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7525A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27525A CN115427525A CN202180025777.1A CN202180025777A CN115427525A CN 115427525 A CN115427525 A CN 115427525A CN 202180025777 A CN202180025777 A CN 202180025777A CN 115427525 A CN115427525 A CN 115427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sheet
- meth
- image display
- acrylate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8—Electrical discharge treatment, e.g. corona, plasma treatment;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36—Heat treatment
- B32B38/004—Heat treatment by physically contacting the layers, e.g. by the use of heated platens or rol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5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using vacu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1/00—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1/06—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作为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流动性、进而在层叠于被粘物并固化后也能够发挥出即便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也不发泡的发泡可靠性的新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提出如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上且小于1500%,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这一性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使用其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性而进行如下操作:用粘合片、液态粘接剂等对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等图像显示面板与配置在其前面侧(可视侧)的保护面板、触摸面板构件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抑制入射光、来自显示图像的射出光在空气层界面处的反射。
作为向这种图像显示装置用构成构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粘合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包含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液态粘接树脂组合物填充至该空隙后,照射紫外线而进行固化的方法。
另外,还已知使用粘合片对图像显示装置用构成构件间的空隙进行填充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中,作为具备在透明两面粘合片的至少单侧层叠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而成的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将利用紫外线而发生了一次交联的粘合片贴合于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后,隔着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对粘合片照射紫外线,使其发生二次固化。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使用包含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粘合片将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粘贴后,隔着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该粘合树脂组合物发生交联,使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进行粘接,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含有由具备大分子单体作为枝成分的接枝共聚物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交联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性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其是为了将波长365nm处的光线透射率为10%以下且波长405nm处的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的树脂构件(X)贴合而使用的光固化性粘合片,具有具备如下的(1)~(3)中的全部特性的粘合剂层(Y)。
(1)凝胶分数(称为“光照射前的凝胶分数X1”)处于0~60%的范围内。
(2)波长390nm处的光线透射率为89%以下,且波长410nm处的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3)具备因波长405nm的光照射而发生固化的光固化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027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971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15/137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9-2104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将图像显示面板的几乎全部区域设计成显示器的倾向,随之会在显示器区域内配置照相机。在显示器内配置照相机的方法存在如下的方法:对图像显示面板自身开孔,使照相机镜头贯通至表面保护面板正下方的方法;以及,在图像显示面板的下层配置照相机的方法。其中,后一方法需要隔着图像显示面板配置照相机,因此,为了确保至照相机镜头为止的透光性,呈现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和大小对层叠在图像显示面板表面的偏光膜、反射膜等功能层设置孔的构成。
并且,对用于将这种具备孔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进行贴合的粘合片要求粘合剂能够流入孔内并填充至各个角落的性质(流动性)。
另外,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孔附近随着该构件的尺寸变化而容易发生应力的集中,因此,尤其是有可能因填充至孔内部的粘合剂发生剥离、发泡而导致透光性降低。因此,对构成前述粘合片的粘合剂要求在层叠于被粘物并固化后,即便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也不发泡的性质(耐发泡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流动性、进而在层叠于被粘物并固化后也能够发挥出即便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也不发泡的耐发泡可靠性的新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具备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这一性质的粘合片,使用其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上且小于1500%,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所述固化后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该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与前述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在该有底孔内以不存在直径1mm以上的空隙的状态填充有前述固化后粘合片。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所述固化后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该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与前述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在该有底孔内以不存在直径1mm以上的空隙的状态填充有前述固化后粘合片。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的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
在第一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单面贴合前述粘合片而形成贴合体,并且,
使被贴合面具有有底孔的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被贴合面与前述贴合体的粘合片相对,在减压下使其密合并层叠,形成层叠体,
通过对前述层叠体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而使前述粘合片发生热熔,从而使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流入至前述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前述有底孔内,
对夹在第一图像显示构成构件和第二图像显示构成构件之间的前述粘合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粘合片固化。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通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而能够使其热熔,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流动性。因而,能够使热熔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流入被粘物的孔内并填充至各个角落。进而,通过将前述粘合片层叠在两个被粘物之间,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从而不仅能够将两个被粘物、尤其是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进行接合,还能够发挥出即便前述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填充至前述孔内部的粘合剂也不发泡的耐发泡可靠性优异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实施方式的例子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本粘合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述的粘合片(称为“本粘合片”)是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称为“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称为“本粘合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
