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9031A -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9031A
CN115279031A CN202110690083.1A CN202110690083A CN115279031A CN 115279031 A CN115279031 A CN 115279031A CN 202110690083 A CN202110690083 A CN 202110690083A CN 115279031 A CN115279031 A CN 115279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fibers
layer
cushion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0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德超
曹俊哲
颜世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 Ya Pla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 Ya Pla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 Ya Pla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an Ya Plast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79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9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6Platens or press rams
    • B30B15/061Cushion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at least one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32B37/18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4Woven fabri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58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4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73Application methods or materials of intermediate insulating lay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ny one of the previous methods of adding a circuit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which influences the bonding during the lamination process, e.g. release layers or pressure equalising layers
    • B32B2037/266Cushion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61Polyamide fibres
    • B32B2262/0269Aromatic polyamid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10Fibres of continuous length
    • B32B2305/18Fabrics, textiles
    • B32B2305/188Woven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8Impregn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包括一第一织造布、一第二织造布与一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设置于第一织造布与第二织造布之间。第一织造布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第二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第一缓冲层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

Description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垫及其制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铜箔基板(copper clad laminate)是电子工业中的基础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以使电子产品中的电路相互导通,达到电路整合的效果。在制造铜箔基板的过程中,热压合(thermocompression bond)是一必经步骤,在进行热压合时,需于基板的上下两面各设置一缓冲垫,以使压板所施加的温度与压力平均地分散在基板上。
目前常用的缓冲垫材料为牛皮纸、有机和/或无机纤维,其中,有机和/或无机纤维可以通过黏合剂胶合或是以织造技术接合,以形成特定厚度的缓冲垫,并具备一定的强度而可重复使用。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5G)的发展,适用于5G传输的基板需具备低介电、薄型化以及机能性的需求,而制备基板所需的热压温度也由原本的230℃提升至400℃。然而,在热压温度提升之后,若仍使用现有的缓冲垫,缓冲垫会因高温(400℃)而发生热劣化(thermal degradation),导致物性变差甚至无法使用。经测试后,现有的缓冲垫在400℃的热压温度下,仅能使用约50次以内。因此,目前现有技术中尚需提供一种可耐高温的缓冲垫,以根据较高的热压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包括一第一织造布、一第二织造布与一第一缓冲层。第一织造布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第二织造布设置于第一织造布上,第二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第一缓冲层设置于第一织造布与第二织造布之间,第一缓冲层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
更进一步地,第一织造布的一部分与第一缓冲层的一部分重叠而形成一第一界面层;第二织造布的一部分与第一缓冲层的另一部分重叠而形成一第二界面层。
更进一步地,第一界面层的厚度为0.03毫米至1.2毫米;第二界面层的厚度为0.03毫米至1.2毫米。
更进一步地,第一织造布的基重(basis weight)为250g/cm2至800g/cm2,第二织造布的基重为250g/cm2至800g/cm2
更进一步地,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基重为1200g/cm2至1800g/cm2
更进一步地,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总厚度为25毫米至45毫米。
更进一步地,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邵氏硬度为45至100。
更进一步地,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机械强度为18MPa至30MPa。
更进一步地,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在上下板温度分别为30℃与300℃的条件下升温速率为15℃/min至25℃/min。
更进一步地,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织造布与一第二缓冲层。第三织造布设置于第二织造布上,第三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第二缓冲层设置于第二织造布与第三织造布之间,第二缓冲层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织造布与一第二织造布,形成第一织造布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形成第二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于第一织造布与第二织造布之间施加一第一缓冲树脂,以形成一叠层结构;其中,第一缓冲树脂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热压叠层结构,以使得第一缓冲树脂形成位于第一织造布与第二织造布之间的一第一缓冲层。
