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0126A -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0126A
CN115340126A CN202211122780.8A CN202211122780A CN115340126A CN 115340126 A CN115340126 A CN 115340126A CN 202211122780 A CN202211122780 A CN 202211122780A CN 115340126 A CN115340126 A CN 115340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water
ammonium
mixed
sol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27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0126B (zh
Inventor
蔚腊先
兰月雯
崔建国
郝先库
张鹏飞
陈禹夫
王哲
侯睿恩
徐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aotou Rare Earth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1227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0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0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0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0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0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溶性硫酸盐、水溶性铵盐与氯氧化锆用水配制为混合水溶液;2)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3)将第一固体、水溶性稀土盐与水形成混合料液;4)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5)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焙烧,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得稀土锆酸盐颗粒较大,其粒径D50为25~55μm。

Description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锆酸盐(锆酸稀土)具有低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及良好的相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在众多的热障涂层材料中脱颖而出。稀土锆酸盐这一类烧绿石结构材料在合成时受到局限。固相合成虽然可以严格控制其化学计量比,但是物相不均匀,所需焙烧温度高。液相沉淀工艺合成产物粒度细,过滤难度大,杂质夹带量大,难以工业化生产。因此,获得粒度较大、容易过滤的稀土锆酸盐是必要的。而在粉体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经过研磨、喷雾造粒以达到等离子喷涂(APS)的条件。
CN101407336A公开了一种锆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将可溶性镧盐溶液、锆盐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后滴加至沉淀剂中,得到沉淀产物,然后经过处理、煅烧,得到锆酸镧粉体。该方法中。沉淀产物难以过滤,形貌不均一,烘干后得到的样品为胶块,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所得锆酸镧基本为纳米级,而且该方法中还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CN107176835B公开了一种铈双掺锆酸镧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将铈盐、锆盐和镧盐的溶液混合直接加入沉淀剂进行沉淀。该方法仍要加入分散剂,且所得铈双掺锆酸镧陶瓷粉体为纳米级。
CN101629078A公开了一种立方状锆酸镧掺铈绿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向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铽的溶液中加入PVP,然后加入醋酸锆,并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转移入高压釜中处理。该方法仍需加入PVP分散剂,且所得稀土锆酸盐的颗粒仍较小,为1μm左右。
CN107285770A公开了一种纯度高形貌均匀的锆酸镧钆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方法,直接将硝酸钆、硝酸镧、氧氯化锆配制成混合盐溶液,然后将混合盐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沉淀。所得陶瓷粉体仍为纳米级(50~150nm)。CN111646504B公开了一种纳米锆酸镧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锆酸镧粉体仍为纳米级。此外,该方法产量小,流程长,控制难度大,无法批量生产。
CN108178631A公开了一种热喷涂球形锆酸镧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得锆酸镧粉体的粒径不够均匀,且还需通过喷雾造粒设备使得前驱体成球,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此外,该方法使用的草酸铵沉淀剂成本较高,含草酸废水为有毒废水,难以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锆酸盐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稀土锆酸盐颗粒较大,其粒径D50为25~55μm。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得到的稀土锆酸盐颗粒。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锆酸盐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硫酸盐、水溶性铵盐与氯氧化锆用水配制为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
2)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
3)将第一固体、水溶性稀土盐与水形成混合料液;
4)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
5)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焙烧,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1)的混合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3mol/L;锆离子的浓度为50~100g/L。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硫酸盐为碱金属硫酸盐,所述水溶性铵盐选自氯化铵、硝酸铵和醋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7;其中,碳酸氢铵溶液A的浓度为1~2.5mol/L;反应温度为80~97℃。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3)的混合料液中,稀土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REO的浓度为60~180g/L。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水溶性稀土盐为稀土氯化物;水溶性稀土盐中的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钐和钆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8~7.2;其中,碳酸氢铵溶液B的浓度为1~2.5mol/L;反应温度为80~97℃。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1)至步骤4)中,不加入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5)中,焙烧温度为1200~1400℃,焙烧时间为120~240min。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根据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稀土锆酸盐颗粒,所述稀土锆酸盐颗粒的粒径D50为25~55μm。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稀土锆酸盐颗粒较大,流动性好,其粒径D50为25~55μm。本发明的方法未加入任何其他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中,过滤容易,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稀土锆酸盐颗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直接用于等离子喷涂(AP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锆酸镧颗粒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锆酸镧颗粒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锆酸钐颗粒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稀土锆酸盐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水溶液形成步骤;(2)第一固体形成步骤;(3)混合料液形成步骤;(4)前驱体形成步骤;(5)焙烧步骤。作为优选,步骤(1)至步骤(4)中,不加入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混合水溶液形成步骤>