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是指具备能够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这一性质的粘合片,换言之,是指尚留有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的余地的具备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的粘合片。
本粘合片可以固化(称为“预固化”)至尚留有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的余地的状态,也可以未经任何固化(称为“未固化”),能够因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
如果本粘合片进行了预固化或未经固化,则在将该本粘合片贴合于被粘物后,能够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而使本粘合片发生固化(也称为“主固化”),其结果,能够提高内聚力而提高粘接性。
形成本粘合片的本粘合剂层在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之前可以是略微交联的状态、即凝胶分数大于0%且为40%以下的状态,也可以为未经交联的状态、即凝胶分数为0%的状态。从向被粘合面中的有底孔流入的流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未交联状态。
本粘合片可以是由本粘合剂层形成的单层构成,也可以是具备本粘合剂层的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
本粘合片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时,优选至少最表层或最里层或这两者是符合本粘合剂层的层。可以是全部层符合本粘合剂层的层。
本粘合片的厚度优选为10μm~500μm,其中,更优选为15μm以上或400μm以下,其中,尤其是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或350μm以下。
本粘合片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时,符合本粘合剂层的层的厚度相对于本粘合片整体的厚度优选占据20~100%,其中,进一步优选占据30%以上或95%以下、其中占据40%以上或90%以下的比例。
本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优选为150%以上且小于1500%。
本粘合片中,如果上述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上,则从通过加热而能够使粘合树脂流动填充至有底孔等凹凸部中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从该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
另一方面,如果上述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小于1500%,则从粘合片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从该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1400%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300%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200%以下。
本粘合片中,为了将上述固化前的蠕变形变调整至上述范围,优选调整作为主成分树脂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组成、分子量,或者调整反应性稀释剂(B)的种类、添加量。但不限定于该手段。
本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优选为10%以上。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本粘合片中,如果上述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则在其与被粘物的界面不会发生发泡、剥离,能够追随于被粘物的热尺寸变化,故而优选。从该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12%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3%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
另一方面,上述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其中,1000%左右为上限,优选的上限为500%、更优选为300%、特别优选为100%。若蠕变形变过高,则在高温环境下粘合片有可能从贴合构件的端面溢出而导致端面发粘,或者所贴合的构件发生位置偏移。
本粘合片中,为了将上述固化后的蠕变形变调整至上述范围,优选调整作为主成分树脂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组成、分子量,或者调整反应性稀释剂(B)的种类、添加量,或者调整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量。但不限定于该手段。
如上所述,本粘合片中的前述蠕变形变是将厚度设为0.8mm~1.5mm时的数值,但为了准确地测定本粘合片具有的蠕变形变,需要避免因粘合片的厚度不足而受到测定工具的影响所导致的测定结果变动,为此,需要在将本粘合片调整至一定的厚度范围后再进行测定。
通过在将本粘合片的厚度预先调整至上述范围内的基础上再测定蠕变形变,从而不会受到测定工具的影响,能够准确地掌握本粘合片所具有的蠕变形变。
并且,前述“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是指:作为测定样品的粘合片的厚度不满足该范围时,将几张重叠等,并将测定样品的厚度调整至该范围而作为测定对象。在其它试验中,规定了测定样品的厚度的情况也相同。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是除了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之外,根据需要还包含反应性稀释剂(B)和引发剂(C)、以及根据需要的硅烷偶联剂(D)、其它成分的组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主成分树脂。即,是构成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树脂之中质量比例最高的树脂。此时,构成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树脂之中,(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质量比例可以为50质量%以上、其中70质量%以上、其中80质量%以上、其中90质量%以上(包括100质量%)。
作为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包含50质量%以上的下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4~18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所示的单体成分作为聚合成分。
其中,(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进一步优选包含55质量%以上的前述单体成分作为聚合成分,其中,特别优选包含60质量%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是指分别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含义,“(甲基)丙烯酰基”是指分别包括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含义,“(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分别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含义,“(共)聚合物”是包括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含义。
CH2=CH(R1)-COO(R2) 式1
作为前述式1所示的单体,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鲸蜡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3,5,5-三甲基环己烷(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上述之中,特别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18、优选为4~15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的任1种以上。
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为具有除前述单体成分之外的“其它共聚性单体”作为共聚成分的共聚物。
前述“其它共聚性单体”在(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优选包含1~30质量%,其中,更优选以2质量%以上或25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
作为该“其它共聚性单体”,可列举出例如(a)含羧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1”)、(b)含羟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2”)、(c)含氨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3”)、(d)含环氧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4”)、(e)含酰胺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5”)、(f)乙烯基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6”)、(g)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3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7”)、(h)大分子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8”)、(i)含芳香族的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9”)、(j)含其它官能团的单体(以下也称为“共聚性单体a10”)。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1,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丁酯、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六氢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琥珀酸、巴豆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2,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3,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异丙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N-烷基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甲基)丙烯酸N,N-二烷基氨基烷基酯。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4,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醚。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5,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酰胺、马来酰亚胺。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6,可列举出在分子内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作为这种化合物,可例示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以及分子内具有羟基、酰胺基和烷氧基烷基等官能团的官能性单体类;以及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以及乙酸乙烯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酸乙烯酯和月桂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单体;以及苯乙烯、氯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其它取代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7,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8的大分子单体是具有末端官能团和高分子量骨架成分的高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数均分子量的上限通常为10000。
