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6758A -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6758A
CN115336758A CN202210901941.7A CN202210901941A CN115336758A CN 115336758 A CN115336758 A CN 115336758A CN 202210901941 A CN202210901941 A CN 202210901941A CN 115336758 A CN115336758 A CN 115336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cto
oligosaccharide
zinc
preparation
zinc de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19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新亮
苏敦
陈艳武
陈文杰
李晓敏
余宗盛
林燕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rfect Guangdong Commod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rfect Guangdong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rfect Guangdong Commod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rfect Guangdong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19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6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6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5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5Vitamins
    • A23L33/155Vitamins A or 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6Inorganic salts, minerals or trace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23L33/22Comminuted fibrous parts of plants, e.g. bagasse or pul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16Disaccharides, e.g. lactose, lactul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Oligosaccharides, i.e. having three to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15Polysaccharides, i.e. hav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linkag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thers,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发现了在缺锌摄入条件下,单独使用含有低聚果糖的制品依然可以有效改善由缺锌造成的体重下降、血液/毛发锌浓度下降、厌食、免疫能力削弱等症状,各症状改善程度达到显著性效果。

Description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聚果糖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低聚果糖又称寡果糖或蔗糖三糖族低聚糖,通常来源于水果或者蔬菜。低聚果糖不会被小肠消化,而是直接进入后肠肠道内优先被上期感觉利用,作为一种常用的益生元,可通过选择性促进一种或几种肠道细菌的生长与活性,双向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被确认为“具有优良难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常见的功能主要包括通便润肠、增强免疫、改善脂质代谢和降低血糖等。此外,低聚果糖在较高/低温度下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因此非常适用于食品、药品或保健品的加工。
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促进机体正常发育、维持正常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和创伤的愈合等。人体一旦缺锌,可能会导致诸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而严重时造成的营养性锌缺乏症,该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免疫力差、伤口愈合慢、皮炎、性功能发育不良或低下、味觉异常等,甚至可能进一步导致脑功能受损,需要采用二价锌剂疗法进行治疗,疗程长达3个月至1年。
然而,锌在人体机体中无法自然合成,因此只能依靠食用或注射来源进行补充。现有阶段中,补锌品主要还是锌盐为主,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在一些补锌的食品/保健品中加入低聚果糖可以有效提升其功效。例如,CN104262499A公开了一种低聚果糖锌及其制备的口服液,该产品通过将低聚果糖与乳酸锌在特殊条件下螯合反应制备成低聚果糖锌,并进一步制备成可食用的口服液,通过低聚果糖的引入提升人体对口服液中锌的吸收效率,提升产品的补锌效果。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探究在正常饮食或缺锌饮食条件下,低聚果糖是否能起到改善缺锌症状的功效。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经过动物模型验证发现,在缺锌摄入条件下,使用含有低聚果糖的制品依然可以有效改善由缺锌造成的体重下降、血液/毛发锌浓度下降、厌食、免疫能力削弱等症状,各症状改善程度达到显著性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缺锌症状为因缺锌条件而造成的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毛发锌含量下降、血液锌含量下降中的至少一种。
现有研究中,短暂的缺锌环境主要引起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总体表现为免疫力下降)、以及毛发/血液中锌浓度显著降低,对于这些症状,人们常通过摄入一些富锌食品或直接注射可溶性锌,进而补充额外的锌来改善,然而在缺锌的环境下,人们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改善手段。对于低聚果糖,现有研究也仅限于在富锌食品/保健品中将其充当促进因子,并未单独研究其对于缺锌症状的改善功效。而发明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当处于缺锌状态时,在不额外引入锌源的情况下,低聚果糖同样可以起到缺锌症状的干预作用进而改善症状,其改善程度甚至可以使一些症状完全恢复到正常性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缺锌条件并不是完全无锌条件,而是低于正常锌补给量(可伴随部分极低锌补给阶段),造成缺锌症状的环境条件,同时该环境条件并不是低营养条件(甚至造成整体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的条件),仅针对于锌补给量有所不同。