将水溶性硫酸盐、水溶性铵盐与氯氧化锆用水配制为混合水溶液。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将氯氧化锆先配制为氯氧化锆水溶液,然后向氯氧化锆水溶液加入水溶性硫酸盐和水溶性铵盐,配制形成混合水溶液。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大颗粒的稀土锆酸盐。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硫酸盐为碱金属硫酸盐,优选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更优选为硫酸钠。所述水溶性铵盐选自氯化铵、硝酸铵和醋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氯化铵、硝酸铵和醋酸铵中的一种,更优选选自氯化铵或硝酸铵。在某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水溶性硫酸盐为硫酸钠,水溶性铵盐为氯化铵。
混合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可以为1~3mol/L,优选为1~2.5mol/L,更优选为1~2mol/L。
混合水溶液中,以锆元素计的锆离子的浓度可以为50~100g/L,优选为60~100g/L,更优选为70~90g/L。
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优选为0.9~1.2:1,更优选为1.0~1.1:1。
<第一固体形成步骤>
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这样有利获得流动性好、颗粒较大的稀土锆酸盐。
在本发明中,碳酸氢铵溶液A的浓度可以为1~2.5mol/L,优选为1~2.2mol/L,更优选为1.5~2mol/L。
在本发明中,先将混合水溶液加热至80~97℃,然后再滴加碳酸氢铵溶液A。反应温度可以为80~97℃,优选为85~97℃,更优选为90~97℃。并控制滴加终点的pH值为6~7。
反应完毕后,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可以为过滤或离心分离,优选为过滤。过滤时,可以采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80~97℃下,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7;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
<混合料液形成步骤>
将第一固体、水溶性稀土盐与水形成混合料液。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将第一固体与水溶性稀土盐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大颗粒的稀土锆酸盐。发明人发现,可以先通过形成碳酸锆晶种(即第一固体),进一步通过稀土包覆而得到较大颗粒的稀土锆酸盐,使得稀土锆酸盐粉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在本发明中,水溶性稀土盐优选为稀土氯化物。水溶性稀土盐中的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钐和钆中的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记为RE。
混合料液中,稀土离子(RE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REO的浓度为60~180g/L,优选为80~160g/L,更优选为90~130g/L。
<前驱体形成步骤>
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这样有利于获得流动性好、颗粒较大的稀土锆酸盐粉体。
在本发明中,碳酸氢铵溶液B的浓度可以为1~2.5mol/L,优选为1~2.3mol/L,更优选为1.5~2mol/L。
在本发明中,先将混合料液加热至80~97℃,然后再滴加碳酸氢铵溶液B。反应温度可以为80~97℃,优选为85~97℃,更优选为90~97℃。并控制滴加终点的pH值为6.8~7.2。
反应完毕后,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可以为过滤或离心分离,优选为过滤。在本发明中,由于固体颗粒大,比较容易过滤。过滤时,可以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烘干,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烘干可以为真空干燥,烘干温度可以为50~110℃,烘干时间可以为2~8h。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80~97℃下,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8~7.2;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
<焙烧步骤>
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焙烧,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
焙烧温度为1200~1400℃,优选为1200~1350℃,更优选为1250~1300℃。焙烧时间为120~240min,优选为120~210min,更优选为180~210min。这样有利于得到流动性的稀土锆酸盐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稀土锆酸盐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将水溶性硫酸盐、水溶性铵盐与氯氧化锆用水配制为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
2)在80~97℃下,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7;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
3)将第一固体、水溶性稀土盐与水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RE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4)在80~97℃下,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8~7.2;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
5)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焙烧,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
其中,所得稀土锆酸盐颗粒的粒径D50为25~55μm。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得的稀土锆酸盐颗粒流动性好,其粒径D50为25~55μm。可以直接用于等离子喷涂(APS)。
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测试方法说明如下:
SEM:采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USTRA型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测试。
粒径D50:采用Bettersize 26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样品粒度。
XRD:采用DX-27mini型号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试。
实施例1
配制浓度为50g/L的氯氧化锆溶液。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加入至氯氧化锆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2:1;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0mol/L。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3℃下,将1.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7。过滤并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将第一固体与100g/L的氯化镧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La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将混合料液加热。在93℃下,将1.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并至pH值为6.8。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锆酸镧前驱体。
将锆酸镧前驱体在1300℃下焙烧180min,得到锆酸镧颗粒。其D50为35μm。
锆酸镧颗粒的SEM图见图1,其XRD分析见图2。
比较例1
将50g/L的氯氧化锆溶液与100g/L的氯化镧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La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3℃下,将1.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6.8。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锆酸镧前驱体。
将锆酸镧前驱体在1300℃下焙烧180min,得到锆酸镧颗粒。其D50为3~28μm,跨度广,粒径分布很不均匀。
实施例2
