翻包台100、烧煤氧装置200、视觉检测装置300、吹气冷却装置400和控制装置500。其中,翻包台100、烧煤氧装置200和吹气冷却装置400均设置于地基上。
翻包台100用于承载钢包10,并驱动钢包10在竖直平面内翻转。当将钢包10吊至翻包台100上时,钢包10的入口朝上,并定义钢包10此时的状态为初始状态。
烧煤氧装置200布置于翻包台100的一侧,吹气冷却装置400布置于翻包台100的另一侧,且烧煤氧装置200和吹气冷却装置400均位于钢包10翻转的竖直平面内。视觉检测装置300设置于烧煤氧装置200。控制装置500分别与烧煤氧装置200、视觉检测装置300及吹气冷却装置400电连接。
当进行钢包10热修前,先将钢包10吊至翻包台100上,此时钢包10内部的温度可达到1200℃。将钢包10与翻包台100装配好,此时钢包10的入口朝上。
当进行钢包10热修时,先通过翻包台100驱动钢包10翻转第一预设角度,使得钢包10的入口朝向烧煤氧装置200,钢包10背向入口的一侧与吹气冷却装置400对应。
接着,烧煤氧装置200从钢包10入口伸入到钢包10内,并对准钢包10底部的底吹砖。烧煤氧装置200外接供应煤气和氧气的燃料供给装置,此时打开燃料供给装置向烧煤氧装置200提供煤气和氧气,煤气和氧气混合后进入钢包10内,在钢包10的高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火焰,火焰对底吹砖上附着的钢渣加热,使得钢渣熔化形成钢水从底吹砖上脱离。同时,吹气冷却装置400外接气源装置,打开气源装置向吹气冷却装置400提供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会吹向底吹砖背向烧煤氧装置200的一侧。由于底吹砖本身具有细小的通气孔,从而冷却气体会经过通气孔进入钢包10内。
可以理解的,冷却气体一方面可以对高温的底吹砖进行冷却降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气压将附着在低吹砖上的钢渣剥离。在底吹砖上的钢渣脱落后,底吹砖的通气孔会导通,冷却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自由进入钢包10内,同时对底吹砖进行降温冷却。
需要说明的,由于钢包10本身温度较高,再加上煤氧枪240的火焰加热底吹砖上的钢渣时,钢渣受热为红色,此时看见的底吹砖为红色。当钢渣脱落,冷却气体对底吹砖进行降温,底吹砖的颜色会转换为黑色。
由此,视觉检测装置300能够采集钢包10底部的图像信息,然后由控制装置500获取采集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中底吹砖的颜色进行对比分析,当图像信息中底吹砖的颜色转换为黑色,则判断底吹砖被烧通。从而控制装置500可烧煤氧装置200和吹气冷却装置400停止工作,并回到初始位置。
之后清理掉钢包10中脱落的杂质,再通过翻包台100驱动钢包10翻转至初始状态,如无其它操作,则吊离钢包10。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具体的,上述的翻包台100包括基座110、翻转架120、驱动机构130和锁紧机构140。其中,基座110设置于地基上。翻转架120设置于基座110上,翻转架120用于承载钢包10。驱动机构130设置于基座110并与翻转架120连接,用于驱动钢包10在竖直平面内翻转。锁紧机构140,设置于基座110,当钢包10翻转至预设位置后,通过锁紧机构140将翻转架120固定,从而防止钢包10继续翻转,以使钢包10悬停在当前翻转的状态,便于执行相应的作业,例如烧通底吹转或清理钢包10内的杂质。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30包括电机减速机(图未示)和机械传动组件(图未示),电机减速机通过机械传动组件与翻转架120传动连接,电机减速机与控制装置500电性连接。由此,电机减速机输出旋转运动可通过机械传动组件传递给翻转架120,从而驱动翻转架120上钢包10在竖直平面内翻转。
可选地,机械传动组件可是齿轮传动组件、链轮传动组件或皮带轮传动组件。当然也可采用其它能够传递旋转运动的机构。应当理解的,上述仅是举例说明,不做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锁紧机构140可选择为插销机构,翻转架120上设有与插销机构适配的插销孔。当翻转架120带动钢包10翻转至预设位置时,将插销机构插入对应的插销孔中,以锁定翻转架120,防止翻转架120继续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架120上还设置有抱紧机构(图未示),抱紧机构用于抱紧钢包10上的耳轴,以将钢包10固定在翻转架120上,并随翻转架120一并翻转。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上述烧煤氧装置200包括移动小车210、机械臂220、夹持机构230和煤氧枪240。移动小车210可移动地设置于地基上,其中地基上铺设有供移动小车210移动的两条平行的直线钢轨260,移动小车210可在直线钢轨260上移动。
机械臂220设置于移动小车210上,机械臂220的末端设置有夹持机构230,夹持机构230用于夹持住煤氧枪240,视觉检测装置300设置于夹持机构230上。其中,机械臂220用于调整煤氧枪240,以使煤氧枪240对准钢包10的入口,移动小车210沿直线钢轨260移动,用于带动煤氧枪240从入口伸入钢包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械臂220采用的是六轴机械臂,六轴机械臂是具有有六个伺服电机的六轴机械臂。其中,六轴机械臂能够接受指令利用x、y、z轴的旋转和移动精确地定位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由此通过六轴机械臂可提高夹持机构230夹持煤氧枪240工作时的操控精度,以更准确地对准钢包10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烧煤氧装置200还包括支撑小车250,煤氧枪240远离夹持机构230的一端放置在支撑小车250上,支撑小车250可支撑煤氧枪240,确保煤氧枪240保持水平不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地基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弧形钢轨270,弧形钢轨270位于直线钢轨260的一侧,弧形钢轨270与直线钢轨260的延长线相交于直线钢轨260与翻包台100之间。其中,支撑小车250的移动由煤氧枪240推动。由此,当煤氧枪240对准钢包10的入口时,支撑小车250位于弧形钢轨270与直线钢轨260的延长线相交处,以支撑煤氧枪240。当煤氧枪240完成作业后,在移动小车210的驱动下先退出钢包10,然后由机械臂220驱动煤氧枪240向远离翻包台100的一侧摆动至非工作位,此时支撑小车250在煤氧枪240的推动下沿弧形钢轨270移动,起到折叠煤氧枪240的作用,同时避免煤氧枪240和视觉检测装置300一直对着温度较高的一侧。整个过程支撑小车250始终对煤氧枪240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烧煤氧装置200工作的稳定。
