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3365A - 后侧围车身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侧围车身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03365A CN115303365A CN202111491218.8A CN202111491218A CN115303365A CN 115303365 A CN115303365 A CN 115303365A CN 202111491218 A CN202111491218 A CN 202111491218A CN 115303365 A CN115303365 A CN 1153033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extension
- rear extension
- outer panel
- 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6—Connections by glue bo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05—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preformed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elements being joined together, e.g. by adhes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3—Reducing weigh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7—Facilitating assembling or mou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2—Production or manufacturing of vehicle parts
- B60Y2410/124—Welded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2—Production or manufacturing of vehicle parts
- B60Y2410/125—Bounded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后侧围车身及其组装方法。在实施例中,后侧围车身结构包括侧围总成和侧外后延伸组件,侧围总成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和形成在车身外侧的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形成在车身外侧的后延伸外凸缘的侧外后延伸件,其中后延伸外凸缘的内表面接合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5月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058781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侧围(rear quarter)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塑料复合材料外板结合到车身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工厂是生产工厂的创新变革。它是通过在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和物流等生产过程中应用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结合数字自动化解决方案来提高生产力、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智能生产工厂。换句话说,智能工厂是指这样的工厂,其通过在工厂的设备和机器上安装物联网(IoT)实时收集过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根据目的进行自我控制。最近,由于需要轻便灵活的生产系统,其正在作为一种制造创新方法出现。
在车辆行业,针对没有车身厂、冲压厂和涂装厂的“三无”智能工厂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
特别是,车辆行业不断投资具有将钢制外板,如侧外板和车顶板,改变为塑料复合材料的技术的智能工厂。
为了用塑料复合材料外板代替钢外板,重要的是固定接合面,因为粘合剂必须以不使用焊接的方式施加到车身上。
为了将塑料复合材料结合到车身上,例如,需要去除侧外板底切部分的凸缘,并且需要通过应用填充结构来形成新的车身结合结构。
由于侧外板与车身必须以不使用机械结合的形式进行接合,因此保证粘接质量很重要,需要将粘合摩擦结构设置为最小,即加载方向和结合表面角度尽可能接近90度。
另外,由于侧外板的材料变化等,需要改变现有侧组件的组装(焊接工艺)顺序,由于采用了凸缘删除结构,塑料复合材料侧外板需要确保新的密封结构。
本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中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塑料复合材料外板与车身结合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可以包括: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quarterpillar upper reinforcement)和在车身的外侧方向上形成的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的侧围总成(quarter complete),以及包括具有形成在车身的外部方向上的后延伸外凸缘的侧外后延伸件的侧部外后延伸组件,其中后延伸外凸缘的内表面接合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
后延伸结合面可以形成在后延伸外凸缘的外表面上,并且后侧围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结合到后延伸结合面的侧外板。
后延伸结合面可以包括形成到侧围柱上加强件方向的后延伸第一表面和从后延伸第一表面朝向车身后部倾斜的后延伸第二表面。
侧围柱上加强件可以包括形成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并结合到侧外板的上加强件结合面。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车顶边梁,以及连接车顶边梁和侧围柱上加强件的车顶边梁延伸件,其中车顶边梁结合面和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可从上加强件结合面沿着车身的前部方向分别形成在车顶边梁和车顶边梁延伸件上。
侧外后延伸组件可以包括连接到侧外后延伸件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其中,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可以从后延伸第二表面到车身下侧朝向车身的外侧形成在侧外后下延伸件上。
侧外板可以包括突出以接合到车身的外板接合面。
侧外板可以通过在外板接合面和车身之间施加粘合剂而结合到车身。
侧外板可由塑料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可以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应用于与外板接合面和车身接合的部分的外侧。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身的组装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焊接侧加强总成(sidereinforcement complete)、侧围总成和侧外后延伸组件而形成车身侧部,侧加强总成包括设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车顶边梁,侧围总成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其中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形成于车身的外侧方向,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侧外后延伸件,其后延伸外凸缘形成于车身的外侧方向,其中后延伸外凸缘的内表面可以焊接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身的组装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粘合剂将侧外板结合到车身侧部。
车身侧部可以包括车门部,其中车门部结合面可形成为响应于车门部的外侧而突出,并且外板接合面可形成为突出以结合到包括后延伸外凸缘的外表面的车身侧部的侧结合面。