通过使用共聚性单体a8,从而能够制成导入有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接枝共聚物的枝成分的接枝共聚物,能够制成由该接枝共聚物形成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
因此,根据共聚性单体a8与除此之外的单体的选择、配混比率,能够使接枝共聚物的特性发生变化。
尤其是,本发明中,从赋予在热熔时的流动性的观点出发,(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的大分子单体的共聚比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或9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或8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4质量%以上或7质量%以下。
前述大分子单体的骨架成分优选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乙烯基系聚合物构成。例如,可列举出前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18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脂环式烷基酯、前述共聚性单体a1、前述共聚性单体a2、前述共聚性单体a7等所例示的物质。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9,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壬基苯酚EO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作为前述共聚性单体a10,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改性有机硅、(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十三氟正辛酯等含氟单体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
从抗金属腐蚀性和耐湿热白化性等观点出发,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不含或实质不含前述“共聚性单体a1”。
需要说明的是,“不含或实质不含共聚性单体a1”是指:不仅包括完全不含的情况,还包括在(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包含小于0.5质量%、优选包含小于0.1质量%的共聚性单体a1的情况。
从对粘合剂赋予粘接粘合化、内聚力的观点出发,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包含含羟基单体和/或含氮原子的单体。因而,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特别优选具有前述“共聚性单体a2”、含氮原子的单体、尤其是“共聚性单体a5”作为共聚成分。
从对粘合剂赋予热熔性的观点出发,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包含嵌段共聚物和/或接枝共聚物,其中,优选包含接枝共聚物。
此处,嵌段共聚物是指:具有多个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链,且这些化学结构不同的多个聚合物链键合成线状的嵌段共聚物。
此处,接枝共聚物优选为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作为主干成分,且含有源自大分子单体的重复单元作为该接枝共聚物的枝成分的共聚物。
本发明中,由于会影响室温状态下的本粘合片的柔软性、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对于被粘物的润湿性、即粘接性,为了使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在室温状态下具有适度的粘接性(粘合性),(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70℃~0℃,其中,特别优选为-65℃以上或-5℃以下,其中,特别优选为-60℃以上或-10℃以下。
此时,共聚物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根据由该共聚物各成分的均聚物得到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构成比率,利用Fox的计算式而算出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Fox的计算式是指利用下式求出的计算值,可使用聚合物手册〔PolymerHandBook,J.Brandrup、Interscience、1989〕中记载的值来求出。
1/(273+Tg)=Σ(Wi/(273+Tgi))
[式中,Wi表示单体i的重量分数,Tgi表示单体i的均聚物的Tg(℃)。]
在获得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时,丙烯酸系聚合物(A)所具有的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之中,至少1种重复单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70~0℃。
作为构成这种重复单元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出例如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甲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丙烯酸多支链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多支链硬脂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20的(甲基)丙烯酸酯,但不限定于它们。
另外,丙烯酸系聚合物(A)所具有的源自(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之中,至少1种重复单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120℃。具体而言,为了对本粘合片的热熔温度造成影响,该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30℃~120℃,其中,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或110℃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或100℃以下。
如果存在具有这种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重复单元,则通过调整分子量而能够保持优异的加工性、保管稳定性,且能够以在80℃附近发生热熔的方式进行调整。
作为构成这种重复单元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1,4-环己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
本发明中,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从而能够制成形状稳定性和热熔性优异的粘合片。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尤其是,接枝共聚物可如上所述地通过将大分子单体用作共聚成分来制造。
前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如上所述地是包含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枝成分的共聚物时,从赋予热熔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2~9质量%的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如果该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为10质量份以下,则从在热熔时赋予流动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为2质量%以上,则从抑制保管时、热熔时的过量流动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从该观点出发,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4质量%以上。另一方面,进一步优选为9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8质量%以下,进而,进一步优选为其中的7质量%以下。
前述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150℃,其中,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或130℃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或120℃以下。
<反应性稀释剂(B)>
反应性稀释剂(B)不是单纯的稀释剂,而是通过基于活性能量射线的自由基反应而发生聚合反应和/或交联反应,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键合或形成物理交联的化合物和/或组合物。
从确保本粘合片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发生固化这一性质的观点出发,反应性稀释剂(B)优选包含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另外,从提高被粘物相对于热尺寸变化而言的追随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还包含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作为反应性稀释剂(B),从而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能够形成交联结构,促进(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交联反应,能够促进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固化。进而,通过包含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从而能够增大固化物的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因此,分子链的运动自由度增加,夹着本粘合片来层叠被粘物时,即便反复进行加热和冷却等而导致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形时,由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本粘合片也能够追随其而发生变形。
