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2146A - 一种潜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2146A
CN115432146A CN202110613603.9A CN202110613603A CN115432146A CN 115432146 A CN115432146 A CN 115432146A CN 202110613603 A CN202110613603 A CN 202110613603A CN 115432146 A CN115432146 A CN 115432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uthpiece
cable
hol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3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红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q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q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q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3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21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21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26Communication means, e.g. means for signalling the presence of d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2011/026Diving harnesses, or the like, e.g. for carrying breathing air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装置,包括气瓶、气管、语音线缆、通信模组、耳机以及麦克风模组,气管与所述气瓶连通;语音线缆固定在所述气管上;通信模组安装在所述气瓶上,并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所述通信模组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耳机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用于播放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麦克风模组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麦克风模组用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通信模组还用于发送基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的第二无线信号。通过将通信模组安装在气瓶上,不仅更方便通信模组的安装,还减少甚至避免了身体对信号的遮挡,提高了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潜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潜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潜水装置中用于收发信号的通信模组固定于头部一侧、头顶部或者手臂上臂处。上述安装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包括:身体部位对信号有遮挡,导致通信质量差;将通信模组佩戴在身体上的佩戴过程较为繁琐,佩戴后行动受限;而且,因增设通信功能,潜水装置线缆增多,增加了外露线缆的数量和长度,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水装置,包括:
气瓶;
气管,与所述气瓶连通;
语音线缆,固定在所述气管上;
通信模组,安装在所述气瓶上,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所述通信模组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耳机,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用于播放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以及
麦克风模组,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所述通信模组,还用于发送基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的第二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语音线缆包括:
主缆,与所述通信模组电连接;
第一线缆,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和所述耳机电连接;以及
第二线缆,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和所述麦克风模组电连接;
所述主缆固定在所述气管上,或,所述主缆和所述第二线缆同时固定在所述气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通信模组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气瓶上;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通信模组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底座包括:
第一支座,与所述支架连接;
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
转动臂,与所述连接件枢转连接;以及
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至少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共同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气瓶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所述转动臂和所述第一支座之间,所述转动臂与所述第二支座抵接,限制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分离;
解锁位置时,所述转动臂与所述第二支座分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座能够与所述第一支座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
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转动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具有限位槽,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限位槽内;或,所述连接件具有限位槽,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座具有第二通孔;
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转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及
限位凸起,位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至少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展开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限位凸起限制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
折叠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通孔分离,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支座抵接,所述支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转轴连接;
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储存弹性恢复力的弹性变形状态;
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时,所述弹性件释放所述弹性恢复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呼吸嘴罩,所述呼吸嘴罩包括:
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麦克风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麦克风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咬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穿过所述出气口,并至少在所述壳体外显露;以及
嘴套,套接在所述咬嘴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嘴套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咬嘴穿过所述开口,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嘴套还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嘴套的不同表面上;
所述咬嘴包括:
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能够穿设于所述限位孔,限制所述嘴套与所述支撑部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嘴套还具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与所述开口间隔分布;所述避让孔沿所述咬嘴设置方向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嘴罩还包括:
开关件,与所述麦克风模组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麦克风模组的通话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包括:
基座;
盖体,盖合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
磁芯,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及
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磁芯和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通过改变通过所述磁芯的电信号,驱动所述磁芯振动,并带动所述盖体共振产生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
减震垫,位于所述磁芯和所述基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
挂架,所述挂架一端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至少容纳所述基座,所述挂架的另一端包括卡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水装置,通过将通信模组安装在气瓶上,不仅更方便通信模组的安装,还减少甚至避免了身体对信号的遮挡,提高了通信质量。不仅如此,通信模组无需与身体接触,减少了对潜水员的行动限制。语音线缆固定在气管上,与气管形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外露线缆的数量和长度,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语音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呼吸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去掉壳体后的呼吸嘴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咬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A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爆炸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语音线缆700;主缆710;第二线缆720;第一线缆730;螺旋段731;直线段732;Y型接续包740;浮动插头750;卡扣760;潜水员800;安装结构 900;底座100;第一支座110;第一弧面111;第二通孔112;第二支座120;弧形部121;第二弧面1211;限位部122;限位槽1221;转动臂130;连接件 140;第一转轴141;第二转轴142;第三转轴143;第二安装位150;柔性件160;间隙170;麦克风模组190;支架200;转轴210;限位凸起220;弹性件 230;第一通孔240;通信模组300;气瓶400;气管410;呼吸嘴罩500;壳体 510;进气口511;出气口512;固定架520;咬嘴521;支撑部5211;第一限位部5212;第二限位部5213;嘴套530;开口531;容纳腔532;限位孔533;避让孔534;水平段535;垂直段536;密封条550;挂耳560;安装孔561;第二固定座571;第一固定座572;安装槽573;开关件580;耳机600;基座10;密封腔11;盖体20;磁芯30;连接头50;减震垫60;挂架70;卡钩71;容纳槽72;避让口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水装置,包括气瓶400、气管410、语音线缆 700、通信模组300、耳机600以及麦克风模组190,气管410与所述气瓶400 连通;语音线缆700固定在所述气管410上;通信模组300安装在所述气瓶400 上,并与所述语音线缆700电连接,所述通信模组300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耳机600与所述语音线缆700电连接,用于播放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麦克风模组190与所述语音线缆700电连接,麦克风模组190 用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通信模组300还用于发送基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的第二无线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潜水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水上的水上通信组件(亦称甲板盒),水上通信模组300可以安装在船舶上,用于与位于水下的通信模组 300建立通信连接。水上通信组件、通信模组300、语音线缆700、耳机600和麦克风模组190等共同形成潜水装置的通信系统。通信模组300具有收发无线信号的功能,利用通信模组300不仅能够实现与水上通信组件的信息交互,还能够实现与水中其他潜水员800之间的信息交互。以两个潜水员800之间的通信为例,其中一个潜水员800配备的潜水装置的通信模组300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后,将第一无线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耳机600再将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音频信号。麦克风模组190将采集的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通信模组300将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第二无线信号发送给另一个潜水员800,实现水下的信息沟通。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均通过语音线缆700传输。
无线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信号、光信号或磁信号等。
气瓶400具有容纳空气或氧气的空腔,气瓶400中的空气或氧气经气管400 传输至潜水员800的口腔,以实现潜水员800的水下呼吸。
一般地,如图1和图2所示,气瓶400位于潜水员800后背,属于身体难以遮挡的部位。通过将通信模组300安装在气瓶400上,不仅更方便通信模组 300的安装,还减少甚至避免了对通信模组信号的遮挡,提高了通信质量。不仅如此,通信模组300无需与身体接触,减少了对潜水员800的行动限制,佩戴舒适。
