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5736A -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5736A
CN115325736A CN202211264398.0A CN202211264398A CN115325736A CN 115325736 A CN115325736 A CN 115325736A CN 202211264398 A CN202211264398 A CN 202211264398A CN 115325736 A CN115325736 A CN 115325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etermining
expansion valve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43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5736B (zh
Inventor
肖俊华
梁欣
邱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43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5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5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5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5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5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低压告警判断制冷剂是否泄漏的方式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背景技术
温控系统的制冷系统由测试区和温控区组成,测试区和温控区通过管路连接,其中涉及多个螺纹连接,由于热胀冷缩效应,以及测试区运动,螺纹连接处易出现制冷剂泄漏,同时温控设备内的制冷系统采用管路焊接,也存在虚焊,容易出现制冷剂泄漏的风险。
当前制冷系统出现泄漏时,处理方式如下:温控区出现低压告警停机,或测试区由于制冷能力下降导致温飘报警停机,研发接收到客户反馈的问题后,通知客户停机静置冷媒机,通过制冷剂压力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来判断是否出现泄漏,进而采取措施,但此种方法会占用客户大量的量产时间,且通过低压告警确认制冷剂泄漏不准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低压告警判断制冷剂是否泄漏的方式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包括:获取停机状态下的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在标准压力值与蒸发压力值的差值大于压力阈值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在工质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包括: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值、标准压力值和压力偏差值;在运行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压力偏差值,且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大于预设运行时间,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包括:获取运行状态下的膨胀阀开度偏差和排气过热度偏差;在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与前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的差值大于膨胀阀开度偏差时,确定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在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与前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的差值大于排气过热度偏差时,确定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在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是否为第一泄漏类型。
可选地,工质温度值包括回气温度值或蒸发温度值。
可选地,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或第二泄漏类型之后,方法还包括: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通过制冷系统发送给终端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第二获取模块,与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第一确定模块,与第二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第三获取模块,与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第二确定模块,与第三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冷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与测试设备热联接,用于对测试设备控温;第一冷凝器用于为制冷模块提供低温环境,控制器用于获取制冷模块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模块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膨胀阀的膨胀阀开度和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一级制冷模块为上述提供的一种制冷模块,一级制冷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为冷凝蒸发器,二级制冷模块通过冷凝蒸发器与一级制冷模块热连接。
可选地,二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和冷凝蒸发器;蒸发压力值包括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工质温度值包括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膨胀阀开度包括一级制冷模块的膨胀阀开度,排气过热度包括一级制冷模块的排气过热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达到了根据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获取不同的运行参数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依据不同运行参数满足的条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低压告警判断制冷剂是否泄漏的方式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复叠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1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温控区与测试区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1d是相关技术中泄漏排查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a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a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a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a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a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a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a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例如可以运行在制冷系统中,该制冷系统采用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循环由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组成,如图1b所示,一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20、第一冷凝器121、第一膨胀阀122和第一蒸发器123,其中第一冷凝器121选用冷凝蒸发器,二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压缩机124、第二冷凝器125、第二膨胀阀126和冷凝蒸发器,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通过冷凝蒸发器进行换热,二级制冷模块的制冷剂经第二压缩机124提升压力后,进入第二冷凝器125冷凝散热,形成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本方案二级制冷模块的制冷剂为R410A,但不限于此制冷剂),经第二膨胀阀126节流产生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到冷凝蒸发器吸热后,由第二压缩机124吸入压缩,周而复始;一级制冷模块的制冷剂采用低温制冷剂(本方案为R23,包括但不限于该型号的制冷剂),低温制冷剂经第一压缩机120提升压力后,进入冷凝蒸发器进行散热冷凝,形成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再经第一膨胀阀122节流产生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测试区实现降温。
