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2867A -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2867A
CN115362867A CN202210855097.9A CN202210855097A CN115362867A CN 115362867 A CN115362867 A CN 115362867A CN 202210855097 A CN202210855097 A CN 202210855097A CN 115362867 A CN115362867 A CN 115362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igation
seedlings
water
seeds
sali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0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青
李菁芸
王龙
王庆育
曹克涛
王小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8550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2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2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包括: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将种子进行泡涨处理;选取泡涨的种子,放在潮湿的沙土盘中进行幼芽催生处理;将带有幼芽的种子移至营养盘,采用淡水灌溉,灌溉周期为2‑3天/次,培育成芽苗;将幼芽苗移入苗圃地,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方式,培育成幼苗;将幼苗移入露天苗圃地,采用咸水灌溉,灌溉周期为13‑16天/次,培育成移栽苗。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方式达到快速发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异沙槐(拉丁名为Ammodendron Conollyi Bge.),又名沙树,属于豆科、 槐属植物,属于中亚土库曼沙漠里面的一种特有种,属于中亚沙漠地区的 一种濒临灭绝的小乔木,是优良固沙的先锋植物。但异沙槐的繁殖和育种 较为困难,因其具有坚硬的硬皮,发芽率极低,育苗困难。异沙槐对沙漠 生态系统有重要价值,保护其种群延续意义重大。
现阶段,提升发芽率的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通过 机械破皮、温度处理、电磁场处理等物理方法增加其种皮透性,进而提高 发芽率;化学法包括化学气体处理、有机化学药剂处理、酸碱处理、金属 盐处理和植物组织提取液处理等方法,这些化学方法通过影响种子自身代 谢,诱导其萌发。
异沙槐种皮革质坚硬,具不透水性,采用浓硫酸处理,极易容易碳化, 采用物理泡发几个月也不见泡软,现有技术的方法处理异沙槐种子,仍然 不能将其发芽率提高至业内期望的程度,并且在处理方法上还存在成本高、 能耗大、使用化学药剂容易对操作者要求高、有污染环境的风险。因此迫 切需要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操作简便、环保且发芽率高的异沙槐育苗的 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通过简单的方式达到快速发芽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发芽率,提高了成活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沙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颗粒饱满 的异沙槐种子;将种子进行泡涨处理;选取泡涨的种子,放在潮湿的沙土 盘中进行幼芽催生处理;将带有幼芽的种子移至营养盘,采用淡水灌溉, 灌溉周期为2-3天/次,培育成芽苗;将芽苗移入苗圃地,采用淡水咸水交 替的灌溉方式,培育成幼苗;将幼苗移入露天苗圃地,采用咸水灌溉,灌 溉周期为13-16天/次,培育成移栽苗。
进一步,泡涨处理包括:
浸泡步骤:将种子浸泡在80-90℃的淡水中,浸泡2-3min,然后用15-20℃ 淡水冲洗种子2-3min;
再泡步骤:间隔5min后再次进行浸泡步骤;
泡涨步骤:重复再泡步骤4-8次后,将种子放入100℃的水中浸泡至室 温,进行室温浸泡24小时。
进一步,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包括:
采用连续4-5次的淡水灌溉和1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期 为3-5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9-20cm;
采用连续2-3次的淡水灌溉和1-2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 期为6-8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21-40cm;
采用1次的淡水灌溉和连续3-4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期 为9-12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41-50cm的幼苗。
进一步,咸水的总矿化度为4-6g/L。
进一步,沙土盘保持潮湿状态,采用淡水进行喷灌保湿。
进一步,幼芽催生的环境温度为15-18℃。
进一步,营养盘,内置营养土;营养土体积配置为:1份育苗介质,2 份蛭石,1份细沙土,1份堆肥土。
进一步,苗圃地选用沙土地。
进一步,芽苗为长出2-3片真叶,高度为5-8cm的异沙槐植株;移栽 苗的高度为70-80cm的异沙槐植株。