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蔗果三糖40~50份、蔗果四糖35~45份、蔗果五糖4~6份、蔗果六糖0.5~1份、果糖0.2~0.8份以及蔗糖2~3份。
更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蔗果三糖44~46份、蔗果四糖40~41份、蔗果五糖5~6份、蔗果六糖0.5~1份、果糖0.3~0.8份以及蔗糖2~3份。
更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中总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总和)的重量份数为2.5~3份。
低聚果糖又名蔗果低聚糖,一般而言,商业化的低聚果糖产品均是蔗糖、果糖、葡萄糖、蔗果糖等混合物,而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针对于缺锌症状的改善,不同组分的功能性也存在差异,而采用上述优选组分及比例组成的低聚果糖可以实现优异的改善效果,使用性价比最高。而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上述优选范围的低聚果糖可以是自制或者采用市售产品(或者经市售产品再加工),只要可以达到相似效果的种类均是可以使用的。
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为:将蔗糖依次经溶解、酶解、脱盐脱色、浓缩、闪蒸、过滤、提纯以及喷雾干燥处理后,即得所述低聚果糖。
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 10~30g/kg。
更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 20~30g/kg。
经发明人实验探究可知,在上述优选低聚果糖质量浓度的制品可以实现显著改善各类缺锌引起的症状,而在优选范围内,随着低聚果糖质量浓度的提升,可改善缺锌症状的种类增多,改善程度提升。
优选地,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为药品。
更优选地,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剂型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的任意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制品剂型为溶液剂、片剂、丸剂、颗粒剂、粉末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药品的组分中还包括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包括赋形剂、增稠剂、润滑剂、包衣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赋形剂为环糊精、阿拉伯胶、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维酮K30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剂为胡萝卜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药品的组分中还包括营养助剂;所述营养助剂包括膳食纤维、矿物元素、维生素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膳食纤维为小麦粉、大麦粉、藜麦粉、燕麦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物元素为可溶性铁、可溶性锌、可溶性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还含有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为赋形剂、稳定剂、增稠剂、润滑剂、矫味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当低聚果糖在用于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药品)时,可以根据药品的使用需求进行剂型上的灵活调整,低聚果糖可通过适合的溶剂溶解并制备成溶液剂(例如口服液、饮品等),也可以通过加工(例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成固体或粉体,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包衣剂,经过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处理后制备成片剂,只要不影响低聚果糖本身的功效即可,各种加工助剂可以选择食品学/药品学可接受的各类助剂。而低聚果糖本身也是药品中常用的添加剂,其在应用是并不局限于作为活性成分,也可以同步充当例如增稠剂、调味剂等组分,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引入可以相互协同发挥功效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矿物元素(钙、铁,也可以是锌,低聚果糖可以有效提升人体在补充外来锌时的吸收效率)或者膳食纤维来源(例如各种谷物粉),皆因低聚果糖已经被证实本身具有良好的促进肠胃蠕动和吸收的功能,和大部分营养成分搭配使用时均可以发挥促进吸收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经过动物模型验证发现,在缺锌摄入条件下,单独使用含有低聚果糖的制品依然可以有效改善由缺锌造成的体重下降、血液/毛发锌浓度下降、厌食、免疫能力削弱等症状,各症状改善程度达到显著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体重增量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图2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总摄食量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图3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血液锌浓度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图4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毛发锌浓度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图5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图6为本发明效果例1中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经测试后各大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统计图,其中“#”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示与模型组相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目的在于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对比例所设计的实验试剂、原料及仪器,除非特别说明,均为常用的普通试剂、原料及仪器。
