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4060A -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4060A
CN115324060A CN202210945629.8A CN202210945629A CN115324060A CN 115324060 A CN115324060 A CN 115324060A CN 202210945629 A CN202210945629 A CN 202210945629A CN 115324060 A CN115324060 A CN 115324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cooling water
pipe
cooling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56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4060B (zh
Inventor
路振刚
吴泽胜
张志福
钟凯
王程鹏
黄财有
刘亚莲
梁立刚
赵阳
罗志敏
张治洲
冯铭
付旭
徐艳梅
张晓光
王永峰
牟奕欣
苗强
周树国
林子阳
高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huajiang Hydropower Co ltd Jilin Fengman Power Plant
State Grid Xinyuan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inohydro Bureau 16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huajiang Hydropower Co ltd Jilin Fengman Power Plant
State Grid Xinyuan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inohydro Bureau 16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huajiang Hydropower Co ltd Jilin Fengman Power Plant, State Grid Xinyuan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inohydro Bureau 16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huajiang Hydropower Co ltd Jilin Fengman Power Plant
Priority to CN2022109456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4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4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02Fixed barra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9/00Water-power plants; Layout, construction or equipment, methods of,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包括多个水坝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坝段之间的横缝处沿坝轴线设置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两端分别预埋于坝段内并通至每一坝段内设置的冷却通水仓中;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经由所述无缝钢管穿过坝段之间的横缝,从水坝坝体穿出,智能通水设备与冷却进水管的入口端连接;每一冷却通水仓内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混凝土浇筑冷却用的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所述冷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上游冷却出水管连接。本发明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水管容易破裂漏水、压力不够、侧面导墙穿管过多、过于集中等问题,提供了稳定、安全、美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前水坝建设的常规主流技术,会受到温度应力、基础约束、施工条件以及外接环境等的影响。在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水管冷却降温,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改善混凝土局部温度分布不均,减小因混凝土内部温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温控的防裂能够起到十分积极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建设水坝时,碾压混凝土仓块中的冷却水管通常从水坝坝体的下游面直接穿出,待通水冷却完成后进行管路回填灌浆。这种方法会在混凝土面上留下处理痕迹。这不仅因为冷却水管从溢流面穿出会在溢流面上留下孔洞,也因为冷却水管需要进行回填处理,然而回填处理难于达到溢流面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回填后的溢流面容易在高速水流的冲刷下形成坑洞,并最终影响溢流面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溢流坝段堰面的整体性并减少溢流坝段堰面的表面缺陷,碾压混凝土仓块中的冷却水管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即将仓内冷却水管进出水管沿下游变态区布置并穿过横缝后由左右导墙穿出。然而,这种方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基于冷却水管的布置,冷却水管需要穿过坝间横缝,而坝间横缝会因环境温度的不同存在热胀冷缩,这就导致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横缝伸缩造成水管破裂漏水的可能。其次,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法使得通水路径的长度大幅增加。例如,在某一水电站坝顶高程269.50m,最大坝高94.50m,坝顶总长1068.00m,10#~19#坝段为溢流坝段,11#~18#坝段每个坝段长18m,总长180m,其中10#与19坝段下游坝面18m中7m为溢流面,中间4m与导墙相连,剩余7m为一般混凝土面,溢流坝段溢流面总长158m的条件下,冷却水通水路径长度就需要增加11m~70m。当冷却水管延长后,为保证通水流量仍然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就需要对水流进行增压,然而在水坝现场能够使用的智能通水设备通常会限定最大的通水流量,如10m3/h,这使得增压非常困难。同事冷却水管延长后,也容易造成仓内水管接头增多,通水路径出现渗漏。最后,由于溢流坝段每一坝段中的每一层都需要布置多条冷却水管,按照单坝段单层4根冷却水管、一个混凝土仓块布置两层计算,一个混凝土仓块需要从左、右导墙边墙处各穿出水管64根。多个混凝土仓块则需成倍增加从左、右导墙边墙处穿出的水管根数。由于穿管区域水管量过多,水管间距减小,容易对混凝土边墙造成冷击,从而进一步引发各种问题,同时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新的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以及与该结构相关的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以及与该结构相关的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采用两期混凝土浇筑施工,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采用传统的冷却水管结构,提高安全性,和易实施程度。