制冷系统由测试区和温控区组成,由图1b可知,测试区包含第一蒸发器123和测试设备127,第一蒸发器123和测试设备127热连接,具体可以将第一蒸发器123设置在测试设备127上或其周围,用于对测试设备控温,温控区包括二级制冷模块和一级制冷模块的第一压缩机120、冷凝蒸发器、第一膨胀阀122,测试区和温控区通过管路连接,其中涉及多个螺纹连接,如流道与波纹软管,波纹软管与铜管,铜管与温控器等,部分连接如图1c所示圈出位置,而测试区的温度通过一级制冷模块的第一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流道内温度,同时测试区与加热棒进行联合控温,实现-70~150℃温度变化,该范围为可设置的,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仅为举例,并不限定该范围。
由于热胀冷缩效应,以及测试区运动,螺纹连接处易出现制冷剂泄漏,同时温控区内一级制冷模块采用管路焊接,也存在虚焊,容易出现制冷剂泄漏的风险。温控区制冷剂泄漏将导致制冷能力下降,测试区无法满足温度要求,同时增加了温控区内压缩机故障风险。
相关技术中对于制冷系统出现泄漏的处理方式如图1d所示,温控区出现低压告警或测试区出现温飘告警后,由客户将收到的问题反馈给研发部门,研发部门告知客户将机台进行停机并静置至少12小时后,再根据制冷剂压力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判断是否出现泄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对机台进行冷媒充注,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采取其他措施。
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从客户反馈到研发处理,以及采用静置方法判断冷媒泄漏问题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其中客户反馈到研发耗费工时至少2h,停机时间至少12h,导致占用客户大量的量产时间;二是通过低压告警去确认制冷剂泄漏不准确,影响制冷系统产生低压的因素,还包括局部堵塞、外部管路电磁阀异常关闭,电子膨胀阀调节异常等,因此可能出现静置后发现制冷剂没有泄漏,白白浪费客户量产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下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制冷系统可以为图1b的一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20、第一冷凝器121、第一膨胀阀122和第一蒸发器123,上述方法包括的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S202,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剂泄漏是指调试完成交付客户使用后,出现制冷剂泄漏的现象,泄漏是一个持续的,缓慢的过程,制冷剂泄漏可发生在两种状态下,这两种状态为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因此,通过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泄漏类型。
步骤S204,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工质温度值可以选用回气温度值或蒸发温度值。当上述制冷系统为图1b中的一级制冷模块的情况下,该蒸发压力值为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也即一级蒸发压力值,上述工质温度值优选为一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也即一级回气温度值。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工质温度值当然也可以选用一级蒸发温度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的情况下,上述蒸发压力值的最优选择为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也即一级蒸发压力值。由于制冷剂的压力与环境温度有关,而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则为一级制冷模块的环境温度,因此上述工质温度值的最优选择为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也即二级回气温度值。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工质温度值可以为上述二级回气温度值,也可以为二级制冷模块的蒸发温度值,还可以为一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这三个温度值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作为上述步骤S204中的工质温度值。
步骤S206,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
步骤S208,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
步骤S210,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上述步骤S204至步骤S206为停机状态下的泄漏类型的确定步骤,上述步骤S208至步骤S210为运行状态下的泄漏类型的确定步骤,达到了根据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获取不同的运行参数的目的,例如在停机状态下获取的运行参数为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运行状态下获取的运行参数为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从而实现了依据不同运行参数满足的条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低压告警判断制冷剂是否泄漏的方式存在判断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压力值一般是指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对应的压力值,膨胀阀开度是指膨胀阀的开度,排气过热度一般指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工质温度值可以为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值或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值。当制冷系统为一级制冷模块时,该蒸发压力值为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值,工质温度值可以为第一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值或第一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值,膨胀阀开度为第一膨胀阀的开度,排气过热度为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S206中,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停机状态下的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在标准压力值与蒸发压力值的差值大于压力阈值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在工质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对制冷设备调试完成后,获取之前设置的标准压力值Ps和标准温度值Ts,以及压力阈值PL和温度阈值Td,当制冷设备在停机状态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Pi和工质温度值Ti,该工质温度值可以为回气温度值或蒸发温度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上述制冷系统为图1b中的一级制冷模块的情况下,上述工质温度值为一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也即一级回气温度值,上述蒸发压力值为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也即一级蒸发压力值。若Ps - Pi >PL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当|Ti -Ts|<Td时,确定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当Ps - Pi >PL,且|Ti -Ts|<Td时,认为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满足,也即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该第一泄漏类型即停机泄漏,并进行泄漏报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制冷系统包含图1b中的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的情况下,在首次机台调试完成后,对机台静置下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Ps(本系统默认为950kpa)及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Ts(本系统默认为25℃)进行标定,上述蒸发压力Ps即为标准压力值,回气温度Ts即为标准温度值,设置停机泄漏时的压力阈值PL和温度阈值Td,该温度阈值表示温度的偏差阈值,在本实施例中,默认PL为50Kpa,Td默认设置为5℃(但不限于此PL和Td),并在上位机上记录并存储上述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停机状态下(系统正常供电),制冷系统所在设备间隔(默认5分钟)采集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Pi及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Ti,当Ps - Pi >PL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当|Ti -Ts|<Td时,确定回气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当Ps - Pi >PL,且|Ti -Ts|<Td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该第一泄漏类型即停机泄漏,并进行泄漏报警,确保客户在使用前识别机台故障,并提前介入处理。
