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3C - 可变电阻器 - Google Patents

可变电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3C
CN1154123C CNB001211285A CN00121128A CN1154123C CN 1154123 C CN1154123 C CN 1154123C CN B001211285 A CNB001211285 A CN B001211285A CN 00121128 A CN00121128 A CN 00121128A CN 1154123 C CN1154123 C CN 11541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housing
fixed
sliding contac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211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2966A (zh
Inventor
大西克博
上田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2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0Adjustable resistors
    • H01C10/30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 H01C10/32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the contact moving in an arcuate path
    • H01C10/34Adjustable resistors the contact sliding along resistive element the contact moving in an arcuate path the contact or the associated conducting structure riding on collector formed as a ring or por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变电阻器,包含滑动触头,具有用于与工具接合的接合部的转子,且被容纳在壳体的凹部中,在其下方具有带有电阻器的电阻器基板,可与滑动触头滑动接触,并固定到转子的下方,在壳体的凹部的内周边表面和转子的外周边表面之间具有进行密封的O形环。转子具有一个台阶部分,且台阶的下方部分具有短的直径。所形成的电阻器基板为盘状,其直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通过将电阻器基板固定到转子的下方可防止O形环松开。

Description

可变电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可变电阻器的密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测量仪器、通讯设备、传感器和其他的工业装置或设备中的小尺寸可变电阻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一种总的趋势,装置或设备正被小型化和尺寸变小。针对作为装置或设备的内部部件的可变电阻器,已经加速了其的小型化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装置或设备被用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相应的,对于可变电阻器,需要其具备防水、防潮的结构。
通常,可变电阻器包含一个具有凹部的壳体、一个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电阻器的电阻器基板,其设置在壳体的凹部的底面上,和一个转子,其具有与其下方固定并旋转容纳在壳体的凹部中的滑动触头。通过滑动在电阻基片的电阻器上的滑动触头可改变电阻。上述的转子可相对壳体进行旋转。相应的,需要在转子和壳体之间进行密封。为此,在转子的外周边中形成周边槽,并在周边槽中设置O形环,以进行转子和壳体之间的密封。
然而,将O形环放入到转子的周边槽中是很烦琐的工作。尤其是,对于被拉长的O形环很难将其精确的放入到小尺寸转子的周边槽中。所产生的配合的缺陷会造成密封不好。
正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10-149907中所揭示的,在所公知的可变电阻器中,滑动触头被固定到壳体凹部的底部,电阻器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使基片的电阻器面朝下,且滑动触头可与电阻器接触滑动。在此可变电阻器中,具有防水和防潮的功能,且O形环被放置在转子的上侧和壳体的上侧之间,并通过将盖体压向O形环,而在转子和壳体之间形成密封。
在此情况下,无须象上述的第一传统的实例一样将被拉长的O形环放入到转子中。这样可增强其组装的可操作性。
然而,在上述的第二传统的实例中,在装配期间由于滑动触头的弹力使转子处于上升状态,因此,O形环的外周边表面不受壳体的引导,即,O形环被简单地放置在转子上侧中的外周边上。因此,O形环处于一不稳定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在组装过程中发生运输-震动等情况,则O形环会发生位置滑动或脱落。如果在O形环位置滑动的情况下进行组装,在该处的O形环的接合不当,使得密封不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其中可简单且稳固的安装O形环,且可防止密封不完全。
