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2425A -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2425A
CN115262425A CN202211123801.8A CN202211123801A CN115262425A CN 115262425 A CN115262425 A CN 115262425A CN 202211123801 A CN202211123801 A CN 202211123801A CN 115262425 A CN115262425 A CN 115262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hogging moment
mounting
link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3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2425B (zh
Inventor
周赵
马娟
李九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38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2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10Cantilevered e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属于桥梁负弯矩张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和限位板的就位;S2:通过负弯矩张拉平台将千斤顶安装在钢绞线上;S3:工具锚的安放;S4:开始张拉测试;S5:压浆处理。本申请具有方便千斤顶的安装,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负弯矩张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大中桥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中桥梁中多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T梁现浇连续段采用特定直径的钢绞线,为了实现对桥梁负弯矩预应力张拉的施工,一般使用预应力智能张拉控制系统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同时张拉。
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预应力智能张拉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张拉主机、智能张拉从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两套专用千斤顶;在安装千斤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先将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和限位板就位,将千斤顶通过倒链葫芦从桥面下放到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位置,接着由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内的施工人员将千斤顶安装在钢绞线上,并在千斤顶的尾端安装工具锚,使得工具锚夹持钢绞线,从而便于千斤顶的张拉;另一套千斤顶也是同样的安装步骤安装在钢绞线的另一端;智能张拉主体和智能张拉从机分别控制两套千斤顶,使得安装就位的两套千斤顶同时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初张拉、二倍初张拉、终张拉、保压、锚固、退缸等整个负弯矩张拉过程,然后智能张拉主机中的操作系统可自动记录各阶段张拉力,伸长量数据,自动产生张拉曲线和报表;当一道梁体间的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需要将两套分别安装在钢绞线两端上的千斤顶移位;然后及时用水泥浆封锚(压浆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千斤顶通过倒链葫芦从桥面下放到梁板负弯矩张拉槽位置,然后再由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施工工人将千斤顶安装在钢绞线上,存在千斤顶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由于千斤顶是通过倒链葫芦从桥面下放到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而施工人员是身处在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对千斤顶进行安装,倒链葫芦可能由于突发事故而骤降,会对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从而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千斤顶的安装,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同时也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和限位板的就位;
S2:通过负弯矩张拉平台将千斤顶安装在钢绞线上;将负弯矩张拉平台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处,负弯矩张拉平台上安装有倒链葫芦,倒链葫芦的升降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水平段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调节端上设置有千斤顶,启动倒链葫芦,将安装架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处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的调节端调节千斤顶,使得千斤顶与钢绞线位置对应,然后将钢绞线穿入千斤顶内,并使千斤顶的伸缩端背对限位板,安装架的竖直段上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触发组件、联动组件以及张开组件,触发组件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连接,当联动组件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连接时,张开组件的四个张开端同时从安装架的竖直段的四个侧面延伸出,以使张开组件的张开端与安装架卡接;
S3:工具锚的安放;
S4:开始张拉测试;