车身还可以包括连接车顶边梁和侧围柱上加强件的车顶边梁延伸件,其中,车身侧部的结合面可以包括:在车顶边梁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结合面;在车顶边梁延伸件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以及在侧围柱上加强件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上加强件结合面,其中,侧外板可以使用粘合剂通过每个结合面结合。
车身侧部的结合面可以包括在车身下方形成在上加强件结合面上的后延伸第一表面,以及从后延伸第一表面向车身后部倾斜的后延伸第二表面,其中可以在每个结合面处使用粘合剂来结合侧外板。
侧外后延伸组件可以包括连接到侧外后延伸件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其中车身侧部的结合面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后延伸第二表面向下朝向车身的外侧形成的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其中,可以在每个结合面处使用粘合剂来结合侧外板。
侧外板可由塑料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身的组装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密封件应用到与外板接合面和车身侧部接合的部分的外侧。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可以使用粘合剂进行结合而无需塑料复合材料外板和车身的焊接工作,从而简化组装过程并减轻车身重量。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塑料复合材料外板和车身的结合面在车辆的外部方向上形成,以在组装外板时防止粘合剂摩擦(adhesiverubbing)。
此外,通过实施例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将在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直接或隐含地公开。即,将在稍后描述的详细描述中公开根据实施例预测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由于这些附图在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时用作参考,因此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应解释为限于附图。
图1是应用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车身的立体图;
图2是可以应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车身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可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侧外板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侧围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沿图1的线V-V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后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的剖视图;和
图8和图9是应用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组装方法的车身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为了清楚地解释本发明,与描述无关的部分被省略,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由于附图中所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任意标明的,因此本发明不一定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并且将厚度放大以清楚地表达各个部分和区域。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了对具有相同关系的部件进行分类,将部件的名称分为第一、第二等,在下面的描述中并不一定限定顺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个部分包括特定部件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意味着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而不是排除其他部件。
此外,在说明书中描述的诸如……部分、……装置的术语表示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综合配置的单元。
当一个部分,例如层、膜、区域、板等,在另一个部分“上”时,不仅包括它直接在另一个部分上方的情况,还包括有其间的另一部分的情况。
相反,当一个元件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可以应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车身的立体图,图2是可以应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车身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可应用到的车身10可以包括车身侧部18和安装在车身侧部18上的侧外板50。
车身侧部18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侧外板50可以由塑料复合材料形成。
图3是可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侧外板的立体图。
图3表示侧外板50的内部,附图标记52表示外板接合面,54表示车门部结合面,这将在后面描述。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侧围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沿图1的线V-V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可以包括: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22的侧围总成20以及包括侧外后延伸件32的侧外后延伸组件30。
图8和图9是应用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组装方法的车身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5和图9,侧外后延伸件32包括形成在车身10的外部方向上的后延伸外凸缘34。
在侧围总成20中,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24形成在车身10的外部方向上,并且后延伸外凸缘34的内表面联接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24。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24和后延伸外凸缘34的内表面可以通过焊接接合。
参见图4和图8,在后延伸外凸缘34的外表面上形成后延伸结合面36,侧外板50可以通过结合而连接到后延伸结合面36。
结合面可以定义为用粘合剂AD(参见图5)接合到侧外板50的表面。并且,结合面形成在车身10的外侧方向上,从而在结合侧外板50时,可以防止粘合剂AD倾斜。
参照图4和图6,后延伸结合面36可以包括形成到侧围柱上加强件22方向的后延伸第一表面38和从后延伸第一表面38朝向车身10的后部倾斜的后延伸第二表面40。
侧围柱上加强件22可以包括形成在车身10长度方向上并结合到侧外板50的上加强件结合面26。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身10长度方向上的车顶边梁62,以及连接车顶边梁62和侧围柱上加强件22的车顶边梁延伸件70。车顶边梁结合面64和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72可从上加强件结合面26沿车身10的前部方向分别形成在车顶边梁62和车顶边梁延伸件70上。
车顶边梁延伸件70可以连接车顶边梁62和侧围柱上加强件22,以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性并形成负载路径。此外,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72可形成与侧外板50连接的结合面而不会断裂。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的后部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参考图6和图7,侧外后延伸组件30还包括连接到侧外后延伸件32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42,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44可从后延伸第二表面40到车身10下侧朝向车身10的外侧在侧外后下延伸件42上形成。
