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3711A -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3711A
CN115263711A CN202210890923.3A CN202210890923A CN115263711A CN 115263711 A CN115263711 A CN 115263711A CN 202210890923 A CN202210890923 A CN 202210890923A CN 115263711 A CN115263711 A CN 115263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infusion tube
fixedly arranged
genera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09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銮
郑建伟
邓达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 Zhou Sunye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 Zhou Suny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 Zhou Sunye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 Zhou Suny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09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3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3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3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8Lubric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20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包括:内燃发动机、发电机、第二离合器和水泵,所述内燃发动机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用于驱动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水泵连接用于带动水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机及水泵功能单一需要配合才能满足特定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电源保障系统及消防应急排水多为如下几种形式,一种为电动消防水泵组加一台大功率发电机组(启动电动机必须具有较大的储备功率);第二种是柴油机消防水泵组加小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只提供必保电源);第三种是一台电动泵、一台后备柴油机泵(停电时使用),另加小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只提供必保电源)。
为保证安全性,工矿以及现代楼宇必须配备后备发电机作应急电源的同时须要装备消防水泵,由于两套设备均是备用,所以使用率较低,但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通常是配备较大功率的发电机才能满足消防水泵电动机启动需要和其他设施用电需要,较优的方法也需要同时配备较小功率柴油发电机和柴油机水泵。
在油汽田开采、海上钻井平台等工作环境下,则必须装备发电设备及大功率消防水泵,发电机为长行设备,而消防水泵则是备用。当发生火情时,往往一方面切断电源,而另一方面柴油机消防水泵则须投入使用。
以上的场合配备双动力多功能机组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现有技术中只能由单一设备完成单一用途,要同时满足多种用途的话,是需要购置多台设备,这势必然会造成投资及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难度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同时实现发电以及排水功能的机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机及水泵功能单一需要配合才能满足特定功能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确定是否需要供电和排水,当需要供电且无需排水时,内燃发动机启动并拖动发电机发电,第二离合器分离水泵不工作;
步骤二:当同时需要排水和供电时,第二离合器接合,内燃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同时拖动水泵进行排水;
步骤三:当只需排水且无需供电时,内燃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主轴拖动水泵进行单一排水,发电机灭磁不发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包括:内燃发动机、发电机、第二离合器和水泵,所述内燃发动机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用于驱动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二离合器与水泵连接用于带动水泵。
优选的,所述内燃发动机输出与所述发电机直接刚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燃发动机及发电机下部设置有减震支承座。
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水泵之间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发电机输出轴侧下方,且第一电机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主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主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主轴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垂直于所述主轴,且第一曲柄斜向上设置;
第二主轴,所述第一曲柄远离所述第一主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传动;
第二曲柄,所述第一驱动轮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曲柄斜向上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曲柄的一侧,所述第二曲柄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曲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槽口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一凸柱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曲柄,所述第三曲柄竖直设置;
储液箱,所述壳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输液管下端插入所述储液箱内且与储液箱连通;
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竖直设置,且第二输液管下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上端连通,且第二输液管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输液管;
第一盖板,所述第二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水平设置用于封闭第一输液管上端口,且第一盖板一侧与所述第二输液管铰接;
活塞板,所述第二输液管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板外缘与所述第二输液管内壁贴合,所述活塞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板上通孔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水平设置,且第二盖板一端与所述活塞板铰接,所述第三曲柄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内且与所述活塞板固定连接;
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三输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位于所述活塞板上方;
