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7197A -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7197A
CN115437197A CN202210517690.2A CN202210517690A CN115437197A CN 115437197 A CN115437197 A CN 115437197A CN 202210517690 A CN202210517690 A CN 202210517690A CN 115437197 A CN115437197 A CN 115437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operation member
barrel according
inclined surface
restri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7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43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7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操作部件设为限制状态时能够抑制操作声音的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镜头镜筒具备:控制盘操作部件(24),调节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功能;限制操作部件(25),具有相对于从解除位置朝向限制位置的移动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及凸轮部件(33),设置于限制操作部件(25)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并且具有第2倾斜面。在限制操作部件(25)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解除状态,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限制位置上的情况下,凸轮部件(33)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限制状态。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固定变焦操作环的旋转位置的变焦锁定机构,变焦锁定机构通过在任意位置上操作操作旋钮,2个保持部件夹持设置于变焦操作环上的凸缘部,从而能够固定保持变焦操作环。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有为了对透镜组进行焦点调节或变焦调节而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自动驱动系统及手动驱动系统的摄影镜头的自动/手动切换装置,所述自动/手动切换装置具备:操作部件,以能够从固定镜筒的外周面的外侧向内侧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及联动机构,与操作部件的往复移动联动而将自动驱动系统和手动驱动系统交替切换成动作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70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5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将操作部件设为限制状态时能够抑制操作声音的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镜头镜筒具备镜头镜筒主体、操作部件、第1部件及第2部件。镜头镜筒保持光学系统。操作部件设置于镜头镜筒主体的周围,并且调节光学系统的光学功能。第1部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从解除位置朝向限制位置的移动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第2部件设置于第1部件与操作部件之间,并且具有第2倾斜面。
优选为如下内容:第1部件包括第1倾斜面,并且与移动方向交叉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锥状,第2部件包括第2倾斜面,并且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锥状。
优选第1倾斜面与第2倾斜面卡合。第2倾斜面优选配置于与第1部件对置的位置上。
优选在第1部件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将操作部件设为解除状态。优选在第1部件位于限制位置上的情况下,第2部件将操作部件设为限制状态。
优选为如下内容:在第1部件位于限制位置上的情况下,第2部件接受来自第1部件的按压,在第1部件位于限制位置上的情况下,操作部件通过经由第2部件接受来自第1部件的按压而成为移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优选为如下内容:第2部件使操作部件摩擦卡止而设为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解除来自第1部件的按压而设为解除状态。
优选为如下内容:第1部件具有第1厚壁部和与移动方向交叉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1厚壁部的第1薄壁部,第2部件具有第2厚壁部和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2厚壁部的第2薄壁部,在第1部件向限制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1部件使第1厚壁部与第2厚壁部接触,从而将第2部件向操作部件侧按压。
优选为如下内容:在第1部件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1部件使第1厚壁部与第2薄壁部对置,并且使第2厚壁部与第1薄壁部对置,从而解除相对于第2部件的按压,第2部件通过解除来自第1部件的按压而使其与操作部件之间分离。
操作部件优选与和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操作部件优选为在正切面内转动的转动部件。操作部件优选为围绕与安装面正交的转动轴转动的转动部件。
第1部件优选与操作部件同轴设置,并且转动自如地设置于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优选为如下内容:第2部件及镜头镜筒主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沿与转动轴并列方向延伸的凹部,第2部件及镜头镜筒主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与凹部滑动自如地嵌合的凸部。
优选为如下内容:第1倾斜面在第1部件上设置多个,第2倾斜面在第2部件上设置与第1倾斜面相同的数量。
优选为如下内容:第1倾斜面围绕转动轴以等角度间隔设置,第2倾斜面围绕转动轴以等角度间隔设置。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优选围绕转动轴以180°间隔配置。
优选为如下内容:操作部件与和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第1部件为在解除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部件。
操作部件优选为按压按钮,所述按压按钮与和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并且沿与正切面或安装面交叉的安装轴进退。
优选为如下内容:镜头镜筒能够从相机主体装卸,操作部件及第1部件设置于相机主体的与手柄部相反的一侧的镜头镜筒的周围。在将镜头镜筒的周围中的铅垂方向上方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并且将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镜头镜筒的相机主体侧设为背面侧且将与相机主体侧相反的一侧的被摄体侧设为前面侧的情况下,操作部件及第1部件优选设置于以基准位置为基点的镜头镜筒的周围中的左侧面侧,操作部件及第1部件进一步优选配置于以基准位置为基点围绕光学系统的光轴0°~90°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上述镜头镜筒和相机主体。
优选为如下内容:摄像装置具备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按照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来切换执行的功能,在相机主体上装设有镜头镜筒的情况下,处理器进行按照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使相机主体动作来代替光学功能的调节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数码相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数码相机的侧视图。
图3是数码相机的主视图。
图4是镜头镜筒的主视图。
图5是操作部件及第1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并且是表示第1部件的解除位置(A)及限制位置(B)的放大图。