由于一级制冷模块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值与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有关,当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越低,一级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也越低,因此比较一级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时,二级回气温度应满足前提条件,以免误报警,该前提条件为Ti∈(Ts-Td, Ts+Td)。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包含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的制冷系统进行泄漏类型判断时,上述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可由二级制冷模块的蒸发温度值代替,也可以由一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代替,当使用二级制冷模块的蒸发温度或一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时,其对应的判断泄漏类型的方式与上述内容的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S210中,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在上述步骤中,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值、标准压力值和压力偏差值;在运行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压力偏差值,且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大于预设运行时间,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温控设备启动前无任何告警前提下,可正常启动。由于停机状态下不泄漏无法保证运行状态不泄漏,尤其对于管路系统中涉及到外部管路存在电磁阀分液系统,电磁阀易在低温下出现泄漏。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判断制冷系统是否为运行状态泄漏。在判断是否为运行状态泄漏之前,需要先判断制冷系统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即冷媒机启动后,先进行稳定性判断,再进行运行泄漏判断。
稳定性判断是指当设定运行压力VS(即上述标准压力值)与实际运行压力VP(即上述获取的运行压力值)偏差低于稳定性偏差Pd(即上述压力偏差值),该Pd默认5Kpa(但不限于此Pd),也即满足|VP -VS|<Pd时,同时制冷系统还需要满足运行时间超过振荡运行时间(即上述预设运行时间)To,默认振荡运行时间1.0h,确认系统已达到动态稳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运行压力可以为压缩机的压力,当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模块时,该运行压力可以为第一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值或排气压力值。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S210中,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运行状态下的膨胀阀开度偏差和排气过热度偏差;在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与前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的差值大于膨胀阀开度偏差时,确定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在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与前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的差值大于排气过热度偏差时,确定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在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泄漏类型即运行泄漏,运行泄漏是指当系统偏离稳定状态,且符合泄漏特征,则为运行泄漏。以下详细说明:制冷系统所在设备间隔一定时间段(默认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例如共采集6组数据,这些数据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下一个工况点切换或停机前或满足泄漏报警条件。
当第一膨胀阀的膨胀阀开度Ki随着时间Ti推移变大,则确定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即满足(Ki+1-Ki)/(Ti+1-Ti)>0,且Ki+1-Ki>Kd时,确定制冷系统满足第三条件,其中,Kd为膨胀阀开度偏差,开度偏差的取值范围为1%-3%,本申请实施例默认2.0%,但不局限于该范围,具体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Ki+1表示相邻时刻的后一时刻采集的膨胀阀开度,Ki表示相邻时刻的前一时刻采集的膨胀阀开度,例如,在以5分钟为间隔采集时,8时采集到的膨胀阀开度为Ki,8时05分采集到的膨胀阀开度为Ki+1
当一级制冷模块的排气过热度Hi(排气过热度=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对应饱和温度)随着时间Ti推移变大,确定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即满足(Hi+1-Hi)/(Ti+1-Ti)>0,且Hi+1-Hi>Hd时,确定制冷系统满足第四条件,其中,Hd为排气过热度偏差,过热度偏差的取值范围为5-10℃,本申请实施例默认5℃,但不限于该范围,具体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Ti+1表示相邻时刻的后一时刻采集的排气过热度,Ti表示相邻时刻的前一时刻采集的排气过热度,例如,在以5分钟为间隔采集时,8时采集到的排气过热度为Ti,8时05分采集到的排气过热度为Ti+1。在同时满足上述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可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并进行预警提醒。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该方法优选先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是否为第一泄漏类型。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具体包含如下三种:方案一,仅做停机泄漏判断,不做运行泄漏方案;方案二,仅做运行泄漏判断,不做停机泄漏判断方案;方案三,做停机泄漏判断方案,在整机启动后做运行泄漏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先对制冷系统进行停机泄漏判断为优选方案,但是进行停机泄漏判断为非必须的方案,也即停机泄漏判断和运行泄漏判断可单独进行判断,分别对应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停机泄漏判断和运行泄漏判断均需要执行,也即在判断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是否为运行泄漏之前,需要先判断制冷系统是否为停机泄漏,在这种方案中,若在执行停机泄漏判断时,生成了报警信息,则可以判断是在停机状态出现了泄漏的问题;若在执行运行泄漏判断时,生成了报警信息,则可以判断为在运行状态出现了泄漏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准确定位泄漏问题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或第二泄漏类型之后,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通过制冷系统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报警信息所对应的泄漏报警流程几乎不占用客户量产的时间,因此可以实现减少客户等待时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由机器自动识别泄漏类型,可以迅速定位泄漏问题,并进行报警提示,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和误判导致的工时浪费。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
步骤S304,确定与状态信息对应的参数信息;
步骤S306,依据参数信息所满足的条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
在上述步骤S304中,与状态信息对应的参数信息即图2中所示的,与停机状态对应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以及与运行状态对应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上述步骤S306中参数信息所满足的条件,即上述图2中所示的第一条件、第二条件、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而步骤S306中的泄漏类型,即对应上述图2的第一泄漏类型和第二泄漏类型,因此上述图2中关于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也适用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的结构图,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20、第一冷凝器121、第一膨胀阀122和第一蒸发器123。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404,与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
第一确定模块406,与第二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
第三获取模块408,与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