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采用新的冷却水管结构,不仅能够保证溢流面的平整耐用,而且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包括多个水坝坝段,其多个坝段之间的横缝处沿坝轴线设置有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两端分别预埋于坝段内并通至每一坝段内设置的冷却通水仓中;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经由无缝钢管穿过坝段之间的横缝,从水坝坝体穿出,智能通水设备与冷却进水管的入口端连接;每一冷却通水仓内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混凝土浇筑冷却用的支管,支管一端与冷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上游冷却出水管连接。
优选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分为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且智能通水设备分别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和下层通水平台上,其中,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的智能通水设备与上层管路连接,设置于下层通水平台的智能设备与下层管路连接;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中的冷却进水管从水坝的侧面导墙穿出,下层管路中的冷却出水管从坝体下游面的木模板处穿出。
优选的,无缝钢管为DN165无缝钢管,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为DN50镀锌钢管,支管为DN20镀锌钢管。
优选的,每一坝段内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基于每一坝段的高度设置;支管的布置高程与其所连接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的布置高程相对应。
优选的,每一坝段之间的横缝处预埋有至少两根无缝钢管,每一无缝钢管用于穿过四根冷却进水管或冷却出水管;每一坝段包括至少四个冷却通水仓,每一冷却通水仓中设置一根支管。
优选的,水坝左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左侧导墙穿出,与左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水坝右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右侧导墙穿出,与右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
优选的,支管上安装有120°弯头,用于减小冷却进水管、冷却出水管与支管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上层通水平台设置于坝后坝基线的下游开挖基面或浇筑仓块面,下层通水平台设置于溢流坝段下游,钢栈桥贴合水坝左右侧面导墙搭设。
优选的,冷却通水仓内埋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电缆沿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布置,随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水坝侧面导墙穿出后接入温控采集配电箱。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下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步骤2,浇筑下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并基于一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下层管路;步骤3,对上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步骤4,浇筑上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并基于二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上层管路;步骤5,对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穿出左右导墙部位进行封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水管容易破裂漏水、压力不够、侧面导墙穿管过多、过于集中等问题,提供了稳定、安全、美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中水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中反弧段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中溢流堰面反弧段冷却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中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中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中通水平台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水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水电站坝顶高程269.50m,最大坝高94.50m,坝顶总长1068.00m,由左右岸挡水坝段、河床溢流坝段、河床偏右的厂房坝段组成。10#~19#坝段为溢流坝段。溢流堰采用WES实用堰,堰顶高程为249.60m,上游堰面采用三圆弧曲线,下游堰面采用幂曲线,末端与坡度为1:0.75的直线段相切,直线段末段接反弧段,末端顶EL190.00m,反弧半径20.00m,反弧段与坝坡直线段和消力池弧段相切。11#~18#坝段每个坝段长18m,总长180m,其中10#与19#坝段下游坝面18m中的7m为溢流面,中间4m与导墙相连,剩余7m为一般混凝土面,溢流坝段溢流面总长158m。
以该水电站的溢流坝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为例对本发明中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冷却通水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两期浇筑方法。即溢流坝段EL190.00m以下填充区域反弧段混凝土不与内部混凝土同步上升浇筑,EL190.00m以上游溢流面和内部混凝土同步上升浇筑。
具体来说,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混凝土施工时,可以先浇筑溢流坝段内部混凝土,后浇筑溢流面混凝土。先浇筑溢流坝段内部混凝土时,下游面为混凝土阶梯临时面,仓内冷却水管可以直接从下游面木模版处穿出,接入下游通水平台进行通水冷却。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混凝土施工时,溢流面混凝土和内部混凝土同步上升浇筑,溢流坝段下游面为永久性溢流面,冷却水管从溢流面穿出会在溢流面上留下孔洞。因此,在本发明中溢流坝段冷却水管需要从侧面导墙引出。
