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9624A - 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9624A
CN115279624A CN202180016069.1A CN202180016069A CN115279624A CN 115279624 A CN115279624 A CN 115279624A CN 202180016069 A CN202180016069 A CN 202180016069A CN 115279624 A CN115279624 A CN 115279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butting
engaging
locking
releas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60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9624B (zh
Inventor
稻迫优
檀上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79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9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依靠卡合构件的过度的卡合力而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1)包括用于将上导轨(3)固定于下导轨(2)的锁止机构(20)。锁止机构(20)包括:在上导轨的内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位移的卡合构件(5);对卡合构件(5)施加从解除位置往锁止位置的作用力的第1施力件(11);使卡合构件(5)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的操作构件(7)。操作构件(7)包括在卡合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限制该卡合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7c)。

Description

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将座椅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
背景技术
自以往,在汽车用座椅等中,广泛地采用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将座椅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
这样的滑动装置例如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结构。该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被固定于汽车的地板面;上导轨,被固定在座椅侧,并且在下导轨上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下导轨具有沿着其的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锁止孔。
为了将上导轨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上,该滑动装置具备滑动锁止机构。滑动锁止机构具有:锁止构件(相当于下述专利文献1的锁止板),形成有多个锁止齿,这些锁止齿能够与作为卡合构件的锁止孔啮合;弹簧件,向使锁止齿与锁止孔啮合的方向施力给锁止构件;锁止解除杆,使锁止构件向锁止解除方向移动。
在该滑动装置中,在操作前的状态下,锁止构件基于弹簧件的作用力而维持着锁止齿啮合于锁止孔的锁止位置,但是在锁止解除杆被操作时,能够使锁止构件一边对抗弹簧件的作用力一边向锁止解除方向移动从而解除锁止。
在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中,基于锁止构件的锁止齿嵌合于下导轨侧的锁止孔,能够将上导轨及固定于该上导轨的座椅锁止于指定的位置,但是,其并不能可靠地保证锁止,有可能发生在未对锁止解除杆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的意外的锁止解除(例如因车辆行驶中的前倾等而导致的意外的锁止解除等)。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锁止齿与锁止孔之间的摩擦力,以达到提高作为卡合构件的锁止构件的卡合力(锁止力)这一目的,可考虑减小锁止齿的楔角角度(即,以使锁止齿的两侧缘接近平行的方式,将锁止齿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然而,若减小锁止齿的楔角角度,有可能因锁止齿与锁止孔之间的咬合变得太好(即,过度的卡合力)而对操作性产生不良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锁止解除的操作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0006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依靠卡合构件的过度的卡合力而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的滑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滑动装置是将座椅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该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的装置,其包括:下导轨,被固定于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基于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所述下导轨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合构件,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并且能够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而限制所述上导轨的移动的锁止位置和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第1施力件,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从所述解除位置往所述锁止位置的作用力;操作构件,通过接受操作力的输入,使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以及,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限制该卡合构件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上导轨内部的锁止构件及杠杆板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图3是图2的锁止构件及杠杆板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将图3的锁止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的组成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3的杠杆板、杠杆弹簧、以及操作轴被组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的锁止构件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的锁止构件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下的杠杆板侧的第1锁止用凸起和锁止构件侧的第2锁止用凸起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将图3的操作轴插入到上导轨及杠杆板的通孔之前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已完成将图3的操作轴插入到上导轨及杠杆板的通孔并且杠杆弹簧的线圈部分已嵌合于操作轴的凹部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锁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具备能够与图1的上导轨内部的锁止位置的锁止构件抵接的抵接部的止动弹簧及其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图10的滑动装置被组装后的状态的向视P图。
图14是表示图10的锁止构件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XV-XV线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4的锁止构件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滑动装置,是表示延长了锁止构件的锁止解除用凸起的形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滑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1例如具有如下的构成:将用作汽车用座椅的座椅S沿该座椅S的前后方向X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该前后方向X上所希望的位置。
具体而言,滑动装置1具备:一对下导轨2;一对上导轨3;锁止机构20(参照图2至3),被设置于一对上导轨3各自的内侧,用于锁止上导轨3的滑动;操作杆4,解除锁止机构20的锁止。
一对下导轨2沿着前后方向X在设置有座椅S的设置面亦即汽车的地板面F上相互离开间隔地被固定。
在各下导轨2的底面,形成有图6所示的多个卡合孔2a(被卡合部)。多个卡合孔2a以沿着下导轨2的长边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X)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
上导轨3具有被固定到座椅S的部分(例如突出到上侧的双头螺栓等)。上导轨3基于下导轨2而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
在上导轨3的侧壁,形成有让后述的操作轴8插入的通孔3a。
如图2至6所示,锁止机构20被构成为具有将上导轨3锁止于下导轨2的功能。
具体而言,锁止机构20具备:锁止构件5(卡合构件);支撑轴6,将锁止构件5摆动自如地支撑;杠杆板7(操作构件);操作轴8,用于转动操作杠杆板7;锁止弹簧11(第1施力件),对锁止构件5施加向锁止方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作用力;杠杆弹簧12(第2施力件),对杠杆板7施加向离开锁止构件5的方向(图5的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
如图2至4所示,锁止构件5是具有多个锁止齿5b的细长的板状构件,该多个锁止齿5b能够与下导轨2的多个卡合孔2a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卡合孔卡合。
具体而言,锁止构件5的多个锁止齿5b在从锁止构件5的主体部5a的远端至中央附近为止的部分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设置。多个锁止齿5b构成能够与下导轨2的多个卡合孔2a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卡合孔卡合的卡合部。此外,锁止齿5b只要至少有1个,便能够起到作为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卡合的卡合部的作用。
锁止构件5具有让支撑轴6插入的轴孔5c。锁止构件5被配置在图3至4所示的保持器10的一对相向壁10a之间的空间,并且以插入在所述轴孔5c中的支撑轴6作为转动中心摆动自如被支撑轴6支撑。支撑轴6(具体而言为图4的右侧的主要部分6a)以沿着沿座椅S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第1转轴S1延伸的方式并且以穿通保持器10的一对相向壁10a的状态而被配置。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经由形成于保持器10的底壁10b的通孔10c而能够突出到保持器10的下方。
由此,如图2至4所示,锁止构件5被支撑轴6转动自如地支撑,从而其在上导轨3的内部以第1转轴S1作为转动中心,在锁止齿5b与卡合孔2a卡合而限制上导轨3的移动的锁止位置(图6的锁止构件5的位置)与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图6的锁止构件5向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锁止齿5b脱离了卡合孔2a的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被上述的支撑轴6支撑。
此外,如图4及图6所示,锁止构件5在隔着轴孔5c而与设置锁止齿5b的部分相反的一侧,具有从杠杆板7接受向解除锁止齿5b与卡合孔2a的卡合的锁止解除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使其摆动的操作力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而且,锁止构件5在相对于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离开间隔的位置,具有向轴孔5c的上方附近延伸的后述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