上述视觉检测装置300包括两个相机(图未示),两个相机均置于夹持机构230内,并且两个相机分设于煤氧枪240的两侧,两个相机用于对钢包10进行拍摄,以获取钢包10内的图像信息。采用两个相机可以获得钢包10内更全面的图像信息,避免视野盲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机构230上设置有挡热板(图未示),挡热板用于遮挡两个相机的拍摄端,防止高温持续对相机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上述吹气冷却装置400包括固定支架410,供气管路420和吹气嘴(图未示),固定支架410设置于地基上,供气管路420设置于固定支架410上,吹气嘴设置有多个,多个吹气嘴与供气管路420连通。供气管路420外接气源装置,气源装置用于向供气管路420提供冷却气体,供气管路420上设有多个控制阀组430,控制阀组430用于控制冷却气体的流量、压力以及导通和截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其中,惰性气体可优选为氩气,使用经济,降低成本,并且在钢包10内的高温环境中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包热修系统还包括激光检测装置600,激光检测装置600与烧煤氧装置200布置于翻包台100的同一侧,激光检测装置600与控制装置500电连接。其中,激光检测装置600用于获取钢包10的入口位置信息,控制装置500根据入口位置信息控制烧煤氧装置200伸入至钢包10内。
具体的,激光检测装置600位于烧煤氧装置200远离翻包台100的一侧,避免与烧煤氧装置200造成干涉。激光检测装置600包括支撑立杆和激光雷达。
其中,支撑立杆设置于地基上。激光雷达设置于支撑立杆上,激光雷达朝向翻包台100发射多组激光束,多组激光束覆盖的区域大于钢包10的入口的尺寸。由此,利用多组激光束对钢包10的入口进行扫描并形成点云,利用点云分布建立三维坐标系,从而精确地获取钢包10的入口位置。再由控制装置500控制烧煤氧装置200中的煤氧枪240从入口伸入到钢包10内。
上述控制器可选择为工控机或工业电脑。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钢包热修方法,该钢包热修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钢包热修系统。其中,钢包热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钢包10吊装至翻包台100。
具体可采用龙门吊车将钢包10吊至翻包台100的翻转架120上,然后通过抱紧机构将钢包10锁紧在翻转架120上。
S200:通过翻包台100驱动钢包10翻转第一预设角度,以使钢包10的入口朝向烧煤氧装置200。
具体地,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翻转架120带动钢包10翻转90°,并通过锁紧机构140进行锁定翻转架120,使钢包10悬停在当前状态。当前的钢包10处于水平卧倒状态,钢包10的入口朝向烧煤氧装置200。
S300:将烧煤氧装置200伸入钢包10内并对底吹砖进行火焰加热,同时通过吹气冷却装置400对底吹砖背向烧煤氧装置200的一侧吹冷却气体。
具体地,通过烧煤氧装置200中的机械臂220驱动煤氧枪240对准钢包10的入口,然后通过移动小车210驱动煤氧枪240伸入钢包10内,打开燃料供给装置向烧煤氧装置200提供煤气和氧气,煤气和氧气混合后进入钢包10内,在钢包10的高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火焰,火焰对底吹砖上附着的钢渣加热,使得钢渣熔化形成钢水从底吹砖上脱离。
吹气冷却装置400通过外接的气源装置提供冷却气体,冷却气体经过供气管路420由吹气嘴吹向底吹砖背向烧煤氧装置20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激光检测装置600中的激光雷达对钢包10的入口进行扫描,利用点云分布建立三维坐标系,从而精确地获取钢包10的入口位置。再由控制装置500控制烧煤氧装置200中的煤氧枪240从入口伸入到钢包10内。
S400:通过视觉检测装置300获取底吹砖的图像信息,在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停止烧煤氧装置200和吹气冷却装置400的工作并回到初始位置。
其中,在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包括:图像信息中的底吹砖的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黑色,则判断底吹砖烧通。
S500:清理钢包10中脱落的杂质。
其中,清理钢包10中脱落的杂质的步骤为通过翻包台100驱动钢包10再次翻转第二预设角度,以使钢包10的入口朝下。
具体是,先解除锁紧机构140对翻转架120的锁定,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翻转架120带动钢包10由当前状态再次翻转90°,再通过锁紧机构140进行锁定,使钢包10悬停在当前状态,当前的钢包10处于倒立状态,钢包10的入口朝下,钢包10内的杂质由自重从钢包10的入口排出,达到清理钢包10中杂质的目的。
S600:通过翻包台100驱动钢包10翻转至初始状态,然后吊离钢包10。
具体的,完成步骤S500后,先解除锁紧机构140对翻转架120的锁定,再电机减速机驱动翻转架120反向翻转180°,使得钢包10恢复至初始状态,再由锁紧机构140对翻转架120进行锁定,让后解除抱紧机构对钢包10的固定,最后通过龙门吊车将钢包10吊离翻转架120。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包热修系统,通过翻包台100、烧煤氧装置200、视觉检测装置300、吹气冷却装置400和控制装置500的协同工作,实现了钢包10热修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钢包热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包台(100),用于承载钢包(10),并驱动钢包(10)在竖直平面内翻转;
烧煤氧装置(200),布置于所述翻包台(100)的一侧,用于伸入所述钢包(10)内烧通位于所述钢包(10)底部的底吹砖;
视觉检测装置(300),设置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用于采集所述钢包(10)内所述底吹砖的图像信息;
