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6187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6187A
CN115276187A CN202211057029.4A CN202211057029A CN115276187A CN 115276187 A CN115276187 A CN 115276187A CN 202211057029 A CN202211057029 A CN 202211057029A CN 115276187 A CN115276187 A CN 115276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transistor
storage battery
battery
electronic devi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7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铮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70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6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6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6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5Sequential battery discharge in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开关控制模组、充电模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是常用的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蓄电池,锂离子内部存储电能是靠电化学变换实现的,过度的放电会导致化学变换有不可逆的反应发生,蓄电池放电到禁充电压以下,会造成蓄电池报废。
随着电子设备的续航要求提高,很多电子设备通过配置多块蓄电池来保证续航。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配置多个蓄电池并联对外供电,这样可以增加电子设备的总电池容量,且每个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可以相对减小。这样在保证蓄电池过放时间最大的情况下,多个蓄电池同时放电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也就导致蓄电池过放的存储时间相对缩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配置有多个蓄电池的电子设备,存在资源浪费、电池过放的存储时间较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开关控制模组、充电模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
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这样,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在配置有多个蓄电池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在除第二蓄电池与充电模组或第一蓄电池之间串联开关控制模组,使得在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可以断开第二蓄电池与充电模组或第一蓄电池之间的连接,仅通过第一蓄电池进行供电,最大程度的保存第二蓄电池所存储的电量,以减少资源浪费,并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或称为过放存储时间),降低蓄电池过放导致报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之一;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之二;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之一;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之一;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之二;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之三;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之二;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之三;
图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之四;
图1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开关控制模组2、充电模组3、第一蓄电池41和第二蓄电池42;
所述第一蓄电池41与所述充电模组3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例如: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充电模组3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断开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停止对外供电,而是由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又例如: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断开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一蓄电池41与充电模组3连接,也即是相当于断开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停止对外供电,而是由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蓄电池4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数量不限,即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蓄电池41。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蓄电池42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上述方案中,在配置有多个第二蓄电池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在每一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串联一开关控制模组2,使得在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可以断开所有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仅通过第一蓄电池41进行供电,以减少资源浪费,并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或称为过放存储时间),降低蓄电池过放导致报废的风险。
可选地,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共同供电。
例如: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充电模组3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导通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和第一蓄电池对外供电。
又例如: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导通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一蓄电池41与充电模组3连接,也即是相当于导通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和所述第一蓄电池对外供电。
该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开机时,通过开关控制模组2导通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均正常工作,并对外供电,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蓄电池41的电池容量高于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电池容量。这样,在电子设备开机时,可以导通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使得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正常工作。在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可以断开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仅通过容量更大的第一蓄电池41供电,保证较长的待机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或称为过放存储时间),降低蓄电池过放导致报废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1,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和所述充电模组3均与所述处理器1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下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1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下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关机(如电池电量小于一定值,或者接收到关机输入)时产生关机信号,处理器1可以根据该关机信号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处理器1在电子设备的关机过程中,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下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所述充电模组3之间断开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时产生开机信号,处理器1可以根据该开机信号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或者还可以理解为处理器1在电子设备的开机过程中,向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下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二蓄电池42与所述充电模组3之间导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蓄电池41的正极与所述充电模组3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正极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41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负极分别接地。
可选地,所述充电模组3用于将外部供电电源的电能传输至第一蓄电池41和第二蓄电池42,以对所述第一蓄电池41和第二蓄电池42进行充电;或者,所述充电模组3还可以将第一蓄电池41和第二蓄电池42的电能传输至外部设备,用于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或者,所述充电模组3还可以将第一蓄电池41和第二蓄电池42的电能传输至电子设备内的用电器件,或者通过主板(或处理器1)传输至用电器件等,以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等。
上述方案中,在配置有多个蓄电池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在除电池容量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蓄电池41之外的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之间串联开关控制模组2,或者在第二蓄电池42与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并联路径上串联开关控制模组2,使得在电子设备开机时,可以导通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使得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正常工作,以及在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可以断开容量小的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的连接,以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或称为过放存储时间),降低蓄电池过放导致报废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包括:开关元件21;