锁止弹簧11是向箭头B方向对锁止构件5施加从解除位置往图6的锁止位置的作用力的构件。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锁止弹簧11由扭力螺旋弹簧构成,其对锁止构件5施加向使锁止齿5b与卡合孔2a卡合的锁止方向(图6的箭头B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锁止弹簧11的线圈部分11a被卡止于支撑轴6的基端部6b,并且基于凸缘6c而被限制往支撑轴6的轴向的移动。锁止弹簧11的一方的端部11c从下侧与保持器10抵接而被限制转动,另一方的端部11b从下侧与锁止构件5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抵接,从而施加一个往上推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的方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基于该锁止弹簧11,能够对锁止构件5施加向使锁止齿5b与卡合孔2a卡合的方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杠杆板7是通过接受操作力的输入而使锁止构件5沿着箭头A方向从图6的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的构件。具体而言,如图5至7所示,杠杆板7具备:具有嵌合孔7b的主体部7a;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第1凸起部);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7d;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7e。
如图5及图8至9所示,主体部7a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大致垂直的剖面呈大致U字形状,在一对相向壁上分别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嵌合孔7b。操作轴8嵌合于一对嵌合孔7b,该操作轴8的与延伸设置方向大致垂直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形状。操作轴8是沿着第2转轴S2延伸并且以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转动的轴,其经由上导轨3的侧壁的通孔3a(图1及图8至9)而延伸到上导轨3的外部。
主体部7a在上导轨3的内部基于该上导轨3内部的未图示的保持器等而以第2转轴S2为转动中心,向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和与该第1方向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II(参照图3)摆动自如地被支撑。此外,关于覆盖杠杆板7的主体部7a的保持器,采用了与保持器10不同的保持器,但是其也可以是与保持器10一体而成的保持器。也就是说,也可以由1个保持器来覆盖锁止构件5及杠杆板7。在保持器被设为1个的情况下,锁止构件5及杠杆板7双方的转轴(支撑轴6及操作轴8)被该保持器转动自如地支撑。与针对锁止构件5和杠杆板7分别设置不同的保持器的情形相比,在保持器被设为1个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组装误差(锁止构件5与杠杆板7的相对位置偏差)。
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作为移动限制部而被设置于主体部7a的远端侧端部(即,远离嵌合孔7b这一侧的端部(图5的右侧的端部))。
如图6所示,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相对于该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而位于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图6的箭头A方向)侧。
换言之,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第2凸起部)如图4、图6至7所示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在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朝着解除位置而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该第2锁止用凸起部5e能够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抵接。
基于如上述那样配置,在锁止构件5位于图6的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即使该锁止构件5欲往解除位置移动(往图6的箭头A方向移动),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也会与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抵接,从而能够起到作为限制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的作用。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7所示,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下,在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尤其是其远端7c1)与第2锁止用凸起部5e之间能够具有间隙t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该第2锁止用凸起部5e始终接触。
间隙t被设定为如下的大小:在锁止构件5在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朝着解除位置移动时,基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第2锁止用凸起部5e抵接而能够使该锁止构件5维持在锁止位置。
在锁止构件5未接受操作力的情况下发生弹起时,移动得最多的锁止齿5b为锁止构件5的最先头的锁止齿5b1(参照图3)。为此,上述的间隙t被设定为该先头的锁止齿5b1不会脱离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程度的微小间隙。基于这样的观点,上述的间隙t被设定为0.1至1mm程度的微小间隙。
如图5所示,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7d由从主体部7a的上侧面向上方突出的凸起等构成。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7d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下且在主体部7a向第2方向II转动时与上导轨3的上壁3b(参照图8至9)抵接,从而为了防止过度的转动而能够以指定的转动角度来限制该主体部7a的转动。间隙t(参照图6至7)通过调整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长度及形状和/或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的长度及形状而被实现。
如图5所示,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7e由从杠杆板7中设置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这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斜上方突出的凸起等构成。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7e在主体部7a向第1方向I转动时与上导轨3的上壁3b(参照图8至9)抵接,从而为了防止过度的转动而能够以指定的转动角度来限制主体部7a的转动。此外,关于避免第1锁止用凸起部7e与锁止构件5的接触,通过调整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长度及形状和/或锁止构件5的长度及形状而被实现。由此,能够避免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锁止构件5接触,能够防止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弯曲或破损。
如图3、图5、图8至9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轴8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8a(诱导部),因此,在与杠杆板7的嵌合孔7b嵌合时,能够容易地插入。
如图5及图8至9所示,杠杆弹簧12(第2施力件)是对杠杆板7的主体部7a施加向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的扭力螺旋弹簧,其具有线圈部分12a和一对端部12b、12c。操作轴8被插入到线圈部分12a。此外,锁止弹簧11及杠杆弹簧12可以是扭力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例如板簧)。即,锁止弹簧11及杠杆弹簧12只要产生上述的转动作用力便可。
在操作轴8形成有让杠杆弹簧12卡合的凹部8b。因此,如图8至9所示,基于操作轴8被插入到杠杆板7的嵌合孔7b及杠杆弹簧12的线圈部分12a,该线圈部分12a便嵌合于操作轴8的凹部8b。由此,能够防止操作轴8从杠杆板7脱落。
杠杆弹簧12的一方的端部12b在抵接于上导轨3的上壁3b(参照图8至9)的下表面的状态下被限制往上方的移动,另一方的端部12c经由设置于杠杆板7的主体部7a的侧面的孔(省略图示)而突出到主体部7a的外部,并且从下侧抵接主体部7a的底面。或者,另一方的端部12c也可以不是如上述那样与主体部7a的底面抵接,而是让该另一方的端部12c的周面抵接于设置在主体部7a的侧面上的孔(省略图示)的内周面。由此,杠杆弹簧12始终对杠杆板7施加向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
如图1所示,操作杆4以在座椅S的前侧端部的下方沿着宽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操作杆4的两端部被固定于突出在上导轨3的外部的操作轴8。基于操作人员使操作杆4向上方摆动,能够向第1方向I转动操作操作轴8及与其连结的杠杆板7。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滑动装置1中,在图3所示的上导轨3的位置基于锁止机构20而被锁止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锁止构件5接受一个向从锁止弹簧11(参照图4)上推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的方向亦即向使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卡合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方向(图6中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由此,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卡合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状态被维持,上导轨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的座椅S往前后方向X的移动被禁止。
另一方面,在解除锁止机构20的锁止时,进行利用手部来提升操作杆4的操作。由此,操作杆4向上方摆动,并且连结于操作杆4的操作轴8及连结于该操作轴8的杠杆板7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而向第1方向I(参照图3及图5)转动。
此时,如图5至6所示,杠杆板7的主体部7a下推锁止构件5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5d。由此,锁止构件5一边对抗锁止弹簧11的往锁止方向(图6的箭头B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一边向解除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卡合的方向(图6的箭头A的方向)摆动。其结果,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卡合被解除,上导轨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的座椅S的往前后方向X的移动便成为可能。
在使座椅S沿前后方向X移动并且往所希望的位置的移动完毕之后,若停止操作杆4的提升操作,锁止构件5便再次接受从锁止弹簧11往锁止方向B的转动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箭头B的方向)摆动,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回复到卡合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状态(图6的状态),上导轨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的座椅S被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