第二确定模块410,与第三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一确定模块中,该模块还用于获取停机状态下的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在标准压力值与蒸发压力值的差值大于压力阈值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在工质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二确定模块中,该模块在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还需要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具体地,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二确定模块中,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具体包括如下过程: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值、标准压力值和压力偏差值;在运行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压力偏差值,且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大于预设运行时间,确定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二确定模块中,该模块还用于获取运行状态下的膨胀阀开度偏差和排气过热度偏差;在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与前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的差值大于膨胀阀开度偏差时,确定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在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与前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的差值大于排气过热度偏差时,确定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在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二确定模块中,该模块还用于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是否为第一泄漏类型。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工质温度包括回气温度值或蒸发温度值。
在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中的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或第二确定模块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后,上述两个模块还用于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通过制冷系统发送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因此上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也可以执行图3所示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因此图3中关于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制冷模块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制冷模块500包括控制器128和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120、第一冷凝器121、第一膨胀阀122和第一蒸发器123,第一蒸发器123与测试设备127热联接,具体可以将第一蒸发器123设置在测试设备127上或其周围,用于对测试设备控温;第一冷凝器用于为制冷模块提供低温环境,控制器用于获取该制冷模块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模块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模块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膨胀阀的膨胀阀开度和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制冷模块与图1b中的一级制冷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该制冷模块可应用图2所示的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因此图2中关于制冷系统的确定方法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制冷模块,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一级制冷模块为图5所示的制冷模块500,一级制冷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121为冷凝蒸发器,二级制冷模块通过冷凝蒸发器与一级制冷模块热连接,具体连接结构参见图1b。
上述制冷系统的二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压缩机124、第二冷凝器125、第二膨胀阀126和冷凝蒸发器。在该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泄漏判断条件中,蒸发压力值优选为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工质温度值优选为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膨胀阀开度优选为一级制冷模块的膨胀阀开度,排气过热度优选为一级制冷模块的排气过热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冷系统中,在首次机台调试完成后,对机台静置下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Ps(本系统默认为950kpa)及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Ts(本系统默认为25℃)进行标定,上述蒸发压力Ps即为标准压力值,回气温度Ts即为标准温度值,设置停机泄漏时的压力阈值PL和温度阈值Td,该温度阈值表示温度的偏差阈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默认PL为50Kpa,Td默认设置为5℃(但不限于此PL和Td),并在上位机上记录并存储上述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停机状态下(系统正常供电),制冷系统所在设备间隔(默认5分钟)采集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Pi及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Ti,当Ps - Pi >PL时,确定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当|Ti -Ts|<Td时,确定回气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当Ps - Pi >PL,且|Ti -Ts|<Td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该第一泄漏类型即停机泄漏,并进行泄漏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泄漏类型即运行泄漏,运行泄漏是指当系统偏离稳定状态,且符合泄漏特征,则为运行泄漏。制冷系统所在设备间隔一定时间段(默认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当一级制冷模块的膨胀阀开度,即第一膨胀阀122的膨胀阀开度Ki随着时间Ti推移变大,则确定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即满足(Ki+1-Ki)/(Ti+1-Ti)>0,且Ki+1-Ki>Kd时,确定制冷系统满足第三条件,其中,Kd为膨胀阀开度偏差,开度偏差的取值范围为1%-3%,本申请实施例默认2.0%,但不局限于该范围,具体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Ki+1表示相邻时刻的后一时刻采集的膨胀阀开度,Ki表示相邻时刻的前一时刻采集的膨胀阀开度。
当一级制冷模块的排气过热度Hi(排气过热度=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对应饱和温度)随着时间Ti推移变大,确定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即满足(Hi+1-Hi)/(Ti+1-Ti)>0,且Hi+1-Hi>Hd时,确定制冷系统满足第四条件,其中,Hd为排气过热度偏差,过热度偏差的取值范围为5-10℃,本申请实施例默认5℃,但不限于该范围,具体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做限定。Ti+1表示相邻时刻的后一时刻采集的排气过热度,Ti表示相邻时刻的前一时刻采集的排气过热度。在同时满足上述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的情况下,可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并进行预警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制冷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第一条件至少由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第二条件至少由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状态信息指示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还可执行以下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确定与状态信息对应的参数信息;依据参数信息所满足的条件,确定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
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