所述开关元件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42连接,所述开关元件21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所述开关元件21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1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元件21在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开关元件21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地,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向开关元件2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或者所述处理器1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向开关元件2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以为限。
如图4所示,给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包括:
在电子设备开机,系统启动过程中,处理器1控制开关元件21导通,如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开关元件21导通,这样第二蓄电池42可以连上充电模组3进行供电。
电子设备关机,如接收到关机输入或者低电自动关机,系统关机过程中,处理器1控制开关元件21断开,如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开关元件21导通断开,这样第二蓄电池42与所述充电模组3断开,此时通过第一蓄电池41给系统供电。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串联开关元件21,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元件21的导通和断开状态的切换,实现将第二蓄电池42的供电路径在关机时切断,以增加关机后第二蓄电池42到禁充点的存储时间,从而提高第二蓄电池42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并且该方案仅通过一个开关元件21的导通和断开状态的切换,实现将第二蓄电池42的供电路径在关机时切断,可以减少开发成本的增加。例如:如大电池的容量为3000mAh,小电池的容量为1000mAh,整机从3.4V到2.1V的时间为0.4M,而小电池从2.1V到禁充电压1.5V的时间是1.2M,大电池从从2.1V到禁充电压1.5V的时间是3.6M,则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为(0.4+1.2)M。如果在电子设备关机时,停止容量为1000mAh的小电池对外供电,则整机从3.4V到2.1V的时间为0.1M,由于容量为1000mAh的小电池对外供电,则小电池从从2.1V到禁充电压1.5V的时间是2.5M,容量为3000mAh的大电池池从从2.1V到禁充电压1.5V的时间是3.5M,则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为(0.1+2.5)M,即可闲置时间得到延长。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包括:开关单元22和控制单元23;
所述第二蓄电池42通过所述开关单元22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控制单元23与所述开关单元22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3的控制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23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向所述开关单元2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开关单元22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开关单元22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所述导通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地,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向所述控制单元23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23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通下向所述开关单元2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22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22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处于导通状态。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串联开关单元22,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单元22的导通和断开状态的切换,实现将第二蓄电池42的供电路径在关机时切断,以增加关机后第二蓄电池42到禁充点的存储时间,从而提高第二蓄电池42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同时,开关单元22可以具有防止反向电流回灌的功能,这样通过开关单元22还可以避免反向电流回灌到第二蓄电池42或充电模组3。
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22除了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3与处理器1连接之外,所述开关单元22还可以直接与处理器1连接,这样处理器1可以直接控制开关单元22处于断开状态以及导通状态。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5,所述开关单元22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第二P型晶体管222。
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漏极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蓄电池42连接,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23连接。
例如:该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第二P型晶体管222可以分别为P-MOS或其他P型晶体管等。通过将两个P-MOS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连接,防止反向电流回灌,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23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231。
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栅极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源极通过电阻接地,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漏极分别通过电阻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和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均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和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均处于导通状态。
例如:该第三P型晶体管231可以为P-MOS或其他P型晶体管等。这样,电子设备开机时,如输出高电平信号,则可以直接通过该高电平信号控制第三P型晶体管231处于导通状态,这样第二蓄电池42可以连上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进行供电。电子设备关机时,如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可以直接通过该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三P型晶体管231处于断开状态,从而该第一P型晶体管221、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与均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实现将第二蓄电池42的供电路径在关机时切断,以增加关机后第二蓄电池42到禁充点的存储时间,从而提高第二蓄电池42的使用寿命,延长电子设备的可闲置时间。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还包括:保护单元24;所述第一蓄电池41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分别通过所述保护单元24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该保护单元24的电流流向具有单向性,如所述第一蓄电池41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电流可以分别通过所述保护单元24流向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但是电流不能通过所述保护单元反向回流到所述第一蓄电池41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
例如:所述保护单元24包括:第一二极管241和第二二极管242;所述第一二极管24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241的阴极与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23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242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蓄电池42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242的阴极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连接。
该实施例中,保护单元24可以在一方面防止电流反向回流到第一蓄电池41和所述第二蓄电池42,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处理器1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三P型晶体管231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22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输入的是电池电压,从而也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7所示,给出了又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包括:
在电子设备开机,系统启动过程中,处理器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输出为高电平,则第三P型晶体管231导通,并且在第三P型晶体管231导通时,将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的栅极电位拉低,从而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导通,这样第二蓄电池42可以连上充电模组3进行供电。
电子设备关机,如接收到关机输入或者低电自动关机,系统关机过程中,处理器1的通用输入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则第三P型晶体管231断开,并且在第三P型晶体管231断开时,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输入为电池电压,从而第一P型晶体管221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222断开,此时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断开,仅通过第一蓄电池41给系统供电。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6,所述开关单元22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第二N型晶体管224;
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的源极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所述第一蓄电池41连接,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蓄电池42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栅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23连接。
例如:该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第二N型晶体管224可以分别为N-MOS或其他N型晶体管等。通过将两个N-MOS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连接,防止反向电流回灌,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23包括:升压电路232和驱动电路233;