S5:压浆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负弯矩张拉平台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处,通过倒链葫芦将安装架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对千斤顶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千斤顶快速的与钢绞线对准,整个过程方便千斤顶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当触发组件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连接时,联动组件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连接,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延伸至安装架的竖直段外,从而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与安装架卡接,进而托住骤降的千斤顶,对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工作人员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S2中,所述负弯矩张拉平台的四端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负弯矩张拉平台上安装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的顶端与倒链葫芦的升降端连接,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依次贯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且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的底端与安装架的水平段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负弯矩张拉平台的移动,而安装架的竖直段的底端与安装架的水平段转动连接,则便于千斤顶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边角处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安装架的水平段滑移连接的滑移座、转动连接在滑移座顶面上的连接板以及铰接在连接板顶面上的安装座,所述千斤顶通过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转动组件,且所述千斤顶通过转动组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座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沿安装架的水平段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板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相对滑移座进行水平方向上的360°转动,安装座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从而便于千斤顶的调节,有助于千斤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内底面两侧的支托辊和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内底面两端的限位辊,所述支托辊和限位辊均与安装座转动连接,两所述支托辊共同支托千斤顶的壳体,两所述限位辊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千斤顶壳体的两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托辊和限位辊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在安装座上转动,从而便于将千斤顶安装在钢绞线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底面还设置有两分别与两限位辊连接的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座内底面端部上的支托座、固定连接在支托座上的安装筒以及依次设置在安装筒内的固定齿盘、活动齿盘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齿盘固定连接在安装筒内,所述活动齿盘与安装筒的内壁侧滑移连接,所述固定齿盘的盘齿与活动齿盘的盘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活动齿盘和安装筒之间,所述活动齿盘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安装筒外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固定齿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限位辊转动连接在连接盘的周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千斤顶放置在两支托辊上,并使两支托辊共同支托千斤顶的壳体,工作人员手握连接盘,并使连接盘向靠近安装筒的方向移动,连接盘通过连接轴带动活动齿盘向压缩第一弹性件的方向移动,使得活动齿盘的盘齿脱离与固定齿盘的盘齿的啮合,然后转动连接盘,使得限位辊移动至千斤顶的位置,此时工作人员松开连接盘,在第一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使得限位辊与千斤顶壳体的端部抵接,从而通过两限位辊对千斤顶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在千斤顶壳体上的弧形板和设置在弧形板开口处的两端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弧形板与安装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弧形板套在千斤顶的壳体上,并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座螺纹连接,从而将千斤顶限位在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上连接杆底面,所述联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架竖直段内,所述张开组件设置在安装架竖直段内且位于联动组件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发组件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连接时,联动组件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连接,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延伸至安装架的竖直段外,从而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能够卡在下连接杆的顶面上,进而托住骤降的千斤顶,对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工作人员起到防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杆底面上的固定筒、滑移连接在固定筒内的触发杆、设置在固定筒内且与触发杆连接的第二弹性件和延伸至固定筒内且与触发杆连接的复位杆,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的周侧开设有与触发杆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触发杆通过插孔与联动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发杆未与插孔位置对应时,触发杆远离复位杆的一端与竖杆的周侧抵接,第二弹性件处于一个压缩的状态有一个向外的张力,当触发杆与插孔位置对应时,在第二弹性件的复位作用下,触发杆通过插孔与联动组件连接,从而触发联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内且位于插孔的下方开设有容纳腔,