更进一步地,在热压叠层结构的步骤中,一部分的第一缓冲树脂渗入第一织造布中,以在第一织造布与第一缓冲层之间形成一第一界面层;另外一部分的第一缓冲树脂渗入第二织造布中,以在第二织造布与第一缓冲层之间形成一第二界面层。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其能通过“第一织造布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以及“第一缓冲层设置于第一织造布与第二织造布之间”的技术方案,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高温耐受程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垫无法耐受较高的热压温度的问题,本发明选用了特定的耐高温纤维(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iber)形成织造布(woven fabric),并选用了特定的耐高温树脂(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esin)形成缓冲层(bufferinglayer),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是由织造布与缓冲层交错设置而形成。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单一成分所构成的缓冲垫,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在400℃的热压温度下使用次数为100次以上。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侧视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是一三层结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包括一第一织造布10、一第二织造布20与一第一缓冲层30,第一缓冲层30设置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
第一织造布10是将一耐高温纤维(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iber)以织造技术编织而成。为了使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可应用于400℃以上的热压条件,本发明选用了连续使用温度(continuous use temperature,CUT)大于300℃的耐高温纤维材料,也就是说,耐高温纤维材料在300℃的温度下仍可长时间安全的工作,不会发生降解、氧化、交联或水解等反应。具体来说,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PBO;连续使用温度:350℃)纤维。
第二织造布20也是将耐高温纤维以织造技术编织而成。耐高温纤维可依成分而区分为有机耐高温纤维或是无机耐高温纤维。具体来说,有机耐高温纤维可以是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连续使用温度:550℃)纤维、聚苯并咪唑(polybenzimidazole,PBI;连续使用温度:345℃)纤维。无机耐高温纤维可以是陶瓷纤维、玄武岩(basalt)纤维、碱土金属纤维或硅酸纤维。
也就是说,形成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可以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
于本实施例中,形成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与形成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若为了工艺方便,可选用相同的耐高温纤维作为形成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或者,也可根据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特性需求,选用不同的耐高温纤维,分别作为形成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以制得双面为不同材质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
另外,编织耐高温纤维以形成第一织造布10或第二织造布20的织造技术并不受限制,织造技术中调控的参数亦不受限制。例如:可调整针轧机设定轧针粗细、轧针次数或轧针深度,如此一来,便可制得不同机械强度与软硬度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如何调控织造技术中的参数,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皆可承受高温(400℃)的热压温度,并具有较高的使用次数与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调控织造技术中的参数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仅作为说明。经实验测试后可得知,当使用较粗的轧针、轧针次数较多或轧针深度较深时,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可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与较高的硬度。
于本发明中,第一织造布10的基重(basis weight)为250g/cm2至800g/cm2,第二织造布20的基重为250g/cm2至800g/cm2。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基重是标示纸张重量的基本单位,常用的基重单位为纸张于每平方米中的克重(g/m2)。于本说明书中,以每平方公分中的克重(g/cm2)作为基重的单位,用以定义层体(例如: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于单位面积上的重量特性。
第一缓冲层30设置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以提升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高温承受度以及缓冲效果。第一缓冲层30是由一耐高温树脂(hightemperature resistant resin)经固化所形成。耐高温树脂可以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polysiloxane)树脂、氟橡胶树脂(fluoroelastomer resin)、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树脂、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树脂、聚酰亚胺(polyimide,PI)树脂和聚酰胺酰亚胺(Polyamide-imide,PAI)树脂。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30另包括一第一界面层31和一第二界面层32,第一界面层31与第二界面层32可提升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的结合强度,并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热导率。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图1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第一界面层31形成在第一缓冲层30与第一织造布10之间,第一界面层31中包括形成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以及形成第一缓冲层30的材料。第二界面层32形成在第一缓冲层3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第二界面层32中包括形成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以及形成第一缓冲层30的材料。具体来说,第一界面层31的厚度T1为0.03毫米至1.2毫米;第二界面层的厚度T2为0.03毫米至1.2毫米。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基重为1200g/cm2至1800g/cm2。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于第一实施例中,织造布(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缓冲层(第一缓冲层30)的厚度,并可依需求进行调整不受限制。另外,为了使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兼具有足够强度的缓冲性与热传导性,于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总厚度为25毫米至45毫米。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侧视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相似,其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是一五层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除了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外,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织造布40与一第二缓冲层50。第三织造布40设置于第二织造布20上,而第二缓冲层50设置于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之间。
形成第三织造布40的材料可以与前述第二织造布20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形成第三织造布40的材料可以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