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其构成部件数量并不增加,并可实现小型化,并通过使用现有的部件可防止O形环的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变电阻器包含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一个固定到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部中的滑动触头,一个旋转容纳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的转子,一个电阻器基片,其下侧上具有一个电阻器,并与滑动触头滑动接触,且该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和一个O形环,其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内周边表面和转子的外周边表面之间进行密封,转子具有形成在其下侧上的外周边表面中的台阶部分,台阶部分的下侧部分具有一个短的直径,O形环被放入到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上,所述电阻器基片的全部或者部分形成得直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短直径部分的直径,电阻器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从而O形环被固定在转子的台阶部分和电阻器基片之间。
根据本发明,其提供一种可变电阻器,该电阻器包含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一个电阻器基片,其具有一个电阻器,电阻器形成在基片的上侧上,并设置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部,一个转子,旋转容纳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一个滑动触头,与电阻器滑动接触且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和一个O形环,其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内周边表面和转子的外周边表面之间进行密封,转子具有形成在其下侧上的外周边表面中的台阶部分,台阶部分的下侧部分具有一个短的直径,O形环被放入到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上,形成整个的或部分的滑动触头,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的直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的直径,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从而O形环被固定到转子的台阶部分和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器中,为了组装,首先,O形环被放入到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中,而电阻器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由此可防止O形环在轴向上脱落。在此情况下,将带有固定的电阻器基片的转子插入到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由于滑动触头被固定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滑动触头和电阻器基片被接触在一起,从而转子处于上升状态。然而,由于转子的台阶部分和电阻器基片可防止O形环脱落,从而不会发生位置移动或脱落。防止O形环不正确的接合或被卸下。因此,可保证密封的性能。
另外,对于O形环的安装,很简单只需要将O形环插入到转子的短直径部分中,并将电阻器基片和转子的下侧相固定。由此,不需要将O形环拉长。即使转子和O形环为小尺寸的部件,也可容易稳定的进行固定。另外,电阻器基片可防止O形环松开。因此,不需要用于防止O形环松开的特定部件,从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另外,由于电阻器基片为直接固定在转子的下侧上,从而可降低转子的高度,这样会使可变电阻器尺寸变小。
可使用诸如黏结、热填缝(heat caulking)、螺丝(拧紧)等作为将电阻器基片和转子的下侧固定的方法。最好,在转子的下侧形成一个突起,在电阻器基片中形成一个在压力的作用的将突起嵌入的接合部分,转子的突起在压力的作用下被嵌入到电阻器基片接合部分中,从而转子和电阻器基片被旋转整体的接合在一起。通过此方法,与其他的固定方法相比,可更容易进行组装。另外,还可消除对电阻器和电机的黏结等所带来的导电缺陷。在将转子安装到壳体中后,通过滑动触头的弹力下压电阻器基片,从而进一步被固定到转子上。相应的,在使用可变电阻器时,不存在电阻器基片从转子松开的可能。
对于将转子装入到壳体中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将滑动触头固定到壳体的底部的情形,而可以从上侧安装转子。最好的,在壳体的上端上形成一个用于限制转子向上松开的限制壁,通过壳体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插入转子,将固定有滑动触头的滑动触头挡块固定到壳体的底部的开口部分中。在此情况下,最好用树脂对壳体底部中的开口部分和滑动触头挡块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在开口部分和滑动触头挡块之间同时进行固定和密封。
根据本发明,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相比,滑动触头和电阻器基片的结构与其相反。即,电阻器基片被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中,而滑动触头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上。电阻器基片和与壳体分离形成也可一体形成。
