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1880A -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 Google Patents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1880A
CN115321880A CN202210967320.9A CN202210967320A CN115321880A CN 115321880 A CN115321880 A CN 115321880A CN 202210967320 A CN202210967320 A CN 202210967320A CN 115321880 A CN115321880 A CN 115321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ample
barrier
heavy metal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73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雷璟劼
肖衡林
缪颖妍
郑庞坤
吴继伟
陈俊杰
陈智
李瑞恒
李俊辉
陈卓
余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9673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1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1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1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6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30Landfill technologies aiming to mitigate methane emiss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该材料包含质量之比为40‑60:20‑25:2‑3:2‑3的钠化改性膨润土、水性聚氨酯、硫酸亚铁粉和沸石粉。通过高强的水性聚氨酯来改良钠化改性膨润土作为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时出现的力学强度不高,渗透性能差与阻隔重金属离子能力差的问题,此外,高聚物固化剂有着固化时间短强度高的特性,可使柔性竖向阻隔屏障在短期内就达到一定的强度,使其可应用于突发的重金属污染物泄漏事件。本发明满足竖向阻隔屏障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均为绿色环保材料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

Description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竖向工程屏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物以其隐蔽性、复杂性、持久性、广泛性,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输入土壤中,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含量,严重威胁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安全。而针对污染物风险评估后超标且暂时无法治理的场地,应制定风险管控方案,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并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竖向工程屏障作为控制地下水和浅层土体中的污染物向周边环境迁移的有效措施,国内实际工程施工中考虑到施工成本问题,多采用竖向隔离墙。膨润土是竖向隔离墙的主体功能材料,决定了其防渗阻隔性能。膨润土系材料在重金属离子侵蚀下,多价重金属阳离子与膨润土可交换钠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使得膨润土颗粒表面双电层厚度减小,导致膨润土系材料的内部结构状态更紧致、膨胀能力更弱,孔隙连通性增强后渗透系数增大,导致其丧失作为阻隔屏障的能力。膨润土系材料作为阻隔屏障对重金属污染的阻隔效果不佳,且强度普遍偏低,常常会出现开裂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施工方法,既可以提升竖向阻隔屏障的的强度,又能有效增强膨润土系材料抗重金属侵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能够在提升竖向阻隔屏障的的强度的同时能有效增强膨润土系材料抗重金属侵蚀能力。
已为普遍意识到的是,相关技术中,对于竖向工程屏障,采用以膨润土主体功能材料,决定了其防渗阻隔性能。膨润土系材料在重金属离子侵蚀下,多价重金属阳离子与膨润土可交换钠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使得膨润土颗粒表面双电层厚度减小,导致膨润土系材料的内部结构状态更紧致、膨胀能力更弱,孔隙连通性增强后渗透系数增大,导致其丧失作为阻隔屏障的能力。膨润土系材料作为阻隔屏障对重金属污染的阻隔效果不佳,且强度普遍偏低,常常会出现开裂问题。
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聚氨酯作为一种高聚物,能有效限制重金属污染物沿水流扩散。同时,其作为固化剂掺入土体中可使土体在短期内达到很高的强度。固化后的聚氨酯不仅有极低的渗透系数,而且其分子上存在大量极性基团,形成了范德华力和氢键等作用力,可以有效吸附同为极性物质的重金属离子。
不仅如此,沸石粉作为吸附剂,硫酸亚铁粉作为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的还原剂,通过给予还原剂,吸附剂分别单独与重金属污染土混合作用的时间,避免了固化过程中胶凝状态的固化剂包裹住颗粒粉状还原剂,吸附剂,使二者无法有效的发挥出还原高价重金属离子,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情况出现。基于此,创立了本发明创造。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包含质量之比为40-60:20-25:2-3:2-3的钠化改性膨润土、水性聚氨酯、硫酸亚铁粉和沸石粉。。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如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混合,得干粉混合物A。
2)将所述水性聚氨酯在水中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3)将所述干粉混合物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混合,得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竖向阻隔屏障,为由上述材料与原位土,先拌和再养护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有良好的强度特性,通过掺入水性聚氨酯,能有效减少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裂缝孔隙,减小渗透系数,使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大大提升。
2、本申请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有良好的阻隔重金属离子传播能力,聚氨酯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可以有效吸附同样带有极性的重金属阳离子,同时其固化后会形成微型隔离屏障抑制重金属元素的迁移,以防重金属离子再次进入屏障外土中造成二次污染。以沸石作为吸附剂将侵入的重金属阳离子团聚吸附,硫酸亚铁作为氧化剂将高价的重金属离子还原到低价来降低其毒性,尽可能的将渗入屏障的重金属元素固化/ 稳定化,使阻隔重金属污染能力显著提升。
3、本申请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使用水性聚氨酯代替了一定质量的水使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水胶比下降,墙体含水率下降,同时固化后的聚氨酯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使整体竖向阻隔屏障抗裂性能大大提升。
4、本申请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使用水性聚氨酯这类快速固化的粘接剂显著缩短了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养护时间,使其施工龄期变短,具有应对突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的能力。
5、本申请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选取了环保绿色的聚氨酯材料,沸石与硫酸亚铁来改性柔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隔离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实施例1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 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1:2的质量比例取定量的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于烧杯容器中,得水性聚氨酯混合物并使用搅拌机将水性聚氨酯混合物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水性聚氨酯。
4)以质量比例25:150分别取定量水性聚氨酯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水性聚氨酯乳液。