图6是操作部件及限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第1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沿图8的IX-IX线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第2部件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省略安装件等而说明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是表示解除状态(A)及限制状态(B)的外观图。
图13是说明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是表示解除状态(A)及限制状态(B)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结构的操作部件周边的主视图。
图16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是表示解除状态(A)及限制状态(B)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7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是表示解除状态(A)及限制状态(B)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数码相机10具备相机机身11、更换式镜头镜筒12。相机机身11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相机主体。在相机机身11的前面设置有镜头卡口13及释放开关14、电源开关(未图示)等。镜头卡口13具有圆形状的摄像开口13A。在镜头卡口13上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设有镜头镜筒12。数码相机10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例。
在相机机身11中内置有成像元件16。成像元件16例如为CMOS(Complem 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有机薄膜成像元件等。镜头卡口13在摄像开口13A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镜头镜筒12电连接而进行通信的机身侧信号触点17(参考图10)。并且,相机机身11具有从在正面观察时的左侧(相对于把持相机机身11的用户而言为右侧)向前方鼓起的手柄部11A。
如图2所示,镜头镜筒12具备镜头镜筒主体21、摄像光学系统22、聚焦环23、控制盘操作部件24、限制操作部件25及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镜头镜筒主体21为圆筒形状且在内部保持摄像光学系统22,在后端设置有镜头卡口27及镜头侧信号触点28(参考图14)。在将镜头镜筒12装设于相机机身11上的情况下,摄像光学系统22在成像元件16上成像被摄体光。
在镜头镜筒主体21的外周围绕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轴O转动自如地设置有聚焦环23。关于聚焦环23,通过由摄像者手动进行转动操作,能够使后述聚焦透镜22a移动以调节摄像光学系统22的聚焦。
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置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周围,具体而言,设置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外周面上。控制盘操作部件24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操作部件及转动部件。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以与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轴O交叉的转动轴CL1为中心能够转动地支承。另外,转动轴CL1优选与光轴O正交。控制盘操作部件24调节快门速度作为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关于调节包括快门速度的光学功能的具体例,将进行后述。
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设置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周围,具体而言,设置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外周面上。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为切换成多个模式中由用户选择的任一个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为以与转动轴CL1不同的转动轴为中心能够转动地支承的转动部件。
如图3所示,控制盘操作部件24及限制操作部件25设置于相机机身11的与手柄部11A相反的一侧的镜头镜筒12的周围。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在将镜头镜筒主体21的周围中的铅垂方向上方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P0,并且光轴方向OA中的镜头镜筒主体21的相机机身11侧设为背面侧且将与相机机身11侧相反的一侧的被摄体侧设为前面侧的情况下,控制盘操作部件24及限制操作部件25优选设置于以基准位置P0为基点的镜头镜筒主体21的周围中的左侧面侧的范围E1内。
此时,假设用用户的右手把持相机机身11,并用用户的左手把持镜头镜筒12。由此,用户仅使用左手的手指(例如,拇指)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盘操作部件24及限制操作部件25的操作。另外,控制盘操作部件24及限制操作部件25进一步优选配置于以基准位置P0为基点围绕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轴O0°~90°的范围E2内。
限制操作部件25构成后述限制机构29。限制操作部件25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第1部件。限制操作部件25以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转动轴CL1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设置于解除位置(图5(A)所示的位置)与限制位置(图5(B)所示的位置)之间。另外,“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的位置的差异不仅包括在第1部件的三维上的位置不同的情况,还包括如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仅“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的旋转位置不同的情况。通过转动限制操作部件25,能够切换成限制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限制状态和解除了限制状态的解除状态。即,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限制位置上的情况下,限制机构29成为限制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限制状态,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下,限制机构29解除限制状态而成为允许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转动的解除状态。另外,“限制”是指控制盘操作部件24经由后述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
如图6所示,控制盘操作部件24由操作部件主体24A、外螺纹24B及遮挡部件24C构成。操作部件主体24A在中央具有内螺纹孔24D。控制盘操作部件24经由轴部件31安装于安装件32上。安装件32例如通过螺纹固定进行固定而构成镜头镜筒主体21的一部分。
限制机构29具备限制操作部件25、轴部件31、安装件32及凸轮部件33。安装件32形成为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A(参考图3及图4)连续的圆弧状。安装件32具有凹部32A、安装面32B、贯穿孔32C、凸条部32D及键凸起32E。键凸起32E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凸部。
凹部32A为相对于外周面21A凹陷的部分。限制操作部件25配置于凹部32A的内部。安装面32B形成于凹部32A的内部且为从外周面21A凹陷的平面,并且为与转动轴CL1正交的面。
贯穿孔32C为贯穿安装件32的圆形状的贯穿孔。贯穿孔32C与安装面32B连通。凸条部32D沿安装面32B的周围形成为圆弧状,并且相对于外周面21A向径向外侧突出。
键凸起32E在凸条部32D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键凸起32E沿与转动轴CL1并列方向延伸,并且与后述凸轮部件33的键槽39嵌合。在图6所示的例中,键凸起32E在凸条部32D的内周面上形成3个,并且围绕转动轴CL1以120°间隔配置。并且,键凸起32E位于限制操作部件25的外侧,不妨碍限制操作部件25的移动。