本发明中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技术效果通过在无额外锌源补充的前提下,低聚果糖在缺锌条件下进行使用,有效改善因缺锌出现的非正常症状来展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非正常症状为因缺锌条件而造成的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毛发锌含量下降和血液锌含量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聚果糖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蔗果三糖44~46份、蔗果四糖40~41份、蔗果五糖5~6份、蔗果六糖0.5~1份、果糖0.3~0.8份以及蔗糖2~3份。
针对于缺锌症状的改善,低聚果糖中的不同组分的功能性也存在差异,而采用上述优选组分及比例组成的低聚果糖可以实现优异的改善效果,使用性价比最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为:将蔗糖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蔗糖酶进行酶解,随后灭酶处理;所得酶解物进行脱盐脱色处理,随后经浓缩、闪蒸及过滤后,采用色谱法提纯;提纯所得物质进行灭菌处理,随后转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述低聚果糖。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10~30g/kg。
更优选地,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10g/kg、20g/kg 或30g/kg。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剂型为溶液剂、片剂、丸剂、颗粒剂、粉末剂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还含有加工助剂,包括赋形剂、增稠剂、润滑剂、包衣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含有包括营养助剂,包括膳食纤维、矿物元素、维生素中的至少一种。
而所述赋形剂可选择为环糊精、阿拉伯胶、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可选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维酮 K3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滑剂可选择为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可选择为胡萝卜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膳食纤维可选择为小麦粉、大麦粉、藜麦粉、燕麦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物元素可选择为可溶性铁、可溶性锌、可溶性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维生素可选择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验研发中发现,低聚果糖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极少量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理想的技术添加效果,同时低聚果糖的稳定性较高,因此在应用在不同剂型的制品当中时,低聚果糖均可发挥正常的改善缺锌症状的功效。
为了探究上述应用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实施,具体的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为:
采用SPF级21d鼠龄的刚断奶雄性SD大鼠(体重相近),分别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实验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使用正常的含锌饲料进行喂养,喂养同时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使用低锌饲料进行喂养,随后采用缺锌饲料喂养,喂养同时灌胃生理盐水;实验组使用低锌饲料进行喂养,随后采用缺锌饲料喂养,喂养同时灌胃低聚果糖溶液,该低聚果糖溶液由生理盐水和低聚果糖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将实验组中使用的低聚果糖溶液按低聚果糖浓度进一步分为高浓度组、中浓度组和低浓度组,根据人体现有单次服用低聚果糖的有效量进行折算(根据人类平均体重60kg折算)确定三组浓度组中低聚果糖溶液灌胃时的低聚果糖含量分别为0.8g/kg(大鼠体重)、1.7g/kg(大鼠体重)以及2.5g/kg(大鼠体重)(分别对应成人人体单次用量的10g、20g和30g)。当模型组中的实验大鼠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毛发锌含量下降和血液锌含量下降的情况,则说明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实验组测试结果有效。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和效果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所述低聚果糖每100g含有44.58g蔗果三糖、40.59g蔗果四糖、5.73g蔗果五糖、0.61g蔗果六糖、0.43g果糖以及2.51g蔗糖。所述制品的剂型为液体剂型的溶液剂,由生理盐水和低聚果糖组成。
所述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为:将蔗糖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加入蔗糖酶进行酶解,随后灭酶处理;所得酶解物进行脱盐脱色处理,随后经浓缩、闪蒸及过滤后,采用色谱法提纯;提纯所得物质进行灭菌处理,随后转入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述低聚果糖。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所述制品的剂型为片剂,所述片剂中的低聚果糖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制品的组分中还含有赋形剂环糊精、增稠剂羟丙甲纤维素和润滑剂硬脂酸镁;所述制品的组分中还含有维生素E和小麦粉。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所述制品的剂型为固体剂型粉末剂,所述粉末剂中的低聚果糖与实施例1 相同,所述制品的组分中还含有增稠剂聚维酮K30和抗氧剂抗坏血酸;所述制品的组分中还含有燕麦粉、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锌盐。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与实施例1的差别仅在于,所述低聚果糖每100g含有蔗果三糖49.25g、蔗果四糖41.62g、蔗果五糖4.95g、蔗果六糖0.8g份、果糖0.63g以及蔗糖2.75g。