在图6至7所示的锁止状态下,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的锁止解除方向侧(箭头A方向的转动方向侧),因此,即使该锁止构件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也会与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抵接,从而能够限制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其结果,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
(1)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是将座椅S沿前后方向X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该前后方向X上所希望的位置的装置。滑动装置1具备:下导轨2,被固定于设置座椅S的设置面;上导轨3,具有被固定于座椅S的部分,并且基于下导轨2而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锁止机构20,用于将上导轨3锁止于下导轨2。下导轨2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卡合孔2a。锁止机构20具备:锁止构件5(卡合构件),具有能够与下导轨2的多个卡合孔2a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卡合孔卡合的锁止齿5b,并且在上导轨3的内部以沿着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座椅S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第1转轴S1作为转动中心,以在锁止位置(图6的锁止构件5的位置)与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图6的锁止构件5向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锁止齿5b脱离了卡合孔2a的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摆动自如被支撑,其中,所述锁止位置是锁止齿5b卡合于卡合孔2a从而限制上导轨3的移动的位置;锁止弹簧11(第1施力件),向箭头B方向对锁止构件5施加从解除位置往图6的锁止位置的转动作用力;杠杆板7(操作构件),使锁止构件5沿着箭头A方向从图6的锁止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
杠杆板7具备作为移动限制部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所述移动限制部在锁止构件5处于图6的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限制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
根据该结构,用于将上导轨3锁止于下导轨2的锁止机构20具有锁止构件5及杠杆板7。锁止构件5以第1转轴S1作为转动中心在上导轨3内部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并且能够在锁止齿5b卡合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从而限制上导轨3的移动的锁止位置与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之间摆动(位移)。锁止构件5基于锁止弹簧11而接受往锁止位置的转动作用力,通常被保持在锁止位置,但是基于杠杆板7接受操作力的输入而使锁止构件5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能够在对抗锁止弹簧11的转动作用力的情况下解除锁止构件5的锁止。在上述的结构中,杠杆板7具备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限制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的作为移动限制部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因此,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基于杠杆板7的移动限制部,能够限制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由此,无需过度地提高锁止构件5的锁止齿5b的卡合力也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而且,由于杠杆板7为具备作为移动限制部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这一简单的结构,因此,既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又能够抑制滑动装置1的制造成本及重量增大。换言之,通过将进行解除锁止构件5的锁止的操作的杠杆板7(操作构件)与将锁止构件5保持于锁止位置的构件(所谓的联锁构件)共用化,能够削减零部件个数。此外,由于杠杆板7装配在上导轨3的内部,因而能够实现滑动装置1的省空间化。
(2)在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图5至7所示,锁止构件5在上导轨3的内部以沿着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座椅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第1转轴S1作为转动中心,在锁止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位移。杠杆板7具备:主体部7a,以在上导轨3的内部沿着宽度方向Y延伸的与第1转轴S1不同的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向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和与该第1方向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II摆动自如地被支撑;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第1凸起部),作为移动限制部而被设置于主体部7a的远端侧端部。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相对于该锁止构件5而位于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箭头A方向)侧。
在该结构中,由于杠杆板7在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主体部7a的远端侧端部具备作为移动限制部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因此,杠杆板7的结构变得简单,并且主体部7a及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能够被一体形成。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滑动装置1的制造成本及重量增大。此外,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下,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相对于该锁止构件5而位于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因此,即使该锁止构件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也会与该锁止构件5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其往该解除位置的移动。
(3)在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图4、图6至7所示,锁止构件5具有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第2凸起部),该第2锁止用凸起部5e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在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朝着解除位置而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该第2锁止用凸起部5e能够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抵接。
在该结构中,在锁止构件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往解除位置移动时,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会与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抵接,从而限制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4)在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图6至7所示,第1锁止用凸起部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板7的状态下,在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第2锁止用凸起部5e之间能够具有间隙t。
间隙t被设定为如下的大小:在锁止构件5在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朝着解除位置移动时,基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第2锁止用凸起部5e抵接而能够使该锁止构件5维持在锁止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时,第1锁止用凸起部7c和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离开了相当于间隙t的间隔,从而能够防止因这些凸起部7c、5e始终接触时而导致的劣化。另一方面,在锁止构件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往解除位置移动时,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移动相当于间隙t的移动量后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抵接,锁止构件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5)在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图7所示,杠杆板7具备: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7d,在锁止构件5处于锁止位置状态下,主体部7a向第2方向II转动时,为了防止过度的转动,以指定的转动角度来限制该主体部7a的转动。此外,间隙t通过调整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长度及形状和/或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的长度及形状而被实现。
在该结构中,通过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7d,在杠杆板7的主体部7a向与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II转动时,防止杠杆板7过度转动。此外,通过调整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长度及形状和/或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的长度及形状,能够使杠杆板7可靠地停止在形成上述的间隙t的位置。
(6)在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图5所示,杠杆板7具备: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7e,在主体部7a向第1方向I转动时,为了防止过度的转动,以指定的转动角度来限制该主体部7a的转动。
在该结构中,在杠杆板7的主体部7a向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转动时,防止杠杆板7过度转动。此外,通过调整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长度及形状和/或锁止构件5的长度及形状,能够避免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锁止构件5的接触。由此,能够防止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的弯曲或破损。
(7)如图3、图5、图8至9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具备:操作轴8,沿着第2转轴S2延伸,并且与杠杆板7一起以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转动。主体部7a具有能够让操作轴8嵌合的嵌合孔7b。操作轴8通过嵌合于嵌合孔7b而与主体部7a连结。在操作轴8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8a(诱导部)。