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竖向滑移连接在安装架竖直段内的联动杆和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复位件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套设在联动杆的周侧,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套的顶面和容纳腔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远离复位杆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向靠近联动杆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联动杆的顶端设置有与斜面相匹配的导向面,当所述斜面与导向面抵接时,所述联动杆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斜面与导向面抵接时,联动杆向下移动,直至联动杆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抵接,从而触发张开组件动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内且位于联动杆的下方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张开组件位于安装腔内,所述张开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腔内的旋转块、四个分别铰接在旋转块底面的弯折臂、与弯折臂远离旋转块一端铰接的延伸块、两对称设置在旋转块两侧的电动伸缩杆、与两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推动板、与两电动伸缩杆的壳体端面固定连接的辅助板以及安装在旋转块顶面上且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的按钮,所述推动板与其邻近的延伸块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与其邻近的延伸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段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且可供延伸块延伸出的延伸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杆的底端与按钮的控制端抵接时,电动伸缩杆启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伸长,使得四个延伸块均通过延伸口延伸至安装架的竖直段外,且此时延伸块位于下连接杆的上方,当触发杆脱离插孔时,延伸块卡在下连接杆的顶面上,从而托住骤降的千斤顶,对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工作人员起到防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负弯矩张拉平台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处,通过倒链葫芦将安装架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槽口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对千斤顶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千斤顶快速的与钢绞线对准,整个过程方便千斤顶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当触发组件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连接时,联动组件的底端与张开组件的控制端连接,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延伸至安装架的竖直段外,从而使得张开组件的张开端与安装架卡接,进而托住骤降的千斤顶,对位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内的工作人员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滑移座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沿安装架的水平段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板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相对滑移座进行水平方向上的360°转动,安装座的设置使得千斤顶可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从而便于千斤顶的调节,有助于千斤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梁板负弯矩张拉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负弯矩张拉平台、调节机构和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限位辊和解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张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梁板负弯矩张拉槽;2、负弯矩张拉平台;21、移动架;211、上连接杆;212、下连接杆;22、支撑杆;3、倒链葫芦;4、安装架;41、竖杆;411、延伸口;42、横座;5、调节机构;51、滑移座;511、滑板;512、固定板;513、滑动件;52、连接板;521、连接耳;522、铰接轴;53、安装座;531、连接块;54、千斤顶;6、限位组件;61、弧形板;62、紧固件;7、转动组件;71、支托辊;72、限位辊;73、解锁组件;731、支托座;732、安装筒;733、固定齿盘;734、活动齿盘;735、第一弹性件;736、连接轴;737、连接盘;8、防护机构;81、触发组件;811、固定筒;812、触发杆;813、第二弹性件;814、复位杆;82、联动组件;821、联动杆;822、复位件;823、限位套;83、张开组件;831、转轴;832、旋转块;833、弯折臂;834、延伸块;8341、T形槽;835、电动伸缩杆;836、推动板;837、辅助板;838、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3-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参照图3和图4,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和限位板的就位。首先,将工作锚板套在钢绞线上,并使工作锚板的锚固面与钢绞线相垂直;然后将张拉用的工作夹片按原来在工作锚板中的片位号依次嵌入钢绞线之间,夹片嵌入后,用手锤轻轻敲击,使工作夹片夹紧钢绞线,接着将限位板套在钢绞线上,并使限位板与工作锚板相贴合。
S2:通过负弯矩张拉平台2将千斤顶54(见图5)安装在钢绞线上。将负弯矩张拉平台2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处,负弯矩张拉平台2的顶面内侧安装有倒链葫芦3,倒链葫芦3的升降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4,安装架4的水平段上设置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的调节端上设置有千斤顶54;启动倒链葫芦3,将安装架4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处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5的调节端调节千斤顶54,使得千斤顶54与钢绞线位置对应,然后将钢绞线穿入千斤顶54内,并使千斤顶54的伸缩端背对限位板。