在所述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由所述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所述第二条件至少由所述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
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
在所述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所述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所述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停机状态下的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
在所述标准压力值与所述蒸发压力值的差值大于所述压力阈值时,确定所述蒸发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在所述工质温度值与所述标准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工质温度值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在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所述第一泄漏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值、标准压力值和压力偏差值;
在所述运行压力值和所述标准压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压力偏差值,且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大于预设运行时间,确定所述制冷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膨胀阀开度偏差和排气过热度偏差;
在所述膨胀阀开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值与前一时刻的膨胀阀开度值的差值大于所述膨胀阀开度偏差时,确定所述膨胀阀开度满足所述第三条件;
在所述排气过热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且后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与前一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的差值大于所述排气过热度偏差时,确定所述排气过热度满足所述第四条件;
在所述第三条件和所述第四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所述第二泄漏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是否为所述第一泄漏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温度值包括回气温度值或蒸发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所述第一泄漏类型或所述第二泄漏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通过所述制冷系统发送给终端设备。
9.一种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
第一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所述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由所述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所述第二条件至少由所述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
第三获取模块,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
第二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耦合,用于在所述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所述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所述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10.一种制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用于为所述制冷模块提供低温环境,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测试设备热联接,用于对测试设备控温;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制冷模块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制冷模块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所述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由所述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所述第二条件至少由所述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模块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膨胀阀开度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所述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所述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模块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所述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1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模块和二级制冷模块,所述一级制冷模块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制冷模块,所述一级制冷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为冷凝蒸发器,所述二级制冷模块通过所述冷凝蒸发器与所述一级制冷模块热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制冷模块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和所述冷凝蒸发器;所述蒸发压力值包括所述一级制冷模块的蒸发压力值,所述工质温度值包括所述二级制冷模块的回气温度值,所述膨胀阀开度包括所述一级制冷模块的膨胀阀开度,所述排气过热度包括所述一级制冷模块的排气过热度。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停机状态和运行状态;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值和工质温度值;在所述蒸发压力值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工质温度值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一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少由所述蒸发压力值和标准压力值确定,所述第二条件至少由所述工质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确定;在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制冷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开度和排气过热度;在所述膨胀阀开度满足第三条件,且所述排气过热度满足第四条件时,确定所述制冷系统的泄漏类型为第二泄漏类型,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膨胀阀开度确定,所述第四条件至少由相邻时刻的排气过热度确定。
14.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
CN202211264398.0A 2022-10-17 2022-10-17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Active CN115325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398.0A CN115325736B (zh) 2022-10-17 2022-10-17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398.0A CN115325736B (zh) 2022-10-17 2022-10-17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5736A true CN115325736A (zh) 2022-11-11
CN115325736B CN115325736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91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4398.0A Active CN115325736B (zh) 2022-10-17 2022-10-17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57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3198A (zh) * 2023-07-17 2023-08-15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诊断不凝性气体故障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7830A (en) * 1984-09-17 1987-07-07 Diesel Kiki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5285648A (en) * 1992-10-21 1994-02-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fferential pressure superheat sensor for low refrigerant charge detection