效果例1
为了验证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效果,采用动物模型进行验证,具有方法为:
采用SPF级21d鼠龄的刚断奶雄性SD大鼠(体重相近),总数为40只(实验前均已称重并标号),分别均分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实验组(三组,低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中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以及高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每组8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使用正常的含锌饲料进行喂养38d,每日1次,喂养同时灌胃生理盐水,灌胃量为10mL/kg(大鼠体重);模型组使用低锌饲料进行喂养31d,随后采用缺锌饲料喂养7d,每日1次,喂养同时灌胃生理盐水,灌胃量为10mL/kg(大鼠体重);实验组的三组,使用缺锌饲料进行喂养31d,随后采用无锌饲料喂养7d,每日1次,喂养同时灌胃低聚果糖溶液。所述正常含锌饲料、低锌饲料及缺锌饲料除锌含量不同外,其他成分完全相同;正常含锌饲料的锌含量为56mg/kg;低锌饲料的锌含量为10mg/kg;缺锌饲料的锌含量为3mg/kg。
其中三组低聚果糖实验组采用实施例1所得制品进一步调整,该制品以生理盐水和低聚果糖复配得到,低聚果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灌胃低聚果糖浓度)分别为0.8g/kg、1.7g/kg以及2.5g/kg(分别对应成人人体用量的10g/kg、20g/kg和30g/kg所折算的质量浓度),喂养时间为38d,第38d实验完成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并进行体重增量称量、摄食总量统计、血液锌含量统计、毛发锌含量统计、血液免疫球蛋白 G(IgG)含量统计以及血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统计。
当模型组中的实验大鼠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实验大鼠出现血锌含量降低程度达20%的情况,则说明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实验组测试结果有效,动物模型造模成功。
其中,体重增量称量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各组大鼠在喂养38d后均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说明各组使用的饲料均不会造成大鼠本身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的问题,而与正常组增重量(321g)相比,模型组的体重增量显著较低(285.4g, p≤0.01),而三组实验组虽然体重增量不及正常组,但中浓度和高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以中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中大鼠的体重增量最高。上述结论说明,低聚果糖在缺锌条件下,可以在不额外补充锌源的情况下显著缓解体重下降的症状,且并非低聚果糖使用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各组大鼠38d实验时的饲料摄食总量统计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为期38d的实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大鼠的摄食总量为888.1g,而模型组的摄食总量只有696.7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缺锌条件下大鼠出现了明显的厌食症状。而与模型组相比,三个实验组中大鼠的摄食总量分别为 744.4g(p≤0.01)、786.5g以及765.1g(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相同的缺锌条件下,单独使用低聚果糖可以有效改善因缺锌而引起的厌食症状,而低聚果糖的最佳用量依然是中浓度(折算为人体用量其浓度为20g/kg)。
各组大鼠38d实验后的血液锌浓度统计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与正常对照组(血液中锌浓度为0.16mg/L) 相比,模型组的大鼠的血液锌浓度显著降低(血液中锌浓度为 0.12mg/L,p≤0.001),说明缺锌喂养条件可以直接降低大鼠血液中的锌含量。而使用了低聚果糖的三个实验组中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其血液锌浓度均有显著回升(p≤0.001),其中低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大鼠的血液中锌浓度为0.14mg/L,而中浓度和高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则达到了0.16mg/L,与正常对照组持平,说明在缺锌条件下,只需要直接采用低聚果糖也可有效抑制个体血液中锌含量的降低并维持在正常水平,无需额外补锌。
各组大鼠38d实验后的毛发锌浓度统计如图4所示。
与血液中锌浓度变化趋势相似,正常对照组中大鼠的毛发锌浓度为171.04mg/kg,而相比之下,模型组的大鼠毛发锌浓度下降至 157.95mg/kg,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个实验组当中,低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的大鼠毛发锌浓度虽然相比模型组有所提升,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而中浓度和高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相比模型组则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对于毛发中锌浓度因缺锌条件而造成的下降只有使用一定程度剂量下的低聚果糖才能实现显著性效果。
各组大鼠38d实验后的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统计如图5所示。