轴部件31形成为圆柱状,并且与安装件32的贯穿孔32C转动自如地嵌合。轴部件31的前端部具有内螺纹孔31A。操作部件主体24A在内螺纹孔24D中螺合外螺纹24B。外螺纹24B紧固固定于轴部件31的内螺纹孔31A中。由此,轴部件31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结合。即,轴部件31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一体地转动。并且,例如通过涂布粘接剂而在操作部件主体24A的前端面上贴附遮挡部件24C。由此,外螺纹24B被遮挡部件24C遮盖。
轴部件31的基端部31B形成为D切割形状。基端部31B与位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内侧的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4连接。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4为公知的光学式或触点式传感器等,并经由轴部件31检测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旋转量。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4经由未图示的基板等安装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内部。并且,轴部件31沿转动轴CL1的移动受到限制。
限制操作部件25配置于凹部32A的内部且与安装面32B对置的位置上。限制操作部件25具有第1凸轮部36和搭指部37。在用户操作限制操作部件25时,用户将手指挂在搭指部37上以转动限制操作部件25。第1凸轮部36形成为外径小于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圆板状。在第1凸轮部36的中央形成有贯穿孔36A。贯穿孔36A与轴部件31嵌合。由此,限制操作部件25围绕转动轴CL1转动自如地支承。即,限制操作部件25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同轴设置。另外,以下中,将限制操作部件25从解除位置朝向限制位置的方向设为移动方向R1,且将限制操作部件2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方向设为移动方向R2。
通过转动限制操作部件25,搭指部37在凹部32A的内部移动。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图5(A)所示的位置)及限制位置(图5(B)所示的位置)上的情况下,搭指部37与凹部32A的端部抵接。由此,限制操作部件25以转动轴CL1为中心在解除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转动自如。
如图7所示,第1凸轮部36具有2个第1倾斜面36B。第1倾斜面36B为相对于移动方向R1倾斜的倾斜面。第1倾斜面36B围绕转动轴CL1以180°间隔设置。另外,第1倾斜面36B的个数及配置并不限于此,第1倾斜面36B优选在第1凸轮部36上设置多个,并且围绕转动轴CL1以等角度间隔配置。
如图8及图9所示,第1凸轮部36包括第1倾斜面36B,并且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锥状。再具体而言,第1凸轮部36为包括第1倾斜面36B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朝向移动方向R1逐渐减小的锥状。另外,在此所述的厚度方向为与移动方向R1正交且与转动轴CL1平行的方向。如此,第1凸轮部36成为锥状,因此具有第1厚壁部36C和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1厚壁部36C的第1薄壁部36D。
凸轮部件33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第2部件。凸轮部件33设置于限制操作部件25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凸轮部件33具有第2凸轮部38和键槽39。键槽39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凹部。第2凸轮部38形成为外径小于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圆板状。在第2凸轮部38的中央形成有贯穿孔38A。贯穿孔38A与轴部件31嵌合。键槽39在第2凸轮部38的外周面上形成与键凸起32E相同的数量,并且沿与转动轴CL1并列方向延伸。在图6所示的例中,键槽39在第2凸轮部38的外周面上形成3个,并且围绕转动轴CL1以120°间隔配置。
如图7所示,第2凸轮部38具有2个第2倾斜面38B。第2倾斜面38B配置于与限制操作部件25对置的位置上,并且为相对于移动方向R1倾斜的倾斜面。第2倾斜面38B围绕转动轴CL1以180°间隔设置。另外,第2倾斜面38B的个数及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第2倾斜面38B优选设置与第1倾斜面36B相同的数量,并且围绕转动轴CL1以等角度间隔配置。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2凸轮部38包括第2倾斜面38B,并且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锥状。再具体而言,第2凸轮部38为包括第2倾斜面38B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朝向移动方向R1逐渐增大的锥状。如此,第2凸轮部38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锥状,因此具有第2厚壁部38C和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2厚壁部38C的第2薄壁部38D。
键凸起32E与键槽39滑动自如地嵌合。由此,凸轮部件33围绕转动轴CL1的转动受到限制,并且沿转动轴CL1滑动自如地安装。
参考图12及图13对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用户欲限制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转动的情况下,即在欲固定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以成为用户所希望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用户将限制操作部件25朝向移动方向R1进行操作以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从解除状态设为限制状态。另外,在图12中,为了容易理解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的动作,省略安装件32及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4等的图示。操作部件主体24A、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由如下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在接受按压而彼此接触的情况下,在彼此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卡止。例如,优选操作部件主体24A及限制操作部件25由聚碳酸酯树脂形成,凸轮部件33由聚甲醛树脂形成。另外,并不限于此,只要为金属材料及树脂材料等产生摩擦卡止的材料即可。
如上所述,通过螺纹固定与轴部件31结合,并安装于安装件32上,从而控制盘操作部件24与安装面32B的间隔L0保持恒定。间隔L0为与厚度方向、即转动轴CL1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2(A)及图13(A)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下,第1厚壁部36C与第2薄壁部38D对置,并且第2厚壁部38C与第1薄壁部36D对置。因此,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参考图12(A))小于间隔L0。由此,限制操作部件25成为解除了相对于凸轮部件33的按压的状态。凸轮部件33通过解除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使其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分离。即,凸轮部件33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具有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小于间隔L0量的间隙D1。因此,控制盘操作部件24转动自如而不会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
另一方面,如图12(B)及图13(B)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25向限制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1厚壁部36C与第2厚壁部38C接触。此时,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向控制盘操作部件24侧移动。即,通过从限制操作部件25向控制盘操作部件24接受按压而成为第1倾斜面36B与第2倾斜面38B卡合的状态。