US20060196224A1 (en) * 2005-02-16 2006-09-07 Esslinger Steve L Refrigerant tracking/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1876403A1 (en) * 2005-04-07 2008-01-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coolant amount judgment system
CN105987548A (zh) * 2015-02-03 2016-10-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70268811A1 (en) * 2014-11-04 2017-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etection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7576112A (zh) * 2017-09-19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173816A (zh) * 2019-06-17 2019-08-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0375467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开利公司 用于空气源单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375468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开利公司 风冷热泵系统、用于其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0895020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940050A (zh) * 2018-09-21 2020-03-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3654182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检测冷媒泄漏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
CN113669967A (zh) * 2021-07-29 2021-11-19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冷媒泄漏提前预判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热泵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7830A (en) * 1984-09-17 1987-07-07 Diesel Kiki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5285648A (en) * 1992-10-21 1994-02-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fferential pressure superheat sensor for low refrigerant charge detection
US20060196224A1 (en) * 2005-02-16 2006-09-07 Esslinger Steve L Refrigerant tracking/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1876403A1 (en) * 2005-04-07 2008-01-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coolant amount judgment system
US20170268811A1 (en) * 2014-11-04 2017-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etection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5987548A (zh) * 2015-02-03 2016-10-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576112A (zh) * 2017-09-19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375467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开利公司 用于空气源单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375468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开利公司 风冷热泵系统、用于其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0895020A (zh) * 2018-09-12 2020-03-2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940050A (zh) * 2018-09-21 2020-03-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10173816A (zh) * 2019-06-17 2019-08-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3669967A (zh) * 2021-07-29 2021-11-19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冷媒泄漏提前预判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热泵
CN113654182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检测冷媒泄漏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3198A (zh) * 2023-07-17 2023-08-15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诊断不凝性气体故障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6593198B (zh) * 2023-07-17 2023-09-22 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诊断不凝性气体故障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5736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03995A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3528163B (zh) 空调的诊断控制方法
US11231199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leak detection control
CN109863353B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10816248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7429950B (zh) 热泵
CN115325736B (zh) 制冷系统泄漏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制冷模块及系统
JPWO2017006474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遠隔監視装置および異常判定方法
JP2008082654A (ja) 冷凍装置の故障診断方法、及び冷凍装置
KR20150016407A (ko) 냉동 장치
CN102235722B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回收冷媒时的防爆控制方法
CN111503948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冷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845108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and controller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11486612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U2013275605B2 (en) Refrigerating Device
US11274866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with a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ction and release mechanism
CN103671050A (zh) 压缩机喷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0173816A (zh) 一种空调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US6755034B2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overload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5049024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の冷媒量調整方法
JP2015049021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の気密試験方法
CN110836519A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1023440B (zh) 一种空调低压传感器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2017067397A (ja) 冷凍装置
CN108870690B (zh) 压缩机、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