吹气冷却装置(400),布置于所述翻包台(100)的另一侧,用于向所述底吹砖背向所述烧煤氧装置(200)的一侧吹冷却气体;和
控制装置(500),分别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0)及所述吹气冷却装置(400)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500)被配制为获取所述图像信息,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控制所述烧煤氧装置(200)和所述吹气冷却装置(400)的工作;
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0)包括两个相机,两个相机分设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中煤氧枪(240)的两侧,两个所述相机用于对所述钢包(10)进行拍摄,以获取所述钢包(10)内的图像信息;
所述吹气冷却装置(400)包括:
固定支架(410),设置于地基上;和
供气管路(420),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410)并外接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用于向所述供气管路(420)提供冷却气体,所述供气管路(420)上还设有多个吹气嘴,所述吹气嘴朝向所述翻包台(100);
其中,冷却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所述钢包热修系统还包括激光检测装置(600),所述激光检测装置(600)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布置于所述翻包台(100)的同一侧,所述激光检测装置(600)与所述控制装置(500)电连接;
其中,所述激光检测装置(600)用于获取所述钢包(10)的入口位置信息,所述控制装置(500)根据所述入口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烧煤氧装置(200)伸入至所述钢包(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热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包台(100)包括:
基座(110),设置于地基上;
翻转架(1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上,用于承载所述钢包(10);
驱动机构(13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并与所述翻转架(12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钢包(10)在竖直平面内翻转;和
锁紧机构(14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用于使所述钢包(10)悬停在当前翻转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热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包括:
移动小车(210),可移动地设置于地基上;
机械臂(220),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210)上;
夹持机构(230),设置于所述机械臂(220)的末端,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0)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230);和
煤氧枪(240),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230);
其中,所述机械臂(220)用于调整所述煤氧枪(240),以使所述煤氧枪(240)对准所述钢包(10)的入口,所述移动小车(210)用于带动所述煤氧枪(240)从所述入口伸入所述钢包(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热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装置(600)位于所述烧煤氧装置(200)远离所述翻包台(100)的一侧,所述激光检测装置(600)包括:
支撑立杆,设置于地基上;和
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杆,所述激光雷达朝向所述翻包台 (100)发射多组激光束,多组所述激光束覆盖的区域大于所述钢包(10)的入口。
5.一种钢包热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包热修系统,所述钢包热修方法包括:
将所述钢包(10)吊装至所述翻包台(100);
通过所述翻包台(100)驱动所述钢包(10)翻转第一预设角度,以使所述钢包(10)的入口朝向所述烧煤氧装置(200);
将所述烧煤氧装置(200)伸入所述钢包(10)内并对所述底吹砖进行火焰加热,同时通过所述吹气冷却装置(400)对所述底吹砖背向所述烧煤氧装置(200)的一侧吹冷却气体;
通过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00)获取所述底吹砖的图像信息,在所述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烧煤氧装置(200)和所述吹气冷却装置(400)的工作并回到初始位置;
清理所述钢包(10)中脱落的杂质;
通过所述翻包台(100)驱动所述钢包(10)翻转至初始状态,然后吊离所述钢包(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包热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所述钢包(10)中脱落的杂质包括:
通过所述翻包台(100)驱动所述钢包(10)再次翻转第二预设角度,以使所述钢包(10)的入口朝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包热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图像信息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包括:
所述图像信息中的所述底吹砖的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黑色,则判断所述底吹砖烧通。