第三主轴,所述壳体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主轴,所述第三主轴平行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三主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润滑轮,所述第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润滑轮,所述润滑轮位于所述发电机输出轴侧部,所述第二主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存液管,所述第三输液管与存液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存液管设置为环形且与所述润滑轮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液管上固定设置有与存液管连通的润滑喷头,所述润滑喷头正对所述润滑轮外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润滑轮外缘处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为海绵材质。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外缘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水泵进水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在所述水泵进水口处且与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水平设置;
第一基板,所述过滤箱内部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平行于所在侧壁,且第一基板滑动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承接板下方;
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且第二基板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水平设置;
第三凸柱,所述第二基板下方所述第一基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凸柱,所述第三凸柱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
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设置为L型结构,且驱动连杆下端与所述第三凸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上端开设有驱动槽口,所述第三凸柱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槽口内;
第四凸柱,所述驱动连杆上所述第三凸柱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四凸柱,所述第四凸柱远离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设置转轮;
第四主轴,所述第一基板下方设置有第四主轴,所述第四主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内壁上,且第四主轴水平设置,所述第四主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外缘处固定设置有驱动凸块;
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主轴和第三凸柱挂接;
中间板,所述第二基板上固定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承接板底壁铰接,所述中间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竖直设置,且第二支撑柱上端与所述承接板底壁抵接;
出料口,所述过滤箱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承接板上方所述过滤箱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挡块,所述导向挡块所在侧壁垂直于所述出料口所在侧壁,所述导向挡块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由远离出料口方向指向靠近出料口方向。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内燃发动机、发电机和水泵,且三者之间依次连接驱动,当只需要供电时,内燃发动机拖动发电机转动进行发电,当需要供水时,发电机与水泵之间接合,此时发电机既可以发电也可以拖动水泵进行排水,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满足多种用途,降低购置及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润滑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润滑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润滑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润滑组件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1、内燃发动机;2、发电机;3、减震支承座;4、第二离合器;5、水泵;7、润滑组件;701、壳体;702、第一电机;703、第一主轴;704、第一链轮;705、第一驱动轮;706、第一曲柄;707、第二主轴;708、第二链轮;709、链条;710、第二曲柄;711、连接槽口;712、第一滑块;713、第一凸柱;714、第三曲柄;715、储液箱;716、第一输液管;717、第二输液管;718、第一盖板;719、活塞板;720、第二盖板;721、第三输液管;722、第三主轴;723、第一齿轮;724、第二齿轮;725、润滑轮;726、存液管;727、润滑喷头;728、缓冲垫;729、密封圈;8、过滤组件;801、过滤箱;802、承接板;803、第一基板;804、第二基板;805、第二凸柱;806、第三凸柱;807、驱动连杆;808、驱动槽口;809、第四凸柱;810、转轮;811、第四主轴;812、驱动凸轮;813、驱动凸块;814、连接弹簧;815、中间板;816、第一支撑柱;817、第二支撑柱;818、出料口;819、导向挡块;820、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确定是否需要供电和排水,当需要供电且无需排水时,内燃发动机1启动并拖动发电机2发电,第二离合器4分离水泵5不工作;
步骤二:当同时需要排水和供电时,第二离合器4接合,内燃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2发电同时拖动水泵5进行排水;
步骤三:当只需排水且无需供电时,内燃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2主轴拖动水泵5进行单一排水,发电机2灭磁不发电。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内燃发动机1、发电机2和水泵5,且三者之间依次连接驱动,当只需要供电时,内燃发动机1拖动发电机2转动进行发电,当需要供水时,发电机2与水泵5之间接合,此时发电机2既可以发电也可以拖动水泵5进行排水,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满足多种用途,降低购置及维护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燃发动机1、发电机2、第二离合器4和水泵5,所述内燃发动机1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2连接用于驱动发电机2,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通过第二离合器4与水泵5连接用于带动水泵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内燃发动机1、发电机2、第二离合器4和水泵5,内燃发动机1与发电机2之间连接,发电机2与水泵5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4进行连接,具体使用中可根据使用需求选用超越离合器或普通离合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连接或拆卸,方便进行组合,进一步提升装置的便捷性,同时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燃发动机1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2直接刚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直接的刚性连接,减少了中间联轴器等部件的使用,减少了设备体积以及机体重量,同时在组装时避免采用销轴连接时对中的困难性,提高了设备组装成套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燃发动机1及发电机2下部设置有减震支承座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由于内燃发动机1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2直接刚性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减震支承座3来替代传统的刚性支承座,能够有效降低内燃发动机1的震动传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离合器4与所述水泵5之间设置有润滑组件7,如图2-5所示,所述润滑组件7包括:
壳体701,所述壳体701与所述水泵5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701且与所述壳体70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70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702,所述第一电机702设置在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侧下方,且第一电机702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电机702输出轴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主轴7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704,所述第一链轮704与所述第一主轴703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主轴703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705,所述第一驱动轮70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706,所述第一曲柄706垂直于所述主轴,且第一曲柄706斜向上设置;
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一曲柄706远离所述第一主轴70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二主轴707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708,所述第二链轮708与所述第一链轮704之间通过链条709连接传动;
第二曲柄710,所述第一驱动轮705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曲柄710,所述第二曲柄710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二曲柄710斜向上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曲柄706的一侧,所述第二曲柄710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轮70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口711,所述连接槽口711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曲柄710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滑块712,所述连接槽口711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712,所述第一滑块7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713,所述第一凸柱713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凸柱71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曲柄714,所述第三曲柄714竖直设置;
储液箱715,所述壳体70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储液箱715,所述储液箱715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输液管716,所述第一输液管716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输液管716下端插入所述储液箱715内且与储液箱715连通;
第二输液管717,所述第二输液管717竖直设置,且第二输液管717下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上端连通,且第二输液管717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
第一盖板718,所述第二输液管717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盖板718,所述第一盖板718水平设置用于封闭第一输液管716上端口,且第一盖板718一侧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铰接;
活塞板719,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719,所述活塞板719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板719外缘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壁贴合,所述活塞板719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板719上通孔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720,所述第二盖板720水平设置,且第二盖板720一端与所述活塞板719铰接,所述第三曲柄714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且与所述活塞板719固定连接;
第三输液管721,所述第二输液管717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输液管721,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位于所述活塞板719上方;
第三主轴722,所述壳体701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主轴722,所述第三主轴722平行于所述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三主轴72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723,所述第一齿轮723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724,所述第二齿轮724与所述第一齿轮723啮合;
润滑轮725,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润滑轮725,所述润滑轮725位于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侧部,所述第二主轴707上还固定设置有存液管726,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与存液管726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存液管726设置为环形且与所述润滑轮725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液管726上固定设置有与存液管726连通的润滑喷头727,所述润滑喷头727正对所述润滑轮725外缘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使用时,第一电机702带动第一主轴703转动,第一主轴703转动时带动第一链轮704转动,进而通过链条709传动带动第二链轮708转动,第二链轮708转动时带动第二主轴707转动,第二主轴707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723转动,由于第一齿轮723设置为椭圆形结构,因此第二齿轮724与第一齿轮723啮合传动时第二主轴707与第三主轴722之间距离周期性变化,即推动第一曲柄706发生摆动,第一曲柄706摆动时带动第一驱动轮70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曲柄710摆动,第二曲柄710摆动时第一滑块712沿连接槽口711滑动,进而带动第三曲柄714上下往复运动,第三曲柄714运动时活塞板719沿第二输液管717上下滑动,第二输液管717向上滑动时第二盖板720封闭同时第一盖板718在压力下打开,同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储液箱715内的润滑油经由第一输液管716进入第二输液管717,随后活塞板719下压时第二盖板720打开第一盖板718封闭,此时第二输液管717内的润滑油经由第三输液管721进入存液管726,随后经润滑喷头727喷洒在润滑轮725外缘处,当润滑轮725随第二主轴707摆动至靠近发电机2输出轴处时,润滑轮725与发电机2输出轴结构涂抹润滑油,相比于传统润滑方式,润滑时间更加规律,需要的润滑油更少,在提升润滑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轮725外缘处固定设置有缓冲垫728,所述缓冲垫728设置为海绵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海绵材质的缓冲垫728,能够减少润滑轮725与发电机2输出轴之间的碰撞,避免造成损伤影响传动,同时,海绵材质的缓冲垫728能够吸收多余的润滑油,将润滑油储存在缓冲垫728中,即避免了浪费,又减少了避免润滑油造成污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板719外缘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圈729,所述密封圈729设置为橡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密封圈729,使得活塞板719与第二输液管717内壁之间的抵接更加紧密,提升气密性,从而使得活塞板719向上抽取润滑油时更有效率,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泵5进水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组件8,如图6-9所示,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
