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5060A -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5060A
CN115435060A CN202210210016.XA CN202210210016A CN115435060A CN 115435060 A CN115435060 A CN 115435060A CN 202210210016 A CN202210210016 A CN 202210210016A CN 115435060 A CN115435060 A CN 115435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gear
differential
center
gea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0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旬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a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3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5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上述结构在板层叠型载体外壳设置有利用行星齿轮系统的减速齿轮组及差动齿轮组。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可包括:板层叠型载体,用于收容由行星齿轮系统构成的减速齿轮组和差动齿轮组;输入轴,设置在上述载体的一侧,从马达接收动力,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减速齿轮组,从上述输入轴接收动力;差动齿轮组,从上述减速齿轮组接收动力;以及左边输出轴和右边输出轴,贯通设置在上述载体,在外侧形成有齿轮,从上述差动齿轮组接收动力。本发明可通过在载体内设置减速齿轮组及差动齿轮组来实现紧凑化,并且,可通过内齿轮或外齿轮构成固定齿轮来选择减速比例。

Description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减速器,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板层叠型型载体结构,即,设置有用于收容由行星齿轮系统构成的减速器及差动齿轮的载体及铁板层叠而成的载体外壳,通过载体销固定层叠的铁板来形成载体,并且,可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来构成包括实现紧凑化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差动装置的载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速器包括:输入轴;锥齿轮,设置在输出轴;差动齿轮,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锥齿轮之间;以及蜗轮,与上述差动齿轮相啮合。
为了改善机械结构并实现紧凑化来获得较大的减速率,公开专利10-2020-0166274(以下,称为对比文件)优先公开了在载体内一并设置差动齿轮和减速器的载体和齿轮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专利10-2020-016627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载体结构,即,可维持以上提及的对比文件中所公开的特征及优点的同时解决在制造一体型载体的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加工问题,以板层叠形态构成载体结构并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来减少制造难度,从而提高制造便利性并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减速器可包括:载体,用于收容行星齿轮;输入轴,设置在上述载体的一侧,从马达接收动力,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减速齿轮组,由行星齿轮系统构成,上述行星齿轮系统从上述输入轴接收动力;差动齿轮组,通过设置有上述减速齿轮组的载体进行旋转来接收动力;以及左边输出轴和右边输出轴,贯通设置在上述载体,在外侧形成有齿轮,从上述差动齿轮组接收动力。
在此情况下,上述减速齿轮组可包括:第一齿轮,设置在上述载体的内侧,从上述输入轴接收动力;第二齿轮,贯通上述载体并突出设置在上述载体的外侧,与上述第一齿轮相结合;以及固定齿轮,设置在上述第二齿轮的齿轮侧面,与上述第二齿轮实现齿轮结合,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减速器的外壳等固定部件。
而且,上述差动齿轮组设置在上述载体的内侧,设置在上述载体并一同以轴为中心进行公转的左边差动行星齿轮及右边差动行星齿轮设置于上述载体的内侧,包括与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左边差动太阳齿轮以及与上述右边差动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右边差动太阳齿轮,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可向上述左边输出轴传递动力,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可向上述右边输出轴传递动力。
在上述齿轮的结构中,上述载体由左边载体、中心载体、右边载体构成,上述左边载体和中心载体分别由多个铁板层叠而成,左边载体和中心载体通过载体销组装,右边载体组装固定在中心载体。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在载体内设置减速齿轮组及差动齿轮组来实现紧凑化,并且,可通过内齿轮或外齿轮构成固定齿轮来选择减速比例。
并且,由于在贯通设置于载体的第二齿轮设置有差动行星齿轮,因此,用于支撑行星齿轮而设置的载体销将减少为一个,由此,使得由行星齿轮系统构成的差动齿轮组设置在载体内部,从而可将上述差动齿轮组和减速齿轮组设置在同一载体的内部。
并且,载体分为左边载体、中心载体、右边载体,其中,左边载体和中心载体由多个铁板层叠而成,作为原材料直接使用能够在市场上购买的铁板,并且,只需进行最低限度的加工后,可通过层叠来实现组装,因此,可相对减少制造难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成本,由于支撑上述差动行星齿轮的载体销起到组装左边载体和中心载体的组装销作用,因此,具有减少组装元件的优点,相对于右边载体进行压弯后,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其组装在中心载体,因此,可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及最少的组装元件来构成整个载体。
并且,本发明可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将从板材出现的材料构成相同结构,而并非通常作为载体材料使用的铸件材料,因此,可解决载体的不平衡问题。
