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67A -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 Google Patents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67A
CN1154367A CN 96120526 CN96120526A CN1154367A CN 1154367 A CN1154367 A CN 1154367A CN 96120526 CN96120526 CN 96120526 CN 96120526 A CN96120526 A CN 96120526A CN 1154367 A CN1154367 A CN 1154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molecular formula
group
mentioned definiti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205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水博
关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be Seiy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be Seiy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be Seiy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be Seiyaku Co Ltd
Priority to CN 961205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式[Ⅲ]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o,Ro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和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所说的化合物[Ⅲ]可用作β-内酰胺抗菌剂的起始化合物。

Description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该种衍生物可用作β内酰胺抗菌剂的起始化合物。
分子式(I)为(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分子式: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该衍生物可用作卡巴青霉烯(curbapenem)类抗菌剂的超始化合物,例如,2-(吡咯烷-2-酮-4-基硫基)-6-(1-羟乙基)-1-甲基卡巴青霉-2-烯-3-羧酸。(EP-337637-A)。
在公知的制备(3R,4R)-4-乙酰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I)的方法中,其中一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i)在氢气氛下,在手性钌-膦配合物存在下,使二-(N-苯甲酰氨基甲基)-3-氧代丁酸甲酯进行不对称还原,得到(2S,3R)-2-(N-苯甲酰氨基甲基)-3-羟基丁酸甲酯,
(ii)氢化(2S,3R)-2-(N-苯甲酰氨基甲基)-3-羟基丁酸甲酯,再经中和及内酰胺化,得到(1’R,3S)-3-羟乙基氮杂环丁-2-酮,
(iii)对产物的羟基进行保护得到下式的化合物[II]: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和
(iv)在催化剂钌化合物存在下使化合物[II]与乙酸和一种氧化剂反应。(EP-371875-A)
已知的另一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i)在氢气氛下,在手性催化剂存在下,对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乙酰乙酸苄酯进行催化氢化,得到(2S,3R)-3-羟基-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丁酸苄酯,
(ii)使(2S,3R)-3-羟基-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丁酸苄酯与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氯反应,再用肼进行处理,得到(2S,3R)-2-氨甲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丁酸苄酯,
(iii)使(2S,3R)-2-氨甲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丁酸苄酯在氢气氛及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氢化,得到(2S,3R)-2-氨甲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丁酸,
(iv)将产物内酰胺化得到化合物[II]。(日本特许公告JP05239019-A)
但是,在不对称还原过程中,这些方法均需要昂贵的手性钌-膦配合物作催化剂,因此,从费用及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工业化生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新方法和新中间体化合物,所说的衍生物可用作β内酰胺抗菌剂的起始化合物。
经过对(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的深入研究,业已找到了一种分子式[III]所示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131
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被取代;N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一种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与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可立体选择性地且有效地获得,且该化合物可用作(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
根据本发明,分子式[III]的N-[2-(1-羟乙基)-3-氧化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W,Y,Z,R5和R6与上述定义相同,可通过使分子式[IV]的N-(3-氧代丙基)胺
Figure A9612052600142
其中环B,W,Y,Z,R5和R6与上述定义相同,与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制得。