过滤箱801,所述过滤箱801设置在所述水泵5进水口处且与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箱801内设置有承接板802,所述承接板802水平设置;
第一基板803,所述过滤箱801内部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基板803,所述第一基板803平行于所在侧壁,且第一基板803滑动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基板803位于所述承接板802下方;
第二基板804,所述第一基板803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基板804,所述第二基板804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803,且第二基板804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基板804远离第一基板803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柱805,所述第二凸柱805水平设置;
第三凸柱806,所述第二基板804下方所述第一基板8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凸柱806,所述第三凸柱806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803;
驱动连杆807,所述驱动连杆807设置为L型结构,且驱动连杆807下端与所述第三凸柱80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807上端开设有驱动槽口808,所述第三凸柱806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槽口808内;
第四凸柱809,所述驱动连杆807上所述第三凸柱806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四凸柱809,所述第四凸柱809远离所述驱动连杆807的一端转动设置转轮810;
第四主轴811,所述第一基板803下方设置有第四主轴811,所述第四主轴811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801内壁上,第四主轴811随水泵5运行而转动,且第四主轴811水平设置,所述第四主轴81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812,所述驱动凸轮812外缘处固定设置有驱动凸块813;
连接弹簧814,所述连接弹簧81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主轴811和第三凸柱806挂接;
中间板815,所述第二基板804上固定设置有中间板815,所述中间板815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板81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816,所述第一支撑柱816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承接板802底壁铰接,所述中间板815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817,所述第二支撑柱817竖直设置,且第二支撑柱817上端与所述承接板802底壁抵接;
出料口818,所述过滤箱80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81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18,所述承接板802上方所述过滤箱801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挡块819,所述导向挡块819所在侧壁垂直于所述出料口818所在侧壁,所述导向挡块819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由远离出料口818方向指向靠近出料口818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过滤组件8,水进入水泵5内之前首先经过过滤箱801,此时水中的杂质下落至承接板802上,同时,第四主轴811随水泵5的运行而转动,第四主轴811转动时带动驱动凸轮812逆时针转动,驱动凸柱转动时驱动凸块813首先与第三凸柱806右侧的转轮810接触并推动转轮810向上运动,进而推动驱动连杆807发生摆动,此时驱动连杆807通过第二凸柱805带动第二基板804向左滑动,同时通过第二基板804推动第一基板803向上运动,及第二基板804的实际运动轨迹朝向左上方,随后驱动凸块813再与左侧转轮810接触,带动驱动连杆807向右摆动,进而带动第二基板804的向右运动,随后驱动凸块813与右侧转轮810脱离接触,进而推动第二基板804向右下运动,最后驱动凸轮812与两个转轮810均脱离接触,第二基板804复位;在第二基板804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第二基板804通过中间板815、第一支撑柱816和第二支撑柱817推动承接板802运动,当第二基板804向左上运动时,承接板802同时向左上运动,随后承接板802随第二基板804向右运动,即承接板802朝向出料口818运动,同时承接板802右侧与导向挡块819抵接,由于导向挡块819斜向下运动,此时导向挡块819将承接板802右侧下压,使得承接板802倾斜因此此时承接板802逐渐靠近出料口818的同时朝向出料口818倾斜,从而将承接板802上的杂质从出料口818倒出,完成过滤和清除,避免水中含有过多杂质对水泵5造成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802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820,所述限位弹簧820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817远离第一支撑柱816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弹簧820,便于承接板802复位至水平状态,同时避免日常承接杂质时承接板802倾斜影响承接,从而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确定是否需要供电和排水,当需要供电且无需排水时,内燃发动机(1)启动并拖动发电机(2)发电,第二离合器(4)分离水泵(5)不工作;
步骤二:当同时需要排水和供电时,第二离合器(4)接合,内燃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2)发电同时拖动水泵(5)进行排水;
步骤三:当只需排水且无需供电时,内燃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2)主轴拖动水泵(5)进行单一排水,发电机(2)灭磁不发电。
2.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发动机(1)、发电机(2)、第二离合器(4)和水泵(5),所述内燃发动机(1)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2)连接用于驱动发电机(2),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通过第二离合器(4)与水泵(5)连接用于带动水泵(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1)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2)直接刚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1)及发电机(2)下部设置有减震支承座(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4)与所述水泵(5)之间设置有润滑组件(7),所述润滑组件(7)包括:
壳体(701),所述壳体(701)与所述水泵(5)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701)且与所述壳体(70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70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702),所述第一电机(702)设置在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侧下方,且第一电机(702)输出轴水平设置;