具体来说,在该水电站中,溢流坝段单坝段坝长18m,EL190高程时坝宽约为60m。根据温控技术要求,溢流坝段EL190高程属于强约束区,仓内冷却水管布置为1.5m×1.0m(层间距×水平间距),单根水管长度不大于250m,所以溢流坝段单坝段单层需要布置4根冷却水管。按3m高程一仓计算,每一坝段内需要布置两层冷却水管。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包括多个水坝坝段。多个坝段之间的横缝处沿坝段轴线设置有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两端分别预埋于坝段内;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经由无缝钢管穿过坝段之间的横缝,从水坝坝体穿出,智能通水设备与冷却进水管的入口端连接;每一冷却通水仓内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混凝土浇筑冷却用的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所述冷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上游冷却出水管连接。其中,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均为上文中提及的冷却水管。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反弧段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溢流堰面反弧段冷却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中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优选地,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分为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且智能通水设备分别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和下层通水平台上,其中,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的智能通水设备与上层管路连接,设置于下层通水平台的智能设备与下层管路连接;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中的冷却进水管从水坝的侧面导墙穿出,下层管路中的冷却出水管从坝体下游面的木模板处穿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下层管路对应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位于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对应的混凝土仓块内部,上层管路则位于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对应的混凝土仓块内部。
具体的,无缝钢管为DN165无缝钢管,上游或下游冷却水管为DN50镀锌钢管,支管为DN20镀锌钢管。
优选地,每一坝段内的支管的数量基于每一坝段的高度设置;支管的布置高程与其所连接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的布置高程相对应。调整后的仓内冷却水管并管布置既满足了通水流量要求,也解决了原调整方案中冷却水管过于集中的问题。
优选地,每一坝段之间的横缝处预埋有至少两根无缝钢管,每一无缝钢管用于穿过四根冷却进水管或冷却出水管;每一坝段包括至少四个冷却通水仓,每一冷却通水仓中设置一根支管。其中,无缝钢管可以在混凝土仓块备仓阶段,即在下游模板与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埋。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管单根长2m,与下游面间距不少于1.5m,与混凝土表面间距不少于0.5m。
通过在坝段下游横缝处沿坝轴线预埋两根DN165无缝钢管,冷却水管可以通过穿过无缝钢管从而穿过横缝,再分别引至溢流坝段左、右导墙穿出。这种方法中,冷却水管不直接与横缝处的混凝土仓连接,因此能够降低横缝伸缩时对冷却水管的影响。
另外,考虑到仓内冷却水管不宜延长,且智能通水设备实际通过”一带四”水包头同时调控多根水管,也可以将智能通水设备出口支管延伸至仓内,再将仓内冷却水管连接至支管上。例如,在单坝段下游布置一组DN50的镀锌钢管作为上游冷却水管,同时使用变径三通连接作为智能通水设备出口只管的DN20镀锌钢管。
优选地,水坝左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左侧导墙穿出,与左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水坝右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右侧导墙穿出,与右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10#~14#溢流坝段冷却水管穿横缝并由10#坝段边墙穿出,15#~19#溢流坝段冷却水管穿横缝并由19#坝段边墙穿出。
优选地,支管上安装有120°弯头,用于减小冷却进水管、冷却出水管与所述支管之间的夹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因夹角过大而导致的水管弯折的情况。
图5为本发明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中通水平台的布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优选地,上层通水平台设置于坝后坝基线的下游开挖基面或浇筑仓块面,下层通水平台设置于溢流坝段下游,钢栈桥贴合水坝左右侧面导墙搭设。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结合坝体分层分块及供水管路安排,溢流堰面反弧段由左岸通水冷却系统供水冷却,供水主管有二层布置:第一层沿坝后坝基线布置,利用下游开挖基面或已浇筑仓块面搭设通水平台。第二层利用溢流坝段下游阶梯临时面架设临时钢栈桥,钢栈桥高程与左挡水坝后EL208m工作桥一致,供排水主管从左挡水坝后EL208m工作桥穿过导墙布置。钢栈桥上搭设通水平台;溢流坝段下游面属于临时面,冷却水管可以直接穿出模板,冷却水管接入通水平台上的智能通水设备进行通水,待坝体混凝土通水冷却完成并闷温合格后进行冷却水管回填处理,冷却水管处理完成后进行溢流面混凝土浇筑。本发明中,根据溢流坝段通水需求,左岸供排水主管利用坝后工作桥布置至10#坝段左导墙处,贴着左导墙搭设通水平台,供应10#~14#坝段通水冷却。右岸供排水主管利用已浇筑厂房坝段平台和坝后工作桥布置至19#坝段右导墙处,贴着右导墙搭设通水平台,供应15#~19#坝段通水冷却。
为了能够对冷却水管的温度,以及待冷却的混凝土仓块内部的温度进行精确测量,还可以在冷却通水仓内部埋设温度传感器。优选地,冷却通水仓内埋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电缆沿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布置,随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水坝侧面导墙穿出后接入温控采集配电箱。
图6为本发明中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如图6所示,方法包括步骤1至步骤5。
步骤1,对下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
通常,为了避免混凝土通水冷却时仓内预埋冷却通水钢管渗漏水,需要在开仓前对安装好的钢管管路进行预通水。使用塑料水管将所有的DN20镀锌钢管连接,并控制智能通水设备以最大通水流量进行通水,检查仓内钢管管路以及冷却水管连接处,对渗水、漏水部位进行返工处理,直至无渗漏水情况存在,关闭通水等待混凝土浇筑。
步骤2,浇筑下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并基于一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下层管路。
混凝土浇筑敷设仓内冷却水管时,拆除对应DN20镀锌钢管上测试使用的塑料水管并接入仓内冷却水管,通水确定无渗漏水情况后进行下一层混凝土浇筑。