S3:工具锚的安放。将千斤顶54的伸缩端先伸出2-4cm,再在千斤顶54尾部安放工具锚,将钢绞线夹紧。
S4:开始张拉测试。将另一套千斤顶54按着上述的步骤安装在钢绞线的另一端,智能张拉主体和智能张拉从机分别控制两套千斤顶54,使得安装就位的两套千斤顶54同时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初张拉、二倍初张拉、终张拉、保压、锚固、退缸等整个负弯矩张拉过程。
S5:压浆处理。张拉合格后,用活塞式压浆将水泥浆从管道的一端压入,直至另一端饱满出浆为止,然后用木塞塞紧出浆口。
参照图3和图4,负弯矩张拉平台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移动架21和固定连接在两移动架21相互靠近一侧顶部的支撑杆22,倒链葫芦3安装在支撑杆22的底面中部;为了便于负弯矩张拉平台2的移动,每一移动架21两端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两移动架21之间且位于支撑杆22的下方还安装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上连接杆211和下连接杆212,且上连接杆211位于下连接杆212的上方;安装架4的竖直段为竖杆41,竖杆41的顶端与倒链葫芦3的升降端可拆卸连接,竖杆41的底端依次贯穿上连接杆211和下连接杆212,且竖杆41的底端延伸至下连接杆21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竖杆41、上连接杆211和下连接杆212均为方形杆。安装架4的水平段为横座42,横座42的截面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上设置,竖杆41的底端与横座42的一端垂直,且竖杆41与横座42转动连接。
参照图3和图5,调节机构5包括与横座42滑移连接的滑移座51、转动连接在滑移座51顶面上的连接板52以及铰接在连接板52顶面上的安装座53,千斤顶54通过限位组件6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座53上,安装座53上设置有转动组件7,且千斤顶54通过转动组件7与安装座53转动连接。
参照图3和图5,滑移座51包括滑板511和固定板512;滑板511的截面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上设置,滑板511套设在横座42的外侧,且滑板511的内壁与横座42的外壁贴合,滑板511与横座42滑移连接;固定板512水平设置,且固定板512固定连接在滑板511的开口处。为了使得固定板512与横座42更加滑移连接得更加的顺畅,固定板512的底面上设置有滑动件513,滑动件51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12底面上的支座和多个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转动连接在支座内的滚轮,支座的截面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下设置,支座位于横座42内,且滚轮与横座42的内底面抵接。
参照图3和图5,连接板52水平设置且位于固定板512的上方,连接板52和固定板5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板52的顶面上安装有两对称设置的连接耳521,两连接耳521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轴522;安装座53的截面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上设置,安装座5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31,连接块531插接在两连接耳521之间,铰接轴522贯穿连接块531且与连接块531转动连接;从而使得安装座53可相对连接板52进行特定角度的上下翻转。
参照图3和图5,转动组件7包括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3内底面两侧的支托辊71和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3内底面两端的限位辊72;安装座53的内底面两侧均安装有固定耳组,每一固定耳组对应一支托辊71,且每一固定耳组均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固定耳,支托辊7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两固定耳转动连接;支托辊7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座53的长度方向一致。两支托辊71共同支托千斤顶54的壳体。
参照图5和图6,安装座53的内底面还设置有两分别与两限位辊72连接的解锁组件73,解锁组件73包括安装在安装座53内底面端部上的支托座731、固定连接在支托座731上的安装筒732以及依次设置在安装筒732内的固定齿盘733、活动齿盘734和第一弹性件735,固定齿盘733固定连接在安装筒732内,活动齿盘734与安装筒732的内壁侧滑移连接,固定齿盘733的盘齿与活动齿盘734的盘齿相互啮合,第一弹性件735为弹簧,第一弹性件7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筒732的内壁、另一端与活动齿盘734远离固定齿盘733的一侧抵接,活动齿盘734远离第一弹性件7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安装筒732外的连接轴736,连接轴736远离固定齿盘7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737,限位辊72转动连接在连接盘737的周侧上。且两限位辊7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千斤顶54壳体的两端抵接。
由此,将千斤顶54放置在两支托辊71上,并使两支托辊71共同支托千斤顶54的壳体,工作人员手握连接盘737,并使连接盘737向靠近安装筒732的方向移动,连接盘737通过连接轴736带动活动齿盘734向压缩第一弹性件735的方向移动,使得活动齿盘734的盘齿脱离与固定齿盘733的盘齿的啮合,然后转动连接盘737,使得限位辊72移动至千斤顶54的位置,此时工作人员松开连接盘737,在第一弹性件735的复位作用下,使得限位辊72与千斤顶54壳体的端部抵接,从而通过两限位辊72对千斤顶54进行限位。
参照图5,限位组件6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组件6相对设置;限位组件6包括套设在千斤顶54壳体上的弧形板61和设置在弧形板61开口处的两端的紧固件62;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62为螺栓,螺栓穿过弧形板61与安装座53螺纹连接。
参照图4和图7,竖杆41上设置有防护机构8,防护机构8包括设置在上连接杆211底面的触发组件81、设置在竖杆41内的联动组件82以及设置在竖杆41内且位于联动组件82下方的张开组件83,触发组件81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82连接,当联动组件82的底端与张开组件83的控制端连接时,张开组件83的四个张开端同时从竖杆41的四个侧面延伸出。