本发明中,环B上的取代基可以是不参与化合物[IV]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的任一种。例如,所说的取代基包括:卤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芳基、硝基、低级烷硫基、二低级烷氨基等,苯环可具有1~4个取代基,这些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
当Y为NR0时,R0的实例包括低级烷基、酰基和芳烷氧羰基。酰基可以是脂肪酰基如低级链烷酰基。
取代的亚甲基(Z)的取代基实例包括低级烷基、芳基或亚烷基,其具有多于2个碳原子及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如低级烷基)以使Z具有手性。例如,该种基团Z包括由以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A9612052600151
(符号″C3H7 i″为异丙基)。这些基团中,优选具有下式的基团:
在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R6的硅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实例为直链或支链的低级烷基(如甲基、乙基、异丙基和叔丁基)和苯基。这些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化合物[III]和[IV]为以下的化合物: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Y为氧原子,Z为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的取代的亚甲基,R5为苯基取代的低纸烷氧羰基,R6为低级烷酰氧基,或R5与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而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上述化合物中,更优选以下的化合物:环B为未取代的苯环;W为氧原子;Y为氧原子;Z为亚烷基取代的亚甲基,其中亚烷基部分被至少一个低级烷基取代,Z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为苯基取代的低级烷氧羰基;R6为低级烷酰氧基;或R5与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而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化合物[IV]与醛或其活性衍生物的反应可以在一种适宜的溶剂中进行。进而,反应优选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更优选在金属催化剂和一种碱存在下进行。乙醛的活性衍生物的实例包括相应的缩醛。
用于本发明的″金属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分子式[V]的金属化合物:
                          LJnQm      [IV]其中,L为金属原子;J为卤素原子;Q为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苯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环戊二烯基,n与m为0,1,2,3,4或5,n与m之和等于L的价态。当n或m为2或更大时,J或Q可相同或不同。
金属原子(L)的实例包括:钛(Ti),锌(Zn),锡(Sn),硼(B),锆(Zr),铝(Al),镁(Mg)等。其中,优选钛(Ti)。
金属催化剂之实例包括钛催化剂如:TiCl4,TiCl3(OCH3),TiCl3(OC2H5),TiCl3(OC8H7 n),TiCl3(OC3H7 i),TiCl3(OC4H9 n),TiCl3(OC4H9 i),TiCl3(OC4H9 6),TiCl3(OC4H9 t),TiCl2(OCH3)2,TiCl2(OC2H5)2,TiCl2(OC3H7 n)2,TiCl2(OC3H7 i)2,TiCl(OC3H7 i)3,或TiCl2(OC4H9 n)2,锌催化剂如ZnCl2或ZnI2;锡催化剂如SnCl4或Sn(OTf)2;硼催化剂如BOTf(C4H9 n)2;锆催化剂如ZrCl4,ZrCl3(OCH3),ZrCl3(OC2H5),ZrCl3(OC3H7 n),ZrCl3(OC3H7 i),ZrCl3(OC4H9 n),ZrCl3(OC4H9 i)或ZrCl3(OC4H9 t);铝催化剂如AlCl3,Al(OCH3)3,Al(OC2H5)3,Al(OC3H7 i)3,AlCl2CH3,AlCl(CH3)2,Al(CH3)3,AlCl2C2H5,AlCl(C2H5)2或Al(C2H5)3;镁催化剂如Mg(OC2H5)2,MgI2或Mg(ClO4)2等。[符号″Tf为toly flate;符号″C3H7 n″,″C3H7 i,C4H9 n″,C4H9 i″,C4H9 6″和″C4H9 t″分别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
如上的金属催化剂中,优选钛催化剂,例如TiCl4或TiCl(OC3H7 i)3
碱的实例包括胺化合物和硅氮烷化合物。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仲胺如二低级烷基胺(如二甲胺,二乙胺,二异丙胺,二环己胺等),N-烷基苯胺(如N-甲基苯胺等)和杂环胺(如哌啶,吡咯烷,2,2,6,6-四甲基哌啶,吗啉,哌嗪(piperadine)等;叔胺如三低级烷基胺(如二异丙基乙基胺,二异丙基甲基胺,三乙胺等),N,N-二烷基苯胺(如N,N-二甲基苯胺等),杂环胺(如1-乙基哌啶,1-甲基吗啉,1-乙基吡咯烷,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等),和二胺(如N,N,N’,N’-四甲基乙二胺等);吡啶化合物如烷基吡啶(如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2,4-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等),二烷氨基吡啶(如二甲氨基吡啶等)和苯稠合的吡啶(如喹啉等)。硅氮烷的实例包括碱金属六-低级烷基二硅氮烷如六甲基二硅氮烷钠,六甲基二硅氮烷锂等。
上述碱中,优选叔胺和碱金属六低级烷基二硅氮烷,更优选三乙胺和六甲基二硅氮烷钠。
反应中可以使用常规的惰性溶剂。溶剂的实例包括: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甲氧基乙烷、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六甲基磷酰三胺,更优选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
反应优选在-78℃至10℃下进行。更优选在-78℃至-10℃下进行。
所获得的化合物[III]可以通过下述方法A,B或C转化成可用作制备(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I]的合成中间体。
[方法A]
分子式[III-a]的化合物:其中,环B,W,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R51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1为氢原子,芳烷基;或R51和R61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与分子式[VI]的化合物反应:
                      R1X         [VI]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X为活性残基,得到分子式[VII]的化合物:其中,环B,W,Y,Z,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然后使得到的分子式[V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的化合物反应:
                      R2OM1       [VIII]其中,R2为低级烷基,它可被芳基取代,M1为碱金属,得到分子式[IX]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182
其中,R1,R2,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
[方法B]
分子式[III-a]的化合物与分子式[X]的化合物及分子式[XI]的化合物反应:
                      R-NH2            [X]其中,R为甲基或氨基,
                      M2OOH            [XI]其中,M2为碱金属,得到(2S)-3-氨基-2-((1R)-1-羟乙基)丙酸。
[方法C]
分子式[III-b]的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191
其中,R52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2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环B,W,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与分子式[VI]的化合物反应,得到分子式[XII]的化合物:其中,环B,W,Y,Z,R1,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然后,将得到的分子式[X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a]的化合物反应:
              R21OM1           [VIII-a]其中,R21为低级烷基,M1与上述定义相同,得到分子式[XIII]的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201
其中,R1,R21和R52与上述定义相同,使分子式[XIII]的化合物进行催化氢化得到分子式[XIV]的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202
其中,R1和R21与上述定义相同。
分子式[III-a]或[III-b]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的化合物的反应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活性残基X的实例为卤原子、三氟甲磺酰氧基等。
羟基保护基R1可以是任何一种常规羟基保护基。优选的保护基为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在硅原子上的三个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直链或支链的低级烷基或苯基。三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实例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二异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反应优选在适宜的溶剂如二氯甲烷中,在碱如2,6-二甲基吡啶存在下,在冷却或室温下进行。
分子式[V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的化合物的反应及分子式[X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a]的化合物的反应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化合物[VIII]的碱金属(M1)包括,例如钠、锂等。优选反应在一种溶剂如四氢呋喃等中,在冷却或室温下进行。
分子式[III-a]的化合物与分子式[X]的化合物及分子式[XI]的化合物的反应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化合物[XI]的碱金属(M2)包括,例如钠、锂等。优选反应在一种溶剂如甲醇等中,在冷却或室温下进行。
分子式[XIII]的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催化剂的实例为钯催化剂如负载于活性碳上的钯,溶剂的实例为低级链烷醇如甲醇。优选反应在20~150℃下进行。
本发明的起始化合物[IV]是新的,它可通过例如下述过程制备:在碱(如二异丙基乙基胺)及催化剂(如氯化铜(I))存在下,在加热条件下,将下式化合物的酰氯化物:其中R5和R6与上述定义相同,与分子式[XV]的化合物反应:
Figure A9612052600212
分子式[IV-b]的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213
其中,环B,W,Y,Z,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
(i)在碱(如二异丙基乙基胺)存在下,使分子式[XV]的化合物与烯丙酰卤反应,得到分子式[XVI]的化合物:其中,环B,W,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
(ii)在碱(如氢化钠)和催化剂(如氯化铜(I))存在下,在加热条件下,使式[XVI]化合物与[XVII]的化合物反应:其中,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分子式[XV]的化合物也是新的,它可通过例如下述过程制备:
在一种适宜的溶剂如(甲苯)中,在酸(如对甲苯磺酸)或碱(如吡咯烷)存在下,在加热条件下,使下式化合物其中,环B,W和Y与上述定义相同,与下式化合物反应:
                              Z=O其中,Z与上述定义相同。
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化合物[IX]和[XIV]及(2S)-3-氨基-2-((1R)-1-羟乙基)丙酸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转化成(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I],所说的方法公开在例如下述文献中,EP371875-A,EP485218-A,EP509821-A或日本特许公告JP05239019-A。例如,(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1]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i)使分子式[IX]的化合物与肼反应得到分子式[XVIII]的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231