进一步,选择3-4月份的早春季节进行异沙槐的咸水育苗。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采用冷热水交替浸泡种子 的方式,解决了用化学方式催芽的碳化现象,也变向提高了发芽率,简单 环保的解决异沙槐种子坚硬不易发芽的问题,采用淡水盐水交替灌溉的方 式,增加了育苗和成苗的成活率。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 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公开 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 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 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 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 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 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公开主要是针对异沙槐树种,异沙槐属于一种中亚沙漠地区的濒临 灭绝的小乔木,其不同于我国现有沙漠中现有的灌木及在沙漠边缘有水区 的乔木,异沙槐属于小乔木,在沙漠腹地生活极属罕见,国内目前还没有 相关研究。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其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选择: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
泡涨处理:将种子进行泡涨处理;
催生幼芽:选取泡涨的种子,放在潮湿的沙土盘中进行幼芽催生处理;
芽苗培育:将带有幼芽的种子移至营养盘,采用淡水灌溉,灌溉周期 为2-3天/次,培育成芽苗;
幼苗培育:将幼芽苗移入苗圃地,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方式,培 育成幼苗;
移栽苗培育:将幼苗移入露天苗圃地,采用咸水灌溉,灌溉周期为13-16 天/次,培育成移栽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选取没有虫咬的完整且颗粒饱满的异沙槐种子进 行育种,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异沙槐种子的种皮特别坚硬,因采用冷热水交替 的方式进行种子的泡涨处理。具体的泡涨处理包括:
浸泡步骤:将种子浸泡在80℃的淡水中,浸泡2-3min,然后用15-20℃ 淡水冲洗种子2-3min;
再泡步骤:间隔5min后再次进行浸泡步骤;
泡涨步骤:重复再泡步骤4-5次后,将种子放入100℃的水中浸泡至室 温,进行室温浸泡24小时。
在此实施方式中,先用热水进行浸泡再马上用室温水进行冲洗,这样 操作是将种皮催活泡涨的同时避免高温将种皮烫死,影响种子的活力。因 种皮的坚硬,在进行冷热水交替的泡涨过程中,高温浸泡的时间和交替次 数都应受到严格的控制。当进行高温浸泡时,如果浸泡时间长,种皮烫死; 如浸泡时间过短,就会影响种子泡涨的效率。同理,交替次数的控制也是 怕种子活力受到影响,减少种子的发芽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泡涨的种子的种皮为柔软且可掐破的状态。此状 态可见到种皮肿胀,用手指揉搓即可破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移栽到 沙土中进行催芽,肿胀的种皮有助于保护胚芽,也助于胚芽顶出,催芽成 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幼芽催生处理时,沙土盘保持潮湿状态,采用淡 水进行喷灌保湿,同时保持幼芽催生的环境温度为15-18℃。潮湿的环境利 用催芽,同时采用喷灌的方式,尽量减少灌溉对沙土盘的影响,从而影响 催芽效果。催芽的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和过低,温度过高胚芽在高温下会坏 死,温度过低胚芽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影响催芽速度。15-18℃的催芽温度 是结合当地的室内环境选择的最优温度,在保证了胚芽安全的基础上,提 高了催芽效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芽苗培育采用营养盘方式在室内进行培育,营养 盘内置营养土;营养土配置为:1份育苗介质,2份蛭石,1份细沙土,1 份堆肥土,此处的育苗介质可选择草炭等材料。此营养土在满足育苗的同 时具有透气的作用,减少带有幼芽种子的腐烂。同时营养土也可采用其他 成分,此方案营养土的方案是最优选择,营养全的同时用料简单,适合沙 漠地区的选材,结合当地土壤的情况进行配比,使成苗种植到大自然后, 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芽苗为长出2-3片真叶,高度为5-8cm的异沙槐 植株。当长出真叶后,芽苗发育成功,增加了幼苗的成活率。同时,芽苗 采用淡水灌溉,减少土壤环境对幼苗的危害,增加成活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包括:
第一阶段:采用连续4-5次的淡水灌溉和1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 灌溉周期为3-5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9-20cm;
第二阶段:采用连续2-3次的淡水灌溉和1-2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 式,灌溉周期为6-8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21-40cm;
第三阶段:采用1次的淡水灌溉和连续3-4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 灌溉周期为9-12天/次,培育芽苗高度至41-50cm的幼苗。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分阶段的灌溉方式进行芽苗培育成幼苗,在递进 的阶段内通过减少淡水灌溉的次数,增加咸水灌溉的次数,让芽苗慢慢适 应咸水的成长环境,直到幼苗之后采用全部的咸水灌溉,实现完全适应咸 水灌溉的育苗。在灌溉递进的过程中,慢慢增加灌溉周期,从最初的3-5 天/次直到幼苗期的9-12天/次,完全适应当地的灌溉条件。也需要综合考 试当时育苗的环境,适时地进行灌溉周期的调整,以保证幼苗的成活率。 此设计是选取最优的异沙槐幼苗,保证以后的树木成活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咸水的总矿化度为4-6g/L。矿化度的选择是根据 异沙槐以后要生长环境的灌溉水的矿化度进行的设置。采用淡水、咸水交 替灌溉的方式,前期淡水次数较多,是维持幼苗前期的生长环境的不变, 中间增加咸水灌溉,是增加幼苗对咸水的适应性,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 让幼苗适应咸水的环境,直到最后取消淡水灌溉,全部采用咸水灌溉,以 完全适应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