在该结构中,在具备与杠杆板7一起转动的操作轴8的结构中,操作轴8通过嵌合于杠杆板7的主体部7a的嵌合孔7b而与该主体部7a连结。在该操作轴8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8a,因此,在将操作轴8插入到主体部7a的嵌合孔7b时不会被该嵌合孔7b的开口缘卡住,能够顺畅地插入到该嵌合孔7b。因此,能够提高滑动装置1的组装作业性。
(8)如图8至9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具备对杠杆板7的主体部7a施加向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的杠杆弹簧12(第2施力件)。在操作轴8形成有让杠杆弹簧12卡合以限制操作轴8与杠杆弹簧12在操作轴8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凹部8b。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还具备向与杠杆板7的主体部7a对锁止构件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II对杠杆板7的主体部7a施加转动作用力的杠杆弹簧12的结构中,在操作轴8形成有让杠杆弹簧12卡合以限制操作轴8与杠杆弹簧12在操作轴8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凹部8b。通过让杠杆弹簧12卡合于操作轴8的凹部8b,该杠杆弹簧12起到了防脱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操作轴8脱离主体部7a的嵌合孔7b。
此外,杠杆弹簧12并不是本发明的滑动装置的必要的构成要件,即使没有杠杆弹簧12,也能够获得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特征)的(1)至(7)的作用效果。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杠杆板7的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第1凸起部)劣化,而在该第1锁止用凸起部7c与锁止构件5的第2锁止用凸起部5e之间设置了间隙t,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作为用于防止第1锁止用凸起部7c(第1凸起部)的劣化的其它的解决手段,也可以取代设置间隙t的方案,而在与这些凸起部7c、5e之间设置弹性体,或者以树脂等制成的软质构件来形成任意一方的凸起部7c、5e。
(B)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锁止构件5设置有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第2凸起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也可以取代第2锁止用凸起部5e(第2凸起部),而在锁止构件5上设置:在锁止构件5在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且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向箭头A方向朝着解除位置移动时,能够与第1锁止用凸起部7c抵接的凸起部以外的其它的部位(例如斜面等)及其它的部件(螺丁或板件等)。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4、16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31在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以被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按压的状态而被保持且被定位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如图10至15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31在除了杠杆架37之外还具备作为用于将锁止机构50的锁止构件35的移动限制在锁止位置的移动限制部的止动弹簧42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与图1的滑动装置1同样地,滑动装置31具备:一对下导轨32;一对上导轨33;锁止机构50,被设置在各上导轨33的内侧,用于锁止上导轨33的滑动;操作杆(未图示),解除锁止机构50的锁止。
下导轨32及上导轨33的构成基本上与图1的滑动装置1的下导轨2及上导轨3的构成共通。即,各下导轨32沿着前后方向X在地板面上相互离开间隔地被固定。在各下导轨3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卡合孔32a(被卡合部)。多个卡合孔32a以沿着下导轨32的长边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X)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上导轨33基于下导轨32而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此外,如图10及图13所示,一对挡件32b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地被形成于下导轨32。基于设置在后述的支撑支架41侧部的凸起41h与该一对挡件32b抵接,能够限制上导轨33的移动范围。
如图10至15所示,锁止机构50被构成为具有将上导轨33锁止于下导轨32的功能。具体而言,锁止机构50具备:锁止构件35(卡合构件);第1支撑轴36,将锁止构件35摆动自如地支撑;杠杆架37(操作构件);第2支撑轴38,将杠杆架37摆动自如地支撑;锁止弹簧39(第1施力件),对锁止构件35施加向锁止方向(与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卡合的方向)的作用力;杠杆弹簧40(第2施力件),对杠杆架37施加向离开锁止构件35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支撑支架41,收容锁止构件35,并且支撑第1支撑轴36的两端;止动弹簧42,具有抵接部42a;支架43,收容止动弹簧42;树脂衬套44;垫圈45。
多个锁止齿35b在从锁止构件35的主体部35a的远端至中央附近为止的部分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设置。多个锁止齿35b作为能够与下导轨32的多个卡合孔32a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卡合孔卡合的卡合部而发挥作用。
锁止构件35具有让第1支撑轴36插入的轴孔35c。锁止构件35与垫圈45一起被配置在支撑支架41的一对相向壁41a之间的空间,并且以插入在该轴孔35c中的第1支撑轴36作为转动中心摆动自如地被第1支撑轴36支撑。第1支撑轴36以沿着沿座椅S(参照图1)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第1转轴S1延伸的方式,并且以穿通支撑支架41的一对相向壁41a的通孔41g的状态而被配置。如图14所示,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经由形成于支撑支架41的底壁41d的通孔41e而能够突出到支撑支架41的下方。
由此,锁止构件35被第1支撑轴36转动自如地支撑,从而其在上导轨33的内部以第1转轴S1作为转动中心,在锁止齿35b与卡合孔32a卡合而限制上导轨33的移动的锁止位置(图14的锁止构件35的位置)与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图16的锁止构件35向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锁止齿35b脱离了卡合孔32a的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被上述的第1支撑轴36支撑。
此外,锁止构件35在隔着被第1支撑轴36插入的轴孔35c而与设置锁止齿35b的部分相反的一侧,具有从杠杆架37的按压片37c经由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而接受向解除锁止齿35b与卡合孔32a的卡合的锁止解除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A方向)使其摆动的操作力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而且,锁止构件35在相对于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离开间隔的位置,具有向轴孔35c的上方附近延伸的抵接凸起部35e。
锁止弹簧39是对锁止构件35施加从解除位置往图14的锁止位置的作用力的构件。具体而言,锁止弹簧39由“凵”状的弹簧构成,其对锁止构件35施加向使锁止齿35b与卡合孔32a卡合的锁止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锁止弹簧39的呈“凵”状弯曲的连结部分39a以靠在锁止构件35的远端部35f近傍的上边35g的方式而卡止于该上边。锁止弹簧39的两端部39b的其中一方抵接于上导轨33的侧壁33a(参照图13)。而且,位于锁止弹簧39的连结部分39a与两端部39b之间的下方弯曲部分39c卡合于支撑支架41的下端部41f(参照图14)。锁止弹簧39基于自身的弹力而从连结部分39a施加向下推锁止构件35的远端部35f的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基于该锁止弹簧39,能够对锁止构件35施加向使锁止齿35b与卡合孔32a卡合的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在图10至15所示的结构中,锁止弹簧39的连结部分39a与锁止构件35一起被收容在支撑支架41的一对相向壁41a之间。
杠杆架37是通过接受操作力的输入而使锁止构件35沿着箭头A方向从图14的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的构件,具体而言,其具备具有嵌合孔37b的主体部37a和按压片37c。杠杆架37的主体部37a被配置在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外侧。
主体部37a呈细长的板状,并且形成有嵌合孔37b。第2支撑轴38的端部被插入到嵌合孔37b。由此,杠杆架37在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外侧面基于第2支撑轴38而摆动自如地被支撑。第2支撑轴38是沿着第2转轴S2延伸并且以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转动的轴,其以穿通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方式而被设置。因此,主体部37a在上导轨33的外侧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向对锁止构件35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I和与该第1方向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II摆动自如地被支撑。
如图10及图13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杠杆架37的主体部37a以隔着树脂衬套44相对于上导轨33的侧壁33a离开间隔的状态摆动自如地被安装。此处,树脂衬套44是被第2支撑轴38插入的筒状的构件,如图13所示,其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44a;与侧壁33a抵接的凸缘部44b;穿通侧壁33a的通孔33f(参照图10)而插入于上导轨33的插入端部44c。
主体部37a与未图示的操作杆连结。通过操作该操作杆,能够向第1方向I转动操作杠杆架37。
按压片37c以从主体部37a的远端部向沿着第2转轴S2延伸的方向(图11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即,按压片37c向与主体部37a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被插入到图10所示的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开口33c,并且向上导轨33的内侧延伸。按压片37c呈薄板状。
如图14所示,按压片37c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该按压片37c相对于止动弹簧42的臂部42b而向上方离开间隔。
止动弹簧42为螺旋弹簧,具体而言,其具有:沿着座椅S(参照图1)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抵接部42a;与抵接部42a的两端部连结的一对臂部42b;线圈部42c(施力部);一对后端侧端部42d。一对后端侧端部42d卡合于第2支撑轴38的远端侧的圆柱状部分38a(参照图11至13)。
抵接部42a以穿通被形成在支撑支架41的一对相向壁41a上的开口41b(参照图14及图15)的方式而被配置。由于线圈部42c通过一对臂部42b始终对抵接部42a施加向上方的作用力,因此,在杠杆架37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抵接部42a以被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按压的状态而被保持。上端缘41c形成为越往上方而越细的形状,从而能够以与抵接部42a嵌合的状态可靠地保持该抵接部。