其中,R1和R2与上述定义相同;
(ii)在钯催化剂(如负载于活性碳上的钯)存在下,使化合物[XVIII]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分子式[XIX]的化合物: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
(iii)将化合物[XIX]进行内酰胺化,得到化合物[II];
(iv)向化合物[II]中引入乙酰氧基。
化合物[II]也可以由化合物[XIV]或化合物[XVIII]与格氏试剂(如溴化乙基镁)反应制得。
进而,化合物[II]可以由下述步骤制备:
(i)使(2S)-3-氨基-2-((1R)-1-羟乙基)丙酸与内酰胺化剂(如N-叔丁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II),三苯基膦)反应得到(1’R,3s)-3-(1’-羟乙基)氮杂环丁-2-酮;
(ii)将上述产物与化合物[VI]反应。
在方法A、B和C中,化合物[XV]可以回收并再循环。从回收化合物[XV]的角度出发,方法C是优选的。
本发明中的″烷基″和″烷氧基″分别为具有1~20个碳原子,优选1~6个碳原子,最优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烷氧基。″亚烷基″为具有1~20个碳原子,优选1~6个碳原子,最优选3~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低级烷基″和″低级烷氧基″分别为具有1~6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烷氧基。″低级链烷醇″为具有2~6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4个碳原子的链烷醇。″芳基″为可被取代的苯基和可被取代的萘基。″卤原子″或″卤素″包括氟、氯、溴,碘。
实施例
实施例1
(1)在连续除去水的条件下,将水杨酰胺(16.5g),吡咯烷(8.35ml)和(-)-薄荷酮(17.1g)于甲苯(200ml)中的混合物回流6小时。将混合物冷却、洗涤、干燥并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氯仿∶正己烷∶乙酸乙酯=5∶5∶1)纯化得到24.2g的(2’S,5’R)-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4-酮(2S异构体∶2R异构体=2∶1)。向上述产物于N-甲基吡咯烷酮(pyroridone)(132ml)的溶液中,加入1,8-二氮双环[5.4.0]十一碳-7-烯(1.32ml)。在25℃下搅拌混合物12小时,再于-10℃下搅拌24小时。然后用10%的柠檬酸水溶液使混合物停止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洗涤、干燥及蒸发得到23.7g的(2’S,5’R)-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2S异构体∶2R异构体=14∶1)。
2S异构体;
M.p.80-82℃
[α]D 23-82.3°(c=1.10,甲醇)。
2S异构体;
M.p.156-158℃
[α]D 23+63.8°(c=1.157,甲醇)。
(2)将干甲苯(200ml)中的实施例1-(1)的产物(2S异构体∶2R异构体=14∶1)(27.4g),烯丙酰氯(9.75ml),三乙胺(16.7ml)和氯化铜(I)(500mg)的混合物在50℃下搅拌3小时。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1)纯化,得到26.8g的(2S,2’S,5’R)-3-烯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
IR(KBr)vmax:1706,1681,1609cm-1
MS m/z:327(M+)
(3)在-10℃下,向O-乙酰基-N-苄氧羰基羟基胺(1.94g)在二甲基甲酰胺(28ml)的溶液中加入氢化钠(62.4%油中)(37mg),在-10℃下搅拌混合物30分钟。在-60℃下,向混合物中加入于二甲基甲酰胺(28ml)中之实施例1-(2)的产物(3.04g)的溶液,在1.5小时内将混合物逐渐加热至25℃。将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醚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1)纯化,得到5.0g的(2S,2’S,5’R)-3-(3-(O-乙酰基-N-苄氧羰基羟基氨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
IR(Nujol)vmax:1798,1716,1687,1610cm-1
SIMS m/z:537(M++1)
(4)在-70℃至-60℃下,向实施例1-(3)的产物(537mg)的二氯甲烷(6ml)溶液中滴加四氯化钛(IV)(1M,二氯甲烷),在-70℃至-60℃下搅拌混合物15分钟。在-70℃至-60℃下向混合物中滴加三乙胺(202ml),在-70℃至-60℃下向混合物中滴加乙醛(0.54ml)的二氯甲烷(1.2ml)溶液。在2小时内,将混合物逐渐加热至0℃,并将之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得到500mg的(2’S,5’R)-3-[(2S)-3-(O-乙酰基-N-苄氧羰基羟基氨基)-2-((1R)-1-羟乙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
IR(Nujol)vmax:3540,1797,1690,1610cm-1
SIMS m/z:581(M++1)
实施例2
(1)在180℃至190℃下将β-丙氨酸(89g)和邻苯二甲酸酐(148g)的混合物加热3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至60℃并加入乙酸乙酯(500ml),混合物在0℃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正己烷,通过过滤收集生成的结晶,得到219.5g的3-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酸,为无色结晶。
M.p.149-151℃
(2)向实施例2-(1)的产物(6.6g)与二氯甲烷(60ml)的混合物中,滴加亚硫酰氯(2.2ml)。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30分钟,然后蒸发。向残余物中加入甲苯(60ml),实施例1-(1)的产物(5.39g)和氯化铜(I)(60mg),在70℃下将混合物搅拌5小时。冷却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将混合物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7∶1)纯化,得到8.16g的(2S,2’S,5’R)-3-(3-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为无色结晶。
M.p.154-155℃