通过使第1厚壁部36C与第2厚壁部38C接触,与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2(参考图12(B))成为间隔L0以上。由此,凸轮部件33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控制盘操作部件24经由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即,控制盘操作部件24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而成为转动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
并且,在用户欲解除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限制的情况下,用户将限制操作部件25朝向移动方向R2进行操作以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从限制状态设为解除状态。如图12(A)及图13(A)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25向解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凸轮部件33通过解除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使其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之间分离。因此,控制盘操作部件24转动自如而不会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
如图14所示,镜头镜筒12除了摄像光学系统22、聚焦环23、控制盘操作部件24、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等以外,还具备镜头控制部51、马达驱动器52、手抖检测传感器53、马达54~57等。
镜头控制部51由具备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有该CPU中所使用的程序或参数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均未图示)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并且控制镜头镜筒12的各部。在镜头控制部51中连接有聚焦环23、控制盘操作部件24、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马达驱动器52、手抖检测传感器53。
镜头控制部51根据基于聚焦环23、控制盘操作部件24、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的操作的信号及来自后述相机机身控制部61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光圈单元58、聚焦透镜22a、变焦透镜22b及手抖校正透镜22c。
摄像光学系统22具备包括聚焦透镜22a、变焦透镜22b的多个透镜和光圈单元58等。聚焦透镜22a通过驱动马达54而向光轴方向OA移动,从而调节摄像距离。镜头控制部51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马达驱动器52中,所述控制信号为按照根据未图示的旋转量检测部的信号所检测的聚焦环23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使聚焦透镜22a移动的信号。马达驱动器52根据控制信号驱动马达54。
变焦透镜22b通过驱动马达55而向光轴方向OA移动,从而构成使摄像光学系统22的视角变倍的电动变焦机构。该变焦机构例如按照相机机身11侧的操作来确定变焦透镜22b的移动量、移动方向。通过使变焦透镜22b移动而能够使摄像光学系统22的视角变倍。
光圈单元58通过驱动马达56而使多片光圈叶片58a移动,从而使向成像元件16的入射光量发生变化。手抖检测传感器53检测镜头镜筒12的手抖方向及手抖量。由手抖检测传感器53检测的手抖方向及手抖量作为手抖检测信号输出至镜头控制部51中。镜头控制部51根据手抖检测信号来控制马达57的驱动,并通过使手抖校正透镜22c移动来校正手抖。马达驱动器52根据镜头控制部51的控制来控制马达54~57的驱动。
相机机身控制部61具备CPU、存储有该CPU中所使用的程序或参数的ROM及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的RAM(均未图示)等。相机机身控制部61控制相机机身11和与相机机身11连接的镜头镜筒12的各部。释放信号从释放开关14输入至相机机身控制部61中。并且,在相机机身控制部61中连接有机身侧信号触点17。
在将镜头镜筒12的镜头卡口27装设于相机机身11的镜头卡口13上时,镜头侧信号触点28与机身侧信号触点17接触,镜头镜筒12与相机机身11电连接。
快门单元62为所谓的焦平面快门,并且配置于镜头卡口13与成像元件16之间。快门单元62以能够阻挡摄像光学系统22与成像元件16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并且在开口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变化。快门单元62在实时取景图像及动画摄影时被设为开口状态。快门单元62在静止图像摄影时从开口状态暂时成为闭合状态。该快门单元62通过快门马达73驱动。马达驱动器63控制快门马达73的驱动。
成像元件16通过相机机身控制部61驱动控制。成像元件16具有由排列成二维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括光电转换元件,并且对通过镜头镜筒12成像在受光面上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摄像信号。
并且,成像元件16具备噪声消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未图示)。噪声消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噪声消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摄像信号的电平放大到最佳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成数码信号而从成像元件16输出至总线65中。成像元件16的输出信号为针对每个像素具有1个颜色信号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图像存储器64存储输出至总线65中的1帧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处理部66从图像存储器64读取1帧的图像数据,并实施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色差转换、尺寸调整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
LCD驱动器67将通过图像数据处理部66进行了图像处理的1帧的图像数据依次输入至图像显示部68中。图像显示部68例如设置于相机机身11的背面,并以一定的周期依次显示实时取景图像。卡I/F(Interface)69组装在设置于相机机身11上的卡槽(未图示)内,并且与插入到卡槽中的存储器卡71电连接。卡I/F69将通过图像数据处理部66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器卡71中。并且,在再现显示存储于存储器卡71中的图像数据时,卡I/F69从存储器卡71读出图像数据。
相机机身控制部61对镜头控制部51进行如下控制:按照聚焦环23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的信息或通过自动聚焦功能进行测量的被摄体距离的信息使聚焦透镜22a移动的控制。
相机机身控制部61按照通过后述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处理部72计算出的曝光信息使光圈单元58动作,将用于变更光圈直径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镜头控制部51中。镜头控制部51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马达驱动器52,并变更光圈直径。镜头控制部51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马达驱动器52,并且控制光圈单元58的光圈直径,以便获得通过AE处理部72计算出的光圈值。
相机机身控制部61将按照根据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4的信号所检测的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改变快门速度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马达驱动器63中。马达驱动器63控制快门马达73的驱动,以便获得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对应的快门速度。