配制浓度为100g/L的氯氧化锆溶液。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加入至氯氧化锆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0:1;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0mol/L。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5℃下,将2.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6.5。过滤并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将第一固体与含氯化镧、氯化钐和氯化铈的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La3+、Sm3+、Ce3+、Zr4+的摩尔比为1:1:0.4:1.6;含氯化镧、氯化钐和氯化铈的溶液中REO的浓度为60g/L;
将混合料液加热。在95℃下,将2.0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并至pH值为7.0。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
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在1200℃下焙烧240min,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其D50为42μm。
实施例3
配制浓度为50g/L的氯氧化锆溶液。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加入至氯氧化锆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8:1;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3.0mol/L。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0℃下,将2.5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7.0。过滤并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将第一固体与180g/L的氯化钐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Sm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将混合料液加热。在90℃下,将2.5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并至pH值为7.2。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锆酸钐前驱体。
将锆酸钐前驱体在1400℃下焙烧120min,得到锆酸钐颗粒。其D50为39μm。锆酸钐的XRD分析见图3。
实施例4
配制浓度为100g/L的氯氧化锆溶液。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加入至氯氧化锆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9:1;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0mol/L。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6℃下,将1.9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6.3。过滤并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将第一固体与120g/L的氯化钆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Gd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将混合料液加热。在96℃下,将1.9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并至pH值为7.0。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锆酸钆前驱体。
将锆酸钆前驱体在1400℃下焙烧180min,得到锆酸钆颗粒。其D50为34μm。
实施例5
配制浓度为100g/L的氯氧化锆溶液。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加入至氯氧化锆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1;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2.0mol/L。
将混合水溶液加热。在90℃下,将1.6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并至pH值为6.2。过滤并洗涤,得到第一固体。
将第一固体与80g/L的氯化镧溶液混合,形成混合料液;其中,混合料液中,La3+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
将混合料液加热。在90℃下,将1.6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并至pH值为7.1。过滤并洗涤、烘干,得到锆酸镧前驱体。
将锆酸镧前驱体在1300℃下焙烧180min,得到锆酸镧颗粒。其D50为33μm。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稀土锆酸盐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硫酸盐、水溶性铵盐与氯氧化锆用水配制为混合水溶液;其中,混合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
2)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
3)将第一固体、水溶性稀土盐与水形成混合料液;
4)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稀土锆酸盐前驱体;
5)将稀土锆酸盐前驱体焙烧,得到稀土锆酸盐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混合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3mol/L;锆离子的浓度为50~10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硫酸盐为碱金属硫酸盐,所述水溶性铵盐选自氯化铵、硝酸铵和醋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碳酸氢铵溶液A滴加至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7;其中,碳酸氢铵溶液A的浓度为1~2.5mol/L;反应温度为80~9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混合料液中,稀土离子与锆离子的摩尔比为1:1;REO的浓度为60~18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溶性稀土盐为稀土氯化物;水溶性稀土盐中的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钐和钆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碳酸氢铵溶液B滴加至所述混合料液中反应,并至pH值为6.8~7.2;其中,碳酸氢铵溶液B的浓度为1~2.5mol/L;反应温度为80~9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至步骤4)中,不加入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焙烧温度为1200~1400℃,焙烧时间为120~24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稀土锆酸盐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锆酸盐颗粒的粒径D50为25~55μm。
CN202211122780.8A 2022-09-15 2022-09-15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340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2780.8A CN115340126B (zh) 2022-09-15 2022-09-15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2780.8A CN115340126B (zh) 2022-09-15 2022-09-15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0126A true CN115340126A (zh) 2022-11-15
CN115340126B CN115340126B (zh) 2024-04-12

Family

ID=8395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2780.8A Active CN115340126B (zh) 2022-09-15 2022-09-15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012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5267A (en) * 1974-03-18 1977-12-14 Borax Cons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sic zirconium carbonate
US4283377A (en) * 1979-07-05 1981-08-11 Th. Goldschmidt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sic zirconium carbonate of high purity
JPS6183627A (ja) * 1984-10-01 1986-04-28 Sumitomo Alum Smelt Co Ltd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粉体の製造方法