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在动物体脾脏和淋巴结中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清和组织也中,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成分,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免疫球蛋白G是体内最主要的抗体,具有抗病毒、中和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的功能。当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减少,说明人体出现了明显的免疫缺陷症状,而在缺锌条件下,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G含量变低的情况。而如图5所示,与正常对照组(0.75pg/mL)相比,模型组中的大鼠在喂养缺锌和无锌饲料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下降至0.4pg/mL(p≤0.05),说明在所述缺锌饮食条件已经造成了大鼠免疫缺陷问题。与模型组相比,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三个低聚果糖实验组中大鼠在低聚果糖溶液进行灌胃后,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分别现在提升至 1.24pg/mL、1.16pg/mL和1.18pg/mL,甚至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低聚果糖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因缺锌条件而造成的血液免疫球蛋白G含量变低,进而避免出现免疫缺陷症状,而在低浓度使用量时,低聚果糖发挥的功效最佳。
各组大鼠38d实验后的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统计如图 6所示。
乳酸脱氢酶是一类NAD依赖性激酶,其属于含锌离子的金属蛋白,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可催化丙酸与L-乳酸之间的还原与氧化反应,也可催化相关的α-酮酸。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肾脏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骨肌。乳酸脱氢酶是生物体内糖降解途径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氧化还原酶,因此被经常应用作为人体健康监测中的指标,如果乳酸脱氢酶的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升高,说明生物体开始出现健康问题,甚至可能对应血液病、脏器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经过38d实验后的模型对照组中大鼠的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相比正常组(1955.5U/L)显著性升高(2407U/L,p≤0.01),说明在缺锌条件下该指标会出现显著性变化,动物模型性状有效,而对比模型组,使用低聚果糖溶液进行灌胃处理的各实验组中,低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中大鼠的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虽然有所降低,但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程度,说明低浓度剂量的低聚果糖并不能有效改善缺锌造成的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提升,而当低聚果糖的使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中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和高浓度低聚果糖实验组所示,乳酸脱氢酶含量下降至2192U/L(p ≤0.05)和1691U/L(p≤0.001),其数值甚至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将上述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76696267000012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动物模型实验探究中,对于缺锌条件造成的6种症状中,采用低聚果糖的实验组均展现出有效的改善效果,说明低聚果糖在缺锌条件下,即使不引入额外的锌源进行直接使用,也可以直接改善因缺锌而造成的各类症状,其中在低浓度低聚果糖应用上(折算为人体使用时的有效浓度为10g/kg)时,除了改善体重变轻以及改善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两个症状方面没有显著性外,其他4个症状均具有显著性的疗效,而随着使用浓度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中浓度和高浓度,折算为人体使用时的有效浓度为 20g/kg和30g/kg)时,低聚果糖可以改善因缺锌饮食造成的所有症状,同时具有显著性。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5)

1.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锌症状为因缺锌条件而造成的体重下降、食欲下降、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毛发锌含量下降、血液锌含量下降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蔗果三糖40~50份、蔗果四糖35~45份、蔗果五糖4~6份、蔗果六糖0.5~1份、果糖0.2~0.8份以及蔗糖2~3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蔗果三糖44~46份、蔗果四糖40~41份、蔗果五糖5~6份、蔗果六糖0.5~1份、果糖0.3~0.8份以及蔗糖2~3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中总糖的重量份为2.5~3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为:将蔗糖依次经溶解、酶解、脱盐脱色、浓缩、闪蒸、过滤、提纯以及喷雾干燥处理后,即得所述低聚果糖。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10~30g/k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质量浓度为20~30g/kg。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为药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剂型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的任意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剂型为溶液剂、片剂、丸剂、颗粒剂、粉末剂中的任意一种。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的组分中还包括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包括赋形剂、增稠剂、润滑剂、包衣剂、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剂为环糊精、阿拉伯胶、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维酮K3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为胡萝卜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的组分中还包括营养助剂;所述营养助剂包括膳食纤维、矿物元素、维生素中的至少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低聚果糖在制备改善缺锌症状的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为小麦粉、大麦粉、藜麦粉、燕麦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物元素为可溶性铁、可溶性锌、可溶性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中的至少一种。