在此实施方式中,咸水的总矿化度,又叫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简写TDS),指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以每公升中所含克数(g/L)表示。为了便于比较不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习 惯上以105-110℃时将水蒸干所得的干涸残余物总量来表征总矿化度。其中, 淡水的总矿化度为0-1g/L,微咸水的总矿化度为1-3g/L;咸水的总矿化度 为3-10g/L。在分阶段的灌溉方式进行幼苗培育时,在第一阶段的灌溉中, 首次或是前两次可以选取总矿化度较低的微咸水进行灌溉,观察芽苗的生 长情况,如出现蔫叶现象则要减少微咸水的总矿化度,如生长茂盛则在下 一次咸水灌溉中增加微咸水的总矿化度,在灌溉周期增加的情况下,增加 咸水的总矿化度直至咸水的总矿化度。总体的灌溉设计,是为了保证异沙 槐幼苗的生长适应咸水的环境,循序渐进的增加咸水的总矿化度及咸水灌 溉的次数,增加最终移栽苗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当地的咸水环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及其任一实施方式中,将高度为41-50cm的幼苗移 入露天苗圃地,采用咸水灌溉,灌溉周期为13-16天/次,培育成移栽苗。 随着幼苗的成长增高,由当初的9-12天/次的灌溉周期适当延长至13-16天 /次的灌溉周期,使其在成长为移栽苗前慢慢适应较长的灌溉周期,以适应 干旱环境。待移栽苗生长到高度为70-80cm的异沙槐植株时,就要随时做 好被移栽到当地的沙漠中的准备,延长灌溉周期,慢慢增加异沙槐的耐旱 性,直到完全适应干旱环境,增加其在以后的成活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及其任一实施方式中,幼苗成长的苗圃地以及露天 苗圃地均选用沙土地。沙土地尽量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沙土地,让异沙槐 幼苗提前适应当地的环境。在幼苗的成长过程中,灌溉方式也需要根据当 地的环境进行调整,让幼苗提前适应此环境的灌溉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任一实施方式中,选择3-4月份的早春季节进行 异沙槐的育苗。此季节的温度湿度及天气情况最适应异沙槐的育苗。
【实施例1】
采用同样数目的颗粒饱满的种子,及同样环境中进行催芽,其具体的 操作过程及发芽率情况,其中,再泡次数是在种子泡涨处理步骤中的再泡 步骤重复的次数,也就是冷热水交替浸泡步骤中采用热水和淡水交替浸泡 种子的次数,详见下表:
表1不同实施例的种子发芽率
Figure BDA0003754094920000081
Figure BDA0003754094920000091
由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
在同样的再泡次数为6次和催芽温度为18℃的条件下,浸泡温度直接 影响种子发芽率,如测试组1-4,因为浸泡的温度为70℃和100℃时,其发 芽率由浸泡温度80-90℃的95%以上明显下降至86%以下,因为温度过低, 无法激活种子,而温度过高,可能会破坏种子内部坏死,均会影响发芽率; 而在80-90℃之间,采用本方法的浸泡方式可以达到95%以上的发芽率;
在同样的浸泡温度为80℃和催芽温度为18℃的条件下,再泡次数的多 少直接影响发芽率,如测试组5-9,交替次数在4-8次时,发芽率达到95% 以上,远比再泡次数在2次和10次时的发芽率要高;因为冷热交替次数过 多,会破坏种子的活性;冷热交替次数过少,达不到种皮的激活作用,阻 碍种子的发芽率;
在同样的种浸泡温度为80℃和再泡次数为6次的条件下,如测试组 10-13,催芽温度在10℃和25℃时的发芽率远低于催芽温度在15-18℃时95% 的发芽率,因为,在沙土盘中,温度太低,会降低泡涨种子的活性,温度 太高,沙土盘的水分流失过多,导致泡涨种子没有充分的潮湿环境,影响 其活性,最终影响发芽率。;
综上,在浸泡温度在80℃,再泡次数在6次,催芽温度保持在18℃时, 发芽率保持在98%以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测试组1-13的基础上,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进 行育苗,幼苗交替灌溉是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方式进行培育,其中分为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以每个阶段内淡水灌溉次数与咸水灌溉 次数的比例及咸水灌溉的总矿化度为数据进行育苗,通过统计移栽苗的成 活率来判断最佳的灌溉方式,详见下表:
表2不同实施例的移栽苗成活率
Figure BDA0003754094920000101
具体的,在实施例1中测试组1-13内分别选取实施例2的催芽成功的 种子,分别做移栽苗成活率的测试组14-26,进行测试分析,由表2的数据 可得:
采用总矿化度为6g/L的咸水灌溉,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第一阶段采 用不同比例时,如测试组14-16,可见,采用淡水连续灌溉4次后,咸水灌 溉1次的灌溉比例,幼苗的成活率能达到99%以上。是因为在幼苗期,植 株还比较娇嫩,无法适应咸水的环境,直接影响到了植株的成活,在比例 为2:1,淡水比例太小,幼苗在咸水环境中成活率降低;在比例达到6:1, 淡水的比例过高,导致其移栽苗在全部咸水灌溉时,不能适应全咸水的环 境,导致成活率降低;
采用总矿化度为6g/L的咸水灌溉,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第二阶段采 用不同比例时,如测试组17-19,可见,采用淡水连续灌溉1次后,咸水灌 溉1次的灌溉比例,幼苗的成活率能达到99%以上。同样,也是因为幼苗 的适应性还不高,在比例为2:1,淡水比例太小,幼苗在咸水环境中成活率 降低;在比例达到3:2,淡水的比例过高,导致其移栽苗在全部咸水灌溉时, 不能适应全咸水的环境,导致成活率降低;不过,通过移栽苗的成活率都 在92%以上,可见,第二阶段的灌溉方式对整体的成活率影响不大,是因 为有第一阶段的培养,幼苗已经适应咸水环境,第二阶段只是递进阶段, 在整个灌溉方式,起到的作用没有第一阶段大;
采用总矿化度为6g/L的咸水灌溉,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第三阶段采 用不同比例时,如测试组20-22,可见,采用淡水连续灌溉1次后,咸水灌 溉4次的灌溉比例,幼苗的成活率能达到99%以上。同样,也是因为幼苗 的适应性还不高,在比例为1:5,淡水比例太小,幼苗在咸水环境中成活率 降低;在比例达到1:3,淡水的比例过高,导致其移栽苗在全部咸水灌溉时, 不能适应全咸水的环境,导致成活率降低;不过,通过移栽苗的成活率都 在91%以上,可见,第三阶段的灌溉方式对整体的成活率影响不大,是因 为有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灌溉培养,幼苗已经适应咸水环境;