参照图4和图7,触发组件81设置有两组,两组触发组件81对称设置在竖杆41的两侧;每一组触发组件81均包括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杆211底面上的固定筒811、滑移连接在固定筒811内的触发杆812、设置在固定筒811内的第二弹性件813和延伸至固定筒811内的复位杆814;固定筒811靠近竖杆41的端面开设有可供触发杆812穿过的通口,触发杆812通过通口延伸至固定筒811外,触发杆812位于固定筒811内的一端与第二弹性件8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813远离触发杆812的一端与固定筒81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813也为弹簧,复位杆814延伸至固定筒811内的一端与触发杆812位于固定筒81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813套设在复位杆814上;竖杆41的周侧开设有与触发杆812插接配合的插孔,触发杆812通过插孔与联动组件82连接。
参照图4和图7,竖杆41内且位于插孔的下方开设有容纳腔,联动组件82包括竖向滑移连接在竖杆41内的联动杆821和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复位件822和限位套823;限位套823水平设置且限位套823的形状呈方形,容纳腔的形状与限位套823的形状一致;限位套823的周侧与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且限位套823可沿容纳腔的内侧壁上下滑移。限位套823固定套设在联动杆821的周侧,复位件8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套823的顶面和容纳腔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复位件822为弹簧,触发杆812远离复位杆814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向靠近联动杆821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联动杆821的顶端设置有与斜面相匹配的导向面。
由此,当触发杆812未与插孔位置对应时,触发杆812远离复位杆814的一端与竖杆41的周侧抵接,第二弹性件813处于一个压缩的状态有一个向外的张力;此时,限位套823在复位件822的连接作用下,限位套823在容纳腔内处于悬挂的状态,即:此时的限位套823与容纳腔的内壁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触发杆812与插孔位置对应时,在第二弹性件813的复位作用下,触发杆812延伸至插孔内,从而使得斜面与导向面抵接,此时,触发杆812推动联动杆82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联动杆821的底端与张开组件83的控制端抵接。
参照图4和图8,竖杆41内且位于联动杆821的下方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为呈方体形状的腔体,张开组件83位于安装腔内,张开组件83包括通过转轴831转动连接在安装腔内的旋转块832、四个分别铰接在旋转块832底面的弯折臂833、与弯折臂833远离旋转块832一端铰接的延伸块834、两对称设置在旋转块832两侧的电动伸缩杆835、与两电动伸缩杆83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推动板836、与两电动伸缩杆835的壳体端面固定连接的辅助板837以及安装在旋转块832顶面上且与电动伸缩杆835电性连接的按钮838;按钮838位于联动杆821的下方,且按钮838的控制端朝向联动杆821,转轴831的底端与安装腔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转轴831的顶端与旋转块832的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831位于四个弯折臂833之间,且弯折臂833的底面与安装腔的内壁底部之间存在距离。当斜面与导向面抵接时,联动杆821的底端穿过安装腔的内壁顶部延伸至安装腔内,联动杆821的底端与按钮838的控制端抵接。
弯折臂833呈L形,且弯折臂833的短臂与旋转块832的底面侧边铰接,弯折臂833的长臂与延伸块834的底面铰接;竖杆41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可供延伸块834延伸出的延伸口411,延伸口411与安装腔连通;延伸块834通过延伸口411延伸至竖杆41外。每一延伸块834的底面上均开设有T形槽8341,竖杆41的延伸口411处固定连接有与T 形槽位置对应的T形块,T形块与位置对应的T形槽8341滑移;与辅助板837邻近的延伸块834为第一延伸块,第一延伸块的顶面与辅助板837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与推动板836邻近的延伸块834为第二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的顶面与推动板836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当电动伸缩杆835未启动时,推动板836和辅助板83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安装腔的内侧壁存在距离。
由此,当触发杆812未与插孔位置对应时,触发杆812远离复位杆814的一端与竖杆41的周侧抵接,第二弹性件813处于一个压缩的状态有一个向外的张力,当触发杆812与插孔位置对应时,在第二弹性件813的复位作用下,触发杆812延伸至插孔内,且斜面与导向面抵接,联动杆821向下移动,当联动杆821的底端与按钮838的控制端抵接时,由于按钮838与电动伸缩杆835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835启动,电动伸缩杆835的伸缩端伸长,推动板836和辅助板837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在推动板836和辅助板837的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也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同时在弯折臂833的铰接作用下,旋转块832以转轴831为中心点进行转动,转动的旋转块832通过弯折臂833带动另外两延伸块834也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在T形块与T形槽8341的滑移连接作用下,四个延伸块834均通过延伸口411延伸至竖杆41外,且此时延伸块834位于下连接杆212的上方。初始状态下,延伸块834远离弯折臂833的一侧与竖杆41的侧面平齐。
工作原理:将负弯矩张拉平台2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处,通过倒链葫芦3将安装架4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5对千斤顶54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千斤顶54快速的与钢绞线对准,整个过程方便千斤顶54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和限位板的就位;