通信模组300安装在头部或手臂上时,语音线缆700作为独立的线缆存在,增加了潜水装置中外露线缆的数量和长度。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 所示,通过语音线缆700固定在气管400上,可使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形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外露线缆的数量和长度,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非限制地,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卡接连接或粘接连接。语音线缆700 可根据需要从气管上拆卸下来。例如: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利用卡扣760 将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连接,实现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的固定。使用完毕,收纳潜水装置时,可将卡扣760拆除,实现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的分离,便于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潜水装置还包括充电器,充电器与通信模组300电连接,至少用于向通信模组300供电。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语音线缆700包括主缆710、第一线缆730 以及第二线缆720,主缆710与所述通信模组300电连接;第一线缆730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710和所述耳机600电连接;第二线缆720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710和所述麦克风模组190电连接;所述主缆710固定在所述气管400上,或,所述主缆710和所述第二线缆720同时固定在所述气管400上。
如图3所示,第一线缆730和第二线缆720分别与主缆710远离通信模组 300的一端电连接。语音线缆700呈大致的Y字形。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信模组300安装在气瓶400上,主缆710和第二线缆720的设置方向与气管400的设置方向大致相同,均由气瓶400通向潜水员 800的嘴部。因此,分别将主缆710和第二线缆720与气管400固定,与仅将主缆710固定在气管400上相比,进一步增加了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的接触长度,进一步减少了外露线缆的数量和长度。不仅如此,将语音线缆700与气管400连接在一起,可利用气管400为头部活动范围预留活动长度,减少对头部活动范围的限制。
对于第一线缆730而言,第一线缆730与耳机600连接,耳机600对应头部的耳朵部位,距离嘴部较远。不将第一线缆730与气管400固定,有利于方便耳机600的使用,减少第一线缆730对头部活动范围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线缆730包括螺旋段731和直线段732,螺旋段731的两端分别与主缆710和直线段732电连接,直线段732与耳机600 连接。螺旋段731具有弹性,以螺旋方式缠绕,呈大致的螺旋状。受到外力拉伸时,螺旋段731可被拉伸呈直线状,螺旋段731长度由L1变为L2,其中, L2大于L1,增加了第一线缆730的长度。撤销外力时,利用螺旋段731的弹性恢复力,螺旋段731恢复成螺旋状,螺旋段731的长度由L2恢复为L1。这种结构的第一线缆730能够适应不同潜水员800的需求。
非限制地,直线段7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直线段732与螺旋段731呈大致的Y字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潜水装置还包括Y型接续包740和浮动插头 750,主缆710通过Y型接续包740分别与第一线缆730的螺旋段731和第二线缆720连接;螺旋段731也通过Y型接续包740分别与两个直线段732连接,而第二线缆720可通过浮动插头750与麦克风模组190连接。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900,所述通信模组300通过所述安装结构900安装在所述气瓶400上,所述安装结构900 包括:底座100及固定在底座100上的支架200,所述支架20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通信模组300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底座100包括第一支座110、连接件140、转动臂130以及第二支座120;其中,第一支座110与所述支架200连接;连接件140与所述第一支座110枢转连接;转动臂130与所述连接件140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支座12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110至少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120与所述第一支座110共同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气瓶400的第二安装位150,所述第二支座120位于所述转动臂130和所述第一支座110之间,所述转动臂130与所述第二支座120抵接,限制所述第二支座 120与所述第一支座110分离;解锁位置时,所述转动臂130与所述第二支座 120分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座120能够与所述第一支座110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利用安装结构900,能够更方便地实现将通信模组300 安装在气瓶400上。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卡箍、卡扣或胶带等其他结构将通信模组300安装在气瓶400上。
如图4至图7所示,连接件140位于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为第二支座120嵌入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提供了间隙170,有效保证了对第二支座120的锁定效果。连接件140的两端均可转动,且转动臂130与连接件140枢转连接,转动臂130转动时,转动臂130带动连接件140转动,转动臂130和连接件140形成折叠结构。这种折叠结构既方便了对第二支座120 进行锁定或解锁,又能够有效维持第二支座120的锁定位置,保证第二支座120 与第一支座110连接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通信模组300安装在第一安装位,然后再将安装结构900固定在气瓶400上。此过程中,与气瓶400安装时,沿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图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动臂130,转动臂130带动连接件140转动,使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的间隙170增大,使第二支座 120移动至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的间隙170内,然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图6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动臂130,使转动臂130与第二支座120抵接,将第二支座120夹持在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实现对第二支座120的锁定,完成安装过程。拆卸时,再次沿第一方向旋转转动臂130,增大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的间隙170,以便于将第二支座120与第一支座110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第二支座120和转动臂130即可实现第二安装位150处部件的安装,无需借助其他拆装工具,拆装方便快捷。
非限制地,支架200和底座100的材质均可为金属或塑料。
锁定位置时,安装结构900能够通过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150实现通信模组300和气瓶400的固定。解锁位置时,无法形成第二安装位150,此时,安装结构900无法实现安装固定的功能,可利用解锁位置拆卸安装结构900,拆卸安装结构900后,通信模组300也同时与气瓶400分离。
锁定位置时,气瓶400位于第二安装位150内,第一支座110和第二支座 120共同与气瓶400抵接,实现将安装结构900固定在气瓶400上的作用。
图4和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 示例性地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位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此时,转动臂130在第二支座120与第一支座110分离的方向具有干涉作用,虽然第二支座120无法与第一支座110分离,但此时第一支座 110和第二支座120对气瓶400的固定性低于锁定位置时,第一支座110和第二支座120对气瓶400的固定性。
非限制地,第一安装位可以是平面、孔或槽,可利用螺栓等紧固件将通信模组300固定在第一安装位上。