保险杠孔46形成到侧外后下延伸件42,使得保险杠(未示出)可以安装到其上。
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44在车身10下方朝向车身10的外侧形成为简单的形状,从而其可以使用粘合剂牢固地结合至侧外板50。
如图5和图7所示,侧外板50可以包括突出以接合到车身10的外板接合面52。
侧外板50可以通过在外板接合面52和车身10之间施加粘合剂AD而结合到车身10。
突出的外板接合面52可以增加结合部的强度,并且可以简化粘合剂施加和结合工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可以包括密封件(sealer)S,该密封件S应用到与外板接合面52和车身10接合的部分的外侧。
密封件S与粘合剂AD一起在车身10和侧外板50之间提供双重密封结构。
参见图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可以包括后扰流板80,并且后扰流板80安装在后延伸外凸缘34与外板接合面52的联接位置附近。
后扰流板80可以覆盖后延伸外凸缘34和外板接合面52之间的联接位置,以改善外观并防止异物进入车身10的内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组装方法。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组装方法包括:通过焊接侧加强总成60、侧围总成20和侧外后延伸组件30而形成车身侧部18,侧加强总成60包括设置在车身10长度方向上的车顶边梁62,侧围总成20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22和形成于车身10的外侧方向的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24,侧外后延伸组件30包括侧外后延伸件32,其上形成有形成于车身10的外侧方向的后延伸外凸缘34。
即,如图8和图9所示,在焊接侧外后延伸组件30和侧围总成20之后,侧加强总成60和侧围总成20可以焊接在一起,使得更容易管理部件。然而,结合顺序不限于此,可以焊接侧加强总成60和侧围总成20,然后可以焊接侧外后延伸组件30和侧围总成20。通过焊接工艺,如图2所示,形成车身侧部18。
如图4和图5所示,侧围总成20包括D柱内加强件28和侧围内下延伸件29,并且在与侧加强总成60组合之前,D柱内加强件28和侧围内下延伸件29以及侧围柱上加强件22可以组装。
如上所述,后延伸外凸缘34的内表面可以焊接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24。
参照图8,侧围总成20可进一步包括形成在车身内部的侧围总成内凸缘23,侧外后延伸组件30可进一步包括后延伸内凸缘35,以及侧围总成内凸缘23和后延伸内凸缘35可以焊接在一起。
然后,使用粘合剂AD将侧外板50结合到车身的车身侧部18。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身侧部18可以包括车门部12,并且车身侧结合面14和车身车门部结合面16可以形成在车身侧部18上。
如图3所示,形成为对应于车门部分12的外侧(即车身车门部结合面16)的车门部结合面54可以从侧外板50突出,待与车身侧部18的侧结合面14结合的外板结合面52可以形成为从侧外板50突出。
参照图7,虽然未示出,但车门部结合面54也可以像外板结合面52一样突出。
外板结合面52可以结合到车身侧部18的侧结合面14,包括后延伸外凸缘34的外表面,如上所述。
应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身组装方法的车身还可以包括连接车顶边梁62和侧围柱上加强件22的车顶边梁延伸件70。车身侧部18的结合面14可以包括在车顶边梁62上沿车身1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结合面64,在车顶边梁延伸件70上沿车身1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72,以及在侧围柱上加强件22上沿车身1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上加强件结合面26。侧外板50可以使用粘合剂AD通过每个结合面进行结合。
车身侧部18的结合面14还可以包括从上加强件结合面26向车身10的向下方向形成的后延伸第一表面38,以及从后延伸第一表面38朝向车身10的后部倾斜的后延伸第二表面40。侧外板50可以使用粘合剂AD通过每个结合面进行结合。
侧外后延伸组件30还包括联接到侧外后延伸件32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42,并且车身侧部18的结合面14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后延伸第二表面40向下朝向车身10的外侧形成的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44。
如上所述,侧外板50可由塑料复合材料形成。
在侧外板50和后延伸结合面36结合后,可以通过将密封件S应用到外板接合面52和车身侧部18接合的部分的外侧来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塑料复合材料外板可以使用粘合剂结合到车身而无需焊接工作,从而简化组装过程并减轻车身重量。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塑料复合材料外板和车身的结合面在车身的外部方向上形成,以在组装外板时防止粘合剂摩擦。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其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Claims (18)
1.一种后侧围车身结构,包括:
侧围总成,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和形成于车身外侧的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和
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具有形成于车身外侧的后延伸外凸缘的侧外后延伸件,
其中,所述后延伸外凸缘的内表面接合到所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
其中,后延伸结合面形成在所述后延伸外凸缘的外表面上,并且
其中,侧外板结合到所述后延伸结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延伸结合面包括:
后延伸第一表面,形成于侧围柱上加强件,以及
后延伸第二表面,从所述后延伸第一表面朝向车身后部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其中,所述侧围柱上加强件包括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形成并结合到所述侧外板的上加强件结合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包括:
车顶边梁,设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和
车顶边梁延伸件,连接所述车顶边梁和所述侧围柱上加强件,
其中,车顶边梁结合面和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从所述上加强件结合面沿着车身的前部方向分别形成在所述车顶边梁和所述车顶边梁延伸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
其中,所述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侧外后延伸件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并且
其中,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从所述后延伸第二表面到车身下侧朝向车身的外侧形成在所述侧外后下延伸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外板包括与车身接合的外板接合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其中通过在所述外板接合面和车身之间施加粘合剂而将所述侧外板结合到所述车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外板由塑料复合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侧围车身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板接合面和所述车身之间的密封件。