S2:通过负弯矩张拉平台(2)将千斤顶(54)安装在钢绞线上;将负弯矩张拉平台(2)移动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处,负弯矩张拉平台(2)上安装有倒链葫芦(3),倒链葫芦(3)的升降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4),安装架(4)的水平段上设置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的调节端上设置有千斤顶(54),启动倒链葫芦(3),将安装架(4)的水平段从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的槽口处延伸至梁板负弯矩张拉槽(1)内,然后通过调节机构(5)的调节端调节千斤顶(54),使得千斤顶(54)与钢绞线位置对应,然后将钢绞线穿入千斤顶(54)内,并使千斤顶(54)的伸缩端背对限位板,安装架(4)的竖直段上设置有防护机构(8),防护机构(8)包括触发组件(81)、联动组件(82)以及张开组件(83),触发组件(81)的触发端与联动组件(82)连接,当联动组件(82)的底端与张开组件(83)的控制端连接时,张开组件(83)的四个张开端同时从安装架(4)的竖直段的四个侧面延伸出,以使张开组件(83)的张开端与安装架(4)卡接;
S3:工具锚的安放;
S4:开始张拉测试;
S5:压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负弯矩张拉平台(2)的四端底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负弯矩张拉平台(2)上安装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上连接杆(211)和下连接杆(212),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的顶端与倒链葫芦(3)的升降端连接,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依次贯穿上连接杆(211)和下连接杆(212),且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的底端与安装架(4)的水平段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与安装架(4)的水平段滑移连接的滑移座(51)、转动连接在滑移座(51)顶面上的连接板(52)以及铰接在连接板(52)顶面上的安装座(53),所述千斤顶(54)通过限位组件(6)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座(53)上,所述安装座(53)上设置有转动组件(7),且所述千斤顶(54)通过转动组件(7)与安装座(5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3)内底面两侧的支托辊(71)和两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3)内底面两端的限位辊(72),所述支托辊(71)和限位辊(72)均与安装座(53)转动连接,两所述支托辊(71)共同支托千斤顶(54)的壳体,两所述限位辊(7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千斤顶(54)壳体的两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3)的内底面还设置有两分别与两限位辊(72)连接的解锁组件(73),所述解锁组件(73)包括安装在安装座(53)内底面端部上的支托座(731)、固定连接在支托座(731)上的安装筒(732)以及依次设置在安装筒(732)内的固定齿盘(733)、活动齿盘(734)和第一弹性件(735),所述固定齿盘(733)固定连接在安装筒(732)内,所述活动齿盘(734)与安装筒(732)的内壁侧滑移连接,所述固定齿盘(733)的盘齿与活动齿盘(734)的盘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弹性件(735)连接在活动齿盘(734)和安装筒(732)之间,所述活动齿盘(734)远离第一弹性件(7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安装筒(732)外的连接轴(736),所述连接轴(736)远离固定齿盘(7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737),所述限位辊(72)转动连接在连接盘(737)的周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套设在千斤顶(54)壳体上的弧形板(61)和设置在弧形板(61)开口处的两端的紧固件(62),所述紧固件(62)穿过弧形板(61)与安装座(5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81)设置在上连接杆(211)底面,所述联动组件(82)设置在安装架(4)竖直段内,所述张开组件(83)设置在安装架(4)竖直段内且位于联动组件(82)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81)包括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杆(211)底面上的固定筒(811)、滑移连接在固定筒(811)内的触发杆(812)、设置在固定筒(811)内且与触发杆(812)连接的第二弹性件(813)和延伸至固定筒(811)内且与触发杆(812)连接的复位杆(814),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的周侧开设有与触发杆(812)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触发杆(812)通过插孔与联动组件(8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内且位于插孔的下方开设有容纳腔,所述联动组件(82)包括竖向滑移连接在安装架(4)竖直段内的联动杆(821)和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复位件(822)和限位套(823),所述限位套(823)固定套设在联动杆(821)的周侧,所述复位件(8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套(823)的顶面和容纳腔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812)远离复位杆(814)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向靠近联动杆(821)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联动杆(821)的顶端设置有与斜面相匹配的导向面,当所述斜面与导向面抵接时,所述联动杆(821)的底端与张开组件(83)的控制端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竖直段内且位于联动杆(821)的下方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张开组件(83)位于安装腔内,所述张开组件(83)包括通过转轴(831)转动连接在安装腔内的旋转块(832)、四个分别铰接在旋转块(832)底面的弯折臂(833)、与弯折臂(833)远离旋转块(832)一端铰接的延伸块(834)、两对称设置在旋转块(832)两侧的电动伸缩杆(835)、与两电动伸缩杆(83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推动板(836)、与两电动伸缩杆(835)的壳体端面固定连接的辅助板(837)以及安装在旋转块(832)顶面上且与电动伸缩杆(835)电性连接的按钮(838),所述推动板(836)与其邻近的延伸块(834)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837)与其邻近的延伸块(83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4)竖直段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且可供延伸块(834)延伸出的延伸口(411)。