非限制地,如图4和图7所示,第二安装位150为孔,第一支座110包括第一弧面111,第二支座120包括第二弧面1211。锁定位置时,第一弧面111 和第二弧面1211共同形成第二安装位150的孔壁。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二安装位150与气瓶400连接时,为了与气瓶400 适配,第二安装位150为大致的圆形孔。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安装位150的形状还可以是正方形、椭圆形或六边形等任意形状。
如图4和图7所示,锁定位置时,转动臂130与第二支座120抵接的位置邻近转动臂130与连接件140的连接位置。从而,即使第二支座120受到远离第二安装位150中心位置方向的外力较大,第二支座120也无法轻易推动转动臂130转动,进一步保证了锁定位置时,第二支座120与第一支座110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安装结构900还包括:分别安装在连接件140两端的第一转轴141和第二转轴142,第一支座110通过第一转轴 141与连接件140枢转连接,转动臂130通过第二转轴142与连接件140枢转连接。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110 枢转连接;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12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支座110 和所述转动臂13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如图4至图7所示,转动臂130通过对第二支座120第二端的抵接,将第二支座120的第二端固定在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实现对第二支座 120的锁定。
在实际应用中,沿不同方向转动第二支座120,可以将第二支座120的第二端嵌入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或,将第二支座120的第二端与第一支座110分离。
非限制地,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可通过第三转轴143实现与第一支座110 的枢转连接。
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座110枢转连接,即使解锁位置,第二支座120也不会与第一支座110完全分离,提高安装结构900的整体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与第一支座110 分离。此时,解锁位置时,第二支座120可与第一支座110完全分离。第二支座120第一端与第一支座110的固定方式可以与第二支座120第二端与第一支座110的固定方式相同。即与图4至图7中安装结构900相比,锁定位置时,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也被锁定在转动臂130和第一支座110之间。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120具有限位槽1221,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连接件140嵌入所述限位槽1221内;或,所述连接件140具有限位槽1221,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120嵌入所述限位槽1221内。
以图4至图7所示的第二支座120具有限位槽1221为例。连接件140嵌入限位槽1221后,限位槽1221至少能够限制连接件140沿垂直于底座100的方向移动。而转动臂130对第二支座120的抵接更有利于限制第二支座120沿平行于底座100方向的移动。因此,设置限位槽1221可以进一步提高锁定位置时,第二支座120与第一支座110连接的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120包括弧形部121以及限位部 122,锁定位置时,弧形部121与所述第一支座110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安装位 150;限位部122与弧形部121连接,沿所述弧形部121的径向向远离所述第二安装位150的中心位置方向凸出,所述限位部122具有所述限位槽1221;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转动臂130与所述限位部122抵接。
第二支座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设置限位部122,或者,如图4至图7所示,可以仅在第二支座120的第二端设置限位部122,而第一端与第一支座110枢转连接。
第二弧面1211位于弧形部121朝向第一支座110的表面。第二支座120通过第二弧面1211对气瓶400进行固定。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转动臂130沿所述弧形部121的周向设置。
如图4至图7所示,转动臂130的形状大致呈弧形。转动臂130的形状可以与弧形部121的形状大致相同。
沿弧形部121周向设置的转动臂130更不容易发生旋转,进一步提高了锁定位置时对第二支座120的锁定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臂130沿弧形部121周向设置的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对第二支座120的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臂130沿弧形部121周向设置的长度约为弧形部121长度的1/2~1。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900还包括:柔性件16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位150内。
柔性件160用于加强第二安装位150与气瓶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非限制地,柔性件160可以是橡胶或纤维织物等。橡胶包括但不限于硅胶。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0具有第一通孔240;所述第一支座110具有第二通孔112;所述安装结构900还包括转轴210以及限位凸起220,转轴210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40和所述第二通孔112;限位凸起220位于所述转轴210上;所述支架200相对于所述底座100至少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展开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220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40和所述第二通孔112内,所述限位凸起220限制所述支架200沿所述转轴210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110转动;折叠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220与所述第二通孔112 分离,所述限位凸起220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40内,并与所述第一支座110抵接,所述支架200能够沿所述转轴210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110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展开位置可以是潜水作业时的工作位置。折叠位置为非工作位置,相对而言,折叠位置时,安装结构900占用空间更小,能够方便安装结构900的收纳。
非限制地,转轴210可以是折叠栓。
限位凸起220能够维持支架200的展开位置,避免支架200相对底座100 产生不期望的转动。