在此情况下,通过在滑动触头中形成一个底片部分可防止O形环松开,其中底片部分的直径整个或部分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的直径,同时将底片部分固定到转子的下侧。相应的,在O形环不发生位置移动或分离的情况下可牢固的将O形环固定。同样在此情况下,对于固定,只需简单的将O形环插入到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中。因此,即使在转子和O形环为小尺寸部件的情况下也可容易的进行安装工作。
最好,在转子的下侧中形成一个突起,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被固定到在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中形成的接合部分中,从而转子和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被接合在一起。与其他的固定方法相比,此种的组装方法容易进行。
同样,最好从壳体的下方将转子装入,在壳体底部中的开口部分接近电阻器基片。因此,可用树脂进行密封。
壳体的上侧最好提供一个开口部分,在其中露出部分转子,且在壳体的开口部分中,固定有一个盖体,用于限制转子上升且将转子旋转固定。在此情况下,可从壳体的上侧将转子装入。如果形成带底的壳体,就不需要用树脂对壳体的底部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电阻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可变电阻器的平面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线A-A的截面视图;
图4为图1的可变电阻器的底视图;
图5为图1的可变电阻器的壳体的平面视图;
图6为图1的可变电阻器的转子和电阻器基片的平面视图;
图7为图6中转子和电阻器基片的侧视图;
图8为图6中转子和电阻器基片的底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的截面视图;
图10为在图9中所示的可变电阻器中使用的转子和滑动触头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转子和滑动触头的底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的截面视图;
图1 3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的截面视图;
图14为用在图13中所示的可变电阻器中的转子和滑动触头的侧视图;及
图15为图14中的转子和滑动触头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1包含壳体2;滑动触头9、10和11;引线端15、16和17;转子18;电阻器基片24;O形环28和金属盖30。
通过诸如具有高抗热性的46尼龙、聚笨撑硫化物、聚丁烯对酞酸盐、液晶聚合物等聚酰胺型热塑树脂,或诸如环氧树脂、己二烯钛酸盐等热固型树脂形成在高温环境下表现稳定且在焊接过程中耐热的壳体2。作为一个容纳空间实例的具有环形横截面的底部凹陷3被形成在壳体2中,并被设计成使得被容纳在凹陷3中的转子18可自由的转动。在壳体2的凹陷3的上边缘形成一个用于导引O形环28的锥形引导面3a。在壳体2的上侧边的四个角中形成与盖体30的接合爪34接合的接合孔4,在壳体2的上侧边的四个侧部中分别形成与盖体30的接合片35接合的接合凹部8。
通过诸如镍银、无锈钢等的铜合金形成滑动触头9、10和11,用壳体的下侧进行插入模制,并在壳体2的凹陷3的底面中部分露出。每个滑动触头9、10和11都具有双折叠结构,如图3中所示。在滑动触头9、10和11的上片部分中,形成梳形的臂9a、10a和11a,从而从凹陷3的底面向上倾斜突出。在臂9a、10a和11a的尖端形成接头9b、10b和11b(参见图5)。接头9b、10b和11b可与中心电极26、外周边电极27和电阻器基片24的电阻25接触,在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
滑动触头9提供有焊区(未示出)。焊区从开口5中露出,用于连接在壳体2的下侧上设置的引线端(参见图4)。类似的,滑动触头10也提供有焊区(未示出),并在开口6露出用于壳体2的下侧上的引线端子的连接。滑动触头11的引线部分11c,从壳体2的侧面引出,并从侧面折到壳体2的下侧上的侧面上。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和4中所示,使用了引线端子15、16和17及具有环形截面的管脚端子。通过诸如焊接、阻焊、超声波焊接等方法,将引线端子15和16与在壳体2的下侧中形成的开口5和6中露出的滑动触头9和11的焊区相连。引线端子17与被折到壳体2的下侧上的滑动触头11的引线部分相连。
通过诸如氧化铝等陶瓷材料或诸如聚笨撑硫化物等的热阻树脂材料形成大致为柱状的转子18。壳体2的外周边表面被定位在接近凹陷3的内周边表面的位置。在转子18的上侧的中心形成将诸如改锥等工具进行固定的工具接合槽19,并在壳体2的凹陷3中向上露出。在工具接合槽19中设置用于表示转子18的方向的箭头部分19a。在工具接合槽19的周围提供大致为拱形的脱离槽20,且在脱离槽20中的预定位置设置挡块21。在转子18的下侧中设置圆杆状的突起22a和爪状的突起22b(参见图8),在转子18的下侧上的外周边中形成台阶部分23,台阶部分23的下部具有短的直径。
将电阻器基片24固定到转子18的下侧上。通过诸如氧化铝的陶瓷材料或诸如聚笨撑硫化物等的热阻树脂等形成盘状的电阻器基片24。电阻器基片24的直径大于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23a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台阶部分23的大直径部分23b的直径。电阻器基片24设置有孔24a和形状与突起22a和22b一致的凹口24b。杆状突起22a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插入到孔24a中,而爪状的突起24b和凹口24b接合,从而电阻器基片24被与转子18同心的旋转固定。当电阻器基片24与转子18固定时,通过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和电阻器基片24限定出用于O形环的接收槽29。通过诸如丝网印刷、转印等方法形成大致为字母C形状的电阻器25,其中电阻器25由诸如陶瓷电阻器或碳电阻器构成。电阻器25的两端与中心电极26和外周边电极27电连接,且其与电阻器25同心形成。