在该状态下,如图14所示,抵接部42a被配置在如下的抵接位置: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该抵接部42a在相对于该锁止构件35(具体而言为抵接凸起部35e)而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图14的箭头A方向侧)能够与该锁止构件35抵接。
基于如上述那样将抵接部42a配置在图14的抵接位置,在锁止构件35处于图14的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即使该锁止构件35欲向解除位置移动(往图14的箭头A方向移动),抵接部42a也会与锁止构件35的抵接凸起部35e抵接。由此,止动弹簧42能够作为限制该锁止构件3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而发挥作用。
此外,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在抵接部42a处于图14所示的后述的抵接位置时与抵接部42a的两端部卡合,从而作为将抵接部42a保持在抵接位置的保持部发挥作用。
止动弹簧42的线圈部42c以及一对后端侧端部42d被收容在呈“凵”状折曲的支架43的内部。
杠杆弹簧40(第2施力件)是对杠杆架37的主体部37a施加向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的扭力螺旋弹簧,其具有线圈部分40a和一对端部40b、40c。杠杆弹簧40与杠杆架37的主体部37a一起被配置在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外侧。
杠杆弹簧40的一方的端部40b以卡合于上导轨33的侧壁33a的端部切口33e(参照图10及图13)的状态而被限制往上方的移动,另一方的端部40c从上方被插入到形成于杠杆架37的按压片37c的基端侧端部的通孔37d(参照图11),并且与该基端侧端部的下表面抵接。由此,杠杆弹簧40始终对杠杆架37施加向第2方向II的转动作用力。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滑动装置31中,在图10所示的上导轨33的位置基于锁止机构50而被锁止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锁止构件35接受一个向从锁止弹簧39下推远端部35f的方向亦即向使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卡合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的方向(图14中的箭头B方向)的转动作用力。由此,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卡合于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的状态被维持,上导轨3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3的座椅S(参照图1)往前后方向X的移动被禁止。
另一方面,在解除锁止机构50的锁止时,进行利用手部来提升未图示的操作杆的操作。由此,操作杆向上方摆动,并且连结于操作杆的杠杆架37以第2转轴S2作为转动中心而向第1方向I(参照图14及图16)转动。
此时,如图16所示,杠杆架37的按压片37c通过止动弹簧42的臂部42b及抵接部42a,下推锁止构件35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由此,锁止构件35一边对抗锁止弹簧39的往锁止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B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一边向解除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与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的卡合的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A的方向)摆动。其结果,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与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的卡合被解除,上导轨3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3的座椅S(参照图1)的往前后方向X的移动便成为可能。
在使座椅S沿前后方向X移动并且往所希望的位置的移动完毕之后,若停止未图示的操作杆的提升操作,锁止构件35便再次接受从锁止弹簧39往锁止方向(箭头B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箭头B的方向)摆动,锁止构件35的锁止齿35b回复到卡合于下导轨32的卡合孔32a的状态(图14的状态),上导轨33及固定于该上导轨33的座椅S被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
在图14所示的锁止状态下,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被配置在锁止构件35的抵接凸起部35e的锁止解除方向侧(箭头A方向的转动方向侧),因此,即使该锁止构件3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抵接部42a也会与锁止构件35的抵接凸起部35e抵接,而且由于抵接部42a的两端部以被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本发明中的保持部)按压的状态被卡合,因此,既能够抑制因第2支撑轴38的轴径的参差等而引起的抵接部42a的位置参差,又能够限制该锁止构件35的往解除位置的移动。其结果,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
(1)图14、16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31的主要特征在于: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以被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按压的状态而被保持且被定位。
即,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抵接部42a呈沿着座椅S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形状。滑动装置31具备具有上端缘41c的支撑支架41,该上端缘41c在抵接部42a处于抵接位置时与抵接部42a中的座椅S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部卡合,作为将抵接部42a保持在抵接位置的保持部。
在该结构中,在抵接部42a处于抵接位置时,上端缘41c与抵接部42a中的座椅S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部卡合,从而能够将抵接部42a可靠地保持在抵接位置。此外,基于上端缘41c与抵接部42a的两端部卡合,能够在抑制参差的情况下将抵接部42a定位在抵接位置。
尤其是在止动弹簧42的线圈部42c对抵接部42a施加从退避位置往抵接位置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基于线圈部42c的作用力和向与该作用力相反方向作用的上端缘41c的对抵接部42a的两端部的卡合力这两个力对抵接部42a产生的作用,能够将抵接部42a更可靠地保持在抵接位置。退避位置是抵接部42a相对于锁止构件35从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箭头A方向侧)退避后的位置,也就是成为抵接部42a为了使锁止构件35从锁止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而移动后的目的地的位置(亦即在图16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抵接部42a的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具备将抵接部42a保持在抵接位置的支撑支架41,因此在锁止构件35的锁止时,即使锁止构件35欲向解除卡合的方向(图14及图16的箭头A的方向)移动,也会有一个向不让锁止解除的方向的力也就是从支撑支架41经由抵接部42a的力施加到抵接凸起部35e。因此,锁止构件35基于接受来自支撑支架41的反作用力而被阻止了往锁止解除的方向的转动。
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为了能够进行顺畅的轴转动,第2支撑轴38的轴径被形成为小于让该第2支撑轴38插入的轴孔(例如杠杆架37的嵌合孔37b及支架43的嵌合孔等)的孔径。由此,在轴(第2支撑轴38)与轴孔(让第2支撑轴38插入的轴孔)之间,产生了微小的间隙。于是,基于该间隙的大小的原因,而导致抵接部42a的位置产生参差,从而有可能使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的功能(锁止解除回避功能)产生参差。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抵接部42a基于上端缘41c在被抑制了参差的情况下被定位。因此,能够降低因第2支撑轴38与其的轴孔之间的间隙的影响而产生的锁止解除回避功能的参差的可能性。换言之,在锁止构件35被保持在锁止位置的联锁时,通过由支撑支架41承接抵接部42a,能够减小锁止解除回避功能的参差。
也就是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锁止构件35的锁止状态下,基于抵接部42a与支撑支架41卡合并被保持,能够抑制抵接部42a的位置参差,能够减小因杠杆架37的转轴的参差而导致的锁止解除回避功能的参差。
(2)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杠杆架37具有:按压片37c,被设置于主体部37a,并且在主体部37a向第1方向I摆动时向使锁止构件35往解除位置移动的方向进行按压。
作为移动限制部的止动弹簧42具有能够与锁止构件35抵接的抵接部42a。抵接部42a被配置在如下的抵接位置: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该抵接部42a在相对于该锁止构件35而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图14的箭头A方向侧)能够与该锁止构件35抵接。另一方面,在使杠杆架37向第1方向I摆动时,按压片37c与锁止构件35一起按压抵接部42a,由此,抵接部42a从抵接位置往退避位置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止动弹簧42具有能够与锁止构件35抵接的抵接部42a。该抵接部42a被配置在如下的抵接位置: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该抵接部42a在相对于该锁止构件35而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能够与该锁止构件35抵接。因此,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时,即使锁止构件35欲往解除位置移动,也会与抵接部42a抵接,从而能够限制锁止构件3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由此,无需过度地提高锁止构件35的卡合部亦即锁止齿35b的卡合力也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另一方面,在使杠杆架37向第1方向I摆动时,按压片37c与锁止构件35一起按压抵接部42a,由此,抵接部42a从抵接位置往退避位置移动,能够可靠地解除锁止构件35的移动限制。由此,在使杠杆架37向第1方向I摆动时,基于按压片37c对锁止构件35的按压力,能够使锁止构件35可靠地移动到解除位置。
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基于如下的2个回避功能这两者而能够可靠地避免锁止构件35的意外的锁止解除,该2个回避功能为:第1回避功能,如上述的项目(1)所示,基于与锁止构件35抵接的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被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按压并被保持而实现;第2回避功能,基于抵接部42a与锁止构件35抵接而实现。
(3)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止动弹簧42还具备作为对抵接部42a施加从退避位置往抵接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力部的线圈部42c。
在该结构中,线圈部42c向上方对抵接部42a施加从退避位置往抵接位置的作用力,因此,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也就是在按压片37c未按压抵接部42a的状态下,抵接部42a可靠地被维持在抵接位置。
(4)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抵接部42a及线圈部42c被一体形成而构成1个止动弹簧42。
在该结构中,能够减少构成止动弹簧42的部件的个数,能够实现滑动装置31的小型化及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抵接部42a也可以不是止动弹簧42的一部分而是与止动弹簧42不同的构件。此外,也可以取代止动弹簧42而采用使抵接部42a在抵接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其它的装置(旋转马达或线性致动器等驱动装置)。