CN202211123801.8A 2022-09-15 2022-09-15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Active CN115262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801.8A CN115262425B (zh) 2022-09-15 2022-09-15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801.8A CN115262425B (zh) 2022-09-15 2022-09-15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425A true CN115262425A (zh) 2022-11-01
CN115262425B CN115262425B (zh) 2023-09-26

Family

ID=8375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3801.8A Active CN115262425B (zh) 2022-09-15 2022-09-15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242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8519A (ja) * 2001-10-31 2003-05-14 Kawaguchi Metal Industries Co Ltd 落橋防止装置
US20080141470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Rite-Hite Holding Corporation Stop and lock for a vertically storing dock leveler
CN210419005U (zh) * 2019-07-22 2020-04-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用于旋转关节快速装拆组装式机构
CN112049022A (zh) * 2020-09-23 2020-12-08 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建设用人员安全防护机构的t型负弯矩张卡挂笼
CN213834375U (zh) * 2020-12-10 2021-07-3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湿接缝模板提升装置
CN114180477A (zh) * 2021-12-04 2022-03-15 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场馆吸音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474518U (zh) * 2021-09-27 2022-05-1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创新型预应力t梁负弯矩张拉操作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8519A (ja) * 2001-10-31 2003-05-14 Kawaguchi Metal Industries Co Ltd 落橋防止装置
US20080141470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Rite-Hite Holding Corporation Stop and lock for a vertically storing dock leveler
CN210419005U (zh) * 2019-07-22 2020-04-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用于旋转关节快速装拆组装式机构
CN112049022A (zh) * 2020-09-23 2020-12-08 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建设用人员安全防护机构的t型负弯矩张卡挂笼
CN213834375U (zh) * 2020-12-10 2021-07-3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湿接缝模板提升装置
CN216474518U (zh) * 2021-09-27 2022-05-1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创新型预应力t梁负弯矩张拉操作架
CN114180477A (zh) * 2021-12-04 2022-03-15 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场馆吸音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425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2603B (zh) 一种钢拱桥建造用辅助主板吊装的设备
CN112412051B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快速扎捆装置
CN112593707A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快速扎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5807547A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装配系统
CN115262425A (zh) 负弯矩张拉压浆施工工艺
CN112285857A (zh) 一种通信网络工程光纤铺设设备
CN111504783A (zh) 一种水钻头便捷式强度检测装置
CN215978397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用防坠网
CN214643081U (zh) 一种玻璃幕墙用检测设备
CN114955893A (zh) 一种房梁吊装装置
CN114775628A (zh)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CN210084743U (zh) 一种工字钢抓具
CN113353793A (zh) 一种盾构管片吊运机
CN219824926U (zh) 一种高架桥梁的挡板结构
JPH059918A (ja) 型枠設置装置
CN2179213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CN219370463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红绿灯
CN221072716U (zh) 一种挡土墙施工用模板支撑结构
CN214942185U (zh) 一种移动脚手架
CN115095125B (zh)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安装用移动平台
CN116220109B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钢板止水带固定装置
CN217432874U (zh) 一种预制板生产用钢筋折弯机
CN214570297U (zh) 一种塔吊人行通道
CN219259334U (zh) 一种alc板材吊装夹具
CN217028226U (zh) 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