如上所述,O形环28被容纳在接收槽29中,其中接收槽是通过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和电阻器基片24所形成的。O形环28的外周边表面从转子18的大直径部分23b的外周边表面突出一定高度。如果需要的话,可通过耐热的硅树脂橡胶等构成O形环。当将转子18装入到壳体2的凹陷3中时,在压力的作用下O形环28的外周边表面与壳体2的凹陷3的内周边表面接触,同时O形环28的内周边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与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23a接触。因此,可保证壳体2和转子18之间的密封。
盖体30由诸如无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在盖体30的中心形成改锥插入孔31,且通过孔31,露出转子18的工具接合槽19,如图1和2所示。插入孔31的一部分内边向下弯曲形成舌状挡块-插件32(参见图3)。挡块插件32和转子18的拱形脱离槽20接合。转子18的挡块21与挡块插件32接触以控制转子18的旋转角。在盖体30的顶面上刻出表示转子18的旋转位置的刻度33。在盖体30的四个角,固定爪34分别向下弯曲。爪34的尖端分别向上弯曲。在爪34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上设置防脱离突起34a,如图1中所示。在爪34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分别形成狭缝34b。狭缝34b使得爪34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弹力作用。突起34a分别和壳体2的接合孔4的内边接合,从而盖体30可防止盖体30从壳体2松脱。向下弯曲的接合片35突出形成在盖体30的四个边部上,并与形成在壳体2的上侧上外周边内的接合凹陷8接合。因此,接合片具有防止盖体30横向滑动的功能。
下面将对上述实施例的可变电阻器1的安装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组装转子18和电阻器基片24。尤其是,将O形环28插入到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中。在转子18的下侧,电阻器基片24和电阻器25固定,且使电极26和27面朝下。由此,可防止O形环28的脱落。在此情况下,可容易的进行插入工作,这是因为O形环28仅仅被插入到转子18的短直径部分23a上。另外,为了将电阻器基片24和转子18相固定,为转子18而设置的突起22a和22b仅仅分别和电阻器基片24的孔24a和凹口24b接合。相应的,即使其为大约1到2mm的小尺寸部件,其操作性也很好。
接着,在壳体2的凹陷3中容纳固定有电阻器基片24和O形环28的转子18,而电极26和27分别与接头9b、10b和11b接触。然后,转子18处于上升状态,这是由于滑动触头9、10和11的臂9a、10a和11a的回弹力的作用。
此后,用盖体30从壳体2的上侧盖住壳体2,且转子18被推入到凹陷3中。在此情况下,在压力的作用下盖体30的固定爪34被插入到壳体2的接合孔4中,以分别与孔4接合。此时,可顺利的将O形环28插入到壳体2的凹陷3中,这是由于通过壳体2的凹陷3的上边缘的导引面3a对O形环28的外周边表面进行导引。如上所述将盖体30固定,从而在压力的作用下O形环28的外周边表面与壳体2的凹陷3的内周边表面接触,且在压力的作用下O形环28的内周边表面与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接触,从而壳体2的内部被紧紧密封。
在如上所述组装的可变电阻器中,通过用改锥旋转转子18,其中改锥的尖端被压入到转子18的工具-接合槽19中,而触头11b在电阻器25上滑动,触头10b在外周边电极27上滑动,同时触头9b保持与中心电极26接触。相应的,端子15和17之间的电阻或端子16和17之间的电阻可被改变。然后,转子18被停止在任意的位置。由于O形环28的摩擦力,转子18的旋转被调节,可防止电阻器25和电极26、27与触头9b、10b和11b接触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使电阻稳定。
图9、10和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的标号表示类似或等同的元件,并省略了对其的重复描述。在第二实施例中,滑动触头40被与转子18固定,电阻器43和电极44被形成在壳体2的底部中,这与第一实施例相反。
在转子18的下侧上的外周边中形成下部具有短直径的台阶部分23。一个O形环28被嵌入到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中。如图10和11中所示,单个的滑动触头40被固定到转子18的下侧。滑动触头40设置有基本上为盘状的底片部分40a。在底片部分40a中的形成的填隙孔40b中,插入转子18的凸块18a,并进行热填充,从而滑动触头40被固定到转子18的下侧。为了将滑动触头40固定到转子18上,可提供多个凸块18a,或可提供另外的用于阻挡滑动触头40转动的部分。作为一种将滑动触头40与转子18的下侧相固定的方法,除了热填充以外,还可使用诸如利用凹凸配合、黏结、螺丝固定等的压力-固定方法。
滑动触头40的基片部分的直径大于转子18的下侧(短直径部分23a)的直径,并短于或等于台阶部分23的长直径部分的直径。因此,在将O形环28固定到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23a上后,通过将滑动触头40的底片部分40a与转子18的下侧相固定,可防止O形环28脱落。在滑动触头40中,通过弯曲形成多个从底片部分40a向下延伸的具有弹力的梳-状的臂41a和41b(在图中有七个臂)。在臂41a和41b中分别形成触头42a和42b。
在壳体2的凹陷3的底部的中心,形成一个电极44,并围绕电极44形成一个同心的C形字母形状的电阻器43。对于滑动触头40的触头42a和42b,靠近旋转中心的多个触头42a与中心电极44接触,而远离旋转中心的多个触头42b与电阻器43滑动接触。与上述的电阻器43和中心电极44的两个端子接触的三个端子45、46和47贴在壳体2的底部被插入模制。从这些端子输出电阻。