[α]D 25+32.8°(c=0.375,甲醇)。
(3)在-70℃至-60℃下,向实施例2-(2)的产物(300mg)的二氯甲烷(3ml)溶液中连续滴加氯化钛(IV)(1M,二氯甲烷)和三乙胺(0.18ml),在-70℃至-60℃下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在-70℃至-60℃下向混合物中滴加乙醛(0.93ml)的二氯甲烷(0.5ml)溶液,在-70℃至-60℃下搅拌混合物2.5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10℃~0℃,并搅拌2小时。将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得到292mg的(2’S,5’R)-3-[(2S)-3-邻苯二甲酰亚氨基-2-((1R)-1-羟乙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无色结晶。
M.p.141-142℃
[α]D 25-24.5°(c=0.31,甲醇)。
实施例3
在-78℃下,向实施例2-(2)的产物(4.27g)的四氢呋喃(65ml)的溶液中滴加六甲基二硅氮烷钠(1M,四氢呋喃)(9.9ml)在-78℃下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在-78℃下,向混合物中加入三异丙氧化氯化钛(chlorotitaniumtriisopropoxide)(1M,己烷)(9.9ml),混合物在-78℃下搅拌100分钟。在-78℃下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醛(3ml),将混合物在2小时内逐渐加热至5℃。混合物用磷酸缓冲液(pH=7)(100ml)和乙酸乙酯(100ml)烯释。使用硅藻土经过滤除去形成的白色沉淀。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3∶1)纯化,得到4.768g的(2’S,5’R)-3-[(2S)-邻苯二甲酰亚氨基-2-((1R)-1-羟乙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无色结晶。
M.p.141-142℃
[α]D 25-24.5°(c=0.31,甲醇)。
实施例4
(1)在5℃下,向实施例3的产物(1.6g)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triflate(1.25g)和2,6-二甲基吡啶(1.0g),混合物在5℃下搅拌10分钟。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并萃取之。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2∶1)纯化,得到1.95g的(2,S,5’R)-3-[(2S)-3-邻苯二甲酰亚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酰基]-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为无色沉淀。
M.p.119-120℃
[α]D 25+51.8°(c=0.31,甲醇)。
(2)在-60℃下,向苄醇(1.51ml)的四氢呋喃(57ml)溶液中加入正丁基锂(1.6M,己烷)(7.25ml),在-78℃下将混合物加热至25℃。向所得到的苄氧基锂的溶液中加入实施例4-(1)的产物(6.0g),混合物在3℃下搅拌17小时。用水和乙酸乙酯将混合物稀释。将有机层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氯仿∶正己烷∶乙酸乙酯=10∶1∶0.1)纯化,得到2.57g的(2S)-邻苯二甲酰亚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苄酯,为无色油。
IR(KBr)vmax:1770,1718cm-1
SIMS m/z:468(M++1)
[α]D 25+15.2°(c=0.99,甲醇)。
实施例5
在0℃-10℃下,向实施例2-(3)的产物(2g)的甲醇(6ml)溶液中滴加4%的甲胺溶液(甲醇中)(0.79ml),混合物搅拌55分钟。在0℃-10℃下,依次向混合物中滴加31%的过氧化氢水溶液(0.93ml)和2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85ml),在0℃-10℃下,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过硫酸钠(1.07g),混合物在0℃-10℃下搅拌10分钟,然后在25℃下搅拌2.5小时。将混合物过滤以除去不溶性物质,滤液蒸发。向残余物中加入水,混合物用氯仿洗涤。水层经冻干后,残余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IRA-200)柱色谱纯化,得到386mg的(2S)-3-氨基-2-((1R)-1-羟乙基)丙酸。
IR(Nujol)vmax:2971,1584cm-1
SIMS m/z:133(M+)
此外,将洗涤液合并,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回收397mg的(2’S,5’R)-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唑-2,1’-环己烷]-4-酮。
实施例6
(1)在25℃下,将实施例1-(4)(1.72g)的产物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氯(671mg),咪唑(909mg)和二甲基甲酰胺(10ml)的混合物搅拌17小时,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1)纯化,得到2g的(2’S,5’R)-3-[(2S)-3-(N-乙酰氧基-N-苄氧羰基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酰]-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唑-2,1,-环己烷]-4-酮。
IR(Nujol)vmax:1800,1690,1610cm-1
SIMS m/z:695(M++1)
(2)在0℃下向甲醇(1ml)中加入正丁基锂(1.6M,己烷)(0.17ml),得到一种甲醇锂溶液。在-10℃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实施例6-(1)的产物(186mg)的甲醇(6ml)溶液中,混合物在-10℃下搅拌1小时。加入10%柠檬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将混合物蒸发。残余物用氯仿萃取,将萃取液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得到100mg的(2S)-3-(N-羟基-N-苄氧羰基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甲酯。
IR(Nujol)vmax:3270,1740,1706cm-1
SIMS m/z:412(M++1)
此外,回收74mg的(2’S,5’R)-2’-异丙基-5’-甲基-螺[2,3-二氢-4H-1,3-苯并噁嗪-2,1’-环己烷]-4-酮。