非限制地,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支架200与所述底座100垂直;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支架200与所述底座100平行。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处于折叠位置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限位凸起220始终位于第一通孔240内,由于限位凸起220 的止转作用,转轴210无法在第一通孔240内绕第一通孔240的轴线转动,但可以在第一通孔240内沿第一通孔240的轴向方向移动。通过移动转轴210,可以将限位凸起220移动至第二通孔112内,或移至第二通孔112外。限位凸起220位于第二通孔112内时,限位凸起220阻止第一支座110沿转轴210相对之间的转动;限位凸起220位于第二通孔112外时,限位凸起220无法阻止第一支座110沿转轴210相对之间的转动,第一支座110和支架200可相对转动,进而实现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的转变。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弹性件230,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200和所述转轴210连接;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弹性件230处于储存弹性恢复力的弹性变形状态;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时,所述弹性件230释放弹性恢复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位置时,限位凸起220与第一支座110抵接。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转变时,支架200转动到位或第一支座110转动到位时,第二通孔112再次与限位凸起220对齐,在弹性件230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限位凸起220自动进入第二通孔112内。
因此,弹性件230可自动实现限位凸起220与第二通孔112的连接,方便操作。
非限制地,弹性件230可以是弹簧或弹片。弹簧包括但不限于拉簧。
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呼吸嘴罩500,所述呼吸嘴罩500包括:壳体510、固定架520、咬嘴521和嘴套530,壳体510具有进气口511和出气口512,所述进气口511与所述出气口512连通,所述气管410与所述进气口511连通,所述麦克风模组190位于所述壳体510内;固定架520安装在所述壳体510内,所述麦克风模组190固定在所述固定架520上;咬嘴52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520 上,穿过所述出气口512,并至少在所述壳体510外显露;嘴套530套接在所述咬嘴521外。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气口512朝向潜水员的口腔。如图8和图9所示,壳体510为中空件,壳体510还具有位于出气口512和进气口511之间的气体通道。进气口511用于与气瓶连通,使气瓶400提供的气体经进气口511进入气体通道后,由出气口512流向潜水员800的口腔,实现潜水员800在水下的吸气。
一般地,固定架520的刚性大于壳体510。固定架520对壳体510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固定架520还至少用于固定咬嘴5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10自进气口511向出气口512方向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如图1、图2及图8和图9所示,壳体510与潜水员800嘴部贴合的出气口512部位设计成流线型。壳体510外表面呈大致的锥形,与鸭嘴形状大致相同。这种形状的壳体510有利于减少潜水员800游动时的阻力,同时也在水压作用下更加贴紧面部。
非限制地,壳体510可选用硅胶材料。硅胶材料较为柔软,弹性较好,更方便壳体510与固定架520的装配。
咬嘴521与固定架520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此时咬嘴521可以通过焊接、粘结、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固定架520上。或者,咬嘴521与固定架 520为整体式结构,可通过注塑成型或机加工成型等一体式成型方式制作固定架520和咬嘴521。
在实际应用中,咬嘴521和嘴套530同时伸入潜水员800的口腔中。为了保证呼吸嘴罩500不轻易与潜水员800面部脱离,咬嘴521对潜水员800口腔需要有一定支撑作用,而嘴套530仅需隔离咬嘴521和口腔。因此,相对而言,无需对嘴套530的刚性做特殊要求。嘴套530可以选择柔性和/或弹性的防水材料,例如硅胶,这种材料制作的嘴套530便于携带,收纳时占用空间小。
非限制地,咬嘴521至少为两个,嘴套530的个数与咬嘴521个数相同,每个咬嘴521上均套接一个嘴套530。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咬嘴521上套接嘴套530,呼吸嘴罩500的潜水员800的口腔与嘴套530接触,而不会直接与咬嘴521接触。不同潜水员 800共用同一呼吸嘴罩500,或嘴套530受到污染时,可将嘴套530从咬嘴521 上拆卸下来,更换嘴套530,改善了呼吸嘴罩500使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不仅如此,通过更换嘴套530,而不是更换整个咬嘴521,也有利于节省成本。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嘴套530具有容纳腔532和与所述容纳腔532 连通的开口531,所述咬嘴521穿过所述开口531,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532 内。
嘴套530中空件。如图10和图11所示,嘴套130的一端开口531,方便了嘴套530与咬嘴521的安装。嘴套530的另一端封闭,保证了嘴套530对咬嘴521的覆盖,进一步避免了咬嘴521与口腔的接触。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嘴套530还具有限位孔533,所述限位孔533 与所述容纳腔532连通,所述限位孔533与所述开口531分别位于所述嘴套530 的不同表面上;所述咬嘴521包括支撑部5211以及第一限位部5212,支撑部 521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520上,位于所述容纳腔532内;第一限位部5212与所述支撑部5211连接,能够穿设于所述限位孔533,限制所述嘴套530与所述支撑部5211脱离。
限位孔533与第一限位部5212的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嘴套530与咬嘴521 的连接,限制嘴套530从咬嘴521上脱离。
非限制地,如图10和图12所示,第一限位部5212可以是柱形凸起或大致呈L型的卡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5212与嘴套530靠近固定架520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部5212与嘴套530远离固定架520的另一端的距离。如图10所示,实际应用中,嘴套530伸入口腔内,将第一限位部5212设置在远离咬嘴 521的自由端,可减少甚至避免裸露在嘴套530外的第一限位部5212与口腔的接触,进一步保证呼吸嘴罩500的卫生状况。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咬嘴521还包括第二限位部5213,第二限位部 5213位于所述支撑部5211远离所述固定架520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部5212 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5213和所述固定架520之间;所述第二限位部52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支撑部5211的横截面面积,限制所述咬嘴521从潜水员800 口腔脱离。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限位部52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支撑部5211的横截面面积,第二限位部5213更不容易从口腔中脱离,进一步加强咬嘴521与口腔的连接,进一步保证了呼吸嘴罩500与潜水员800面部的贴合度。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嘴套530还具有避让孔534,所述避让孔534 与所述容纳腔532连通,并与所述开口531间隔分布;所述避让孔534沿所述咬嘴521设置方向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设置避让孔534后,可以撑开避让孔534,借助避让孔534 更容易将嘴套530从咬嘴521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嘴套530。
如图10所示,避让孔534的设置方向与咬嘴521支撑部5211的设置方向大致相同。非限制地,避让孔534为长条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嘴套530与咬嘴521的形状大致相同。如图10至图12 所示,形状大致相同的嘴套530与咬嘴521能够更好地贴合。