在其上固定有滑动触头40的转子18被容纳在壳体2的凹陷3中,而盖体30被压向该处,从而O形环28在压力的作用下被设置在转子18的短直径部分和壳体2的凹陷3的内周边表面之间并与其接触。因此,可保证转子18和壳体2之间的密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电阻器43和电极44被直接设置在壳体2的凹陷3的底部。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电阻和电极的电阻器基片可被容纳并固定在壳体2的凹陷3中并面朝上。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中对第一实施例进行了部分改变。在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的标号表示类似或等同的元件,不再重复对其的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壳体2的容纳空间3向上和向下开口。为了替代被固定到壳体2的上侧上的盖体30,在壳体2的上端与其一体地形成一个限制转子18向上松脱的限制壁50。限制壁50的内周边有一个改锥插入孔51。在改锥插入孔52的内边上形成一个与其成一体的挡块插件52。在其上固定有电阻器基片24的转子18通过开口部分插入到壳体2的底部中。在其上固定有滑动触头9、10和11的滑动触头挡块53被固定到壳体2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中。用树脂进行底部中的开口部分和滑动触头挡块53之间的密封。在壳体2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的内壁中,形成有一个用于定位滑动触头挡块53的台阶部分55。
在此情况下,当转子18被容纳在壳体2中时,滑动触头挡块53被固定到壳体2的底部上的开口部分中,由于滑动触头9、10和11的回弹而使滑动触头挡块53上升。在将滑动触头挡块53压向壳体2的台阶部分的情况下,树脂被浇注到通过壳体2和滑动触头挡块53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所限定的凹部中,并被硬化,从而可同时进行滑动触头挡块53的固定和密封。
同样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转子18和电阻器基片24的台阶部分23,可防止O形环28的脱落。相应的,当将O形环28装入到壳体2中时也不会造成O形环28的脱落。因此,可稳定的进行安装。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对第二实施例进行了部分改动。在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类似或相同的部件,并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同样在此实施例中,壳体2的容纳空间3向上和向下开口。在壳体2的上端上与其一体的形成一个限制转子18向上松脱的限制壁50。其上固定有一个滑动触头40的转子18通过开口部分被插入到壳体2的底部中。在壳体2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中,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电阻43和电极44的电阻器基片60被固定。用树脂61进行底部中的开口部分和电阻器基片60之间的密封。
在此实施例中,为了将滑动触头40与转子18的下侧固定,在转子18的下侧上突出的形成三个分段的凸起62。在欲固定的压力作用下,滑动触头40的具有T-字母形状的基片部分的彼此垂直的两个长边插入在这些凸起之间的槽63中。然后,可牢固的防止O形环28脱落,这是因为滑动触头的具有大致T-形字母形状的底片部分40a从转子18的台阶部分23的短直径部分23a向着外径一侧向外突出。
在此情况下,在压力下可简单的将滑动触头40插入到转子18中。相应的,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参见图10和11),可容易的将滑动触头40和转子18进行固定。在自由的状态,滑动触头40的触头42a和42b从凸起62向下突出。在将转子18和电阻器基片60装入到壳体2中的情况下,凸起62和电阻器基片60的上侧接触,从而可限制触头42a和42b的偏斜。相应的,可防止在安装中的变化引起的接触压力的不适当的增大。
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器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做各种的变化。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引线端子15、16和17被固定到滑动触头9、10和11,引线端子45、46和47被固定到壳体2的底部,而引线端子45、46和47被固定到电阻器基片60。然而,本发明的可变电阻器也可为表面固定型可变电阻器,并不限于具有引线端子的可变电阻器。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面的描述可看出,可容易的进行O形环的安装。因此,通过将O形环插入到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中,且将电阻器基片和转子的下侧相固定,即使在组装过程中产生了运输的震动时,也可防止O环发生位置滑动或脱落。因此,当将转子安装到壳体中时,可防止O形环的不正确的接合,并可保证牢固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O形环插入到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中,且将滑动触头固定到转子的下侧,可防止O形环发生脱落,并可防止O形环的不正确的接合。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可变电阻器。