AE处理部72根据1帧的图像数据来计算各颜色信号的累计值。相机机身控制部61根据针对每1帧的图像计算的累计值来计算适当曝光值,并确定光圈值,以成为相对于与控制盘操作部件24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对应的快门速度计算出的适当曝光值。相机机身控制部61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镜头控制部51中。镜头控制部51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马达驱动器52,使光圈单元58动作至可以获得所确定的光圈值的光圈直径。
对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若由作为摄像者的用户操作电源开关(未图示)而电源成为导通状态,则向数码相机10的各部供给电源电压。用户例如操作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6以切换动画摄影模式、静止图像摄影模式。
用户一边调节焦距及快门速度等,一边进行动画摄影或静止图像摄影。如上所述,在用户操作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以成为所希望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用户操作限制操作部件25以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限制状态。由此,快门速度的设定值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更。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因此仅通过将限制操作部件25从解除位置转动到限制位置上,控制盘操作部件24成为限制状态。此时,成为一边使第1倾斜面36B与第2倾斜面38B抵接,一边逐渐卡合的状态,并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限制状态,因此操作声音小。而且,控制盘操作部件24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而转动受到限制,因此不需要如以往的镜头镜筒那样用卡扣机构等卡止操作部件。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2中,在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从解除状态设为限制状态及从限制状态设为解除状态时的操作声音小。
如此,在操作限制操作部件25时操作声音小,尤其在动画摄影时有效。并且,由于不是如以往的镜头镜筒那样在设为限制状态时使用按压式按钮的结构,因此即使在动画摄影时操作限制操作部件25,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轴O也不会发生抖动,从而能够防止动画摄影时的画面的摇晃。
并且,在镜头镜筒12中,使仅通过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等较少的器件将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限制状态的限制机构29动作。因此,能够将器件从外周面21A突出的高度抑制得较小,进而能够有助于镜头镜筒12的小型化和设计的自由度的提高。尤其,与如具有2个保持部件夹持设置于操作环上的凸缘部的结构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厚度方向(镜头镜筒的径向)的尺寸。
并且,限制操作部件25以与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轴O交叉的转动轴CL1为中心能够转动。因此,即使用户不肉眼观察,也能够防止围绕光轴O转动自如地设置的聚焦环23等与限制操作部件25弄错的误操作。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控制盘操作部件24为与从外周面21A凹陷的安装面32B对置且围绕与安装面32B正交的转动轴CL1转动的转动部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15所示,控制盘操作部件24也可以为与和镜头镜筒12的外周面21A正切的正切面21B(由两点划线表示的面)对置且在正切面21B内转动的转动部件。此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比,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优选位于镜头镜筒12的径向内侧。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将围绕转动轴CL1转动自如地设置的控制盘操作部件24设为限制状态的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作为操作部件的沿安装轴进退的按压按钮设为限制状态。另外,除了作为操作部件的按压按钮81、限制机构83、开关88的结构以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2相同,对相同的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盘操作部件24同样地,按压按钮81为用于调节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的操作部件。按压按钮81安装于安装件82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件32同样地,安装件82构成镜头镜筒主体21的一部分。
限制机构83具备安装件82、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安装件82形成为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外周面21A连续的圆弧状。安装件82具有凹部82A、安装面82B、贯穿孔82C、凸条部82D及键凸起(未图示)。凹部82A为相对于外周面21A凹陷的部分。限制操作部件25配置于凹部82A的内部。安装面82B形成于凹部82A的内部,并且为从外周面21A凹陷的平面。
凸条部82D沿安装面82B的周围形成为圆弧状,并且相对于外周面21A向径向外侧突出。键凸起在凸条部32D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键凸起沿与后述安装轴86A并列方向延伸,并且与凸轮部件33的键槽39嵌合。
按压按钮81具备按钮主体86和弹簧部件87。按钮主体86具有安装轴86A和被按压部86B。安装轴86A形成为圆柱状,并且与安装件82的贯穿孔82C嵌合。由此,按压按钮81相对于镜头镜筒主体21沿与安装面82B交叉的安装轴86A进退。被按压部86B形成为外径大于安装轴86A的圆板状,并且与安装面82B对置。
弹簧部件87将按压按钮81向镜头镜筒主体21的径向外侧施力。弹簧部件87为外嵌于安装轴86A上且配置于安装轴86A与安装件82之间的螺旋弹簧。另外,弹簧部件87并不限于此,只要为对按压按钮81施力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以为板簧。
限制操作部件25及凸轮部件33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限制操作部件25配置于凹部82A的内部且与安装面82B对置的位置上。限制操作部件25围绕安装轴86A转动自如地支承。凸轮部件33设置于限制操作部件25与按压按钮81的被按压部86B之间。凸轮部件33围绕安装轴86A的转动受到限制。
安装轴86A的基端部与开关88对置。开关88例如为公知的轻触开关,若被按压,则成为导通状态,若解除按压,则成为断开状态。开关88经由未图示的基板等安装于镜头镜筒主体21的内部。
在按压按钮81未接受按压的情况下,按压按钮81通过弹簧部件87向径向外侧施力,因此安装轴86A不与开关88接触(图16(A)中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因此,开关88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按压按钮81接受按压的情况下,按压按钮81抵抗弹簧部件87的施力而沿安装轴86A移动,安装轴86A与开关88接触(图16(A)中由两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因此,开关88通过按压按钮81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通过安装于安装件82上并向弹簧部件87施力,被按压部86B与安装面82B的间隔L0保持恒定(按压按钮81未接受来自用户的按压的情况)。间隔L0为与厚度方向、即转动轴CL1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6(A)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下,第1厚壁部36C与第2薄壁部38D对置,并且第2厚壁部38C与第1薄壁部36D对置。因此,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小于间隔L0。由此,限制操作部件25成为解除了相对于凸轮部件33的按压的状态。凸轮部件33通过解除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使其与被按压部86B之间分离。即,凸轮部件33与被按压部86B之间具有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小于间隔L0量的间隙D1。因此,按压按钮81不会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而能够接受来自用户的按压。