所述升压电路232输入电压为第一电压值时,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值;所述驱动电路233分别与所述升压电路232、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的栅极、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栅极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233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栅极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值,且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均处于断开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的栅极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值,且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值为所述充电模组3输入的电池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值为所述第一电压值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N为2,则通过升压电路232可以将电池电压升压至其二倍输出。
具体的,驱动电路233向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输入的电压控制信号可以分别包括两个,如其中一个可以是充电模组3输入的电池电压(即第一电压值BAT),另一个可以是将充电模组3输入的电池电压通过升压电路升压至其二倍后的电压(即第二电压值2*VBAT)。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23还可以设有I2C接口,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可以通过I2C接口与驱动电路233进行通信。驱动电路233可以根据处理器1的I2C信号,来选择驱动输出高电平2*VBAT还是BAT,即控制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断开或导通。
如图8所示,给出了又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包括:
在电子设备开机,系统启动过程中,处理器1通过I2C通知驱动电路233选择输出CP端的电压值,即输出第二电压值2*VBAT至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从而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导通,这样第二蓄电池42可以连上充电模组3进行供电。
电子设备关机,如接收到关机输入或者低电自动关机,系统关机过程中,处理器1通过I2C通知驱动电路233选择输出VBAT端的电压值,即输出第一电压值BAT至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从而第一N型晶体管223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224断开,此时通过第一蓄电池41给系统供电。这样,在第二蓄电池42侧增加开关控制模块,使得电子设备关机时将第二蓄电池42通路切断,使得电子设备的存储时间增加1个月。
可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开关控制模组2设置于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电池保护板上。
具体的,第二蓄电池42通常设置有电池保护板,可以通过将第二蓄电池42的电池保护功能进行强化,即在原有的电池保护板上增加通信以及控制功能,实现与处理器1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第二蓄电池42在电子设备关机时断开与充电模组3的连接,以及在电子设备开机时导通与充电模组3的连接。例如:将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开关控制模组2的通信以及控制功能集成到第二蓄电池的电池保护板上。
其中,在电子设备开机,系统启动过程中,处理器1通过通信协议通知第二蓄电池42的电池保护板控制背靠背MOS导通,这样第二蓄电池可以对充电模组3供电。电子设备关机,如接收到关机输入或者低电自动关机,系统关机过程中,处理器1通过通信协议通知第二蓄电池42的电池保护板控制背靠背MOS断开,此时通过第一蓄电池41给系统供电。
可选地,当开关控制模组2采用开关单元22时,可以复用该第二蓄电池的电池保护板上的开关单元22,如复用背靠背的P-MOS,或背靠背的N-MOS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以为限。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在所述第二蓄电池42的数量大于1,即电子设备包括多个第二蓄电池42的情况下,开关控制模组2也可以包括多个开关控制单元20,这样每个第二蓄电池40通过一个开关控制单元20与所述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连接,且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每个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00均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每个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0均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配置有多个蓄电池,这多个蓄电池可以并联设置,以容量最大的蓄电池为主电池,其中容量最大的蓄电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电子设备配置有5个蓄电池,其中两个蓄电池的容量均为4000mAh,剩余三个蓄电池的容量分别为3000mAh、2000mAh和1000mAh,则4000mAh的两个蓄电池为第一蓄电池41,容量为3000mAh、2000mAh和1000mAh的三个蓄电池为第二蓄电池42。
为了对多个第二蓄电池42分别进行控制,且提高控制的隔离度,可以针对每个第二蓄电池42分别设置一个开关控制模组2。当然,为了简化电路以及简化控制逻辑,也可以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模组2来共同控制多个第二蓄电池42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二蓄电池42与充电模组3或第一蓄电池41之间设置开关控制模组2,通过开关控制模组2使得电子设备关机时,断开第二蓄电池42的供电路径,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存储时间(即可闲置时间),避免电子设备长时间闲置出现蓄电池报废的问题,提高电子设备的利用率,解决了目前配置有不同电池容量的多个电池的电子设备存在存储时间不足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控制模组、充电模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
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充电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开机的情况下,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共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电池容量高于所述第二蓄电池的电池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蓄电池和多个所述开关控制模组,每一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一所述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关机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开关控制模组均处于断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包括:开关元件;
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导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包括: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向所述开关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开关控制模组处于导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P型晶体管;
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型晶体管和第二N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充电模组或所述第一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升压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输入电压为第一电压值时,输出电压为第二电压值;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升压电路、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一电压值,且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均处于断开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栅极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二电压值,且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均处于导通状态。
CN202211057029.4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76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029.4A CN1152761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029.4A CN1152761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6187A true CN11527618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7029.4A Pending CN1152761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61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8917B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with charge pumps
US8008889B2 (en) Charging circuit for secondary battery, power supply switching method in charging circuit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wer supply unit
KR20200137965A (ko) 이차전지 보호 회로, 이차전지 보호 장치, 전지 팩 및 이차전지 보호 회로의 제어 방법
US20060284597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KR20110134741A (ko) 배터리 팩의 충전 시스템 및 충전 방법
JP2007306662A (ja) 電源装置
US11271256B2 (en) Externally mode-switchable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externally switching mode of battery pack
JP2001169463A (ja)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回路
CN114006433A (zh) 电池装置
CN116937740A (zh) 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方法、电池组和电动工具
CN11527618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293755B (zh) 一种并联电池组均衡放电的保护电路及可充电装置
CN200983509Y (zh) 一种零空耗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
JP2003079058A (ja) 電池パック
CN110063028B (zh) 电池组的通信系统以及包括其的电池组
CN220066900U (zh) 一种电池升压电路
CN218040820U (zh) 供电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电子装置
CN220273333U (zh) 充电激活电路及电池系统
WO2023184067A1 (zh) 供电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电子装置
CN219740018U (zh) 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
CN216872869U (zh) 一种备用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电路以及车载单元
CN216016467U (zh) 低压保护电路、装置及电器设备
JP2004304976A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装置
CN219801944U (zh) 备用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系统及车辆
CN210577908U (zh) 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