(3)在氢气氛(3.5atm),25℃下,使上述产物(21mg),10%钯/活性碳(50%湿,2mg)和甲醇进行催化氢化反应,时间为3小时。将混合物过滤,滤液被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10∶1)纯化,得到14mg的(2S)-3-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甲酯。
IR(Nujol)vmax:1737cm-1
SIMS m/z:262(M++1)
参考实施例1
(1)在25℃下,将(2S)-3-邻苯二甲酰亚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苄酯(1.12g)、肼一水合物(612mg)和乙醇(20ml)的混合物搅拌17小时。滤除形成的结晶,将滤液蒸发。将残余物悬浮于己烷中,并过滤。将滤液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40∶1)纯化,得到642.2mg的(2S)-3-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苄酯,为无色油。
IR(KBr)vmax:1732cm-1
SIMS m/z:338(M++1)
[α]D 25-24.2°(c=1.2,甲醇)。
(2)在氢气氛(3.5atm),25℃下,使参考实施例1-(1)的产物(390mg),10%钯/活性碳(50%湿,770mg)和甲醇(30ml)的混合物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反应时间为1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50℃,然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向残余物中加入附加的丙酮和醚。通过过滤收集结晶沉淀,得到200mg的(2S)-3-氨基-2-((1R)-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丙酸,为无色结晶。
M.p.192-194℃
(3)在25℃下,向实施例1-(2)的产物(70mg)的乙腈(57ml)溶注中加入三苯膦(75mg)和2,2’-二吡啶基二硫化物(75mg)。在60℃下搅拌混合物5小时,再于40℃下搅拌8小时。将混合物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得到49mg的(1’R,3S)-3-(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为无色结晶。
M.p.66-67℃
[α]D 25-68.7°(c=0.6,甲醇)。
(4)向参考实施例1-(3)的产物(100mg)、乙酸钠(29mg)和氯化钌(III)三水合物(18.3mg)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14ml)和乙酸(0.7ml),在氧气氛下于40℃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醛(0.15ml),混合物在40℃下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倒入10%的硫化钠水溶注中(60ml),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3∶1)纯化,得到155mg的(1’R,3R,4R)-4-乙酰氧基-3-(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2-氮杂环丁酮,为无色结晶。
M.p.104-147℃
[α]D 25-29.3°(c=0.9,甲醇)。
参考实施例2
在-15℃下,1小时内向参考实施例1-(1)的产物(100mg)的四氢呋喃(2ml)溶液中滴加溴化乙基镁(1M,四氢呋喃)(1.38ml),混合物在-10℃下搅拌2小时,30分钟内加热至25℃。将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洗涤、干燥、蒸发。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4∶1)纯化,得到31mg的(1’R,3S)-3-(1’-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为无色结晶。
M.p.66-67℃
[α]D 25-68.7°(c=0.6,甲醇)。

Claims (17)

1.一种分子式[III]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21
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和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该方法包括使分子式[IV]的N-(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W、Y、Z、R5和R6与上述定义相同,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
2.一种分子式[IX]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23
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R2为低级烷基,它可以被芳基取代;R51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1为氢原子、芳烷基;或R51和R61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使分子式[IV-a]的N-(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031
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得到分子式[III-a]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032
其中,环B、W、Y、Z、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ii)使分子式[III-a]化合物与分子式[VI]化合物反应:
         R1X               [VI]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X为活性残基,得到分子式[VII]的化合物:其中,环B、W、Y、Z、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和(iii)使分子式[V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的化合物反应:
       R2OM1                [VIII]其中,R2与上述定义相同,M1为碱金属。
3.一种分子式[II]的(3R)-2-氮杂环丁酮或分子式[I]的(3R,4R)-4-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41
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
Figure A9612052600042