从该观点出发,反应性稀释剂(B)优选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和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在该情况下,其含有质量比率优选为(b-1):(b-2)=1:0.1~1:9,更优选为1:1~1:9,进一步优选为1:2~1:9。通过处于该范围,从而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不会过多,不用担心对于光的灵敏度降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能够充分追随于被粘物。
另外,反应性稀释剂(B)的含有质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其中,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其中,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关于上限值,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其中,更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其中,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
进而,从形成交联结构、赋予固化后的内聚力的观点出发,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的含有质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其中,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关于上限值,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其中,优选为8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6质量份以下。
从调整交联密度而对固化物赋予适度柔软性的观点出发,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的含有质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其中,优选为4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6质量份以上。关于上限值,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其中,优选为18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优选为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0℃的成分,其中,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限通常为250℃。
另一方面,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优选为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下的成分,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下限通常为-80℃。
通过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从而即便发生固化也会缓慢变硬,因此,会追随被粘物的尺寸变化而变形,因此,即便在例如反复加热和冷却的耐久试验等中,也能够抑制剥离、气泡等的发生。
此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通过在频率1Hz下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而得到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极大值。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可列举出例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聚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ε-己内酯改性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戊酸新戊二醇的ε-己内酯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聚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紫外线固化型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及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系低聚物。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山嵛酯、(甲基)丙烯酸环丙酯、(甲基)丙烯酸环丁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庚酯、(甲基)丙烯酸环辛酯、(甲基)丙烯酸环壬酯、(甲基)丙烯酸环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烷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丙烯酸酯、乙氧基化邻苯基苯酚丙烯酸酯、2-羟基邻苯基苯酚丙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邻苯基苯酚丙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四氢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六氢苯二甲酸等(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萘酯、(甲基)丙烯酸9-蒽酯、(甲基)丙烯酸1-芘基甲酯、三环癸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单羧酸、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二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双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烷烃改性二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烷烃改性二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以及单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单官能低聚物类。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引发剂(C)>
引发剂(C)只要是通过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即可。
引发剂(C)根据自由基产生机理而大致分类为两种,大致分为:能够使引发剂自身的单键开裂分解而产生自由基的裂解型光引发剂;以及所激发的引发剂与体系中的供氢体能够形成激发络合物,从而使供氢体的氢发生转移的夺氢型光引发剂。
作为引发剂(C),可以为裂解型光引发剂和夺氢型光引发剂中的任一者,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者,进而,还可以各自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作为裂解型光引发剂,可列举出例如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苯基乙醛酸甲酯、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乙氧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它们的衍生物等。
作为夺氢型光引发剂,可列举出例如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2-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酰基甲酸甲酯、双(2-苯基-2-氧代乙酸)氧基双乙烯、4-(1,3-丙烯酰基-1,4,7,10,13-五氧代十三烷基)二苯甲酮、噻吨酮、2-氯噻吨酮、3-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其衍生物等。
上述引发剂(C)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基准,优选以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0.1~10质量份、其中为0.5~5质量份、其中为1~3质量份的比例来含有。
<硅烷偶联剂(D)>
硅烷偶联剂(D)能够提高粘接性,其中,能够提高对于玻璃材料的粘接力。
作为硅烷偶联剂,可列举出例如在具有乙烯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那样的不饱和基团、氨基、环氧基等的同时,还具有烷氧基那样的能够水解的官能团的化合物。
作为硅烷偶联剂的具体例,可例示出例如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其中,在本粘合剂层中,从粘接性良好、黄变等变色少等的观点出发,可优选使用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前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前述硅烷偶联剂(D)的含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1~5质量份,其中,进一步优选为0.2~3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与硅烷偶联剂同样地,也可有效地活用有机钛酸盐化合物等偶联剂。
<其它成分>
作为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除了前述之外的“其它成分”,例如可根据需要而适当含有增粘树脂、抗氧化剂、光稳定化剂、金属惰化剂、防老剂、吸湿剂、阻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锈剂、无机颗粒等各种添加剂。
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含有叔胺系化合物、季铵系化合物、月桂酸锡化合物等反应催化剂。
(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
本粘合树脂组合物中,为了对本粘合片赋予热熔性,作为除了(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之外的聚合物,可以包含嵌段共聚物和/或接枝共聚物。这些共聚物优选具有至少各1种的橡胶状链段和玻璃状链段。
此处,嵌段共聚物是指:具有多个包含源自某种单体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链,且这些化学结构不同的多个聚合物链键合成线状的嵌段共聚物。
另外,接枝共聚物是指:含有源自单体的重复单元作为主干成分,且含有源自与主干成分不同的单体的重复单元作为该接枝共聚物的枝成分的共聚物。
橡胶状链段是显示出低于室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部分,橡胶状链段的Tg优选低于0℃,更优选低于-10℃,进一步优选低于-20℃。
作为构成橡胶状链段的单体,可列举出共轭二烯、共轭二烯的加氢衍生物。此处,共轭二烯优选包含4~15个碳原子。
作为共轭二烯的例子,可列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乙基丁二烯、苯基丁二烯、间戊二烯、戊二烯、己二烯、乙基己二烯和二甲基丁二烯。聚合共轭二烯可分别或相互地以共聚物的形式使用。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共轭二烯选自由异戊二烯、丁二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