而且,可从本发明获得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内容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的减速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的减速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的分解图。
图4及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的部分截面的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差动齿轮组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减速齿轮组
11:第一齿轮
12:第二齿轮
13:外置固定齿轮
14:输入轴
15:内置固定齿轮
20:差动齿轮组
21:左边差动太阳齿轮
22:右边差动太阳齿轮
23:左边差动行星齿轮
24:右边差动行星齿轮
24a:差动行星齿轮间隔件
25:左边输出轴
26:右边输出轴
30:载体
30a:载体销设置孔
30b:减速齿轮设置孔
31:左边载体
31a:第一左边载体
31b:第二左边载体
31c:第三左边载体
31d:第四左边载体
32:中心载体
32a:第一中心载体
32b:第二中心载体
33:右边载体
34:载体销
40:轴承
41:滚针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用于具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相关例示性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结构使用相同的名称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其的附加说明。
如图1的剖视图和图2的立体图所示,在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等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包括:输入轴14,用于从作为驱动力生成主体的驱动马达(未图示)等接收驱动力;减速齿轮组10,由用于接收上述输入轴14的驱动力的行星齿轮系统构成;差动齿轮组20,由行星齿轮系统构成,上述行星齿轮系统用于将由减速齿轮组10减速的动力向左边输出轴20及右边输出轴26传递;载体30,用于收容上述减速齿轮组10和差动齿轮组20,由多个铁板层叠而成;以及左边输出轴25和右边输出轴26,贯通上述载体30并设置在上述差动齿轮组20。
如图1所示,上述载体30由左边载体31、中心载体32、右边载体33构成,左边载体31和右边载体33的两侧被轴承支撑,在左边载体31与右边载体33之间的内侧空间设置有差动太阳齿轮21、2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在上述相同的空间收容设置有与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实现齿轮结合的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上述空间可使得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与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实现齿轮结合并相连接。
如图1或图5所示,上述载体30可使得第二齿轮1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通过减速齿轮设置孔30b贯通上述载体30的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在中心载体32与右边载体33之间形成有空间,与上述第二齿轮12相结合并传递动力的第一齿轮1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空间,如图1或图2所示,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二齿轮12,用于设置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的载体销设置孔30a以相同方式形成在上述左边载体31、中心载体32,使得载体销34无法在载体30内进行旋转,使得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载体销34。并且,如图5所示,右边载体33可组装结合在中心载体32的外侧槽。
上述减速齿轮组10作为由行星齿轮系统形成的结构,可包括:第一齿轮11,设置在上述载体30的内侧,从上述输入轴14接收动力;第二齿轮12,在一侧形成有齿轮,另一侧贯通上述载体30,突出于另一侧的部位通过连接部件与上述第一齿轮11相结合;以及固定齿轮13,通过焊接、螺栓、销等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减速器外壳等固定部件,沿着外侧圆周方向或内侧圆周方向形成有齿轮,与上述第二齿轮12实现齿轮结合。
如图1或图8所示,上述第一齿轮11在外侧形成有齿轮,与上述输入轴14实现齿轮结合,在内侧形成有中空,为了与上述第二齿轮12相结合并传递动力,可通过焊接等方法结合。
上述第二齿轮12呈圆杆形状,在一侧面形成有齿轮,形成有齿轮的另一侧面与上述第一齿轮11相结合,在贯通上述载体30的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的设置过程中,滚针轴承41被圆杆形状的轴的外侧支撑并设置在上述载体30,通过向形成在上述一侧的齿轮与上述第一齿轮11相结合的面分别设置轴承或衬垫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
如图1、图2所示,上述固定齿轮13在一侧形成有外齿轮,从而与上述第二齿轮12实现齿轮结合,可设置有支撑上述载体30的轴承40,另一侧可通过焊接、螺栓、销等以无法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减速器外壳等固定部件。并且,可根据使用需求并按照减速比例以内齿轮构成上述外齿轮来与第二齿轮12实现齿轮结合。
上述差动齿轮组20作为由行星齿轮系统形成的结构,包括: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在内侧形成有与左边输出轴25传递动力并相结合的花键等连接部件;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在内侧形成有与右边输出轴26传递动力并相结合的花键等连接部件;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与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实现齿轮结合;以及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与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实现齿轮结合,与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实现齿轮结合。