在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咸水总矿化度 进行灌溉,如测试组23-26,可见,总矿化度在4-6g/L时,移栽苗成活率 达到95%,是因为移栽苗的自然环境中的灌溉用水及环境雨水就是总矿化 度在4-6g/L的咸水,其幼苗的生长环境与现在生活环境相同,所以成活率 高;所含总矿化度在2g/L时,总矿化度过少,则移栽苗被移栽到当地环境 中后,无法承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咸水灌溉,导致存活率降低;所含总矿 化度在10g/L时,总矿化度过高,在幼苗的成长中,就降低了成活率,导 致移栽苗的成活率的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咸水总矿化度的选择根据移栽 苗以后要生活的环境来定。
综上所述,异沙槐的育苗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灌溉的方式,并且细化灌 溉为三阶段,更好的让幼苗在自身能承受的情况下,尽早适应以后的生长 环境,增加其植株的成活率,加快沙漠化地区的环境改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冷热水交替浸泡的方式,进行种子催芽, 在保持其原有的生命活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种子发芽率;通过淡水咸水交 替灌溉的方式进行幼苗的管理,使其成长为成苗,在增加了幼苗的成活率 的同时,使在生长过程中逐步适应咸水灌溉的环境;在后期采用全部的咸 水灌溉,以其适应当地的干旱环境,增加异沙槐的成活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方式,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 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 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 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 实施方式均属于可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 必须的。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 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 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 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 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颗粒饱满的异沙槐种子;
将种子进行泡涨处理;
选取泡涨的种子,放在潮湿的沙土盘中进行幼芽催生处理;
将带有幼芽的种子移至营养盘,采用淡水灌溉,灌溉周期为2-3天/次,培育成芽苗;
将芽苗移入苗圃地,采用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培育成幼苗;
将幼苗移入露天苗圃地,采用咸水灌溉,灌溉周期为13-16天/次,培育成移栽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涨处理包括:
浸泡步骤:将种子浸泡在80-90℃的淡水中,浸泡2-3min,然后用15-20℃淡水冲洗种子2-3min;
再泡步骤:间隔5min后再次进行所述浸泡步骤;
泡涨步骤:重复所述再泡步骤4-8次后,将种子放入100℃的水中浸泡至室温,进行室温浸泡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淡水咸水交替的灌溉方式包括:
采用连续4-5次的淡水灌溉和1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期为3-5天/次,培育所述芽苗高度至9-20cm;
采用连续2-3次的淡水灌溉和1-2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期为6-8天/次,培育所述芽苗高度至21-40cm;
采用1次的淡水灌溉和连续3-4次的咸水灌溉的灌溉方式,灌溉周期为9-12天/次,培育所述芽苗高度至41-50cm的幼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咸水的总矿化度为4-6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沙土盘保持潮湿状态,采用淡水进行喷灌保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幼芽催生的环境温度为15-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盘,内置营养土;
所述营养土体积配置为:1份育苗介质,2份蛭石,1份细沙土,1份堆肥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苗圃地选用沙土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芽苗为长出2-3片真叶,高度为5-8cm的异沙槐植株;
所述移栽苗的高度为70-80cm的异沙槐植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选择3-4月份的早春季节进行异沙槐的咸水育苗。