玻璃状链段是显示出超过室温的Tg的部分。玻璃状链段的Tg为40℃以上、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
作为构成玻璃状链段的单体,可列举出例如单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但不限定于它们。例如,作为单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可列举出苯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二正丁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其它烷基化苯乙烯、苯乙烯类似体和苯乙烯同族体。
除了(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之外的嵌段共聚物和/或接枝共聚物的含有质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其中,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其中,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关于上限值,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其中,更优选为95质量份以下,其中,更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
(增塑剂)
为了对本粘合片赋予热熔性,本粘合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增塑剂。
作为增塑剂的例子,没有限定。可列举出例如选自由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非晶质聚烯烃及其共聚物、有机硅、聚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乙烯丙烯共聚物、它们的任意组合或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增塑剂。
这些之中,增塑剂优选为聚异丁烯。作为本说明书中能够使用的聚异丁烯增塑剂的例子,在由BASF以OPPANOL的商品名销售的增塑剂之中,可特别列举出选自OPPANOLB系列中的增塑剂。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所使用的增塑剂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值小是优选的,通过热重量分析而进行测定时,优选小于1000ppm,更优选小于800ppm,进一步优选小于600ppm,最优选小于400ppm。
增塑剂的含有质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其中,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或15质量份以下。
(烃增粘剂)
为了对本粘合片赋予热熔性,本粘合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烃增粘剂。
作为烃增粘剂,可列举出聚萜烯(例如α-蒎烯系树脂、β-蒎烯系树脂和柠檬烯系树脂)和芳香族改性聚萜烯树脂(例如酚改性聚萜烯树脂)等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以及C5系烃树脂、C9系烃树脂、C5/C9系烃树脂和二环戊二烯系树脂等石油系树脂;改性松香、氢化松香、聚合松香、松香酯等松香类。
烃增粘剂优选相容于本粘合组合物。
烃增粘剂的含有质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其中,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或15质量份以下。
通过包含这些增塑剂、烃增粘剂,从而能够适合地制作具有粘合特性的热熔系粘合组合物。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可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以及优选进一步将反应性稀释剂(B)和引发剂(C)、进而根据需要将硅烷偶联剂(D)、其它成分分别混合规定量来获得。
作为它们的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各成分的混合顺序也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在制造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时,可以追加热处理工序。该情况下,预先将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混合后再进行热处理是理想的。也可以将各种混合成分浓缩并制成母料来使用。
另外,混合时的装置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万能混炼机、行星搅拌器、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门式搅拌器、加压捏合机、三辊磨、二辊磨。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溶剂进行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可以以不含溶剂的无溶剂体系的形式来使用。通过以无溶剂体系的形式来使用,从而可具备不会残留溶剂、耐热性和耐光性提高的优点。
<除了本粘合剂层之外的层>
本发明中,从使本粘合片的保管稳定性、加工性和粘合物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本粘合片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在该情况下,作为除了本粘合剂层之外的层,优选具有中间层,例如,中间层的组成是任意的。其中,从进一步提高层间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形成除了本粘合剂层之外的层的树脂组合物优选也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作为主成分树脂,其中,优选包含与本粘合剂层相同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作为主成分树脂。
进而,除了本粘合剂层之外的层进一步优选也包含反应性稀释剂(B)和引发剂(C)。此时,该反应性稀释剂(B)进一步优选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和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
<本粘合片的使用方式>
本粘合片也可用作粘合片单体。例如,可以通过对被粘物直接涂布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并形成为片状,或者对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进行直接挤出成形,或者注入至模具中来使用本粘合片。进而,也可以通过向导电构件等构件之间直接填充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来使用本粘合片。
另一方面,本粘合片也可以用作具备由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和脱模薄膜的带脱模薄膜的粘合片层叠体。例如,还可以制成将本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在脱模薄膜上成型为单层片状或多层片状而得到的带脱模薄膜的粘合片的形态。
作为前述脱模薄膜的材质,可列举出例如聚酯薄膜、聚烯烃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丙烯酸薄膜、三乙酸纤维素薄膜、氟树脂薄膜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为聚酯薄膜和聚烯烃薄膜。
脱模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例如加工性和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μm~500μm,其中,进一步优选为38μm以上或250μm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或200μm以下。
<本层叠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称为“本层叠体”)是在两个图像显示装置用构成构件之间夹持有本粘合片,具备该两个图像显示装置用构成构件夹着本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
本层叠体通过对本粘合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本粘合片发生固化(将固化后的本粘合片称为“主固化后粘合片”),能够将两个图像显示装置用构成构件进行接合。
此时,前述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列举出包含选自由接触式传感器、图像显示面板、表面保护面板、偏光膜和相位差薄膜组成的组中的任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的层叠体。
其中,如果前述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与本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之比为1.0×10-5~3.0×10-1、其中为5.0×10-5以上或2.0×10-1以下、其中为1.0×10-4以上或1.0×10-1以下的有底孔,则能够进一步享受本粘合片的效果。
此时,可以在该有底孔内填充本粘合片的树脂组合物,此时,可以在有底孔内以至少不存在直径为1mm以上的空隙的方式进行填充。需要说明的是,在空隙为非球状的情况下,前述“空隙的直径”是指最长直径。
作为本层叠体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脱模薄膜/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触摸面板、图像显示面板/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触摸面板、图像显示面板/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触摸面板/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保护面板、偏光膜/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触摸面板、偏光膜/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触摸面板/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保护面板等的构成。
作为前述触摸面板,还包括使保护面板具备触摸面板功能的结构体、使图像显示面板具备触摸面板功能的结构体。
因而,本层叠体可以为例如脱模薄膜/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保护面板、脱模薄膜/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图像显示面板、图像显示面板/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保护面板等的构成。
另外,在前述构成中,可列举出在本粘合片或主固化后粘合片与邻接于其的触摸面板、保护面板、图像显示面板、偏光膜等构件之间夹设前述导电层的全部构成。但不限定于这些层叠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前述触摸面板,可列举出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等方式的触摸面板。其中,优选为静电容量方式。
作为前述保护面板的材质,除了玻璃之外,可以为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等脂环式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酚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塑料。
图像显示面板由偏光膜、其它相位差薄膜等其它光学薄膜、液晶材料和背光系统构成(通常,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或粘合物品的相对于图像显示面板而言的被粘合面成为光学薄膜),根据液晶材料的控制方式,有STN方式、VA方式、IPS方式等,可以为任意方式。