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作为现存部件的电阻器基片或滑动触头可防止O形环脱落。并不需要防止O形环脱落的特殊的部件。部件的数量并不增加,转子的高度可被降低。即,可变电阻器的尺寸变小,且结构简单。

Claims (7)

1.一种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
一个固定到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部的滑动触头,
一个旋转容纳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的转子,
一个电阻器基片,其具有一个电阻器,电阻器形成在基片的下侧上,并与滑动触头滑动接触,且该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和
一个O形环,其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内周边表面和转子的外周边表面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转子具有形成在其下侧上的外周边表面中的台阶部分,台阶部分的下侧部分具有一个短的直径,
所述O形环被放入到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上,
所述电阻器基片的全部或者部分形成得直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短直径部分的直径,
所述电阻器基片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从而O形环被固定在转子的台阶部分和电阻器基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转子的下侧提供有凸起,
电阻器基片提供有接合部分,在压力下将所述凸起固定在其中,
在压力下将转子的凸起固定到电阻器基片的接合部分中,从而转子和电阻器基片被整体旋转地接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部提供有一个开口部分;
壳体的上端提供有一个用于限制转子向上松脱的限制壁;
通过开口部分插入到壳体的底部中的转子;
在其上固定有滑动触头的滑动触头挡块被固定到壳体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中,及
所述底部中的开口部分和所述滑动触头挡块被用树脂进行密封和固定。
4.一种可变电阻器,包含:
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
一个电阻器基片,其具有一个电阻器,电阻器形成在基片的上侧上,并设置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底面中,
一个转子,旋转容纳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
一个滑动触头,与电阻器滑动接触且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和
一个O形环,其在壳体的容纳空间的内周边表面和转子的外周边表面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转子具有形成在其下侧上的外周边表面中的台阶部分,台阶部分的下侧部分具有一个短的直径,
所述O形环被放入到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上,
所述滑动触头的全部或者部分具有底片部分,其直径大于转子的台阶部分的短直径部分的直径,
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被固定到转子的下侧,从而O形环被固定到转子的台阶部分和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转子的下侧提供有凸起,
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提供有接合部分,在压力下将所述凸起固定在其中;
在压力下将转子的凸起固定到底片部分的接合部分中,从而转子和滑动触头的底片部分被整体旋转的接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中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部提供有一个开口部分;
壳体的上端提供有一个用于限制转子向上松脱的限制壁;
通过开口部分插入到壳体的底部中的转子;
电阻器基片被固定到壳体的底部中的开口部分中,及
所述底部中的开口部分和电阻器基片被用树脂进行密封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和4中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侧提供有一个开口,在其中露出部分转子,且
在壳体的开口上,设置一个盖体,用于限制转子上升,并用于旋转地固定转子。
CNB001211285A 1999-07-30 2000-07-27 可变电阻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1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6091/1999 1999-07-30
JP21609199A JP3458779B2 (ja) 1999-07-30 1999-07-30 可変抵抗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2966A CN1282966A (zh) 2001-02-07
CN1154123C true CN1154123C (zh) 2004-06-16

Family

ID=1668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11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4123C (zh) 1999-07-30 2000-07-27 可变电阻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96385B1 (zh)