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为圆板形状,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内侧为中空,在中空形成有与上述左边输出轴25传递动力并相结合的花键等连接部件,与左边输出轴25相结合。
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为圆板形状,在外侧形成有齿轮,内侧为中空,在中空形成有与上述右边输出轴26传递动力并相结合的花键等连接部件,与右边输出轴26相结合。
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相向设置在上述载体30的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内侧,可在相向的侧面设置有衬垫或轴承。并且,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的齿轮以相向设置的面为中心隔开规定距离。
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呈内侧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内侧中空形成在载体销34等,使得其能够旋转,在外侧一部分形成有齿轮。
上述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呈内侧为中空的圆筒形状,内侧中空形成在第二齿轮12等,使得其能够旋转,在外侧一部分形成有齿轮。
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和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的配置方式如图1及图7所示,上述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二齿轮12,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载体销34,上述载体销34以无法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载体30,也可将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和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的方向转动180度来向第二齿轮12设置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并向载体销34设置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
如同上述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差动齿轮组20中,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的齿轮以相向的面为中心隔开规定距离,形成在与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实现齿轮结合的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的外侧的齿轮延伸形成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与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隔开的规定距离,形成在与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实现齿轮结合的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的外侧的齿轮也延伸形成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与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隔开的规定距离。齿轮以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与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隔开的规定距离延伸形成的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与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在延伸的相应齿轮部分中相互实现齿轮结合,可使得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向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循环传递正旋转、逆旋转来构成差动齿轮系统。
如上所述,以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与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相向的面为中心隔开规定距离的结构仅为示例,以使得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及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和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作为相同形状的组成部件且没有左右区分,并且,为了作为相同部件构成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及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通过将形成于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和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的齿轮集中形成在左侧或右侧来在左侧、右侧的一侧单独形成隔开规定距离的空间后,也可根据结构和需求使用形成为其他形态的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和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来构成差动齿轮组20。
左边输出轴25作为与电动汽车的驱动轮直接连接的部件,通过与形成在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的中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来向驱动轮传递驱动力。
右边输出轴26作为与电动汽车的驱动轮直接连接的部件,通过与形成在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的中空的连接部件相连接来向驱动轮传递驱动力。
尤其,在如上所述的基本结构中,由左边载体31、中心载体32、右边载体33构成的载体30如图6所示,其中,左边载体31由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第四左边载体31d层叠而成,上述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及第四左边载体31d为圆形铁板,不仅具有相同厚度,而且,无需对两侧面单独进行面加工,上述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第四左边载体31d在相同位置形成有载体销设置孔30a和减速齿轮设置孔30b。尤其,相比于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的内侧中空,第四左边载体31d的内侧中空相对较小,以便通过形成台阶来防止设置在载体30的轴承40无法沿着载体30内侧移动。