如图10、图12所示,咬嘴521为齿状构件,齿状构件在口腔内占用空间较少,能够在方便咬合的前提下,方便潜水员800说话。咬嘴521的支撑部5211 和第二限位部5213大致垂直设置。如图11所示,嘴套530由水平段535和垂直段536构成,垂直段536中部开设有让位长条形孔(即避让孔534),让位长条形孔延伸至水平段535上,水平段535套接在支撑部5211上,垂直段536套接在第二限位部5213上。让位长条形孔的设置,方便了嘴套530的拆装。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嘴套530滑脱,支撑部5211外侧壁向外延伸有L型卡钩,嘴套 530的水平段535侧壁上开设有方孔,方孔与L型卡钩相适配。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嘴罩500还包括开关件580,开关件580 与所述麦克风模组190电连接;所述开关件580,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麦克风模组190的通话功能。
麦克风模组190用于采集潜水员800的说话产生的第二音频信号。
开关件580可以是按键。当潜水员800需要对话时,可以按下按键,麦克风模组190工作,将收到的音频通过语音线缆700传输给水下通讯设备。当潜水作业结束时,将嘴套530取下,并清洗咬嘴521,下次使用时可更换用全新的嘴套530,保证不同人员使用时的清洁卫生。
通过开关件580对麦克风模组190的电连接,可以实现对麦克风模组190 的通话功能的控制,提高通讯的及时性。
非限制地,语音线缆700可以是防水电缆,亦称水密电缆。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嘴罩500还包括第一固定座572以及第二固定座571,第一固定座572安装在所述固定架520上;第二固定座571盖合在所述第一固定座572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572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容纳所述麦克风模组190、至少部分所述语音线缆700及至少部分所述开关件580。
如图13所示,麦克风模组190、与麦克风模组190连接的部分语音线缆700 和开关件580均通过第一固定座572与固定架520连接。通过将麦克风模组190、部分语音线缆700和开关件580集成在一个密封腔内,便于密封安装,有效避免了潜水时密封腔外的水进入密封腔内与麦克风模组190、部分语音线缆700 和开关件580接触,有效保护了呼吸嘴罩500的通信功能。
非限制地,可在第一固定座572和第二固定座571之间设置密封圈,使第一固定座572和第二固定座571盖合后形成密封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572上开设有安装槽573,安装槽573是密封腔的一部分,麦克风模组190、部分语音线缆700和开关件580均安装在安装槽573内,且麦克风模组190、部分语音线缆700和开关件580与第一固定座572的装配间隙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但不限于硅胶,密封件不仅进一步保证了各装配间隙的密封性,也有利于加强麦克风组件和第一固定座 572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效和第一固定座572之间的连接强度,及开关件580 和第一固定座57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嘴罩500还包括挂耳560以及固定带,所述挂耳560固定在所述壳体510上,并与所述壳体510形成安装孔561,固定带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安装孔56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520上。
安装孔561用于实现固定带与壳体510的连接。固定带用于将呼吸嘴罩500 固定在潜水员800头部,提高呼吸嘴罩500与面部贴合的紧密性,方便了呼吸嘴罩500的佩戴。
安装孔561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图8和图9示例性地示出了具有两个安装孔561的壳体510。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挂耳560与壳体510共同形成安装孔561,而不是在壳体510上开设形成安装孔561,有利于保证壳体510的密封性。安装孔561 位于壳体510上与潜水员800耳部邻近的位置。佩戴时,潜水员800头部位于固定带和壳体510之间,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不同位置处的安装孔561,固定带与壳体510固定后,潜水员800可通过改变固定带的长度,调节固定带的固定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为整体式结构,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不同位置的安装孔561;或者,固定带为分体式结构,即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通过接头件连接的同时,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也与不同位置的安装孔561连接。将呼吸面罩从潜水员800头部拆卸下来时,可利用固定带的弹性,增大固定带和壳体510之间的距离,或者,解除连接头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锁定,实现拆卸。连接头可以是卡接类快拆式接头。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嘴罩500还包括:密封条550,固定在所述固定架520上,沿所述出气口512的周侧分布。
如图8和图9所示,密封条550用于密封壳体510与潜水员800面部之间的缝隙,避免水经壳体510与潜水员800面部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510内部。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基座10、盖体20、磁芯30和驱动电路(未示出),盖体20盖合在所述基座10上,盖体20与所述基座10共同形成密封腔 11;磁芯30位于所述密封腔11内;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磁芯和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通过改变通过所述磁芯的电信号,驱动所述磁芯振动,并带动所述盖体共振产生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磁芯30振动,磁芯30带动所述盖体20共振发声。与压电陶瓷耳机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输出的声音音质受振动源磁芯30 影响较小,但与盖体20有关,这种共振发声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声音尖锐的问题。
不仅如此,与压电陶瓷耳机的驱动电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耳机的驱动电路可以更简单,成本更低。
通过选择不同材质的盖体20,可以输出不同音质的声音,获得高频、中频或低频响应良好的音质。例如:盖体20材质为木材时,可以输出低沉的音质,低频较好。盖体20材质为铍铜合金时,可以获得高频较为突出的音质。而盖体 20材质为玻璃时,可以获得清脆空灵的音质,声音频率介于盖体20材质为木材和铍铜合金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红盖体20的材质并不限于上述几种,还可以是塑料、铸铁等其他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芯30包括:磁致伸缩体和缠绕在磁致伸缩体外的线圈。向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后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磁致伸缩体产生伸长和缩短变化,即产生振动。磁致伸缩体一般为金属材料,例如:磁致伸缩体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等金属及其合金。
非限制地,驱动电路也可以位于密封腔11内。驱动电路可通过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电流方向、交变电流的频率等电信号的参数,实现磁致伸缩体的振动。
通过更换不同功率的磁芯30,或者通过控制电路改变经过磁芯30的电流强度等方式,可以使耳机输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例如:可通过增大磁芯30功率,增大输出声音的响度;反之,可通过降低磁芯30功率,降低输出声音的响度。
通过选择不同的厚度尺寸的盖体20和基座10,可使耳机满足不同耐压强度的要求。一般地,对于同一材质而言,厚度越大,耳机越耐压,可适应的潜水深度越深。
密封腔11能够阻止耳机所处外界环境的液体进入,对磁芯30具有保护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盖体20和基座10共同形成的密封腔11保证了耳机在水下使用时的防水效果和耐压效果。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减震垫60,位于所述磁芯30和所述基座10之间。