通常来说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的时间是固定的。一期浇筑混凝土可以在4~5月,9~10月进行。完成浇筑后,对一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进行检测,当达到一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后即可进行冷却通水仓内并管回填的冷却水管封堵施工,具体封堵时机可以根据温度监测情况及闷温情况为准。
优选地,碾压混凝土一期通水目标温度为19℃~20℃,常态混凝土一期通水目标温度为21℃~22℃。
封堵施工可以选用3SNS型泥浆泵并配ZL-400D制浆机。回填灌浆材料可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新鲜无结块。灌浆方式为填压式灌浆法。同一坝块内的冷却水管,封堵灌浆应自低处孔开始,从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进行;在灌浆过程中应记录灌入浆量和浓度;出浆口出浆后,出浆口憋住,手工扎丝固定。同时,需要设置回填灌浆压力0.2~0.3MPa,灌浆水灰比为0.5:1。若灌浆因故中断时,应当尽早恢复灌浆。当灌浆的中断时间大于30min时,应当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灌浆结束后,排除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浓浆将全孔封堵密实和抹平。压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40℃之间,否则采取养护措施,以满足要求;在环境温度高于40℃时,应选择温度较低时间施工,如在早晚施工;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
步骤3,对上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步骤4,浇筑上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并基于二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上层管路。
二期浇筑混凝土可以在6~8月进行。优选地,碾压混凝土二期通水目标温度为15℃~16℃,常态混凝土二期通水目标温度为16℃~17℃。具体封堵时机也应当根据温度监测情况及闷温情况为准。
步骤5,对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穿出左右导墙部位进行封堵。
在完成上下游冷却水管的封堵后,还应当对左、右导墙的无缝钢管进行封堵处理。具体的,溢流坝段仓内冷却水管并管钢管穿出左右导墙部位安装无缝钢管,左、右导墙外表面留下一排排孔洞,需要进行封堵。利用坝后工作桥搭设脚手架或利用吊篮装置提供给工作人员操作平台,沿无缝钢管向外凿除混凝土,凿除边长为大于无缝钢管直径200mm的正方形混凝土槽,槽深50mm。沿槽底割除无缝钢管与并管钢管,对孔内进行清理后使用环氧砂浆封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以及与该结构相关的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水管容易破裂漏水、压力不够、侧面导墙穿管过多、过于集中等问题,提供了稳定、安全、美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包括多个水坝坝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坝段之间的横缝处沿坝轴线设置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两端分别预埋于坝段内并通至每一坝段内设置的冷却通水仓中;
所述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经由所述无缝钢管穿过坝段之间的横缝,从水坝坝体穿出,智能通水设备与冷却进水管的入口端连接;
每一冷却通水仓内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混凝土浇筑冷却用的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所述冷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上游冷却出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分为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且所述智能通水设备分别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和下层通水平台上,其中,
设置于上层通水平台的智能通水设备与上层管路连接,设置于下层通水平台的智能设备与下层管路连接;
所述上层管路和所述下层管路中的冷却进水管从所述水坝的侧面导墙穿出,
所述下层管路中的冷却出水管从所述坝体下游面的木模板处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缝钢管为DN165无缝钢管,所述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为DN50镀锌钢管,所述支管为DN20镀锌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坝段内的所述支管的数量基于所述每一坝段的高度设置;
所述支管的布置高程与其所连接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的布置高程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坝段之间的横缝处预埋有至少两根无缝钢管,每一无缝钢管用于穿过四根冷却进水管或冷却出水管;
每一坝段包括至少四个冷却通水仓,每一冷却通水仓中设置一根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坝左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左侧导墙穿出,与左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
所述水坝右侧坝段的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右侧导墙穿出,与右岸智能通水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上安装有120°弯头,用于减小冷却进水管、冷却出水管与所述支管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通水平台设置于坝后坝基线的下游开挖基面或浇筑仓块面,
所述下层通水平台设置于溢流坝段下游,所述钢栈桥贴合水坝左右侧面导墙搭设。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通水仓内埋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电缆沿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布置,随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从水坝侧面导墙穿出后接入温控采集配电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的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与冷却通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下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
步骤2,浇筑所述下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反弧段坝体,并基于一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下层管路;
步骤3,对上层管路进行最大通水流量测试,返修并确认无漏水渗水情况;
步骤4,浇筑所述上层管路所在的溢流堰面斜直段及以上部分坝体,并基于二期通水目标稳定温度封堵上层管路;