(5)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抵接部42a被配置在按压片37c与锁止构件35之间,以便在杠杆架37往第1方向I摆动时,能够让按压片37c经由抵接部42a将锁止构件35按压向解除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杠杆架37往第1方向I摆动时,按压片37c按压抵接部42a,并且经由抵接部42a将锁止构件35按压向解除位置从而使其移动到解除位置。因此,利用按压片37c对抵接部42a施加的按压力,能够按压锁止构件35,并且按压力的传递路径为1个,从而能够抑制按压力的分散。其结果,能够降低施加给杠杆架37的操作力。
(6)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31中,锁止构件35具有抵接凸起部35e,该抵接凸起部35e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该锁止构件35在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杠杆架37的状态下往解除位置移动时,该抵接凸起部35e能够与抵接部42a抵接。
在该结构中,在锁止构件35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往解除位置移动时,锁止构件35的抵接凸起部35e会与止动弹簧42的抵接部42a抵接,从而限制锁止构件35往解除位置的移动,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在图17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表示了具有延长了锁止构件35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的形态的滑动装置31。所被延长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能够通过止动弹簧42的一对臂部42b(参照图11至12)之间而与(锁止解除操作时下降的)杠杆架37的按压片37c直接抵接。
换言之,锁止构件35(卡合构件)具有延长至如下位置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被抵接部),该位置为:在锁止构件35处于锁止位置且在操作力被输入到杠杆架37(操作构件)的状态时,该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不与止动弹簧42(移动限制部)的一对臂部42b抵接而能够与按压片37c直接抵接的位置。
在该变形例中,具有抵接部42a的止动弹簧42具有锁止构件35的锁止解除回避功能,但是在通常的锁止解除时,为了解除锁止构件35的锁止而不与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抵接。也就是说,止动弹簧42不具有通常的锁止解除功能。在通常的锁止解除时,取而代之的是杠杆架37的按压片37c与延长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直接抵接,以进行锁止解除。在图17所示的如此的变形例中,锁止解除的操作力从杠杆架的按压片37c被直接传递到锁止构件35的锁止解除用凸起部35d而不经由止动弹簧42,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往锁止构件35的操作力传递,并且能够抑制止动弹簧42的性能劣化。
(B)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移动限制部(止动弹簧42)和操作构件(杠杆架37)作为不同的构件而被设置,但是,它们也可以被一体化。也就是说,也可以设置兼备包含抵接部的移动限制部和操作构件的杠杆架,从而采用让该杠杆架的抵接部与支撑支架41的开口41b的上端缘41c卡合并被定位的结构。在该变形例中,通过将移动限制部(止动弹簧42)和操作构件(杠杆架37)一体形成,便不会产生移动限制部与操作构件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偏移等,能够进一步减小在锁止构件35的锁止时的锁止解除回避功能的参差。
(其它的实施方式)
(I)在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杠杆板7及杠杆架37(操作构件)的主体部7a、37a以第2转轴S2作为转轴而摆动自如在上导轨3、33的内部被支撑,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操作构件能够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操作构件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被设置在上导轨3、33的内部的结构等)。
(II)在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滑动装置1、31将汽车用的座椅S滑动自如地锁止且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滑动装置也可以被应用于其它的利用领域的座椅的锁止。例如,本发明的滑动装置还可以被应用于被设置在汽车以外的其它的交通工具例如船舶或飞机等的座椅的锁止或者游艺场等设施的座椅位置的锁止。
<实施方式的总结>
所述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是将座椅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该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的装置,其包括:下导轨,被固定于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基于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所述下导轨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部,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合构件,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并且能够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而限制所述上导轨的移动的锁止位置和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第1施力件,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从所述解除位置往所述锁止位置的作用力;操作构件,通过接受操作力的输入,使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以及,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限制该卡合构件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止”是指将座椅或上导轨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于将上导轨锁止于下导轨的锁止机构具有卡合构件及操作构件。卡合构件能够在卡合部卡合于下导轨的被卡合部而限制上导轨的移动的锁止位置与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卡合构件基于第1施力件而接受往锁止位置的作用力,通常被保持在锁止位置,但是基于操作构件接受操作力的输入而使卡合构件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能够在对抗第1施力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解除卡合构件的锁止。在上述的结构中,滑动装置具备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限制该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因此,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基于移动限制部,能够限制该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由此,无需过度地提高卡合构件的卡合部的卡合力也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此处,“意外的锁止解除”是指如下的现象:尽管操作人员没有通过操作构件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但发生了卡合构件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的解锁。这样的“意外的锁止解除”有可能在例如车辆行驶中发生较大的前倾的情况下或者就座者前后晃动身体的情况下或者异物混合到锁止机构等的情况下发生。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操作构件包括所述移动限制部。由此,滑动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及重量增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位移,所述操作构件包括:主体部,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向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所述操作力的第1方向和向与该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向方向摆动自如地被支撑;以及,第1凸起部,作为所述移动限制部而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其中,所述第1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该第1凸起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构件而位于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
在该结构中,由于操作构件在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的主体部具备作为移动限制部的第1凸起部,因此,操作构件的结构变得简单,并且主体部及第1凸起部能够被一体形成。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滑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及重量增大。此外,操作构件的第1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该第1凸起部相对于该卡合构件而位于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因此,即使该卡合构件欲从锁止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动,第1凸起部也会与该卡合构件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其往该解除位置的移动。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具有第2凸起部,该第2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在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时,该第2凸起部能够与所述第1凸起部抵接。
由此,在卡合构件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往解除位置移动时,卡合构件的第2凸起部会与操作构件的第1凸起部抵接,从而限制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1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在该第1凸起部与所述第2凸起部之间能够具有间隙。
根据该结构,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第1凸起部和第2凸起部离开了相当于所述间隙的间隔,从而能够防止因这些凸起部始终接触时而导致的劣化。另一方面,在卡合构件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往解除位置移动时,第2凸起部移动相当于所述间隙的移动量后与第1凸起部抵接,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操作构件还包括: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2方向转动时,以指定的转动角度限制该主体部的转动。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在操作构件的主体部向与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转动时,以指定的转动角度来限制主体部的转动,从而防止操作构件过度转动。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操作构件还包括: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在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1方向转动时,以指定的转动角度限制该主体部的转动。