CN202210855097.9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Pending CN115362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097.9A CN115362867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097.9A CN115362867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2867A true CN115362867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097.9A Pending CN115362867A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异沙槐的咸水育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286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625A (zh) * 2011-12-06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促进砂生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392407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山西五洲昕宇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处理国槐种子促进萌芽播种的方法
CN105723859A (zh) * 2016-03-11 2016-07-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破除刺槐种子硬实的方法
CN106105465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芦荟提取物结合咸淡水分根交替灌溉技术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7646235A (zh) * 2017-10-23 2018-02-02 柳州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11011079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叶白蜡的幼苗培育方法及小叶白蜡的种植方法
CN111869362A (zh) * 2020-08-01 2020-11-03 刘泽洋 一种解除硬实种子休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625A (zh) * 2011-12-06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促进砂生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392407A (zh) * 2013-07-30 2013-11-20 山西五洲昕宇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处理国槐种子促进萌芽播种的方法
CN105723859A (zh) * 2016-03-11 2016-07-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破除刺槐种子硬实的方法
CN106105465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芦荟提取物结合咸淡水分根交替灌溉技术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7646235A (zh) * 2017-10-23 2018-02-02 柳州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11011079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叶白蜡的幼苗培育方法及小叶白蜡的种植方法
CN111869362A (zh) * 2020-08-01 2020-11-03 刘泽洋 一种解除硬实种子休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建德锋等: "园林苗圃学", pages: 215 - 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9026B (zh) 一种南京椴的育苗方法
CN103931473B (zh) 一种白花野牡丹高效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6538395A (zh) 一种提高濒危植物西藏大花黄牡丹成苗率及幼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9845500B (zh) 一种毛白杨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3053395A (zh) 盆景四季桂快速培育的穴盘基质及使用方法
CN106034722A (zh) 一种金色叶植物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5918121B (zh) 一种利用走马胎叶片快速繁殖种苗的方法
CN102668988A (zh) 紫珠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及其生根苗移栽方法
CN101352146A (zh) 淘金彩梅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9328679A (zh) 铁线莲山木通的扦插方法
CN105594540A (zh) 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方法
CN104885842A (zh) 一种欧洲红豆杉扦插繁育的方法
CN103907497A (zh) 一种李子试管苗扦插快繁的方法
CN109220261A (zh) 一种珙桐种苗繁育方法
CN105284407B (zh) 一种喜树嫩枝扦插生根方法
CN104782455A (zh) 用于烟草腋芽扦插繁殖的基质及其应用
CN101564010B (zh) 一种蓝果树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9526743B (zh) 大蒜愈伤组织快繁和良种繁育方法
CN110999782A (zh) 一种水栀子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1034613A (zh) 一种楸叶泡桐优树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4381128B (zh) 一种提高绒毛白蜡组培快繁增殖率的方法
CN106342635A (zh) 橡皮树种植的方法
CN113412737B (zh) 一种首冠藤的高效扦插繁殖育苗方法
CN109566415A (zh) 一种生产黑果腺肋花楸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15486318A (zh) 一种有性繁殖海南假韶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