本层叠体可以用作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离子体显示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构件。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接着,针对本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本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方法。
本层叠体可如下制造:在第一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单面贴合本粘合片而形成贴合体,并且,使在被贴合面具有有底孔的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被贴合面与前述贴合体的粘合片相对,在减压下使其密合,进行层叠而形成层叠体。接着,通过对前述层叠体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而使本粘合片发生热熔,从而使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流入至前述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前述有底孔内。接着,对夹在第一图像显示构成构件与第二图像显示构成构件之间的本粘合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本粘合片发生固化,由此制造。
此时,对于本层叠体而言的加热加压处理优选以在50℃以上且80℃以下的温度下对本层叠体施加0.2MPa以上且0.8MPa以下的压力的方式进行处理。
其中,此时的上述温度进一步优选为53℃以上或78℃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上或75℃以下。
另外,上述压力进一步优选为0.25MPa以上或0.75MPa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0.30MPa以上或0.70MPa以下。
另外,上述处理时间、换言之,施加上述压力的时间优选为5分钟以上,特别优选为5分钟以上或60分钟以下,其中,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以上或45分钟以下。
本发明中,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照射中的活性能量射线,适合为紫外线和可见光线。
关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时的光源,可列举出例如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卤素灯、LED灯、荧光灯等,可根据照射光的波长、照射量而可以从它们之中区分使用。
另外,关于照射时间、照射手段,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果是紫外线照射,则波长365nm下的累积光量优选为100mJ/cm2~10000mJ/cm2,更优选为500mJ/cm2~8000mJ/cm2,进一步优选为1000mJ/cm2~6000mJ/cm2,特别优选为1500mJ/cm2~4000mJ/cm2。
作为本层叠体的一个优选例,可列举出具备将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所述固化后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基于规定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固化后粘合片是指本粘合片进行光固化后的片。
此时,如上所述,该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列举出在其与前述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的构件。此时,优选在该有底孔内填充有前述固化后粘合片,且在该有底孔内以至少不存在直径为1mm以上的空隙的状态进行了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隙为非球状的情况下,前述“空隙的直径”是指最长直径。
<本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也称为“本图像显示装置”)是具备本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作为本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离子体显示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等。
<语句的说明>
本发明中,表述为“X~Y”(X、Y为任意数字)时,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包括“X以上且Y以下”的含义,且包括“优选大于X”或“优选小于Y”的含义。
另外,表述为“X以上”(X为任意数字)或“Y以下”(Y为任意数字)时,还包括“优选大于X”或“优选小于Y”的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片”的概念中包括片(sheet)、膜(film)、带(tape)。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将数均分子量为240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15质量份、丙烯酸丁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81质量份和丙烯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6℃)4质量份无规共聚而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质均分子量:16万、玻璃化转变温度:-36℃)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2:将数均分子量为240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5℃)6质量份、丙烯酸丁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90质量份和丙烯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6℃)4质量份无规共聚而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质均分子量:22万、玻璃化转变温度:-45℃)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3: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64质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17质量份和丙烯酸甲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19质量份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质均分子量:43万、玻璃化转变温度:-50℃)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的各共聚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由该成分的均聚物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文献值。关于大分子单体。记载由形成大分子单体中的高分子量骨架的成分的均聚物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文献值。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根据上述各共聚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构成比率,利用Fox的计算式而算出的值。
<反应性稀释剂>
·反应性稀释剂b-1-1: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2℃)
·反应性稀释剂b-1-2:壬二醇二丙烯酸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8℃)
·反应性稀释剂b-1-3:聚四亚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0℃)
·反应性稀释剂b-2-1:丙烯酸4-羟基丁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7℃)
·反应性稀释剂b-2-2:含有丙二醇骨架的单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AGC公司制的“PEM-X264”、质均分子量:1万、(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62℃))
关于上述反应稀释剂,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下那样地进行操作。
相对于上述反应性稀释剂100g,添加光聚合引发剂(IGM公司制的“Esacure TZT”)1g。在厚度为0.55mm的钠钙玻璃上,层叠设有宽度4mm、长度37mm、厚度0.6mm的开口部的有机硅树脂片框,向框内流入前述反应性稀释剂。在其上覆盖厚度为0.55mm的钠钙玻璃,以365nm的累积光量达到4000mJ/cm2的方式,隔着钠钙玻璃从两面照射紫外线,将反应性稀释剂固化,制作包含反应性稀释剂的均聚物。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IT计测控制公司制的“DVA-200”),在频率:1Hz、升温速度:3℃/min、测定温度:-70℃~130℃的条件下对所制作的试样进行动态粘弹性测定。将由粘弹性曲线得到的Tanδ的峰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C-1:2,4,6-三甲基二苯甲酮与4-甲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IGM公司制的“Esacure TZT”)
·光聚合引发剂C-2:IGM公司制的“Esacure KTO46”
<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D-1: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有机硅公司制的“KBM403”)
<其它成分>
·烃增粘剂E-1:萜烯酚醛树脂(YASUHARA CHEMICAL公司制的“YSPOLYSTARG125”)
·烃增粘剂E-2:萜烯酚醛树脂(YASUHARA CHEMICAL公司制的“YSPOLYSTART160”)
[实施例1]
准备10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2.5质量份的反应性稀释剂b-1-1、7.5质量份的反应性稀释剂b-2-1、1.5质量份的光聚合引发剂C-1、0.3质量份的硅烷偶联剂D-1,作为粘合剂层的原料。
另一方面,准备(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 100质量份、反应性稀释剂b-1-1 0.5质量份、反应性稀释剂b-2-1 1.5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C-1 1.5质量份,作为中间层的原料。
将前述粘合剂层的原料和前述中间层的原料分别供给至2台挤出机中,按照2种3层(粘合剂层/中间层/粘合剂层、厚度为1:1:1)的层构成进行共挤出,得到粘合片。
接着,将前述粘合片夹在表面经剥离处理的两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化学公司制的“DIAFOIL MRV(V03)”、厚度100μm、三菱化学公司制的“DIAFOIL MRQ”、厚度为75μm)、即两片脱模薄膜之间,热熔成形为厚度150μm的片状,得到由脱模薄膜/粘合片1/脱模薄膜构成的粘合片层叠体。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片1是具备通过照射光而发生固化的光固化性的粘合片。
[实施例2~实施例11,比较例1~3]