形成第二缓冲层50的材料可以与形成第一缓冲层30的材料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形成第二缓冲层50的材料可以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及其组合物。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织造布(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与缓冲层(第一缓冲层30与第二缓冲层50)之间,亦可形成如前述的界面层(第一界面层31与第二界面层32),以增加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热传导性与缓冲性。由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已详细描述界面层(第一界面层31与第二界面层32)的结构及特性,故第二实施例中将不再赘述。
于第二实施例中,织造布(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缓冲层(第一缓冲层30与第二缓冲层50)的厚度,并可依需求进行调整不受限制。另外,为了使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兼具有足够强度的缓冲性与热传导性,于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总厚度为25毫米至45毫米。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的流程图。以下详述制备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三层结构)的主要步骤,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提供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步骤S100)。其中,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第二织造布20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接着,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施加一第一缓冲树脂,形成一叠层结构(步骤S102)。第一缓冲树脂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然后,热压步骤S102中形成的叠层结构,以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形成第一缓冲层30,并制得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步骤S104)。
进一步来说,在热压叠层结构的步骤中,一部分的第一缓冲树脂会渗入第一织造布10中的纤维中,当第一缓冲树脂固化后,会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形成第一界面层31,使第一织造布1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可紧密结合。类似的,另一部分的第一缓冲树脂会渗入第二织造布20中的纤维中,当第一缓冲树脂固化后,会于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形成第二界面层32,使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可紧密结合。当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紧密结合时,可达到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热导率的功效。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的流程图。若要制备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五层结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制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提供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步骤S200)。其中,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的材料各自独立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接着,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施加第一缓冲树脂,并于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之间施加一第二缓冲树脂,形成一叠层结构(步骤S202)。第一缓冲树脂与第二缓冲树脂各自独立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然后,热压步骤S102中形成的叠层结构,以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形成第一缓冲层30,并于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三织造布40之间形成第二缓冲层50,而可制得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步骤S204)。
为了证实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可耐受较高温的热压温度,且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特性,本发明制备了不同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各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成分条件列于下表1中。并且,本发明另对各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进行热导率、使用次数、邵氏硬度与机械强度的特性测试,测量结果列于下表2中。
其中,缓冲垫1的升温速率是以感温线(thermocouple)测量。在模拟热压操作时,上热板的温度为400℃,下热板的温度维30℃,以25kg/cm2的压力压合30分钟。缓冲垫1使用次数的模拟也是在此条件下进行。缓冲垫1的硬度是以邵氏硬度计测量。另外,将缓冲垫1在横向及纵向方向上各切割一试片(100mm×50mm),从试片的宽度中心沿长度方向切开约5毫米的开口,接着,将试片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夹于拉力试验机上,以300mm/min的速度下拉至断裂,并纪录最高的压力数据,作为撕裂强度。
表1:实施例1至3以及比较例1至3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成分条件与制备条件。
Figure BDA0003126311510000091
Figure BDA0003126311510000101
表2:实施例1至3以及比较例1至3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特性测试。
Figure BDA0003126311510000102
根据上述结果,可得知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可耐受较为高温的热压条件,相较于比较例具有较高的使用次数以及使用寿命。并且,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具有一定规格的升温速率、硬度与机械强度,而可符合目前市面上作为热压缓冲垫的要求。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其能通过“第一织造布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以及“第一缓冲层30设置于第一织造布10与第二织造布20之间”的技术方案,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高温耐受程度。
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其能通过“第一织造布1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界面层31”以及“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形成有一第二界面层32”的技术方案,使第一织造布10、第二织造布20与第一缓冲层30之间紧密结合,以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升温速率。
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其能通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基重为1200g/cm2至1600g/cm2”的技术方案,以提升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1的耐用性与缓冲性。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包括:
一第一织造布,其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