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25向限制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1厚壁部36C与第2厚壁部38C接触。此时,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向按压按钮81侧移动。通过使第1厚壁部36C与第2厚壁部38C接触,与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将限制操作部件25和凸轮部件33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2成为间隔L0以上。由此,凸轮部件33与按压按钮81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按压按钮81经由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即,按压按钮81被凸轮部件33摩擦卡止而成为进退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仅通过将限制操作部件25从解除位置转动到限制位置上,按压按钮81成为限制状态,并且在将按压按钮81从解除状态设为限制状态及从限制状态设为解除状态时的操作声音小。即,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2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出限制操作部件25(第1部件)与操作部件同轴设置,并且转动自如地设置于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1部件也可以为在解除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滑动的结构。另外,除了作为操作部件的按压按钮、开关、限制机构的结构以外,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对相同的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说明省略。
限制机构91具备安装件92、限制操作部件93及凸轮部件94。本实施方式的限制机构将按压按钮81的进退设为限制状态。按压按钮81为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按压按钮81未接受按压的情况下,安装轴86A不与开关88接触(图17(A)中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因此,开关88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按压按钮81接受按压的情况下,安装轴86A与开关88接触(图17(A)中由两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因此,开关88通过按压按钮81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安装件92具有凹部92A、安装面92B、贯穿孔92C及凸条部92D。凹部92A为相对于外周面21A凹陷的部分。限制操作部件93配置于凹部92A的内部。安装面92B形成于凹部92A的内部,并且为从外周面21A凹陷的平面。凸条部92D沿安装面92B的周围形成为圆弧状,并且相对于外周面21A向径向外侧突出。
限制操作部件93具有第1凸轮部96和搭指部97。在用户操作限制操作部件93时,用户将手指挂在搭指部97上以滑动限制操作部件93。第1凸轮部96沿与安装轴86A交叉的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操作部件93从解除位置朝向限制位置的移动方向R1及限制操作部件25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R2为与安装轴86A交叉的方向。第1凸轮部96为沿移动方向R1延伸的矩形板状。
第1凸轮部96具有第1倾斜面96A。第1倾斜面96A为相对于移动方向R1倾斜的倾斜面。第1凸轮部36包括第1倾斜面96A,并且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锥状。再具体而言,第1凸轮部36为包括第1倾斜面96A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朝向移动方向R1逐渐减小的锥状。
凸轮部件94对应于技术方案中的第2部件。凸轮部件94设置于限制操作部件93与按压按钮81的被按压部86B之间。凸轮部件94具有第2凸轮部98。第2凸轮部98形成为外径小于被按压部86B的圆板状或矩形板状。
第2凸轮部98具有第2倾斜面98A。第2倾斜面98A配置于与限制操作部件93对置的位置上,并且为相对于移动方向R1倾斜的倾斜面。第2凸轮部38包括第2倾斜面98A,并且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成为锥状。再具体而言,第2凸轮部98为包括第2倾斜面98A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朝向移动方向R1逐渐增大的锥状。
通过安装于安装件92上并向弹簧部件87施力,被按压部86B与安装面92B的间隔L0保持恒定(按压按钮81未接受来自用户的按压的情况)。间隔L0为与厚度方向、即转动轴CL1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7(A)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93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下,将限制操作部件93和凸轮部件94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参考图17(A))小于间隔L0。由此,限制操作部件93成为解除了相对于凸轮部件94的按压的状态。凸轮部件94通过解除来自限制操作部件93的按压而使其与被按压部86B之间分离。即,凸轮部件94与被按压部86B之间具有将限制操作部件93和凸轮部件94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1小于间隔L0量的间隙D1。因此,按压按钮81不会被凸轮部件94摩擦卡止而能够接受按压。
另一方面,如图17(B)所示,在限制操作部件93向限制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凸轮部件33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25的按压而向按压按钮81侧移动。与限制操作部件25位于解除位置上的情况相比,将限制操作部件93和凸轮部件94相加而获得的厚度方向的尺寸L2(参考图17(B))成为间隔L0以上。由此,凸轮部件94与按压按钮81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按压按钮81经由凸轮部件94接受来自限制操作部件93的按压。即,按压按钮81被凸轮部件94摩擦卡止而成为进退受到限制的限制状态。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仅通过将限制操作部件93从解除位置滑动到限制位置,按压按钮81成为限制状态,并且在将按压按钮81从解除状态设为限制状态及从限制状态设为解除状态时的操作声音小。即,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2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示出通过限制操作部件93及凸轮部件94将作为操作部件的按压按钮81的进退设为限制状态的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使限制操作部件93及凸轮部件94与作为操作部件的控制盘操作部件24等转动部件组合而将转动部件的转动设为限制状态的结构。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按压按钮81为与从外周面21A凹陷的安装面82B、92B对置且沿与安装面82B、92B交叉的方向进退的按压按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与和镜头镜筒12的外周面21A正切的正切面21B(参考图15)对置且沿与正切面21B交叉的方向进退的按压按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控制盘操作部件24或按压按钮81等操作部件进行调节的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例示出快门速度的变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为与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相关的调节即可,例如也可以为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圈、手抖校正量、视角变倍中的任一个。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通过控制盘操作部件24或按压按钮81等操作部件来调节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的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使镜头控制部51或相机机身控制部61进行按照基于操作部件的操作来切换执行的功能的控制。