中心载体32由第一中心载体32a、第二中心载体32b层叠而成,上述第一中心载体32a、第二中心载体32b为圆形铁板,不仅具有相同厚度,而且,无需对两侧面单独进行面加工,上述第一中心载体32a、第二中心载体32b在相同位置形成有载体销设置孔30a和减速齿轮设置孔30b。相比于第一中心载体32a,上述第二中心载体32b的外径相对较小,以能够插入组装右边载体33。
上述载体销34通过载体销设置孔30a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方式与上述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组装,载体销34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上述第一左边载体31a和第二中心载体32b侧来构成一体型载体30。
如上所述,随着右边载体33插入组装在第二中心载体32b的外径侧,上述中心载体32和右边载体33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中心载体32a侧来构成一体型载体3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载体30中,针对以原材料状态提供的铁板进行最低限度的加工来层叠,无需额外的层叠元件,可通过焊接等方法来使得形成有上述台阶的载体销34与位在台阶相对侧的第一左边载体31a及第二中心载体32b紧固成一体,由此,可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及焊接来组装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将通过压弯等方式形成形状的右边载体33插入于中心载体32来实现组装后,可通过一次焊接向第一中心载体32a组装中心载体32和右边载体33来实现一体化。这意味着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所有上述铁板后,通过载体销34进行组装、齿轮配置,随后,仅需进行三次的焊接即可完成减速器载体30的组装,因此,相比于现有的经过诸多加工工序的载体制造方法,具有可通过最低限度的加工和成本来制造相同载体的优点。
并且,由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的载体销34具有充足的外径,并且,在支撑上述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的层面上,无需单独设置用于支撑载体的销,通过上述载体销34支撑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因此,具有通过减少组装元件来减少加工工序并减少成本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定其他实施例相关范围的含义。除非在文脉上明确表示,否则单数的表达可包括复数的表达。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中,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解释成含义与相关技术在文脉上所具有的含义相同,除非在本说明书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加以解释。根据情况,对于本说明书中所定义的术语也不应以排除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含义加以解释。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进行多种变更实施,对于这种变更实施不应以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观点中单独理解的含义加以理解。

Claims (6)

1.一种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输入轴(14),接收外部电源及动力来进行旋转;
减速齿轮组(10),与上述输入轴(14)实现齿轮结合来接收动力,由包括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及固定齿轮(13)的行星齿轮系统构成,上述第二齿轮(12)与上述第一齿轮(11)相结合,上述固定齿轮(13)与上述第二齿轮(12)实现齿轮结合并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包括减速器的外壳在内的固定部件;
差动齿轮组(20),由包括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及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的行星齿轮系统构成,包括与左边差动齿轮(21)、右边差动齿轮(22)相连接并接收动力的左边输出轴(25)、右边输出轴(26),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与上述左边差动太阳齿轮(21)实现齿轮结合,上述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与上述右边差动太阳齿轮(22)实现齿轮结合;以及
载体(30),能够在内侧收容上述减速齿轮组(10)和差动齿轮组(20),
上述载体(30)由三个部分元件组成,分别为左边载体(31)、中心载体(32)、右边载体(33),在左边载体(31)和右边载体(33)的两侧通过支撑轴承(40)支撑,上述左边载体(31)和中心载体(32)被载体销(34)支撑并组装,中心载体(32)和右边载体(33)以插入组装的方式设置在中心载体(32)的圆周外侧,以能够在载体(30)内侧收容上述减速齿轮组(10)和差动齿轮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左边载体(31)由在圆周上的相同位置形成有载体销设置孔(30a)、减速齿轮设置孔(30b)的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及第四左边载体(31d)层叠而成,
载体销(34)设置在层叠的圆板的上述载体销设置孔(30a)并起到引导作用,