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电机(702)输出轴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主轴(7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704),所述第一链轮(704)与所述第一主轴(703)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主轴(703)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705),所述第一驱动轮(70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706),所述第一曲柄(706)垂直于所述主轴,且第一曲柄(706)斜向上设置;
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一曲柄(706)远离所述第一主轴(70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二主轴(707)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708),所述第二链轮(708)与所述第一链轮(704)之间通过链条(709)连接传动;
第二曲柄(710),所述第一驱动轮(705)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曲柄(710),所述第二曲柄(710)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二曲柄(710)斜向上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曲柄(706)的一侧,所述第二曲柄(710)远离所述第一驱动轮(70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口(711),所述连接槽口(711)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曲柄(710)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滑块(712),所述连接槽口(711)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712),所述第一滑块(7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713),所述第一凸柱(713)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703),所述第一凸柱(713)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曲柄(714),所述第三曲柄(714)竖直设置;
储液箱(715),所述壳体(70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储液箱(715),所述储液箱(715)顶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输液管(716),所述第一输液管(716)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输液管(716)下端插入所述储液箱(715)内且与储液箱(715)连通;
第二输液管(717),所述第二输液管(717)竖直设置,且第二输液管(717)下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上端连通,且第二输液管(717)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
第一盖板(718),所述第二输液管(717)与所述第一输液管(716)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盖板(718),所述第一盖板(718)水平设置用于封闭第一输液管(716)上端口,且第一盖板(718)一侧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铰接;
活塞板(719),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719),所述活塞板(719)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板(719)外缘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壁贴合,所述活塞板(719)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板(719)上通孔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720),所述第二盖板(720)水平设置,且第二盖板(720)一端与所述活塞板(719)铰接,所述第三曲柄(714)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液管(717)内且与所述活塞板(719)固定连接;
第三输液管(721),所述第二输液管(717)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输液管(721),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717)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位于所述活塞板(719)上方;
第三主轴(722),所述壳体(701)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主轴(722),所述第三主轴(722)平行于所述第二主轴(707),所述第三主轴(72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723),所述第一齿轮(723)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724),所述第二齿轮(724)与所述第一齿轮(723)啮合;
润滑轮(725),所述第二主轴(707)上固定设置有润滑轮(725),所述润滑轮(725)位于所述发电机(2)输出轴侧部,所述第二主轴(707)上还固定设置有存液管(726),所述第三输液管(721)与存液管(726)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存液管(726)设置为环形且与所述润滑轮(725)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液管(726)上固定设置有与存液管(726)连通的润滑喷头(727),所述润滑喷头(727)正对所述润滑轮(725)外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发电、水泵(5)机双动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轮(725)外缘处固定设置有缓冲垫(728),所述缓冲垫(728)设置为海绵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719)外缘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圈(729),所述密封圈(729)设置为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5)进水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组件(8),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
过滤箱(801),所述过滤箱(801)设置在所述水泵(5)进水口处且与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箱(801)内设置有承接板(802),所述承接板(802)水平设置;
第一基板(803),所述过滤箱(801)内部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基板(803),所述第一基板(803)平行于所在侧壁,且第一基板(803)滑动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基板(803)位于所述承接板(802)下方;
第二基板(804),所述第一基板(803)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基板(804),所述第二基板(804)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803),且第二基板(804)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基板(804)远离第一基板(803)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柱(805),所述第二凸柱(805)水平设置;
第三凸柱(806),所述第二基板(804)下方所述第一基板(8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凸柱(806),所述第三凸柱(806)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803);
驱动连杆(807),所述驱动连杆(807)设置为L型结构,且驱动连杆(807)下端与所述第三凸柱(80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807)上端开设有驱动槽口(808),所述第三凸柱(806)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槽口(808)内;