而且,可以设为在相机机身11上装设有镜头镜筒12的情况下,镜头控制部51或相机机身控制部61进行按照基于控制盘操作部件24或按压按钮81的操作使相机机身11动作来代替摄像光学系统22的光学功能的调节的控制。而且,此时在操作限制操作部件25、93以将操作部件设为限制状态时,优选进行向释放锁定状态、相机机身11的电源导通/断开切换、电源休眠模式的转移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1部件及第2部件形成为锥状而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为如至少第1部件具有在移动方向上厚度不同的部分,厚度方向上的第1部件的尺寸与第2部件的尺寸之和的最小值小于间隔L0,厚度方向上的第1部件的尺寸与第2部件的尺寸之和的最大值成为间隔L0以上的结构即可。由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将第1部件设为限制状态及解除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镜头控制部51、相机机身控制部61那样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的硬件结构为如下所示的各种处理器。作为各种处理器,包括执行软件(程序)而作为各种处理部发挥功能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FPGA(Field Pr 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具有为了执行各种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1个处理部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1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2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或CPU和FPGA的组合或CPU和GPU的组合等)构成。并且,也可以由1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作为由1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的例,第1有如下方式:如以客户端或服务器等计算机为代表,由1个以上的CPU和软件的组合构成1个处理器,并由该处理器发挥多个处理部的功能。第2有如下方式:如以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等为代表,使用由1个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包括多个处理部的系统整体的功能的处理器。如此,使用1个以上的上述各种处理器作为硬件结构以构成各种处理部。
而且,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为组合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的形式的电路(circuitry)。
另外,本发明除了数码相机以外,还能够用于智能手机、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
符号说明
10-数码相机,11-相机机身,11A-手柄部,12-镜头镜筒,13-镜头卡口,13A-摄像开口,14-释放开关,16-成像元件,17-机身侧信号触点,21-镜头镜筒主体,21A-外周面,21B-正切面,22-摄像光学系统,22a-聚焦透镜,22b-变焦透镜,22c-手抖校正透镜,23-聚焦环,24-控制盘操作部件,24A-操作部件主体,24B-外螺纹,24C-遮挡部件,24D-内螺纹孔,25-限制操作部件,26-模式切换操作部件,27-镜头卡口,28-镜头侧信号触点,29-限制机构,31-轴部件,31A-内螺纹孔,31B-基端部,32-安装件,32A-凹部,32B-安装面,32C-贯穿孔,32D-凸条部,32E-键凸起,33-凸轮部件,34-旋转量检测传感器,36-第1凸轮部,36A-贯穿孔,36B-第1倾斜面,36C-第1厚壁部,36D-第1薄壁部,37-搭指部,38-第2凸轮部,38A-贯穿孔,38B-第2倾斜面,38C-第2厚壁部,38D-第2薄壁部,39-键槽,51-镜头控制部,52-马达驱动器,53-手抖检测传感器,54~57-马达,58-光圈单元,58a-光圈叶片,61-相机机身控制部,62-快门单元,63-马达驱动器,64-图像存储器,65-总线,66-图像数据处理部,67-LCD驱动器,68-图像显示部,69-卡I/F(Interface:接口),71-存储卡,72-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处理部,73-快门马达,81-按压按钮,82-安装件,82A-凹部,82B-安装面,82C-贯穿孔,82D-凸条部,83-限制机构,86-按钮主体,86A-安装轴,86B-被按压部,87-弹簧部件,88-开关,91-限制机构,92-安装件,92A-凹部,92B-安装面,92C-贯穿孔,92D-凸条部,93-限制操作部件,94-凸轮部件,96-第1凸轮部,96A-第1倾斜面,97-搭指部,98-第2凸轮部,98A-第2倾斜面,CL1-转动轴,D1-间隙,E1-范围,E2-范围,L0-间隔,L1-尺寸,L2-尺寸,O-光轴,OA-光轴方向,P0-基准位置,R1-移动方向,R2-移动方向。

Claims (28)

1.一种镜头镜筒,其具备:
镜头镜筒主体,保持光学系统;
操作部件,设置于所述镜头镜筒主体的周围,并且调节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功能;
第1部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限制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并且具有相对于从所述解除位置朝向所述限制位置的移动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及
第2部件,设置于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并且具有第2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部件包括所述第1倾斜面,并且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锥状,
所述第2部件包括所述第2倾斜面,并且所述厚度方向的所述截面形状为所述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倾斜面与所述第2倾斜面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倾斜面与所述第2倾斜面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2倾斜面配置于与所述第1部件对置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2倾斜面配置于与所述第1部件对置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2倾斜面配置于与所述第1部件对置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所述第1部件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操作部件为解除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所述第1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2部件使所述操作部件为限制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所述第1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2部件从所述第1部件接受按压,
在所述第1部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件经由所述第2部件接受来自所述第1部件的按压而成为移动受到限制的所述限制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2部件使所述操作部件摩擦卡止而成为所述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解除来自所述第1部件的按压而成为解除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厚壁部和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1厚壁部的第1薄壁部,
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厚壁部和所述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2厚壁部的第2薄壁部,
在所述第1部件移动到所述限制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部件使所述第1厚壁部与所述第2厚壁部接触,从而将所述第2部件向所述操作部件侧按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所述第1部件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部件使所述第1厚壁部与所述第2薄壁部对置,并且使所述第2厚壁部与所述第1薄壁部对置,从而解除相对于所述第2部件的按压,