5)以质量比例50:2.5:2.5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6)以质量比例55:175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7)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 30: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8)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9)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10)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比较例1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 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质量比例75:2.5:2.5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4)以质量比例80:150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5)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 30: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6)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7)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8)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经检测,实施例1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62MPa,高于比较例1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0.423MPa。实验组试样Zn的浸出浓度为182.7mg/L,远低于对照组试样462.1mg/L。实施例1试样的渗透系数为8.84×10-10m/s,低于比较例例1试样的渗透系数4.82×10-9m/s。满足其渗透系数低于1×10-9m/s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0kPa的要求。
实施例2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 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1:2的质量比例取定量的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于烧杯容器中,得水性聚氨酯混合物并使用搅拌机将水性聚氨酯混合物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水性聚氨酯。
4)以质量比例20:160分别取定量水性聚氨酯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水性聚氨酯乳液。
5)以质量比例55:2.5:2.5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6)以质量比例60:180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7)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 35: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8)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9)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10)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比较例2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 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质量比例75:2.5:2.5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4)以质量比例80:160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5)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35: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6)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7)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8)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经检测,实施例2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053MPa,高于比较例2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0.548MPa。实施例2试样Zn的浸出浓度为173.58mg/L,远低于比较例2试样624.3mg/L。实施例2试样的渗透系数为7.563×10-10m/s,低于对照组试样的渗透系数4.866×10-9m/s。满足其渗透系数低于1×10-9m/s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0kPa的要求。
实施例3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1:2的质量比例取定量的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于烧杯容器中,得水性聚氨酯混合物并使用搅拌机将水性聚氨酯混合物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水性聚氨酯。
4)以质量比例30:150分别取定量水性聚氨酯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水性聚氨酯乳液。
5)以质量比例56:2:2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6)以质量比例60:180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7)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 35: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8)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9)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10)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比较例3
1)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建楼下的粉质黏土作为试验用土,土样埋深约为 2m,试验用土为黄褐色,在105℃鼓风干燥机中烘干,敲碎过2mm筛。
2)按其最优含水率20%与定量干土均匀拌合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用作原状土。
3)以质量比例86:2:2分别取定量的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并将三者混合均匀,得干粉混合物A。
4)以质量比例90:150分别取定量干粉混合物A与去离子水并将两者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充分混合,得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5)将上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与原位土以35:100的比例拌合,使用搅拌机搅拌10min使两者混合均匀,得实验样土。
6)取176.5g实验样土装入直径38.1mm,高76mm的圆柱形模具并压实密封,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50123-2019》,采用济南耐而有限公司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轴向应变速率设为 1%/min。对养护好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7)取102.5g实验样土放入Φ50.46×50mm的土工环刀内,采用击实法依次进行制样,每个试样平均分为2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mm,击实锤的下落高度均为15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重复以上步骤共做三个平行试样,参照规范土工试验标准《GB/T 50123-2019》,采用GDS渗透仪对养护好的试样检测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8)取4100g实验样土放入定制的PVC淋滤管筒Φ100×500mm中,采用击实法将的试样平均分为5层击实,每层的高度都为100mm,每层用击实锤击打10次,将试样样土压实成Φ100×500mm的土柱,制样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静置养护3天后使用10g/L的硝酸锌溶液从土柱上方对土柱进行淋滤,淋滤时长为1天,淋滤完成后收集下方滤液20ml,通过SHIMADZU公司的 AA-6880型火焰原子吸收仪测试总锌浓度,试验结果取三者平均值。
经检测,实验组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956MPa,高于对照组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0.463MPa。实验组试样Zn的浸出浓度为196.3mg/L,远低于对照组试样542.3mg/L。实验组试样的渗透系数为9.65×10-10m/s,低于对照组试样的渗透系数3.62×10-9m/s。满足其渗透系数低于1×10-9m/s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0kPa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质量之比为40-60:20-25:2-3:2-3的钠化改性膨润土、水性聚氨酯、硫酸亚铁粉和沸石粉。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钠化改性膨润土、硫酸亚铁粉、沸石粉混合,得干粉混合物A;
2)将所述水性聚氨酯在水中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3)将所述干粉混合物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混合,得到用于阻隔重金属污染的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
3.一种竖向阻隔屏障,其特征在于,为由权利要求1所述材料与原位土,先拌和再养护所得。