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该方法包括按照常规方法将分子式[IX]的化合物转化为化合物[II]或化合物[I]:
Figure A9612052600043
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R2为低级烷基,它可以被芳基取代;R51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1为氢原子、芳烷基;或R51和R61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根据权利要求2制得的化合物[IX])。
4.一种(2S)-3-氨基-2-((1R)-羟乙基)丙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i)使分子式[IV-a]的N-(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1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1为氢原子、芳烷基;或R51和R61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得到分子式[III-a]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W、Y、Z、R51和R61与上述定义相同,(ii)使分子式[III-a]化合物与分子式[X]化合物及分子式[XI]化合物反应:
              R-NH2               [X]其中,R为甲基或氨基,与上述定义相同,X为活性残基,
              M2OOH               [XI]其中,M2为碱金属。
5.一种分子式[II]的(3R)-2-氮杂环丁酮或分子式[I]的(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
Figure A9612052600061
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该方法包括按照常规方法将(2S)-3-氨基-2-((1R)-羟乙基)丙酸(根据权利要求4制得的化合物)转化为化合物[II]或化合物[I]。
6.一种分子式[III-b]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62
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2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2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使分子式[XV]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063
其中,环B、W、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与烯丙酰卤反应,得到分子式[XVI]化合物其中,环B、W、Y和Z与上述定义相同,(ii)使分子式[XVI]化合物与[XVII]的化合物反应:其中,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得到分子式[IV-b]的N-(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073
其中,环B、W、Y、Z、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和(iii)使分子式[IV-b]化合物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
7.一种分子式[XI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74
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R21为低级烷基,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i)使分子式[IV-b]的N-(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52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2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得到分子式[III-b]的N-[2-(1-羟乙基)-3-氧代丙基]胺化合物其中,环B、W、Y、Z、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ii)使分子式[III-b]化合物与分子式[VI]化合物反应:
                   R1X             [VI]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X为活性残基,得到分子式[XII]的化合物:其中,环B、W、Y、Z、R52和R62与上述定义相同,和(iii)使分子式[XII]的化合物与分子式[VIII-a]的化合物反应:
                   R21OM1          [VIII-a]其中,R21与上述定义相同,M1为碱金属,得到分子式[XIII]化合物
Figure A9612052600083
其中,R1、R21和R52与上述定义相同,(iv)使分子式[XIII]化合物还原。
8.一种分子式[II]的(3R)-2-氮杂环丁酮或分子式[I]的(3R,4R)-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Figure A9612052600091
其中,R1为羟基保护基,
Figure A9612052600092
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该方法包括按照常规方法将分子式[XIV]的化合物转化为化合物[II]或化合物[I]:
Figure A9612052600093
其中,R1与上述定义相同,R21为低级烷基(根据权利要求7制得的化合物[XIV])。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的方法,其中分子式[IV]化合物与乙醛或其活性衍生物的反应在钛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
11.一种分子式[XX]的化合物其中,环B为苯环,它可以是取代苯;W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0,R0为氢原子或取代基;Z为取代的亚甲基,它包含至少一个手性中心;R7为氢原子、烯丙酰基、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其中,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和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或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A9612052600102