如表1所示那样,除了变更各层的组成、层构成等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2~14和粘合片层叠体。
[物性测定/评价]
关于前述实施例/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1~14,进行以下的各种测定和评价。将其评价结果总结于表1。
<蠕变试验>
(固化前蠕变)
分别使用多张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以厚度达到0.8~1.5mm的方式进行层叠,并冲切成直径为8mm的圆状来进行制作。
使用流变仪(TA Instruments公司制的“DHR-2”),在测定工具:直径为8mm的平行板、温度:50℃、压力:1000Pa、转矩:100μN·m的条件下,测定1200秒后的形变(%)。
(固化后蠕变)
针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使用高压汞灯,以365nm的累积光量达到4000mJ/cm2的方式,隔着经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对粘合片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发生固化。其中,针对实施例8的粘合片8和实施例11的粘合片11,代替365nm的累积光量为4000mJ/cm2的情况,以达到30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发生固化。
以厚度达到0.8~1.5mm的方式层叠固化后的粘合片,并重叠成直径为8mm的圆状来进行制作。
使用流变仪(TA Instruments公司制的“DHR-2”),在测定工具:直径为8mm的平行板、温度:80℃、压力:1000Pa、转矩:100μN·m的条件下,测定180秒后的形变(%)。
<粘合力>
(固化前的粘合力)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的一个脱模薄膜剥掉,贴合作为背衬薄膜的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公司制的“COSMOSHINE A4300”),准备层叠品。
将上述层叠品裁切成长度150mm、宽度10mm后,剥掉残留的脱模薄膜而露出粘合面,使2kg的辊往返1次而将前述粘合片辊压接在钠钙玻璃上,以60℃的温度养护30分钟,进行精整贴附。
测定将该粘合力测定样品在23℃、40%RH的环境下以180°的剥离角度、60mm/分钟的剥离速度进行剥离时对于玻璃的剥离力(N/cm),求出固化前的粘合力。
(固化后的粘合力)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的一个脱模薄膜剥掉,贴合作为背衬薄膜的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公司制的“COSMOSHINE A4300”),准备层叠品。
将上述层叠品裁切成长度150mm、宽度10mm后,剥掉残留的脱模薄膜而露出粘合面,使2kg的辊往返1次而将前述粘合片辊压接在钠钙玻璃上。对贴合品以60℃的温度进行30分钟的养护而进行精整贴附后,隔着背衬薄膜以365nm的累积光量达到40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固化,并养护15小时,作为粘合力测定样品。
其中,针对实施例8的粘合片8和实施例11的粘合片11,隔着钠钙玻璃,代替365nm的累积光量为4000mJ/cm2的情况,以达到30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固化,制成可靠性评价用样品。
测定将该粘合力测定样品在23℃、40%RH的环境下以180°的剥离角度、60mm/分钟的剥离速度进行剥离时对于玻璃的剥离力(N/cm),求出固化后的粘合力。
<孔填埋性>
用手动辊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公司制的“COSMOSHINE A4300”)的单面层叠厚度20μm的两面粘合片,制作带粘合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总厚度为120μm)。将前述带粘合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裁切成54mm×82mm,在所裁切的薄膜的四角,以从端面起至孔中心为止的距离达到6mm的方式开出直径4mm的有底孔。
在54mm×82mm、厚度0.55mm的钠钙玻璃上辊贴合前述薄膜,制作具有4个直径4mm、深度120μm的有底孔的孔填埋性评价用基材。
将剥掉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层叠体的一个脱模薄膜而露出的粘合面辊压接于钠钙玻璃(82mm×54mm×0.55mm厚)。接着,剥掉残留的脱模薄膜,使露出的粘合面与前述孔填埋性评价用基材的具有有底孔的面相对,使用真空贴合机,在减压下(绝对压力为2kPa)下进行加压贴合。使用高压釜实施加热/加压处理(65℃、表压为0.45MPa、20分钟),制作孔填埋性评价用层叠体。
目视观察前述层叠体,将在1个以上的有底孔的内部观察到直径为1mm以上的空隙的试样记作“poor(不良)”,除此之外判定为“good(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隙为非球状的情况下,将空隙的直径判断为最长直径。
<可靠性(耐发泡可靠性)>
在厚度87μm的带粘合层的偏光板(70mm×150mm)的四角,以从端面起至孔中心为止的距离达到6mm的方式,开出直径4mm的有底孔。
在75mm×155mm、厚度0.55mm的钠钙玻璃上辊贴合前述薄膜,制作具有4个直径4mm、深度87μm的有底孔的可靠性评价用基材。
将剥掉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层叠体的一个脱模薄膜而露出的粘合面辊压接于钠钙玻璃(75mm×155mm×0.55mm厚)。接着,剥掉残留的脱模薄膜,使露出的粘合面与前述可靠性评价用基材的具有有底孔的面相对,使用真空贴合机,在减压下(绝对压力为2kPa)进行加压贴合。
使用高压釜实施加热/加压处理(65℃、表压为0.45MPa、20分钟)后,隔着钠钙玻璃,以365nm的累积光量达到40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固化,制作可靠性评价用样品。
其中,针对实施例8的粘合片8和实施例11的粘合片11,隔着钠钙玻璃,代替365nm的累积光量为4000mJ/cm2的情况,以达到30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使粘合片固化,制成可靠性评价用样品。
将该可靠性评价样品投入至热循环试验机中,在高温低温循环(高温:80℃、低温:-40℃、暴露时间:各温度下30分钟、温度变化速度:5分钟以内)的条件下循环100次,进行保管。
目视观察保管后的可靠性评价用样品,将在孔部内未观察到气泡的情况判定为“good”,将在孔部内观察到1个直径小于500μm的气泡的情况判定为“fair(一般)”,将在孔部内观察到1个直径为500μm以上的气泡的情况或者在孔部内观察到2个以上气泡的情况判定为“poor”。
需要说明的是,在气泡为非球状的情况下,将气泡的直径判断为最长直径。
<保管性>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粘合片层叠体的粘合片半切割裁切成30mm×30mm见方,在40℃的环境下保管200小时。针对粘合片的各边,测定从半切割标线粘胶露出的部分的最大值,将4边的平均值作为粘胶露出距离(mm)。将粘胶露出距离小于0.2mm的情况判定为“good”,将0.2mm以上判定为“poor”。
[表1]
根据上述实施例和至今为止本发明人进行的试验结果,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如果在固化前和固化后达到规定的蠕变形变,则通过进行热加压处理而能够发生热熔,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流动性。因而可知:能够使热熔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流入存在于被粘物表面(粘接面)的孔、例如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内而不残留空隙地填充至各个角落。另外可知:在粘合片固化后,即便前述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也能够防止填充至前述孔内部的粘合剂发泡。
比较例1中,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小于10%,从粘合剂产生发泡,实用性存在问题。可以认为:该发泡的原因是在固化后进行保管时,被粘物发生尺寸变化。
比较例2中,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0%以上,在粘合片层叠体的状态下进行保管时,在粘胶露出方面产生问题。
比较例3中,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下,在流入至有底孔内时,无法填充至各个角落,在有底孔内观察到空隙,欠缺实用性。
Claims (22)
1.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上且小于1500%,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还包含反应性稀释剂(B)和引发剂(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反应性稀释剂(B)包含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和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0℃的成分,所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下的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1)与所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2)的含有质量比率为(b-1):(b-2)=1:0.1~1:9。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反应性稀释剂(B)的含有质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0.2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还包含硅烷偶联剂(D)。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嵌段共聚物、和/或、包含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枝成分的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是包含源自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枝成分的共聚物,大分子单体的共聚比例为10质量%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包含烃增粘剂。
12.一种带脱模薄膜的粘合片层叠体,其具备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与脱模薄膜层叠而成的构成。
13.一种粘合片,其是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发生固化而成的。
1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之间夹着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
所述粘合片为如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其具备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固化前的5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20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50%以上且小于1500%,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与所述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15.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所述固化后粘合片的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基于下述固化条件的固化后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该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其与所述粘合片的接触面具有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的有底孔,在该有底孔内以不存在直径1mm以上的空隙的状态填充有所述固化后粘合片,