CN202210967320.9A 2022-08-12 2022-08-12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Pending CN115321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7320.9A CN115321880A (zh) 2022-08-12 2022-08-12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7320.9A CN115321880A (zh) 2022-08-12 2022-08-12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1880A true CN115321880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2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7320.9A Pending CN115321880A (zh) 2022-08-12 2022-08-12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188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1386A2 (de) * 1998-05-22 1999-12-02 Dywo Dyckerhoff Wopfinger Umweltbaustoffe Gmbh Dichtwandmasse aus einem aktivierten tonmineralpulver mit einem hydraulischen bindemittel
CN105199288A (zh) * 2015-09-09 2015-12-30 东南大学 耐有机污染物的聚合物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171A (zh) * 2017-10-30 2018-03-06 滨州学院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隔离墙的防渗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474A (zh) * 2018-05-30 2018-11-23 陈建峰 一种耐盐柔性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70513A (zh) * 2020-03-27 2020-07-31 东南大学 一种双改性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6753A (zh) * 2020-09-21 2021-01-12 东南大学 亲水性聚合物改性膨润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9355A (zh) * 2022-01-13 2022-04-29 东南大学 一种低水胶比竖向阻隔屏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36581A (zh) * 2020-11-04 2022-05-06 必照岩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高耐久性增强型竖向阻隔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6606A (zh) * 2020-11-06 2022-05-06 必照岩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吸附型刚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1386A2 (de) * 1998-05-22 1999-12-02 Dywo Dyckerhoff Wopfinger Umweltbaustoffe Gmbh Dichtwandmasse aus einem aktivierten tonmineralpulver mit einem hydraulischen bindemittel
CN105199288A (zh) * 2015-09-09 2015-12-30 东南大学 耐有机污染物的聚合物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171A (zh) * 2017-10-30 2018-03-06 滨州学院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隔离墙的防渗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474A (zh) * 2018-05-30 2018-11-23 陈建峰 一种耐盐柔性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70513A (zh) * 2020-03-27 2020-07-31 东南大学 一种双改性膨润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6753A (zh) * 2020-09-21 2021-01-12 东南大学 亲水性聚合物改性膨润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6581A (zh) * 2020-11-04 2022-05-06 必照岩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低渗透高耐久性增强型竖向阻隔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6606A (zh) * 2020-11-06 2022-05-06 必照岩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吸附型刚性竖向阻隔屏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355A (zh) * 2022-01-13 2022-04-29 东南大学 一种低水胶比竖向阻隔屏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延军;范日东;: "改性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材料的压缩及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ppot et al. Permeability of clays under organic permeants
DE102010062762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aumbeton
CN111548089B (zh) 一种具有环境修复功能的阻隔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5772483A (zh) 一种基于土聚反应的焚烧飞灰同步固化/稳定化方法
CN111559774B (zh) 一种墙体浆料及制得的阻隔反应墙
CN113480242B (zh) 一种地质聚合物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21880A (zh) 柔性竖向阻隔屏障的材料及竖向阻隔屏障
Liu et al. Study on controlling of cadmium pollution with fly ash-bentonite blocking wall
CN115785963A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修复方法
CN114804683A (zh) 一种用于Pb2+污染处理的新型APG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Ghavami et al. Laborator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aturated conductivities of compacted clay-organobentonite mixtures
X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base liner material for offshore final disposal sit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it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CN110343528B (zh) 利用充填原理修复铬污染土壤的药剂和利用充填原理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
DE4322331C2 (de) Verfahren zur Immobilisierung von in Materialien enthaltenen Schadstoffen anorganischer oder organischer Natur
DANIEL et al. Interaction of earthen liner materials with industrial waste leachate
Naik et al. Permeability of sand-bentonite and sand-fly ash mixtures
Xu et al. Performance of a salt-resistant mixture of bentonite and field soil as impermeable material in solid waste landfills
Estabragh et al. Remediation of a clay soil contaminated with phenanthrene by using MgO and forced carbonation
Murshid et al. Alternative remediation for raw petroleum sludge by using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method
CN110823988A (zh) 一种检测建筑垃圾中重金属镉和砷含量的方法
Hussein Estimation of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admium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CN113398884B (zh) 浮水吸附剂及其配比计量方法
DE2051435A1 (de) Verfahren fur die Herstellung von Ad sorbentien zur Beseitigung von Oberflächen Verunreinigungen offener Gewässer durch flussige Stoffe, die mit Wasser Emulsionen bzw Mischungen bilden und nach diesen Verfahren gewonnene Adsorbentien
Watanabe et al. Swelling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of laminated bentonite–sand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exchangeable cation composition
Märkl Leaching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their ecotoxicological imp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