11.一种用于组装车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焊接侧加强总成、侧围总成和侧外后延伸组件以形成车身侧部,所述侧加强总成包括设置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车顶边梁,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柱上加强件,其中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形成于车身外侧,所述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侧外后延伸件,其中后延伸外凸缘形成于车身外侧,
其中所述后延伸外凸缘的内表面焊接到所述侧围总成外焊接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粘合剂将侧外板结合到所述车身侧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车身侧部包括车门部,
其中,车门部结合面形成为从所述车门部的外侧突出,并且外板接合面形成为突出以结合到包括后延伸外凸缘的外表面的所述车身侧部的侧结合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身还包括:
连接车顶边梁和侧围柱上加强件的车顶边梁延伸件,
其中,所述车身侧部的结合面包括:
在所述车顶边梁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结合面;
在所述车顶边梁延伸件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车顶边梁延伸结合面,以及
在所述侧围柱上加强件上沿车身长度方向形成的上加强件结合面,并且
其中,所述侧外板使用粘合剂在每个结合面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的结合面包括:
后延伸第一表面,在车身下方形成在所述上加强件结合面上,以及
后延伸第二表面,从所述后延伸第一表面朝向车身后部倾斜,并且
其中,所述侧外板使用粘合剂在每个结合面结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侧外后延伸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侧外后延伸件的后部的侧外后下延伸件,
其中,所述车身侧部的结合面还包括从所述后延伸第二表面向下朝向车身的外侧形成的侧外后下延伸结合面,以及
其中,所述侧外板使用粘合剂在每个结合面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外板由塑料复合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密封件应用到所述外板接合面和所述车身侧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58781 | 2021-05-06 | ||
KR1020210058781A KR20220151481A (ko) | 2021-05-06 | 2021-05-06 | 리어 쿼터 차체 구조 및 그 조립 방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03365A true CN115303365A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69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1218.8A Pending CN115303365A (zh) | 2021-05-06 | 2021-12-08 | 后侧围车身及其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45803B2 (zh) |
KR (1) | KR20220151481A (zh) |
CN (1) | CN115303365A (zh) |
DE (1) | DE10202113242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3109Y2 (zh) * | 1986-01-20 | 1992-05-28 | ||
KR100521927B1 (ko) | 2002-12-04 | 2005-10-1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테일 게이트 상단 코너부의 강성 보강구조 |
DE112006001957T5 (de) * | 2005-07-29 | 2008-05-29 | Hino Motors, Ltd. | Fahrzeugvorderstruktur |
MY178415A (en) * | 2012-08-31 | 2020-10-12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JP6007132B2 (ja) * | 2013-03-01 | 2016-10-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イドパネル |
CN107848577B (zh) | 2014-06-09 | 2020-04-21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
JP6969429B2 (ja) | 2018-02-20 | 2021-11-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側部構造 |
-
2021
- 2021-05-06 KR KR1020210058781A patent/KR20220151481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1-12-07 US US17/643,043 patent/US1174580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08 CN CN202111491218.8A patent/CN11530336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09 DE DE102021132429.7A patent/DE102021132429A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55867A1 (en) | 2022-11-10 |
US11745803B2 (en) | 2023-09-05 |
KR20220151481A (ko) | 2022-11-15 |
DE102021132429A1 (de) | 2022-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02357B2 (en) | Side outer panel for vehicle | |
JP2574791B2 (ja) | 自動車のル−フ取付構造 | |
JP6912417B2 (ja) | 異種材料製車両ルーフ補強具 | |
US6027160A (en) |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 |
US9956919B2 (en) | Fastening assembly for a roof add-on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 |
JP2019084886A (ja) |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 |
JP2019084887A (ja) |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 |
CN115303365A (zh) | 后侧围车身及其组装方法 | |
JPS63173721A (ja) | 樹脂製外板構造 | |
US20090252908A1 (en) | Vehicle component with a hybrid structure | |
JP5895889B2 (ja) | バックドア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8008687A1 (ja) | 車両のルーフ固定構造 | |
CN114475786A (zh) | 车身结合结构 | |
CN112105547B (zh) | 车身侧面板 | |
CN111038229B (zh) | 包括两个顶部框架元件的组件、顶部框架和机动车的车顶 | |
US10640152B2 (en) | Vehicle body side part structure | |
JPH01202383A (ja) | 異種金属の接合構造 | |
US20240190507A1 (en) | Side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12918564A (zh) | 车辆侧外部结构 | |
KR101746967B1 (ko) |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이너패널 | |
US20240092428A1 (en) | Side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14802465B (zh) | 一种侧围前部连接结构及车辆 | |
JP2015157594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KR102474385B1 (ko) | 사이드 차체 구조 | |
CN217863656U (zh) | 汽车背门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