第一左边载体(31a)与载体销(34)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在上述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的内侧圆周中心形成有用于设置轴承(40)的中空,第四左边载体(31d)起到台阶作用,防止上述轴承(40)沿着载体中心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第四左边载体(31d)为无需对两侧面单独进行面加工的铁板,完全相同形状的第一左边载体(31a)、第二左边载体(31b)、第三左边载体(31c)能够以使厚度达到上述铁板的厚度总和的方式由一个以上的铁板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心载体(32)为圆板形状,在圆周上的相同位置形成有载体销设置孔(30a)、减速齿轮设置孔(30b),由第一中心载体(32a)和第二中心载体(32b)层叠而成,载体销(34)设置在层叠的圆板的上述载体销设置孔(30a)并起到引导作用,第二中心载体(32b)与载体销(34)的另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右边载体(33)以插入组装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二中心载体(32b)的圆周外侧,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中心载体(32a)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除外径尺寸外,构成上述中心载体(32)的第一中心载体(32a)与第二中心载体(32b)的相关因素相同,均为无需对两侧面单独进行面加工的铁板,上述第一中心载体(32a)和第二中心载体(32b)能够以使厚度达到上述铁板的厚度总和的方式由沿着一侧外侧圆周方向形成有台阶的一个铁板代替,上述右边载体(33)能够通过铁板的压弯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体(30)还包括载体销(34),固定设置在上述载体(30)的内侧,
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设置在上述载体销(34),
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设置在上述第二齿轮(12),
上述左边差动行星齿轮(23)及右边差动行星齿轮(24)与上述载体(30)一同以轴为中心进行公转,以上述第二齿轮(12)和载体销(34)为中心进行自转。
CN202210210016.XA 2021-06-03 2022-03-04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Pending CN1154350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72023A KR102639349B1 (ko) 2021-06-03 2021-06-03 판 적층 형태의 캐리어 하우징을 포함한 캐리어의 구조
KR10-2021-0072023 2021-06-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5060A true CN115435060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4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0016.XA Pending CN115435060A (zh) 2021-06-03 2022-03-04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39349B1 (zh)
CN (1) CN11543506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803Y2 (zh) * 1985-06-10 1988-03-23
JPS6334343A (ja) * 1986-07-28 1988-02-15 Toshiba Corp 差動遊星歯車装置
JP2895389B2 (ja) * 1994-03-22 1999-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差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39349B1 (ko) 2024-02-22
KR20220163633A (ko) 202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0030B1 (en) Driving apparatus
US5459925A (en) Planetary type speed reducer having compound planet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uch planets
US9512900B2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with reduced gear lash
CN101821532B (zh) 具有轻质的承载部件和粘性离合器的差速齿轮装置
EP2068036B1 (en) Reduction gear
EP1605185B1 (en) Planetary-roller-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3627337B2 (ja)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US10377037B2 (en) Speed reduction device, join servo and robot
EP1262683A2 (en) Train housing for pseudo-planetary kinematic transmission
EP3670224A1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8953499B (zh) 齿轮传动装置
EP3936358B1 (en) Dual-electric-motor driving system
CN115435060A (zh) 包括板层叠型载体外壳的载体结构
KR20190124272A (ko) 복합 유성 마찰 드라이브
US10843675B2 (en) Actuator for 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having housing with brush card assembly
US6250179B1 (en) Silk hat flexible engagement gear device
KR102615940B1 (ko) 유성기어 감속기와 유성기어 차동장치를 포함한 일체형 캐리어의 구조
EP1419920B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EP3715201A1 (en) Actuator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ousing for 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EP3712024A1 (en) Actuator for 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having a housing with inegrated brush card assembly
CN111247726A (zh) 无铁芯电机
JPH0874947A (ja) 遊星歯車装置
CN116733928A (zh) 含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差动装置的一体型载体结构
CN111746490B (zh) 具有电刷板一体式壳体的电子式驻车制动执行器
KR102129398B1 (ko) 전기자동차 구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