所述第2部件通过被解除来自所述第1部件的按压而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与和所述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所述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为在所述正切面内转动的转动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为围绕与所述安装面正交的转动轴转动的转动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同轴设置,并且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限制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2部件及所述镜头镜筒主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沿与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轴并列的方向延伸的凹部,
所述第2部件及所述镜头镜筒主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凹部滑动自如地嵌合的凸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倾斜面在所述第1部件上设置多个,
所述第2倾斜面以与所述第1倾斜面相同的数量设于所述第2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倾斜面围绕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轴以等角度间隔设置,
所述第2倾斜面围绕所述转动轴以所述等角度间隔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第1倾斜面及所述第2倾斜面围绕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轴以180°间隔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与和所述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所述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
所述第1部件为在所述解除位置与所述限制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为按压按钮,所述按压按钮与和所述镜头镜筒主体的外周面正切的正切面或从所述外周面凹陷的面即安装面对置,并且沿与所述正切面或所述安装面交叉的安装轴进退。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镜头镜筒能够从相机主体装卸,
所述操作部件及所述第1部件设置于所述相机主体的与手柄部相反的一侧的所述镜头镜筒的周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将所述镜头镜筒的周围的铅垂方向上方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并且将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的所述镜头镜筒的所述相机主体侧设为背面侧,且将与所述相机主体侧相反的一侧的被摄体侧设为前面侧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件及所述第1部件以所述基准位置为基点设置于所述镜头镜筒的周围的左侧面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及所述第1部件配置于以所述基准位置为基点围绕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0°~90°的范围内。
2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和相机主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具备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按照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来切换执行的功能,
在所述相机主体上装设有所述镜头镜筒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进行按照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使所述相机主体动作来代替所述光学功能的调节的控制。
CN202210517690.2A 2021-05-18 2022-05-12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Pending CN115437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4011A JP2022177615A (ja) 2021-05-18 2021-05-18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21-084011 2021-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7197A true CN115437197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103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7690.2A Pending CN115437197A (zh) 2021-05-18 2022-05-12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3765A1 (zh)
JP (1) JP2022177615A (zh)
CN (1) CN11543719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77615A (ja) 2022-12-01
US20220373765A1 (en)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1660B2 (en) Lens barrel,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JP5461119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382650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8027490B (zh) 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
US7972069B2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WO2010029686A1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30100336A1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JP2010117571A (ja) カメラ、カメラ用アクセサリ
JP5274058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5906435B2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本体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US10914911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CN102967916B (zh) 能改变拍摄倍率的变焦镜筒和具有该变焦镜筒的摄像设备
US7936985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12235327A (ja) 撮像装置
CN115437197A (zh) 镜头镜筒及摄像装置
US8452170B2 (en)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JP5566163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3807861B2 (ja) 絞り装置およびシャッター装置
US8228415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10136163A (ja) 撮像装置
US20230393365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CN104749737B (zh) 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
JP7187230B2 (ja) 振動デバイス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2333660A (ja) カメラ
JP6021475B2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