步骤5,对上层管路和下层管路穿出左右导墙部位进行封堵。
CN202210945629.8A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Active CN115324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5629.8A CN115324060B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5629.8A CN115324060B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4060A true CN115324060A (zh) 2022-11-11
CN115324060B CN115324060B (zh) 2024-04-16

Family

ID=8392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5629.8A Active CN115324060B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40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60333A (ja) * 2003-06-05 2004-12-24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マスコンクリートのパイプクーリング方法
CN101701495A (zh) * 2009-09-28 2010-05-0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个性化通水方法
CN103669356A (zh) * 2013-11-13 2014-03-26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大体积常态混凝土厚层浇筑方法
CN204343295U (zh) * 2014-12-16 2015-05-2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碾压混凝土仓面冷却水管布置结构
CN207775888U (zh) * 2017-12-18 2018-08-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碾压混凝土坝伸缩缝的冷却水管连接结构
CN109812034A (zh) * 2019-01-31 2019-05-28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体积浇筑混凝土结构体的降温、保湿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60333A (ja) * 2003-06-05 2004-12-24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マスコンクリートのパイプクーリング方法
CN101701495A (zh) * 2009-09-28 2010-05-0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个性化通水方法
CN103669356A (zh) * 2013-11-13 2014-03-26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大体积常态混凝土厚层浇筑方法
CN204343295U (zh) * 2014-12-16 2015-05-2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碾压混凝土仓面冷却水管布置结构
CN207775888U (zh) * 2017-12-18 2018-08-2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碾压混凝土坝伸缩缝的冷却水管连接结构
CN109812034A (zh) * 2019-01-31 2019-05-28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体积浇筑混凝土结构体的降温、保湿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政等: "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大坝溢流面常态混凝土与坝体碾压混凝土同步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vol. 52, no. 1, pages 219 - 222 *
田政等: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在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建设与管理, vol. 38, no. 2, pages 27 - 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4060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4167B (zh) 大型超深沉井的施工方法
CN20400095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6013265B (zh) 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7597428U (zh) 预制管廊与现浇管廊衔接防水结构
CN103132488B (zh) 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反渗水处理方法及反渗排水系统
CN204530733U (zh) 地下工程深井降水井口封堵构造
CN108385627A (zh) 基于喀斯特地貌的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施工方法
CN104776268B (zh) 大口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的机械化施工方法
CN111305141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穿枯水期河渠的引流方法
CN102877538A (zh) 预埋铁丝固定hdpe管施工方法
CN112482415B (zh) 高外水压力动水条件下地下洞室固结灌浆方法
CN205894121U (zh) 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
CN105970882B (zh) 解决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问题的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CN115324060B (zh) 一种水坝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通水仓内并管结构及其方法
CN217839924U (zh) 一种导流尾水洞改建堵头上游永久排水结构
CN109594590A (zh) 一种浅层基岩条件下建筑地下室防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23880U (zh) 一种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反渗排水系统
CN210658362U (zh) 一种水库内衬管道回填灌浆施工结构
CN204690730U (zh) 地下连续墙骨架
CN104790430B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10459133U (zh) 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
CN204691255U (zh) 地下连续墙
CN112983433A (zh) 一种使用盾构机侧穿高压塔群施工工法
CN107419739B (zh) 一种建筑底板降水施工方法
CN112982319A (zh) 一种采用坝基涵洞进行导流、放空兼取水的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