由此,在操作构件的主体部向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转动时,能够防止操作构件过度转动。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操作轴,沿着所述第2转轴延伸,并且以该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与所述操作构件一起转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让所述操作轴嵌合的嵌合孔,所述操作轴基于与所述嵌合孔嵌合而与所述主体部连结,在所述操作轴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
在该结构中,在具备与操作构件一起转动的操作轴的结构中,操作轴通过嵌合于操作构件的主体部的嵌合孔而与该主体部连结。在该操作轴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因此,在将操作轴插入到主体部的嵌合孔时不会被该嵌合孔的开口缘卡住,能够顺畅地插入到该嵌合孔。因此,能够提高滑动装置的组装作业性。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2施力件,对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主体部施加向所述第2方向的作用力;其中,在所述操作轴形成有让所述第2施力件卡合以限制所述操作轴与所述第2施力件在所述操作轴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凹部。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还具备向与操作构件的主体部对卡合构件施加操作力的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对操作构件的主体部施加作用力的第2施力件的结构中,在操作轴形成有让第2施力件卡合以限制所述操作轴与所述第2施力件在所述操作轴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凹部。通过让第2施力件卡合于操作轴的凹部,该第2施力件起到了防脱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操作轴脱离主体部的嵌合孔。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位移,所述操作构件包括:主体部,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向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所述操作力的第1方向和向与该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向方向摆动自如地被支撑;以及,按压片,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向使所述卡合构件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的方向进行按压;其中,所述移动限制部包括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配置在抵接位置,该抵接位置是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在相对于所述卡合构件而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抵接的位置,而在使所述操作构件向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基于所述按压片与所述卡合构件一起按压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抵接位置往退避位置移动,该退避位置是所述抵接部从相对于所述卡合构件而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退避后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移动限制部具有能够与卡合构件抵接的抵接部。该抵接部被配置在抵接位置,该抵接位置是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且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该抵接部在相对于该卡合构件而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能够与该卡合构件抵接的位置。因此,在卡合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即使卡合构件欲往解除位置移动,也会与抵接部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由此,无需过度地提高卡合构件的卡合部的卡合力也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另一方面,在使操作构件向第1方向摆动时,按压片与卡合构件一起按压抵接部,由此,抵接部从抵接位置往从相对于卡合构件而往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退避后的退避位置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解除卡合构件的移动限制。由此,在使操作构件向第1方向摆动时,基于按压片对卡合构件的按压力,能够使卡合构件可靠地移动到解除位置。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抵接部呈沿着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保持部,在所述抵接部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与所述抵接部中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卡合,从而将所述抵接部保持在所述抵接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抵接部处于抵接位置时,保持部与抵接部中的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卡合,从而能够将抵接部可靠地保持在抵接位置。此外,基于保持部与抵接部的两端部卡合,能够在抑制参差的情况下将抵接部定位在抵接位置。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移动限制部还包括对所述抵接部施加从所述退避位置往所述抵接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力部。
在该结构中,施力部对抵接部施加从退避位置往抵接位置的作用力,因此,在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也就是在按压片未按压抵接部的状态下,抵接部可靠地被维持在抵接位置。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施力部被一体形成而构成1个弹簧。
在该结构中,能够减少构成移动限制部的部件的个数,能够实现滑动装置的小型化及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还具有延长至如下位置的被抵接部,该位置为: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且在所述操作力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时,所述被抵接部不与所述弹簧抵接而能够与所述按压片直接抵接的位置。
在该结构中,锁止解除的操作力从操作构件的按压片被直接传递到卡合构件的被延长的抵接部而不经由弹簧,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往卡合构件的操作力传递,并且能够抑制弹簧的性能劣化。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抵接部被配置在所述按压片与所述卡合构件之间,以便在所述操作构件往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能够让所述按压片经由所述抵接部将所述卡合构件按压向所述解除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操作构件往第1方向摆动时,按压片按压抵接部,并且经由抵接部将卡合构件按压向解除位置从而使其移动到解除位置。因此,利用按压片对抵接部施加的按压力,能够按压卡合构件,并且按压力的传递路径为1个,从而能够抑制按压力的分散。其结果,能够降低施加给操作构件的操作力。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移动限制部和所述操作构件被形成为一体。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移动限制部和操作构件一体形成,便不会产生移动限制部与操作构件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偏移等,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卡合构件的锁止时的锁止解除回避功能的参差。
在上述的滑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具有抵接凸起部,该抵接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在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时,该抵接凸起部能够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在该结构中,在卡合构件在未接受操作力的状态下欲往解除位置移动时,卡合构件的抵接凸起部会与移动限制部的抵接部抵接,从而限制卡合构件往解除位置的移动,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可靠地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无需依靠卡合构件的过度的卡合力而能够避免意外的锁止解除。

Claims (17)

1.一种滑动装置,将座椅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锁止于该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导轨,被固定于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
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基于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
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
所述下导轨具有沿着其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部,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卡合构件,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被选择的至少1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并且能够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而限制所述上导轨的移动的锁止位置和解除该锁止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
第1施力件,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从所述解除位置往所述锁止位置的作用力;
操作构件,通过接受操作力的输入,使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锁止位置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以及,
移动限制部,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限制该卡合构件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包括所述移动限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位移,
所述操作构件包括:
主体部,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向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所述操作力的第1方向和向与该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向方向摆动自如地被支撑;以及,
第1凸起部,作为所述移动限制部而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其中,