CN202210901941.7A 2022-07-27 2022-07-27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5336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1941.7A CN115336758A (zh) 2022-07-27 2022-07-27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1941.7A CN115336758A (zh) 2022-07-27 2022-07-27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6758A true CN115336758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1941.7A Pending CN115336758A (zh) 2022-07-27 2022-07-27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675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790A (ja) * 2001-11-01 2003-05-14 Mie Kariyou Kk β−2,1(β2→β1)結合連鎖フラクトースオリゴマーを含有するフラクトオリゴ糖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医薬
CN106819726A (zh) * 2016-12-19 2017-06-13 蚌埠鲲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补锌葵花籽芽汁
CN114010762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杭州佰倍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贫血症状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7790A (ja) * 2001-11-01 2003-05-14 Mie Kariyou Kk β−2,1(β2→β1)結合連鎖フラクトースオリゴマーを含有するフラクトオリゴ糖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医薬
CN106819726A (zh) * 2016-12-19 2017-06-13 蚌埠鲲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补锌葵花籽芽汁
CN114010762A (zh) * 2021-11-01 2022-02-08 杭州佰倍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贫血症状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宏平: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熊伟等: "低聚果糖(FOS)—超强双歧因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6247C2 (ru) Комбинации и композици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жирные кислоты и аминокислот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для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замедления прогрессирования или лечения диабета и связанных с диабетом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и состояний, способ снижения веса тела млекопитающего, набор
EP0382355B1 (en) Growth promoting agent for bacteria containing pullulan with or without dextran
JP5847721B2 (ja) 高水溶性2−ヒドロキシプロピル−ベータ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肥満疾患の予防および治療用組成物
WO2007010976A1 (ja) D-プシコースを含有する体重増加抑制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利用方法
KR101896024B1 (ko) 가르시니아 캄보지아 추출물을 활용한 기능성 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56330B1 (ko) 간기능 개선제
US20090169490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weight loss
CN101056644B (zh) 含有双果糖酐的经口组合物
US20200155589A1 (en) Composition For Enc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WO2005074961A1 (ja) 体脂肪調整剤
JP5281268B2 (ja) 筋力向上剤
JP2010111646A (ja) 潰瘍性大腸炎治療剤
CN101642468A (zh) 用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CN115336758A (zh) 低聚果糖在改善缺锌症状中的应用
CN114680339A (zh) 一种改善肌肉衰减延缓衰老的营养补充剂及其应用
CN110538315B (zh) 一种具有防治透析患者并发症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JPWO2018179441A1 (ja) インスリン抵抗性の悪化予防または改善剤
JPH0995448A (ja) 血中ビオチン濃度の増加方法およびビオチン含有飲食品
CN101601681A (zh) 用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JP4721684B2 (ja) ダイフラクトースアンハイドライド含有経口組成物
CN101574370A (zh) 用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JP4049278B2 (ja) 腸内代謝改善剤
KR101026864B1 (ko) 고 수용성 2―하이드록시프로필―베타사이클로덱스트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비만 질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WO2024071077A1 (ja) 食品用組成物及び抗肥満用組成物
CN101574365A (zh) 用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