JP (1) JP3458779B2 (zh)
KR (1) KR100350183B1 (zh)
CN (1) CN1154123C (zh)
TW (1) TW4879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14008A4 (en) * 2002-05-15 2006-06-21 Halliburton Energy Serv Inc BOHRLOCHFLUIDSTRÖMUNGSMESSUNG MEANS OF THE ACOUSTIC DOPPLER PRINCIP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4775A (en) * 1964-03-10 Hamelberg
US3096499A (en) * 1961-05-22 1963-07-02 Int Resistance Co Variable resistor
BE756846A (fr) * 1969-10-01 1971-03-01 Electra Midland Corp Potentiometre miniature
US3654581A (en) * 1971-03-15 1972-04-04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Rotor and shaft assembly for variable resistor
US3697922A (en) * 1971-11-15 1972-10-10 Bunker Ramo Potentiometer
US4810994A (en) * 1986-05-02 1989-03-07 Bourns, Inc. Spiral wire contact assembly for variable resistor
JPH0745923Y2 (ja) * 1990-05-11 1995-10-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の密封構造
JPH07107881B2 (ja) * 1991-11-07 1995-11-15 東京コスモス電機 株式会社 密封形可変抵抗器
US6005473A (en) * 1995-01-20 1999-12-21 Alps Electric Co., Ltd. Rotary operation type variable resistor
JP3893698B2 (ja) * 1996-10-30 2007-03-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可変抵抗器
JP3367844B2 (ja) 1996-11-20 2003-01-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JP3617299B2 (ja) * 1997-05-30 2005-02-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抵抗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87936B (en) 2002-05-21
CN1282966A (zh) 2001-02-07
JP2001044010A (ja) 2001-02-16
JP3458779B2 (ja) 2003-10-20
US6396385B1 (en) 2002-05-28
KR20010015471A (ko) 2001-02-26
KR100350183B1 (ko) 2002-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7261B2 (en) Memory apparatus connectable to a host system having a USB connector
US6948375B2 (en) Elastic member for attaching sensor device and sensor using the same
US4593958A (en) Socket for baseless lamp
CN1319790A (zh) 按静电容量变化实施运行的输入装置及其相应的检测装置
JP4233845B2 (ja) マルチウェル装置
JPS63148478A (ja) ディスクパッケージ
CN1154123C (zh) 可变电阻器
EP1560212A3 (en) Disk clamping apparatus and hard disk drive with the same
CN210245935U (zh) 配合机械手的内存取置结构
CN100405475C (zh) 光盘播放器
CN2499999Y (zh) 旋转式插头组件
US20190088614A1 (en) Micro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rotected connection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WO2011115942A1 (en) Transmission gear position sensor using printed circuit element
CN204514335U (zh) 检测器
CN1747628A (zh) 电子机器
JPH11307161A (ja) スプリングピンコネクタ
CN1232998C (zh) 带有检测开关的电源开关装置
US5277594A (en) Connector
US6383007B1 (en) ZIF socket assembly with improved protector
US4689782A (en) Recording disk centering and clamping apparatus
CN216645219U (zh) 一种微型电位器式角传感器
CN214043503U (zh) 一种贴片式波段开关结构
CN219934981U (zh) 一种密封型中空旋转编码器
JPH0747829Y2 (ja) Zif式icソケット
CN2613944Y (zh) 移动电话及其电池接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