如图14所示,减震垫60能够减少磁芯30产生的振动向基座10传递,保证振动向盖体20方向传递,提高声音传递的方向性,有利于提高耳机的隐私性。
减震垫60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或泡棉等。
在实际应用中,减震垫60填充磁芯30和基座10之间的缝隙,对磁芯30 还具有固定作用,减少甚至避免磁芯30在密封腔11内晃动。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0与所述基座10在盖合处粘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利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将盖体20固定在基座10上,还能够密封盖体20和基座10之间的缝隙,保证密封腔11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密封圈(未示出),密封圈位于盖体20和基座10之间,密封盖体20和基座10之间的缝隙。密封圈能够进一步保证密封腔 11的密闭防水效果。
粘接剂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胶或丙烯酸脂类胶。
非限制地,焊接可选用超高频焊接技术。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磁芯30与所述盖体20粘接连接。
将磁芯30与盖体20粘接既有利于稳固磁芯30,也有利于磁芯30带动盖体20产生振动,进一步提高发声效果。
磁芯30与盖体20的粘接连接可以使用粘接剂粘接,也可以使用粘接胶带粘接。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连接头50;所述语音线缆700 穿设于所述基座10,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连接头50在所述部分语音线缆700穿过所述基座10处形成液密封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部分语音线缆700可以与潜水装置中通信模组电连接,通信模组将接收的信息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后经部分语音线缆700传输至磁芯30。
如图14至图17所示,部分语音线缆700穿过连接头50,部分语音线缆700 至少伸出密封腔11外,用于与通信模组电连接。连接头50用于密封部分语音线缆700穿过基座10处形成的缝隙,保证密封腔11的密封性。此外,连接头 50位于部分语音线缆700与基座10连接处,对部分语音线缆700的具有支撑作用,减少部分语音线缆700在与基座10连接处弯折损坏的风险。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50通过与所述基座10粘接或焊接形成所述液密封结构。
粘接剂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胶或丙烯酸脂类胶。
非限制地,焊接可选用超高频焊接技术。
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耳机还包括密封件(未示出),连接头50与基座10连接处,和/或,连接头50与语音线缆700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橡胶件。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耳机还包括:挂架 70,所述挂架70的一端具有容纳槽72,所述容纳槽72至少容纳所述基座10,所述挂架70的另二端包括卡钩71。
挂架70具有固定连接作用,方便耳机的佩戴。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与容纳槽72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保证了基座10 与挂架70连接的可靠性,且方便挂架70的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盖体20在容纳槽72外显露。在实际应用中,盖体20朝向人耳,通过盖体20接收声音。显露在容纳槽72外的盖体20,减少了盖体20被挂架70遮盖,保证了声音传递的效果。
挂架70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安装。若潜水员穿着潜水头套时,可以无需挂架70,直接将图14所示的耳机塞入头套内即可。若潜水员未穿着潜水头套时,需要使用挂架70,利用卡钩71将挂架70安装在潜水员面镜上,即可实现对耳机的固定。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挂架70的所述第二端弯折形成所述卡钩 71。
弯折形成的卡钩7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挂架70形成所述容纳槽72的槽壁上具有避让口73。
如图17所示,避让口73用于避让语音线缆700,使语音线缆700穿过挂架70时无需弯折,有利于保证语音线缆700的使用寿命。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1至图17所示,通信模组300通过安装结构900 安装于容纳有压缩空气的气瓶400上。通信模组300安装在气瓶400上可以使通信模组300避免遮挡,提高无线信号发送与接收效率和质量。语音线缆700 通过卡扣卡在气管410上。耳机600包含一个挂架70,当潜水员800使用潜水头套时,耳机600可以直接塞进头套内。当不使用潜水头套时,耳机600通过挂架70挂在潜水面镜上。呼吸嘴罩500包含硅胶挂带(亦称固定带),当不使用呼吸嘴罩500时,呼吸嘴罩500通过硅胶挂带悬挂在胸前。呼吸嘴罩500包含机械按键(即开关件580),机械按键为防水、耐压结构。通过对机械按键不同的按压方式,潜水员实现与水下通信模组300的信息交互。本示例中潜水装置具有通信性能良好、快速拆装、降低安全隐患、麦克风模组190收音清晰、耳机600音频饱满的优点。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模组300降低被遮挡可能,信号传输质量好;使用齿状咬嘴530发音、收声更清晰。
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瓶;
气管,与所述气瓶连通;
语音线缆,固定在所述气管上;
通信模组,安装在所述气瓶上,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所述通信模组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耳机,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用于播放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以及
麦克风模组,与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所述通信模组,还用于发送基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生成的第二无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线缆包括:
主缆,与所述通信模组电连接;
第一线缆,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和所述耳机电连接;以及
第二线缆,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缆和所述麦克风模组电连接;
所述主缆固定在所述气管上,或,所述主缆和所述第二线缆同时固定在所述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通信模组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气瓶上;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通信模组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底座包括:
第一支座,与所述支架连接;
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
转动臂,与所述连接件枢转连接;以及
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至少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共同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气瓶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所述转动臂和所述第一支座之间,所述转动臂与所述第二支座抵接,限制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分离;
解锁位置时,所述转动臂与所述第二支座分离,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座能够与所述第一支座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枢转连接;