其中R11为氢原子或羟基保护基,R5和R6与上述定义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其中R7为氢原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其中R7为烯丙酰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其中R7为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其中,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和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化合物,其中R7为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A9612052600111
其中R11为氢原子或羟基保护基;R5为芳烷氧羰基或烷氧羰基;R6为氢原子、芳烷基、酰氧基、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或烷氧基;或R5和R6在其末端键合并与相邻的氮原子结合形成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1、12、13、14或15的化合物,其中Z为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A9612052600112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化合物,其中Z为由如下分子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A9612052600113
CN 96120526 1995-11-17 1996-11-18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Pending CN1154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120526 CN1154367A (zh) 1995-11-17 1996-11-18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9524/95 1995-11-17
CN 96120526 CN1154367A (zh) 1995-11-17 1996-11-18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67A true CN1154367A (zh) 1997-07-16

Family

ID=512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20526 Pending CN1154367A (zh) 1995-11-17 1996-11-18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1491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活性的β-羟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11732555A (zh) * 2020-07-07 2020-10-02 温州大学 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1491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上海朴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活性的β-羟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6811491B (zh) * 2015-12-01 2022-07-19 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光学活性的β-羟基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11732555A (zh) * 2020-07-07 2020-10-02 温州大学 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43468A (zh) 制备他汀类的钙盐形式的方法
CN1069028A (zh) 红豆杉醇侧链的不对称合成
CN101080399A (zh) 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错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625550A (zh) 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CN1027171C (zh) 含有机硅烷化合物的催化剂
WO200810690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3r, 4s) -1- (4-fluorophenyl) -3- [ (3s) -3- (4 -fluorophenyl) -3-hydroxypropyl) ] -4- (4-hyd roxyphenyl) -2-azetidinone
GB2144419A (en) Azetidinones
CN1036996C (zh) 3s-4r-n-草酰基-3-乙基-4-〔1r-氧-3s-硫杂环戊硫基(硫羰基)-硫基〕-2-氮杂环丁酮的制备方法
CN1107679C (zh) 3-(2-取代-乙烯基)头孢菌素的z异构体的选择性制造方法
CN1150950A (zh) 头孢菌素衍生物
JP3787819B2 (ja) アゼチジノン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12430A (zh) 合成依泽替米贝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中间体
CN1876633A (zh) 一种制备高光学纯度匹伐他汀钙原料药的方法
CN1125073C (zh) 制备(-)吡啶并苯并噁嗪羧酸衍生物的方法和中间体
CN1365362A (zh) 用于制备碱性抗生素·无机酸盐的方法和草酸盐中间体
CN1154367A (zh) 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US6858727B2 (en) Intermediate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N1946709A (zh) 锂化n-甲基咪唑在亚磺基亚胺上的非对映选择性加成
CN1168878A (zh) 制备旋光2-卤代-3-羟基丙酸酯的方法
CN1252788A (zh) 制备药用化合物的方法
CN1101397C (zh) β-甲基碳代青霉烯中间体的制备
CN1022829C (zh) 用金属化合物合成β-内酰胺
JPH09143156A (ja) アセトキシアゼチジノン誘導体の製法及びその合成中間体
CN1360574A (zh) 制备三环氨基醇衍生物的方法
CN1108640A (zh) 1,3-双(三氟甲基)苯的锂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