CN202211125083.8A 2022-09-15 2022-09-15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Active CN115446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5083.8A CN115446296B (zh) 2022-09-15 2022-09-15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5083.8A CN115446296B (zh) 2022-09-15 2022-09-15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6296A CN115446296A (zh) 2022-12-09
CN115446296B true CN115446296B (zh) 2024-02-06

Family

ID=8430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5083.8A Active CN115446296B (zh) 2022-09-15 2022-09-15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62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6598B (zh) * 2023-07-13 2023-10-03 湖南普拉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下的检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89182U (zh) * 2012-12-11 2013-06-12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底吹渣罐
CN104073600A (zh) * 2014-05-24 2014-10-01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包底吹透气砖增压吹堵供气系统及方法
CN105562670A (zh) * 2016-03-09 2016-05-11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包/铁水罐360度倾翻装置
CN109909486A (zh) * 2019-03-06 2019-06-2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水罐热修方法
CN211866591U (zh) * 2019-12-25 2020-11-06 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钢包热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89182U (zh) * 2012-12-11 2013-06-12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底吹渣罐
CN104073600A (zh) * 2014-05-24 2014-10-01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包底吹透气砖增压吹堵供气系统及方法
CN105562670A (zh) * 2016-03-09 2016-05-11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包/铁水罐360度倾翻装置
CN109909486A (zh) * 2019-03-06 2019-06-2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水罐热修方法
CN211866591U (zh) * 2019-12-25 2020-11-06 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式钢包热修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6296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3790B1 (en) Repair apparatus for coke oven
CN115446296B (zh) 钢包热修系统及钢包热修方法
FI80956C (fi) Manipulator vid ugnar och liknande.
WO1995011950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permettant de reparer un four a coke
CN111575481A (zh) 智能化炉前工作站系统
CN219112885U (zh) 烧煤氧装置及烧煤氧系统
CN112605378A (zh) 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
CN113667787A (zh) 电炉操作组合机器人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2974787A (zh) 关于翻转钢包热修补的转运平板车
JPS584272B2 (ja) 耐火ライニングの吹付補修装置
CN214443034U (zh) 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倾翻装置
JP2808141B2 (ja) Rh炉の補修設備
KR100519257B1 (ko) 수직외판 자동곡직장치
CN214161382U (zh) 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
JP3375443B2 (ja) 取鍋整備装置
JPH0299589A (ja) コークス炉の溶射補修装置
JP3490535B2 (ja) 溶射装置の溶射バーナ、ランスの挿入方法
KR102515582B1 (ko) 전로 후드용 지금 제거장치
JP4718027B2 (ja) コークス炉燃焼室の観察補修設備
JPH0432690A (ja) 室炉式コークス炉の熱間溶射補修装置
JP2004174520A (ja) タンディッシュのスラグ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CN213142142U (zh) 智能化炉前工作站系统
JPH08136140A (ja) 多目的酸素ガスバーナー装置
JPH083564A (ja) コークス炉装炭口下部の炉壁補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031524A (ja) ランス吊り込み作業用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ランスの吊り込み作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