固化条件:利用365nm的紫外线照射达到3000~4000mJ/cm2范围内的累积光量,进行固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中,所述固化后粘合片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是包含选自由触摸面板、图像显示面板、表面保护面板、偏光膜和相位差薄膜组成的组中的任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的层叠体。
1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使用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而构成。
1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具备两个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夹着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的固化后粘合片进行层叠而成的构成,所述制造方法中,
在第一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单面贴合所述粘合片而形成贴合体,并且,
使被贴合面具有有底孔的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被贴合面与所述贴合体的粘合片相对,在减压下使其密合并层叠,形成层叠体,
通过对所述层叠体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而使所述粘合片发生热熔,从而使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流入至所述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所述有底孔内,
对夹在第一图像显示构成构件和第二图像显示构成构件之间的所述粘合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粘合片固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构件的有底孔的深度(mm)/底面积(mm2)为1.0×10-5~3.0×10-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固化后的粘合片中,将厚度设为0.8~1.5mm时的80℃下的蠕变试验开始180秒后的蠕变形变为10%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层叠体进行的加热加压处理中,以在50℃以上且80℃以下的温度下对所述层叠体施加0.2MPa以上且0.8MPa以下的压力的方式进行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4211 | 2020-03-31 | ||
JP2020-064211 | 2020-03-31 | ||
PCT/JP2021/001033 WO2021199571A1 (ja) | 2020-03-31 | 2021-01-14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粘着シート、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27525A true CN115427525A (zh) | 2022-12-02 |
Family
ID=7792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25777.1A Pending CN115427525A (zh) | 2020-03-31 | 2021-01-14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1199571A1 (zh) |
KR (1) | KR20220162152A (zh) |
CN (1) | CN115427525A (zh) |
TW (1) | TW202138527A (zh) |
WO (1) | WO20211995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80425A (zh) * | 2021-09-28 | 2024-05-03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带有脱模膜的粘合片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CN113861854B (zh) * | 2021-12-08 | 2023-03-31 |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着胶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WO2024106519A1 (ja) * | 2022-11-18 | 2024-05-2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接着シート、光学積層体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95175B2 (ja) | 2008-08-29 | 2013-05-08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成膜装置、成膜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KR101162558B1 (ko) | 2010-09-06 | 2012-07-05 | 미쓰비시 쥬시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화상 표시 장치 구성용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 적층체를 사용하여 이루어지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
JP6057600B2 (ja) * | 2012-08-09 | 2017-01-1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361121B2 (ja) * | 2013-11-29 | 2018-07-25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粘着剤樹脂組成物 |
JP6388023B2 (ja) * | 2014-03-10 | 2018-09-12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KR102389946B1 (ko) | 2014-05-28 | 2022-05-10 | 주식회사 에이엔케이 | 입자 정렬을 이용한 코팅 방법 |
JP6252626B2 (ja) * | 2015-06-02 | 2017-12-27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 |
JP6866880B2 (ja) | 2017-08-08 | 2021-04-28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 |
-
2021
- 2021-01-14 JP JP2021502908A patent/JPWO2021199571A1/ja active Pending
- 2021-01-14 WO PCT/JP2021/001033 patent/WO20211995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1-14 KR KR1020227037527A patent/KR20220162152A/ko unknown
- 2021-01-14 CN CN202180025777.1A patent/CN11542752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1-22 TW TW110102476A patent/TW202138527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99571A1 (ja) | 2021-10-07 |
JPWO2021199571A1 (zh) | 2021-10-07 |
KR20220162152A (ko) | 2022-12-07 |
TW202138527A (zh) | 2021-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27525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
CN111909622B (zh) | 光固化性粘合片 | |
JP6252624B2 (ja) | 光硬化型粘着シート、粘着シー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WO2016194957A1 (ja) | 光硬化型粘着シート、粘着シー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6866956B2 (ja) |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パネル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JP6866880B2 (ja) |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 | |
WO2016088697A1 (ja) |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構成部材積層体 | |
JP6252626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7151518B2 (ja) |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付き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7484104B2 (ja) | 光硬化性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6881139B2 (ja) | 光硬化型粘着シート | |
WO2022163232A1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離型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16806245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带脱模薄膜的粘合片、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层叠片、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柔性图像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器用粘合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
JPWO2018079720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合わせガラスの中間膜用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
CN117980425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带有脱模膜的粘合片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
JP6256664B6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CN116745378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合片、带脱模薄膜的粘合片层叠体、粘合片、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