一第二织造布,所述第二织造布设置于所述第一织造布上,所述第二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以及
一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织造布与所述第二织造布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造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部分重叠而形成一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二织造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另一部分重叠而形成一第二界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层的厚度为0.03毫米至1.2毫米;所述第二界面层的厚度为0.03毫米至1.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造布的基重为250g/cm2至800g/cm2,所述第二织造布的基重为250g/cm2至800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基重为1200g/cm2至1800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总厚度为25毫米至4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邵氏硬度为45至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机械强度为18MPa至3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在上下板温度分别为30℃与300℃的条件下升温速率为15℃/min至2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还进一步包括:
一第三织造布,所述第三织造布设置于所述第二织造布上,所述第三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以及
一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织造布与所述第三织造布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
11.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织造布与一第二织造布,形成所述第一织造布的材料包括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形成所述第二织造布的材料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碱土金属纤维、硅酸纤维和其组合物;
于所述第一织造布与所述第二织造布之间施加一第一缓冲树脂,以形成一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树脂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硅橡胶树脂、氟橡胶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和其组合物;以及
热压所述叠层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缓冲树脂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织造布与所述第二织造布之间的一第一缓冲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压所述叠层结构的步骤中,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缓冲树脂渗入所述第一织造布中,以在所述第一织造布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形成一第一界面层;另外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缓冲树脂渗入所述第二织造布中,以在所述第二织造布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形成一第二界面层。
CN202110690083.1A 2021-04-30 2021-06-22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Pending CN1152790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5702A TWI799847B (zh) 2021-04-30 2021-04-30 具有多層結構的緩衝墊及其製法
TW110115702 2021-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9031A true CN115279031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4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0083.1A Pending CN115279031A (zh) 2021-04-30 2021-06-22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7986A1 (zh)
CN (1) CN115279031A (zh)
TW (1) TWI7998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0627B2 (ja) * 2001-11-09 2007-05-30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TWI473717B (zh) * 2010-08-02 2015-02-21 Tech Advance Ind Co Ltd 熱壓機用之緩衝材及其應用
JP5820024B1 (ja) * 2014-06-30 2015-11-24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47986A1 (en) 2022-11-03
TW202243899A (zh) 2022-11-16
TWI799847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20627B2 (ja) 熱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KR100777548B1 (ko) 열 프레스용 쿠션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2512589B1 (ko) 두꺼운 도체 내장 프린트 배선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6046433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基板
JP2013001110A (ja) 成形プレス用クッション材
KR20080113397A (ko) 열프레스용 쿠션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5279031A (zh) 具有多层结构的缓冲垫及其制法
CN104284765B (zh) 热压用缓冲材料
KR20210070268A (ko) 열 프레스용 쿠션재 및 열 프레스용 쿠션재의 제조 방법
CN102343703B (zh) 热压机用的缓冲材及其应用
US20230232538A1 (en) Substrate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ultilayer substrate
JP4587576B2 (ja) 多層配線基板
CN115092920A (zh) 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JP3710741B2 (ja) 回路形成基板製造用クッショ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531981A (zh) 用于覆铜板压合工艺的缓冲垫及其制备方法
JP4102679B2 (ja) 成形プレス用耐熱クッション材
JP2005273100A (ja) 抄紙シート及び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TWI477386B (zh) 熱壓機用之緩衝材及其應用
JP2004288848A (ja) 高周波用積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63173B2 (ja) 樹脂積層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張り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CN213167221U (zh) 用于覆铜板压合工艺的缓冲垫
TWI473717B (zh) 熱壓機用之緩衝材及其應用
CN215970404U (zh) 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
JP4311120B2 (ja) 多層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熱プレス機
CN214821585U (zh) 印刷电路板用高分子材料缓冲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