第四凸柱(809),所述驱动连杆(807)上所述第三凸柱(806)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四凸柱(809),所述第四凸柱(809)远离所述驱动连杆(807)的一端转动设置转轮(810);
第四主轴(811),所述第一基板(803)下方设置有第四主轴(811),所述第四主轴(811)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801)内壁上,第四主轴(811)随水泵(5)运行而转动,且第四主轴(811)水平设置,所述第四主轴(81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凸轮(812),所述驱动凸轮(812)外缘处固定设置有驱动凸块(813);
连接弹簧(814),所述连接弹簧(81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主轴(811)和第三凸柱(806)挂接;
中间板(815),所述第二基板(804)上固定设置有中间板(815),所述中间板(815)水平设置,所述中间板(81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816),所述第一支撑柱(816)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承接板(802)底壁铰接,所述中间板(815)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817),所述第二支撑柱(817)竖直设置,且第二支撑柱(817)上端与所述承接板(802)底壁抵接;
出料口(818),所述过滤箱(80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81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18),所述承接板(802)上方所述过滤箱(801)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挡块(819),所述导向挡块(819)所在侧壁垂直于所述出料口(818)所在侧壁,所述导向挡块(819)斜向下设置,且倾斜方向由远离出料口(818)方向指向靠近出料口(818)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802)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820),所述限位弹簧(820)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817)远离第一支撑柱(816)的一侧。
CN202210890923.3A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Pending CN115263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0923.3A CN115263711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0923.3A CN115263711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3711A true CN115263711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6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0923.3A Pending CN115263711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37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1871A (zh) * 2023-09-22 2023-10-31 江苏凯普特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柴油发电机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8289Y (zh) * 2004-10-10 2006-03-29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的内燃动力发电机组
CN1880741A (zh) * 2005-06-17 2006-12-20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力的发电、水泵机组的组合方法及其装置
CN202441485U (zh) * 2012-02-28 2012-09-19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抢险救灾专用发电及给排水一体化设备
CN112274997A (zh) * 2020-12-28 2021-01-29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过滤装置、废水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系统
CN213116572U (zh) * 2020-06-09 2021-05-04 国电崇礼和泰风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用转轴润滑装置
CN112999721A (zh) * 2021-03-05 2021-06-22 江阴中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8289Y (zh) * 2004-10-10 2006-03-29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的内燃动力发电机组
CN1880741A (zh) * 2005-06-17 2006-12-20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力的发电、水泵机组的组合方法及其装置
CN202441485U (zh) * 2012-02-28 2012-09-19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抢险救灾专用发电及给排水一体化设备
CN213116572U (zh) * 2020-06-09 2021-05-04 国电崇礼和泰风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用转轴润滑装置
CN112274997A (zh) * 2020-12-28 2021-01-29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过滤装置、废水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系统
CN112999721A (zh) * 2021-03-05 2021-06-22 江阴中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1871A (zh) * 2023-09-22 2023-10-31 江苏凯普特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柴油发电机组
CN116971871B (zh) * 2023-09-22 2023-12-26 江苏凯普特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柴油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63711A (zh) 一种救灾专用的发电与给排水组合方法
CN204828550U (zh) 一种驱动装置的润滑型齿轮
CN101985975B (zh) 高方平筛传动装置自循环稀油润滑系统
CN201953963U (zh) 具有新型节能润滑方式的减速器
CN201432004Y (zh) 轧机变速箱润滑装置
CN201090927Y (zh) 轴承压力润滑装置
CN207564435U (zh) 一种适用泥浆泵制造用组装工作台
CN207120766U (zh) 轨枕螺栓双头涂油扳手
CN21283054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石油化工用储蓄罐
CN109372741B (zh) 一种海水液压泵
CN209604154U (zh) 一种发电机润滑油系统
CN210265803U (zh) 一种齿轮耐磨损的无间隙减速机
CN206738555U (zh) 一种采煤机牵引部行星齿轮的油浴润滑兼自动补油装置
CN112228543A (zh) 一种用于高温物料的降温装置
CN202371130U (zh) 一种采煤机摇臂减速箱润滑装置
CN203656149U (zh) 基于重力控制的采煤机强制润滑系统
CN202392411U (zh) 一种陶瓷精抛机磨头上部润滑加油装置
CN203404047U (zh) 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压力的增压供油润滑机构
CN205423591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润滑油路结构
CN215520999U (zh) 一种双向止回的新型预供油泵
CN210053303U (zh) 一种斜齿轮减速电机
CN220792008U (zh) 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
CN217302452U (zh) 一种压力机用传动注油装置
CN111155970B (zh) 采油井偏心施压收油装置
CN216936734U (zh) 立螺栓机械涂油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