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转动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具有限位槽,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限位槽内;或,所述连接件具有限位槽,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支座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座具有第二通孔;
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转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及
限位凸起,位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至少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展开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限位凸起限制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
折叠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通孔分离,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支座抵接,所述支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所述第一支座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转轴连接;
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储存弹性恢复力的弹性变形状态;
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之间时,所述弹性件释放所述弹性恢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装置还包括呼吸嘴罩,所述呼吸嘴罩包括:
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麦克风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麦克风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咬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穿过所述出气口,并至少在所述壳体外显露;以及
嘴套,套接在所述咬嘴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套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咬嘴穿过所述开口,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套还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嘴套的不同表面上;
所述咬嘴包括:
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能够穿设于所述限位孔,限制所述嘴套与所述支撑部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套还具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与所述开口间隔分布;所述避让孔沿所述咬嘴设置方向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嘴罩还包括:
开关件,与所述麦克风模组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麦克风模组的通话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基座;
盖体,盖合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基座共同形成密封腔;
磁芯,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以及
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磁芯和所述语音线缆电连接,通过改变通过所述磁芯的电信号,驱动所述磁芯振动,并带动所述盖体共振产生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
减震垫,位于所述磁芯和所述基座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潜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
挂架,所述挂架一端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至少容纳所述基座,所述挂架的另一端包括卡钩。
CN202110613603.9A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潜水装置 Pending CN1154321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3603.9A CN115432146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潜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3603.9A CN115432146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潜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2146A true CN115432146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4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3603.9A Pending CN115432146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潜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21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6176A (en) Integ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59265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ヘルメット
JPH0516879A (ja) 超音波水中音声通信装置一体型ダイバー用フエイスマスク
WO2007058281A1 (ja) 送受話装置
JPS60158796A (ja) 呼吸保護マスクのための音声伝送装置
US5926532A (en) Integ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104044A1 (en) Throat-Vibration-Type Microphone and Communication Hands-Free Device Containing Same
CN115432146A (zh) 一种潜水装置
WO2013183147A1 (ja) 水中通話装置
JPH10210121A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
JP2007208677A (ja) 水中用オーディオプレーヤー及び水中用マスク
US3427579A (en)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transducers
CN112533100A (zh) 一种双驱型发声结构和双功能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174612A (ja) 送受信機能付き眼鏡及び携帯送受信機
JP2014150891A (ja) エアーラインマスク及び伝声システム
CN218526427U (zh) 骨传导装置和头盔
CN216796648U (zh) 一种安全帽
JP4373806B2 (ja) 水中通話用マウスマスク
CN218958923U (zh) 水下通讯装置
CN215752956U (zh) 一种潜水装置的耳机和潜水装置
CN215499474U (zh) 一种双驱型发声结构和双功能耳机
JP2001333478A (ja) ヘルメットを構成要素とする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機能を有するヘルメット
CN210042156U (zh) 一种新型防水骨传导蓝牙耳机
KR200477805Y1 (ko) 수중 이어폰
KR200184608Y1 (ko) 휴대전화용 핸드프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