EP0200176A2 (en) * 1985-04-26 1986-11-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fine particles of lead zirconate
CN101200375A (zh) * 2007-11-16 2008-06-18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纳米含锆系列热障涂层材料制备方法
JP2014141383A (ja) * 2013-01-25 2014-08-07 Dowa Hightech Co Ltd 安定化ジルコニア粉末およびそ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CN104843787A (zh) * 2015-04-23 2015-08-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立方体锆酸镧纳米单晶的制备方法
CN105502470A (zh) * 2015-12-31 2016-04-20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低杂质夹带碳酸镧或碳酸镧铈的制备方法
CN106830074A (zh) * 2017-01-17 2017-06-1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二代高温超导过渡层锆酸镧的制备方法
CN107285770A (zh) * 2017-08-11 2017-10-2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纯度高形貌均匀的锆酸镧钆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方法
CN110526710A (zh) * 2019-10-14 2019-12-03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锆酸镧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78761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锆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61511A (zh) * 2021-01-13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掺杂改性的稀土锆酸盐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5267A (en) * 1974-03-18 1977-12-14 Borax Cons Lt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sic zirconium carbonate
US4283377A (en) * 1979-07-05 1981-08-11 Th. Goldschmidt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sic zirconium carbonate of high purity
JPS6183627A (ja) * 1984-10-01 1986-04-28 Sumitomo Alum Smelt Co Ltd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粉体の製造方法
EP0200176A2 (en) * 1985-04-26 1986-11-0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fine particles of lead zirconate
CN101200375A (zh) * 2007-11-16 2008-06-18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纳米含锆系列热障涂层材料制备方法
JP2014141383A (ja) * 2013-01-25 2014-08-07 Dowa Hightech Co Ltd 安定化ジルコニア粉末およびそ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CN104843787A (zh) * 2015-04-23 2015-08-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立方体锆酸镧纳米单晶的制备方法
CN105502470A (zh) * 2015-12-31 2016-04-20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低杂质夹带碳酸镧或碳酸镧铈的制备方法
CN106830074A (zh) * 2017-01-17 2017-06-1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二代高温超导过渡层锆酸镧的制备方法
CN107285770A (zh) * 2017-08-11 2017-10-2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纯度高形貌均匀的锆酸镧钆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方法
CN111978761A (zh) * 2019-05-22 2020-11-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锆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26710A (zh) * 2019-10-14 2019-12-03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锆酸镧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61511A (zh) * 2021-01-13 2021-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掺杂改性的稀土锆酸盐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冷忠义, 马莹, 许延辉, 张丽萍, 郝先库, 范明洋, 白彦, 王文斌, 孟祥, 黄继民: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制取碳酸钕和氧化钕", 稀土, no. 06, 25 December 2000 (2000-12-25) *
杨丰科, 李理, 蔺玉胜, 岳宝, 侯耀永: "包覆型均分散纳米粒子Y_2O_3/ZrO_2的制备",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no. 01, 30 March 1998 (1998-03-30) *
葛利芳;马伟民;魏明伟;周瑶;马雷;李军;: "不同pH值对Eu_2Zr_2O_7/ZrO_2(3Y)粉体活化能的影响", 功能材料, no. 02, 28 February 2016 (2016-02-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0126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20086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bilized zirconium oxide powder
CN107640792A (zh) 一种高密实小粒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9908B (zh) 一种亚微米级氧化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9422B (zh) 一种大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钆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4419378B (zh) 一种铈基稀土抛光粉的掺氟方法
WO2022110127A1 (zh) 类立方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04743613A (zh) 一种连续制备大粒径球形碳酸钴的方法
CN100427395C (zh) 一种单分散纳米α-氧化铝颗粒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2479241A (zh) 一种利用片状氢氧化铝制备片状氧化铝的方法
JPH08119631A (ja) 球状希土類元素酸化物およびその前駆体の製造方法
CN111960466A (zh) 一种纳米氧化锆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US20130015398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odified micronized particles
CN115340126B (zh) 稀土锆酸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99270B (zh) 一种减少钴氧化物生产过程废水的处理工艺
JPH0251847B2 (zh)
JP2002020122A (ja) ガリウム化合物粉末、酸化ガリウム粉末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15676884B (zh) 一种基于超声雾化微波制备钒酸铋纳米粉体的方法及粉体
CN115028451B (zh) 一种氧化铽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7865206A (zh) 镨钕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JPS61186221A (ja) 鉛含有酸化物微粉末の製法
CN115895658A (zh) 一种稀土离子掺杂钇铝石榴石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JPH09315816A (ja) 酸化イットリウム微粉末の製造方法
JPS6126513A (ja) 希土類元素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法
JPS63144116A (ja) 酸化物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6903022A (zh) 稀土氧化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