所述第1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该第1凸起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构件而位于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具有第2凸起部,该第2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在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时,该第2凸起部能够与所述第1凸起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在该第1凸起部与所述第2凸起部之间能够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还包括:第1转动抑制止动件,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2方向转动时,以指定的转动角度限制该主体部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还包括:第2转动抑制止动件,在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1方向转动时,以指定的转动角度限制该主体部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轴,沿着所述第2转轴延伸,并且以该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与所述操作构件一起转动;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能够让所述操作轴嵌合的嵌合孔,
所述操作轴基于与所述嵌合孔嵌合而与所述主体部连结,
在所述操作轴的远端形成有锥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2施力件,对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主体部施加向所述第2方向的作用力;其中,
在所述操作轴形成有让所述第2施力件卡合以限制所述操作轴与所述第2施力件在所述操作轴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位移,
所述操作构件包括:
主体部,在所述上导轨的内部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转轴作为转动中心,向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所述操作力的第1方向和向与该第1方向方向相反的第2向方向摆动自如地被支撑;以及,
按压片,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向使所述卡合构件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的方向进行按压;其中,
所述移动限制部包括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被配置在抵接位置,该抵接位置是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在相对于该卡合构件而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能够与该卡合构件抵接的位置,而在使所述操作构件向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基于所述按压片与所述卡合构件一起按压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抵接位置往退避位置移动,该退避位置是所述抵接部从相对于所述卡合构件而往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侧退避后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呈沿着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保持部,在所述抵接部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与所述抵接部中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卡合,从而将所述抵接部保持在所述抵接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还包括对所述抵接部施加从所述退避位置往所述抵接位置的作用力的施力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施力部被一体形成而构成1个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还具有延长至如下位置的被抵接部,该位置为:在所述卡合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且在所述操作力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时,所述被抵接部不与所述弹簧抵接而能够与所述按压片直接抵接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被配置在所述按压片与所述卡合构件之间,以便在所述操作构件往所述第1方向摆动时能够让所述按压片经由所述抵接部将所述卡合构件按压向所述解除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部和所述操作构件被形成为一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具有抵接凸起部,该抵接凸起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所述卡合构件在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且在所述操作力未被输入到所述操作构件的状态下往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时,该抵接凸起部能够与所述抵接部抵接。
CN202180016069.1A 2020-03-27 2021-03-23 滑动装置 Active CN115279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8109A JP7456609B2 (ja) 2020-03-27 2020-03-27 スライド装置
JP2020-058109 2020-03-27
PCT/JP2021/011937 WO2021193608A1 (ja) 2020-03-27 2021-03-23 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9624A true CN115279624A (zh) 2022-11-01
CN115279624B CN115279624B (zh) 2023-12-08

Family

ID=7789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6069.1A Active CN115279624B (zh) 2020-03-27 2021-03-23 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0971B2 (zh)
EP (1) EP4088966B1 (zh)
JP (1) JP7456609B2 (zh)
CN (1) CN115279624B (zh)
WO (1) WO2021193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4146B4 (de) 2021-07-07 2024-09-19 Adient Us Llc Sitzlängsverstelleinrichtung und Sitz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9628U (zh) * 1988-09-30 1990-04-06
JPH07329617A (ja) * 1994-06-15 1995-12-19 Aisin Seiki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3796870A (zh) * 2011-09-06 2014-05-1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WO2020031624A1 (ja) * 2018-08-08 2020-02-13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0176B2 (ja) * 2007-08-31 2012-11-21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3100067A (ja) 2011-11-07 2013-05-23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6410942B2 (ja) * 2014-12-12 2018-10-24 アディエント ルクセンブルク ホールディング エス.エー アール.エル. 車両シート用前後方向アジャスター、及び車両シート
US10717373B2 (en) * 2016-06-27 2020-07-21 Toyota Body Seiko Co., Ltd. Seat slide device
JP2018144694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JP6996970B2 (ja) 2017-12-27 2022-01-1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EP4301624A2 (en) * 2021-03-05 2024-01-10 Camaco, LLC Reinforced track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US11718204B2 (en) * 2021-03-05 2023-08-08 Camaco, Llc. Anti-chuck mechanism for seat track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9628U (zh) * 1988-09-30 1990-04-06
JPH07329617A (ja) * 1994-06-15 1995-12-19 Aisin Seiki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3796870A (zh) * 2011-09-06 2014-05-1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WO2020031624A1 (ja) * 2018-08-08 2020-02-13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8966A1 (en) 2022-11-16
EP4088966B1 (en) 2024-10-09
JP7456609B2 (ja) 2024-03-27
WO2021193608A1 (ja) 2021-09-30
JP2021154916A (ja) 2021-10-07
EP4088966A4 (en) 2023-07-19
CN115279624B (zh) 2023-12-08
US20230075793A1 (en) 2023-03-09
US11890971B2 (en)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7436B2 (en) Latch mechanism for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KR100513576B1 (ko) 차량용 라운드형 리클라이너
EP2020335B1 (en) Lock apparatus of seat for vehicle
US6749236B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a vehicle
KR100742829B1 (ko) 차량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2005029151A (ja) 第1の要素を第2の要素にロック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ロック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シート
CN112512863B (zh) 滑动装置
JP43182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US20230256872A1 (en) Seat Sliding Device
CN115279624A (zh) 滑动装置
EP1780070B1 (en) Seat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JP4995817B2 (ja) 車両座席用ロック装置
KR20140005364A (ko) 잠금 장치 및 차량 시트
CN110962703A (zh) 座椅释放机构
US11872912B2 (en) Seat sliding device
JP2000318494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WO2017082235A1 (ja)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WO2009145045A1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WO2017154307A1 (ja)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CN115675199A (zh) 座椅滑动装置
JP3579236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20190139923A (ko) 자동차용 로크
KR100559464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장치
KR101585265B1 (ko) 차량용 시트레일의 로크장치
US20240227633A1 (en) Swivel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